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2021高考数学人教A版一轮复习学案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2021高考数学一轮复习学案:第七章7.3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展开
§7.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直线与平面垂直
(1)定义
如果直线a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a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a⊥α,直线a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a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即为垂足.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l⊥α
性质定理
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a∥b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若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2)范围:.
3.平面与平面垂直
(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①二面角:一条直线和由这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2)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α⊥β
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l⊥α
概念方法微思考
1.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吗?
提示 垂直.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在平面内可以找到两条相交直线与该直线垂直,根据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以得出两平行直线中的另一条也与平面内的那两条直线成90°的角,即垂直于平面内的这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垂直于这个平面.
2.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吗?
提示 垂直.在两个相交平面内分别作与第三个平面交线垂直的直线,则这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这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与这两条垂线平行,所以该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题组一 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 × )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 )
(3)若α⊥β,a⊥β,则a∥α.( × )
(4)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α,则直线a与b垂直.(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多选)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
A.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B.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C.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
D.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答案 ABC
解析 对于D,若平面α⊥平面β,则平面α内的直线可能不垂直于平面β,即与平面β的关系还可以是斜交、平行或在平面β内,其他选项均是正确的.
3.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中的射影为点O.
(1)若PA=PB=PC,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
(2)若PA⊥PB,PB⊥PC,PC⊥PA,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
答案 (1)外 (2)垂
解析 (1)如图1,连结OA,OB,OC,OP,
在Rt△POA,Rt△POB和Rt△POC中,PA=PC=PB,
所以OA=OB=OC,即O为△ABC的外心.
(2)如图2,延长AO,BO,CO分别交BC,AC,AB于点H,D,G.
∵PC⊥PA,PB⊥PC,PA∩PB=P,PA,PB⊂平面PAB,
∴PC⊥平面PAB,又AB⊂平面PAB,∴PC⊥AB,
∵AB⊥PO,PO∩PC=P,PO,PC⊂平面PGC,
∴AB⊥平面PGC,又CG⊂平面PGC,
∴AB⊥CG,即CG为△ABC边AB上的高.
同理可证BD,AH分别为△ABC边AC,BC上的高,
即O为△ABC的垂心.
题组三 易错自纠
4.若l,m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为平面,且l⊥α,则“m∥α”是“m⊥l”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解析 由l⊥α且m∥α能推出m⊥l,充分性成立;
若l⊥α且m⊥l,则m∥α或者m⊂α,必要性不成立,
因此“m∥α”是“m⊥l”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O,M,N分别是线段BD,DD1,D1C1的中点,则直线OM与AC,MN的位置关系是( )
A.与AC,MN均垂直 B.与AC垂直,与MN不垂直
C.与AC不垂直,与MN垂直 D.与AC,MN均不垂直
答案 A
解析 因为DD1⊥平面ABCD,所以AC⊥DD1,
又因为AC⊥BD,DD1∩BD=D,
所以AC⊥平面BDD1B1,
因为OM⊂平面BDD1B1,所以OM⊥AC.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
则OM==,MN==,
ON==,
所以OM2+MN2=ON2,所以OM⊥MN.故选A.
6.(多选)如图所示,AB是半圆O的直径,VA垂直于半圆O所在的平面,点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M,N分别为VA,V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MN∥平面ABC B.平面VAC⊥平面VBC
C.MN与BC所成的角为45° D.OC⊥平面VAC
答案 AB
解析 易知MN∥AC,又AC⊂平面ABC,MN⊄平面ABC,∴MN∥平面ABC,又由题意得BC⊥AC,因为VA⊥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VA⊥BC.因为AC∩VA=A,所以BC⊥平面VAC.因为BC⊂平面VBC,所以平面VAC⊥平面VBC.故选AB.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1 (2019·全国Ⅱ)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点E在棱AA1上,BE⊥EC1.
(1)证明:BE⊥平面EB1C1;
(2)若AE=A1E,AB=3,求四棱锥E-BB1C1C的体积.
(1)证明 由已知得B1C1⊥平面ABB1A1,BE⊂平面ABB1A1,故B1C1⊥BE.
