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上)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76094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上)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76094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上)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6/576094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高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及易错题精选讲解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12《实验与探究》 试卷 9 次下载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专题13《热学》 试卷 9 次下载
-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下) 试卷 8 次下载
- 高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讲解1:质点的运动 试卷 11 次下载
- 高考物理易错题精选讲解2:圆周运动 试卷 11 次下载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训练: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上)
展开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上)【实验目的】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原理】如图1所示,改变R的阻值,从电压表和电流表中读出几组I、U值,利用闭合电路的欧姆定律求出几组、r值,最后分别算出它们的平均值。此外,还可以用作图法来处理数据。即在坐标纸上以I为横坐标,U为纵坐标,用测出的几组I、U值画出U-I图象(如图2)所得直线跟纵轴的交点即为电动势值,图线斜率的绝对值即为内电阻r的值。 【实验器材】待测电池,电压表(0-3V),电流表(0-0.6A),滑动变阻器(10Ω),电键,导线。【实验步骤】1.电流表用0.6A量程,电压表用3V量程,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2.把变阻器的滑动片移到一端使阻值最大。3.闭合电键,调节变阻器,使电流表有明显示数,记录一组数据(I1、U1),用同样方法测量几组I、U的值。4.打开电键,整理好器材。5.处理数据,用公式法和作图法两种方法求出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值。【注意事项】1.为了使电池的路端电压变化明显,电池的内阻宜大些,可选用已使用过一段时间的1号干电池。2.干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动势E会明显下降,内阻r会明显增大,故长时间放电不宜超过0.3A,短时间放电不宜超过0.5A。因此,实验中不要将I调得过大,读电表要快,每次读完立即断电。3.要测出不少于6组I、U数据,且变化范围要大些,用方程组求解时,要将测出的I、U数据中,第1和第4为一组,第2和第5为一组,第3和第6为一组,分别解出E、r值再平均。4.在画U-I图线时,要使较多的点落在这条直线上或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个别偏离直线太远的点可舍去不予考虑。这样,就可使偶然误差得到部分的抵消,从而提高精确度。5.干电池内阻较小时路端电压U的变化也较小,即不会比电动势小很多,这时,在画U-I图线时,纵轴的刻度可以不从零开始,而是根据测得的数据从某一恰当值开始(横坐标I必须从零开始)。但这时图线和横轴的交点不再是短路电流。不过直线斜率的绝对值照样还是电源的内阻,这时要特别注意计算斜率时纵轴的刻度不从零开始。例一、在“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中,某同学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正确的U-I图象,如图所示,其中图线斜率绝对值的物理含义是( )A.短路电流B.电源内阻C.电源电动势D.全电路电阻 例二、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图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器材如图b所示,请用实线代表导线,将图b中器材连成实验用电路。实验时经测量得出的数据如下表,请在图c的方格纸上画出U—I图线。利用图线可求出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分别为 、 。 123456I/A0.120.200.310.320.500.57U/V1.371.321.241.181.101.05 答:E=1.46V r=0.72如图。