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1《免疫调节》(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1《免疫调节》(含解析)01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1《免疫调节》(含解析)02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1《免疫调节》(含解析)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1《免疫调节》(含解析)

    展开

    免疫调节

    一、选择题

    1.(2018·徐州学测模拟)免疫活性物质是免疫系统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下列关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抗体、淋巴因子均是免疫活性物质

    B.抗体来源于效应T细胞

    C.抗体的化学本质是核酸

    D.抗体能促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解析:选A 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抗体的化学本质为蛋白质;抗体通过与抗原特异性结合,从而阻止抗原的进一步发展而起作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促进靶细胞的裂解死亡。

    2.下图表示机体通过免疫反应清除抗原的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的免疫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B.B细胞和T细胞都来自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

    C.抗体能够与相应抗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D.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导致靶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免疫

    解析:选A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3.(2019·无锡学测模拟)树突状细胞是一种免疫细胞,TLR是位于其细胞表面的一种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能有效激发T细胞应答,其途径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TLR是一种蛋白质

    B.树突状细胞主要激发体液免疫

    C.树突状细胞能识别抗原

    D.图中体现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解析:选B TLR是位于细胞表面的一种识别病毒的重要受体,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T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有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所以树突状细胞既参与细胞免疫也参与体液免疫;由题图可知,树突状细胞膜表面的TLR能识别病毒;从图示过程看,树突状细胞与T细胞通过直接接触完成了细胞间的信息交流。

    4.某同学将一定量的某种动物的提取液(A)注射到实验小鼠体内,注射后若干天,未见小鼠出现明显的异常表现。将小鼠分成两组,一组注射少量的A,小鼠很快发生了呼吸困难等症状;另一组注射生理盐水,未见小鼠有异常表现。对实验小鼠在第二次注射A后的表现,下列解释合理的是(  )

    A.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导致小鼠血糖浓度降低

    B.提取液中含有乙酰胆碱,使小鼠骨骼肌活动减弱

    C.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引起小鼠发生了过敏反应

    D.提取液中含有呼吸抑制剂,可快速作用于小鼠呼吸系统

    解析:选C 若提取液中含有胰岛素、乙酰胆碱或呼吸抑制剂,则第一次注射时小鼠就会出现相应症状。若提取液中含有过敏原,第一次注射不会引起小鼠发生过敏反应,而在第二次注射时,小鼠再次接触相同的过敏原,机体会发生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出现皮肤红肿、呼吸困难等症状。

    5.近来诺如病毒在很多校园中盛行,其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恶心、呕吐、发热、腹痛和腹泻。诺如病毒首次侵入人体后,机体产生一系列免疫反应。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相关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

    B.吞噬细胞可对该病毒进行识别、吞噬和处理

    C.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使靶细胞裂解死亡

    D.浆细胞增殖、分化,产生抗体与该病毒结合

    解析:选B 诺如病毒再次侵入人体后,相关记忆细胞能够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病毒入侵后,被吞噬细胞识别、吞噬和处理;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以促进B细胞的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能够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浆细胞能够产生相应抗体与该病毒结合,但不能增殖、分化。

    6.(2019·盐城模拟)B淋巴细胞发育成熟和增殖分化的过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骨髓

    B.乙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

    C.甲增殖分化为乙需要抗原刺激

    D.丙不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解析:选C B细胞生成和成熟的场所为骨髓,则甲发育为乙的主要场所是骨髓。成熟的B细胞能够识别抗原,则其表面形成了特异性抗原受体。淋巴细胞增殖分化为B细胞,无需抗原的刺激。丙(浆细胞)只能产生相应的抗体,不具有分裂和分化能力。

    7.(2019·南通二模)2018年1月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如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记忆T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

    解析:选B 抗原刺激T细胞可以使其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胞或效应T细胞,同时记忆T细胞本身也可以增殖分化为记忆T细胞;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不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否则,其体内会产生相应的记忆T细胞,干扰实验结果;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还应该做相应的对照实验。

    8.(2019·南通二模)常见的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功能障碍引起的疾病,患者的病重程度与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浓度呈正相关,临床上可用胆碱酯酶抑制剂进行治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题干描述的重症肌无力属于一种自身免疫病

    B.乙酰胆碱受体属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

    C.患者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

    D.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原理是降低乙酰胆碱浓度

    解析:选D 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重症肌无力是体内乙酰胆碱受体抗体破坏了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因此属于自身免疫病;乙酰胆碱受体属于细胞膜上的一种蛋白质;抗体是在抗原物质刺激下,由B细胞分化成的浆细胞所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的免疫球蛋白,其主要分布在血浆中;胆碱酯酶抑制剂治疗原理是提高乙酰胆碱浓度。

