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解析版)
展开
新疆奎屯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
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
1.沙漠植物的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
A. 蛋白质 B. 油脂 C. 核酸 D. 水
【答案】A
【解析】
【详解】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中,含量最多有有机物是蛋白质,其含量占细胞鲜重的7%--9%,占细胞干重的50%以上,A正确。
故选A。
2. 生物体都是由各种化合物构成的有机统一体,下列关于其组成化合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不同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可以不同
B. 细胞是由这些化合物构成的最基本的生命系统
C. 在细胞内,每一种化合物都有其重要且独特的生理功能
D. 每一种化合物必不可缺的组成元素就是C、H、O、N四种元素
【答案】D
【解析】
【详解】A.不同化合物在细胞中的存在形式不同,如水就有自由水和结合水的存在方式,A正确;
B.细胞是生命系统最基本的结构层次,即细胞是最基本的生命系统,B正确;
C.细胞内由于基因表达不同,所以不同化合物有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C正确;
D.C、H、O、N并不是每一种化合物必不可缺的四种元素,如水只含有H和O元素,D错误;因此,本题答案选D。
3. 下列有关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不正确的是
A. 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
B. 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
C. 动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都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
D. 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
【答案】C
【解析】
动植物细胞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等结构,A正确;液泡主要存在于植物细胞中,中心体存在于动物和某些低等植物细胞中,B正确;高等植物细胞间信息交流可依赖胞间连丝完成,不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C错误;植物细胞在细胞膜的外面还有一层细胞壁,而动物细胞没有,D正确。
4.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线粒体和叶绿体携带的遗传信息可以表达出来
B. 线粒体和叶绿体为双层膜结构,其内膜中酶的种类相同
C. 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
D. 蓝藻没有叶绿体也能进行光合作用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含有DNA、核糖体,都能够进行基因的表达,A正确;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由于两者进行的生命活动不同,所以发生的生化反应就不同,酶的种类也不相同,B错误;两者都有增大膜面积的方式,线粒体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叶绿体类囊体堆叠形成基粒,C正确;蓝藻是原核生物,只有唯一的一种细胞器--核糖体,但是蓝藻有进行光合作用的色素、酶,所以可以进行光合作用,D正确。
5.如图为细胞核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①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环状结构
B. ②是产生核糖体、mRNA和蛋白质的场所
C. 核膜由两层磷脂分子组成,蛋白质、D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膜进出细胞核
D. 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
【答案】D
【解析】
【详解】A、①是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链状结构,A错误;
B、②是核仁,是产生核糖体的场所,蛋白质形成的场所是核糖体,B错误;
C、核膜由两层膜组成的,共四层磷脂分子,蛋白质、RNA等生物大分子可以穿过核孔进出细胞核,DNA不能穿过核孔,C错误;
D、核孔对物质的运输具有选择性,如DNA不能自由进出细胞核,D正确。
故选D。
6. 下图为某种细胞处于某种状态下的图示,对这一图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图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
B. ①处溶液的浓度一定大于⑥内溶液浓度
C. 结构④与⑤是与能量转换相关的细胞器
