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精品全册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 同步教案 (推荐) 06(共30页)
展开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课 题
学期预备课
课 节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编者的话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初步学习学习数学的方法与习惯。
过程与方法
通过演练的过程体会学习数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演练学习学习数学的基本方法和习惯。
教学难点
通过学习,从思想上认识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要性,并自觉从一点一滴做起。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新学期开始了,更奇妙的数学世界将展现在你的面前,翻开生活五彩斑斓的画卷,我们将用到哪些生活中的数学,我们将用哪些方法学习数学呢?有一句话说:习惯成就未来,方法铸就成功。在数学上我们应该养成哪些好的方法呢?
板书课题:数学学习的方法与习惯的养成
学习习惯及方法
1、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提前预习)
当前,有的学生没有的预习习惯,新课上完后,才知道学习了什么,这样无准备的学习,是不可能取得最佳效果的。预习好比火力侦察,是为了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了解重难点在那里,而后带着疑问上课,从而达到提课堂学习效率。
预习的方法:明天要学习什么内容,是否能用今天学习的知识去解决它;在不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尝试地做一二道题,看哪里有困难……
2、养成专心听讲的习惯(认真听讲)
学生课前预备铃响要作好上课准备,书本、文具放在指定位置,静候老师来上课;上课时,坐得稳,静心听老师讲课,听同学发言,听得入耳、入心,边听边思考,并要边听边做笔记。
认真听老师和学生的发言,是对老师和同学的尊重。回答问题和对同学的发言有不同意见,自己需要发言的时候要举手,经老师示意后才能发言,不能插话。
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让老师和同学都能听清楚。
为了培养注意力,练习一般用口述。
3、养成合作学习的习惯(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21世纪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合作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团队观念和交流能力,并在思想的碰撞中迸发创新的火花。在数学课的学习中,可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有价值、有意义,不要流于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每一次合作学习,都要积极参与,逐渐养成习惯。
4、养成课后复习的习惯(及时复习)
课后不要急于做作业,一定要先对每一节课所学内容进行认真的复习,归纳知识要点,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明确新旧知识之间的关系,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如发现不懂之处,要主动向老师、同学请教,对不同的学习内容要注意交替复习、经常复习。
5、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独立作业)
练习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是学生最基本、最经常的独立学习实践活动,还是反映学生学习情况的主要方式之一。
做作业前要准备好一切学习用品,如书、本、笔、尺等,而且应先复习当天的功课或复习与作业有关的内容,然后再独立完成作业,不抄袭别人的。养成独立作业的习惯,不仅是培养优良道德品质的需要,也是依靠自己的劳动获取知识、掌握能力,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自主能力的形成有很重要的意义。做作业时注意力要集中。不能拖拉,做完作业之后,一般应从“是否符合题意,计算是否合理、灵活、正确,应用题、几何题的解答方法是否科学”等几个方面估测和检查。发现错误即时更正,做作业要字迹工整,答卷时卷面要洁净。
6、培养有心集错题的习惯。(有心集错)
不怕犯错,只怕不改错。在学习活动中会犯错,针对同一错误经常犯的情况,小组内成立“错题医院”,将小组内有三人以上做错的题抄写在一个专门的本上,组长还要及时召集小组内成员反复学习,直到都弄懂为止。
每人要将平时练习或考试中出现的错题收集在一起,自我提示,自我矫正。教师要有“心计”地为学生建立错误的知识档案。
比赛一
训练课前准备,将数学书、作业本,练习册,草稿本、笔记本及文具盒放在指定位置。看谁做得又快又好,做好后谁的坐姿最正确,谁最安静。
分配合作学习小组及组长,分配每人做什么:
每组分配4人,组长负责分配任务,共同实验,轮流笔记,记小组内谈话和讨论结果并汇报。
数学作业卷面格式的要求:
1)规范的书写,保持簿本整洁的习惯。作业的格式、数字的书写、数学符号的书写都要规范。
2)独立思考完成作业
3)认真审题仔细运算
4)反复验算
5)及时订正
专门用一个本建立错题档案,凡是做错的题(包括作业本上的,练习册上的还有考试的)都要改在这个本上,并要及时复习。
一、本册书包括下面一些内容: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观察物体,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综合运用等。
小数乘法,小数除法,简易方程,多边形的面积,统计与可能性等是本册的重点教学内容。
二、本册书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
1.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乘法和除法的笔算。
2.在具体情境中会用字母表示数,理解等式的性质,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方程,用方程表示简单情境中的等量关系并解决问题。
3.探索并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公式。
4.能辨认从不同方位看到的物体的形状和相对位置。
5.理解中位数的意义,会求数据的中位数。
6.体验事件发生的等可能性以及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会求一些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能对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作出预测,进一步体会概率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
7.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8.初步了解数字编码的思想方法,培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9.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10.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三、本期学习需要的学习用具:直尺、三角板和计算器
四、本期教学安排:
(一)小数乘法(8课时)
(二)小数除法(11课时)
(三)观察物体(3课时)
(四)简易方程(16课时)
1.用字母表示数 3课时左右
2.解简易方程 1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 1课时
量一量 找规律 1课时
(五)多边形的面积 (9课时)
(六)统计与可能性(4课时)
铺一铺1课时
(七)数学广角(3课时)
(八)总复习(4课时)
五、每节课的模式。
复习相关旧知识(5)——小组合作尝试学习(20)——根据学习情况讲课(10——15)——练习(5——10)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课前准备
小组合作
课外作业
预习数学书第一单元小数乘法例1和例2。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合作预习。
教后反思
课 题
小数乘整数
课 节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材P2、P3“做一做”和练习一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小数乘以整数的计算方法及算理。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以整数的算理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确定小数乘以整数的积的小数点位置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
27×12 294×4 67+67+67+67 6.47+6.47+6.47
问:67+67+67+67还可以怎样列式计算?6.47+6.47+6.47还可以怎样列式?
