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人民版 ]2021高考历史一轮创新学案与作业
2021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创新学案与作业:第九单元第34讲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展开第34讲 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课标要求]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纲明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主干梳理 认知拓展
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概念:国家政权与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形成的垄断资本主义。
2.背景
(1)罗斯福新政的成功实施及二战的影响。
(2)为了恢复被战争破坏的经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在二战后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理论。
3.目的:避免资本主义生产的盲目性,促进资本主义发展。
4.理论依据:凯恩斯主义。
5.表现:普遍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6.影响
(1)出现了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到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和西欧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出现“滞胀”现象。
(3)各国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逐渐发展出一种“混合经济”。
二 建立“福利国家”
1.目的:缩小贫富差距,减少因贫困引发的社会问题。
2.实质: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服务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
3.内容: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
4.发展
(1)20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渐完备。
(2)1973年经济危机后,在一些国家受挫,但仍在继续发展。
(3)20世纪80年代以后,规模缩小。
5.评价
(1)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民利益,有效地缓解了社会矛盾,对稳定资本主义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2)助长了部分人的惰性,降低了人们的劳动积极性。
(3)增加了财政支出,造成财政赤字。
三 第三产业的兴起
1.原因
(1)科学技术的进步。
(2)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3)公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
2.表现
(1)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
(2)其产值和就业人数迅速上升。
3.作用
(1)以新技术改造传统的工业和农业,促进了经济竞争力的提高。
(2)拓展了经济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
(3)缓和了经济的周期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
四 “新经济”的出现
1.概念:是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2.时间:20世纪90年代以来。
3.实质:信息化与全球化。
4.意义:推动全球化的进程和实现可持续发展。
[教材拾遗] 凯恩斯主义的基本主张
国家应当对经济生活进行干预和调节。经济危机发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商品的供给大于社会对商品的需求,而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就是扩大需求。因此,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干预经济和社会生活。之所以被称为“凯恩斯主义”,主要是因为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就业、利息与货币通论》一书中建立了“有效需求”的理论,对国家干预主义作了最为系统而有力的论证。
[教材拾遗] 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兴起的经济学流派。货币学派认为,影响经济的要素是货币发行量而不是需求。它主张控制货币发行量,反对用扩大政府开支、增加预算赤字手段来对付经济衰退和扩大就业,反对国家过多地干预经济。供给学派强调以供给创造需求,认为发展经济的重点在于扩大供给而不是需求,只要供给充足,需求就会跟上,整个经济便会随之出现稳定增长。该学派主张减税和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认为减税能刺激人们的投资和工作积极性,减少政府对经济的管制能加强市场机制的作用,减少政府对经济的过度干预。在凯恩斯主义失灵的情况下,这两个学派的理论为解决“滞胀”提供了新思路。
[教材拾遗] 人民资本主义
(1)原因: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企业规模的扩大,股份公司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股票不再只为少数资本家拥有,呈现出分散化的趋势,企业普通职工也拥有股票,资本家无法拥有企业全部所有权。
(2)实质:私人企业经营管理的调整,企业的决定权仍掌握在少数大股东手中,是战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
(3)作用:股票分散化起到了缓和社会矛盾和大量吸收资金的作用,反映了资本社会化的趋向。
[名词解释] “滞胀”
“滞胀”指经济发展停滞和通货膨胀。是经济学家用以概括经济衰退和通货膨胀同时存在的现象的专门术语。
[问题探究] 福利制度改变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按资分配”吗?
提示:否。福利制度是垄断资本家为缓和国内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而采取的一种手段,并不能改变资本主义国家“按资分配”的制度,也不能彻底消灭贫困和两极分化,不能同社会主义相提并论。
互动探究 分层突破
史料精研 微解重难
微解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 煤是我们发展工业的基础,它是我们全体国民最大的财产之一……煤炭工业的组织将由专局掌握,而这项组织将与煤气和电力供应工业相关联,而这两种工业都已达到国有化的时机……
——英国首相艾德礼《工党的展望》
二 除此以外,国家对因公死亡或者伤残的人给予补偿,对有各种困难的人和群体给予补助,同时国家还实行社会救济制度,以保障每个人的最低生活水平。
——刘玉安《北欧福利国家剖析》
三 美国等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部门,其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就业人数在总劳动力中所占比重都迅速上升。
——人教历史必修二
[史料解读] 上述史料分别从国有化、社会福利保障、第三产业发展等方面反映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新变化。
[精研探究] 上述史料反映出战后资本主义出现哪些新变化?