D. 结构②与该细胞细胞壁的形成相关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图中的细胞有细胞壁、大液泡、叶绿体等结构,为高等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示意图,A项正确;该细胞处于质壁分离状态,若正处在发生质壁分离的过程中,则①处外界溶液的浓度大于⑥处细胞液的浓度,若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的过程中,则①处外界溶液的浓度小于⑥处细胞液的浓度,也可能正处于平衡状态,则①处外界溶液的浓度等于⑥处细胞液的浓度,B项错误;结构④是线粒体,为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⑤是叶绿体,为光合作用的场所,两者都与能量转换相关,C项正确;结构②是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形成相关,D项正确。
7.有关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ATP脱去两个磷酸基团后,形成的一磷酸腺苷是某些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B. 人体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中的ATP水解提供能量,此时肌肉细胞中ATP合成酶也具有活性
C. 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条件都相同,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
D. 从光能转变成为思考问题所需能量的主要途径是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葡萄糖中稳定的化学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电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A、ATP中文名称叫三磷酸腺苷,结构简式A-P~P~P,~代表高能磷酸键,其断裂后,形成的一磷酸腺苷是某些酶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正确;
B、ATP和ADP的相互转化,人体剧烈运动时消耗能量,由肌肉细胞中的ATP水解提供,此时肌肉细胞中ATP合成酶也具有活性,B正确;
C、同一生物体内各种酶的催化条件不同,其催化效率受温度和pH的影响,C错误;
D、从光能转变成为思考问题所需能量的主要途径是:光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继而合成葡萄糖,通过呼吸作用转化为ATP中活跃的化学能,最后因为刺激转化为电能,D正确。
故选C。
8. 如图表示某植物生长与温度的关系,由图可知( )
A. 昼温为25℃时,植物生长最快的夜间温度是15℃
B. 昼夜恒温条件下,当温度低于12.5℃时,植物将停止生长
C. 昼夜恒温为25℃时,该植物利用的CO2量与昼温25℃、夜温10℃时相等
D. 昼温25℃、夜间温度为5℃时,一昼夜该植物没有有机物积累
【答案】A
【解析】
昼温为25℃时,植物生长最快的夜间温度是15℃,因为一日干物质增长量最大,A正确;若处于恒定温度温室内,当室温为5℃时,干物质增长量为0,植物将停止生长,B错误;昼夜温度均为25℃时和昼温25℃夜温10℃时有机物的积累量一样,但夜温10℃消耗有机物少,所以昼夜温度均为25℃时,光合作用利用的C02量大,C错误;夜间温度为5℃时,昼温为25℃时有少量有机物的积累,昼夜恒温时该植物没有有机物积累,D错误。
9.如图表示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在O2浓度为a、b、c、d时,CO2释放量和O2吸收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O2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最弱
B. O2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5
C. O2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小于无氧呼吸
D. O2浓度为d时,有氧呼吸强度与无氧呼吸强度相等
【答案】D
【解析】
O2吸收量代表有氧呼吸强度,图中O2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强度最弱,A项正确;O2浓度为b时,细胞呼吸释放的CO2总量为8,O2的吸收量为3,由此可知,细胞无氧呼吸释放的CO2量为5,有氧呼吸释放的CO2量为3,因此细胞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2.5,细胞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量为0.5,所以O2浓度为b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是无氧呼吸的1/5,B项正确;同理,O2浓度为c时,有氧呼吸消耗葡萄糖的量小于无氧呼吸,C项正确;O2浓度为d时,CO2释放量等于O2吸收量,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D项错误。
10.根据每个细胞中核DNA相对含量不同,将某种连续增殖的动物细胞归为甲、乙、丙三组,每组细胞数如图1所示。根据细胞中每条染色体的DNA含量在细胞周期中的变化绘制曲线,如图2所示。下列有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A. 图1中的甲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DE段
B. 图1中的乙组细胞全部位于图2中的AB段
C. 丙组中只有部分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加倍
D. 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
【答案】A
【解析】
【详解】A、图1中甲组细胞处于G1期和有丝分裂末期,而图2中的DE段表示有丝分裂后期和末期,A错误;
B、图1中的乙组细胞处于S期,对应于图2中的AB段,B正确;
C、图1中的丙组细胞处于G2期、前期、中期和后期,其中G2期、前期和中期对应于图2中的BC段,而后期对应于DE段,C正确;
