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0页未读,
继续阅读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专题练——选择题(4)
展开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专题练——选择题(4)
一、单选题
1.下列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现象解释
B.物质鉴别
洗涤剂洗油污:乳化作用
水银温度计原理:汞原子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黄金和黄铜:滴加稀盐酸
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
C.安全常识
D.健康常识
油锅和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家用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防治夜盲症:补充维生素A
预防贫血症:补充铁元素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石灰石
向一定质量镁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A. A B. B C. C D. D
3.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在高温或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已知:A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常温下,C、D、F为气体,B、G为固体单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G中共有4种氧化物 B. E中含有氧元素,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为20%
C. 反应①~④中只有2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反应①中,B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酸能与所有的金属反应制得氢气 B. 盐酸与某些不溶性的碱也能发生中和反应
C. 皮肤上沾到酸可用NaOH溶液中和 D. NaOH固体可用于干燥任何气体
5.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Z、Y、X B. X、Y、Z C. Y、X、Z D. X、Z、Y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B. 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C.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 D. 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7.下列实验过程与图像描述不一致的是( )
A. 高温煅烧石灰石
B. 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
C. 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D. 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反应
8.有X、Y、Z、W四种金属,已知用X制的容器不能盛Z的盐溶液,X跟Y的盐溶液不反应;只有W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Z>Y>X>W B. X>Z>Y>W C. Y>X>Z>W D. Y>Z>X>W
9.用金属的性质解释有关事实,错误的是( )
A. 因为铁比铜活泼,更易锈蚀,所以铜器比铁器更容易保存到今
B. 因为铝制品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所以不要磨损铝的表面
C. 因为铁易与空气中的H2O、O2反应,所以常在铁器表面覆盖油漆作保护层
D. 因为铁比锌活泼,所以常将锌镀在铁的表面,以保护铁不受腐蚀
10.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NH4H2PO4 B. CO(NH2)2 C. K2CO3 D. Ca3(PO4)2
11.一些食物pH 的近似值范围如下:橘子汁3.~4.0;泡菜3.2~3.6;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鸡蛋清显碱性 B.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 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12.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出颜色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铁钉放人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B. 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黄色变为蓝紫色
C. 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D. 往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1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锰(Mn)、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溶液的体积相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铜片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A. 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反 应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在上述三个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铜和5%盐酸的实验,则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 通过上述三个实验,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 通过实验三的反应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4.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无法将它们区分出来的是( )
A. KNO3、AgNO3、HCl、FeCl2 B. KCl、Na2SO4、Ba(OH)2、MgCl2
C. HCl、K2SO4、K2CO3、BaCl2 D. CuCl2、KOH、HCl、Na2SO4
15.辣椒中含有辣椒碱,易使切辣椒的手产生火辣痛感,为缓解疼痛可在皮肤上涂抹的物质是( )
A. 牙膏 B. 肥皂水 C. 食醋 D. 食盐水
16.化学源于生活,化学服务生活。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甲醛溶液浸泡来保存海鲜食品 B. 发现天然气泄漏后马上打电话报警
C. 冬季吃木炭火锅时,把门窗都关严 D. 还原铁粉称为“双吸剂”,用于保存食品
17.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
A.化学与农业生产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利用熟石灰对酸性土壤进行中和处理
B.安全常识
室内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化学与健康
人体缺铁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病
重金属盐中毒,可用牛奶、豆浆缓解
D.化学与环境保护
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用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燃料,能减少雾霾和酸雨的产生
A. A B. B C. C D. D
18.2020年春节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战在全国展开,75%的乙醇(C2H5OH)可有效杀死新型冠状病毒。乙醇(C2H5OH)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A. 单质 B. 无机物 C. 有机物 D. 混合物
19.实验室用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B. 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C. 红棕色的Fe2O3逐渐变黑 D. 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20.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①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
B. ②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21.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C. 用生成物制得的氨水可用作化肥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3H2 一定条件__ 2NH3
22.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所以氢氧化钠除油污的原理也是乳化
C. CO2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所以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23.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苹果汁
西红柿
纯水
鸡蛋清
漂白液
pH
2~3
4~5
7
7~8
13~14
上述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苹果汁 B. 西红柿 C. 鸡蛋清 D. 漂白液
