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认识生物综合与测试精品同步测试题
展开第一单元第一章《认识生物》章节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1.1.1 生物的特征
1.下图中,属于生物的是 ( )
A.音乐机器人 B.大熊猫 C.吉祥物“海宝” D.中华龙鸟化石
2.生物能够表现出非生物所不具有的生命现象。下列古诗描述的现象中,不包含生命现象的是 ( )
A.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 B.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3.2016年3月,人工智能程序AlphaG大胜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下列哪项能作为判断智能机器人是否为生物的标准? ( )
A.是否耗能 B.能否运动 C.能否说话 D.能否生殖
4.“人的皮肤每天都会出汗,汗液有咸味。”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以下哪一特征? ( )
A.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B.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具有生长和繁殖现象
5.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B.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C.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D.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6.一般情况下,生物不会因个体的死亡而导致一个物种的灭绝。这是因为生物 ( )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是由细胞构成的
C.能适应环境 D.能生长和繁殖
7.含羞草的叶子如遇到触动,会立即合拢。触动的力量越大,合得越快。整个过程在几秒钟就完成。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的基本特征是 ( )
A.生物能够完成反射活动 B.生物具有应激性
C.生物具有新陈代谢现象 D.生物能够生长和发育
8.生物能保持物种性状相对稳定,这是因为生物具有 ( )
A.遗传的特性 B.变异的特性
C.进化的特性 D.自然选择的特性
9.下列生命活动中,属于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 )
A.同一株碧桃上开出不同颜色的花
B.斑马发现敌害迅速逃跑
C.蘑菇从小长大
D.雏鸡破壳而出
10.盆栽的绿萝,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这一现象说明生物 ( )
A.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B.能进行呼吸
C.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D.生活需要营养
11.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是从植物黄花蒿中提取的。下列关于黄花蒿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没有细胞结构 B.不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
C.能进行呼吸作用 D.属于原核生物
12.生物课后,有几个同学争论不休,他们争论的话题是:“课桌是木材做的,那么课桌是生物还是非生物?”下面是四个同学的观点,哪个同学的观点正确 ( )
A.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材料是树木
B.是生物,因为制造课桌的木材是由细胞构成的
C.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会动
D.是非生物,因为课桌不能呼吸,不能繁衍
13.《秋思》名句:“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句中“树”“鸦”“马”三种生物共有的特征是 ( )
A.都能进行生长和繁殖 B.都有反射现象
C.都需要从外界获取有机物 D.都能遗传,不会发生变异
14.乌贼遇到敌害时,会释放出大量的墨汁。这一现象说明 ( )
A.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反应 B.动物能够运动
C.动物遇到危险能释放墨汁 D。乌贼对刺激的反应最敏感
15.“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从生物学角度分析,蛙鸣是一种求偶行为,蛙交配、产卵后,蛙卵孵出蝌蚪。以上现象说明生物具有________的特性。有人走近时,蛙不再鸣叫,这说明蛙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铜器表面的锈斑会不断增多,橘子表面的霉斑也会不断增多。
(1)你认为铜锈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判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一条即可);橘子上的霉________(填“属于”或“不属于”)生物。
(2)显微镜下观察可见,绝大多数生物是由________构成的。
17. 一株幼苗上下倒置,它的根会重新定向而向下生长,茎会弯曲向上生长。根、茎的重新定向可能与重力有关。如何找到证据来支持这一假说呢?19世纪的科学家难以找到无重力的实验环境。英国植物学家奈特把几株蚕豆幼苗沿不同方向绑在木板上,木板以每分钟150转的速度旋转,制造了一个方向由中心向外的“人造重力”,抵消地球重力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创造性的实验设计为后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依据。奈特实验从开始到结束,旋转木板上的幼苗状况变化如下图。
请你描述奈特实验的现象,并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做出合理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你听说过捕蝇草吗?捕蝇草生活在美洲。它的茎很短,叶片的构造十分奇特:在靠近茎的部分,叶片呈绿色,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叶端变成了肉质的,像一个可以随意开合的贝壳,并且每半个叶片的边缘上还生长着10多根又长又硬的刚毛。平时,“贝壳”向外张开,叶缘蜜腺中散发出甜蜜的气味,同时发出紫外光。苍蝇对紫外光特别敏感,当它飞过去,一旦触动了刚毛,“贝壳”就在极短的时间里闭合,将猎物禁闭在“牢笼”里。当捕蝇草捕获到猎物以后,那个像贝壳似的捕猎器又变成了它的“胃”,能及时地分泌出消化液,将猎物慢慢地消化。几天后,猎物被完全消化干净了,叶子便再次张开,等待下一只猎物的落网。
