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初中生物中考第一轮复习学案资料
北师大版生物中考一轮复习学案:第六单元 生命的延续
展开
第6单元 生命的延续
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思维图导航】
【考点全突破】
一、 昆虫的生殖和发育
1.变态
从幼虫到成虫的发育过程中,幼虫的形态、生理、习性等发生一系列显著变化。
2.不完全变态与完全变态
类别
发育过程
发育特点
举例
不完全变态
经过受精卵、若虫和成虫三个时期
若虫和成虫
差别不明显
蝗虫、蟋蟀、蜻蜓
完全变态
经过卵(受精卵)、幼虫、
蛹和成虫四个时期
幼虫和成虫
差别明显
蚊、蝇、蜜蜂、蝴蝶
【点睛】
①若虫:蝗虫的幼虫。
②判断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的关键:发育过程中是否有蛹期,完全变态有蛹期,不完全变态没有蛹期。
二、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
1.受精方式:体外受精
2.发育:变态发育
发育时期
生活环境
呼吸器官
运动器官
幼体
水中
鳃
尾
成体
水中或潮湿陆地
肺、皮肤
四肢
三、鸟类的生殖和发育
1.鸟类的繁殖行为占区、筑巢、求偶、交配、产卵、孵卵、育雏。
2.根据鸟卵结构回答下列问题
(1)[a]和[d]起保护作用;[c]起固定卵细胞的作用。
(2)[b]胚盘:受精卵细胞分裂形成的位于卵黄上的白色结构。
(3)[e]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f]为胚胎发育提供营养;[g]为胚胎发育提供氧气。
四、动物生殖方式比较
动物种类
生殖方式
受精方式
发育时期
发育过程
昆
虫
蝗虫
有性生殖、卵生
体内受精
受精卵→若虫→成虫
不完全变态
果蝇
卵(受精卵)→幼虫→蛹→成虫
完全变态
两栖
动物
青蛙
有性生殖、卵生
体外受精
受精卵→蝌蚪→幼蛙→成蛙
变态发育
鸟类
家鸽
有性生殖、卵生
体内受精
受精卵经孵化发育成雏鸟、成鸟
没有变态发育
五、植物的生殖方式
1.有性生殖
由亲本产生的两性生殖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再由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无性生殖
(1)定义: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优点:产生的子代个体数量多,繁殖速度快,且子代能稳定地保持母体的遗传性状。
3.营养生殖
(1)定义:利用营养器官繁殖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常用方法:扦插、嫁接和压条。
(3)优点:有利于保持母本的优良性状,加快繁殖速度。
4.植物的组织培养
(1)原理:植物体每一个活细胞,在适当的离体条件下,都具有重新形成一个完整植株的潜在能力。
(2)概念:在无菌条件下,把花药、子房、叶片、茎或根的一部分等接种到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它们能够生长发育成一个完整的植物体。
(3)过程:对培养基高温灭菌→对外植体消毒→将外植体接种到无菌培养基上→将接种的外植体放在光照和温度适宜的条件下培养→愈伤组织→根、芽等器官形成→植物体。
【点睛】接穗的选取:嫁接时,要选取优良品种的枝或芽做接穗,嫁接后的果树结的果实的性状和接穗的性状一致。
六、无性生殖的类型
1.分裂生殖
单细胞生物普遍具有,如细菌、变形虫等。
2.出芽生殖
由母体生出形态结构与母体相似的芽体,芽体长大后与母
体脱离,形成新个体,如水螅、酵母菌等。
3.孢子生殖
(1)孢子:能够直接发育成新个体的单细胞。
(2)概念:孢子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发育成新菌体的生殖方式。
(3)举例:根霉、青霉和曲霉等。
七、有性生殖和无性生殖的区别
比较项目
无性生殖
有性生殖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无
有
新个体的产生
母体直接产生
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
繁殖速度
快
慢
后代的适应能力
弱
强
优点
产生后代数量多,繁殖速度快,变异小,有利于保持亲本性状
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实例