D、秋水仙素能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子染色体不能移向两极,进而导致细胞不能分裂,因此使细胞中染色体数目(DNA含量)加倍,所以用秋水仙素处理,会导致丙组细胞数增多,D正确。故选A
11.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分化、衰老、凋亡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分化导致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也越强
B. 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减小
C. 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不利于个体生长发育
D. 细胞癌变后不但蛋白质改变,染色体也不正常
【答案】D
【解析】
【详解】A、细胞分化导致分化程度越高,分裂能力越弱,A错误
B、细胞衰老表现为酶活性降低,细胞核体积变大,B错误
C、细胞凋亡受基因控制,细胞凋亡对生物的生命活动有积极意义,C错误
D、细胞癌变后,遗传物质发生改变,不但蛋白质改变,染色体也不正常,D正确。
故选D。
12.按照下表标记噬菌体和大肠杆菌的DNA和蛋白质,然后进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侵染后产生的子噬菌体与母噬菌体形态完全相同,而子代噬菌体的DNA分子与蛋白质分子应含有的标记元素是 ( )
DNA
蛋白质
亲代噬菌体
32P
35S
大肠杆菌
31P
32S
A. 31P、32P、32S B. 31P、32P、35S
C. 31P、32P、32S 、35S D. 32P、32S 、35S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P是组成DNA的元素,S是组成蛋白质的元素;
②当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DNA全部注入到细菌体内,而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则留在细菌外面;
③噬菌体的DNA进入细菌体内后,是利用细菌的组成成分为原料,合成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所以子代噬菌体的DNA中既含有自身的标记元素32P,又含有细菌的标记元素31P,由于噬菌体的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所以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只含有细菌的标记元素32S。
故选A。
13.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无荚膜R株细菌不能使小鼠发病;有荚膜S株细菌使小鼠发病)
A. R株细菌与S株DNA混合后,转化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B. 用S株DNA与活R株细菌混合后,可能培养出S株菌落和R株菌落
C. 用DNA酶处理S株DNA后与活R株细菌混合,可培养出S株菌落和R株菌落
D. 格里菲思用活R株与死S株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可导致小鼠死亡,这就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A、R型细菌与S型细菌DNA混合后,转化结果是基因重组的结果而不是基因突变,A错误;
B、用S型细菌DNA与活R 型细菌混合后,可能培养出S株菌落和R株菌落,只有部分R菌转变成S菌,B正确;
C、用DNA 酶处理S 型细菌DNA 后与活R 型细菌混合,DNA被破坏,不能培养出S 型细菌菌落而有R型细菌菌落,C错误;
D、格里菲思用活R 型细菌与死S 型细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可导致小鼠死亡,但不清楚是何物质,只存在转化因子,无法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故选B。
14.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的碱基A与T是通过下列哪种结构连接起来的 ( )
A. 氢键 B. —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
C. 肽键 D. —磷酸—脱氧核糖—磷酸—
【答案】B
【解析】
【详解】在DNA分子的一条单链中,相邻核苷酸间通过磷酸和脱氧核糖间的磷酸二酯键相连,相邻碱基间则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相连,B正确。故选B。
15. 关于图示DNA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可作用于①部位,DNA连接酶作用于部位③
B. 该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和(A+T)/(G+C)的比例上
C. 若该DNA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m>2n),则G的个数为(pm/2n)-p
D. 把此DNA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子代中含15N的DNA占3/4
【答案】C
【解析】
【详解】A.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都作用于①部位, 解旋酶的作用于③部位,A错误;
B.DNA中都有A、T、C、G四种碱基,DNA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对的排列顺序,B错误;