    9.(2019·宿迁模拟)人的角膜、妊娠的子宫等,能容忍外来的抗原而不产生排异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免疫赦免”,这些部位称“免疫赦免区”,该区域细胞有赦免基因的表达,它能启动自杀程序让免疫细胞凋亡。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外来器官的排斥主要靠体液免疫完成

    B.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是使胚胎移植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

    C.赦免基因的启动,使得人体效应T细胞的增殖分化过程出现异常现象

    D.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免疫抑制剂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敏感

    解析:选B 外来器官的排斥主要靠细胞免疫完成;妊娠子宫的这种“免疫赦免”是使胚胎移植得以实现的条件之一;效应T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具有细胞增殖的能力;若使移植器官获得“免疫赦免”,可利用免疫抑制剂使人体免疫系统变得不敏感。

    10.研究发现调节性T细胞具有抑制免疫反应的功能,防止免疫反应过度损伤自身,调节性T细胞数量由Mcl­1蛋白和Bim蛋白两种功能相反的蛋白质决定(如下图所示)。下列疾病或应用中可能与Mcl­1蛋白的活性被抑制有关的是(  )

    数量减少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

    A.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   B.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

    C.系统性红斑狼疮  D.艾滋病

    解析:选C 据题意和图示可知,Mcl­1蛋白可使调节性T细胞数量增加,Mcl­1蛋白活性被抑制可能引起免疫反应过度而损伤自身,进而导致自身免疫病;欲提高器官移植成活率,需要服用免疫抑制剂使T细胞的增殖受阻;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不属于自身免疫病;系统性红斑狼疮属于自身免疫病;艾滋病属于免疫缺陷病。

    11.(多选)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有高度变异性,感染机体后可损伤多种免疫细胞,并通过多种机制逃避免疫系统识别和攻击。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HIV主要攻击人体的T细胞,感染后有一定的潜伏期

    B.HIV感染初期,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

    C.HIV侵入人体后,首先被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

    D.HIV能通过蚊蝇叮咬在患者与正常人之间传播

    解析:选ABC HIV主要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三种途径传播,不会通过蚊蝇叮咬传播。

    12.(2019·南京一模,多选)下列有关免疫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

    A.B细胞、T细胞都起源于造血干细胞

    B.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

    C.浆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抗体

    D.受同种抗原刺激后,记忆细胞会迅速地增殖分化

    解析:选ACD 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裂分化而来的;吞噬细胞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抗体是分泌蛋白,属于大分子物质,浆细胞通过胞吐方式分泌抗体;记忆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的刺激后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更多的抗体,使免疫效应更强。

    13.(多选)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淋巴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下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

    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处理M细胞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A.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

    B.实验证明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胸腺淋巴细胞

    C.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B细胞

    D.胸腺淋巴细胞是否经过与肺癌细胞抗原接触的M细胞的处理为实验的变量

    解析:选ABD 实验证明M细胞为吞噬细胞,胸腺淋巴细胞为T淋巴细胞,实验组中吞噬细胞(M细胞)能够将肺癌细胞抗原呈递给T淋巴细胞(胸腺淋巴细胞),刺激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所以实验组培养液中含有能增强效应T细胞杀伤力的淋巴因子;经M细胞刺激后部分胸腺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T细胞;根据表格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实验处理可推知,胸腺淋巴细胞是否经过与肺癌细胞抗原接触的M细胞的处理为实验的变量。

    二、非选择题

    14.(2018·北京高考)癌症是当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研究人员利用与癌细胞在某些方面具有相似性的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进行了抗肿瘤的免疫学研究。

    (1)癌细胞具有无限________的特点。当体内出现癌细胞时,可激发机体的________系统发挥清除作用。

    (2)研究人员进行的系列实验如下:

    免疫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悬液,连续4周;

    空白组小鼠:每周注射1次不含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的缓冲液,连续4周。

    实验一:取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的血清分别与iPSC、DB7(一种癌细胞)和MEF(一种正常体细胞)混合,检测三种细胞与血清中抗体的结合率,结果见下表。

    细胞

    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

    血清

    iPSC

    DB7

    MEF

    免疫组

    77

    82

    8

    空白组

    10

    8

    9

     

    ①比较表中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的结果可知,免疫组的数值明显________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

    ②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的检测数据无明显差异,说明DB7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综合表中全部数据,实验结果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二:给免疫组和空白组小鼠皮下注射DB7,一周后皮下形成肿瘤。随后空白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增大,免疫组小鼠肿瘤体积逐渐缩小。由此推测:iPSC还能刺激机体产生特异性抗肿瘤的________免疫。

