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6240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62400/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62400/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解析版)
展开四川省威远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1.下列关于果酒、果醋、腐乳和泡菜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果酒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进行多次反复冲洗,这样才可以洗得彻底B. 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气口的作用是在酒精发酵时排出二氧化碳C. 豆腐上长了毛霉以后,需要加盐腌制8天左右,这样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变质,又能使豆腐析出水分,使豆腐块变硬D. 制作泡菜时要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子,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目的是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答案】C【解析】【分析】在果醋的制作过程中,应先冲洗葡萄,再去除葡萄的枝梗,以避免因葡萄破损而导致杂菌污染,同时,冲洗的次数不能太多;制作果酒是利用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的原理,此过程中不能充气;乳酸菌是厌氧型微生物,制作泡菜时要选用特殊的坛子并加水密封,目的是创造有利于乳酸菌发酵的无氧环境。【详解】使用葡萄榨汁前,应先将葡萄冲洗,再除去枝梗,以避免除去枝梗时引起葡萄破损,增加被杂菌污染的机会,A错误;果酒、果醋的发酵装置中,充气口的作用是在醋酸发酵时连接充气泵进行充气;排气口则是在酒精发酵时用来排出二氧化碳,酒精发酵时无需充气,B错误;豆腐上长满毛霉后,需加盐腌制8天左右。加盐可以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块变硬,在后期的制作中不会过早酥烂;此外盐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豆腐块腐败变质,同时还可调味,C正确;制作泡菜时要选用火候好、无裂纹、无砂眼、盖子吻合好的泡菜坛,坛子需要加水密封的目的是隔绝空气,以保证坛内乳酸菌发酵所需的无氧环境,D错误。【点睛】特别提醒:(1)发酵都是利用微生物的呼吸作用,不只是细菌的呼吸作用。发酵微生物≠细菌,如酵母菌、毛霉等也都是发酵常用菌种。(2)对于发酵中的数字的记忆:发酵温度(果酒18~25 ℃,果醋30~35 ℃)、装瓶体积不超过2/3、消毒用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冲洗次数1~2次。(3)充气:酒精发酵为无氧发酵,需封闭充气口;醋酸发酵为有氧发酵,需不断通过充气口充气。 2.微生物种类繁多,生长所需条件也各不相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培养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可用牛肉膏蛋白胨这种通用培养基B. 从微生物中分离出硝化细菌可用无氮培养基C. 乳酸杆菌的新陈代谢方式是异养厌氧型D. 微生物生长中不可缺少的一些微量的无机物称为特殊营养物质【答案】C【解析】【分析】分析题干可知,本题是培养微生物的条件,根据选项涉及的微生物回忆培养条件进行判断。【详解】病毒是寄生在细胞内的,不能用普通培养基培养,必须先培养细胞再培养病毒,A错误;硝化细菌是自养菌非固氮菌,分离时用无有机碳的培养基,不能用无氮培养基,B错误;乳酸杆菌的新陈代谢方式是厌氧异养型,C正确;生长因子是有机物而不是无机物,D错误。 3.下表所示某微生物培养基的配方,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 按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按用途属于通用培养基B. 按物理性质该培养基属于固体培养基;按用途属于选择培养基C. 按培养基成分,所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大肠杆菌D. 按培养基成分,所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酵母菌【答案】D【解析】【分析】选择培养基是指在微生物学中,将允许特定种类的微生物生长,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种类微生物生长的培养基;目的是从众多微生物中分离所需要的微生物。根据上述培养基的成分中含青霉素,可知该培养基为选择培养基。【详解】依物理性质划分,该培养基属于液体培养基(不含琼脂);依用途划分,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有青霉素),AB错误;青霉素能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故该培养基不能培养大肠杆菌,C错误;由培养基的原料有(CH2O)可知,所培养微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异养型,培养的微生物可以是酵母菌,且酵母菌为真菌,青霉素不能抑制真菌的生长,D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关于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 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氮源,该细菌与硝化细菌所利用的碳源物质是相同的B. 