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这段文字,表现出生物的哪些基本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显微镜下观察一滴河水,发现了一些能运动的绿色小颗粒。根据上文,下列哪项不能作为判断这些小颗粒是生物的依据____________。
A.有细胞结构 B.能生长和繁殖
C.体小且呈绿色 D.能对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
19.按要求将下列选项进行分类。
①太阳 ②小鸟 ③空气 ④水 ⑤蝴蝶 ⑥鱼 ⑦石头 ⑧草
(1)属于生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属于非生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C 6.D 7.B 8.A
9.B 10.A 11.C 12.D 13.A 14.A
15.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16.(1)不属于;锈不能进行呼吸(或不具有生物的其他特征);属于 (2)细胞
17.现象:蚕豆幼苗的根向着旋转木板由于转动产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长,蚕豆幼苗的茎背着旋转木板由于转动产生的“人造重力”方向生长。
解释:这是由于木板旋转产生“人造重力”,蚕豆幼苗的根和茎上的生长素分布不均,导致根与茎弯曲生长
18.(1)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2)C
19.(1)②⑤⑥⑧ (2)①③④⑦
1.1.2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
1.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某生物兴趣小组调查校园里的生物,发现有麻雀、潮虫、蚯蚓以及各种花草树木。下面是同学们对这些生物共同特征的概述,其中错误的是( )
A.都能自己制造营养物质 B.都能进行新陈代谢
C.都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都能生长繁殖
2.我市某些学校不重视对学生用眼卫生的科学指导,导致在校学生近视率大幅上升。为有效保护学生的眼睛,首先要准确了解学生近视的原因,你认为应选用 ( )
A.观察法 B.测量法 C.调查法 D.实验法
3.某研究小组要进行“包头市市民红绿色盲发病率的调查”,下列采取措施不当的是 ( )
A.可以选择患红绿色盲的家庭作为调查对象
B.可以随机选取一部分样本进行调查
C.可以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调查,最后进行汇总
D.可以用数学统计的方法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
4.当调查的范围较大,不能逐个调查时,要选取一部分调查对象作为 ( )
A.例子 B.代表 C.样品 D.样本
5.调查是科学探究常用的方法之一。调查时,对调查对象的选取,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只能选一个对象 B.只能选部分对象
C.只能选全部对象 D.可以选一个对象、部分对象或全部对象
6.在调查校园里的生物过程中,下面四个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
A.李华发现一只毛毛虫,觉得太恶心了,不记录
B.王强抓到一只不认识的鸟,于是把它带回家探究后当食物
C.陈明的调查记录中有菊花,后来他发现其他同学都没有,就把它删掉
D.张平在校园内发现一只蟋蟀,它很快就蹦到校园外面去了,但他同样记录下来
7.某研究小组要进行“初中生生活方式的调查”,采取的措施不当的是 ( )
A.调查前应拟好调查提纲 B.只调查与自己熟悉的同学
C.利用问卷的形式获取数据 D.用数学方法进行统计和分析
8.资料显示:蝴蝶可作为衡量环境优劣的一种指示动物。某校学生对本地某公园的蝴蝶进行监测,获取的数据如下表。请回答以下问题:
(1)该校学生采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法。
(2)为了全面科学地了解蝴蝶种类和数量的变化与环境、气候等的关系,在明确了目的、研究对象的基础上,还要制订合理的____________。
(3)对蝴蝶种类进行鉴别,需要比较蝴蝶的____________和生理功能。
(4)若要对每年3-5月蝴蝶种类数进行统计,科学做法是将蝴蝶种类数____________。
(5)如图是2017年3-5月蝴蝶种类的柱形图,请给出4月份的图形。
9.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________和________。动物学家在森林中用摄像机偷拍下鹿群的生活状况,这种研究方法属于________;将两只幼兔同另外一窝幼兔放在一起,并在其中一只幼兔的身上预先涂上“新妈妈”的尿,看这只母兔如何识别自己的孩子,这种研究方法属于________。
10.某研究小组对一所有数千人的学校的学生进行校园环境满意度的调查。其中对校园绿化质量和空气质量调查问卷结果用多种方式统计如下:
(1)该研究小组采用的是____________(填“抽样调查法”或“普查法”)。调查表明学生对绿化质量的满意率达到了________%,________(填“高”“低”或“等”)于对空气质量的满意率。
(2)图1中纵坐标y代表____________。
(3)请在图2中按图示要求补充完整学生对空气质量的问卷调查结果。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5.D 6.D 7.B
8.(1)调查 (2)调查方案 (3)形态结构 (4)汇总
(5)
9.实验法;观察法;观察法;实验法
10.(1)抽样调查法;96;高 (2)人数
(3)
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认识生物综合与测试精品综合训练题: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认识生物综合与测试精品综合训练题,文件包含11认识生物-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精品课堂同步检测卷人教版解析卷doc、11认识生物-2021-2022学年七年级生物上册精品课堂同步检测卷人教版原卷版doc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7页, 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生物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巩固练习: 这是一份初中生物第二章 认识生物的多样性巩固练习,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生物的细胞内有 个基因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认识生物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上册第一章 认识生物综合与测试课后测评,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综合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