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2021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学案及专题强化训练
2021高三物理人教版一轮学案:第三章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展开
第3讲 牛顿运动定律的综合应用
ZHI SHI SHU LI ZI CE GONG GU
知识梳理·自测巩固
知识点1 超重与失重
1.实重和视重
(1)实重:物体实际所受的重力,与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2)视重:
①当物体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或放在水平台秤上时,弹簧测力计或台秤的示数称为视重。
②视重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所受物体的拉力或台秤所受物体的压力。
2.超重、失重和完全失重的比较
超重现象
失重现象
完全失重现象
概念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于悬挂物的拉力)等于零的现象
产生
条件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上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
物体的加速度方向竖直向下,大小a=g
原理
方程
F-mg=ma
F=m(g+a)
mg-F=ma
F=m(g-a)
mg-F=ma=mg
F=0
运动
状态
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
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以a=g加速下降或减速上升
知识点2 牛顿运动定律的应用
1.整体法:当连接体内(即系统内)各物体的加速度相同时,可以把系统内的所有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运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2.隔离法:当求系统内物体间相互作用的内力时,常把某个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分析其受力和运动情况,再用牛顿第二定律对隔离出来的物体列方程求解的方法。
3.外力和内力
(1)如果以物体系统为研究对象,受到系统之外的物体的作用力,这些力是该系统受到的外力,而系统内各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为内力。
(2)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整体列方程时不考虑内力。如果把某物体隔离出来作为研究对象,则内力将转变为隔离体的外力。
思维诊断:
(1)超重就是物体的重力变大的现象。( × )
(2)减速上升的升降机内的物体,物体对地板的压力大于物体的重力。( × )
(3)加速上升的物体处于超重状态。( √ )
(4)加速度大小等于g的物体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 )
(5)处于完全失重状态的物体,重力并没有发生变化。( √ )
(6)超重和失重现象与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无关。( √ )
(7)站在台秤上的人下蹲过程,台秤的示数保持不变。( × )
,
1.伦敦奥运会开幕式的弹跳高跷表演中,一名质量为m的演员穿着这种高跷从距地面H高处由静止落下,与水平地面撞击后反弹上升到距地面高h处。假设弹跳高跷对演员的作用力类似于弹簧的弹力,演员和弹跳高跷始终在竖直方向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影响,则该演员( C )
A.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失重状态
B.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始终处于超重状态
C.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D.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
[解析] 演员在空中时,加速度为g,方向向下,处于失重状态;当演员落地加速时,加速度a向下,处于失重状态;落地后期减速,加速度a向上,处于超重状态;所以演员在向下运动的过程中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A错误,C正确。 同理可知,演员在向上运动的过程中先处于超重状态后处于失重状态,B、D错误。
2.某人在地面上最多可举起50 kg的物体,当他在竖直向上运动的电梯中最多举起了60 kg的物体时,电梯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为(g=10 m/s2)( D )
A.2 m/s2 竖直向上 B. m/s2 竖直向上
C.2 m/s2 竖直向下 D. m/s2 竖直向下
[解析] 由题意可知,在地面上,人能承受的最大压力为Fm=mg=500 N,在电梯中人能举起60 kg物体,物体一定处于失重状态,对60 kg的物体:m′g-Fm=m′a,即a= m/s2= m/s2,方向竖直向下,所以D正确。
3.(2020·福建永安一中等三校联考)如图所示,甲、乙两个物体用平行于斜面的细线连接。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F拉甲物体,使甲、乙两物体一起沿光滑斜面做匀加速运动。某时刻撤去拉力F,则撤去拉力的一瞬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 )
A.甲、乙都受三个力作用
B.甲、乙的速度相同
C.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
D.甲受到的合力一定沿斜面向下,乙受到的合力可以沿斜面向上
[解析] 本题考查绳连物体的连接体问题。某时刻撤去拉力F,甲、乙都只受重力,支持力两个力作用,两力的合力沿斜面向下,加速度都为gsin θ,其中θ为斜面倾角,故A、C、D错误;甲、乙两物体在拉力F作用下一起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所以在撤去拉力F瞬间两物体的速度相同,故B正确。