C. DNA分子中A为p个,占全部碱基的n/m,则碱基总数是mp/n,G=C=(mp/2n)-p,C 正确;
D. 由于DNA分子是半保留复制方式,将该DNA分子放在含15N的培养液中复制两代,形成的DNA分子中都含有15N子链,比例为1,D错误.答案选C.
16.如图为真核生物染色体上DNA分子复制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图中DNA分子复制是从多个起点同时开始的
B. 图中DNA分子复制是边解旋边双向复制的
C. 真核生物DNA分子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
D. 真核生物的这种复制方式提高了复制速率
【答案】A
【解析】
【详解】A、由图可看出,此段DNA分子有三个复制起点, 三个复制点复制的DNA片段的长度不同,因此复制的起始时间不同,A错误;
B、由图中的箭头方向可知,DNA分子是双向复制的,且边解旋边复制,B正确;
C、DNA分子的复制首先要在解旋酶的作用下进行解旋,C正确;
D、真核细胞的DNA分子具有多个复制起点,这种复制方式加速了复制过程,提高了复制速率,D正确。
故选A。
17. 下列有关染色体、DNA、基因三者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每条染色体上含有一个或两个DNA,DNA 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
B. 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
C. 三者都是生物细胞内的主要遗传物质
D. 三者能复制、分离和传递
【答案】C
【解析】
【详解】每条染色体上复制前含有一个DNA,复制后含有两个DNA;一个DNA分子上含有多个基因,A项正确;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生物的传种接代中,染色体的行为决定着DNA和基因的行为,B项正确;DNA是细胞中的遗传物质,C项错误;三者能复制、分离和传递,D项正确。
18.一个基因型为AaXbY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则另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aXb Y Y B. Xb aY Y
C. aXb aY Y D. AAaXb Y Y
【答案】A
【解析】
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产生了一个AAaXb的精子,说明含有A和a的同源染色体没有分开,移向同一极并分配到同一个次级精母细胞中,所以产生了基因型为AAaaXbXb和YY的两种次级精母细胞;减数第二次分裂类似于有丝分裂,所以基因型为YY的次级精母细胞产生了两个基因型为Y的精子;而基因型为AAaaXbXb的次级精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AA的两条染色体移向同一极并分配到同一个精细胞中,所以形成了基因型为AAaXb和aXb的精子,故选A。
19. 将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待其长成后用其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有关新植株的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1)是单倍体 (2)体细胞内没有同源染色体
(3)不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4)体细胞内有同源染色体
(5)能形成可育的配子 (6)可能是纯合子也有可能是杂合子
(7)一定是纯合子 (8)是二倍体
A. (4)(5)(7)(8) B. (1)(4)(5)(6) C. (1)(2)(3) (6) D. (1)(4)(5)(7)
【答案】B
【解析】
【详解】花药进行离体培养得到了新的植株是单倍体,(1)正确,(8)错误;
二倍体玉米的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形成四倍体,经过花药离体培养形成的单倍体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即体细胞内含有同源染色体,(2)错误,(4)正确;
该单倍体的幼苗中含有2个染色体组,则能形成可育的配子,(3)错误,(5)正确;
若二倍体玉米的基因型是Aa,用秋水仙素处理后基因型为AAaa,产生的花粉有AA、aa、Aa,经花药离体培养得到的单倍体有AA、aa、Aa,既有纯合子,也有杂合子,(6)正确,(7)错误。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故选B。
20.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可依次解决①—⑤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显性性状)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⑤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不是纯合体的最简便方法( )
A. 自交 杂交 自交 测交 测交 B. 测交 杂交 自交 自交 测交
C. 测交 杂交 自交 测交 自交 D. 测交 测交 杂交 测交 自交
【答案】C
【解析】
【详解】①为测定未知基因型个体的基因型,可利用测交的方式,将其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利用后代的表现型判断被测个体的基因型。
②区分一对性状的显隐性可利用杂交的方式,根据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来判断显隐性。
③提高小麦纯合度可利用多代自交的方式,舍弃后代中的不抗病品种,抗病品种的纯合度会不断提高。
④检测一个未知基因型的个体的基因型,最常用的方法是测交。测交时,未知基因型杂合个体与有关隐性纯合个体之间的交配,通过后代的性状表现及比例即可推算出被测个体的基因型。