嫁接、扦插、压条
绿色开花植物、鸟类、蚜虫等的繁殖
相同点
都能产生新个体,繁殖后代,使种族得以延续和发展
2.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在生物学上的意义
(1)有性生殖:受精卵中的染色体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因而由受精卵发育来的后代具备两个亲本的遗传性状,具有更大的生存能力和变异性,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意义。
(2)无性生殖:遗传物质比较稳定,有利于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
【课堂练习】
1.青蛙的发育是( )
A.经过完全变态的发育 B.经过由蝌蚪到成蛙的变态发育
C.经过由卵到蝌蚪的变态发育 D.由卵到蝌蚪到成蛙的变态发育
2.两栖动物是指( )
A.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
B.幼体生活在陆地上,成体生活在水中的动物
C.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生活在陆地上或水中的动物
D.既可在空中,又可在陆地生活的动物
3.“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赋予古老丝绸之路以崭新的时代内涵.丝绸是古代中国沿商路输出的代表性商品,是蚕丝织造的纺织品,下列有关家蚕的生殖和发育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家蚕是有性生殖、卵生 B.蚕丝产生于幼虫时期
C.家蚕的发育过程比蝗虫多了蛹时期 D.家蚕和蝗虫等昆虫、两栖动物、鸟类都具有变态发育特征
4.下列不属于变态发育的动物是( )
A.蝉 B.家蚕 C.家兔 D.青蛙
5.在鸟卵的结构中,含有细胞核的结构是( )
A.胚盘 B.卵白 C.卵黄膜 D.卵壳
6.胚胎发育初期所需要的养料来源于( )
A.卵细胞内的卵黄 B.胎盘 C.精子内的物质 D.母体
7.水蜜桃味甜,毛桃味酸,现将水蜜桃接穗到毛桃砧木上,结出的成熟的果实其味是( )
A.酸的 B.甜的 C.酸甜各半 D.酸涩
8.下列繁殖过程中,属于无性繁殖的是( )
①用萝卜的根尖组织,培育出“脱毒”萝卜幼苗
②板栗和蜜桃的种子繁殖
③试管婴儿的诞生
④将甲兔的乳腺细胞核,融合到乙兔的去核卵细胞中,由该细胞发育成新个体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④
9.下列生殖必须无菌操作的是( )
A.嫁接 B.压条 C.组织培养 D.扦插
【课后练习】
1.右图示某种昆虫的发育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C )
A.该昆虫的发育过程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B.该昆虫的生殖方式是有性生殖
C.该图可表示蝗虫的发育过程
D.若该虫是一种害虫,则幼虫期对农作物的危害最大
2.牡丹作为山东省的省花,素有“国色天香”、“花中之王”的美称,全省各地广泛种植,品种多达800种。2012年菏泽赵银增培育的一株牡丹植株上开出六个品种、三种花色的“什样锦”牡丹,倍受人们喜爱。他采用的繁殖方式为( B )
A.种子繁殖 B.嫁接 C.组织培养 D.克隆技术
3.李桃梅同学在参观菊展时看到一株植株上开有不同颜色的菊花,它们是通过什么样的方式繁殖的( D )
A.播种 B.扦插 C.植物组织培养 D. 嫁接
4.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生产实践中。这一技术( A )
A.可防止植物病毒的危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B.可培育抗病毒的植物新品种
C.可有目的地改变母体的某些性状 D.从生殖类型来看属于有性生殖
5.图一是鸟卵的结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一个鸟卵就是一个卵细胞
B.[1]有保护作用,是密闭、不透气的
C.[2]内有遗传物质
D.[3]只有保护作用
6. “春蚕到死丝方尽”是古人的误解,其实,蚕吐尽丝时并未死亡,只是发育成不吃不动的( C )
a
b
①
c
d
②
A.卵 B.幼虫 C.蛹 D.成虫