选择菌落数在30~300间的所有平板进行计数,以平均数为实验结果C. 对10mL土样稀释106倍后,取0.1 mL该溶液进行重复的涂布实验,测得的菌落数分别为18、234、276,则该10 mL土样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数为2.55×108个D. 应该设置对照以排除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提高可信度【答案】D【解析】【分析】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中,需要配制以尿素为唯一氮源的选择培养基,计数的关键是经梯度稀释后的稀释倍数要合适,计数时通常选择菌落数在30-300之间的实验组平板进行计数。【详解】A. 分离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培养基应以尿素为唯一的氮源,硝化细菌是自养菌,其碳源为二氧化碳,二者利用的碳源不同,A错误;B. 应选择菌落数在30-300间平板进行计数,舍去数据相差较大的数据,以平均数为实验结果,B错误;C. 对10mL土样稀释106倍后,取0.1 mL该溶液进行重复的涂布实验,测得的菌落数分别为18、234、276,则该10 mL土样中分解尿素的细菌数为(234+276)/2÷0.1×10×106=2.55×1010个,C错误;D. 分离微生物时,需要设置不接种的培养基与实验组一起培养做空白对照,设置对照的目的是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干扰,D正确。 5.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 石油醚、醋酸乙酯、乙醚、苯和四氯化碳这几种有机溶剂中,石油醚的沸点最高,在加热萃取时不易挥发,所以石油醚最适宜用作萃取剂B. 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时,可用滴管吸取少量的样品进行点样C. 胡萝卜素的提取顺序是: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D. 乙醇和丙酮不能够用于胡萝卜素的萃取,虽然它们也是有机溶剂,但它们与水混溶【答案】B【解析】【分析】萃取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此外,还有考虑萃取效率、对人的毒性、是否易燃、有机溶剂是否能从产品中完全除去,会不会影响产品的质量等问题,因此选取萃取剂时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时,为保证色素经过纸层析后,色素点清晰,易于鉴别和区分,点样时圆点尽量细小,所以应选用最细注射器的针头,吸取少量的溶液进行点样,而且点样过程要快速细致,而且一次点样完成后,需用风吹干后,再进行下一次点样。【详解】石油醚的沸点最高,在加热萃取时不易挥发,所以石油醚最适宜用作萃取剂,A正确;为保证色素经过纸层析后,色素点清晰,易于鉴别和区分,点样时圆点尽量细小,所以应选用最细注射器的针头,吸取少量的溶液进行点样,而且点样过程要快速细致,B错误;胡萝卜素的提取顺序是: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C正确;萃取剂应该具有较高的沸点,能够充分溶解胡萝卜素,并且不与水混溶,D正确。【点睛】熟悉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原理、方法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有关实验的描述中,正确的有 ①腐乳制作过程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其中毛霉和根霉为互利共生关系②显微镜直接计数法易计数活菌数目③一个菌落是在固体培养基表面以母细胞为中心形成的子细胞团④纤维素分解菌鉴定时在培养基中加入酚红指示剂,如果指示剂变红则能初步鉴定⑤用萃取方法提取胡萝卜素的过程使用水浴加热,目的是防止直接加热引起燃烧爆炸⑥用纸层析法鉴定胡萝卜素的原理是滤纸对各种色素的吸附能力不同A. 1项 B. 2项 C. 3项 D. 4项【答案】A【解析】【分析】1、菌落是指由一个微生物细胞或一堆同种细胞在适宜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生长繁殖到一定程度,形成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落。菌落形态包括菌落的大小、形状、边缘、光泽、质地、颜色和透明程度等,每一种细菌在一定条件下形成固定的菌落特征。 2、在用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纤维素分解菌能够很好地生长,其他微生物则不能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可与培养基中的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当纤维素被分解后,红色复合物不能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从而可筛选纤维素分解菌。