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通史岳麓(鲁京)专用版讲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通史岳麓(鲁京)专用版讲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通史岳麓(鲁京)专用版讲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通史岳麓(鲁京)专用版讲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第3页
    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高考历史新设计大一轮通史岳麓(鲁京)专用版讲义:第一单元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2讲

    展开

    第2讲 古代政治制度的成熟
    [学科指导意见]
    列举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说明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
    考点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知识点一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其演变
    1.确立
    (1)时间:隋唐时期。
    (2)职责
    (3)特点: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
    2.演变
    (1)宋朝: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军政权、财政权;宰相只保留行政权。
    (2)元朝: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六部也归入中书省。
    3.意义
    (1)明确了行政分工,提高了办事效率。
    (2)相互牵制,避免权臣大权独揽,有利于加强皇权。
    (3)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体制发生了深刻变化。对后世的国家体制产生了深远影响。

    古代君主专制的开明性
    中国过去的政治,不能说皇权相权绝不分别,一切全由皇帝专制。我们纵要说它是专制,也不能不认为还是一种比较合理的开明的专制。它也自有制度,自有法律,并不全由皇帝一人的意志来决定一切的。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知识点二 选官制度
    1.西周至汉朝
    (1)西周:实行“世卿世禄制”。
    (2)战国至汉初:实行军功爵制度。
    (3)汉武帝时期:实行察举制和征辟制。
    2.隋唐时期:实行科举制
    (1)背景:隋朝统一后,士族没落,依据门第选官的制度已不适应政治和社会的需要。
    (2)创立:隋文帝时开始分科取士,隋炀帝时设进士科。
    (3)完善:科举制度在唐代成为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
    (4)影响

    科举制的作用
    科举制冲破了九品中正制造成的“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的封闭局面,使出身寒微的知识分子也有可能通过努力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获得从政机会。另一方面,使统治集团具有一定的开放性,缓和了社会矛盾,对社会和政治产生了相当的稳定作用。
    ——倪峻、姚立建《科举制的历史作用》
    知识点三 监察与谏议
    1.监察制度
    (1)目的:保证官僚队伍的廉洁和效率。
    (2)演变
    2.谏议制度
    (1)含义:对皇帝的言行和决策进行监督的制度。
    (2)过程

    隋唐时期
    门下省负责谏议和封驳
    宋代
    出现了独立的谏官机构——谏院
    明清时期
    已经没有专门的谏议机构
    3.评价
    (1)积极性:在整顿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2)局限性: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监察由来已久且不断强化和发展完备;皇帝握有最高监察权;监察机构是独立的,且权力大,自上而下垂直监察;重视制定监察法规和监察官的选任。


    【图解历史】 三省六部制的运转

    信息提取:三省分工明确,又相互牵制,提高了办事效率。同时,相权被分割,有利于加强皇权。
    【构图解史】 宋代“二府三司制”

    信息提取: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确立了尚书省为全国政务中枢,实现了决策权与行政权的分离。到宋代,军权和财权则完全从相权中分割出来,相权进一步削弱。
    【图解历史】 有关唐代进士出身的分布

    信息提取:上图为《唐书》所载830名进士的出身分布比例。这说明科举制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但世家大族把持朝局的状况没有从根本上改变。
    【漫画说史】 范进中举

    信息提取:范进从20岁到54岁,整整考了35年,最终考取了功名。“范进中举”深刻揭露了明清科举制度的黑暗和对知识分子的思想束缚。




    探究1 重要“历史概念”解读
    1.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初创于隋朝,完善于唐朝,此后一直沿用到清末。王先谦在《汉书补注》中记载:“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它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提高了行政效率;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既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加强了皇权与中央集权、削弱了相权。
    2.察举与征辟制
    (1)察举:是一种自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的制度。先由皇帝下诏,令三公九卿、地方郡守等高级官吏按照一定的标准,把各地品德高尚、才干出众、学识渊博的平民或下级官吏推荐给朝廷,由朝廷直接任官,或经过某种形式的考核、面试(直至皇帝亲自策问)择优录用。被察举的对象主要是官府官吏和各级学校的学生。是选拔与考试相结合,为被举者提供了公平竞争的舞台,使真正优秀的人才有脱颖而出的机会。
    (2)征辟:是中国汉代擢用人才的一种制度。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在汉代的选官制度中,征辟作为一种自上而下选任官吏的制度,地位仅次于察举。