24.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你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
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B.物质的鉴别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于干燥气体
②CO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
①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物质的构成
D.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物质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①O2:两个氧原子
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A. A B. B C. C D. D
2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及其类别均正确的是( )
选项
俗名
化学式
类别
A
熟石灰
CaO
氧化物
B
纯碱
Na2CO3
碱
C
酒精
C2H6O
有机物
D
水银
Ag
单质
A. A B. B C. C D. D
26.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B. 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健康
C. 人体缺锌可引起佝偻病 D. 补充维生素C可预防夜盲症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
A. 水和生石灰 B. 稀盐酸和碳酸钠 C. 水和硝酸铵 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加热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29.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A. A B. B C. C D. D
30.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
A. 硫酸铜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B.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C.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留下的黑色物质 D. 氯化钡溶液和纯碱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水银温度计原理是温度升高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黄金和酸不反应,黄铜是铜锌合金,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氢气,可以鉴别,硬软水都是澄清的,不能通过观察进行鉴别,故B不符合题意
C.水的沸点比油低,不能用水浇灭,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点燃会发生爆炸,故C不符合题意
D. 防治夜盲症需要补充维生素A, 预防贫血症需要 补充铁元素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分子、原子的特性分析
B、根据检验硬软水的方法分析
C、根据可燃性气体的爆炸原理分析
D、根据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分析
2.【答案】 A
【解析】【解答】A、煅烧一定质量石灰石,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钙,二氧化碳作为气体逸散至空气中导致固体质量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不改变,但有氧化钙存在,所以剩余固体质量不为0,A选项符合题意;
B、Mg和稀盐酸反应生成MgCl2 , 但当稀盐酸逐渐增多至镁反应完后,就不能再生成,故曲线应从0逐渐上升,镁完全反应应转折平行于X轴,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立刻会产生沉淀,随着通入二氧化碳过量,沉淀会逐渐消失,故曲线应从0逐渐上升,在某一点有逐渐下降至X轴,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产生的O2逸散至空气中,但剩余固体仍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因此剩余固体质量不为0,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3.【答案】 B
【解析】【解答】A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故A是水;水与单质B混合反应生成常温下为气体的C、D,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故B是碳,生成的C、D为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C能与E反应生成水和固体G,故可能是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E是金属氧化物;D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E反应生成G和气体F,故F是二氧化碳,E可能是氧化铜,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带入框图,推断合理;A、A是水,B是碳,C是氢气,D是一氧化碳,E是金属氧化物,F是二氧化碳,G是金属,共四种氧化物,符合题意;
B、E中含有氧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一定为20%,比如氧化铁,不符合题意;
C、反应①是置换反应,反应②是置换反应,反应③不是置换反应,反应④是化合反应,故只有2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D、反应①中,是碳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碳变成一氧化碳,是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4.【答案】 B
【解析】【解答】A、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可知:氢前金属(钾、钙、钠除外)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氢后金属,如铜、银等不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盐酸能与某些不溶性的碱也能发生中和反应,如盐酸可以和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等不溶的碱反应,故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有较强的腐蚀性,所以皮肤上沾到酸不可用NaOH溶液中和,可采用碱性较弱的碳酸氢钠反应消耗,故C不符合题意;
D、干燥剂的选取原则是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反应,NaOH固体不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金属化学性质分析;
B、根据酸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沾皮肤上的处理方法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不能干燥能与其反应的气体分析。
5.【答案】 D
【解析】【解答】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X位于氢之前,Y位于氢之后,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Z位于银之前,而Y位于银之后,故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Z、Y。
故答案为:D。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6.【答案】 C
【解析】【解答】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 钢是铁的合金,是由铁、碳等熔合而成,不是纯净的铁,故不符合题意;
C.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符合题意;
D. 银的导电性最好,但是银的价格较高,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铜作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由多到少依次是:氧(O)、硅(Si)、铝(Al)、铁(Fe)、钙(Ca)、钠(Na)、钾(K)、镁(Mg)、氢(H)等。
B、 钢是铁、碳的合金。
C、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
D、银的导电性最好,其次是铜,铝。
7.【答案】 C
【解析】【解答】A. 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钙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描述一致,不符合题意;
B. 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 Mg+H2SO4=MgSO4+H2↑ , Zn+H2SO4=ZnSO4+H2↑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所以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锌,故描述一致,不符合题意;
C. 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水分,且该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小,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又逐渐增大,待冷却至原温度时,由于消耗了水分,溶质质量小于原来质量,故描述一致,符合题意;
