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1 生活与消费生活与消费(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含解析)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1 生活与消费生活与消费(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含解析)第1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1 生活与消费生活与消费(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含解析)第2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1 生活与消费生活与消费(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含解析)第3页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1 生活与消费生活与消费(6)《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含解析)

    展开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1、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原来被人遗忘、被国际品牌打压的“国货”又悄然走红于网上,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更是有很多明星在网上晒各家的经典“国货”,“国货”的销售额也随之大幅上升。这些国货“走红”的主要原因有(    )①消费者的从众心理    ②媒体对推动“国货热”起到了决定性作用③消费者的求异心理    ④老国货承载着国民的文化和消费记忆A. ①③      B. ①④      C. ②③      D. ②④2、随着生活消费升级,人们吃喝玩乐的选择越来越多,也让不少人有了选择恐惧症。今日,阿里巴巴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发布“我们不一Young”吃喝玩乐指南,给年轻人提供日常消费的找店清单。据悉,口碑这一指南根据商家的口碑人气值和用户评论,筛选出了当地最热门的餐厅、美容美发、健身舞蹈等商家店铺,堪称找好店时的“拔草指南”。 口碑这一指南体现(   )A. 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 求心理引发的消费C.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D. 保护环境,绿色消费3、   “可以晚报到,‘新六样’不可或缺”,部分00后大学生坚持要求家长在开学前为其配齐个人电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所谓公认的“新六样”“开学标配”。这种消费行为(   )①是攀比心理引发的一种不健康消费②是从众心理引发的一种不理性消费③违背了量入为出,适度消费的原则④违背了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原则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4、   随着一大批网络红人的出现,围绕“网红”产生的商业链条和营利模式也浮出水面,人们称之为“网红经济”。它以时尚达人为形象代表,以红人的品位和眼光为主导,进行选款和视觉推广,在社交媒体上聚集人气,依托庞大的粉丝群体进行定向营销,从而将粉丝转化为购买力。可见“网红经济”(   )①进一步推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②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③充分利用了“网红”粉丝的从众消费心理④满足了个性化消费,引导产业升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5、   伴随着我国居民消费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多样化以及对产品安全的需要,人们对于跨境购物的需求越来越旺,“海外直邮”以其快速安全的特点成为消费者最多的跨境购物选择。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在于(   )①海外商品能更好满足人们的个性需求②海外直邮商品的购物风险越来越小③消费心理的变化影响人们的消费选择④国外商品比国内商品更具价格优势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6、据调查,新款手机上市后两个月,降价幅度平均达到20%,许多消费者在手机新上市的时候就购买,而没有耐心等上两个月的时间。这主要是因为(   )A.人们可支配收入提高,有能力购买奢侈品
    B.追求标新立异,是一种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C.新款手机有许多新的功能,消费者迫不及待地想要尝试
    D.购买新款手机的消费者预期其将来的收入会提高7、玫瑰之乡山东平阴县盛产一种低度七色玫瑰酒,这种包装新奇的七瓶七色套装酒采用了男女形体组成的"情"字作为注册商标,新颖的设计,受到许多青年人的欢迎。这种政瑰酒的热销属于(   )A.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C.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                 D.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8、   某学校一美术生在炎热的夏天剃了光头,又戴了一顶较厚的帽子,引起其他同学异样的目光,学校对他进行批评教育。这位美术生的做法属于哪种心理引发的消费(   )A.攀比心理消费                       B.求异心理消费
    C.求实心理消费                       D.从众心理消费9、   杭州新近开张一家大型娱乐场所,“总统包厢”每个6800元,服务员一律采取跪式服务,如此奢侈的消费竟然生意奇好,门庭若市。这种消费方式是(   )A.量入为出,适度消费
    B.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
    C.攀比心理引发的畸形消费
    D.坚持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相结合10、下面漫画反映出,当前部分学生存在(   ) ①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②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③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④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11、目前中国消费者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群体。国内一些人对洋品牌一见钟情,对国内品牌不屑一顾,认为外国的产品就是比中国的强。国外一些厂商利用中国消费者盲目崇洋、“买贵不买贱”的心理大赚一笔。对此,我们应当(   )①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②克服求异心理,坚持勤俭节约③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④坚持量入为出,逐步减少消费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12、2018年6月11日,《人民网》载文,据统计,中国消费者的奢侈品年支出超过5000亿人民币,全球几乎1/3的奢侈品买主是中国人,同时中国又是唯一一个代购风行的国家。对于国人如此迷恋奢侈品我们应当(   ①倡租赁消费,坚持勤俭节约②培育求实心理,坚持理性消费③坚持贷款消费,追求物质享受④克服攀比心理,坚持适度消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3、越来越多的人抛开了买不起才租的旧观念,过起了租生活租生活不仅能花最少的钱享受最大的快乐,而且使过去的单线型消费变为现在的循环型消费。