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专用)2020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试题:第6单元 第20讲巩固练(含解析)
展开第20讲巩固练
编者选题表
考点 | 角度 | 题号 |
“重农抑商”政策 | 秦朝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 | 1 |
唐代的贱商政策 | 2 | |
明初政府对经济的干预 | 3 | |
“海禁”政策 | 明朝“海禁”政策的合理性 | 4 |
清前期对外政策的灵活性 | 5 | |
资本主义萌芽 | 明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 6 |
综合 | 7 |
一、选择题
1.(2018·河南名校联考)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指专心一致)。”材料表明重农抑商政策( )
A.激发了小农阶层追求社会财富的心理
B.体现了商鞅变法采取措施的历史进步性
C.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的稳定
D.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具有片面性
解析:C 据“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指专心一致)”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对农业的重视,“重农抑商”政策一方面有利于百姓富裕,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另一方面百姓安居乐业可以促进社会的稳定,C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激发了小农阶层追求社会财富的心理,故A项错误;材料描述的是秦始皇,而不是商鞅,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体现不出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具有片面性,故D项错误。
2.(2018·江西百校联考)据史料记载,唐代名士柳家曾卖一婢女给宿卫(皇帝的警卫人员)韩金吾家,后韩氏欲将此婢女卖于绢商为妻,婢女宁死不从。理由是“昔曾伏事柳家郎君,岂忍伏事卖绢郎也”。这体现了( )
A.传统的贱商观念
B.鲜明的反封建意识
C.等级制度的强化
D.理学对人性的桎梏
解析:A 据“昔曾伏事柳家郎君,岂忍伏事卖绢郎也”可知连婢女都看不起绢商,这是人们头脑中传统的贱商观念的体现,故A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反封建意识,也体现不出等级制度的强化,故B、C两项错误;唐代时理学还没有出现,故D项错误。
3.(2019·辽宁鞍山月考)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洪武五年五月诏告天下:“今州县城市乡村,或有冻馁不能自存者,令里中富室假贷钱谷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此规定体现了( )
A.重农抑商不适应时代需要
B.重视农业的经济基础地位
C.政策干预以实现休养生息
D.土地兼并激化了社会矛盾
解析:C 据材料可知,明政府诏令家道殷实人户借贷钱物给不能自存的人,以此作为营生资本,原来做工的做工,事农的事农,经商的经商,恢复其故业,这体现了政府通过政策调整干预经济,以实现休养生息,故C项正确。明代仍推行重农抑商政策,故A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农业的经济基础地位”“土地兼并”,故B、D两项与材料无关。
4.(2018·河南名校联考)日本史学家井上清在《日本历史》中谈到明朝与日本的贸易时说:“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这则材料可以证明( )
A.明朝实行海禁政策有一定的合理性
B.明朝对外政策加剧了倭患的严重性
C.日本商人自古以来就是由海盗组成的
D.明朝海禁与倭患的责任完全在政府
解析:A 据材料“和中国的往来,不只是进行和平贸易……同时也伺机变为海盗,掠夺沿海居民,倭寇和北欧古代的海盗船,以及英国中世纪末的海盗兼贸易船是一样的”可以看出,当时的沿海地区确实有外国侵略势力的骚扰,故A项正确;材料说的是明朝实行“海禁”政策的原因,而不是影响,故B项错误;C项表述是错误的,也不符合材料主旨;明朝海禁与倭患的责任完全在政府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5.(2018·湖北八市联考)下表为《清前期诸帝通商谕旨粗略统计表》
发布时间 | 谕旨主要内容 |
顺治八年 | 谕吏部:“榷关之设,国家藉以通商,非以苦商……朕灼知今日商民之苦,著仍旧每关设官一员,其添设者悉行裁去……” |
康熙四年 | 谕户部、工部:“各省钞关之设,原期通商利民,以资国用……嗣后,凡地方收税官员……恪遵法纪,务期商贾通便,地方相安……” |
雍正二年 | “从来榷关盐税之役,所以通商裕国……通商即所以理财,足民及所以裕国。如自利自便,罔上行私,责有攸归。” |
乾隆八年 | 谕:“民间贸易,官为设立牙行,以评市价,所以通商便民,彼此均有利益。……” |
上表反映出清朝前期统治者( )
A.设榷关增收入 B.政策具有灵活性