例三、某同学采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已知干电池的电动势约为1.5V,内阻约为1Ω;电压表(0-3V,3kΩ)、电流表(0~0.6A,1.0Ω)滑动变阻器有R1(10Ω,2A)和R2(100Ω,0.1 A)各一只.(1)实验中滑动变阻器应选用(填“R1”或“R2”)。(2)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验电路。(3)在实验中测得多组电压和电流值,得到如图丙所示的U-I图线,由图可较准确地求出该电源电动势E= V;内阻,r Ω。答:(1)R1 (2)略 (3)1.5 0.85 例四、(1)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______ mm.(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图甲所示电路测量某电池的电动势E和内电阻r.由于该电池的内电阻r较小,因此在电路中接入了一阻值为2.00Ω的定值电阻R0.闭合开关K,调整电阻箱的阻值,读出电压表相应的示数,得到了如下数据(R和U分别表示电阻箱读数和电压表读数): R/Ω40.0020.0012.008.006.005.00U/V1.891.781.661.571.431.35I0.040.080.130.190.230.27 为了比较准确地得出实验结论,该小组的同学准备用图象来处理实验数据,图象的纵坐标表示电压表读数U,则图象的横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应该是________ .计算出与各组数据对应的该物理量并填在表格中,在图乙所示的图象中作图,利用图象得到 E =_______V,r = _______Ω.答:(14分)(1)9.102(9.101~9.103).(4分)(2)电压U与电阻R的比值(或电流I)(2分);表格中各电流值分别为0.047、0.089、0.138、0.196、0.238、0.270(2分);图象如图所示(2分);2.00(1.98~2.02)(2分),0.45(0.40~0.50)(2分). 例五、测量电源的电动势E及内阻r(E约为6V,r约为1.5Ω)。器材:量程3V的理想电压表V,量程0.6A的电流表A(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R=8.5Ω,滑线变阻器R′(0—10Ω),开关S,导线若干。①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②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完成实物连接图。③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I1时,电压表读数为U1;当电流表读数为I2时,电压表读数为U2。则可以求出E= ,r= 。(用I1,I2,U1,U2及R表示)答:①如图……3分 ②如图 …… 3分③,……2分 ……2分 例六、要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E(小于3V)和内阻r(约1Ω),现有下列器材:电压表V(3V和15V两个量程)、电阻箱(0~999.9Ω)、定值电阻R0=3Ω、开关和导线。某同学根据所给器材设计如下的实验电路。(1)电路中定值电阻R0的作用是 .(2)请根据图甲电路,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电路。(3)该同学调节电阻箱阻值R,读出对应的电压表读数U,得到二组数据:R1=2.0Ω时U1=2.37V;R2=4.0Ω时U2=2.51V。由这二组数可求得电源的电动势为E= V,内阻为 r= Ω.(4)为使最终测量结果更精确,在不改变实验方法、不更换实验器材的前提下,请你对该同学提一条建议 。解:(1)保护电源,防止短路(2分)(2)如右图所示(有一处错就不给分)(2分)(3)E=2.94V r=1.2Ω.(4)多测几组R、U,分别求出电动势E、内阻r,再求E、r的平均值,利用图象处理数据。(2分) 例七、某同学对实验室的一个多用电表中的电池进行更换时发现,里面除了一节1.5V的干电池外,还有一个方形的电池(层叠电池),如图甲所示。为了测定该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实验室中提供有下列器材:A.电流表G(滿偏电流10mA,内阻10Ω)B.电流表A(0~0.6 A~3A,内阻未知)C.滑动变阻器R(0~100Ω,1A)D.定值电阻R0(阻值990Ω)E.开关与导线若干(1)该同学根据现有的实验器材,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电路,请你按照电路图在丙图上完成实物连线.(2)丁图为该同学根据上述设计的实验电路利用测出的数据绘出的I1-I2图线(I1为电流表G的示数,I2为电流表A的示数),则由图线可以得到被测电池的电动势E= V ,内阻r= Ω.(3)另一位同学也找到了一块层叠电池,利用上面的实验连接进行测量,初始时滑片P在最右端,但由于滑动变阻器某处发生断路,合上电键后发现滑片P向左滑过一段距离x后电流表A才有读数,于是该同学根据测出的数据作出了两个电流表读数I与x的关系图,如图戊所示,则根据图象可知,此电池的电动势为 V,内阻为 。