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作业(含解析)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6人口与城市 作业(含解析)
展开
专题6 人口与城市一、选择题 国际上通常将一个国家或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7%,或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达10%作为该国家或地区进入老龄化的标志。上海市老龄人口区域分布不均衡,老龄化水平的区域差异显著。下表为1990—2010年上海市65岁及以上人口老龄化率(%)极值地区及差值。据此完成1~3题。 项目1990年2000年2010年全市最高13.5117.1017.90全市最低6.908.576.07差值6.618.5311.83全市平均9.3811.4610.13中心城区10.6214.3013.87城市郊区9.9010.018.73 1.1990—2010年,上海市老龄化率( ) A.城郊差距呈现扩大趋势 B.中心城区逐渐下降 C.中心城区总体低于郊区D.城市郊区持续下降2.2000—2010年,上海城市郊区老龄化率下降的原因可能是( )A.自然增长率下降 B.劳动力的空间转移 C.平均寿命的延长 D.“全面二孩”政策3.下列措施不属于积极应对城市老龄化率上升的是( )A.建立多元化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B.返聘退休老人参与社会服务岗位 C.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外来人口迁入D.增加为老年人服务的健康护理产业 人口迁移选择指数是指从一个地区向另外一个地区的实际迁移人数与期望迁移人数之比,可以用来衡量不同区域之间人口迁移的相互作用。其数值越大,说明人口趋向迁入地的趋势越强烈。图X6-1为2007—2010年安徽省省内人口迁移流的空间图,图例中数值为人口迁移选择指数的总和,并由此将各城市划分为不同级别的辐合点。据此完成4~6题。4.图中反映出安徽省省内人口迁移流的空间特征为( )A.铜陵对全省的人口都有较大的吸引力 B.合肥的辐射范围突破了省域范围C.北部地区的人口迁移趋势强于南部 D.芜湖等城市的影响范围是局部性的5.影响图示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B.政治因素 C.文化因素 D.气候因素图X6-16.与合肥相比,铜陵成为一级辐合点,说明对人口迁移影响较大的因素是( )A.就业机会 B.收入水平 C.生活成本 D.基础设施 图X6-2中,图甲为我国某大城市主干街道上的a、b两个公交车站台分布图,经统计,不同时刻上下车人数随时间变化有明显差异(见图乙、图丙)。读图完成7~8题。图X6-27.图甲所示区域最可能是( )A.商业区 B.住宅区 C.工业区 D.公交枢纽8.关于街道M、N方向的说法,最有可能的是 ( )A.M、N方向皆为郊外 B.M、N方向皆近商业区C.M方向近市中心 D.N方向近旅游区图X6-3 等时间交通图集成时间与空间两个维度,一般用来表示从中心地出发,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到达的空间范围。读我国某城市市内1小时交通圈示意图(图X6-3),回答9~11题。9.据图判断,该城市所在区域的环境特征最可能是( )A.地形崎岖 B.河流穿城而过 C.东南部为山地 D.气候干旱10.图中出现两块“时间飞地”,对其成因的描述最可信的是( )A.临近地铁站 B.临近大型商场 C.临近汽车厂 D.临近生态保护区11.该城市未来兴建公租房应选择的方位是( )A.东南部 B.西南部 C.东北部 D.西北部二、非选择题 12.图X6-4为2016年北京市人口密度分布图,图X6-5为地铁S1线示意图。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图X6-4(1)说出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及主要影响因素。 北京地铁S1线,是北京市第一条中低速磁悬浮轨道线。该线路连接北京城区与门头沟区(见图X6-4)。西起石厂站,向东至苹果园站(见图X6-5)。2017年年底石厂站至金安桥站通车运营,全线开通后从门头沟石厂到苹果园大约只需20分钟,门头沟区无地铁时代正式结束。图X6-5(2)简述S1线建设对门头沟区的影响。 东城区是中央和北京市行政、事业机构的主要集中地,是全市历史文化遗存、胡同四合院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密集的地区。今后,东城区将通过提升产业水平、旧城改造等措施,到2020年争取将常住人口减少15%左右,实现净疏解13.7万人。(3)请你为东城区未来经济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1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曲流是指河流在平缓地区形成的连续弯曲河道。流经太行山北段的拒马河,古时“水势巨大,如万马奔腾”,因此得名。在北京市房山区十渡镇,拒马河的曲流在雄峻峡谷中蜿蜒流淌,地质专家将这种独特的景观命名为曲峡地貌。2006年,十渡景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复为世界地质公园。图X6-6所示为拒马河十渡段的地理位置、遥感图像和河湾形态。图X6-6(1)说明拒马河十渡段形成曲峡地貌的地质过程。 (2)从以下的两个小题中,任选一题回答。a.拒马河的十渡河段,每个河湾的凸岸都是古村落聚集的地方,分析其主要原因。b.拒马河的十渡河段,古时几乎没有桥梁,每个河湾都有舟楫往来的渡口。分析其主要原因。 (3)改革开放以来,十渡镇的很多古村落经历了一次“萧条—复苏”的发展过程,试分析其主要原因。