    1.(2018·课标全国Ⅱ,26)武则天时期,将中书、门下二省名称分别改为凤阁、鸾台,通过加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头衔,使低品级官员得以与凤阁、鸾台长官共同议政,宰相数量大增,且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目的是(  )
    A.扩大中书、门下二省的职权
    B.为官员提供迅速晋升的机会
    C.便于实现对朝政的全面控制
    D.强化宰相参政议政职能
    解析 材料反映了武则天时期,中书、门下两省名称发生变化并且宰相数量增加、更替频繁,这一做法的实质是分割宰相权力,强化皇权,这有利于加强君主对朝政的控制,C正确;两省宰相人数增加、更替频繁,会使得宰相权力被进一步分解,没有涉及职权扩大,A错误;低品级官员参与国家大政,没有直接提升官品,这一做法的目的并不是为官员提供晋升机会,B错误;宰相权力遭到削弱,参政议政的职能没有变化,D错误。
    答案 C
    2.(2017·海南单科,3)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解析 东汉察举制对人才的选拔标准对地方上的世家大族更有利,阻碍了底层民众的上升,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故B项正确。
    答案 B
    探究2 从“历史解释”角度解读古代选官
    制度的演变和影响1.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





    2.科举制的影响


    积极影响
    社会整
    合功能
    打破了特权垄断,促进了社会阶层转化,加速了社会流动,具有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合理性内核和价值理念
    推动儒
    学发展
    以儒家学说为主要考试内容,推动儒家思想和文化的传承
    巩固国
    家统一
    适应了中央集权制度下“大一统”意识形态的需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推动世
    界文明
    被“东亚文化圈”国家所采用,对西方近代文官考试制度产生了较大影响
    消极影响
    重才
    轻品
    在选拔人才方面,过于侧重才学标准,忽视了品德的考察,造成一些官员道德素质低下
    官本位
    思想
    直接促进了官本位社会观的发展,“学而优则仕”的思想至今还存在
    禁锢
    思想
    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压抑了科学技术的进步

    1.(2018·山东烟台模拟)据统计,《宋史》列传中的北宋人物,出身于高官家庭的不过四分之一左右,而出身于布衣的则超过二分之一,时代愈晚,布衣出身的比例也愈高;而布衣官员入仕的途径,在北宋初期以科举出仕的约占三分之一,在北宋中期已超过四分之三,到北宋晚期更超过五分之四。这反映了(  )
    A.科举制更能选拔出最优秀的官吏
    B.选官制度的开放和阶层的流动
    C.北宋官僚队伍膨胀问题日益严重
    D.限制世家子弟是科举制的特点
    解析 材料表明在北宋通过科举做官的平民阶层越来越多,与宋代科举制的改革扩大选举名额等有关,说明了选官制度更加开放,更有利于推动社会阶层的流动,故B正确。
    答案 B
    2.(2016·课标全国Ⅱ,25)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解析 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也能选拔优秀官吏,A项说法过于绝对;察举制更注重考查官员的品行,科举制在这方面并不具有优势,故B项错误;科举制通过考试选拔官吏,并不排除世家子弟,故C项错误;与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制通过考试的形式选拔人才,有利于推动社会读书风气的盛行,因此更有利于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故D项正确。
    答案 D
    探究3 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古代监察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伴随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建立而诞生,又随着封建君主专制的不断强化而发展、完备,形成了两大系统:一是御史监察系统即监察制度,是皇帝的耳目,职责是纠察官员、肃正朝纲,主要运用弹劾手段进行监察;二是谏官言谏系统即谏议制度,职责是讽议左右,以匡人君,监察方式主要是谏诤封驳、审核诏令章奏。台官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谏官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二者构成了封建社会完整的监察体制。
    ——白寿彝
    核心论点:古代监察制度主要服务于君主专制制度,这决定了其实际效能是有限的。主要有御史监察系统和谏官言谏系统组成,前者对下纠察百官言行违失,后者对上纠正皇帝决策失误。

