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40《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40《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第1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40《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第2页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40《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0版三维设计高三地理一轮复习课时跟踪检测:40《世界地理概况》(含解析)

    展开

    课时跟踪检测(十)  世界地理概况一、选择题(2019·齐鲁名校联考)一带一路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丝绸之路经济带,东边牵着亚太经济圈,西边系着欧洲经济圈,被认为是世界上最长、最具发展潜力的经济大走廊。下图为一带一路示意图,依据图文材料,回答13题。1.古代中国的商船航行于海上丝绸之路时,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中国的商船一般选择夏季从中国南方沿海地区出发,冬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B.夏季航行到索马里附近海域时发现此处水温较低,且海面上有大量捕鱼的渔船C.当他们顺风由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发现当地正午日影位于南方D.返航时途经加尔各答可以大量购置棉花,带回国内2.建设陆上丝绸之路——铁路过程中可能遇到的不利自然条件有(  )气候寒冷,冻土广布 生态环境脆弱,环境保护困难 多高原山地,多地质灾害 沙漠广布,气候恶劣A①②④        B①②③C②③④ D①③④3.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下列关于沿线国家和地区发生的变化可信的是(  )产业向沿海港口及国际铁路沿线、边境口岸等地区集聚 基础设施投资增大,高速公路、铁路、港口、航空等交通运输系统更完善 资源开发力度增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范围和程度可能加大 欧洲国家通过提供大量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亚欧经济联系更加密切A①③ B②③C②④ D①④解析:1.B 2.C 3.A 第1题,中国古代商船为实现顺风顺水航行,一般选择冬季从南方沿海出发,夏季从非洲东部沿海地区返回;夏季索马里附近海域由于吹离岸风,形成上升补偿流(索马里寒流),鱼类饵料丰富,是捕鱼的好时机;从中国泉州南下到新加坡时,正值北半球的冬季,太阳直射点位于南半球,新加坡正午日影朝北;加尔各答并不盛产棉花。第2题,陆上丝绸之路主要经过中亚地区,铁路沿线没有冻土分布。第3题,一带一路主要发展的是铁路和港口交通系统,错;欧洲国家没有通过提供资金、技术、管理等方式参与一带一路战略,错。(2019·武汉模拟)读图,回答45题。4.从成因上看,世界最高山峰与世界最深海沟都位于(  )A.两大板块的消亡边界    B两个大陆板块交界处C.两个大洋板块交界处 D板块的内部5.分析图中信息可知(  )A.全球陆地面积约为海洋面积的30%B.全球陆地近一半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C.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平均高度数值D.大陆架的海水深度是全球海水平均深度的1/2解析:4.A 5.C 第4题,世界最高峰是珠穆朗玛峰,是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形成的;世界最深海沟是马里亚纳海沟,是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碰撞形成的;都处于板块的消亡边界。第5题,仔细读图,全球陆地面积约为1.49亿平方千米,约为海洋面积的40%A错;全球陆地近2/3海拔在大陆平均值内,B错;图中明显表明,海洋平均深度约为4 000 m,而陆地平均高度约为1 000 m。海洋平均深度数值远远大于大陆,C对;大陆架的海水深度一般不超过200 m,而全球海水平均深度为4 000 m,两者相差很大,D错。(2019·郑州联考)如图为某半球30°40°纬度带海陆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67题。6.关于图中甲、乙、丙三个大陆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B.乙大陆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C.丙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D.丙大陆位于太平洋板块7.关于图中①②③三个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是跨经度最广的大洋B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洋C大洋的面积将不断扩大D大洋全部位于西半球解析:6.C 7.C 第6题,由图可知,甲为南美大陆,乙为非洲大陆,丙为澳大利亚大陆。