7.右图是植物的两种不同生殖方式,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①表示的无性生殖方式是 嫁接 。
(2)图①的关键步骤是要确保a、b两部分的 形成层 紧密结合。
(3)图②是高等植物有性生殖的 受精
过程,该过程中c与d结合形成的受精卵
将发育成种子的 胚 。
8.(2011中山)下面图一为鸡卵结构示意图,图二为鸡胚胎发育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内填序号,横线上填名称):
(1)图一中[3]和图二中[7]的结构名称是卵黄 。它的主要作用是提供营养 。
(2)图二中的[6]是胚胎,它由图一中的[5] 胚盘 发育而来的。
(3)既对卵细胞起保护作用,还能为胚胎发育提供水分和养料的结构是[ 4 ] 卵白 。
(4)与两栖动物的卵比较,鸟卵更适应陆地上的发育,是因为鸟卵具有[ 1 ]。
(5)请你设计合理的实验,证明卵壳上有气孔:用注射器将红墨水注射到鸡卵内,卵壳上会渗出很多红色的液体,可以说明卵壳上有气孔。
9.(2010黄冈)某中学生物学科兴趣小组在学习了“青蛙的生殖和发育”后,开展“各种污染物对青蛙受精卵孵化率的影响”的探究活动。
他们采集了一定数量的青蛙受精卵,以化肥、洗涤剂作为污染物,在鱼缸中进行实验观察。
①他们作出的实验假设是:各种污染物会降低青蛙受精卵孵化率。
②将3个鱼缸中加入等量的清水,并编号1、2、3;在l、2号鱼缸中分别加入一定量的化肥、洗涤剂。
③把青蛙受精卵分成三等份(各100粒),分别放人上述鱼缸中,在相同适宜的环境中孵化。
回答下列问题:
(1)青蛙的有性生殖方式为 卵生(选填“卵生”、“胎生”);青蛙的发育属于变态发育, 发育过程包括受精卵→ 蝌蚪 →幼蛙→成蛙等阶段。
(2)该实验方案中对照组的编号是 ③ 。
(3)实验时需要定时观察记录的内容是 被孵化的蛙卵的数量 。
(4)支持上述假设的实验结果是 ③号缸中蛙卵的孵化率最高(或“①、②号缸中蛙卵
第6单元 生命的延续
第19章 生物的生殖和发育
【思维图导航】
【考点全突破】
一、人的生殖系统
1.男性生殖系统
2.女性生殖系统
二、新生命的孕育
1.受精作用
(1)受精的基础:产生两性生殖细胞。
(2)受精场所:输卵管。
(3)受精过程:卵细胞进入输卵管与精子结合完成受精作用。
2.胚胎发育
(1)人类个体发育的起点:受精卵。
(2)发育场所:子宫。
(3)发育过程:
①形成胚胎:受精卵形成之后,在由输卵管进入子宫的过程中,不断进行细胞分裂,形成多细 胞的胚胎,到达子宫后植入子宫内壁。
②形成胎儿:胚胎细胞在子宫内膜继续分裂和分化,形成各种组织,由组织再形成各种器官、 系统。胚胎发育到第二个月末,外貌初具人形,开始叫胎儿。
③妊娠:胚胎在子宫内的发育过程,时间为280d左右。
④分娩:成熟的胎儿从母体的阴道产出的过程。
(4)所需营养:
①发育初期:来自卵黄。
②发育中后期:通过胎盘、脐带从母体血液里获得氧气和养料,并排出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 其他废物。
三、青春期发育
1.生理特点
(1)外部形态:身高和体重突增。
(2)内部结构:脑和内脏的功能趋于完善。
(3)性发育和性成熟:
①第一性征:男女生殖器官的差异。
②第二性征: 男性:长胡须、喉结突出、声音洪亮而低沉等。女性:骨盆宽大、乳腺发达、 声调较高等。
四、月经、遗精、节育与避孕
1.月经
青春期,女孩每月一次的子宫出血现象。月经周期的出现,标志着女性具有了生殖的能力。
2.遗精
男孩进入青春期,有时睡梦中会出现精液排出的现象,是一种正常的生理现象。
3.节育与避孕
通过节育和避孕的方法来控制生育。
4.计划生育
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具体要求是晚婚、晚育、少生、优生。
【课堂练习】
1.下列各组器官中,均属于男性生殖系统的是( )
A.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阴囊
B.睾丸、附睾、输精管、精囊腺、阴茎、阴囊
C.睾丸、附睾、精囊腺、阴茎、膀胱
D.睾丸、附睾、输精管、阴茎、尿道、阴囊
2.人的胚胎发育是从受精卵开始的,从受精卵的形成到婴儿的出生依次要经历的场所是( )
①卵巢 ②睾丸 ③输卵管 ④子宫 ⑤输精管 ⑥阴道
A.①④⑥ B.③①④⑥
C.①⑤④⑥ D.③④⑥
3.每年5月的第2个星期日是母亲节,母爱伟大,十月怀胎辛苦。胎儿主要在母亲的哪个器官中发育( )
A.子宫 B.卵巢
C.输卵管 D.胎盘