    (2019·山东青岛模拟)宋代,皇帝的诏令在没有下达之前,中书省要进行是否可行的审批,下达之后还有御史或谏官指出其是否错误。这反映了宋代(  )
    A.皇权专制受到了抑制 B.宰相权力进一步扩大
    C.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 D.行政监督体系的严密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对皇帝诏令进行审批和完善,不能体现出皇权受到了抑制,故A项错误;材料中除了有中书省进行审批,还有御史、谏官监督,故不能体现出宰相权力的扩大,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皇帝诏令不能直接下发,还要有中书省、御史等监督,反映不出中央行政效率的提高,故C项错误。
    答案 D

    考法1 从社会阶层变动考查宋代科举制
    【考题1】 (2018·课标全国Ⅲ,25)下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  )
    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
    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
    宰相人数
    北宋(71)
    南宋(62)
    高级官员
    20
    8
    中级官员
    15
    10
    低级官员
    12
    8
    无官职记录
    24
    36
    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 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
    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 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
    答案 B
    『』
    ★明立意 从宋代社会阶层流动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
    ★抓关键 表格中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低级官员和无官职记录者占大多数,这说明两宋时期社会阶层的流动比较大。
    ★清误区 本题属于数字表格类选择题,难度适中。考生对宋代科举制选拔的内容及标准理解不透,祖辈、父辈无官职记录的宰相正是通过科举制度才成功走向仕途。
    考法2 从社会转型角度看科举制的废除
    【考题2】 (2018·安徽A10联盟考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史料 由于科举制度是以儒家的政治标准和价值来选拔人才、凝聚人心和构成获取地位、名望和权力的基本途径的,科举制度的废止,从长远来看,就使国家丧失了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这就导致中国历史上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的价值之间的最重大的一次文化断裂。正如历史所表明的那样,科举制度的激进改革,起到了与清末新政的改革推行者意愿相悖的“釜底抽薪”的结果。美国学者罗兹曼在《中国的现代化》一书中指出,“(新政的)舵手在获得一个新的罗盘以前就抛弃了旧的,遂使社会之船驶入一个盲目漂流的时代。”这位作者还认为,中国的困难的实质在于,这种过渡阶段破坏了久经考验的选拔精英的程序,科举制度的废除,破坏了经典教育,严重地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代之以毫无章法可循的局面。
    ——摘编自萧功秦《从科举制度的废除看近代以来的文化断裂》
    结合史料和所学知识,评述史料中有关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答案 观点一:史料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衰落是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
    评述:此观点不正确。理由:科举制度在中国近代已成为社会进步的主要障碍,它的废除有利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国近代社会的动荡并非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而是列强侵略和军阀割据导致的,即使不废除科举制度,社会也会出现动荡局面。(言之有理即可)
    观点二:史料认为中国近代的社会衰落是由于科举制度被废除造成的。
    评述:此观点正确。理由:科举制不仅有利于公平公正地选拔人才,也有利于打破世家大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近代由于废除了科举制,不仅使选拔人才失去了制度化保障,也使国家丧失了维系儒家意识形态和儒家价值体系的正统地位的根本手段,传统文化资源与新时代的价值观之间出现文化断裂。使一些手握重兵的强势力量能够割据一方,从而加剧了社会动荡。(言之有理即可)
    『』
    ★关键信息
    信息1 由“评述史料中有关科举制度被废除的观点”可知回答本题主要分三步:归纳观点、作出判断、说明理由。
    信息2 由史料关键信息“使国家丧失了……”“导致……文化断裂”“破坏了经典教育”“削弱了传统价值的影响”可归纳出观点:科举制的废除导致近代社会的混乱或衰落。