C.闭关政策松弛 D.实行农商并重的政策
解析:B 据材料可知,清前期诸帝先后四次发布通商谕旨,对榷关的官员设置、税收、作用、民间贸易等做了政策的规定,这反映了清朝前期统治者根据实际调整商业政策,体现了政策的灵活性,故B项正确。设榷关增收入不能全面概括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清朝一直推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政策,故C、D两项错误。
6.(2019·河北承德期末)明代浙江丽水的银矿经营,规模之大、雇佣工人之多,远逾前代。《渤海陈氏族谱》中的村图(局部)记载了几个小村落与诸多大型私营银矿矿山的位置。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
A.古代纺织业已有相当大规模
B.政府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C.列强入侵刺激民族工业产生
D.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
解析:D 材料反映的是银矿经营,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仍固守“重农抑商”政策,故B项错误;列强入侵是在晚清即1840年以后,故C项错误;材料中“……银矿经营,规模之大、雇佣工人之多,远逾前代”,说明与前代相比,资本主义萌芽有所发展,故D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
7.(2018·山东济宁二模)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康熙(1654—1722)时,“富商大贾数千里辇万金而来,摩肩联袂”。这些商人从江南地区收买棉布、丝绸、食盐、粮食、竹木、茶叶、颜料、棉花以及其他日常生活用品等,贩往各地,加强了全国各地区之间的经济联系。他们一般自称某省某府人,讲着家乡的方言……这些人背井离乡,常年奔波于道途之中,需要成群结队,以相互照应;尤其是因为商业的竞争,而必须形成团队的力量,所以一般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又以同乡关系为背景,结成团体,俗称“客帮”。这种客帮商人在全国范围内长途贩运货物,形成了各自的商业网络。为保护和扩大自己的商业利益,他们在经商的城镇建立会馆,他们还与当地官场、民间密切往来,以取得当地政治、社会力量的支持。
——袁行霈等主编《中华文明史》
材料二 贸易规模和市场的扩大打破了中古社会自给自足、封闭的自然经济。贸易的发展最重要的结果是造就了一支新的社会力量——商人阶层,并逐渐在西欧社会发挥着主导作用。为提高商业效率和收益,商人在贸易实践中还创造了新的商业组织形式,如合伙制、特权和特许公司、股份公司等。……15至18世纪是商业居主导地位的时代,贸易尤其是对外贸易不仅对商人至关重要,它尤其与民族国家的繁荣联系起来。……贸易发展的结果是商人作为一个有影响力的阶级兴起,依靠经济实力,商人阶级逐渐成为一支最具影响力的新兴政治力量,开始参与甚至主导国家政治生活。……商人还热心于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通过资助公益事业表达他们对社会的关爱,借此赢得良好的声誉,进而提高其社会地位。
——马世力、滕海键《欧洲近代经济文化史论》
(1)根 据材 料一、二,分别指出中国“客帮”与西欧“商人阶级”的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二者在社会转型中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解析:第(1)问联系所学可知,材料一中中国“客帮”指商帮。材料一第一句话表明他们是封建性的商人群体,“这些商人从江南地区收买……贩往各地……”说明他们主要从事贩运贸易;“一般以家族的血缘关系为纽带,又以同乡关系为背景”表明地域色彩、血缘色彩浓重;“他们还与当地官场、民间密切往来”体现其重视协调社会关系。西欧“商人阶级”的特点,根据材料二逐句概括即可得出。第(2)问根据对材料的分析和所学知识可知,中国的“客帮”代表的是封建的商人群体,受自然经济的影响,因此对中国向近代社会转型的作用十分有限,而西方的“商人阶级”有利于推动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推动西方国家向近代社会转型。
答案:(1)“客帮”特点:封建商人群体;主要从事贩运贸易;地域色彩、血缘色彩浓重;重视协调社会关系。
“商人阶级”特点:新兴政治力量,逐渐主导国家政治生活;采用新的商业组织形式,注 重发展对 外贸易;热心社会公益和慈善事业,关爱社会。
(2)作用:“客帮”是封建性的商人群体,受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其财富大多没有转化为资本投资到生产领域,而是用来买田置地或其他用途。因此,他们没有冲出封建的藩篱,也没有形成新的政治力量,在中国社会转型中所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商人阶级”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拓展和近代资本主义经济模式的形成,促进了近代民族国家的形成和民主政治的产生,推动了人文主义的发展和思想解放的深入。因此,“商人阶级”在西欧社会的最初转型中发挥了主体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