D. 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有二氧化锰的生成氧气的速率较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故描述不一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金属不足量,那么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小的生成氢气的质量多。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会放热。
D、催化剂改变反应的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8.【答案】 C
【解析】【解答】X制的容器不能盛放Z的盐溶液,说明X可以置换出Z,因此金属活动性为X>Z,X跟Y的盐溶液不反应,说明X不能置换出Y,所以金属活动性为Y>X,W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金属活动性最弱,所以金属活动性为Y>X>Z>W,
故答案为:C。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一定可以与由后面金属形成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将其置换为金属单质。
9.【答案】 D
【解析】【解答】A. 因为铁比铜活泼,更易锈蚀,所以铜器比铁器更容易保存到今,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因为铝制品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所以不要磨损铝的表面,以免破坏保护膜,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因为铁易与空气中的H2O、O2反应,所以常在铁器表面覆盖油漆作保护层,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因为锌比铁活泼,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所以常将锌镀在铁的表面,以保护铁不受腐蚀,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会生锈;铜与二氧化碳,氧气,水同时接触会生锈,铁比铜活泼。
B、铝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C、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保护铁的措施。
D、根据锌的特性进行分析。
10.【答案】 A
【解析】【解答】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属于复合肥,NH4H2PO4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尿素是氮肥、碳酸钾是钾肥、磷酸钙是磷肥,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复合肥的概念进行分析。
11.【答案】 D
【解析】【解答】A. 鸡蛋清的pH为7.6~8.0,呈弱碱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泡菜的pH为3.2~3.6,呈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橘子汁呈酸性,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牛奶和橘子汁的pH都小于7,显酸性,牛奶的pH比橘子汁的pH大,酸性比橘子汁弱,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碱性溶液,pH值大于7 。
B、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
C、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溶液的pH值<7,显酸性,从7到1,酸性逐渐增强。
12.【答案】 B
【解析】【解答】A. 铁钉放人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Fe+CuSO4=Cu+FeSO4 , 实验现象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淡蓝色变为蓝紫色,故错误,符合题意;
C. 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发生反应:C+2CuO 高温__ 2Cu + CO2↑,现象为: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往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描述物质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注意颜色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13.【答案】 C
【解析】【解答】A、实验一现象是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实验二现象是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相同的酸反应越剧烈,金属越活泼,所以锰的活动性比铁强,不符合题意;
B、在上述三个实验只能证明锰比铁活泼,铜比银活泼,但无法证明铁与铜的活泼性。所以,再增加一个铜和5%盐酸的实验,比较铜与铁的活动性,则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C、通过上述三个实验,只能证明锰比铁活泼,铜比银活泼,但无法证明铁与铜的活动性,不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D、通过实验三的反应现象,铜片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说明铜能置换硝酸银中的银,能判断出铜比银的活动性要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设置了三个实验探究铁、铜、锰(Mn)、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利用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来进行判断。
14.【答案】 B
【解析】【解答】A. 溶液颜色为浅绿色的是FeCl2 , 将剩余三种溶液分别加入FeCl2溶液,能够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gNO3 , 再将剩余两种溶液加入AgNO3溶液,能够产生白色沉淀是HCl,不产生白色沉淀的是KNO3 , 故能区分,不符合题意;
B.取一种溶液,分别加入另外三种溶液中,有两个试管产生沉淀,另一个试管无明显现象,则取的这种溶液是Ba(OH)2 , 与Ba(OH)2无明显现象的是KCl,Na2SO4和MgCl2不能鉴别,故不能区分,符合题意;
C. 取一种溶液,分别加入另外三种溶液中,有两个试管产生沉淀,另一个试管无明显现象,则取的这种溶液是BaCl2 , 与BaCl2无明显现象的是HCl,再向另外两种沉淀中加入HCl,沉淀溶解的是K2CO3 , 沉淀不溶解的是K2SO4 , 故能区分,不符合题意;
D. 溶液颜色为蓝色的是CuCl2 , 将剩余三种溶液分别加入CuCl2溶液,能够产生蓝色沉淀的是KOH,再向产生的蓝色沉淀中加入剩余两种溶液,蓝色沉淀溶解的是HCl,蓝色沉淀不溶解的是Na2SO4 , 故能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15.【答案】 C
【解析】【解答】辣椒中含有辣椒碱,易使切辣椒的手产生火辣痛感,辣椒碱属于碱性物质,为缓解疼痛可在皮肤上涂抹酸性物质,牙膏、肥皂水是碱性的,食醋是酸性的,食盐水是中性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进行分析。
16.【答案】 D
【解析】【解答】A. 甲醛溶液对人体有害,故不符合题意;
B. 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此时打电话会产生电火花,非常容易引燃爆炸,符合题意做法是开窗通风,故不符合题意;
C. 冬季吃木炭火锅时,把门窗都关严,室内空气不足,碳无法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容易造成人体中毒,故不符合题意;
D. 还原铁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与氧气而生锈,可用于食品保鲜,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甲醛有毒,不可食用。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易发生爆炸。
C、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
17.【答案】 B
【解析】【解答】A.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是因为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会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熟石灰可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室内煤气泄漏不能打开排风扇,因为打开排风扇时会产生电火花易引起爆炸;油锅着火也不能用水浇,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烧,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缺铁会引起贫血;重金属会使蛋白质失去活性,故可用含蛋白质的牛奶、豆浆来去除重金属,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白色污染”是不可降解的塑料的污染,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用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燃料,能减少雾霾和酸雨的产生说法符合题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有爆炸危险。
18.【答案】 C
【解析】【解答】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乙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故答案为:C。
【分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外叫有机化合物。
19.【答案】 C
【解析】【解答】A.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2O3 , 故不符合题意;