    ★思路点拨
    历史观点是人们对客观对象的主观评价,可能与客观历史存在某些不符,需要对历史观点进行再“评议”。具体步骤是:首先,概括出史料中的观点;然后,指明对此观点的态度并联系相关史实进行评述。如本题史料论述的主旨是清末废除科举制与近代社会衰落之间的关系,侧重点在于如何评价近代科举制废除的影响。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19·山东青岛调研)元帝时,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时,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终于酿成新朝取代西汉的结局。这表明(  )
    A.中外朝制度制约了君主专制制度
    B.宦官和外戚专权是西汉灭亡根源
    C.君权与相权斗争导致了政局动荡
    D.以丞相为首的官僚机构权势弱化
    解析 材料“宦官弘恭、石显以中书的身份专断国政;哀帝、平帝时,外戚王氏相继把持中朝”说明相权被大大削弱,故D项正确。
    答案 D
    2.(2019·山东济宁模拟)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西汉霍光的记载。据此可以认定(  )
    史料
    出处
    (光)受襁褓之托,任汉室之寄,当庙堂,拥幼君……遂匡国家安社稷
    东汉·班固著《汉书》
    霍氏之贵,专相幼主,诛灭同僚,废帝立帝,莫之敢违
    东汉·王符著《潜夫论》
    霍光之辅汉室,可谓忠矣……光久专大柄,不知避去,多置亲党,充塞朝廷,使人主蓄愤于上,吏民积怨于下
    北宋·司马光著《资治通鉴》
    A.霍光曾一度把持西汉的朝政
    B.相关记载均存在虚构成分
    C.汉代由外戚决定皇帝的废立
    D.相关评价都是客观公正的
    解析 材料中的“当庙堂,拥幼君”“诛灭同僚,废帝立帝,莫之敢违”和“光久专大柄”说明,三则材料反映的共同信息是霍光曾一度把持西汉的朝政,故答案为A项。
    答案 A
    3.(2019·山东临沂模拟)《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三年》:“故事:凡军国大事,则中书舍人各执所见,杂署其名,谓之五花判事。”这种做法(  )
    A.使中书省地位超越尚书省
    B.有利于防范宰相的擅权
    C.明确划分了三省的职能
    D.说明监察机构日益完善
    解析 根据材料可以看出,凡军国大事,有多人裁决,可以看出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故选B。
    答案 B
    4.(2019·山东日照模拟)宋真宗(907—1022年在位)说:“群臣敢言者,亦甚难得,其言可用,则用之,不可用,置之。若必加罪,后复谁敢有言者。”这有利于(  )
    A.形成有效的权力制约机制
    B.激发文人的责任担当意识
    C.革除前代武人乱政的时弊
    D.提高官员的政治文化素质
    解析 材料信息“群臣敢言者,亦甚难得,其言可用,则用之,不可用,置之。若必加罪,后复谁敢有言者”是在鼓励群臣进谏,这有利于激发文人的责任担当意识,故B项正确。
    答案 B
    5.(2019·湖北重点中学起点考试)在糊名制出现之前的唐代科举考试中,出现过一种“倒歧视”的现象——许多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这种现象本质上说明了(  )
    A.士族门第不再有吸引力
    B.科举制的地位日益稳固
    C.科举制亟待进一步完善
    D.社会舆论决定士族选择
    解析 材料“高官子弟不以门荫入仕,而是去参加进士考试”说明,科举取士比门荫入仕更有吸引力,进一步说明科举制的地位日益巩固,故B项正确。
    答案 B
    6.(2019·河北张家口摸底调研)隋唐以后,御史监察机构作为独立的职能部门,一般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皇帝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这表明(  )
    A.皇权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B.御史的权力超越了宰相
    C.地方官吏腐败日益严重
    D.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激化
    解析 据材料“御史监察机构不接受任何一级行政长官的指令,御史之外,皇帝还常派使臣临时巡察地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御史代表皇帝监察地方,从而有助于加强皇权,故A项正确。
    答案 A
    7.(2019·山东泰安模拟)尚书始置于秦,“秦世,少府遣吏四人在殿中主发书(主发书:负责起草、发布诏书),故谓之尚书”,汉武帝废除了原来的禁(禁:帝王所居官苑)外尚书,在禁中设立由宦官主持的禁中尚书。这表明西汉时期(  )
    A.中央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
    B.国家决策权力日趋集中
    C.宦官集团严重威胁专制皇权
    D.尚书成为最高行政机构
    解析 据材料“汉武帝废除了原来的禁(禁:帝王所居官苑)外尚书,在禁中设立由宦官主持的禁中尚书”可知,汉武帝通过设尚书分割相权,加强皇权,故B项正确。
    答案 B
    8.(2019·山东潍坊模拟)两汉时孝廉只需甄别而不经考试,东汉自顺帝起,凡诸生举孝廉须试章句,文吏举孝廉须试笺奏;郡国孝廉须年四十以上才得应选,其中若有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这一变化(  )
    A.说明对官员才能的重视