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示:史料一直接反映的是国有化政策,根本反映的是国家干预经济,这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表现。史料二反映出实行广泛的福利政策。史料三反映出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要点突破 深化拓展
要点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对经济加强干预的原因、方式、实质及评价1.原因
(1)战争的特殊作用促进了国家垄断资本的形成。在战争中,国家对工业部门实行集中管理以适应战争需要,这为战后的国有化政策及建立国营经济奠定了物质基础。
(2)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结果。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以后,资本主义经济的矛盾进一步加剧,产生了一系列私人垄断资本难以克服的矛盾,私人垄断资本不得不接受国家的干预和调节。
(3)经济危机和罗斯福新政的影响推动,呼唤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挥干预和调节作用。
(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的高科技产业需要国家投入巨资并进行有效管理。
2.方式
(1)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发达国家把铁路、电力等投资数额大、见效慢、利润低、私人不愿投资的基础工业、交通运输业、公用事业收归国有,同时兴办原子能、宇航等工业企业。
(2)制定经济计划,指导经济发展。其目的是避免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保证经济运行的有序状态。发达国家的经济计划是指导性的,侧重对经济发展的规划和引导。
(3)财政政策调节。扩大政府开支、政府直接采购以及利用税收等财政政策调节社会生产,也是国家干预经济的重要手段。
3.实质:国家干预经济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过程中,在坚持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4.评价
(1)积极性:用国家力量调节经济,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私人资本生产的盲目性,保证了生产的社会性。
(2)局限性:不能消灭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和经济危机。国有企业普遍经营不善,效益低下,后期出现“滞胀”、财政危机等问题。
[例] 二战后,法国政府以“改革”为基调,通过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使国民经济在较短时间内得到增长性恢复。这些措施( )
A.体现了国家干预经济
B.适应了全球化发展的需要
C.促使法国走出了“滞胀”
D.发挥了指令性计划的优势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实现关键部门的‘国有化’和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是国家干预经济政策的体现,故A项正确。全球化是指世界经济联系加强,与材料内容不符,故B项错误;“滞胀”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初,与材料中“二战后”时间不符,故C项错误;法国虽然实现了生产运作过程的“计划性”,但只是对经济的指导,不是指令性计划,故D项错误。
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
1.(2019·全国卷Ⅲ,35)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法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由2.6%下降到1.3%,物价上涨了1倍。1981年,密特朗就任总统后,推行包括国有化在内的一系列措施,其结果( )
A.加剧了经济恶化 B.实现了物价下降
C.推动了通货紧缩 D.放弃了经济自由
答案 A
解析 20世纪7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发生“滞胀”危机,新形势下需要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但是法国总统密特朗上台之后却继续加强对经济的干预,这样只能加剧经济恶化,不利于经济的复苏和发展,A项正确。“滞胀”危机下,政府加强干预会导致危机加剧,不利于物价的下降,B项错误;“滞胀”危机下,政府加强干预会导致经济危机加剧,通货膨胀加剧,C项错误;资本主义国家只是加强对经济的干预,从未放弃经济自由,D项错误。
2.(2017·全国卷Ⅲ,35)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针对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的问题,美国总统呼吁“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这体现了美国政府逐步调整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挥地方的自主性,以消除国家干预经济带来的弊端,故A项正确。“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并非美国联邦政府的主要意图,故B项错误;美国联邦政府旨在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而扩大福利政策覆盖的范围是加强对经济干预的体现,故C项错误;美国联邦政府意在“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并非是要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故D项错误。