B. 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混有一定的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应先通一氧化碳,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然后加热,以防爆炸,故不符合题意;
C. 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三氧化二铁是红色的,铁粉是黑色的,故红棕色的Fe2O3逐渐变黑,故符合题意;
D. 一氧化碳有毒,防止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不能直接排放,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氧化碳和红棕色的三氧化二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铁和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有毒,需要有尾气处理。
20.【答案】 C
【解析】【解答】A. Fe2O3+3CO=高温2Fe+3CO2 , 反应后有固体生成,最后固体质量不能为零,故不符合题意;
B. 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故不符合题意;
C. 稀盐酸显酸性,pH<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pH>7,故符合题意;
D. ④某温度下,饱和硝酸钾溶液不能再溶解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符合题意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21.【答案】 C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反应物两种生成物一种,符合“多变一”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反应过程中氮元素、氢元素分别由零价变为-3价和+1价,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生成物制得的氨水,含氮元素,可用作化肥,选项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一定条件__ 2NH3 ,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应中减少的是反应物,增多的是生成物,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两种分别为氮气和氢气,生成物为一种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2+3H2 一定条件__ 2NH3。
22.【答案】 D
【解析】【解答】A、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但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故A不符合题意;
B、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但是氢氧化钠除油污的原理不是乳化,是氢氧化钠和油污发生了化学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CO2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但是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氢氧化钙结晶析出,不是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和油污能反应分析
C、根据升高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分析
D、根据化合物的概念分析
23.【答案】 A
【解析】【解答】苹果汁pH为2~3,以上物质中pH最小,酸性最强。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酸性溶液pH小于7,酸性越强,pH越小,据此分析
24.【答案】 B
【解析】【解答】A.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常用于干燥气体,符合题意,②CO具有还原性常用于炼铁,故不符合题意。
B. 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故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 , 符合题意②硬水滴加肥皂水浮渣多起泡少,软水滴加肥皂水,浮渣少起泡多,现象不同,故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符合题意。
C.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符合题意,②构成物质的微粒中离子带电,故不符合题意。
D. ①O2:表示一个氧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
D、化学式,微观上,表示一个物质分子。
25.【答案】 C
【解析】【解答】A. 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故不符合题意;
B. 纯碱就是碳酸钠,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碱,故不符合题意;
C.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可以写为C2H6O,属于有机物,故符合题意;
D. 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物质分类进行分析。
26.【答案】 B
【解析】【解答】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物质,不可食用。A不符合题意;
B、微量元素对人体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者摄入过少,都不利于人体的健康。B符合题意;
C、人体缺钙可能会引起佝偻病,缺锌可能会引起食欲不振。C不符合题意;
D、补充维生素A可以预防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可能会引起坏血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分析、
B根据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分析
C、根据锌元素的生理功能分析
D、根据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分析
27.【答案】 C
【解析】【解答】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B.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试管中温度降低,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明确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应具备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8.【答案】 C
【解析】【解答】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不得伸入试管内滴加;不符合题意;
B、读取液体体积时,应该平时凹液面最低处;不符合题意;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不得超多试管容积的1/3,且加热时,需要先预热(上下移动试管均匀受热),后集中加热;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杯壁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分析
C、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分析
29.【答案】 C
【解析】【解答】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时,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而氧化钙为固体物质,图象显示反应后固体质量为零.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加不加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最终产生氧气一样多;而图示显示加催化剂与不加生成的氧气不一样;故B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溶液酸性减弱至完全反应后碱性又逐渐增强,PH逐渐增大;题意与图示相符;故C符合题意.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时,原溶液及原溶液溶质量不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图象显示其溶质质量分数开始逐渐增加,与题意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pH分析
D、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
30.【答案】 B
【解析】【解答】A、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氢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可用稀盐酸浸泡除去,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氯化银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黑色物质为铁,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用稀盐酸浸泡除去,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白色固体为碳酸钡,碳酸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可用稀盐酸浸泡除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分析
B、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分析
