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新一线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教学案:第1章第3节 运动图象和追及相遇问题
展开第3节 运动图象和追及相遇问题
知识点一| 运动学图象
1.直线运动的xt图象
(1)图象的物理意义
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物体速度的方向。
(3)交点
两图线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
2.直线运动的vt图象
(1)图象的物理意义
反映了做直线运动的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2)图线斜率的意义
①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
②图线上某点切线的斜率正负表示加速度的方向。
(3)两种特殊的vt图象
①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与横轴平行的直线。
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vt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
(4)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的意义(如图)
①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位移。
②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上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正;若此面积在时间轴的下方,表示这段时间内的位移方向为负。
(5)交点
两图线交点表示此时两物体速度相同。
(1)无论是xt图象还是vt图象都只能描述直线运动。 (√)
(2)xt图象交点表示相遇,vt图象的交点表示速度相同。 (√)
(3)xt图象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路程。 (×)
考法1 xt图象信息的应用
1.物体A、B的x-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从第3 s起,两物体运动方向相同,且vA>vB
B.两物体由同一位置开始运动,但物体A比B迟3 s才开始运动
C.在5 s内两物体的位移相等,5 s末A、B相遇
D.5 s内A、B的平均速度相等
A [x-t图象的斜率大小表示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斜率的正、负表示物体运动的方向,由题图可知,A正确;B物体的出发点在距离原点5 m处,A物体的出发点在原点处,B错误;物体B在5 s内的位移为10 m-5 m=5 m,物体A在3~5 s内的位移为10 m,B= m/s=1 m/s,A= m/s=5 m/s,C、D错误。]
考法2 vt图象信息的应用
2.(多选)一质点做直线运动的vt图象如图所示,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A.在2~4 s内,质点所受合外力为零
B.质点在0~2 s内的加速度比4~6 s内的加速度大
C.在第4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
D.在0~6 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为5 m/s
AD [由题图可知,在2~4 s内,质点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所受合外力为零,A对。由题图可知,质点在0~2 s内加速度大小为5 m/s2,4~6 s内加速度大小为10 m/s2,B错。由题图可知,在第5 s末,质点离出发点最远,C错。在0~6 s内,质点的平均速度==5 m/s,D对。]
考法3 两类图象对比考查
3.(多选)(2019·晋中模拟)如图甲、乙所示的位移—时间(x-t)图象和速度—时间(v-t)图象中,给出了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甲 乙
A.图线1、3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x-t图象中0~t1时间内物体1和2的平均速度相等
C.v-t图象中0~t4时间内物体3的速度大于4的速度
D.两图象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
ACD [x-t图象和v-t图象只能表示物体做直线运动,故A错误。由平均速度=知x-t图象中0~t1时间内两物体的位移Δx相同,时间Δt相等,则平均速度相等,故B正确。由v-t图象知0~t4时间内物体3的瞬时速度不是总大于物体4的瞬时速度,故C错误。x-t图线的斜率表示物体的速度,斜率大于0,表示物体沿正方向运动,斜率小于0,表示物体沿负方向运动,t2时刻之前物体2沿正方向运动,t2时刻之后物体2沿负方向运动,故t2时刻物体2开始反向运动;v-t图象中速度的正负表示运动方向,0~t5这段时间内物体4始终沿正方向运动,故D错误。]
[考法指导] 直线运动图象问题要根据物理情景中遵循的规律,由图象提取信息和有关数据,根据对应的规律公式对问题做出正确的解答。具体分析过程如下:
考法4 图象的转换
4.已知某质点的位移-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它的速度—时间图象应是图(取原运动方向为正)( )
A B
C D
A [由位移—时间图象可知,0~2 s内,v1== m/s=3 m/s;2~4 s内,v2=0;4~5 s内,v3== m/s=-6 m/s。]
5.一物体做直线运动,其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at图象如图所示,则下列各vt图象中可能正确描述此物体运动的是( )
A B
C D
D [物体在0~时间内做加速度为a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刻速度达到最大值,在~T时间内以最大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做加速度为a0的匀减速直线运动,at图线与t轴所围面积表示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可知时刻物体的速度减小为0,在~2T时间内物体开始做反向的加速度为a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考法指导] 图象转换问题的三个关键点
1注意合理划分运动阶段,分阶段进行图象转换。
2注意相邻运动阶段的衔接,尤其是运动参量的衔接。
3注意图象转换前后核心物理量间的定量关系,这是图象转换的依据。
知识点二| 追及相遇问题
1.概述
当两个物体在同一条直线上运动时,由于两物体的运动情况不同,所以两物体之间的距离会不断发生变化,就会涉及追及、相遇或避免碰撞等问题。
2.两类情况
(1)若后者能追上前者,则追上时,两者处于同一位置,后者的速度一定不小于前者的速度。
(2)若后者追不上前者,则当后者的速度与前者的速度相等时,两者相距最近。
3.相遇问题的常见情况
(1)同向运动的两物体追及并相遇:两物体位移大小之差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2)相向运动的两物体相遇:各自发生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开始时两物体间的距离。
(1)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后者若追上前者时,后者速度必须大于前者。 (×)
(2)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两物体,速度相等时,两物体相距最远或最近。
(√)
(3)两物体同向运动恰好不相碰,则此时两物体速度相等。 (√)
1.追及、相遇问题中的“一个条件、两个关系”
(1)一个条件:即两者速度相等,它往往是物体间能够追上、追不上或两者距离最大、最小的临界条件,也是分析判断的切入点。
(2)两个关系:即时间关系和位移关系,这两个关系可通过画运动示意图得到。
2.追及、相遇问题的常见情景
假设物体A追物体B,开始时两个物体相距x0,有三种常见情景:
(1)A追上B时,必有xA-xB=x0,且vA≥vB。
(2)要使两物体恰好不相撞,两物体同时到达同一位置时速度相同,必有xA-xB=x0,vA=vB。
(3)若使两物体保证不相撞,则要求当vA=vB时,xA-xB<x0,且之后vA≤vB。
3.解题思路和方法
⇒⇒⇒
[典例] 汽车A以vA=4 m/s的速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方相距x0=7 m处、以vB=10 m/s的速度同向运动的汽车B正开始匀减速刹车直到静止后保持不动,其刹车的加速度大小a=2 m/s2。从此刻开始计时。求:
(1)A追上B前,A、B间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2)经过多长时间A恰好追上B?
