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5 公民的政治生活(32)《民主管理》(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5 公民的政治生活(32)《民主管理》(含解析)第1页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5 公民的政治生活(32)《民主管理》(含解析)第2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届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精练专题5 公民的政治生活(32)《民主管理》(含解析)

    展开

    民主管理

    1、在周末或假期期间,我们经常可以在社区活动中看到中学生的身影。他们在这样的实践活动中体验成长的快乐、得到参与的收获。中学生积极参与社区政治活动,是因为参与基层民主建设(    )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

    是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是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

    能够提高公民政治参与的意识和本领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2018年9月30日,浙江嘉兴市《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建设规范》地方标准开始实施。该标准以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嘉兴经验为蓝本,总结、提炼、固化现有的三治融合先进工作经验,以地方标准形式强化组织管理、明确工作措施、突出建设内容、完善评价改进,不断巩固、提升建设成果。此地乡村治理三治融合(   )

    创新了乡村治理模式,推进基层民主进程

    扩大了村民自治权利,拓宽村民自治途径

    完善乡村现代治理体系,提升了乡村治理能力

    健全了基层政权的体系,提高了依法行政能力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3、日前我国首个“村务监督委员会”——浙江省武义县白洋街道后陈村村务监督委员会成功换届选举。该村自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以来,连续9年实现村干部“零违纪”、村民“零上访”、不合规支出“零入账”。这说明村务监督(   )

    ①扩大了村民的民主权利               ②有利于推动村务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③是实现村民自治的基础                  ④有利于村民自治的制度化、规范化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4、近年来,改革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成为各地创新社会管理的新突破口。武汉市武昌区围绕“理顺职能关系、完善社区多元治理”这一主题,探索社区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治理的路径和措施,形成社区自治组织与社区社会组织联动协作的制度机制。这一机制(   )

    A.强化了社区的行政管理职能   B.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
    C.为居民自治提供了法律保障   D.是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效途径

    5、李克强总理强调,城镇化建设要着重解决好“三个1亿人”问题,促进约1亿农业人口转移,改造约1亿人居住环境,引导约1亿人就近就业。我们有信心、有能力解决好这个问题,因为我们有成功的社区建设实践。社区建设的实践表明(   )

    ①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是实现基层群众自治的重要途径

    ②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有利于提供更好的社区公共服务

    ③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完善政府行政管理体制的创新

    ④构建基层社会管理平台是落实人民基本政治权利的体现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政社互动”即“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其内核是“凡村(居)自治事务,放手其自主管理”;“政府部门行政事务不得随意下派”。“政社互动”的意义在于(   )

    A.创新了民主管理的模式,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发展
    B.有利于更大程度上方便群众自治组织参与民主监督
    C.扩大了村(居)民的政治权利,保障了群众切身利益
    D.转变了政府职能,促进了基层政权组织建设的发展

    7、某社区居民有序参与政治活动:甲作为选民参加了一次直接选举人大代表的活动;乙向区人大代表反映菜市场环境问题;丙参加了市政府人民公园改造方案听证会丁对居委会工作提出批评建议。由此可以判断(  

    A.甲选举的是省人大代表                B.乙直接参与了民主决策

    C.丙参与了对政府的民主监督            D.丁积极多与了民主管理

    8、某小区在推进社区建设中,鼓励居民参与社区共治,做到“社区小事自议,物业自管,活动自定”,走出了一条社会“微治理”的新路径,使社区建设焕发生机。这种实践探索  

    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基础 

    进一步巩固了社区基层政权建设 

    创新了基层民主自治的有效形式 

    有助于提高社区居民的归属感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在2018年举行的G市村委会换届选举中,根据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选举办法》的规定,共有89名大学生“村官”通过选举进入新一届村委会班子。大学生“村官”参加村委会选举,成为村委会成员有助于  

    拓宽农村村委会干部的来源

    提高基层政府工作人员素质

    扩大公民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基层民主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某市规定,对下派社区的工作事务,实行清单管理:属于各部门、街道办事处职责范围内的事项,不得转嫁给社区;需要社区协助的事项,应当为社区提供必要的经费和工作条件。这一规定( 