又BE⊥EC1,B1C1∩EC1=C1,B1C1,EC1⊂平面EB1C1,
所以BE⊥平面EB1C1.
(2)解 由(1)知∠BEB1=90°.
由题设知Rt△ABE≌Rt△A1B1E,
所以∠AEB=∠A1EB1=45°,
故AE=AB=3,AA1=2AE=6.
如图,作EF⊥BB1,垂足为F,
则EF⊥平面BB1C1C,
且EF=AB=3.
所以四棱锥E-BB1C1C的体积V=×3×6×3=18.
思维升华 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及关键
(1)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③面面垂直的性质.
(2)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
跟踪训练1 (2019·贵阳模拟)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不重合)分别在棱AD,BD上,且EF⊥AD.
求证:(1)EF∥平面ABC;
(2)AD⊥AC.
证明 (1)在平面ABD内,因为AB⊥AD,EF⊥AD,
则AB∥EF.
又因为EF⊄平面ABC,AB⊂平面ABC,
所以EF∥平面ABC.
(2)因为平面ABD⊥平面BCD,
平面ABD∩平面BCD=BD,BC⊂平面BCD,BC⊥BD,
所以BC⊥平面ABD.
因为AD⊂平面ABD,所以BC⊥AD.
又AB⊥AD,BC∩AB=B,AB⊂平面ABC,BC⊂平面ABC,
所以AD⊥平面ABC.
又因为AC⊂平面ABC,所以AD⊥AC.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2 (2019·栖霞模拟)如图,多面体ABCDEF中,ABCD是菱形,∠ABC=60°,FA⊥平面ABCD,ED∥FA,且AB=FA=2ED=2.
(1)求证:平面FAC⊥平面EFC;
(2)求多面体ABCDEF的体积.
(1)证明 连结BD交AC于O,设FC中点为P,连结OP,EP,
∵O,P分别为AC,FC的中点,
∴OP∥FA,且OP=FA,
∴OP∥ED且OP=ED,
∴四边形OPED为平行四边形,
∴OD∥EP,即BD∥EP,
∵FA⊥平面ABCD,BD⊂平面ABCD,∴FA⊥BD,
∵四边形ABCD是菱形,∴BD⊥AC,
∵FA∩AC=A,FA,AC⊂平面FAC,
∴BD⊥平面FAC,即EP⊥平面FAC,
又EP⊂平面EFC,∴平面FAC⊥平面EFC.
(2)解 VF-ABC=S△ABC·FA=××4×2=,
∵FA⊥平面ABCD,FA⊂平面ADEF,
∴平面ADEF⊥平面ABCD,作CG⊥AD于点G,
又平面ADEF∩平面ABCD=AD,∴CG⊥平面ADEF,
∴C到平面ADEF的距离CG=CD=,
∴VC-ADEF=××=,
∴VABCDEF=VF-ABC+VC-ADEF=.
思维升华 (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
①面面垂直的定义.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
(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
跟踪训练2 (2018·全国Ⅰ)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中,AB=AC=3,∠ACM=90°.以AC为折痕将△ACM折起,使点M到达点D的位置,且AB⊥DA.
(1)证明:平面ACD⊥平面ABC;
(2)Q为线段AD上一点,P为线段BC上一点,且BP=DQ=DA,求三棱锥Q-ABP的体积.
(1)证明 由已知可得,∠BAC=90°,即BA⊥AC.
又BA⊥AD,AD∩AC=A,AD,AC⊂平面ACD,
所以AB⊥平面ACD.
又AB⊂平面ABC,
所以平面ACD⊥平面ABC.
(2)解 由已知可得,DC=CM=AB=3,DA=3.
又BP=DQ=DA,所以BP=2.
如图,过点Q作QE⊥AC,垂足为E,
则QE∥DC且QE=DC.
由已知及(1)可得,DC⊥平面ABC,
所以QE⊥平面ABC,QE=1.
因此,三棱锥Q-ABP的体积为VQ-ABP=×S△ABP×QE=××3×2sin 45°×1=1.
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
例3 如图,AB是⊙O的直径,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一动点.