    (3)研究人员另取小鼠进行实验,验证了上述推测。下图为实验组的实验过程及结果示意图。请在下图中选择A或B填入④处,从C~F中选择字母填入①~③处。

    (4)该系列研究潜在的应用前景是iPSC可以用于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癌细胞的遗传物质发生改变,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人体的免疫系统除具有防卫功能外,还有监控和清除体内异常细胞的功能。癌细胞属于机体内的异常细胞,在体内出现后,可激发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清除作用。(2)实验一:①比较表中数据可知,iPSC与两组小鼠血清作用后,免疫组细胞与抗体的结合率为77%,空白组为10%,免疫组的数值明显高于空白组的数值,说明iPSC刺激小鼠产生了特异性抗体。②表中DB7和iPSC与免疫组小鼠血清作用后,检测数据没有明显差异,说明DB7有可以与抗iPSC的抗体结合的抗原。③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抗iPSC的抗体可以与DB7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不能与MEF上的抗原结合(或者iPSC与DB7有共同的抗原,与MEF无共同的抗原)。实验二:免疫组小鼠体内产生的某物质作用于靶细胞DB7,使肿瘤体积逐渐缩小,这属于细胞免疫的范畴。(3)通过题图可知,第1只小鼠经过注射,一周后产生肿瘤,说明注射的是DB7(F);注射第2只小鼠的目的是使其产生细胞免疫,则注射的是失去增殖活性的iPSC(D),4周后提取产生的T细胞(C),将T细胞注射到第1只小鼠体内,在其体内进行细胞免疫,使第1只小鼠在3周后肿瘤体积逐渐缩小。(4)通过上面的分析可知,iPSC细胞能够用于预防和治疗癌症。

    答案:(1)分裂(增殖) 免疫

    (2)实验一:①高于 ②可以与抗iPSC的抗体结合的抗原 ③抗iPSC的抗体可以与DB7上的抗原特异性结合,而不能与MEF上的抗原结合(iPSC与DB7有共同的抗原,与MEF无共同的抗原)

    实验二:细胞

    (3)①F ②D ③C ④B (4)预防和治疗癌症

    15.乙酰胆碱是一种可引起受体膜产生动作电位的神经递质,能特异性地作用于各类乙酰胆碱受体。当人体被银环蛇咬后会引起机体出现一系列反应。如图甲是α­银环蛇毒引发机体免疫效应的部分示意图。图乙是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部分示意图。

    请分析回答:

    (1)图甲中细胞①的名称是________,物质A是________,细胞③通过________________过程产生细胞④⑤。

    (2)在图甲中的①~⑤细胞中,不能识别α­银环蛇毒的细胞代号是________,物质B与α­银环蛇毒结合的部位是________。

    (3)人被毒蛇咬伤后会产生恐惧感,同时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含量也增加,使机体出现上述变化的调节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当兴奋传导到图乙⑥处时,其膜内的电位是________。由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影响兴奋传递的原因是α­银环蛇毒代替乙酰胆碱与____________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

    (5)在野外工作的科研人员,为防止银环蛇伤害,一般要进行预防接种。如图曲线A、B表示甲、乙两人第一次注射α­银环蛇毒的抗体血清、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的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请在图中分别画出第二次两人均注射等量α­银环蛇毒疫苗后血液中α­银环蛇毒的抗体含量变化曲线(曲线线形按A、B线形)。

    解析:(1)观察甲图可知,细胞⑤能产生抗体,可知其为浆细胞,该过程为体液免疫,④为记忆细胞,③为B细胞,②为T细胞;细胞①能摄取抗原,并将抗原处理后呈递给②T细胞,可知细胞①为吞噬细胞;T细胞产生的物质A能作用于B细胞,可知物质A为淋巴因子;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通过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2)图甲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为浆细胞,即细胞⑤;抗体与α­银环蛇毒结合的部位为人体的内环境。(3)人体在恐惧时产生较多的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该过程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4)⑥为神经纤维的轴突末梢,当兴奋传导到该部位时,膜内电位由负电位变为正电位;分析图乙可知,α­银环蛇毒能代替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阻碍兴奋的传递。(5)甲第一次注射的为α­银环蛇毒抗体血清,而乙注射的是α­银环蛇毒疫苗,故第二次注射相同抗原后,甲的机体为初次接触该种抗原,免疫反应为初次免疫,曲线等同于乙第一次注射疫苗的曲线B,而乙机体注射相同抗原后产生二次免疫反应,较第一次,反应速率更快,产生抗体更多。

    答案:(1)吞噬细胞 淋巴因子 增殖、分化(或分裂、分化) (2)⑤ 内环境 (3)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4)正电位 突触后膜上乙酰胆碱受体 (5)如图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江苏专版)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31《免疫调节》(含解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