2、0. 38是由( )个0. 1和( )0. 01组成的。
3、把0. 2扩大到它的100倍是( ),把33缩小为原来的是( )。
计算
情境引入
春天,柳枝染上了嫩绿,在春风里尽情飘摆,舒展着自己的腰身。连翘花举起金黄的小喇叭,向着长天吹奏着生命之歌。而蓝天上,一架架风筝在同白云戏耍,引动无数的人仰望天穹,让自己的心也飞上云端。同学们喜欢风筝吗?商店里挂满了各种各样的风筝,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
引导学生观察P2图,问:你喜欢商店里的哪一种风筝?
自主探究
尝试计算
(一)了解小数乘整数
1.说一说如果是你,想买哪种风筝?
2.布置小组合作任务。
(1)各小组成员分成两组(两个人一组),一人当商店服务员,任选一种风筝卖(每人分配9个风筝),另一人当顾客去买任意个数(至少买2个,最多买9个)。
(2)买卖双方都先想一想:买这些风筝估计要用多少钱,记下来后再尝试计算风筝的价格,算完后相互比较一下看是不是一样。
(3)想一想你是怎样计算的?在小组内交流。
(4)把这些过程记下来,准备在班上说。
3.小组汇报。教师根据汇报板书。
方法1:连加 。
方法2:化成元角分计算,先算整元,再算整角,最后相加。
方法3:竖式笔算35角×3=105角。
方法4:竖式笔算3.5元×3=10.5元 。
4.小结引出课题。
师:刚才我们在解决买风筝一共用多少钱时,想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教师指板书),可以用小数加法解决,可以化成元角分来解决,还想到了把元角分转化成乘法竖式来计算,同学们可真棒。
5.比较发现
师:同学们看这个乘法算式,与以前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研究的问题。板书:小数乘整数。
学生自由回答。
小组学习
汇报交流
学生会发现,算式中有小数或小数乘整数。
自主探索小数乘整数的算理、算法。
尝试解决
教师出示0.85× 4。
师:同学们看0.85不是钱数了,没有元角分这样的单位了,能不能计算出结果呢?
学生汇报的同时展示学生计算过程。可能有两种方法:加法和乘法。引导学生进行比较,认识到乘法比较简便。
教师板演乘法竖式计算过程。
④ 理解算理算法。
师:仔细观察乘法算式,谁能给大家解释一下,你是怎样计算的。
(教师重点引导学生理解3点:怎样把乘数转化乘整数;乘积如何处理;积末尾的0如何处理。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算理。)
⑤ 互动交流,总结概括。
师:同学们在计算小数乘整数时,想到了用转化的方法把小数乘法转化乘整数乘法计算。谁能举个例子和大家说说具体的方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呢?
①学生独立思考。
②小组交流计算方法。
③汇报演示。
学生举例子说明算理,并板书。
实践应用
师:(出示主题图)我们通过解决买风筝的问题,认识并学会了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我们看图中还有几种不同的风筝,如果买3个其它形状的,需要多少钱呢?能不能很快的算出来?
师:下面我们就一起把风筝放飞。
1.放飞第一个风筝。出示:
(1)算一算,比一比。
学生计算后,引导学生说一说是怎样算的?比较小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整数有什么不同?
(2)想一想,做一做。
14.5× 6 3.07×8
学生独立笔算。教师巡视指导点拨。
2.放飞第二个风筝。出示:
(1)看谁观察得最仔细,你发现了什么?
(2)解决问题:小红家距奶奶家2.8千米,,她每天往返一次共是多少千米?
3.放飞第三个风筝。出示:试试你的智力。
用1到5五个数字及小数点,任意组成小数乘一位整数的算式,并算出来。(能写几道写几道)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P2、P3做一做
课外作业
练习一第1、3题(作业本),第2、4题(书上)
教后反思
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课 题
小数乘小数
课 节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P4例3、做一做,P5例4、做一做,P8—9练习一第5—9、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使学生掌握在确定积的小数位时,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小数乘法中积的小数位数和小数点的定位,乘得的积小数位数不够的,要在前面用0补足。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1、计算下面各题。
0.7×3 8.5×4 18×0.23
问:这几个式子你是怎样计算的?
计算
引入尝试
1、教室里玻璃碎了,我们班如果要安一块,需要多大的玻璃呢?我们来量一量。(用卷尺量,量出来都是小数:长0.8,宽0.6)
你能帮忙算算需要多大的一块玻璃吗?怎么列式?0.8×0.6
2、尝试计算
师:观察算式和前面所学的算式有什么不同?