(1)证明:△PBC是直角三角形;
(2)若PA=AB=2,且当直线PC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时,求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 ∵AB是⊙O的直径,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一动点.∴BC⊥AC,
∵PA⊥平面ABC,∴BC⊥PA,
又PA∩AC=A,PA,AC⊂平面PAC,
∴BC⊥平面PAC,∴BC⊥PC,
∴△BPC是直角三角形.
(2)解 如图,过A作AH⊥PC于H,
∵BC⊥平面PAC,
∴BC⊥AH,
又PC∩BC=C,PC,BC⊂平面PBC,
∴AH⊥平面PBC,
∴∠ABH是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的角,
∵PA⊥平面ABC,
∴∠PCA即是P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tan∠PCA==,
又PA=2,∴AC=,
∴在Rt△PAC中,AH==,
∴在Rt△ABH中,sin∠ABH===,
即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思维升华 (1)证明垂直关系时,要充分利用定义、判定和性质实现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
(2)线面角的计算,首先要利用定义和题目中的线面垂直作出所求角,然后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求解.
跟踪训练3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B=AD=CD=1,BD=,BD⊥CD.将四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四面体A′-BCD,使平面A′BD⊥平面BCD,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
①A′C⊥BD;
②∠BA′C=90°;
③CA′与平面A′BD所成的角为30°;
④四面体A′-BCD的体积为.
A.0 B.1 C.2 D.3
答案 B
解析 ∵AB=AD=CD=1,BD=,∴AB⊥AD,
∵平面A′BD⊥平面BCD,BD⊥CD,平面A′BD∩平面BCD=BD,∴CD⊥平面A′BD,
取BD的中点O,连结OA′(图略),
∵A′B=A′D,∴A′O⊥BD.
又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A′O⊂平面A′BD,
∴A′O⊥平面BCD.BD⊥CD,∴OC不垂直于BD.
假设A′C⊥BD,∵OC为A′C在平面BCD内的射影,
∴OC⊥BD,矛盾,故①错误;
∵CD⊥BD,平面A′BD⊥平面BCD,且平面A′BD∩平面BCD=BD,
∴CD⊥平面A′BD,A′B⊂平面A′BD,∴CD⊥A′B.
∵A′B=A′D=1,BD=,
∴A′B⊥A′D,又CD∩A′D=D,CD,A′D⊂平面A′CD,
∴A′B⊥平面A′CD,又A′C⊂平面A′CD,
∴A′B⊥A′C,故②正确;
∠CA′D为直线CA′与平面A′BD所成的角,∠CA′D=45°,故③错误;
VA′-BCD=VC-A′BD=S△A′BD·CD=,故④错误.
故选B.
§7.3 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1.直线与平面垂直
(1)定义
如果直线a与平面α内的任意一条直线都垂直,则直线a与平面α互相垂直,记作a⊥α,直线a叫做平面α的垂线,平面α叫做直线a的垂面.垂线和平面的交点即为垂足.
(2)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平面内的两条相交直线垂直,那么这条直线垂直于这个平面
⇒l⊥α
性质定理
如果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a∥b
2.直线和平面所成的角
(1)定义
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上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若一条直线垂直于平面,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若一条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它们所成的角是0°的角.
(2)范围:.
3.平面与平面垂直
(1)二面角的有关概念
①二面角:一条直线和由这条直线出发的两个半平面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二面角;
②二面角的平面角:以二面角的棱上任意一点为端点,在两个面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
(2)平面和平面垂直的定义
如果两个平面所成的二面角是直二面角,那么就说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3)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
文字语言
图形语言
符号语言
判定定理
如果一个平面经过另一个平面的一条垂线,那么这两个平面互相垂直
⇒α⊥β
性质定理
如果两个平面互相垂直,那么在一个平面内垂直于它们交线的直线垂直于另一个平面
⇒l⊥α
概念方法微思考
1.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则另一条也垂直于这个平面吗?
提示 垂直.若两平行线中的一条垂直于一个平面,那么在平面内可以找到两条相交直线与该直线垂直,根据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可以得出两平行直线中的另一条也与平面内的那两条直线成90°的角,即垂直于平面内的这两条相交直线,所以垂直于这个平面.