C、根据铁粉是黑色的分析
D、根据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分析
人教版初中化学中考专题练——选择题(4)
一、单选题
1.下列对生活中的化学知识归纳都正确的一组是( )
A.现象解释
B.物质鉴别
洗涤剂洗油污:乳化作用
水银温度计原理:汞原子体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黄金和黄铜:滴加稀盐酸
硬水和软水:观察是否澄清
C.安全常识
D.健康常识
油锅和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家用燃气泄漏时:点火检查
防治夜盲症:补充维生素A
预防贫血症:补充铁元素
A. A B. B C. C D. D
2.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
B
C
D
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石灰石
向一定质量镁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
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过量二氧化碳
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
A. A B. B C. C D. D
3.A~G都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在高温或加热条件下可以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已知:A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常温下,C、D、F为气体,B、G为固体单质。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A~G中共有4种氧化物 B. E中含有氧元素,且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一定为20%
C. 反应①~④中只有2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D. 反应①中,B一定发生了氧化反应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酸能与所有的金属反应制得氢气 B. 盐酸与某些不溶性的碱也能发生中和反应
C. 皮肤上沾到酸可用NaOH溶液中和 D. NaOH固体可用于干燥任何气体
5.有X、Y、Z三种金属,如果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如果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 Z、Y、X B. X、Y、Z C. Y、X、Z D. X、Z、Y
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钙 B. 钢的性能优良,所以钢是纯净的铁
C.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 D. 银的导电性最好,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银作材料
7.下列实验过程与图像描述不一致的是( )
A. 高温煅烧石灰石
B. 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
C. 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
D. 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反应
8.有X、Y、Z、W四种金属,已知用X制的容器不能盛Z的盐溶液,X跟Y的盐溶液不反应;只有W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则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
A. Z>Y>X>W B. X>Z>Y>W C. Y>X>Z>W D. Y>Z>X>W
9.用金属的性质解释有关事实,错误的是( )
A. 因为铁比铜活泼,更易锈蚀,所以铜器比铁器更容易保存到今
B. 因为铝制品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所以不要磨损铝的表面
C. 因为铁易与空气中的H2O、O2反应,所以常在铁器表面覆盖油漆作保护层
D. 因为铁比锌活泼,所以常将锌镀在铁的表面,以保护铁不受腐蚀
10.下列化学肥料属于复合肥的是( )
A. NH4H2PO4 B. CO(NH2)2 C. K2CO3 D. Ca3(PO4)2
11.一些食物pH 的近似值范围如下:橘子汁3.~4.0;泡菜3.2~3.6;牛奶6.3~6.6;鸡蛋清7.6~8.0.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鸡蛋清显碱性 B. 胃酸过多的人应少吃泡菜
C. 橘子汁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D. 牛奶比橘子汁的酸性强
12.化学实验中处处表现出颜色变化美,下列化学实验中的颜色变化不符合实验事实的是( )
A. 铁钉放人硫酸铜溶液中,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
B. 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黄色变为蓝紫色
C. 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
D. 往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
13.某研究小组为探究铁、铜、锰(Mn)、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进行了如下三个实验(其中金属均已打磨,且形状、大小相同,试管中所用溶液的体积相同)。下列判断错误的是( )
实验一
实验二
实验三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
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
铜片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A. 通过实验一和实验二的反 应剧烈程度,能判断出铁和锰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B. 在上述三个实验基础上再增加一个铜和5%盐酸的实验,则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C. 通过上述三个实验,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 通过实验三的反应现象,能判断出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14.下列各组溶液,不另加试剂就无法将它们区分出来的是( )
A. KNO3、AgNO3、HCl、FeCl2 B. KCl、Na2SO4、Ba(OH)2、MgCl2
C. HCl、K2SO4、K2CO3、BaCl2 D. CuCl2、KOH、HCl、Na2SO4
15.辣椒中含有辣椒碱,易使切辣椒的手产生火辣痛感,为缓解疼痛可在皮肤上涂抹的物质是( )
A. 牙膏 B. 肥皂水 C. 食醋 D. 食盐水
16.化学源于生活,化学服务生活。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 )
A. 用甲醛溶液浸泡来保存海鲜食品 B. 发现天然气泄漏后马上打电话报警
C. 冬季吃木炭火锅时,把门窗都关严 D. 还原铁粉称为“双吸剂”,用于保存食品
17.下列对有关主题知识的归纳错误的是( )
A.化学与农业生产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
利用熟石灰对酸性土壤进行中和处理
B.安全常识
室内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风扇
油锅着火,立即用水浇灭
C.化学与健康
人体缺铁易引起缺铁性贫血病
重金属盐中毒,可用牛奶、豆浆缓解
D.化学与环境保护
使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
用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燃料,能减少雾霾和酸雨的产生
A. A B. B C. C D. D
18.2020年春节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的疫情防控战在全国展开,75%的乙醇(C2H5OH)可有效杀死新型冠状病毒。乙醇(C2H5OH)在物质分类上属于( )
A. 单质 B. 无机物 C. 有机物 D. 混合物
19.实验室用图装置模拟炼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2O3 B. 应先加热Fe2O3再通入CO
C. 红棕色的Fe2O3逐渐变黑 D. 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20.下列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①用一氧化碳气体还原一定质量的氧化铁粉末
B. ②用两份等质量、等浓度的过氧化氢溶液分别制取氧气
C. ③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
D. ④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人硝酸钾晶体
21.一定条件下,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 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未发生改变
C. 用生成物制得的氨水可用作化肥 D.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2+3H2 一定条件__ 2NH3
22.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 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则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 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所以氢氧化钠除油污的原理也是乳化
C. CO2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所以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也是化学变化