HE XIN KAO DIAN ZHONG DIAN TU PO
核心考点·重点突破
考点一 超重与失重现象
1.判断方法
(1)不管物体的加速度是不是竖直方向,只要其加速度在竖直方向上有分量,物体就会处于超重或失重状态。
(2)尽管不是整体有竖直方向的加速度,但只要物体的一部分具有竖直方向的分加速度,整体也会出现超重或失重状态。
2.易错、易混点拨
(1)超重并不是重力增加了,失重并不是重力减小了,完全失重也不是重力完全消失了。在发生这些现象时,物体的重力依然存在,且不发生变化,只是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发生变化。
(2)在完全失重的状态下,平常一切由重力产生的物理现象都会完全消失,如天平失效、浸在水中的物体不再受浮力、液体柱不再产生压强等。
例1 (2019·河南周口名校联考)为了让乘客乘车更为舒适,某探究小组设计了一种新的交通工具,乘客的座椅能随着坡度的变化而自动调整,使座椅始终保持水平,如图所示,当此车加速上坡时,乘客( B )
A.处于失重状态
B.处于超重状态
C.受到向后的摩擦力作用
D.所受力的合力沿斜面向下
[解析] 当此车加速上坡时,整体的加速度沿斜面向上,乘客具有竖直向上的分加速度,所以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知乘客处于超重状态,故A错误,B正确;对乘客进行受力分析,乘客受重力、支持力,乘客加速度沿斜面向上,而静摩擦力必沿水平方向,乘客有水平向右的分加速度,所以受到向前(水平向右)的摩擦力作用,故C错误;由于乘客加速度沿斜面向上,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所受合力沿斜面向上,故D错误。
规律总结:
超重和失重现象判断的“三”技巧
(1)从受力的角度判断,当物体所受向上的拉力(或支持力)大于重力时,物体处于超重状态,小于重力时处于失重状态,等于零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2)从加速度的角度判断,当物体具有向上的加速度时处于超重状态,具有向下的加速度时处于失重状态,向下的加速度为重力加速度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3)从速度变化的角度判断
①物体向上加速或向下减速时,超重;
②物体向下加速或向上减速时,失重。
〔类题演练1〕
探究超重和失重规律时,一位体重为G的同学站在一个压力传感器上完成一次下蹲动作。传感器和计算机相连,经计算机处理后得到压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则下列图象中可能正确的是( D )
[解析] 人在压力传感器上下蹲时,先加速下降,然后减速下降,即加速度方向先向下后向上,人先失重后超重,故选项D正确。
考点二 应用整体法与隔离法处理连接体问题
1.连接体问题的类型
物物连接体、轻杆连接体、弹簧连接体、轻绳连接体。
2.整体法的选取原则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不需要求物体之间的作用力,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整体,分析整体受到的合外力,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或其他未知量)。若不求力的具体数值,只是判断力的方向、力的大小,即使加速度不相同,也可用整体法。
3.隔离法的选取原则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的加速度不相同,或者要求出系统内各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就需要把物体从系统中隔离出来,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求解。
4.整体法、隔离法的交替运用
若连接体内各物体具有相同的加速度,且要求出物体之间的作用力时,可以先用整体法求出加速度,然后再用隔离法选取合适的研究对象,应用牛顿第二定律求作用力。即“先整体求加速度,后隔离求内力”。
例2 (2019·广东深圳一调)(多选)高铁已成为重要的“中国名片”,领跑世界。一列由8节车厢编组的列车,从车头开始的第2、3、6和7共四节为动力车厢,其余为非动力车厢。列车在平直轨道上匀加速启动时,若每节动力车厢提供的牵引力大小为F,每节车厢质量都为m,每节车厢所受阻力为车厢重力的k倍。重力加速度为g。则( BC )
A.启动时车厢对乘客作用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B.整列车的加速度大小为
C.第2节车厢对第1节车厢的作用力大小为
D.第2节车厢对第3节车厢的作用力大小为
[解析] 本题考查通过机车牵引模型计算作用力和加速度大小。启动时车厢对乘客有竖直向上的支持力,水平方向有沿列车运动方向的水平摩擦力,两个力的合力方向斜向上,选项A错误;对整列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4F-8kmg=8ma,解得a=,选项B正确;对第1节车厢,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21-kmg=ma,解得F21=,选项C正确;对第1、2节车厢的整体,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32+F-2kmg=2ma,解得F32=0,选项D错误。
〔类题演练2〕
(2019·福建质检)早在公元前4世纪末,我国的《墨经》中就有关于力和运动的一些见解,如“绳直权重相若,则正矣。收,上者愈丧,下者愈得”,这句话所描述的与下述物理现象相似。如图,一根跨过定滑轮的轻绳两端各悬挂一重物,当两重物质量均为m时,系统处于平衡状态。若减小其中一个重物的质量,系统就无法保持平衡,上升的重物减小的质量Δm越多,另一个重物下降的加速度a就越大。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则a与Δm的关系图象可能是( C )
[解析] 本题考查连接体中质量变化导致加速度变化的问题。对整体由牛顿第二定律有mg-(m-Δm)g=(m+m-Δm)a,解得a=·Δm=,可知a与Δm不是线性关系,A、B错误;当Δm=m时,a=g,且Δ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