2.两个相交平面同时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它们的交线也垂直于第三个平面吗?
提示 垂直.在两个相交平面内分别作与第三个平面交线垂直的直线,则这两条直线都垂直于第三个平面,那么这两条直线互相平行.由线面平行的性质定理可知,这两个相交平面的交线与这两条垂线平行,所以该交线垂直于第三个平面.
题组一 思考辨析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请在括号中打“√”或“×”)
(1)直线l与平面α内的无数条直线都垂直,则l⊥α.( × )
(2)垂直于同一个平面的两平面平行.( × )
(3)若α⊥β,a⊥β,则a∥α.( × )
(4)若直线a⊥平面α,直线b∥α,则直线a与b垂直.( √ )
题组二 教材改编
2.(多选)下列命题中正确的有( )
A.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存在直线平行于平面β
B.如果平面α不垂直于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一定不存在直线垂直于平面β
C.如果平面α⊥平面γ,平面β⊥平面γ,α∩β=l,那么l⊥平面γ
D.如果平面α⊥平面β,那么平面α内所有直线都垂直于平面β
答案 ABC
解析 对于D,若平面α⊥平面β,则平面α内的直线可能不垂直于平面β,即与平面β的关系还可以是斜交、平行或在平面β内,其他选项均是正确的.
3.在三棱锥P-ABC中,点P在平面ABC中的射影为点O.
(1)若PA=PB=PC,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
(2)若PA⊥PB,PB⊥PC,PC⊥PA,则点O是△ABC的________心.
答案 (1)外 (2)垂
解析 (1)如图1,连结OA,OB,OC,OP,
在Rt△POA,Rt△POB和Rt△POC中,PA=PC=PB,
所以OA=OB=OC,即O为△ABC的外心.
(2)如图2,延长AO,BO,CO分别交BC,AC,AB于点H,D,G.
∵PC⊥PA,PB⊥PC,PA∩PB=P,PA,PB⊂平面PAB,
∴PC⊥平面PAB,又AB⊂平面PAB,∴PC⊥AB,
∵AB⊥PO,PO∩PC=P,PO,PC⊂平面PGC,
∴AB⊥平面PGC,又CG⊂平面PGC,
∴AB⊥CG,即CG为△ABC边AB上的高.
同理可证BD,AH分别为△ABC边AC,BC上的高,
即O为△ABC的垂心.
题组三 易错自纠
4.若l,m为两条不同的直线,α为平面,且l⊥α,则“m∥α”是“m⊥l”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 A
解析 由l⊥α且m∥α能推出m⊥l,充分性成立;
若l⊥α且m⊥l,则m∥α或者m⊂α,必要性不成立,
因此“m∥α”是“m⊥l”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5.如图所示,在正方体ABCD—A1B1C1D1中,点O,M,N分别是线段BD,DD1,D1C1的中点,则直线OM与AC,MN的位置关系是( )
A.与AC,MN均垂直 B.与AC垂直,与MN不垂直
C.与AC不垂直,与MN垂直 D.与AC,MN均不垂直
答案 A
解析 因为DD1⊥平面ABCD,所以AC⊥DD1,
又因为AC⊥BD,DD1∩BD=D,
所以AC⊥平面BDD1B1,
因为OM⊂平面BDD1B1,所以OM⊥AC.
设正方体的棱长为2,
则OM==,MN==,
ON==,
所以OM2+MN2=ON2,所以OM⊥MN.故选A.
6.(多选)如图所示,AB是半圆O的直径,VA垂直于半圆O所在的平面,点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任意一点,M,N分别为VA,VC的中点,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MN∥平面ABC B.平面VAC⊥平面VBC
C.MN与BC所成的角为45° D.OC⊥平面VAC
答案 AB
解析 易知MN∥AC,又AC⊂平面ABC,MN⊄平面ABC,∴MN∥平面ABC,又由题意得BC⊥AC,因为VA⊥平面ABC,BC⊂平面ABC,所以VA⊥BC.因为AC∩VA=A,所以BC⊥平面VAC.因为BC⊂平面VBC,所以平面VAC⊥平面VBC.故选AB.
