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6216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6216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6216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
展开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分卷I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恶性肿瘤中不仅有癌细胞,还有一群免疫系统细胞来攻击肿瘤细胞,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这种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这群免疫系统细胞主要为B淋巴细胞B. 癌变细胞的产生与免疫系统监控和清除功能有关C. 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越高患癌症的概率越高D. 维生素D会影响肿瘤变大或扩散的速度2.下列关于实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为了调查不同时间土壤中小动物丰富度,可分别在白天和晚上取同一地块的土样B. 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可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C. 利用小动物的避光避热性,收集土样中的小动物可采用带灯罩的热光源D. 对于无法知道名称的小动物,不可忽略,应记录下它们的特征3.在农业生产上,用生长素的类似物萘乙酸诱导无子果实的效果比用天然的生长素要明显,其原因是( )A. 萘乙酸成本低,用量大,而用吲哚乙酸成本高,用量少,影响效果B. 萘乙酸分子上有两个发挥作用的基团,而吲哚乙酸分子上只有一个作用基团C. 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乙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植物体内有分解吲哚乙酸的酶,所以,吲哚乙酸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D. 萘乙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可长时间发挥作用,而吲哚乙酸化学性质不稳定,不能长时间发挥作用4.如图为测定神经元电位变化的示意图,刺激图中a、b两点,指针偏转的次数分别是( )A. 1、1 B. 1、2 C. 2、2 D. 2、15.如图为人体特异性免疫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的B细胞和T细胞都是由骨髓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并在骨髓中发育成熟B. ①和②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⑤过程主要发生在内环境中C. 该免疫过程有T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的参与,因此属于细胞免疫过程D. 机体再次受到同种抗原刺激时,可在短时间内发生⑤反应,因为③过程可迅速完成6.对人体内环境中pH及调节途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人体血液的pH通常维持在7~7.45之间B. 血液中乳酸过多时,就与NaHCO3反应生成乳酸钠和碳酸C. 血液中Na2CO3过多,就与H2CO3结合成NaHCO3D. 血液中CO2过多时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运动将CO2排出7.下列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内环境稳态的实现是神经系统调节的结果B. 内环境稳态是消化、呼吸、泌尿、免疫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C. 内环境稳态是指人体内环境保持恒定不变D. 内环境稳态是人体内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8.如图是神经——肌肉接点,又称突触。当兴奋传导至突触前膜时,突触间隙中的Ca2+通过突触前膜上的Ca2+通道内流,促进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释放乙酰胆碱。已知细胞外液钙浓度降低,对钠内流的抑制屏障作用会减弱,使神经细胞兴奋性增高。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神经递质的释放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B. 肌肉收缩需要钙离子,但是血钙过高却会引起肌无力C. 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中α-银环蛇毒时,会导致肌肉持续收缩D. 若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将使肌肉持续收缩9.如图为人体内水分调节、体温调节、血糖调节示意图,图中①②③④为激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可控制其他激素的分泌B. 血液中③的浓度过低时,①②激素含量增加C. 饮水不足时,激素④分泌减少D. 下丘脑对胰岛细胞的控制和垂体细胞的控制方式不同10.农业生产中利用生长素作用的原理可进行疏花疏果。下列应用中与其原理最为相似的是( )A.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喷洒植株,可以达到保蕾保铃的目的B.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C.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促进瓜类单性结实,产生无子果实D.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 分卷II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每空2分,除特别声明外,共60分)