4.如图,正常情况下,人体胚胎在母体内发育的场所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关于人胚胎发育的顺序,正确的是( )
①组织分化 ②器官形成 ③形成胎儿 ④受精卵分裂 ⑤分娩
A.①②③④⑤ B.④①②③⑤
C.④②③⑤① D.③④⑤①②
6.在胎儿生长发育过程中,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是( )
A.胎盘 B.子宫内膜
C.输卵管 D.卵黄
7.(2015•亳州)母亲在怀孕期间,要为胎儿提供所需的养料和氧气,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母亲和胎儿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器官是( )
A.胎盘 B.肾脏 C.肝脏 D.输卵管
8.(2016•连云港)人类新生命的孕育和诞生是通过生殖系统完成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女性的子宫是受精和胚胎发育的场所
B.男性的睾丸能产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
C.卵黄的营养能供胚胎发育全过程利用
D.胎儿直接从母体血液获得氧气和养料
9.某女性生了一男一女双胞胎,其原因可能是( )
A.一个受精卵分裂为两个独立的个体
B.一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受精
C.两个卵细胞和一个精子受精
D.两个卵细胞和两个精子受精
10.(2017•成都)下列关于胎儿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中,正确的是( )
A.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B.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C.胎盘→母体→脐带→胎儿 D.脐带→母体→胎盘→胎儿
11.人体细胞的染色体与人的性别有关,人的性别决定发生于图中的过程( )
A.① B.② C.③ D.④
【课后练习】
1.母亲在怀孕期间,身体负担明显加重。她要为胎儿提供所需的养料和氧气,排出胎儿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母亲与胎儿之间进行的物质和气体交换发生在( A )
A.胎盘和脐带 B.子宫内膜 C.输卵管 D.卵黄
2.人的卵细胞受精的部位及人体胚胎正常发育的场所是( D)
A.输卵管、卵巢 B.子宫、卵巢 C.子宫、子宫 D.输卵管、子宫
3.青春期是人生重要的发育时期,下列有关青春期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A.心理平衡,乐于交流 B.身高体重迅速增长
C.出现遗精、月经生理现象 D.内部器官功能明显增强
4.学习了“人的生殖与发育”后,某同学做了如下总结,其中错误的是( A )
A.人的发育起始于婴儿的出生
B.受精卵发育初期营养物质来自卵细胞的卵黄
C.受精卵形成的场所是输卵管
D.产生卵细胞并分泌雌性激素的是卵巢
5.下列关于进入青春期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描述正确的是( )
A.男生声音变粗,胡须、腋毛生长
B.女生身高突增,卵巢发育完全成熟
C.不接受家长监管,不与异性交往
D.心情不畅时用通宵上网来缓解
6.以下关于人的青春期、生殖、发育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进入青春期,男女生均会出现第二性征
B.男、女生的主要生殖器官分别是睾丸、卵巢
C.青春期是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
D.胎儿生活在子宫内,从母体获得营养物质和氧,不会产生废物
7.(2008恩施)右图是女性排卵、受精和怀孕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⑴图中A结构的生理功能除产生卵细胞之外,还能够分泌雌性激素 ,维持女性的第二性征。
⑵胚胎发育初期由 卵黄 提供营养,等胚胎植入 D (填代号)内壁后,胎儿通过脐带和胎盘从 母体 内获得各种养料和氧气,并将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排入母体血液,由母体的肾脏和呼吸系统排出。因此,我们都应铭记母亲的恩情!
