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二单元 中古时期的世界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优秀课后测评
展开一、选择题
1.适应稳定社会和统一国家之需要而产生的宗教是( )
A.道教 B.基督教 C.佛教 D.伊斯兰教
答案为:D;
解析: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处于内忧外患之中,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一个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伊斯兰教的传播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故选D项。
2.花剌子密是阿拉伯杰出数学家,他第一个使用包括“0”在内的数码代替阿拉伯原来的字母记数法。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A.阿拉伯人发明了这套数码
B.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C.阿拉伯人创立了伊斯兰教
D.阿拉伯人传播了光辉灿烂的西方文化
答案为:B;
解析:题干中“这套数码也凭借其著作传入欧洲,后为世界所采用,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大大促进了计算科学的发展”信息,表明阿拉伯人为世界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故选B项。
3.恩格斯指出:“伊斯兰教这种宗教是适应于东方人民的,特别是适合于阿拉伯人的,也就是说,一方面适合从事贸易和手工业的市民,另一方面也适合于贝都因游牧民族。”这表明伊斯兰教( )
A.缓和了阿拉伯半岛复杂的矛盾
B.满足了社会各阶层的共同愿望
C.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
D.是阿拉伯人生活的精神支柱
答案为: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伊斯兰教的产生适应了阿拉伯半岛的发展,对市民经济和游牧民族产生了积极影响,有利于阿拉伯半岛的发展,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和要求,故C项正确。
4.中世纪后期位于东西方之间的某个军事强国,占据了重要的地理位置,控制了亚欧商路。这个国家是( )
A.西罗马帝国
B.法兰克王国
C.拜占庭帝国
D.奥斯曼帝国
答案为:D;
解析:中世纪后期,当时基本上西亚地区都是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它横跨亚、欧、非三洲,把东西方交往要道牢牢地控制住;新航路开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奥斯曼帝国控制了亚欧商路,故D项正确。
5.笈多王朝时期国王赐给官吏、贵族、寺院的封地逐渐演变为世袭的私有领地,封地领有者往往将君主封赐的领地再分封赏赐给自己的臣属。由此可知( )
A.等级制的附庸臣属关系形成
B.土地封赐程序极其严格
C.君主由此确立权力至尊地位
D.预示着分裂割据的隐患
答案为:A;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笈多王朝对土地的层层分封,以土地为纽带,形成了国王封赐臣属的等级关系,故A项正确。
6.孙立祥在《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中指出,6世纪末7世纪初,在东亚大陆,隋、唐帝国的先后建立既给日本提供了学习样板,也使大和朝廷倍感“国际压力”;而新罗灭“任那日本府”并交好大唐王朝,进一步加深了其“民族危机感”。这预示着( )
A.隋唐的发展经验增加了日本紧迫感
B.国内外形势发展需要进行社会变革
C.新罗与唐朝友好关系造成严重威胁
D.挽救统治危机以跻身东亚强国行列
答案为:B;
解析:由材料“国际压力”“民族危机感”等信息,并结合文章《日本三次社会转型及其历史启示》名称可以推知,日本需要根据国内外形势发展进行一场变革,以推动日本社会转型,故B项正确。
7.唐朝时期,新罗频繁更换年号。根据考古学的发现,在庆州雁鸭池出土了刻有“调露二年”字样的砖铭,在月城附近的望星里瓦窑遗址发现了“仪凤四年皆土”的铭文板瓦,在庆尚南道蔚山郡的川前里“摩崖石刻”周围发现了“上元二年铭”和“上元四年铭”。这反映了( )
A.新罗年号借鉴了唐朝年号
B.唐新顶层关系友好往来的见证
C.新罗接受了唐中央政府的册封
D.新罗和唐朝往来日益频繁
答案为:B;
解析:材料信息的含义是新罗受唐朝的影响,学习和借鉴了唐朝的年号,反映了两国政府关系往来密切,故B项正确。
8.下表为新罗统治时期的记载。材料信息表明( )
A.中央政权更替频繁
B.中央内部争权日益严重
C.政治统治趋向衰败
D.君主权力逐步得到强化
答案为:C;
解析:由材料信息可以看出,新罗统治时期叛乱频繁发生,这表明新罗政治统治不稳,逐渐走向衰败,故C项正确。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早在阿拉伯国家成立之初,穆罕默德就注重提高阿拉伯人的文化。因此,历代都比较注重先进文化的摄取。一方面积极网罗各种人才为帝国服务,一方面组织力量大力翻译和研究古代希腊、波斯和印度的文化典籍与著作。经过长期的努力,帝国境内的希腊文化、波斯文化、印度文化和阿拉伯的传统文化被整合起来,形成一种崭新的阿拉伯文化。
