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2020版高考一轮复习物理新课改省份专用学案:第五章第2节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展开
第2节 动能定理及其应用
一、动能
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
2.公式:Ek=mv2。
3.单位:焦耳(J),1 J=1 N·m=1 kg·m2/s2。
4.矢标性:动能是标量,只有正值。
5.相对性:由于速度具有相对性,所以动能的大小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中学物理中,一般选取地面为参考系。
二、动能定理
1.内容:力在一个过程中对物体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在这个过程中动能的变化。
2.表达式:W=mv22-mv12。
3.物理意义:合外力的功是物体动能变化的量度。
[深化理解]
(1)W>0,物体的动能增加;WEk2,C正确,D错误。
3.[应用动能定理分析合力做功及某个力做功问题]
(多选)如图所示,某人通过光滑滑轮将质量为m的物体,沿光滑斜面由静止开始匀加速地由底端拉上斜面。物体上升的高度为h,到达斜面顶端的速度为v,则在此过程中( )
A.物体所受的合力做功为mgh+mv2
B.物体所受的合力做功为mv2
C.人对物体做的功为mgh
D.人对物体做的功大于mgh
解析:选BD 对物体应用动能定理可得W合=W人-mgh=mv2,故W人=mgh+mv2,B、D选项正确。
[名师微点]
1.动能与动能的变化的区别
(1)动能与动能的变化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动能是状态量,动能的变化是过程量。
(2)动能没有负值,而动能变化量有正负之分。ΔEk>0表示物体的动能增加,ΔEk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