11.如图表示离体的蛙坐骨神经(浸在适宜培养液中保持活性)表面接受适宜刺激后膜两侧电位变化(图甲)及该电位的传导(如图乙,A、B、C分别表示该神经纤维膜上的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a点时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状态是____________,bc段钠离子进出情况为______________,c点时膜外钠离子浓度_____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膜内钠离子浓度。(2)图乙中,B点处于____________过程,引起BC段的电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3)若培养液中Na+浓度减小,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由于在Na+浓度较低的培养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造成膜电位变化的幅度和速率改变。(4)图甲中异常动作电位是由于某基因发生突变引起的,该基因最可能控制神经纤维膜上的______________的功能。12.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请根据图分析回答:⑴若⑦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⑦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名称是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⑵神经系统可以调控内分泌系统,内分泌系统也能够影响神经系统,请列举一种能够影响神经系统发育的激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⑶图示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系统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⑷初生牛犊自身免疫力低,必须到4周龄以后,才开始具备自身特异性免疫力.然而初生牛犊能够通过初乳从母体获得这种免疫.所谓初乳,即母牛分娩后5-7天内的产生的乳,与常乳比较其特点主要是:①免疫球蛋白比常乳高20-25倍;②初乳中含有四种蛋白酶抑制素,可保护免疫球蛋白不被消化而直接吸收.试回答如下问题:①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中又被称为_________,它们在机体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②初乳中若不存在蛋白酶抑制素,进入消化道中的免疫球蛋白会被______________(至少写出一种)分解成多肽。③极少数人服用初乳后出现过敏反应,此时的初乳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这种过敏反应发生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初次””再次”)服用初乳时。13.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样方法常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常用的取样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某同学采用样方法对一种植物进行计数,如图甲是其中的一个样方中该植物的分布情况(注:图中黑点表示该种植物),对该样方中该种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的数目是________株。(2)乙图表示物种数与样方面积的关系,该图显示:在一定的范围内,随样方面积的增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调查该植物的样方面积最好是________ m2。(3)若选取3个合适的样方对某种植物进行计数,结果分别是n1、n2、n3,则该种植物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株/m2。14.现有甲、乙、丙三个刚制备的蟾蜍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如图A所示),用它们进行了如下两项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实验一 将甲标本置于有O2条件下,乙标本置于无O2条件下,其他条件相同时,同时给予连续电刺激,均引起肌肉收缩。实验二 在丙标本的坐骨神经表面上放置两个电极,连接到一个电表上,然后进行相关实验,依次得到图B中1~4所示的实验结果。(1)实验一说明肌肉收缩不一定需要____________;连续收缩后,两标本肌肉最终疲劳,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肌肉疲劳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2)当两标本肌肉均疲劳后,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给予刺激,甲标本能恢复收缩能力,这一现象说明____________。(3)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若适当升高溶液S中的Na+浓度,会导致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峰值____________(不变、升高、降低)。(4)请建立坐标系,并画出图B中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过程中电位的变化曲线(指针向左偏转为正电位,电位的峰值不作要求)。(3分)____________。
【答案与解析】1.【答案】D【解析】这群免疫系统细胞主要为T淋巴细胞,A错误;癌变细胞的产生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突变的结果,B错误;体内维生素D的水平越高患癌症的概率越低,C错误;维生素D有助于促进免疫系统攻击肿瘤细胞,故会影响肿瘤变大或扩散的速度,D正确。2.【答案】B【解析】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方法是取样器取样法,标志重捕法用于调查体型较大,活动范围较大的动物的种群密度。3.【答案】C【解析】在植物体内合成生长素的过程中,也存在着生长素的分解过程,这样才能保持生长素的正常生理浓度。在生产上应用生长素及其类似物时,用生长素类似物效果明显优于天然的生长素——吲哚乙酸,是因为生长素类似物具有生长素的生理作用,但植物体内没有分解它的酶。而使用吲哚乙酸时,当吲哚乙酸浓度高出植物体的正常水平时,将很快被植物体内的酶分解掉而恢复到正常水平。答案是C。4.【答案】C【解析】兴奋在神经纤维上可双向传导。刺激a点,兴奋先到达左侧电极,后达到右侧电极,因此电流计指针先向左偏转一次,再向右偏转一次。所以,刺激a点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刺激b点,兴奋先到达右侧电极,后达到左侧电极,因此电流计指针先向右偏转一次,再向左偏转一次。所以,刺激b点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5.【答案】B【解析】由图可知,①为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抗原的过程,②为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的过程,①和②过程都是通过细胞直接接触实现的,需要细胞膜上糖被的参与。③为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④为抗原再次侵入机体,记忆细胞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的过程。