专题限时集训(六)1.A 2.B 3.C [解析] 第1题,老龄化率空间差异变化看差值变化,随时间推移,中心城区和城市郊区的差值一直在上升;中心城区和城市郊区老龄化率都是先上升,后下降,中心城区总体高于城市郊区。第2题,2000年至2010年,上海市城市郊区老龄化率下降,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空间转移带动青壮年劳动力转移至郊区;自然增长率下降、平均寿命延长都会造成老龄化率上升;“全面二孩”是2016年开始施行的政策。第3题,优化产业结构,减少外来人口迁入,会加快上海市的老龄化,不属于积极应对的策略。4.D 5.A 6.C [解析] 第4题,图示表明,与铜陵直接相联系的人口迁移流只有南部城市。合肥的辐射范围在图中只有省内城市,未显示出与省外城市的联系。北部地区只有三级辐合点,人口迁移趋势弱于南部。芜湖为二级辐合点,人口迁移流联系的区域范围较小,因此是局部性的。第5题,现代社会中,经济因素是促使人口自由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政治因素是出于非本人意愿所产生的人口迁移。文化因素与民族、种族等相关,材料中没有显示与民族和种族相关的信息。图示区域范围内的气候特征差异较小。第6题,与铜陵相比,合肥为安徽的省会,城市等级高,产业体系完善,提供的就业机会较多,收入水平也相对较高,基础设施也较完善。但由于合肥的产业集聚度高,人口密度大,生活成本高,阻碍了人口的迁入。7.B 8.C [解析] 第7题,图中两站台都是7:00左右上车人数多、下车人数少,17:00左右上车人数少、下车人数多,说明该区域人员多数早出晚归,符合住宅区的特点。第8题,我国交通为右行制,据图可知,上车(出行)人数最多的是M方向,N方向出行人数少,说明M方向近社会活动中心。9.C 10.A 11.D [解析] 第9题,图示为该城市的等时间交通图,图中交通时间并不是从市中心向周围均匀递增,而是在东南部迅速增加,说明所在区域的东南部最可能是山地。地形崎岖则等时间区域更零碎,不能成片。河流穿城而过,等时间区域会以河为界,分成两部分。气候干旱不影响交通时间从中心向外递增的规律。第10题,图中出现的两块“时间飞地”,比周围地区向市中心交通耗时短,说明其交通便捷,最可能是地铁站附近。第11题,该城市西北部外围向市中心的交通时间相对短,交通相对便利,未来兴建公租房应选择的方位是西北部。公租房应建在靠近城市外围但交通便利处。12.(1)由中心城区向郊区减少,人口密度差异大。影响因素:地形、经济发展、交通、发展历史等。(2)Sl线与1号线、6号线(在建)等连接,提高门头沟区交通通达性;带动门头沟区商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发展;促进人口向Sl线沿线聚集;增加当地环境压力。(3)充分挖掘历史文化资源优势,打造高品质旅游业;迁出商品批发等产业;大力发展文化创意、商业、金融、高新技术等产业;改造完善基础设施,改善居民生活环境。[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可直接读出北京市人口空间分布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主要影响因素。第(2)题,轨道交通建设可提高交通通达度,带动商业和服务业发展,促进人口集聚,但也给环境带来一定压力。第(3)题,从发展旅游、文化创意、商业、金融、高新技术等产业和完善基础设施等方面提出措施。13.(1)早期,太行山地区地势平坦,形成曲流现象。随着地壳的整体抬升,流水沿着曲流的河床侵蚀下切,形成峡谷(曲峡地貌)。(2)a.河湾凸岸的水流速度较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岸不易崩塌,居住环境较为安全。b.拒马河的水量大,流速快,不利于修桥;河湾处河面展宽,且水流受到阻挡,流速减慢,便于舟楫往来;河湾处村落聚集,人口较多,设立渡口便于居民出行。(3)萧条:十渡镇地处山区,交通不便,经济落后;邻近北京城区,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居住,导致村庄的人口流失。复苏:十渡地区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国家对于古村落的保护和扶持政策落实,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人口回流。[解析] 第(1)题,拒马河十渡段曲峡地貌的形成过程,先是形成曲流地貌,再经地形抬升,河床下切形成曲峡地貌。第(2)题,a.根据凹岸、凸岸理论,河湾凸岸的水流速度较缓,以沉积作用为主,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河岸不易崩塌,居住环境较为交全。所以每个河湾的凸岸都是古村落聚集的地方。b.从流速和聚落分布考虑,拒马河的水量大,流速快,不利于修桥;河湾处河面展宽,且水流受到阻挡,流速减慢,便于舟楫往来;河湾处村落聚集,人口较多,设立渡口便于居民出行。所以每个河湾都有舟楫往来的渡口。第(3)题,古村落萧条是由于交通不便、经济落后、劳动力外出。十渡镇地处山区,以前交通不便,经济落后;该地邻近北京城区,改革开放后,大量劳动力进城务工、居住,导致村庄的人口流失。古村落的复苏是因为旅游业发展、政策的支持。十渡地区风景优美,旅游资源丰富;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完善、国家对于古村落的保护和扶持政策,促进了旅游及其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吸引人口回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