——摘编自朱寰《世界上古中古史》
材料二
在中日文化交流中,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赴日本传播中国先进文明带去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隋唐时期,中日主要通过互派使节人员往来,尤其是日本派遣大批遣唐使、留学生、留学僧来华,出现了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第一次高潮。交流内容则以制度文化层面为主,同时也涉及精神文化如佛教、建筑、雕塑、诗歌等方面。
——摘编自王晓秋《中日文化交流史话》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统治者在文化领域采取的主要措施。
(2)根据材料二,归纳隋唐时期中日交流的变化,并概括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答案为:
(1)重视人才;翻译、研究、摄取东西方文化;整合东西方文化。
(2)变化:形式上:隋唐以前主要通过中国移民,隋唐时互派使节来往;
内容上:隋唐之前向日本传播生产工具和技术,隋唐后以学习中国制度文化为主。
特点:善于学习,改革创新;与时俱进,锐意进取。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归纳即可。
第(2)问第一小问,据材料二从交流的形式和交流的内容等方面归纳;
第二小问在第一小问的基础上,从日本国家改革与创新的角度回答。
B级——选考能力提升练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伊斯兰教禁止活埋女婴,主张妇女有财产继承权,提倡赈济贫民,向孤儿、乞丐和过路人施舍;主张停止部族之间的血亲复仇;限制高利贷,善待和释放奴隶。这些主张( )
A.形成了氏族部落统一的民族力量
B.促进了社会生活的繁荣安定
C.结束了教派仇杀并实现信仰统一
D.超越了伊斯兰教诞生的时代
答案为:D;
解析:材料中关于妇女的权利、赈济贫民、限制高利贷等措施,在当时半岛纷乱的状态下,这些主张具有超前性,故D项正确;材料中伊斯兰教的主张有利于缓和复杂的社会矛盾,有利于使各氏族部落形成统一的民族力量,但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该作用,故A项错误;B、C两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主旨,排除。
2.奥斯曼帝国崛起影响了亚非欧交汇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其主要表现在( )
A.造成意大利城邦国家的衰落
B.阻碍了英法等西欧国家经济发展
C.造成巴尔干地区关系复杂化
D.控制地中海,推动亚欧商路兴盛
答案为:C;
解析:奥斯曼帝国的崛起,逐渐征服巴尔干半岛和东南欧部分地区,实行军事封建统治,造成巴尔干地区及周边地区关系发生了新的变化,更加复杂化,故C项正确;随着帝国版图的扩大,帝国控制了东西方交流的要道,由于帝国对过往商人征收重税,阻碍了亚欧商路兴盛,导致了意大利城邦国家的衰落,但这仅仅是奥斯曼帝国崛起产生的一个表现,而不是主要表现,故A、D两项错误;英法等西欧国家不是亚非欧交汇地区,故B项错误。
3.为了反抗封建官吏的层层盘剥,加上班田制的破坏和水利工程难以维持,农民或虚报户籍,或逃匿他乡,或将土地献纳给豪门势家,自己成为他们的庄民。各地豪族也乘机兼并土地,隐匿外来农户耕种,建立庄园。这说明日本庄园的建立主要是由于( )
A.中央集权制的瓦解
B.阶级矛盾的激化
C.土地私有制的发展
D.地方豪强的扩张
答案为:C;
解析: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土地私有制得到发展,日本国有封建土地制度遭到破坏,在此基础上,“庄民”和“庄园”产生,故C项正确;中央集权制的瓦解与庄园的建立没有直接关系,排除A项;阶级矛盾激化的原因在于土地私有制的发展,B项错误;地方豪强的扩张是庄园形成的原因,但不是主要原因,D项错误。
4.678年,唐高宗一度想再次起兵讨伐新罗,但侍中张文认为:“今吐蕃为寇,方发兵西讨;新罗虽云不顺,未尝犯边,若又东征,臣恐公私不堪其弊。”高宗只好作罢。由此可见( )
A.唐朝因吐蕃而断绝了与新罗的关系
B.唐政府注重轻重缓急处理外交事务
C.客观上为新罗内政建设提供了条件
D.双方关系经历了冷淡到缓和的过程
答案为:B;
解析:由材料信息“今吐蕃为寇,方发兵西讨;新罗虽云不顺,未尝犯边,若又东征,臣恐公私不堪其弊”可见,由于唐朝为吐蕃所累,对朝鲜半岛已是有心无力,表明唐政府注重轻重缓急处理外交事务,故B项正确;唐政府停止了对新罗的战争而非断绝了与新罗的关系,A项错误;C项在材料没有体现,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双方的缓和关系,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共14分)