这就是我们要学的“小数乘小数”,两个因数都是小数,怎样计算呢?和同桌讨论一下,然后自己尝试练习,指名板演。
3、0.8×0.6,刚才是怎样进行计算的?
引导学生得出:先把被乘数0.8倍变成8,积就扩大10倍;再把乘数0.6扩大10倍变成6,积就又扩大10倍,这时的积就扩大了10×10=100倍。要求原来的积,就把乘出来的积48再缩小100倍。
4、观察一下,因数与积的小数位数有什么关系?(因数的位数和等于积的小数位数。) 想一想:6.05×0.83的积中有几位小数?6.052×0.83呢?
5、小结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教学例4
师:请做下面一组练习
(1)练习(先口答下列各式积的小数位数,再计算)P4做一做。
(2) 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①让学生对照自己完成的3个乘法竖式,自言自语地或与同桌交流,说一说是怎么算的。
②在学生个体的或小范围交流的基础上,组织全班交流,教师这时起主导作用,引导学生有序地归纳:先干什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再干什么(给积点上小数点);怎样点小数点?(因数中一共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最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③ 计算3.16×0.06时,你们发现了什么?那当乘得的积的小数位数不够时,怎样点小数点?(要在前面用0补足,再点小数点。)
A、要数清楚两个因素中小数的位数,弄清楚应补上几个0。
B、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时,应先点上小数点,然后再把小数末尾的0划掉。
通过以上的学习,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是怎样的?
(3) 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抽象概括出P.5页上的计算法则,并让学生打开课本齐读教材上的法则。(勾画做记号)
(4)练习:
①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0.0 2 4 0.0 1 3
× 0.1 4 × 0.0 2 6
9 6 7 8
2 4 2 6
0.3 3 6 0.0 0 0 3 3 8
②根据1056×27=28512,写出下面各题的积。
105.6×2.7= 10.56×0.27= 0.1056×27= 1.056×0.27=
列式
尝试练习
实践应用
1、在下面各式的积中点上小数点。
0 . 5 8 6 . 2 5 2 . 0 4
× 4. 2 × 0 . 1 8 × 2 8
1 1 6 5 0 0 0 1 6 3 2
2 3 2 6 2 5 4 0 8
2 4 3 6 1 1 2 5 0 5 7 1 2
2、P5做一做
3、P8页5题:先让学生说求各种商品的价钱需要知道什么?再让学生口答每种商品的重量,然后分组独立列式计算。
4、体验: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P4、P5做一做
课外作业
P8第7、9题,P9第13题
教后反思
课 题
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课 节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P6的例5和“做一做”,练习一第10—13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运用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正确计算小数乘法。
教学难点
正确点积的小数点;初步理解和掌握:当乘数比l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1、口算
0.9×6 7×0.08 1.87×0 0.24×2 1.4×0.3
0.12×6 1.6×5 4×0.25 60×0.5
老师抽卡片,学生写结果,集体订正。
2、不计算,说出下面的积有几位小数。
2.4×3 2.4× 5 2.4×1.5 1.2×0.4 1.2×0.11 1.2×0.35
3、思考并回答。
(1)做小数乘法时,怎样确定积的小数位数?
(2)如果积的小数位数不够,你知道该怎么办吗?如:0.02×0.4。
4、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小数乘法。(板书课题:较复杂的小数乘法)。
计算
新授
1、讲述非洲野狗追及鸵鸟的故事,让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继而发出善意的担心:“追得上吗?”由此导入倍数是小数的学习内容。
教学例5:非洲野狗的最高速度是56千米/小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鸵鸟的最高速度是多少千米/小时?
⑴让学生自己读题,再用自己的话表述题意。学生表述题中条件“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野狗的1.3倍”时,应着重请学生说一说“1.3倍”的含义
想一想这只非洲够能追上这只鸵鸟吗?为什么?(鸵鸟的最高速度是非洲狗的1.3倍,表示鸵鸟的速度除了有一个非洲狗那么多,还要多,所以非洲狗追不上鸵鸟。)
⑵是这样的吗?我们一起来算一算?
①怎样列式?
②为什么这样列式?(求56的1.3倍是多少,所以用乘法.)
使学生明确:现在倍数关系也可以是比1大的小数。
⑶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⑷算得对吗?你用什么方法说明做对了呢?”然后让学生用已掌握的验算知识对56×1.3的结果进行验算。在学生自主验算的基础上,请他们说出不同的验算方法,并组织学生对这些方法进行小结。
一种是“把因数的位置交换一下,再乘一遍。”二是“用计算器验算。”其实,验算还有其他方法,如,对着原式再做一遍。再如,用观察法,因为第二个因数大于1,所以积一定大于第一个因数,所以答案7.28是错的。这里不要求学生一定要按哪种方法验算,只要会用合适的方法验算就行。
2、看乘数,比较积和被乘数的大小。
①(出示练习一第10题中积和被乘数的大小)先计算。
②引导学生观察:这两道例题的乘数分别与l比较,你发现什么?