D. 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23.生活中一些常见物质的pH如下:
物质
苹果汁
西红柿
纯水
鸡蛋清
漂白液
pH
2~3
4~5
7
7~8
13~14
上述物质中,酸性最强的是( )
A. 苹果汁 B. 西红柿 C. 鸡蛋清 D. 漂白液
24.归纳总结是学习化学的基本方法。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部分化学知识,你认为都正确的选项是( )
A.物质的性质决定用途
B.物质的鉴别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于干燥气体
②CO具有可燃性——常用于炼铁
①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
②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物质的构成
D.化学符号的意义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②构成物质的微粒都不带电荷
①O2:两个氧原子
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
A. A B. B C. C D. D
25.下列选项中物质的俗名、化学式及其类别均正确的是( )
选项
俗名
化学式
类别
A
熟石灰
CaO
氧化物
B
纯碱
Na2CO3
碱
C
酒精
C2H6O
有机物
D
水银
Ag
单质
A. A B. B C. C D. D
26.化学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霉变大米经淘洗后可食用 B. 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过少均不利于健康
C. 人体缺锌可引起佝偻病 D. 补充维生素C可预防夜盲症
27.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滴入试管①中与固体b接触,若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a和固体b的组合可能是( )
A. 水和生石灰 B. 稀盐酸和碳酸钠 C. 水和硝酸铵 D. 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
28.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 滴加液体 B. 读取液体体积
C. 加热液体 D. 稀释浓硫酸
29.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A. A B. B C. C D. D
30.试管内壁附着的下列物质不能用稀盐酸浸泡而除去的是( )
A. 硫酸铜溶液与烧碱溶液反应后留下的蓝色固体 B. 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C. 用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留下的黑色物质 D. 氯化钡溶液和纯碱溶液反应后留下的白色固体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D
【解析】【解答】A.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水银温度计原理是温度升高原子之间的间隔变大,故A不符合题意
B.黄金和酸不反应,黄铜是铜锌合金,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氢和氢气,可以鉴别,硬软水都是澄清的,不能通过观察进行鉴别,故B不符合题意
C.水的沸点比油低,不能用水浇灭,可燃性气体和空气混合点燃会发生爆炸,故C不符合题意
D. 防治夜盲症需要补充维生素A, 预防贫血症需要 补充铁元素 ,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分子、原子的特性分析
B、根据检验硬软水的方法分析
C、根据可燃性气体的爆炸原理分析
D、根据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分析
2.【答案】 A
【解析】【解答】A、煅烧一定质量石灰石,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氧化钙,二氧化碳作为气体逸散至空气中导致固体质量减少,完全反应后固体不改变,但有氧化钙存在,所以剩余固体质量不为0,A选项符合题意;
B、Mg和稀盐酸反应生成MgCl2 , 但当稀盐酸逐渐增多至镁反应完后,就不能再生成,故曲线应从0逐渐上升,镁完全反应应转折平行于X轴,B选项不符合题意;
C、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立刻会产生沉淀,随着通入二氧化碳过量,沉淀会逐渐消失,故曲线应从0逐渐上升,在某一点有逐渐下降至X轴,C选项不符合题意;
D、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产生的O2逸散至空气中,但剩余固体仍有氯化钾和二氧化锰,因此剩余固体质量不为0,D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是图像的判断题,解答时要通过题目要求分析涉及到的各物质之间量的关系,结合变化趋势先做出判断,如随着横坐标物质量的变化,纵坐标表示的物质的量的变化趋势,增加或降低等,再确定图形中的起点、终点、转折点是否符合题意。
3.【答案】 B
【解析】【解答】A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故A是水;水与单质B混合反应生成常温下为气体的C、D,碳在高温条件下与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故B是碳,生成的C、D为氢气和一氧化碳中的一种,C能与E反应生成水和固体G,故可能是氢气还原金属氧化物的反应,故E是金属氧化物;D是一氧化碳;一氧化碳能与E反应生成G和气体F,故F是二氧化碳,E可能是氧化铜,碳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带入框图,推断合理;A、A是水,B是碳,C是氢气,D是一氧化碳,E是金属氧化物,F是二氧化碳,G是金属,共四种氧化物,符合题意;
B、E中含有氧元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不一定为20%,比如氧化铁,不符合题意;
C、反应①是置换反应,反应②是置换反应,反应③不是置换反应,反应④是化合反应,故只有2个反应属于置换反应,符合题意;
D、反应①中,是碳和水反应,生成氢气和一氧化碳,碳变成一氧化碳,是氧化反应,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此题为框图式物质推断题,完成此类题目,关键是找准解题突破口,直接得出结论,然后利用顺向或逆向或两边向中间推,逐一导出其他结论。
4.【答案】 B
【解析】【解答】A、依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意义可知:氢前金属(钾、钙、钠除外)能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而氢后金属,如铜、银等不能,故A不符合题意;
B、盐酸能与某些不溶性的碱也能发生中和反应,如盐酸可以和氢氧化铜、氢氧化铁等不溶的碱反应,故B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溶液有较强的腐蚀性,所以皮肤上沾到酸不可用NaOH溶液中和,可采用碱性较弱的碳酸氢钠反应消耗,故C不符合题意;
D、干燥剂的选取原则是不能与被干燥的气体反应,NaOH固体不可用于干燥二氧化碳气体,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金属化学性质分析;
B、根据酸碱都能发生中和反应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沾皮肤上的处理方法分析;
D、根据氢氧化钠不能干燥能与其反应的气体分析。
5.【答案】 D
【解析】【解答】把X和Y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溶解并产生氢气,Y不反应,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X位于氢之前,Y位于氢之后,把Y和Z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过一会儿,在Z表面有银析出,而Y没有变化,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Z位于银之前,而Y位于银之后,故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X、Z、Y。
故答案为:D。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K、Ca、Na、Mg、Al、Zn、Fe、Sn、Pb、(H)、Cu、Hg、Ag、Pt、Au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金属的位置越靠前,它的活动性就越强;位于氢前面的金属能置换出盐酸、稀硫酸中的氢;位于前面的金属能把位于后面的金属从它们化合物的溶液里置换出来。
6.【答案】 C
【解析】【解答】A. 地壳中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是铝元素,故不符合题意;
B. 钢是铁的合金,是由铁、碳等熔合而成,不是纯净的铁,故不符合题意;
C. 合金的硬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符合题意;
D. 银的导电性最好,但是银的价格较高,大多数电线都是用铜作材料,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由多到少依次是:氧(O)、硅(Si)、铝(Al)、铁(Fe)、钙(Ca)、钠(Na)、钾(K)、镁(Mg)、氢(H)等。
B、 钢是铁、碳的合金。
C、根据合金的性质进行分析。
D、银的导电性最好,其次是铜,铝。
7.【答案】 C
【解析】【解答】A. 高温煅烧石灰石,碳酸钙在高温的条件下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所以钙元素的质量不变,故描述一致,不符合题意;
B. 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 Mg+H2SO4=MgSO4+H2↑ , Zn+H2SO4=ZnSO4+H2↑ ,镁的相对原子质量小于锌,所以最后镁生成氢气的质量大于锌,故描述一致,不符合题意;
C. 室温下,向一定质量的饱和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水分,且该反应放热,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溶质的质量逐渐减小,冷却至室温的过程中,溶质质量又逐渐增大,待冷却至原温度时,由于消耗了水分,溶质质量小于原来质量,故描述一致,符合题意;