【思路点拨】 根据题意画出汽车A和B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
解析:(1)当A、B两汽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远,即v=vB-at=vA,解得t=3 s
此时汽车A的位移xA=vAt=12 m
汽车B的位移xB=vBt-at2=21 m
故最远距离Δxmax=xB+x0-xA=16 m。
(2)汽车B从开始减速直到静止经历的时间t1==5 s
运动的位移x′B==25 m
汽车A在t1时间内运动的位移x′A=vAt1=20 m
此时相距Δx=x′B+x0-x′A=12 m
汽车A需再运动的时间t2==3 s
故A追上B所用时间t=t1+t2=8 s。
答案:(1)16 m (2)8 s
追及、相遇问题的解题技巧
(1)紧抓“一图三式”,即过程示意图、时间关系式、速度关系式和位移关系式。
(2)审题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字眼,充分挖掘题目中的隐含条件,如“刚好”“恰好”“最多”“至少”等,它们往往对应一个临界状态,满足相应的临界条件。
考法1 匀速追匀加速
1.一步行者以6.0 m/s的速度跑去追赶被红灯阻停的公共汽车,在跑到距车25 m处时,绿灯亮了,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则( )
A.人能追上车,追赶过程中人跑了36 m
B.人不能追上车,人、车最近距离为7 m
C.人能追上车,追上车前人共跑了43 m
D.人不能追上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越来越远
B [在跑到距汽车25 m处时,绿灯亮了,汽车以1.0 m/s2的加速度匀加速启动前进,当汽车加速到6.0 m/s时二者相距最近。汽车加速到6.0 m/s所用时间t=6 s,人运动距离为6×6 m=36 m,汽车运动距离为18 m,二者最近距离为18 m+25 m-36 m=7 m,选项A、C错误,B正确。人不能追上公共汽车,且车开动后,人车距离先减小后增大,选项D错误。]
考法2 匀减速追匀速
2.火车以速率v1向前行驶,司机突然发现在前方同一轨道上相距为s处有另一辆火车,它正沿相同的方向以较小的速率v2做匀速运动,于是司机立即使火车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则要使两火车不相撞,加速度a应满足的关系式为( )
A.a≥ B.a≥
C.a≥ D.a≥
D [两火车速度相等时恰好不相撞,所经历的时间t=,此过程中后面火车的位移x1=,前面火车的位移x2=v2t,二者位移关系x1=x2+s,解得a=,故要使两车不相撞,a≥,选项D正确。]
考法3 匀速追匀减速
3.(2019·沈阳模拟)甲车以10 m/s的速度在平直的公路上前进,乙车以4 m/s的速度与甲车平行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甲车经过乙车旁边开始以大小为0.5 m/s2的加速度刹车,从甲车刹车开始计时。求:
(1)乙车追上甲车前,两车相距的最大距离;
(2)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
解析:(1)在乙车追上甲车之前,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间的距离最大,设经过的时间为t1,乙车的速度为v1,甲车的初始速度为v2,甲车的加速度为a,则v1=v2+at1
代入数据解得t1=12 s
此时甲车的位移为x1=v2t1+at=84 m
乙车的位移为x2=v1t1=48 m
所以两车间的最大距离为Δx=x1-x2=36 m。
(2)设经过时间t2甲车停止,则有t2== s=20 s
甲车在这段时间内发生的位移为x=-=100 m
乙车发生的位移为x′=v1t2=80 m
乙车追上甲车时甲车已经停下
则乙车追上甲车所用的时间为t3=t2+ s=25 s。
答案:(1)36 m (2)25 s
考法4 匀加速追匀速
4.近十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汽车走进了千家万户,驾车旅游成为一种休闲方式。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小汽车在路口等待交通灯,绿灯亮时一辆道路维护车在前方以v0=10 m/s的速度前进,小汽车立即以a1=2 m/s2的加速度启动时,两车相距x0=75 m。则:
(1)汽车启动后经过多长时间从道路维护车旁经过?相遇之前两车相距最远是多少?