③乘数比1大或者比1小时积的大小与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因为1.2×0.4的乘数是0.4比1小,求的积还不足一个1.2,所以积比被乘数小;而2. 4×3的乘数是3比1大,求的积是2.4的3倍(或3个2.4那么多),所以积比被乘数大。
④你能得出结论吗?(当乘数比1小时,积比被乘数小;当乘数比1大时,积比被乘数大。我们可以根据它们的这种关系初步判断小数乘法的正误。)
⑤专项练习:练习一第1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时,让学生讲明道理。
列式
尝试练习
独立判断
实践应用
1、做一做: 3.2×2.5= 0.8 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可分两步进行:①先观察两道算式中的因数和积,进行判断,说出理由。这一过程,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整体感知算式、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如,算式“3.2×2.5=0.8”中,两个因数都大于1,积肯定大于1,而积却是0.8,所以一看算式就知道是错的。而算式“2.6×1.08=2.708”中,第二个因数略大于1,积2.708比较接近第一因数2.6,积的小数位数与两个因数的小数位数也相等,凭观察,算式可能是正确的。②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计算一方面验证算式的对与错,
2、P.9页13题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P6做一做
课外作业
P8第8题,P9第11、14题
教后反思
课 题
积的近似值
课 节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P.10的例6和“做一做”,练习二1—3 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会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的一般方法。
教学难点
根据题目要求与实际需要,用“四舍五人法”截取积是小数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1、口算。
1.2×0.3 0.7×0.5 0.21×0.8 1.8×0.5
1-0.82 1.3+0.74 1.25×8 0.25×0.4
0.4×0.4 0.89×1 0.11×0.6 80×0.05
2、用“四舍五人法”求出每个小数的近似数。
保留整数 保留一位小数 保留两位小数
2.095
4.307
1.8642
思考并回答:(根据学生的回答填空)
(1)怎样用“四舍五人法”将这些小数保留整数、一位小数或两位小数,取它们的近似值?
(2)按要求,它们的近似值各应是多少?
3、揭题谈话:在实际应用中,小数乘法乘得的积往往不需要保留很多的小数位数,这时可以根据需要,用“四舍五人法”保留一定的小数位数,求出积的近似值。(板书课题:积的近似值)
计算
新授
谈话引出例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为什么汶川大地震时,派了这么多狗去吗?在救人的过程中,狗的鼻子立下了汗马功劳。那我们再一起来看看书上这只狗立下了什么功劳:
1、出示例6:人的嗅觉细胞约有0.049亿个,狗的嗅觉细胞个数是人的45倍,狗约有多少个嗅觉细胞?
2、给足时间让学生自主读题、读图,并用自己的话讲述题意图意。
3、生列式,板书:0.049×45
4、生独立计算出结果,指名板演并集体订正。
5、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让每位学生独立地求出2.205的近似数,然后请1~2位学习一般的学生上台解释取近似数的过程和理由,全体学生对他们的解释作出评价。
(3)横式中的结果应该怎样写?
6、专项练习(根据下面算式填空)
3.4×0.91=3.094
积保留一位小数是( )。
积保留两位小数是( )。
7、尝试后练习:
▲P.10页做一做1.计算下面各题。
0.8×0.9(得数保留一位小数)
1.7×0.45(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判断,并改错.
10.286×0.32=3.29(保留两位小数) 3.27×1.5=4.95 2.04×28≈5.72(保留两位小数)
1 0 .2 8 6 3 . 2 7 0. 2 0 4
× 0. 3 2 × 1. 5 × 2 8
2 0 5 7 2 1 6 3 5 1 6 3 2
3 0 8 5 8 3 2 7 4 0 8
3. 2 9 1 5 2 4. 9 0 5 5 7 1 2
列式
尝试练习
独立判断
实践应用
1、做一做: 3.2×2.5= 0.8 2.6×1.08=2.708
先判断,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2、P.9页13题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P4、P5做一做
课外作业
P8第7、9题,P9第13题
教后反思
课 题
连乘、乘加、乘减
课 节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P.11页的例7和“做一做”,练习二第1~4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正确地计算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式题。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导入
1、口算。
1.02×0.2 0.45×0.6 0.8×0.125 0.759×0
0.25×0.4 0.067×0.1 0.1×0.08 0.85×0.4
2、说一说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200
⑴ 让学生说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
⑵ 得出:
① 整数连乘的运算顺序是:从左到右依次运算;
② 整数的乘加、乘减混合运算的顺序是: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或减法。
⑶ 让学生算出结果并集体订正。
3、揭题谈话:同学们已学会了整数连乘、乘加、乘减式题的计算方法,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的一样,这节课我们就用这些已学的知识为学校图书馆的建设出一份力。
计算
尝试
1、出示例6:学校图书室的面积是85平方米,用边长室0.9米的正方形瓷砖铺地,100块够吗?
2、全班读题,找出已知所求。
3、分析数量间的关系并列出算式。
板书:0.9×0.9×100=81(平方米) (100块不够)
4、那110块够吗?(可以怎样算?)
(1)0.9×0.9×110 (2) 0.81×10+110
=0.81×110 =8.1+81
=89.1(平方米) =89.1(平方米)
4、(2)是一道几步计算的式题?它的运算顺序是怎样的?
5、你认为在做连乘试题时应注意什么?