    B.打破贵族世代为官陈规
    C.体现公开公平选官原则
    D.意在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解析 由材料“凡诸生举孝廉须试章句,文吏举孝廉须试笺奏”、“有茂才异行者,则不拘年齿”可知,举孝廉注重才能,故A项正确。
    答案 A
    9.(2019·百校联盟摸底考试)下表为隋唐科举制发展简表。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
    时间
    事件
    隋大业
    元年
    始创进士科,但仅具有古词新用的含义。
    唐初
    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考试称制科。明经、进士两科成为常科的主要科目。
    唐高宗
    及以后
    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
    武则天
    时期
    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首创武举科。
    唐玄宗
    时期
    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皇帝在长安、洛阳宫殿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A.隋代没有真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
    B.科举考试考题禁锢了读书人思想
    C.唐代科举成为当时唯一选官方式
    D.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完善
    解析 科举考试从隋朝开始,故A项错误;科举考试禁锢读书人的思想指的是明清八股取士,故B项错误;唐代科举是选官方式之一,故C项错误;从隋唐科举制发展简表可以看出科举考试制度的逐渐完善,故D项正确。
    答案 D
    10.(2019·山东枣庄模拟)清代有科举功名者服饰不同于常人:秀才在冠帽上别一枚纯银簪;举人或进士则戴纯金簪;进士出身的官员擢升到高级官位时,他的金簪会添上花纹,镶嵌珍珠、宝石。这反映出清代(  )
    A.科举制度造成社会等级森严
    B.理学思想决定社会价值取向
    C.科举出身者具有荣耀的地位
    D.社会阶层固化削弱思想活力
    解析 材料“有科举功名者服饰不同于常人”,而且科举考试取得不同的成绩的人有不同的标志性服饰,说明通过科举出身的人具有特殊的地位,故选C。
    答案 C
    11.(2019·江西师范大学附中模拟)以下是有关古代“通判”一职的史料记载。据此可以断定的是(  )
    史料
    出处
    (943年,张易)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郡事亦赖以济。
    《南唐书·张易传》
    宋初……始置诸州通判……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职官志》
    (南宋通判)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
    《四库全书·后村集》
    A.通判一职的设置始于南唐
    B.南宋通判的职权有名无实
    C.通判行使地方最高行政权
    D.通判发挥过地方监察作用
    解析 据材料“以水部员外郎通判歙州”“南唐书”可知,南唐时已有通判,但未知始设于南唐,故A项错误;据材料“有按察之名,无事权之实……督经总制钱为职业”可知,没有监察的实权,但有“督经总制钱”的权力,故B项错误;依所学知识可知,地方行政权由州郡长官行使,故C项错误;据材料“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可知,通判行使监督权,故D项正确。
    答案 D
    12.(2019·山东沂水模拟)有关司隶校尉的职责,据《汉官仪》记载:“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陛下见诸卿,皆独席。”而《续汉书·百官志》也载:“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据此可知司隶校尉(  )
    A.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
    B.负责监察百官和刑狱
    C.只负责监察各郡官吏
    D.是汉代地方监察机构
    解析 由材料“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州郡国无不统”、“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可知,司隶校尉可监察中央政府官吏,故A项符合题意。
    答案 A
    二、非选择题
    13.(2019·山东烟台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萌芽于夏商周时期。秦汉时期,我国古代监察体系初步建立。魏晋至隋朝,御史台是国家最高监察机构。唐朝设立了台院、殿院、察院,三者共同构成了一个严密的监察系统,此外,还建立了系统的谏官制度。宋代沿袭唐制,又在地方上的州内设通判监察行政,设提点刑狱司专司刑讼,设转运使监督财政,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明朝初年,中央台、殿、察三院合并为都察院,同时,设置独立于都察院的六科给事中监察六部活动,科道并立,地方设按察使司。清朝形成了“科道合一”的监察体系,进一步加强了中央集权。至此,我国古代监察制度实现了高度的严密统一。在我国古代封建社会里,监察权力来源于皇权。中国古代监察制度虽然具有其独特性,但也难免会受到当时社会历史条件的限制,具有其局限性。