1.20世纪50年代,美国政府用于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的总金额超过了国民生产总值的1/5,并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这在本质上表明( )
A.政府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宏观调控
B.美国开始走上计划经济的道路
C.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D.美国推行了社会福利政策
答案 A
解析 美国政府大量采购商品和支付劳务费用以及“鼓励资本家按照政府的计划进行投资”,说明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故A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第三产业、社会福利政策,故C、D两项错误。
2.(2019·山东济南外国语学校模拟)有学者在谈及资本主义的社会保险和福利建设时指出,资产阶级在某些方面的“宽容”,那也不过是“为了赢得火腿,不得不给工人香肠”。这说明西方国家的“福利建设”( )
A.体现了资本家剥削方式的调整
B.不利于企业主的资本积累
C.表现了西方人人平等的价值观
D.目的在于改善工人的处境
答案 A
解析 材料中福利制度是“为了赢得火腿,不得不给工人香肠”,说明福利制度实质是资本家为了扩大生产鼓励工人的手段,体现了资本家剥削方式的调整,故选A项。“火腿”是比“香肠”更丰厚的利益,所以福利制度有利于企业主的资本积累,B项错误;C项违背了材料的内涵,故排除;D项没有认清福利制度的本质,故排除。
3.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可以追溯到冷战处于胶着时期的1958年。出于对核战爆发,所有通信系统瘫痪、所有无法替代的信息也会被摧毁的恐惧,美国国防部成立了前沿科技项目署,随后该署实验室的科研人员发明了互联网。这一史实最能说明二战后美国经济发展的特点是( )
A.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B.军事技术转化为民用
C.国家对经济的有力干预 D.实行国民经济军事化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互联网”“美国国防部成立了前沿科技项目署”可知,最初服务于国防军事的信息技术后来被普遍应用于人们的生产、生活,故B项正确。A、C两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D项说法错误,排除。
课时作业
一、选择题
1.(2020·河北辛集中学开学考)日本国营NHK电视台、联邦德国国营铁路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国营企业或公司,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以得出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哪一主要特点( )
A.资本主义国家加强对国民经济的大力干预
B.资本主义国家全面实行国有化,建立国营经济
C.资本主义国家扩大政府开支,调节社会生产
D.资本主义国家开始重视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
答案 A
解析 根据材料“日本国营NHK电视台、联邦德国国营铁路都是资本主义国家国营企业或公司,反映了二战后资本主义国民经济的发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都加强了政府在国民经济中的干预作用,故选A项。“全面实行国有化”表述错误,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资本主义国家扩大政府开支,排除C项;资本主义国家不限制私有企业的发展,排除D项。
2.(2019·福建厦门期末)从1979年10月到1988年底,英国共有27家国有企业全部或部分实行私有化,政府由此取得近200亿英镑的股票变卖收入;私有化并未消除垄断,反而推动国家垄断向私人垄断的转换。这表明英国政府( )
A.彻底抛弃凯恩斯主义
B.力求充分激发市场经济活力
C.信奉平等的价值理念
D.加强对劳资冲突风险的管控
答案 B
解析 20世纪70年代初,主要资本主义国家陷入经济“滞胀”,为了走出困境,英国政府实行“私有化”,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激发市场经济活力,故选B项。材料中英国只是对部分国有企业实行私有化,不能说明其彻底抛弃了凯恩斯主义,排除A项;材料是英国政府为解决“滞胀”危机而采取的措施,看不出平等的价值理念,排除C项;材料不涉及劳资冲突风险问题,排除D项。
3.(2019·浙江五校联考)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任期间发表的一次演说中说:“我们将结束大家都了解的那种福利。我将一劳永逸地抹掉福利的恶劣名声。”克林顿所说的“那种福利”( )
A.背离了资本主义制度
B.是解决经济危机的灵丹妙药
C.必然导致高税收和高赤字
D.一定程度上增加政府的财政压力
答案 D
解析 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不可能根除,排除B项;C项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根据材料“福利的恶劣名声”并结合所学可知,社会福利增加了政府的财政负担,故D项正确。
4.(2019·江苏南通二模)1988年,英国政府实行养老金改革。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政府还规定任何职工按期缴付一定费用,到退休时,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这一改革旨在( )
A.减少国家干预,缩减福利规模
B.加强社会保障,缓解失业压力
C.节省政府开支,放弃社保责任
D.扩大政府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答案 A