【详解】毛霉和根霉都能参与腐乳的制作,但是缺少二者之一,另一微生物并不会死亡,所以两者并不是互利共生关系,①错误;显微镜直接计数法不易区分活菌和死菌,计数时死的菌体也计数在内了,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计数活菌形成的菌落数,②错误;由于微生物大多数都是单细胞生物,单细胞分裂形成子细胞后,原来的母细胞已经不存在,③错误;当纤维素被纤维素酶分解后,刚果红-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因此可通过是否产生透明圈来筛选纤维素分解菌,④错误;用萃取方法提取胡萝卜素的过程要使用水浴加热,这是因为有机溶剂都是易燃物,直接使用明火加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⑤正确;不同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因而在滤纸上随层析液的扩散速度不同,在层析液中溶解度大的在滤纸上扩散的快,溶解度小的扩散的慢,从而达到分离的目的,⑥错误。综上分析,A正确,BCD错误。故选A。 7.某同学利用如图所示装置制作苹果酒和苹果醋,请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1)可分别利用酵母菌和_________菌制作果酒和果醋,这两种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是后者为_________(填“厌氧”“好氧”或“兼性厌氧”)微生物,其细胞结构中__________(填“含有”或“不含有”)线粒体。(2)酵母菌利用苹果汁进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密封充气口后可通过_______________对发酵情况进行及时的监测,用________________检测是否有酒精生成。制作葡萄酒并没有严格灭菌,却没有被杂菌污染,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要利用苹果酒继续发酵生产苹果醋,接种发酵所用菌种后,需要将发酵温度改变为______,并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4)图2中能表示装置内液体发酵过程中pH变化的曲线是________。【答案】 (1). 醋酸 (2). 好氧 (3). 不含有 (4). C6H12O6→2C2H5OH+2CO2+能量 (5). 出料口 (6). (酸性)重铬酸钾 (7). 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 (8). 30~35 ℃ (9). ②【解析】【分析】分析题图1可知:图1是利用酵母菌和醋酸菌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装置示意图,其中出料口的作用是出料、检测;充气口的作用是在果醋制作时通入氧气的;排气口的作用是排气(CO2),其长而弯曲的好处是防止空气中杂菌的污染。【详解】(1)制作果酒利用的是酵母菌,酵母菌是一种兼性厌氧型的真菌,属于真核生物,细胞内含有线粒体;制作果醋所利用的是醋酸菌,醋酸菌是一种好氧的细菌,属于原核生物,细胞内没有线粒体。(2)酵母菌利用苹果汁进行酒精发酵的反应式为C6H12O6→2C2H5OH+2CO2+能量。密封充气口后可通过出料口对发酵产生的酒精进行及时的监测;检测酒精通常是在酸性条件下加入重铬酸钾溶液,若出现灰绿色,表明有酒精存在。制作葡萄酒并没有严格灭菌,却没有被杂菌污染,主要原因是在缺氧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可以生长繁殖,而绝大多数其他微生物都因无法适应这一环境而受到抑制。(3)醋酸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在30~35℃,且醋酸菌为好氧细菌,需要适时通过充气口充气。(4)整个发酵过程为苹果汁→苹果酒→苹果醋:在酵母菌将苹果汁发酵为苹果酒时,呼吸产生的CO2将溶于发酵液中,使发酵液的pH略有下降;在醋酸菌将苹果酒发酵为苹果醋时,将产生大量的醋酸,是发酵液的pH快速下降,故符合上述分析的曲线为②。【点睛】传统发酵技术中四种常用菌种比较: 酵母菌醋酸菌毛霉乳酸菌生物学分类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真核生物原核生物代谢类型异养兼性厌氧型异养需氧型异养需氧型异养厌氧型发酵条件前期需氧,后期不需氧一直需氧一直需氧无氧生长适宜温度18~25 ℃30~35 ℃15~18 ℃室温生产应用酿酒、发面酿醋制作腐乳制作酸奶、泡菜 8.腐乳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了,为我国特有的发酵制品之一。早在公元五世纪,北魏时期的古书上就有“干豆腐加盐成熟后为腐乳”之说。在《本草纲目拾遗》史记述:“豆腐又名菽乳,以豆腐腌过酒糟或酱制者,味咸甘心。”请回答下列问题:(1)腐乳制作中有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主要是毛霉,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________ ℃。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代谢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型,生殖方式是___________生殖。(2)从微生物培养的角度看,豆腐是_____________(按物理性质)培养基,现代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味咸”是因为加了盐,加盐的目的除了调味以外,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 12% 左右,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3)“甘心”是指在多种微生物的协同作用下,普通豆腐转变成风味独特的腐乳,其原因是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答案】 (1). 