D. 两份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二氧化锰的情况下,有二氧化锰的生成氧气的速率较快,但是最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一样,故描述不一致,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的质量不变,进行分析。
B、向等质量的镁、锌中分别加入足量稀硫酸,金属不足量,那么金属相对原子质量小的生成氢气的质量多。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会放热。
D、催化剂改变反应的速度,不能改变生成物的质量。
8.【答案】 C
【解析】【解答】X制的容器不能盛放Z的盐溶液,说明X可以置换出Z,因此金属活动性为X>Z,X跟Y的盐溶液不反应,说明X不能置换出Y,所以金属活动性为Y>X,W在自然界中能以单质形式存在,说明其化学性质不活泼,因此金属活动性最弱,所以金属活动性为Y>X>Z>W,
故答案为:C。
【分析】在金属活动性顺序表中,前面的金属一定可以与由后面金属形成的盐溶液发生置换反应,将其置换为金属单质。
9.【答案】 D
【解析】【解答】A. 因为铁比铜活泼,更易锈蚀,所以铜器比铁器更容易保存到今, 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因为铝制品能形成致密的保护膜,所以不要磨损铝的表面,以免破坏保护膜,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因为铁易与空气中的H2O、O2反应,所以常在铁器表面覆盖油漆作保护层,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因为锌比铁活泼,在空气中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保护膜,所以常将锌镀在铁的表面,以保护铁不受腐蚀,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铁与氧气,水同时接触会生锈;铜与二氧化碳,氧气,水同时接触会生锈,铁比铜活泼。
B、铝很活泼,容易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膜,所以铝具有良好的抗腐蚀性。
C、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保护铁的措施。
D、根据锌的特性进行分析。
10.【答案】 A
【解析】【解答】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化肥属于复合肥,NH4H2PO4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尿素是氮肥、碳酸钾是钾肥、磷酸钙是磷肥,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复合肥的概念进行分析。
11.【答案】 D
【解析】【解答】A. 鸡蛋清的pH为7.6~8.0,呈弱碱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泡菜的pH为3.2~3.6,呈酸性,胃酸过多的人不宜多吃,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橘子汁呈酸性,石蕊试液在酸性溶液中变红,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牛奶和橘子汁的pH都小于7,显酸性,牛奶的pH比橘子汁的pH大,酸性比橘子汁弱,故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碱性溶液,pH值大于7 。
B、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
C、酸性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D、溶液的pH值<7,显酸性,从7到1,酸性逐渐增强。
12.【答案】 B
【解析】【解答】A. 铁钉放人硫酸铜溶液中,发生反应:Fe+CuSO4=Cu+FeSO4 , 实验现象为:溶液由蓝色变为浅绿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将空气中燃着的硫伸入氧气瓶中,火焰由淡蓝色变为蓝紫色,故错误,符合题意;
C. 高温加热木炭与氧化铜的混合物,发生反应:C+2CuO 高温__ 2Cu + CO2↑,现象为:固体由黑色变成红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往水中加入少量高锰酸钾,液体由无色变成紫红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描述物质现象时,要尊重客观事实,需要注意光和火焰、烟和雾的区别,注意颜色变化,实验结论和实验现象的区别,不能出现生成物的名称。
13.【答案】 C
【解析】【解答】A、实验一现象是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慢,实验二现象是立即产生气泡,速率较快,相同的酸反应越剧烈,金属越活泼,所以锰的活动性比铁强,不符合题意;
B、在上述三个实验只能证明锰比铁活泼,铜比银活泼,但无法证明铁与铜的活泼性。所以,再增加一个铜和5%盐酸的实验,比较铜与铁的活动性,则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不符合题意;
C、通过上述三个实验,只能证明锰比铁活泼,铜比银活泼,但无法证明铁与铜的活动性,不能判断出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D、通过实验三的反应现象,铜片的表面有银白色固体,一段时间后,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说明铜能置换硝酸银中的银,能判断出铜比银的活动性要强,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设置了三个实验探究铁、铜、锰(Mn)、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利用金属与酸、金属与盐溶液反应来进行判断。
14.【答案】 B
【解析】【解答】A. 溶液颜色为浅绿色的是FeCl2 , 将剩余三种溶液分别加入FeCl2溶液,能够产生白色沉淀的是AgNO3 , 再将剩余两种溶液加入AgNO3溶液,能够产生白色沉淀是HCl,不产生白色沉淀的是KNO3 , 故能区分,不符合题意;
B.取一种溶液,分别加入另外三种溶液中,有两个试管产生沉淀,另一个试管无明显现象,则取的这种溶液是Ba(OH)2 , 与Ba(OH)2无明显现象的是KCl,Na2SO4和MgCl2不能鉴别,故不能区分,符合题意;
C. 取一种溶液,分别加入另外三种溶液中,有两个试管产生沉淀,另一个试管无明显现象,则取的这种溶液是BaCl2 , 与BaCl2无明显现象的是HCl,再向另外两种沉淀中加入HCl,沉淀溶解的是K2CO3 , 沉淀不溶解的是K2SO4 , 故能区分,不符合题意;
D. 溶液颜色为蓝色的是CuCl2 , 将剩余三种溶液分别加入CuCl2溶液,能够产生蓝色沉淀的是KOH,再向产生的蓝色沉淀中加入剩余两种溶液,蓝色沉淀溶解的是HCl,蓝色沉淀不溶解的是Na2SO4 , 故能区分,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
15.【答案】 C
【解析】【解答】辣椒中含有辣椒碱,易使切辣椒的手产生火辣痛感,辣椒碱属于碱性物质,为缓解疼痛可在皮肤上涂抹酸性物质,牙膏、肥皂水是碱性的,食醋是酸性的,食盐水是中性的,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酸碱中和反应的应用进行分析。
16.【答案】 D
【解析】【解答】A. 甲醛溶液对人体有害,故不符合题意;
B. 天然气是可燃性气体,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燃易发生爆炸,此时打电话会产生电火花,非常容易引燃爆炸,符合题意做法是开窗通风,故不符合题意;
C. 冬季吃木炭火锅时,把门窗都关严,室内空气不足,碳无法完全燃烧,生成一氧化碳,容易造成人体中毒,故不符合题意;
D. 还原铁粉可以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与氧气而生锈,可用于食品保鲜,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甲醛有毒,不可食用。
B、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易发生爆炸。
C、碳与二氧化碳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根据铁生锈的条件进行分析。
17.【答案】 B
【解析】【解答】A. 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混用是因为铵根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会反应生成氨气降低肥效;熟石灰可与酸性土壤中的酸发生中和反应,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室内煤气泄漏不能打开排风扇,因为打开排风扇时会产生电火花易引起爆炸;油锅着火也不能用水浇,因为油的密度比水小会浮在水面上继续烧,故错误,符合题意;
C. 缺铁会引起贫血;重金属会使蛋白质失去活性,故可用含蛋白质的牛奶、豆浆来去除重金属,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D. “白色污染”是不可降解的塑料的污染,用可降解塑料,可减少“白色污染”;用新能源逐步替代化石燃料,能减少雾霾和酸雨的产生说法符合题意,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到明火可能会有爆炸危险。
18.【答案】 C
【解析】【解答】含碳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乙醇含碳元素,属于有机物,
故答案为:C。
【分析】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除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碳酸盐等外叫有机化合物。
19.【答案】 C
【解析】【解答】A. 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 ,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2O3 , 故不符合题意;
B. 一氧化碳属于可燃性气体,混有一定的空气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故应先通一氧化碳,将装置内的空气排尽,然后加热,以防爆炸,故不符合题意;
C. 一氧化碳和三氧化二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三氧化二铁是红色的,铁粉是黑色的,故红棕色的Fe2O3逐渐变黑,故符合题意;