⑶如果对某女性进行外科结扎手术避孕,是切断该女性的 C (填代号)并结扎,使卵细胞不能与精子结合,卵细胞被身体吸收,对女性身体没有不良影响。
第6单元 生命的延续
第20章 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思维图导航】
【考点全突破】
一、遗传和变异现象
1.性状和相对性状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性,如耳垂、眼色等。
(2)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如人的毛发有直发和卷发。
2.遗传和变异现象
(1)遗传:子女和父母之间的性状存在相似性的现象。
(2)变异:子女和父母之间以及子女个体之间的性状表现存在差异的现象。
【名师点睛】
①相对性状并非只有两个不同表现型,也可能有多个不同表现型,如菊花的颜色有黄色、白色和红色等。
②相对性状必须满足的三个条件:a.同一种生物;b.同一性状;c.不同表现形式。
二、性状遗传的物质基础
1.染色体、DNA和基因
位置:细胞核
(1)染色体
成分:蛋白质和DNA
(2)DNA:长链状分子,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3)基因:DNA上有遗传效应的片段,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
2.基因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蓝图
(1)基因对性状的控制: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表达遗传信息。
(2)很多性状表现是遗传物质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三、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
1.相关概念
(1)等位基因:成对基因中,两个不同的基因。
①显性基因:能得到表现的基因,控制显性性状。
②隐性基因:没有表现的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2)基因型:生物个体的基因组成,如AA、Aa和aa等。
(3)表现型:生物个体的某一具体的性状表现,如有耳垂、无耳垂等。
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1)配子:又称生殖细胞,是联系上下代的桥梁,是传递遗传物质的惟一媒介。
(2)基因传递:生殖时,成对的基因随成对的染色体相互分离,受精时,精子和卵细胞中的基因随 精卵细胞的结合而结合。
3.基因与性状
(1)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2)基因型和表现型的关系:一般来说,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基因型相同,在相同的 环境条件下,表现型相同。即:基因型+环境条件=表现型。
4.基因控制生物性状流程图
四、性别和性别决定
1.人体细胞中的染色体
(1)数目:23对。
(2)种类:
①常染色体:和性别决定无关的染色体,有22对。
②性染色体:决定个体性别的染色体,有1对。
女性的性染色体用XX表示;
男性的性染色体用XY表示。
2.生男生女的秘密
(1)女性:产生一种卵细胞, 含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
(2)男性:产生两种精子,一种含22条常染色体和1条X染色体;另一种含22条常染色体和1条 Y染色体。
3.受精
(1) X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为一对X染色体,发育成女孩。
(2) Y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和Y染色体,发育成男孩。
4.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五、遗传图解
(1)解题步骤,画遗传图解
步骤1: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以及对应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步骤2:列出各个成员的基因型。
步骤3:写出父本和母本各自所能形成的配子。
步骤4:分别将父本和母本形成的配子两两组合,写出所有可能的基因型,并根据基因型写出对应的表现型。
步骤5:计算各类比例,如基因型、表现型等,换算成概率。
(2)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方法
①“凭空消失”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如高茎纯种豌豆和矮茎纯种豌豆杂交,子一代都表现为高茎, 矮茎就是隐性性状。
例:父本基因型是AA,母本基因型是aa,子代基因型都是Aa。
②“无中生有”的性状是隐性性状:如父母都是双眼皮,生了一个单眼皮的孩子,单眼皮就是隐 性性状。
例:父本基因型是Aa,母本基因型是Aa,子代基因型有AA、Aa和aa。
(3)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其基因组成必为纯合的隐性基因,即aa。而子代基因又是一半来自父方, 一半来自母方,从而推知父母的基因组成,这是常用的解题突破口。
(2018武汉)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表,能确定高茎为显性性状的组别是( )