解析 材料“国家只提供最基本的养老金,同时强制所有企业一律推行职业养老金制度”体现出经过改革,政府减少福利支出,故选A项。减少福利支出不是加强社会保障,排除B项;“由国家负责支付个人养老金”体现政府的责任,排除C项;减少国家干预不是扩大职能,排除D项。
5.(2019·山东青岛一模)下表是1960—1980年世界范围产业结构发展概况表。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第三产业的兴旺是现代经济的重要特征
B.战后世界的工业化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
C.世界各国农业生产普遍呈现出衰退趋势
D.发达国家经济出现第二个“黄金时期
答案 A
解析 根据表格内容可知,到1980年,19个发达国家中,第三产业占到了62%,而在33个低收入国家中,第三产业只占到了19%,这说明第三产业是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故选A项。材料体现的只是不同发展程度的国家三大产业的比例变化,不能反映出实际的发展情况,B、C、D三项错误。
6.(2019·河北邢台八校联盟)美国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佐治亚州的一家纺织公司,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三则材料均反映出哪种经济现象的特点( )
A.“福利国家”制度 B.知识经济(新经济)
C.经济全球化 D.第三产业
答案 B
解析 根据材料中“遗传基因”“卫星定位”“软件”“因特网”等信息可知,这反映的是科技在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结合所学可知,知识经济是一种以人才为动力、依靠高新技术发展经济的模式,故B项正确。“福利国家”是通过建立社会保障制度来稳定社会秩序的方式,与材料内容无关,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经济现象,与材料内容无关,C项错误;第三产业是服务业,农业属于第一产业,D项错误。
二、非选择题
7.(2019·陕西渭南月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3年6月16日,罗斯福政府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同时成立“国家工业复兴局”负责实施该法令。该法令确定各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以避免盲目竞争导致生产过剩。1935年8月国会通过《社会保险法》,改变以往由民间团体自助自救或由慈善团体提供救助的传统,开始实施“福利主义”试验。该法包括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三个部分,规定年满65岁的退休工人,每月可获得10-85美元的养老金,所需资金一半由在职工人和雇主以保险费的形式交纳,另一半则由联邦政府拨付。
——摘编自王斯德《现代文明的发展
与选择:20世纪的世界史》
材料二 1945年,英国工党逐步推行贝弗里奇计划,先后颁布了《家庭补助金法案》《保险法》《工伤福利法》《医疗保险法》等。1948年艾德礼宣称英国已经是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安全阀”,对社会经济政治稳定做出了贡献,保障了公民的生存权利,有利于促进公平,成为政府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
——高德步《世界经济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罗斯福政府的社会保障措施。
(2)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英国采取的“福利国家”的措施有哪些积极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又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3)综合上述材料,你认为如何才能使福利制度走得更远?
答案 (1)措施:颁布了《社会保险法》,由国家主导实施福利政策;建立养老金制度、失业保险制度和对残废及无谋生能力者提供救济;政府和企业共同承担养老资金。
(2)积极作用: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扩大了社会消费,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影响: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降低了人们工作的积极性。
(3)改革必须着眼于长远利益;必须对福利制度进行改革;必须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福利制度。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一,从国家主导、建立制度、企业分担等角度分析概括。第(2)问,积极作用:根据材料二“对社会经济政治稳定做出了贡献,保障了公民的生存权利,有利于促进公平”可见福利政策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从经济角度来看,“成为政府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的重要手段”,因此福利政策扩大了社会消费,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消极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福利政策的实施加重了国家财政负担,不利于人们工作积极性的提高。第(3)问,开放型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结合福利国家制度产生的积极作用和弊端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