解;(1)实物连接如右图(2分,电流表量程选择、滑线变阻器滑片位置错误各扣1分)(2)9.0,10.0(每空2分)(3)9.0,10.7 (10.5~11.2均给分,每空2分)例八、王红同学到实验室做“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发现实验桌上还有一个定值电阻R0。他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来测量R0的阻值,实验时用U1、U2、I分别表示电表V1、V2、A的读数,并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移动到不同位置时,记录了U1、U2、I的一系列值。(1)他在同一坐标纸上分别作出U1-I、U2-I图线,则所作的直线斜率较大的是 (2)定值电阻R0的计算表达式是: R0= (用测得的物理量表示), 若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和数据处理无错误,实验中测得R0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实际值。(3)张超同学说:“在王红同学所用的实验器材中,如果知道电流表的内阻rA,就能少用一个电压表测出电动势、内阻以及R0的值。请你在虚线框中画出张超同学设想的电路图,并写出简单实验步骤和E、r、R0三个物理量的计算式。答:⑴U2-I的图线。⑵,大于;⑶电路图: 实验步骤:①按电路图连接好电路;②闭合开关S,移动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短路,测得两电表读数为U1、I1;③移动滑片P使滑动变阻器不短路,测得两电表读数为U2、I2;④整理器材,数据处理。计算公式: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U1+I1r, E=U2+I2r由部分电路欧姆定律U1=I1(R0+rA),解得 例九、某型号电池的电动势约3.7 V,内阻约2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300 mA。现欲测定其电动势E和内阻r,给定的器材有:待测电池E;电阻箱R(阻值0~999.9 Ω);定值电阻R0,(阻值3 Ω);直流电压表 (量程3 V,内阻约6 kΩ);直流电流表 (量程0.3 A,内阻约2 Ω);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①如果在上述两个电表中只选用一个电表与其它器材组成测量电路,为使测量结果有尽可能高的精确度,应选用的电表是_______,请在虚线框中画出测量电路图,图中要标明相关器材的字母符号。 ②用设计的电路读取两组数据,分别用R1、U1、R2、U2或用R1、I1、R2、I2表示,求得待测电池电动势E=___________,内阻r=_______。③为使测量结果更精确,在不改变实验器材、实验电路的前提下,请你提出一条建议:(例如:多测几组数据,分别列方程组求出E、r,再求E、r的平均值。)______答: ① (3分)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3分)② (2分) (2分)③建议一:多测几组R、U数据,分别求出相应的I值,用U、I数据作出U-I图线,由图线的截距、斜率求出E、r。建议二:由可推出,多测几组R、U数据,作图线(为一直线),由图线的截距、斜率求出E、r建议三:由可推出,多测几组R、U数据,作图线(为一直线),由图线的截距、斜率求出E、r。(2分)其他建议合理的同样给分。因电表选错导致①、②小题不能得分的.第③小题可参照评分标准酌情给分。例十、如图甲所示为一黑箱装置,盒内有电源、电阻等元件,a、b为黑箱的两个输出端。(1)为了探测黑箱,小明进行了以下几步测量:①用多用电表的电阻挡测量a、b间的电阻;②用多用电表的电压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压;③用多用电表的电流挡测量a、b间的输出电流.你认为以上测量中不妥的有: (填序号),理由是: .(2)含有电源的黑箱相当于一个等效电源(a、b是电源的两极),小明想测定这个等效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测量电路,此电路同时能测出电阻R0的阻值。小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记录了三个电表的一系列示数.记录在下面两个表格中。表格一电压表示数/V1.210.900.600.290电流表示数/A0.100.200.300.400.50表格二电压表示数/V1.401.311.221.081.00电流表示数/A0.100.200.300.400.50在图乙的坐标纸中分别作出R0的U-I图象和电源的U-I图象。根据作出的图象可以求出定值电阻R0=_____Ω,电源电动势E=______V,内电阻r=__________Ω若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和数据处理无错误,实验中测得的定值电阻R0值_____实际值;测得的电源电动势E的值_____实际值,内阻r的测量值_____实际值(横线上选填“大于、等于、小于”).答:(1)、(2分);中不能用电阻挡直接测含源电路的电阻,中可能会造成短路。(2)图略(每图2分);2.0(1.9—2.1),1.50(1.48—1.52),1.0(0.8—1.2)(每空1分);大于;小于;小于;(每空1分)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