7、尝试后练习:P.11页的“做一做”。
⑴ 生先说每题的运算顺序。
⑵ 独立计算出结果。
⑶ 师辅导有困难的学生,集体订正。
⑷ 做乘加题注意什么?
列式
尝试练习
实践应用
1、P.14页7题
⑴ 出示: 50.4×1.95-1.8 3.76×0.25+25.8
=50.4×0.1 =0.094+25.8
=5.04 =25.894
⑵ 怎样判断它对不对?
① 先看它的运算顺序是否正确;
② 再看它的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⑶ 根据这两点进行判断并把不正确的改正过来。
⑷ 集体订正。
2、看谁算得快。(分组比赛)
19.4×6.1×2.3 3.25×4.76-7.8 18.1×0.92+3.93
3、P.14页9题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P4、P5做一做
课外作业
P8第7、9题,P9第13题
教后反思
课 题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课 节
第一单元 小数乘法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P.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概括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发
1、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计算
口答
举例
计算
新授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4.78×4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1×4.78 乘法结合律
=4.78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 1.25×0.7×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列式
尝试练习
独立判断
实践应用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102×0.45
2、
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
图。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
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 0.025米
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
际面积。 0.048米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50×0.13×0.2 1.25×0.7×0.8 0.3×2.5×0.4
课外作业
P13页4题
教后反思
课 题
小数除以整数(一)
课 节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第1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6页例1和 “做一做”,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比较容易的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这种方法计算相应的小数除法.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准备
1. 计算下面各题。
┌115÷5=( )
23×5=( )—│
└115÷23=( )
2.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整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2145÷15= 416÷32= 1380÷15=。
计算
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列式
教学新课
教师:想一想,被除数是小数该怎么除呢?小组讨论。分组交流讨论情况:
(1)生:22.4千米=22400米
22400÷4=5600米
5600米=5.6千米
(2)还可以列竖式计算。
教师:请同学们试着用竖式计算。计算完后,交流自己计算的方法。
教师:请学生将自己计算的竖式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具体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小数点位置与被除数小数点的位置有什么关系?
引导学生理解后回答“因为在除法算式里,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商就写在哪一位上面,也就是说,被除数和商的相同数位是对齐了的,只有把小数点对齐了,相同数位才对齐了,所以商的小数点要对着被除数的小数点”.
教师:同学们赞同这种说法吗?(赞同)老师也赞同他的分析.
教师:大家会用这种方法计算吗?(会)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算一算.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课外作业
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后反思
课 题
小数除以整数(二)
课 节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第2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16~17页的例2、例3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四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使学生学会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过程与方法
理解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跟整数除法之间的关系,促进学习的迁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引导学生探索知识间的练习,渗透转化思想。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商的小数点要与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教学用具
掌握除到被除数的末尾仍有余数需补“0”继续除和商的个位不够商1需用“0”占位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出示复习题:
(1)22.4÷4 (2)21.45÷15
教师先提问:“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计算时应注意什么?”然后让学生独立完成。
计算
导入新课
情景图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锻炼吗?经常锻炼对我们的身体有益,请看王鹏就坚持每天晨跑,请你根据图上信息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出示例1:王鹏坚持晨练。他计划4周跑步22.4千米,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教师:求平均每周应跑多少千米,怎样列式?(22.4÷4)板书课题:“小数除以整数”。
列式
教学新课
教学例2.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观察被除数与除数有什么特点?(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
问:“被除数的整数部分比除数小,商会出现什么情况?我们在竖式中应该怎样写商?请同学们互相说一说。(在被除数个位的上面,也就是商的个位上写“0”,用0来占位。)
请同学们试着做一做。
学生做完后,教师问:在什么情况下,小数除法中商的最高位是0?
2、教学例3。师先让学生根据题意列出算式,再让学生用竖式计算。当学生计算到12除6时,教师提问:接下来怎么除?请同学们想一想。
引导学生说出:12除6可以根据小数末尾添上0以后小数大小不变的性质,在6的右面添上0看成60个十分之一再除。
请同学们自己动笔试试。
3、做教科书第17页的做一做。
4、教师:想一想,前面几例小数除以整数是怎样计算的?引导学生总结小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要按照整数除法的方法去除,商的小数点要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对齐,如果有余数,要添0再除。)
教师:怎样验算上面的小数除法呢?(用乘法验算)自己试一试。
5、做教科书第18页的做一做。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课外作业
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后反思
课 题
一个数除以小数
课 节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第3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16~17页的例2、例3和相应的“做一做”中的题目,练习四的第4~8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初步掌握除数是小数的除法的计算法则。
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心做题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并掌握除数是小数的小数除法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理解“被除数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要随着除数的变化而变化。”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旧知
1.把下列各数的小数点去掉,原数扩大了多少倍?
13.8 4.67 0.725
2、除数扩大10倍,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怎样怎样变化?
4、 把5.34扩大10倍,小数点应怎样移动?要扩大1000倍呢?