直线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1 (2019·全国Ⅱ)如图,长方体ABCD-A1B1C1D1的底面ABCD是正方形,点E在棱AA1上,BE⊥EC1.
(1)证明:BE⊥平面EB1C1;
(2)若AE=A1E,AB=3,求四棱锥E-BB1C1C的体积.
(1)证明 由已知得B1C1⊥平面ABB1A1,BE⊂平面ABB1A1,故B1C1⊥BE.
又BE⊥EC1,B1C1∩EC1=C1,B1C1,EC1⊂平面EB1C1,
所以BE⊥平面EB1C1.
(2)解 由(1)知∠BEB1=90°.
由题设知Rt△ABE≌Rt△A1B1E,
所以∠AEB=∠A1EB1=45°,
故AE=AB=3,AA1=2AE=6.
如图,作EF⊥BB1,垂足为F,
则EF⊥平面BB1C1C,
且EF=AB=3.
所以四棱锥E-BB1C1C的体积V=×3×6×3=18.
思维升华 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及关键
(1)证明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①判定定理.②垂直于平面的传递性.③面面垂直的性质.
(2)证明线面垂直的关键是证线线垂直,而证明线线垂直,则需借助线面垂直的性质.
跟踪训练1 (2019·贵阳模拟)如图,在三棱锥ABCD中,AB⊥AD,BC⊥BD,平面ABD⊥平面BCD,点E,F(E与A,D不重合)分别在棱AD,BD上,且EF⊥AD.
求证:(1)EF∥平面ABC;
(2)AD⊥AC.
证明 (1)在平面ABD内,因为AB⊥AD,EF⊥AD,
则AB∥EF.
又因为EF⊄平面ABC,AB⊂平面ABC,
所以EF∥平面ABC.
(2)因为平面ABD⊥平面BCD,
平面ABD∩平面BCD=BD,BC⊂平面BCD,BC⊥BD,
所以BC⊥平面ABD.
因为AD⊂平面ABD,所以BC⊥AD.
又AB⊥AD,BC∩AB=B,AB⊂平面ABC,BC⊂平面ABC,
所以AD⊥平面ABC.
又因为AC⊂平面ABC,所以AD⊥AC.
平面与平面垂直的判定与性质
例2 (2019·栖霞模拟)如图,多面体ABCDEF中,ABCD是菱形,∠ABC=60°,FA⊥平面ABCD,ED∥FA,且AB=FA=2ED=2.
(1)求证:平面FAC⊥平面EFC;
(2)求多面体ABCDEF的体积.
(1)证明 连结BD交AC于O,设FC中点为P,连结OP,EP,
∵O,P分别为AC,FC的中点,
∴OP∥FA,且OP=FA,
∴OP∥ED且OP=ED,
∴四边形OPED为平行四边形,
∴OD∥EP,即BD∥EP,
∵FA⊥平面ABCD,BD⊂平面ABCD,∴FA⊥BD,
∵四边形ABCD是菱形,∴BD⊥AC,
∵FA∩AC=A,FA,AC⊂平面FAC,
∴BD⊥平面FAC,即EP⊥平面FAC,
又EP⊂平面EFC,∴平面FAC⊥平面EFC.
(2)解 VF-ABC=S△ABC·FA=××4×2=,
∵FA⊥平面ABCD,FA⊂平面ADEF,
∴平面ADEF⊥平面ABCD,作CG⊥AD于点G,
又平面ADEF∩平面ABCD=AD,∴CG⊥平面ADEF,
∴C到平面ADEF的距离CG=CD=,
∴VC-ADEF=××=,
∴VABCDEF=VF-ABC+VC-ADEF=.
思维升华 (1)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
①面面垂直的定义.
②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a⊥β,a⊂α⇒α⊥β).
(2)在已知平面垂直时,一般要用性质定理进行转化.在一个平面内作交线的垂线,转化为线面垂直,然后进一步转化为线线垂直.
跟踪训练2 (2018·全国Ⅰ)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M中,AB=AC=3,∠ACM=90°.以AC为折痕将△ACM折起,使点M到达点D的位置,且AB⊥DA.