    ——摘编自高丹《中国古代监察制度探析》
    材料二 相对来说,英国有着一套比较完整、灵活的监察制度。议会监察,是西方现代监察体制的核心,最具权威性与代表性。议会监察,是“民意代表机关”对政府施政、财政、人事等其他法定事项的监督检查,包括:同意、纠正、纠举、弹劾、审计,以及为完成这些任务所必须的质询、视察和调查、投不信任票等事前防止,事中纠正和中止,事后惩戒和救济等监控规程。在此基础上,英国各部门、各行业、各地区又相继成立了各种不同的监督机构,构成了一个多行业、多地区、多层次、多渠道的监督网络,以教育、防范、惩处为手段,以保护和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和巩固政治权力为目标的反腐败机制。
    ——摘编自张恒《英国监察制度:在漫长曲折的道路上逐步形成》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监察制度发展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古代中国和近代英国监察制度效能的差异,并简要分析导致差异的主要原因。
    答案 (1)特点:历史悠久;监察从属于皇权;监察体系渐进式发展;监察与进谏并行等。
    (2)差异:依附于皇权的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监察效能十分有限;近代英国监察制度对于防止行政权力的滥用和误用,遏制腐败、建立廉洁、高效政府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原因:①中国:君主专制下是垂直单线式的监察体制,不能体现民意且缺乏舆论监督;为君主统治服务的儒家思想束缚了人们的思想,致使监察缺乏相关的理论探索及支持;集权、专制更能适应经济发展和政治稳定。②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度下,机构的监察权来自于法律和制度,且“多管齐下”;发达的资本主义经济为其提供物质基础;启蒙思想影响深远,且近代英国监督网络健全,工作效率高。
    14.(2019·山东聊城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重文轻武”是宋朝基本国策,即所谓“重文教,轻武事”(《续资治通鉴长编》)。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还有学者认为,“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
    根据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进行简要论述。(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解析 首先,分析材料信息,从材料信息确定一个论题,本题可确定“重文轻武”促进了宋朝的繁荣和“重文轻武”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两个主题;其次,根据论题从所学中搜寻历史信息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例证论题;最后,论证表述成文并总结。阐述时注意题目要求:写明观点,观点合理,论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
    答案 观点一 “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的繁荣。
    论述:政治上:宋朝统治者“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使其能很快铲除军阀割据势力,清除分裂的隐患,在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发展,社会环境宽松,文人享有较多自由,参政热情高涨。
    经济上:社会稳定,人口增加,耕地面积扩大,农作物品种和产量增加,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科技上:宋朝开始盛行读书风气,以文为贵、武为轻的思想深入骨髓,推动了天文学、机械学、火药、指南针、活字印刷术、造船技术的发展。
    文化上:宋代的文、史、哲和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水平,名著和名作在世界文化宝库中璀璨夺目。
    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促进了宋朝社会的全面繁荣。
    观点二 “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导致了宋朝积弱局面的形成。
    论述:军事上:皇帝直接掌握兵权,不懂军事的文官控制军队,武将频繁调动和千方百计压制武人,使武官的积极性受到了严重的打击,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和国防力量。在对辽、西夏的战争中屡战屡败。
    外交上:由于“重文轻武”政策的实施,再加上统治阶级“强干弱枝”的思想。对外没有积极加强防御,而是一贯采取屈辱忍让、纳币求和的做法。
    政治上:为了削弱武将的势力,设置大量文职官员,导致官僚机构越来越臃肿庞大,在遇到重大军事、政治问题时意见不一,很难制定有效的决策。
    社会风气上:“重文轻武”政策使北宋的价值观发生较大变化,多数人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尚武精神遭到削弱。
    综上所述,“重文轻武”国策的推行,使宋朝最终陷于积弱的局面中。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