组别
A
B
C
D
父本
高茎
高茎
矮茎
高茎
母本
高茎
矮茎
矮茎
高茎
子代
全为高茎
有高、有矮
全为矮茎
有高有矮
写出当亲代为下列基因型时,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以及基因型和表现型的比例
亲代表现型 绿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绿色 红色 红色
亲代基因型 AA AA AA Aa Aa Aa aa aa
配子种类
子代基因型
子代基因型比例
子代表现型比例
六、遗传与环境
1.基因型、表现型与环境的关系
表现型是基因型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2.生物变异与环境的关系
引起变异的原因
举例
应用
可遗传变异
遗传物质发生改变
有芒小麦植株中出现无芒小麦
改良或培育新品种
不可遗传变异
外界环境条件改变
同一豌豆品种在不同地块长势不同
七、遗传病和人类健康
1.遗传病
由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常见的有白化病、血友病等。
2.近亲结婚危害大
(1)近亲结婚:指三代之内有共同祖先的男女婚配。
(2)禁止近亲结婚的原因:血缘关系越近的人,婚后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几率就越大。
【点晴】
1.表现型相同≠基因型相同:生物体表现显性性状时,基因型有两种情况;如基因型分别为AA、Aa的表现型相同。
【课堂练习】
1.下列现象中,属于遗传的是( C )
A.小张和小王都是双眼皮 B.所有的鸟类都长羽毛
C.妈妈和宝宝的头发都是自然卷曲 D.小猫和小狗的毛色都是黑的
2.下列现象中,属于变异的是( B )
A.家蚕的幼虫和蚕蛾在形态结构上的差异 B.同一株玉米果实上玉米粒的黄色和紫色
C.变色龙在草地上呈绿色,在树干上呈灰色 D.兔子的尾巴和狗的尾巴在形态上的差异
3.下列哪一组是相对性状( B )
①单眼皮和双眼皮;②双眼皮与能卷舌;③能卷舌和不能卷舌;④黄眼球与黑发;⑤有耳垂和无耳垂;⑥头发左旋和惯用右手。
A.②④⑥ B.①③⑤ C.②③⑤ D.①③④
4.控制生物性状的是( C )
A.细胞核 B.染色体 C.基因 D.DNA
5.(2017东莞三模)将大鼠生长激素基因用显微注射的方法,转入小鼠的受精卵中,再移植到小鼠体内发育,生出的小鼠比普通小鼠的生长速度快2~3倍。该实验不能够说明的是( D )
A.生物的遗传基因与性状之间是相互影响的
B.传给小鼠的应该是基因,而不是性状
C.相应的基因控制表达相应的性状
D.生物的很多性状是能够遗传给下一代的
5.下列几种变异中,能够遗传的是( B )
A.长期在室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 B.近亲结婚导致的血友病
C.单眼皮经手术变成的双眼皮 D.水肥充足水稻就穗大粒多
6.(日照中考)学习了性状的遗传后,同学们议论纷纷:
甲:“基因组成相同,性状一定相同。”
乙:“性状表现相同,则基因组成一定相同。”
丙:“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一定被隐藏起来。”
丁:“生物的变异都能遗传给后代。”
上述四位同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甲乙 B.甲乙丙 C.丙丁 D.甲乙丙丁
7.育种工作者使用射线处理农作物的种子,再从中选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育种方法能够成功,是因为改变了农作物的( D )
A.性状 B.生活环境 C.生活习性 D.遗传物质
8.我国婚姻法规定禁止近亲结婚的科学理论依据是( C )
A.近亲结婚为社会道德所不容 B.近亲婚配其后代必患遗传病
C.近亲婚配其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加 D.近亲婚配其后代易得传染病
9.有酒窝(B)和无酒窝(b)是一对相对性状,若某同学有酒窝,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
A.该同学的父母一定都有酒窝 B.该同学的基因组成中一定没有b
C.该同学的基因组成中一定有b D.该同学的父母至少有一人是有酒窝的
10.把高茎(D)豌豆与矮茎(d)豌豆杂交(×代表杂交),子代中有高茎198株,矮茎189株,则亲代的基因组成组合方式为( A )
A.Dd×dd B.DD×dd C.Dd×Dd D.DD×Dd
11.已知马蛔虫体细胞内有2对染色体,下列图示能正确表达马蛔虫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是( B )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③④
12.(2017福建中考)如图表示染色体中蛋白质、DNA、基因的关系。甲、乙、丙依次是( A )
A.基因、DNA、蛋白质 B.DNA、基因、蛋白质
C.基因、蛋白质、DNA D.DNA、蛋白质、基因
14.(2017广安中考)家庭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一种显性遗传病,双亲中一个基因组成为Ee的患病者,另一个表现正常。那么,他们的子女发病的可能性是( B )
A.25% B.50% C.75% D.全部
【课后练习】
1.受精卵中成对的基因一定是( D )
A.必全为显性 B.必全为隐性 C.必为一个显性一个隐性 D.皆有可能