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大陆是亚欧大陆,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陆是南极大陆,澳大利亚大陆是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其位于印度洋板块上。第7题,为太平洋,为印度洋,为大西洋。北冰洋跨经度最广、面积最小,大西洋处于板块生长边界,面积不断扩大,印度洋全部位于东半球。a、图b分别是某两个大洲大陆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完成89题。8.图中表示落基山脉的数字是(  )A BC D9.流经山脉西侧的洋流是(  )A.加利福尼亚寒流 B北太平洋暖流C.秘鲁寒流 D本格拉寒流解析:8.A 9.C 由图可知图a是北美洲剖面图,表示落基山脉;图b是南美洲剖面图,西侧是太平洋的秘鲁寒流。下面组图为世界四个主要海峡及其周边陆地的轮廓图,读图完成1011题。10.一油轮沿最近的海上航线从中国上海到意大利的热那亚,经过的海峡有(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111月份,船只在经过四个海峡时,最有可能遇到多雨天气的是(  )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②④解析:10.A 11.B 第10题,图示为曼德海峡,为马六甲海峡,为直布罗陀海峡,为霍尔木兹海峡;从中国上海到意大利的热那亚,选经马六甲海峡进入印度洋,再经曼德海峡进入红海、地中海,到达意大利。第11题,四个海峡中马六甲海峡地处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全年多雨;直布罗陀海峡地处中纬西风带,冬季多雨;曼德海峡和霍尔木兹海峡附近都是热带沙漠气候,全年少雨。二、非选择题12.下图中的阴影区表示世界1月平均气温10 22 的范围(适宜避寒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全球适宜避寒区的分布规律及其主要影响因素。(2)从气候的形成因子入手,分别说明AB两处适宜避寒区狭窄的原因。(3)EF两处适宜避寒区分别向低纬和高纬延伸,试分析原因。解析:(1)题,读图可知,1月平均气温10 22 的范围(适宜避寒区),主要分布在南、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大致呈带状分布。影响气温呈带状分布的主要因素是太阳辐射。第(2)题,读图可知,A位于我国华南地区,适宜避寒区的北界纬度较低,避寒区狭窄主要受冬季风因素影响。B位于南亚,北侧的青藏高原气候高寒,限制了适宜避寒区北界向北拓展,避寒区狭窄主要受地形因素影响。第(3)题,据EF所在海陆位置可知,EF两处分别受寒流和暖流因素影响。答案:(1)规律:主要分布于南、北半球的亚热带地区,大致呈带状分布。因素:太阳辐射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2)A处位于我国华南地区,适宜避寒区的北界纬度较低,主要原因是冬季受强大的西伯利亚冷空气南下影响,成为冬季世界同纬度较寒冷的地区。B处位于南亚地区,北侧为高大的青藏高原,限制了适宜避寒区北界向北拓展。(3)E处受秘鲁寒流的影响,气温降低,使适宜避寒区向赤道附近延伸。F处受北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气温升高,使适宜避寒区向高纬度地区延伸。13.读六大板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1)填出六大板块名称: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D________E________F________(2)图中之间的边界为________边界,之间的边界为________边界。(3)几乎全部位于大洋的板块是_______。澳大利亚大陆位于_______板块之上。(填名称)(4)用所学知识解释下列现象的成因。太平洋西部岛弧链形成原因;日本多火山、地震的原因;红海将会不断扩大的原因。解析:(1)题,据图中板块的位置和范围可知,A为南极洲板块,B为太平洋板块,C为美洲板块,D为印度洋板块,E为非洲板块,F为亚欧板块。第(2)题,据图可知,图中之间为板块张裂分离处,即生长边界,之间为板块碰撞挤压处,即消亡边界。第(3)题,据图可知,几乎全部位于大洋的板块是太平洋板块。澳大利亚大陆位于印度洋板块之上。第(4)题,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下面,形成太平洋西部岛弧链;日本处在两大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因此日本多火山、地震;红海处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即板块生长边界,因此红海将会不断扩大。答案:(1)南极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印度洋板块 非洲板块 亚欧板块 (2)生长 消亡 (3)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 (4)太平洋板块与亚欧板块碰撞挤压形成 日本处在两大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 红海处在印度洋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地带,即板块生长边界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