这里的租生活(   )提高了商品的价值         是贷款消费体现求实消费心理         符合绿色消费原则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14、时下出现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试客的购买行为(   )A.是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     B.是求异心理主导的消费      C.是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      D.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15、   互联网尤其是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线下产业和企业带来了机遇,线上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使消费决策更加高效,可以使企业内部效率更加高效。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借力互联网,O2O线上线下互动消费走热。
    可见,这种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可以(   )
    ①减少流通环节,节约交易成本
    ②维护市场秩序,促进交易公平
    ③引导消费理念,避免从众消费
    ④拉动经济增长,推动科学发展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16、如果每月少乘一次电梯,一年就可减碳平均48千克每月少开天车,每车每年可节油 44升,相应排二氧化碳98千克家庭照明改用节能灯,以11瓦节能灯代60瓦白炽灯,每天按照明4小时计算,1只节能灯每年可节电71.5度,相应减排二氧化碳68.6干克。上述事实启示我们要   为出适度消费  注重节约,坚持可持续性消费  从我做起,坚持绿色消费  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③④
     答案1.B解析:人们跟风、随大流的心理,往往能够引发对某类商品或某种风格的商品的追求,并形成流行趋势,所以国货“走红”的原因有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也因为老国货承载着国民的文化和消费记忆,①④项符合题意;媒体对推动“国货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不是决定性作用,②项观点错误;有些人消费时喜欢追求与众不同、标新立异的效果,这是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老国货走红是消费者的从众心理不是求异心理,③项不合题意。答案选B。2.A3.A4.C解析:本题考查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心理。 “网红经济”利用社交媒体聚集人气,这说明它离不开互联网信息技术平台的支撑,②正确且符合题意;粉丝购物“以红人的品味和眼光为主导”,这说明网红主要利用粉丝的从众消费心理进行营销,③正确且符合题意;“网红经济”并不能推动新工艺和新产品的出现,应排除①;粉丝效仿“网红”进行消费,企业生产销售网红代言的产品,网红经济并不能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消费需求,④不符合题意,应排除;故本题答案选C。5.B解析:由于我国居民消费需求多元化使得跨境购物的需求越来越旺,这说明海外商品能更好满足人们个性化需求,①正确;“海外直邮”有快速安全的特点,但是不能说明海外直邮商品的购物风险在下降,②错误;由于我国消费者对产品安全的需要使得跨境购物需求兴起,说明消费心理影响消费选择,③正确;海外直邮的商品一般相对于国内而言价格较高,并不具有价格优势,④错误。故本题答案选 B。6.B7.D解析:选D"包装新奇''''新颖的设计"说明这种玫瑰涵的热销属于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A、B、C判断不正确,排除。8.B9.C10.C解析:漫画反映出,当前部分中学生为在同学面前显摆而追求新潮,向名牌看齐,②③符合题意,①④与题意不符。11.D12.C13.D解析:商品的价值是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而不是由消费方式决定的,①错误;材料体现的是租赁消费,②不符合题意;“租生活”花费少、效果好、资源能够充分利用,体现了求实的消费心理,符合绿色消费原则,③④符合题意。答案为D项。14.D解析: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特点是讲究实惠,根据需要,是一种理性消费。结合材料,试客这一群体在购物前先从网络上索取相关商家的免费试用品,经过仔细试用并与其他使用者相互交流后才决定是否购买。因此判断出试客的购买行为是求实心理主导的消费,故本题答案选D。15.C解析:依题意,线上可以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使消费决策更加高效,可以使企业内部效率更加高效,①正确。O2O线上线下互动消费走热,显然能够发挥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④正确。②与题意无关。线上线下互动的新兴消费并不能避免从众消费,③不选。故答案选C。
    考点:生产和消费的关系
    【名师点睛】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表现阐释举例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特定的产品只有生产出来,才能谈得上对它的消费,否则就谈不上消费有了彩电的生产,才有了对彩电的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消费方式就是怎样消费的问题。高科技电子产品的出现和广泛应用,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消费和娱乐的方式网上购物;利用互联网进行学习;使用手机游戏生产决费的质量和水平人们消费质量和消费水平的提高,根源于社会生产的大发展与生产力的提高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消费质量和水平的提高取决于生产的发展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消费对象、消费水平和消费方式总会或迟或早、或多或少地发生变化生产的发展刺激了人们消费的欲望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消费是物质资料生产总过程的最终目的和动力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消费具有导向作用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近几年,由于人们对健康和休闲的需要,美容、健体、娱乐、旅游业随之兴旺发达起来消费为生产创造出新的劳动力一个人的劳动能力,无论是智力还是体力,其再生产都是通过人自身的休息、睡眠,以及消耗食物、娱乐服务来实现的新的、较高水平的消费会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生产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结论生产决定消费从一定意义上说,人类的历史就是生产发展的历史。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重视消费,把扩大内需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长期战略方针和基本立足点16.C解析:通过材料中的数字,我们既可以看到绿色消费的作用,也可以看到坚持绿色消费应从生活中的小事做起,②③是其应有的启示,故答案为C。①④与题意不符。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