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08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评(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08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评(含解析)第1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08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评(含解析)第2页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08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评(含解析)第3页
    还剩3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19年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第08章《城市与城市化》测评(含解析)

    展开

    第八章 城市与城市化高频考点练() 考查范围:人口与城市建议时间 / 45分钟                 一、选择题  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图G8-1为上海市崇明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据此回答1~2题。G8-11.2000年到2012,崇明区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 (  )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动力 ②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③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 ④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2.崇明区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其应该优先发展的行业是(  )A.休闲旅游业  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  D.房地产业  《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中指出,未来十几年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下表为我国人口变化数据表(含预测)。据此完成3~4题。 年份201520202030人口总数(108)13.714.214.5总和生育率1.5~1.61.81.8出生人口性别比113.5112107人均预期寿命()76.377.379常住人口城镇化率(%)56.16070 3.下列说法符合我国人口发展趋势的是 (  )A.出生人口性别比例趋于平衡B.劳动力人口趋于年轻化C.人均寿命增长,死亡率降低D. 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上升4.根据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的变化,推测其对我国农村的影响为 (  )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②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变小  ③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 ④农村学校儿童上学平均距离缩短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城市功能用地的演替表现为用地的扩展,又表现为不同功能用地的相互转换,是城市功能集聚与扩展的空间反映。我国北方某综合性大城市中心城区的建成区面积从2003年的237平方千米增加至2012年的330平方千米。图G8-220032012年该城市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G8-25.图示符合该城市中心城区主要的城市功能用地的外部扩展与内部更替的情况,该功能用地有可能为              (  )A.公共管理与服务用地 B.居住用地C.商业服务设施用地 D.工业用地6.20032012,该城市功能用地的变化表明,该城市 (  )A. 发展仍在向城市中心集聚 B. 城市空间形态变化不大C. 功能用地以均衡发展为主 D. 发展以向外扩展为主  荷兰兰斯塔德地区中心是被称为绿心的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周围,城镇之间设置有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城市群。图G8-3为兰斯塔德绿心和城镇布局略图。读图,回答7~8题。G8-37.兰斯塔德地区城镇布局方式的优势是 (  )A. 降低人口密度  B. 促进城市竞争 C. 减少交通成本  D. 分散城市职能8.该区域发展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是 (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绿心经济水平 ②促进绿心农业集约化、专业化发展 ③增加土地供应量,推进绿心城市化进程 ④提供更多自然空间,提升绿心生态服务功能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二、非选择题9.G8-4为某城市规划简图及近年来该城市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该城市常年盛行东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G8-4(1)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写出①②所代表的功能区:①    ,②     (2)abcd四地宜建中高级住宅区的是     ,试说明原因:                 (3)该城市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地建设钢铁工业基地,你认为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   ,试说明原因:                                     (4)根据该城市近年来统计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分析该城市发展的人口优势,并预测30年后该城市面临的人口问题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10.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长江经济带主要城市和城市群分布略图(G8-5)G8-5材料二 长江经济带中的武汉、重庆、成都相关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三个城市地区生产总值和三大产业比重统计表 城市2015地区生产总(108)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武汉10 905.603.345.751.0重庆15 719.727.345.047.7成都10 801.203.543.752.8城市2010地区生产总(108)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武汉55153.145.951.0重庆78948.755.236.1成都5 551.35.144.750.2城市2005地区生产总(108)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武汉22384.945.549.6重庆306915.141.043.9成都23717.742.549.8 三个城市的户籍人口统计表    城市20152010人口总数(104)非农业人(104)农业人数(104)人口总数(104)非农业人(104)农业人数(104)武汉829.27561.59267.68836.73514.28295.45重庆3 371.841 391.021 980.823 303.4511072 196.45成都1 228.1829.1399.01 149.1753.7395.3 材料三 2010年我国第三个国家级新区——重庆两江新区成立,它的发展方向是内陆重要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基地,长江上游地区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创新中心。