5、 学生填写括号里的数:
被除数 15 150 ( )
除数 5 50 500
商 ( ) ( ) 3
学生小结运用了什么规律?(商不变的性质)
计算
导入新课
出示例5
(1)教师:图上有那些信息?根据信息分析题意,列出算式:7.65÷0.85
(2) 问:想一想,除数是小数怎么计算?(转化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来计算。)
(3)问:怎样转化?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把讨论的意见写在纸上,让一个组的学生在视频展示台上展示出来,边展示边讲解,讲解后问台下的学生“你们对我们讨论的结果有什么意见?”台下的学生给台上的学生提建议,从而引发全班讨论.多让几个小组的学生上台讲解自己组的意见。
生讨论得出:把除数0.85扩大100倍变成85,被除数7.65也要扩大100倍,这样商不变。注意:原竖式中除数的小数点和前面的0及被除数的小数点划去。
出示例6:12.6÷0.28
这道题又该怎样改写成除数是整数的除法呢?请同学们运用上一题讨论的方法进行改写,改写时注意比较一下,这道题和上一道题哪些地方相同?哪些地方不同?
学生边讨论边改写,改写完后指名学生到视频展示台上展示自己改写后的算式.并比较出两道题都是除数是小数的除法,这是它们的相同点;而不同点表现在前一道题被除数和除数的小数位数同样多,而这道题除数有三位小数,而被除数只有两位小数.
教师:你们是怎样处理被除数和除数小数位数不同的问题的呢?
引导学生说出在被除数的小数末尾添0,使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以后,再把除数和被除数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小数位移不够,在小数末尾添0。
小结:学生说一说学到了什么?教师适当小结。
一看:看清除数有几位小数;
二移:把除数和被除数的小数点同时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使除数变成整数。当被除数位数不足时,用“0”补足;
三算:按照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的方法计算。
列式
练习
1、 书上第22页“做一做”
2、练习:判断并改错:
1.44÷1.8=8 11.7÷2.6=4.5 4.48÷3.2=1.4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25.2÷6 34.5÷15
课外作业
书上24页的作业
教后反思
课 题
商的近似数
课 节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第4课时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23页的例7和“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使学生学会根据实际需要用“四舍五入”来求小数的近似数.
过程与方法
提高学生的比较、分析、判断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细心做题的好习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重点
掌握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教学难点
比较求商的近似值与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复习
1. 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一位小数.
3.72 4.18 5.25 6.03 7.98
2.按“四舍五入”法,将下列各数保留两位小数.
1.483 5.347 8.785 2.864
7.602 4.003 5.897 3.996
做完第1、2题后,要让学生说明其中小数末尾的“0”为什么不能去掉.
计算
新课
1.教学例7.
教师出示例7,要求根据书上提出的信息列式计算.当学生除到商为两位小数时,还除不尽.教师问:“实际计算钱数时,通常只算到‘分’,应该保留几位小数?除的时候应该怎么办?
(生:应该保留两位小数,只要算出三位小数,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
教师问:保留一位小数,应该等于多少?表示计算到“角”。
教师要让学生想一想:“怎样求商的近似值?”(首先要看题目的要求,应该保留几位小数;其次,求商时,要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然后再“四舍五入”.)
比较求商的近似值和求积的近似值的异同点。
使学生明确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按“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不同的是,取商的近似值只要计算时比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除出一位就可以了;而取积的近似值时则要计算出整个积的值以后再取近似值。
根据学生的接受情况,还可以介绍一种简便的方法,即除到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后,不再继续除了,只把余数同除数做比较,若余数比除数的一半小,就说明求出下一位商要直接舍去;若余数等于或大于除数的一半,就说明要在已除得的商的末一位上加1。
2.做第23页“做一做”中的题目.
教师让学生按要求进行计算,巡视时,注意学生计算时取商的近似值的做法对不对.做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按照不同的要求,取不同的商的近似值是怎样求出来的?(计算出商的小数的位数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再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教师问:你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有些题保留指定小数位数后,近似数的末尾有0,要了解学生是否处理正确。如45.5÷38,商保留一位小数时是1.2,保留两位小数是1.20。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它们是否一样。
列式
反馈
1、求下面各式商的近似数:
3.81÷7 32÷42 246.4÷13
2、书上的作业。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
课外作业
书上24页的作业
教后反思
课 题
练习课
课 节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第5课时
教学内容
P25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根据商不变性质,沟通 整小数的除法。
过程与方法
参与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计算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本练习
1、观察P25 ,第8题
师:你发现了什么?你能根据第一栏里的数,填出其它各栏里的数吗?并说说依据。学生独立思考,小组交流,全班校正。
小结:根据商不变性质,我们就可以把小数除法转化整数除法计算,一般只需把除数转化为整数。师出示题。
根据324÷24=13.5 填出下面各题的商。
3.24÷24= 3.24÷0.24= 3.24÷2.4= 0.324÷2.4=
请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2、师:同学们能计算小数除法了,我们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出示第6题能解决吗?
学生独立完成P25,第6题
计算
重点练习
P25,第7题:你能提什么问题?会解决吗?
1、学生提问,教师板书。(可能有:①共有多少人?(含教师),共有多少学生?②每人车费(单程)是多少钱?③每人至少应带多少钱?…)
2、先同桌交流,再全班交流。
教师小结:相信同学们能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并能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教师问:你解题时用了什么技巧?