D. 一氧化碳有毒,防止未反应的一氧化碳污染空气,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不能直接排放,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一氧化碳和红棕色的三氧化二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黑色铁和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有毒,需要有尾气处理。
20.【答案】 C
【解析】【解答】A. Fe2O3+3CO=高温2Fe+3CO2 , 反应后有固体生成,最后固体质量不能为零,故不符合题意;
B. 催化剂只是改变了反应速率,不影响生成物的质量,故不符合题意;
C. 稀盐酸显酸性,pH<7,氢氧化钠溶液显碱性,pH>7,当氢氧化钠溶液过量时,pH>7,故符合题意;
D. ④某温度下,饱和硝酸钾溶液不能再溶解硝酸钾晶体,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结合所涉及的化学知识,符合题意分析各变化的过程,注意分析坐标轴表示的意义、曲线的起点、折点及变化趋势,进而确定正确的图象。
21.【答案】 C
【解析】【解答】A、由分析可知,反应物两种生成物一种,符合“多变一”特点,属于化合反应,选项不符合题意;
B、反应过程中氮元素、氢元素分别由零价变为-3价和+1价,前后元素的化合价发生改变,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用生成物制得的氨水,含氮元素,可用作化肥,选项符合题意;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2+3H2 一定条件__ 2NH3 , 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反应中减少的是反应物,增多的是生成物,由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物两种分别为氮气和氢气,生成物为一种氨气,化学方程式为N2+3H2 一定条件__ 2NH3。
22.【答案】 D
【解析】【解答】A、置换反应中一定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但有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如氢气和氧气反应生成水,故A不符合题意;
B、洗涤剂除油污的原理是乳化,但是氢氧化钠除油污的原理不是乳化,是氢氧化钠和油污发生了化学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CO2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化学变化,但是升温使饱和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温度升高氢氧化钙溶解度降低,氢氧化钙结晶析出,不是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所以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A、根据置换反应的特点分析
B、根据氢氧化钠和油污能反应分析
C、根据升高温度氢氧化钙的溶解度变小分析
D、根据化合物的概念分析
23.【答案】 A
【解析】【解答】苹果汁pH为2~3,以上物质中pH最小,酸性最强。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酸性溶液pH小于7,酸性越强,pH越小,据此分析
24.【答案】 B
【解析】【解答】A. ①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所以常用于干燥气体,符合题意,②CO具有还原性常用于炼铁,故不符合题意。
B. ①二氧化碳和水生成碳酸可以使石蕊试液变红,故可用石蕊试液鉴别CO和CO2 , 符合题意②硬水滴加肥皂水浮渣多起泡少,软水滴加肥皂水,浮渣少起泡多,现象不同,故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故符合题意。
C. ①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符合题意,②构成物质的微粒中离子带电,故不符合题意。
D. ①O2:表示一个氧分子含有两个氧原子,选项说法不符合题意,②O2-:一个氧离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
B、根据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性质进行分析。
C、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
D、化学式,微观上,表示一个物质分子。
25.【答案】 C
【解析】【解答】A. 氧化钙的俗称是生石灰,熟石灰是氢氧化钙的俗称,故不符合题意;
B. 纯碱就是碳酸钠,是由钠离子与碳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不属于碱,故不符合题意;
C. 乙醇俗称酒精,化学式可以写为C2H6O,属于有机物,故符合题意;
D. 水银是金属汞的俗称,其化学式为Hg,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物质的名称,俗称,化学式,物质分类进行分析。
26.【答案】 B
【解析】【解答】A、霉变的大米中含有有毒的物质,不可食用。A不符合题意;
B、微量元素对人体的成长发育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微量元素摄入过多或者摄入过少,都不利于人体的健康。B符合题意;
C、人体缺钙可能会引起佝偻病,缺锌可能会引起食欲不振。C不符合题意;
D、补充维生素A可以预防夜盲症,缺乏维生素C可能会引起坏血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素分析、
B根据微量元素的生理功能分析
C、根据锌元素的生理功能分析
D、根据维生素C的生理功能分析
27.【答案】 C
【解析】【解答】A.生石灰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B.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C.硝酸铵溶于水吸热,使试管中温度降低,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符合题意。
D.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生成水和氧气,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有气泡产生,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明确试管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应具备的条件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8.【答案】 C
【解析】【解答】A、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应垂直悬空,不得伸入试管内滴加;不符合题意;
B、读取液体体积时,应该平时凹液面最低处;不符合题意;
C、加热试管中的液体时,液体不得超多试管容积的1/3,且加热时,需要先预热(上下移动试管均匀受热),后集中加热;符合题意;
D、稀释浓硫酸时,应将浓硫酸沿杯壁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胶头滴管的使用方法分析
B、根据量筒读数的方法分析
C、根据给试管中液体加热的方法分析
D、根据浓硫酸的稀释方法分析
29.【答案】 C
【解析】【解答】A高温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时,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而氧化钙为固体物质,图象显示反应后固体质量为零.故A不符合题意;
B用等质量、等浓度的双氧水分别制取氧气,加不加催化剂,只是改变化学反应速率,最终产生氧气一样多;而图示显示加催化剂与不加生成的氧气不一样;故B不符合题意.
C向一定体积的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溶液酸性减弱至完全反应后碱性又逐渐增强,PH逐渐增大;题意与图示相符;故C符合题意.
D某温度下,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时,原溶液及原溶液溶质量不变,其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而图象显示其溶质质量分数开始逐渐增加,与题意不符;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碳酸钙高温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分析
B、根据催化剂的概念分析
C、根据氢氧化钠和稀盐酸的pH分析
D、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分析
30.【答案】 B
【解析】【解答】A、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蓝色沉淀。氢氧化铜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铜和水,可用稀盐酸浸泡除去,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氯化银与稀盐酸不反应,不能用稀盐酸浸泡除去,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故黑色物质为铁,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可用稀盐酸浸泡除去,不符合题意;
D、氯化钡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和氯化钠,故白色固体为碳酸钡,碳酸钡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钡、二氧化碳和水,可用稀盐酸浸泡除去,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A、根据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沉淀分析
B、根据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分析
C、根据铁粉是黑色的分析
D、根据氯化钡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分析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