15~18 (2). 异养需氧 (3). 孢子 (4). 固体 (5). 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 (6). 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 (7). 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 (8). 抑制微生物生长 (9). 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解析】【分析】腐乳制作的实验原理: (1)参与豆腐发酵的微生物有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多种,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 (2)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常见于土壤、水果、蔬菜、谷物上,具有发达的白色菌丝。 (3)毛酶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将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详解】(1)腐乳发酵的主要微生物是毛霉,其生长的适宜温度为15~18℃。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生殖方式是孢子生殖。(2)腐乳发酵过程中,豆腐就是毛霉的固体培养基;现代腐乳生产是在严格无菌条件下将优良的毛霉菌种接种在豆腐上。“味咸”是因为加了盐,加盐的目的除了调味外,还有抑制微生物的生长,避免腐败变质以及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使豆腐变硬的作用;酒的含量一般控制在 12% 左右,目的是抑制微生物生长,同时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3)毛霉等微生物产生的蛋白酶将豆腐中的蛋白质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将脂肪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点睛】腐乳制作过程应注意的相关知识:1、用盐腌制时,注意盐都用量。盐的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可能导致豆腐腐败变质;盐的浓度过高,会影响腐乳的口味。2、酒精含量的高低与腐乳后期发酵时间的长短有很大关系。酒精含量越高,对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也越大,使腐乳成熟期延长;酒精含量过低,蛋白酶的活性高,加快蛋白质的水解,杂菌繁殖快,豆腐易腐败,难以成块。3、在豆腐乳的腌制过程中,盐的作用:盐不仅能防止豆腐腐败,还可与分解形成的氨基酸结合成氨基酸钠,使豆腐乳味道鲜美。4、豆腐乳的前、后期制作中温度和空气条件:豆腐乳的前期制作温度控制在15℃~18℃环境条件下,因为毛霉属需氧型微生物,因而放置在空气中即可;豆腐乳的后期制作温度控制在30℃条件下,且要放入坛中密封坛口。5、在豆腐乳的后期制作过程中,能防止杂菌生长,利于后期成熟的因素:腌制中的盐,卤汤中的酒、香辛料以及对坛子消毒、装坛密封时用酒精灯火焰处理坛口等,都有抑制微生物生长的作用。 9.农村中泡菜的制作方法:将新鲜的蔬菜经过整理、清洁后,放入彻底清洗并用白酒擦拭过的泡菜坛中,泡菜坛一般是两头小中间大的陶器,坛口有坛沿,凡有裂缝的菜坛不能用。然后加入盐水、香辛料及一些“陈泡菜水”,密封后置于阴凉处,最适环境温度为28~32 ℃。有时制作的泡菜会“咸而不酸”或“酸而不咸”,前者是用盐过多,后者是用盐过少。(1)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加热煮沸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2)菜坛密封的原因是保证乳酸菌发酵所需的______________。蔬菜刚入坛时,其表面带有不抗酸的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等微生物。其中的酵母菌最初的呼吸作用方式是__________,请写出相关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入一些“陈泡菜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制作泡菜的过程中,有机物的干重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 ,菜坛内有机物的种类__________(填“增加”或“减少”)。(5)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__________,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答案】 (1). 除去水中的氧气,杀灭盐水中的杂菌 (2). 无氧环境 (3). 有氧呼吸 (4). 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 (5). 提供乳酸菌菌种,使其在短时间内形成菌种优势 (6). 减少 (7). 增加 (8). 比色法 (9). 