材料四 2015年和2016,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一系列相关会议召开,会议强调了长江经济带的协调发展。长江中上游的城市应当与长江三角洲城市进行产业相互协调发展,发挥区位优势,建设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1)根据材料,指出成都和武汉的地区生产总值及三大产业比重的特点,并分析重庆2010年第二产业比重快速增长的原因。 (2)根据材料,说出三个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 (3)说出三个城市户籍人口迁移方向和目前迁出地出现的主要问题。 (4)从产业转移角度,分析产业调整对上海和长江中上游城市的积极影响。               
    高频考点练(八)1.A 2.A [解析] 第1题,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0—201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当地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此期间当地经济总量应在变大,故此期间第三产业产值在增加。第2题,崇明区位于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区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业。3.A 4.B [解析] 第3题,读表可知,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自2015年的113.5下降到2020年的112,到2030年下降到107,说明出生人口性别比例趋于平衡。我国人口老龄化趋势明显,劳动力人口趋于老年化。我国人均寿命延长,死亡率升高。表中所示时间总和生育率呈上升趋势,2020—2030年变化较小,该时期我国人口死亡率应升高,所以自然增长率降低。第4题,读表可知,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不断提高,导致农村劳动力比例降低;农村劳动力短缺,会推动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由于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减少,所以农村劳动力平均年龄增加。大量农村人口到城市居住,缓解了农村人多地少的矛盾,有利于农村生态环境的改善。由于农村人口比例降低,农村少年儿童数量减少,农村学校布局更加稀疏,农村学校儿童上学平均距离延长。5.D 6.D [解析] 第5题,读图可知,该功能用地内部更替面积始终为负值,而外部扩展面积为正值,说明该功能用地被其他功能用地所代替,导致该功能用地逐渐向城市外缘扩散,其应为工业用地。第6题,读图结合上题分析可知,该城市的工业用地不断向外扩展,城市规模扩大,逐步向外发展,城市原工业用地被住宅用地等占据。7.D 8.B [解析] 第7题,由材料中“四个核心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城市群”可知,该地区城镇布局方式的优势是分散城市职能;不会降低该地区的人口密度;城市分工不同,不会促进城市竞争;城市间相距较远,交通成本增加。第8题,由材料可知,被称为“绿心”的乡村地带不应该推进城市化进程,这是由当地城镇布局方式决定的。9.(1)住宅区 商业区 (2)d 靠近文化区,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和流经城市河流的上游,环境优美,污染少(3)乙 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和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接近铁矿资源;接近公路、铁路、河流,交通便利,水源充足(4)人口优势:目前青壮年人口多,劳动力丰富,社会抚养负担较轻。影响: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子女养老负担加重,国防兵源不足,经济负担加重,老人精神孤独、保障不够。[解析] 第(1)题,根据各功能区的分布规律,可以判断位于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占地最广,且与商业区相邻,应为住宅区。根据等高线可以判断河流流向,位于河流上游,地势较高,水源条件较好,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大气污染少,应该是文化区。位于与盛行风垂直的郊外或盛行风的下风向,离住宅区较远或与住宅区之间有隔离带,应为工业区。第(2)题,中高级住宅区要求环境优美,污染少。d地位于盛行风的上风向和流经城市河流的上游,大气污染、水污染都较少,又靠近文化区,适宜建中高级住宅区。第(3)题,读图,乙地位于城市盛行风的下风地带和流经城市河流的下游,对市区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少;接近铁矿资源,可以降低运输费用;附近有公路、铁路、河流,水陆交通便利;钢铁工业耗水量大,乙地离河流近,水源充足。甲地用水不方便;丙地原料运输不便,运输成本高,距水源较远;丁地位于河流上游,易造成水污染,且原料运输成本高。所以最合适的选址应位于乙地。第(4)题,读图,根据各年龄段人口所占的比重可以看出,该城市目前老年人口和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小,青壮年人口比重较大,劳动力丰富,社会抚养负担较轻,有利于当前社会的发展。30年后,按目前的人口增长模式,该城市年轻人占的比重小,老年人占的比重大,处于人口老龄化阶段,出现劳动力短缺状况,社会负担加重,青壮年负担较重,社会储蓄和消费行为改变,社会需求不旺,会影响该城市的经济发展。10.(1)成都和武汉的地区生产总值都快速增长,增长幅度较大;第一产业的比重较小,且比重下降较快;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重较大,其中第三产业增长势头更好。重庆在2010年建立两江新区,加快了第二产业发展,第二产业产值快速增长。(2)三个城市的非农业人口数量增加,所占比重提升,城市化水平提高。(3)迁移方向:农村迁往城市。主要问题:农村劳动力人口减少,农业劳动力老年化;农田荒废;农业投资减少;留守儿童和老人增加,社会问题突出。(4)上海向长江中上游城市转移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利用其资源、劳动力优势。上海的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全面升级,并积极推进服务业发展。长江中上游城市承接上海产业转移,可利用上海科技、人才、资金、管理优势,加快工业化进程。[解析] 第(1)题,通过分析表中的数据即可得出成都和武汉的地区生产总值特点及三大产业比重特点。注意政策对重庆2010年第二产业比重快速增长的影响。第(2)题,读表中数据,分析户籍人口中非农业人口和农业人口的变化,得出三个城市的城市化发展特点。第(3)题,三个城市户籍人口主要从农村迁往城市,而迁出的主要是青壮年人口。因此农村劳动力减少,农田荒废,农业投资减少,留守老人和儿童问题突出。第(4)题,上海是产业转出地,长江中上游城市是产业转入地。上海转出产业主要是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长江中上游城市资源和劳动力充足,可以接纳。劳动力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转出后,上海加快发展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长江中上游城市发挥资源和劳动力充足的优势,加快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