第7题可以提很多数学问题,如“一共有多少位学生”“一共要花多少钱”“每个学生一共要准备多少钱”等,要鼓励学生提问题。
列式
独立练习
挑战题
P25 9 学生独立解答
第9题比较谁家节水多的问题,基本思路是算出每月的水费后再进行比较。这道题中隐含了“上半年是6个月”、“第二季度有3个月”这些中间条件,综合性比较强,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对题中的条件和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后,再确定解题的方法。
P26 思考题
思考题的解法比较多,比如先看12.5元中包含多少个2.5元,由12.5÷2.5=5中,可知停车时间是1+(5-1)×0.5=3(时);也可以用总钱数减去2.5元后,再看剩下的钱包含多少个2.5元,就有多少个0.5小时,再用这个时间加上1小时,也是李叔叔的停车时间。当然,学生还有其他的多种解法,只要言之有理,就要加以肯定,从中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
课外作业
书上24页的作业
教后反思
课 题
练习课
课 节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P26练习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根据需要,求出商的近似值
过程与方法
参与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数感和灵活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
会根据需要,求出商的近似值
教学难点
会根据需要,求出商的近似值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基本练习
1、取P26,第10题,48÷2.3(保留一位小数) 3.81÷7(保留两位小数)审题。求商的近似值的方法是什么?(一般先除到比需要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取舍。也可观察保留位的余数与除数的大小关系进行判断)。
独立完成,请生板演。
计算
巩固练习
1、独立完成P26 10 剩余的题
2、独立完成P26 11 再全班交流,如何比较。
3、P26 13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如何处理结果?
小结:根据需要求商的近似值,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一般保留整数。
你还能提什么数学问题?教师板书。
第10题,求商的近似数。由于商是近似数,用乘法验算,不好说明结果正确与否,用再除一遍的方式验算,又要两次笔算,为了减轻学生的负担,同时体会计算器的作用,这里要求用计算器验算。
列式
独立练习
1、P26 第12题
请学生说说是如何思考的?肯定多种策略解决问题。
第12题,是填运算符号的题。需要学生应用小数乘、除法的意义,根据等号右边得数与左边已知数大小比较,来判断该填什么运算符号。答案是:
81×0.5=40581÷1.5=54
81÷0.5=162 81+1.5=82.5
2、教师根据日常教学情况进一步补充针对性的练习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
课外作业
书上24页的作业
教后反思
课 题
循环小数
课 节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第7课时
教学内容
循环小数P27-P28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通过求商,使学生感受到循环小数的特点,从而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了解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2、理解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意义,扩展数的范围。
过程与方法
参与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判断商是否为循环小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故事导入
1为了感受重复现象,教学前可以呈现一些生活中的重复现象,比如重复放映一些电影片段、重复讲一个故事片断。然后告诉学生,不但生活中有这些重复现象,计算中也会遇到一些重复现象,为引出课题做孕伏。
计算
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前面我们发现有些除法总是除不尽,这节课我们来研究除不尽时商有没有规律,有什么规律。
1、师谈活引入新课:
我班男生400米谁跑得最快?成绩如何?和“王鹏”比比,(出示例题)。全班齐笔算王鹏平均每秒跑了多少米?(指名一生板演)。
2、初步感受循环小数的特点。
观察竖式,你发现了什么?(组织学生小组内交流)为什么商里总是不断地出现3?想一想如果继续除下去能不能除尽?
可能发现:1、余数总是“25”。2、继续除下去,永远也除不完。3、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
师:你们怎么能肯定会永远除不完,商的小数部分总是重复出现“3”?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明确余数一旦重复出现,商也就重复出现。
师:那么商如何表示呢?你为什么使用省略号?(师板书)
最后的得数告诉学生可以用5.333…的形式表示,并说一说这个省略号表示的含义。
3、总结概括循环小数的意义
出示:28÷18 78.6÷11
先计算,再说一说这些商的特点。(请生板演计算结果)
例9中第1小题商的情况同例8,可以让学生自己计算,说出商的特点。第2小题78.6÷11,当计算到商的第三位小数时,可以让学生停下来,看一看余数是多少,然后再接着除出两位小数,并和除得的前几步比较,想一想继续除下去,商会什么样?通过观察和比较,学生会发现这时余数重复出现5和6,如果继续除下去商就会重复出现4和5,总也除不尽,可能的话还可以用计算器验证一下。
比较一下例8、例9三道题的商,使学生看到:400÷75和28÷18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一位起不断重复出现某个数字,78.6÷11的商,从小数部分的第二位起开始不断地依次重复出现数字4和5,这个商可以写成7.14545…由此说明循环小数的概念,并介绍循环小数的简便记法。
学生讨论后,指名汇报,教师抓住学生回答:如1、小数部分,位数无限(或者除不尽)。2、有的是一个数字不断重复出现,有的是两个……。教师小结循环数的意义,(板书课题)。
4、巩固练习:下列哪些是循环小数?
0.999… 52.52525… 4.1677… 3.212121… 3.1415926…
学生评议。
5、介绍简便记法
如5.333…还可以写作5.3、7.14545还可以写作7.145,请学生把前面判断题中的循环小数用简便记法写一写。(请学生板演),同座互相检查,大家交流订正,在这个过程中,鼓励学生质疑。
(52.52525…可能出现问题52.52 52.525 52.52,师生共同辨析)
引出循环小数的概念后,还可以结合一道除法题,如保留两位小数:130÷6=21.666…≈21.67
指出,今后计算小数除法,如果遇到除不尽的情况可以根据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也可以用循环小数表示除得的商。
6、看书P27-28第一自然段,及了解“你知道吗?”