⑤为抗体和抗原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的过程,该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以上过程为体液免疫过程。B细胞在骨髓中发育成熟,T细胞在胸腺中发育成熟。6.【答案】A【解析】人体血液pH通常在7.35~7.45之间,A错误;人体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当血液中乳酸过多时,NaHCO3就会与其发生反应,生成乳酸钠和H2CO3,B正确;人体血浆中含有缓冲物质,当血液中Na2CO3过多时,H2CO3就会与其发生反应形成NaHCO3,过多的碳酸氢盐可以由肾脏排出,C正确;血液中CO2过多会刺激神经中枢,促进呼吸加深加快将CO2排出,最终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D正确。7.【答案】D【解析】内环境稳态的实现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的结果,A错误;内环境稳态是通过消化、呼吸、泌尿、循环系统协调活动的结果,B错误;内环境稳态是指人体内环境保持相对稳定状态,C错误;内环境稳态是人体内酶正常发挥催化作用的必要条件,D正确。8.【答案】B【解析】神经递质的释放属于胞吐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A错误;由题干可推知,血钙过高,对钠内流的抑制屏障作用增强,会使神经细胞兴奋性降低,表现为肌无力,B正确;乙酰胆碱属于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当乙酰胆碱与肌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结合后,会引起肌细胞收缩。α—银环蛇毒能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那么乙酰胆碱就不能与肌细胞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肌肉就不能收缩,表现是肌肉松弛,C错误;瞬间增大突触前膜对组织液中Ca2+的通透性,并非使肌细胞持续兴奋,而是加快突触前膜内乙酰胆碱的释放,因而引起的效应是加速神经冲动的传递,D错误。9.【答案】C【解析】下丘脑是内分泌的枢纽,可控制其他内分泌腺体的分泌,A正确;血液中③的浓度过低时,通过反馈调节①②激素含量增加,B正确;饮水不足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错误;下丘脑对垂体的控制是通过体液调节实现的,对胰岛细胞的控制通过神经调节,D正确。10.【答案】D【解析】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甚至杀死植物。利用顶端优势原理,顶芽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而高浓度生长素则抑制侧枝生长,进而使植物疏花疏果;同理,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也是利用高浓度的生长素能抑制甚至杀死双子叶杂草。11.【答案】(1)负电位 钠离子内流 高于(2)产生动作电位 钠离子内流(3)钠离子内流量和内流速率减小(4)钠离子通道【解析】(1)据图示可知,图中a点时为静息电位,故神经纤维的膜内电位状态是负电位,bc段为动作电位,电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钠离子内流造成的,此过程钠离子内流是协助扩散,所以c点膜外钠离子浓度高于膜内。(2)图乙中B点处于产生动作电位过程,引起BC段的电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钠离子内流。(3)若培养液中Na+浓度减小,神经纤维受到刺激后,由于在Na+浓度较低的培养液中钠离子内流量和内流速率减小,造成膜电位变化的幅度和速率改变。(4)由于动作电位主要由于钠离子内流造成的,故该基因最可能控制神经纤维膜上的钠离子通道的功能。12.【答案】(1)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2)甲状腺激素 (3)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 (4) ①抗体 与相应的抗原(病原微生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及时清除抗原 ②胃蛋白酶、胰胃蛋白酶 ③过敏原 再次【解析】⑴若⑦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对⑦的分泌具有调节作用的激素名称是甲状腺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⑵甲状腺激素能够影响神经系统发育⑶图示表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稳态。⑷①免疫球蛋白在免疫学中又被称为抗体作用是与相应的抗原(病原微生物)发生特异性结合,及时清除抗原②初乳中若不存在蛋白酶抑制素,进入消化道中的免疫球蛋白会被胃蛋白酶、胰胃蛋白酶分解成多肽服用初乳后出现过敏反应,此时的初乳被称为过敏原,这种过敏反应发生在再次服用初乳时。13.【答案】(1)五点取样法 等距取样法 8 (2)物种数迅速增多,并逐渐达到最多后保持稳定 S0 (3)(n1+n2+n3)/(3S0)【解析】对于不同种类的生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采用的方法不同。样方法常适用于对植物种群密度的取样调查,常用的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取样法。对样方中的植物进行计数时,应记录样方内和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数目。14.【答案】(1)O2 缺少ATP(2)肌肉疲劳后的恢复需消耗O2(3)升高(4)如图所示【解析】(1)由于甲标本置于有O2条件下,乙标本置于无O2条件下,则自变量是有无O2,在其他条件相同时,同时给予连续电刺激,均引起肌肉收缩,因而说明肌肉收缩不一定需要O2;连续收缩后,两标本肌肉最终疲劳,从能量的角度分析,肌肉疲劳的直接原因是缺少ATP。(2)有O2条件下,细胞进行有氧呼吸,释放大量能量,而无O2条件下,细胞进行无氧呼吸,释放少量能量。两标本肌肉均疲劳后,休息一段时间后,再给予刺激,甲标本能恢复收缩能力,而甲标本是置于有O2条件下,所以这一现象说明肌肉疲劳后的恢复需消耗O2。(3)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K+外流,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刺激时,神经纤维膜对钠离子通透性增加,Na+内流,使得刺激点处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正外负,形成动作电位。因此,将神经细胞置于相当于细胞外液的溶液(溶液S)中,若适当升高溶液S中的Na+浓度,则Na+内流数量增多,电位差增大,会导致记录到的动作电位峰值升高。(4)图B中从刺激开始到兴奋完成过程中电位的变化曲线为: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