    ①彰显了社区组织的自治功能          ②创新了社区组织管理形式

    ③有利于推进社区居民的自我管理      ④旨在提高基层政府行政效率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1、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坚强的政治保障。净化与重塑农村政治生态是实现基层有效治理的重要内容,有助于解决农村政治生态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京郊某村针对政治生态方面的问题,着力加强基层民主监督制度建设,下列做法合理的有(   

    进一步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制度     加强村民代表会议的监督功能

    拓宽村民对公共决策的参与途径     突出乡镇基 层政府的主体作用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2、某村增设“轮值村干部”一职,由选举产生的党员代表、村民代表轮流当,有权参与所有村级事务活动。通过这样的村务自治创新,村里的大事小情,件件村民知里知外,集体的一株苗、一分钱都清清楚楚,那些老生常谈问题在该村得到真正解决。增设“轮值村干部”  (   )

    ①改变了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②赋予了党员和群众更多的行政权力

    ③保障了村民对村务的知情权、监督权

    ④提高了基层公共事务管理的效率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3、文化广场灯火通明,村民席地而坐,热烈讨论一一“乡村夜话”成为某村两委化解民生难点、凝聚乡村文明正能量、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形式。这表明(  )

    ①“乡村夜话”成为村民自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②创新群众自治组织能够实现村民当家做主的权利

    ③“乡村夜话”成为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

    ④村民通过“乡村夜话”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4、《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总则》规定: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这一规定(  )

    A. 能够保障基层政权依法开展民事活动    B. 为村民充分行使政治权利提供法律保障

    C. 有利于村民委员会进一步加强民主治理   D. 表明村委会履行职能是村民自治的基础

    答案

    1.B

    2.A

    3.C

    解析:题中材料“该村自村务监督委员会制度建立以来,连续9年实现村干部‘零违纪’、村民‘零上访’、不合规支出‘零入账’”,表明该村通过建立村务监督制度创新了村务监督形式,切实有效的监督了村委会的工作和村干部的行为,推动了村务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也有利于推动该村村民自治逐步走上制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由此可见,②④两项表述符合题意,可以入选;本题材料并未体现出村民民主权利扩大,故①项不能入选;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故③项表述错误,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4.D

    解析: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以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是人民当家作主最有效的途径。本题材料反映的是武汉市武昌区完善城市居民自治方面的问题,故D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社区管理属于基层民主自治的范畴,故A 项中“社区的行政管理职能”的表述是错误的,不能入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且B项中“扩大了公民的基本民主权利”的表述不科学,故不能入选;本题材料并未涉及法律方面的问题,故C项不符合材料主旨,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5.A

    6.A

    7.D

    8.D

    解析:“社区小事自议,物业自管,活动自定”,表明社会“微治理”创新了基层民主自治的有效形式,有助于提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③④符合题意。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社会的基础,说法错误。乡镇国家机关是我国国家基层政权,说法错误。

    9.D

    解析:大学生作为具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的人才,通过选举成为村委会干部,拓宽了村干部的来源,故正确。《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选举办法》中关于大学生村官参加选举内容的修改,是对基层民主的完善和发展,所以正确。村委会干部不属于政府工作人员,错误。村委会选举不属于公民选举权的范围,公民选举权主要涉及人大代表的选举,且中“扩大”说法错误。

    10.A

    11.A

    12.D

    13.D

    解析:此题考查村民自治的相关知识。“乡村夜话”成为某村两委化解民生难点、凝聚乡村文明正能量、促进乡村发展的重要形式。这表明“乡村夜话”成为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重要途径,村民通过“乡村夜话”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③④正确;扩大基层民主是村民自治最广泛而深刻的实践,①说法错误,排除;②中“创新群众自治组织”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D。

    14.C

    解析:村民委员会具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法人资格, 可以从事为履行职能所需要的民事活动,这有利于提高村民委员会民主治理的能力,C项正确。村民委员会不是基层政权,排除A项。题干讲的是村民委员会,不是村民,排除B 项。村民自己选举当家人是村民自治的基础,D项表述不正确。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