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世纪的阿拉伯人继承和发展了古代希腊的理性传统,在实验科学、医学、化学、数学、天文等各方面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阿拉伯天文学家的“图斯双圆”理论出现在300年后的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中,现代天文学家中的很多名称和术语来自阿拉伯天文学家。12世纪开始,许多希腊哲学著作的阿拉伯文译本又重新译成欧洲各种文字,欧洲人才重新听到亚里士多德的名字,接触到真实的希腊古典哲学著作。从阿拉伯世界涌来的知识潮流,给欧洲带来了向心灵解放的“大跃进”,促进了发展自由思想的伟大进步,导致了文艺复兴的到来。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也是经阿拉伯人之手,逐步传入西欧。
——摘编自蔡德贵《中世纪阿拉伯人对 哲学和科学的贡献》
材料二
当时,阿拉伯地区因敌对部落和联盟的纷争而陷于分裂状态,大门洞开,对外来影响不加任何防备,像波斯、信奉基督教的埃塞俄比亚、叙利亚和拜占庭帝国所属的埃及进行殖民活动的种种努力打开大门。没有穆罕默德,它永远不会实现统一。
——摘编自布罗代尔《文明史纲》
材料三
(罗马帝国和阿拉伯帝国)两大帝国的扩张。这两大帝国的扩张无疑是古代史上突破相互孤立隔绝的重大事件。但也许横贯于亚欧大陆古道上的商队来往……对古代世界各地生产技术、文化知识的传播更为重要。
——摘编自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编》
(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拉伯对欧洲社会的影响。
(2)材料二中布罗代尔说,没有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永远不会实现统一”。你如何评价这句话。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归纳两大帝国的共同特点,并谈谈你对古代世界扩张的认识。
答案为:
(1)影响:阿拉伯人在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领先全球的成就,影响了欧洲近代自然科学的发展;将被中世纪湮没的古代希腊罗马文化成果保存并重新传回欧洲,为文艺复兴提供了条件;将中国的四大发明传播到欧洲,促进了西欧封建社会的崩溃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2)评价:首先布罗代尔肯定了穆罕默德所创立的伊斯兰教,以及其本人利用伊斯兰教在统一阿拉伯半岛进程中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同时也强调了历史人物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当然,布罗代尔的言论也许过于绝对。就当时阿拉伯半岛的社会发展状况而言,结束分裂割据,实现统一是阿拉伯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如果没有穆罕默德,可能也会有其他人担此大任。
(3)共同点:都地跨亚非欧三大洲;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成就,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都在扩张中促进文化的交流、世界的联系。
认识:虽然在扩张中伴随着暴力、奴役和掠夺,但在客观上促进了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使世界各地的联系越来越密切。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信息可以从对欧洲近代自然科学、文艺复兴和社会转型的角度加以分析。
第(2)问,结合穆罕默德的活动和贡献,运用唯物史观客观评价作者的观点。
第(3)问第一小问,可从地理位置、文明成就、世界影响等方面归纳,第二小问,运用辩证的观点认识古代世界扩张的影响。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优秀精练: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优秀精练,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说,《阿拉伯文学史》载,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历史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精品练习题: 这是一份高中历史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精品练习题,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7世纪初,默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日本殖民时代,南北分治时代,生活习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精练: 这是一份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4课 中古时期的亚洲 精练,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