玫瑰红色染料【解析】【分析】泡菜制作的原理是乳酸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制作泡菜过程中应进行无菌操作;泡菜盐水的浓度应该是清水与盐的比例应为4:1,如果盐浓度过高会抑制乳酸菌发酵,造成咸而不酸,盐浓度过低不足以抑制微生物生长,造成杂菌污染;为了缩短制作时间可以加入陈泡菜水,以增加乳酸菌数量;微生物培养所用的培养基至少包括碳源、氮源、水、无机盐等。【详解】(1)制作泡菜时,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使用,其中加热煮沸的目的是除去水中的氧气,杀灭盐水中的杂菌。(2)乳酸菌是异养厌氧型生物,菜坛密封可以为乳酸菌提供无氧环境。酵母菌最初的呼吸作用方式是有氧呼吸,其反应式为: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3)“陈泡菜水”中含有大量的乳酸菌,可提供乳酸菌菌种,使其在短时间内形成菌种优势,因此在制作泡菜的时候需要加入“陈泡菜水”。(4)乳酸菌的生命活动消耗有机物,将有机物转变成其他物质,因此有机物的干重减少,有机物的种类增多。(5)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显色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点睛】注意泡菜制作的实验原理和流程:10.有机磷农药使用不当有时会造成瓜果蔬菜等食品农药残留超标,危害人类健康。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提出:土壤中可能存在高效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制备固体培养基时需加入的常用凝固剂是__________。若培养基需要调节pH,则应在灭菌之____(填“前”或“后”)调节。(2)为了获得能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菌种,可在被有机磷农药污染土壤中取样,并在培养基上添加适量的______________进行选择培养。分离纤维素分解菌,宜从富含纤维素的土壤中取样。纤维素分解菌之所以能够利用纤维素维素,是因为其细胞内含有纤维素酶,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 __________________ 。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 ___________, 第三种酶将它分解成葡萄糖。(3)该小组在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若要测定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既可在显微镜下用___________________直接计数,也可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当样品的___________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来源于样品稀释液中的______________。用这种方法测定菌体密度时,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多,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将获得的3种待选微生物菌种甲、乙、丙分别接种在1L含20mg有机磷农药的相同培养液中培养(培养液中其他营养物质充裕、条件适宜),观察从实验开始到微生物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甲、乙、丙分别为32小时、45小时、16小时,则应选择微生物__________(填“甲”、“乙”或“丙”)作为菌种进行后续培养。【答案】 (1). 琼脂 (2). 前 (3). 有机磷农药 (4). 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 (5). 纤维二糖 (6). 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 (7). 血细胞(血球)计数板 (8). 稀释度 (9). 一个活菌 (10). 当两个或多个细胞连在一起时,平板上观察到只是一个菌落 (11). 丙【解析】【分析】为了获得能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菌种,就要人为提供有利于该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所用的选择培养基除了含有碳源、氨源及水和无机盐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外,还需添加适量的有机磷农药,以便进行选择培养。【详解】(1)在制备固体培养基时,常需加入凝固剂琼脂。平板培养基配制的基本流程为:计算→称量→溶化→调节pH→灭菌→倒平板,即调节pH应在灭菌之前调节。(2)为了获得能降解有机磷农药的微生物菌种,就要人为提供有利于该微生物的生长条件,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因此所用的选择培养基除了含有碳源、氨源及水和无机盐等微生物生长所需的基本营养成分外,还需添加适量的有机磷农药,以便进行选择培养。纤维素酶是一种复合酶,一般认为它至少含有三种组分,即C1酶、CX酶、葡萄糖苷酶。前两种酶使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 第三种酶将纤维二糖分解成葡萄糖。(3)为检测培养基平板灭菌是否合格,在接种前需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培养一段时间,观察有无菌落形成,若无菌落形成,则说明培养基平板灭菌合格。