2.人的有耳垂(B)对无耳垂(b)为显性。小张同学有耳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小张的基因组成一定是BB B.小张的父母一定都是有耳垂的
C.小张的父母至少有一个是有耳垂的 D.小张的基因组成一定是Bb
3.(宿迁中考)如图为一对豚鼠产生后代的遗传结果,若父方、母方都是纯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豚鼠的黑色是显性性状 B.豚鼠的棕色和黑色是一对相对性状
C.子代黑鼠,有的是纯种,有的是杂种 D.虽然子代都是黑鼠,但他们都有棕色基因
4.一对肤色正常的夫妇第一胎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男孩。第二胎他们希望生育一个正常肤色的女孩,这种情况的几率是( B )
A.25% B.37.5% C.50% D.75%
5.(衡阳中考)豌豆果皮绿色(D)对黄色(d)为显性,若将绿色豌豆(Dd)的花粉授到黄色豌豆(dd)的柱头上,则黄色豌豆上所结果实的颜色和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A )
A.黄色;Dd、dd B.红色;Dd C.红色;Dd、dd D.红色和黄色;Dd、dd
6.(2017黄冈中考模拟)山羊的白毛和黑毛是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如图为山羊的毛色遗传图解,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C )
A.白毛山羊生下了黑毛山羊,这种现象属于变异
B.山羊体细胞内染色体为30对,则受精卵中染色体为60条
C.子代白毛山羊的基因组成是Aa
D.如果这对山羊再生一只小羊,是黑毛的可能性是1,4
7.已知双眼皮和单眼皮是一对性状,其中双眼皮是显性性状,用D表示,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用d表示。有一对夫妇均为单眼皮,他们生出基因型为DD子女的几率是( D )
A.100% B.50% C.25% D.0
8.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请你推测他们生下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几率有多大( B )
A.1,8 B.1,4 C.1,2 D.3,4
9.鸡冠有玫瑰冠和单冠两种性状。如果亲代个体都为玫瑰冠,后代个体有玫瑰冠和单冠(用R表示显性基因、r表示隐性基因)。则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C )
A.单冠是显性性状、玫瑰冠是隐性性状
B.单冠的基因型为rr,在后代中所占比例为50%
C.控制玫瑰冠这一性状的基因是成对出现的
D.玫瑰冠和单冠的鸡体细胞内染色体数目不同
10.下列是豌豆的几种杂交组合,请根据表中信息和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组别
亲代杂交组合
子代植株性状
高茎
矮茎
①
高茎×高茎
802
0
②
高茎×高茎
588
212
③
矮茎×矮茎
0
795
④
高茎×矮茎
404
397
(1)豌豆的高茎与矮茎在遗传学上被称为__相对性状__。
(2)根据第__②__组的结果,可推断__矮茎__是隐性性状。
(3)如果显性基因用D表示、隐性基因用d表示,则第②组的杂交实验中子代高茎豌豆的基因组成是__DD、Dd__。
(4)收集第②组的杂交实验中后代全部种子共800粒种植,假设所有种子均发育成植株,则理论上共有高茎豌豆__600__株。
11.(营口中考)“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根据人口现状,我国一些地区相关部门提出了“单独二胎”的政策。某男同学小刚的父母经咨询后,符合“单独二胎”政策,准备再生一个孩子,得知这个消息后,小刚(自然卷发)很高兴,希望父母(均是自然直发)生一个卷发妹妹,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人的直发和卷发在遗传学上称为__相对性状__。
(2)无论是直发还是卷发,都是由基因控制的,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__生殖细胞__。
(3)如果父母真的给小刚生了一个妹妹,父母双方分别给妹妹提供了__23__条染色体,妹妹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情况是__22对+XX__。
(4)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__DNA片段__。
12.人类皮肤正常由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病由隐性基因(a)控制。根据遗传图解回答下列问题:
(1)人类肤色的正常和白化病在遗传学上称为__相对__性状,后代子女中②表现出来的性状是__正常__的。
(2)父亲的基因组成是__Aa__,母亲的基因组成是__Aa__。
(3)母亲能产生__2__种卵细胞。
(4)如果母亲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46条,那么,她为后代子女提供了__23__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是通过__卵细胞__传给后代的。
(5)这对夫妇生一个孩子,这个孩子是白化病的可能性为( A )
A.1/4 B.1/2 C.3/4 D.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