(2)若汽车刚从道路维护车旁经过时,汽车立即以a2=4 m/s2的加速度刹车,问再经过多长时间两车第二次相遇?
解析:(1)设经t1时间小汽车从道路维护车旁经过,
由位移关系得v0t1+75 m=a1t,
解得t1=15 s。
此时小汽车的速度v=a1t1=2×15 m/s=30 m/s。
当两车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
设时间为t2,由v0=a1t2,得t2=5 s。
若最远距离为x,则有
v0t2+75 m=a1t+x,
解得x=100 m。
(2)由于小汽车停下来的时间
t==7.5 s,
位移x1=t=112.5 m,
设两车第二次相遇时间为t4,
满足v0t4=x1,解得t4=11.25 s。
答案:(1)15 s 100 m (2)11.25 s
考法5 匀减速追匀加速
5.在平直道路上,甲汽车以速度v匀速行驶。当甲车司机发现前方距离为d处的乙汽车时,立即以大小为a1的加速度匀减速行驶,与此同时,乙车司机也发现了甲,立即从静止开始以大小为a2的加速度沿甲车运动的方向匀加速运动,则( )
A.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减小
B.甲、乙两车之间的距离一定不断增大
C.若v>,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
D.若v<,则两车一定不会相撞
D [甲车做减速运动,乙车做加速运动,两车速度相同时,距离最小,若此时没有相遇,以后就不可能相撞。两车速度相等时有:v-a1t=a2t,解得t=,两车恰好不相撞时有:vt-a1t2=d+a2t2,解得v=,所以v<两车一定不会相撞。]
考法6 匀加速追匀减速
6.2016年世界中学生五人制足球锦标赛落下帷幕,代表中国参赛的河南男队和河北女队取得了优异成绩。五人制足球的赛场长40 m,宽20 m,如图所示。在比赛中,攻方队员在中线附近突破防守队员,将足球沿边路向前踢出,足球的运动可视为初速度为v1=6 m/s的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1 m/s2。该队员将足球踢出后立即由静止开始追赶足球,他的运动可视为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2=1 m/s2,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v2=4 m/s。该队员至少经过多长时间能追上足球?
解析:设足球从开始做匀减速运动到停下来的位移为x1,则x1=,解得x1=18 m
足球匀减速运动时间为t1==6 s
该队员匀加速至v2所需时间
t2==4 s
在此过程中的位移x2==8 m
之后该队员做匀速直线运动,到足球停止运动时,其匀速运动位移为x3=v2(t1-t2)=8 m
由于x2+x3<x1,故足球停止运动时,该队员没有追上足球,然后该队员继续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追赶足球,由匀速运动公式得x1-(x2+x3)=v2t3
代入数据解得t3=0.5 s
该队员追上足球的时间t=t1+t3=6.5 s。
答案:6.5 s
考法7 追及相遇问题的位移图象
7.(多选)(2018·全国卷Ⅲ)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t1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B.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C.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走过的路程相等
D.在t1到t2时间内的某时刻,两车速度相等
CD [xt图象某点的切线斜率表示瞬时速度,A错误;前t1时间内,由于甲、乙的出发点不同,故路程不同,B错误;t1~t2时间内,甲、乙的位移和路程都相等,大小都为x2-x1,C正确;t1~t2时间内,甲的xt图象在某一点的切线与乙的xt图象平行,此时刻两车速度相等,D正确。]
[考法指导] 1xt图象中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相遇,vt图象中的交点表示两物体的速度相等,并不一定相遇。
2将两个物体运动的速度—时间或位移—时间关系在同一图象中画出,然后利用图象分析求解相关问题,对速度—时间关系重要的是要利用好“面积”。
考法8 追及相遇问题的速度图象
8.(多选)(2016·全国卷Ⅰ)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v t图象如图所示。已知两车在t=3 s时并排行驶,则( )
A.在t=1 s时,甲车在乙车后
B.在t=0时,甲车在乙车前7.5 m
C.两车另一次并排行驶的时刻是t=2 s
D.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40 m
BD [由题图知,甲车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其加速度a甲=10 m/s2。乙车做初速度v0=10 m/s、加速度a乙=5 m/s2的匀加速直线运动。3 s内甲、乙车的位移分别为:
x甲=a甲t=45 m
x乙=v0t3+a乙t=52.5 m
由于t=3 s时两车并排行驶,说明t=0时甲车在乙车前,Δx=x乙-x甲=7.5 m,选项B正确;t=1 s时,甲车的位移为5 m,乙车的位移为12.5 m,由于甲车的初始位置超前乙车7.5 m,则t=1 s时两车并排行驶,选项A、C错误;甲、乙车两次并排行驶的位置之间沿公路方向的距离为52.5 m-12.5 m=40 m,选项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