(4)测定并统计培养液中选定菌种的菌体数,既可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血球)计数板直接计数,也可选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活菌数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一个活菌就生长为一个菌落。用这种方法测定菌体密度时,由于存在少数两个或多个活菌细胞连在一起的现象,而平板上观察到的只是一个菌落,所以实际活菌数量要比测得的数量多。(5)依题意可知,甲、乙、丙培养液中的微生物从实验开始到停止生长所用的时间分别为32小时、45小时、16小时,说明微生物丙分解有机磷农药的能力比甲、乙强,因此应选择微生物丙作为菌种进行后培养。【点睛】利用培养基的特定化学成分分离特定微生物的方法:如当石油是唯一碳源时,可抑制不能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的生长,使能够利用石油的微生物生存,从而分离出能消除石油污染的微生物。其次应注意两种计数微生物的方法:(1)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利用特定细菌计数板或血球计数板,在显微镜下计数一定容积样品中的细菌数量。该方法不能区分细菌的死活。(2)间接计数法(活菌计数法):常用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的理论依据:当样品的稀释度足够高时,培养基表面生长的一个菌落即代表一个活菌。为了保证结果准确,一般选择菌落数在30~300的平板进行计数,每个稀释倍至少数涂布3个平板进行计数,取平均值。 11.生物组织中存在多种有机物,不同的有机物其提取与鉴定方法不尽相同。根据所学知识,请回答下列问题。(1)采用蒸馏法提取玫瑰油时,向初步提取的乳化液中加入NaCl,作用是_______________。(2)采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时,提取之前需用___________浸泡,以提高出油率。还要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0.25%的____________和5%的Na2SO4,并调节pH至7~8,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采用萃取法从胡萝卜中提取胡萝卜素的主要步骤是:粉碎、干燥、萃取、____________、浓缩。干燥时,要注意控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否则会引起胡萝卜素的分解;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时还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在对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______ 法进行鉴定时应与_______________作对照。(4)下图是某同学对萃取的胡萝卜素样品所做的鉴定实验的结果。图中实验组是__________,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1). 使油水明显分层 (2). 石灰水 (3). NaHCO3 (4). 使橘皮油易与水分离 (5). 过滤 (6). 温度和时间 (7). 性质和使用量 (8). 纸层析 (9). 标准样品 (10). B、C (11). 萃取样品中不含β-胡萝卜素【解析】【分析】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的主要方法有:蒸馏法、压榨法和萃取法。玫瑰精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适用于蒸馏法提取;橘皮精油如果使用蒸馏法会导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的部分水解,通常采用压榨法提取;胡萝卜素不溶于水,易溶于石油醚等有机溶剂,适用于萃取法提取。【详解】(1)玫瑰精油具有较强的挥发性,可以利用水蒸气将玫瑰精油携带出来,适用于蒸馏法提取,提取过程中向初步提取的乳化液中加入氯化钠,可增加盐的浓度,有利于油水明显分层。(2)采用压榨法提取橘皮精油时,橘皮压榨之前,要对橘皮用石灰水浸泡10小时以上,橘皮要浸透,因为石灰水呈强碱性,能够破坏细胞结构,分解果胶,压榨时不会脱滑,出油率高;提取过程中,为了使橘皮精油易于与水分离,还要分别加入相当于橘皮质量的0.25%的NaHCO3和5%Na2SO4,并调节pH至7~8。(3)胡萝卜素为橘黄色结晶,脂溶性物质,易溶于石油醚等脂溶性有机溶剂,用萃取法提取胡萝卜素的流程为: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新鲜的胡萝卜含有大量的水分,在干燥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时间,温度过高或时间过长均会导致胡萝卜素的分解;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同时还受原料颗粒的大小、含水量等条件的影响;在对提取的胡萝卜素粗品通过纸层析法进行鉴定时应与标准样品作对照,通过分别观察标准样品和萃取样品中位于展开剂前沿的胡萝卜素层析带对所提取的胡萝卜素进行分析和评价。(4)分析图示可知,A、D为标准样品点,B、C为实验样品点(即实验组)。由于标样(A、D)层析后扩散的位置(β-胡萝卜素)与萃取样点(B、C)扩散后的位置不同,所以萃取样品中不含β-胡萝卜素。【点睛】熟悉萃取法提取和纸层析法分离鉴定胡萝卜素的原理、方法和操作中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