(1)证明:平面ACD⊥平面ABC;
(2)Q为线段AD上一点,P为线段BC上一点,且BP=DQ=DA,求三棱锥Q-ABP的体积.
(1)证明 由已知可得,∠BAC=90°,即BA⊥AC.
又BA⊥AD,AD∩AC=A,AD,AC⊂平面ACD,
所以AB⊥平面ACD.
又AB⊂平面ABC,
所以平面ACD⊥平面ABC.
(2)解 由已知可得,DC=CM=AB=3,DA=3.
又BP=DQ=DA,所以BP=2.
如图,过点Q作QE⊥AC,垂足为E,
则QE∥DC且QE=DC.
由已知及(1)可得,DC⊥平面ABC,
所以QE⊥平面ABC,QE=1.
因此,三棱锥Q-ABP的体积为VQ-ABP=×S△ABP×QE=××3×2sin 45°×1=1.
垂直关系的综合应用
例3 如图,AB是⊙O的直径,PA垂直于⊙O所在的平面,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一动点.
(1)证明:△PBC是直角三角形;
(2)若PA=AB=2,且当直线PC与平面ABC所成角的正切值为 时,求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
(1)证明 ∵AB是⊙O的直径,C是圆周上不同于A,B的一动点.∴BC⊥AC,
∵PA⊥平面ABC,∴BC⊥PA,
又PA∩AC=A,PA,AC⊂平面PAC,
∴BC⊥平面PAC,∴BC⊥PC,
∴△BPC是直角三角形.
(2)解 如图,过A作AH⊥PC于H,
∵BC⊥平面PAC,
∴BC⊥AH,
又PC∩BC=C,PC,BC⊂平面PBC,
∴AH⊥平面PBC,
∴∠ABH是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的角,
∵PA⊥平面ABC,
∴∠PCA即是PC与平面ABC所成的角,
∵tan∠PCA==,
又PA=2,∴AC=,
∴在Rt△PAC中,AH==,
∴在Rt△ABH中,sin∠ABH===,
即直线AB与平面PBC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思维升华 (1)证明垂直关系时,要充分利用定义、判定和性质实现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关系的相互转化.
(2)线面角的计算,首先要利用定义和题目中的线面垂直作出所求角,然后在一个直角三角形中求解.
跟踪训练3 如图所示,在四边形ABCD中,AB=AD=CD=1,BD=,BD⊥CD.将四边形ABCD沿对角线BD折成四面体A′-BCD,使平面A′BD⊥平面BCD,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的结论个数是( )
①A′C⊥BD;
②∠BA′C=90°;
③CA′与平面A′BD所成的角为30°;
④四面体A′-BCD的体积为.
A.0 B.1 C.2 D.3
答案 B
解析 ∵AB=AD=CD=1,BD=,∴AB⊥AD,
∵平面A′BD⊥平面BCD,BD⊥CD,平面A′BD∩平面BCD=BD,∴CD⊥平面A′BD,
取BD的中点O,连结OA′(图略),
∵A′B=A′D,∴A′O⊥BD.
又平面A′BD⊥平面BCD,平面A′BD∩平面BCD=BD,A′O⊂平面A′BD,
∴A′O⊥平面BCD.BD⊥CD,∴OC不垂直于BD.
假设A′C⊥BD,∵OC为A′C在平面BCD内的射影,
∴OC⊥BD,矛盾,故①错误;
∵CD⊥BD,平面A′BD⊥平面BCD,且平面A′BD∩平面BCD=BD,
∴CD⊥平面A′BD,A′B⊂平面A′BD,∴CD⊥A′B.
∵A′B=A′D=1,BD=,
∴A′B⊥A′D,又CD∩A′D=D,CD,A′D⊂平面A′CD,
∴A′B⊥平面A′CD,又A′C⊂平面A′CD,
∴A′B⊥A′C,故②正确;
∠CA′D为直线CA′与平面A′BD所成的角,∠CA′D=45°,故③错误;
VA′-BCD=VC-A′BD=S△A′BD·CD=,故④错误.
故选B.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