7、理解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意义。
师:想一想,两个数如果不能得到整数商,所得的商会有哪些情况?请举例说明?
学生小组讨论,汇报。
师适时抛出有限小数,无限小数的概念,并板书,判断前面练习题中的小数哪些是有限小数?哪些是无限小数,使学生明确循环小数属于无限小数。结合两个数相除的实例让学生讨论,明确如果不能得到整数的商,会有两种情况。引出有限小数和无限小数的概念,并说明我们现在学习的小数范围比以前又扩大了,又增加了无限小数,而循环小数就是一种无限小数。
学生有可能会质疑,结果会不会是无限不循环小数,教师可根据课堂或本班学生实际和学生共同分析。
列式
独立练习
全班练习:19÷11 1.08÷3.3 13.25÷10.6
报名板演,说出商是什么小数,依据是什么?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
课外作业
书上30页的作业
教后反思
课 题
循环小数练习
课 节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第8课时
教学内容
循环小数(二)P30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学生进一步巩固对循环小数概念的理解。
2、能比较两个(含)循环小数的大小。
过程与方法
参与运用小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及敢于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
理解循环小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
判断商是否为循环小数的方法。
教学用具
计算器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主动回顾,知识再现。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
回答
单项训练,夯实基础
1、进一步理解循环小数的概念。
完成P30.1
全班练,指名板演,哪些题的商是循环小数,如何判断的?
2、进一步掌握循环小数的写法,完成P30.2。
你如何表示商?(自己选择表示方法),全班交流校对。
3、求循环小数的近似值。完成P30.3。先请学生说说取近似值的方法,再让学生独立完成。
列式
独立练习
完成P30.6先观察这些小数的特点,再试一试.
请学生说出判断大小的过程,教师适时评价。
1、 想到把这些简便记法的循环小数还原。
2、1.23 O 1.233,只还原到第三位小数。
师小结:需要先观察,再比较,比较方法与以前比较小数的大小方法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
课外作业
P30 4、5
教后反思
课 题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
课 节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第9课时
教学内容
用计算器探索规律P29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能借助计算器探求简单的数学规律。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观察、归纳、概括、推理的数学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到信息化时代,计算器(或计算机)是探索数学知识的有力工具。
教学重点
探索计算中的规律。
教学难点
发现计算规律并能应用规律指导计算。
教学用具
计算器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激发兴趣
1、使用计算器,小组合作
任意给出四个互不相同的数字,组成最大数和最小数,并用最大数减最小数,对所得结果的四个数字重复上述过程,你会发现什么呢?
2、小组汇报,展示过程,讨论发现。
3、采访学生,有什么感受。
师:仿佛掉进了数学黑洞,永远出不来,非常的神奇,今天,我们还将利用计算器去探索更多的有趣的神奇的数学规律,有兴趣吗?let’s go!
回答
自主探索
1、出示例10 独立操作,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①商是循环小数
②下一题结果是上一题的2倍…
不计算,用发现的规律直接写出后几题的商。
2、用计算器验证。
小结:一旦发现规律,就可以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3、独立完成“做一做”,你发现什么规律?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校对。
学生用发现的规律写出商后,要通过“你是根据什么来写这些商”,使学生说出自己应用规律的思维过程,加深对规律的理解。
列式
总结质疑。
肯定学生去探索规律后的秘密的探索精神,鼓励他们继续努力;希望学生在生活中,学习研究中去发现探索更多的规律。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
课外作业
P31 7-9
教后反思
课 题
解决问题(一)
课 节
第二单元 小数除法 第10课时
教学内容
P32例11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会解决有关小数除法的简单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
教学用具
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引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小数除法的计算,那么你会解决下面的问题吗?(板书课题)
回答
自主探索
(出示例11)
1、先独立思考解答。
2、小组内交流,可以先算什么?
3、小组汇报,全班交流,说说不同的思路。再指名说说。
思考交流
巩固练习
1、“做一做”
独立完成,全班交流。再指名说说不同的解题思路。
2、完成P34 3
师:你从此题中收集到了哪些信息?要解决什么问题?如何思考?
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交流,汇报分析过程。
师小结,解答问题时要找准有直接关系的条件或信息。
3、独立完成P34 1、2、4,教师巡视,辅导学困生。
学生独立计算,汇报交流。
板书设计
练习安排
课堂练习
完成“做一做”
课外作业
P31 7-9
教后反思
(超值)【精品全册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 同步教案 表格式 (推荐)02(共87页): 这是一份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综合与测试表格教案及反思,共87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尝试,运用,应用与实践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超值)【精品全册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 同步教案 表格式(推荐)01(共90页): 这是一份五年级上册综合与测试表格教案及反思,共9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年级,.7,第8题,10÷2+1=-7,10÷2-=1×,2.5○-8=10-8,第1---3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超值)【精品全册教案】人教版 五年级上册数学 同步教案 (推荐) 07(共149页): 这是一份数学综合与测试教案设计,共14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激发,尝试,运用,体验,作业,板书,课后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