⑤鉴别一株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体,最简便的方法是自交,根据产生后代是否出现性状分离即可鉴别。测交也可鉴别高茎豌豆是否为纯合子,但因豌豆为自花授粉的植物,所以自交比测交要简便。
综上所述,①~⑤采用方法分别为测交、杂交、自交、测交、自交,C正确。
故选C。
21. 羊的毛色白色对黑色为显性,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接连生下了3只小羊是白羊,若他们再生第4只小羊,其毛色 ( )
A. 一定是白色的 B. 是白色的可能性大
C. 一定是黑色的 D. 是黑色的可能性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于两只杂合白羊为亲本进行杂交,所在后代是白羊的概率为3/4,黑羊的概率为1/4,所以再生第4只小羊是白羊的概率为3/4,黑羊的概率为1/4,所以再生第四只小羊,其毛色是白色的可能性大。故选:B。
22. 下图是同一种生物体内,有关细胞分裂的一组图像,下列与此有关的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在图⑤所示的时期进行的
B. 可遗传的变异来源之一的基因重组的发生与图①有关而与图③无直接关系
C. 在图②示细胞分裂方式,在其间期发生的基因突变传递给下一代的可能性要比图③所示的大得多
D. 在雄性动物体内,同时具备上述5个图所示细胞分裂时期的器官是睾丸而不是肝脏
【答案】B
【解析】
【详解】A、中心法则所表示的生命活动内容主要是DNA的复制和蛋白质的合成(转录和翻译过程),而这两种生命活动主要发生在细胞分裂间期,即图⑤所显示的时期,A正确;
B、自然状态下,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和后期,因此与图②有关,与图③无关,B错误;
C、若基因突变发生在体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中,则一般不会遗传给后代;若基因突变发生在生殖细胞的减数分裂过程中,则可能会遗传后代,C正确;
D、上述细胞的分裂方式包括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只有生殖器官(图示表示雄性动物,生殖器官为睾丸)内的细胞能同时进行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而肝脏属于体细胞,不能进行减数分裂,D错误。
故选:B。
23. 基因工程的正确操作步骤是( )
① 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相结合 ② 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③ 检测目的基因的表达 ④ 提取目的基因
A. ③④②① B. ②④①③
C. ④①②③ D. ③④①②
【答案】C
【解析】
【详解】基因工程中,首先需要④提取目的基因;获得目的基因后,利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将①目的基因与运载体结合;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后,②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基因工程操作是否成功需要最后一步,即③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故正确顺序为④①②③。ABD错误,C正确。故选C。
24. 下列实验方法或原理正确的是
A. 调查白化病发病率时,应在该病集中的社区进行调查
B. 秋水仙素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相同
C. 卡诺氏液能够固定细胞形态和对染色体进行染色
D. 观察加倍后的染色体数目应该选择细胞有丝分裂前期
【答案】B
【解析】
【详解】
试题分析:调查白化病发病率时,应在人群进行调查,A错误;
秋水仙素与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的原理相同,都是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正确;
卡诺氏液能够固定细胞形态,但不能对染色体进行染色,C错误;
观察加倍后的染色体数目应该选择细胞有丝分裂中期,D错误。
25. 下图是科学家对果蝇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测定结果,下列有关该图说法正确的是
A. 控制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是等位基因
B. 控制白眼和朱红眼的基因在遗传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C. 该染色体上的基因在后代中都能表达
D. 该染色体上的碱基数A=T,G=C
【答案】D
【解析】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而朱红眼与深红眼的基因位于一条染色体上,A错误;等位基因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B错误;基因的表达具有选择性,C错误。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在DNA分子中A=T,C=G,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在染色体上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二、非选择题
26.下图表示人体内几种化学元素和化合物的相互关系,其中a、b表示有机小分子物质,A、B、X代表有机高分子物质,虚线表示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请据图分析回答:
(1)图中①过程是___________,所需原料是___________,完成②的场所是_____________ (细胞器)。
(2)B可分为B1、B2、B3等,其原因是:从b分析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小分子b结构通式_______________。
(3)图中Y是指________,当人们正在显微镜下对 Y进行形态观察和计数时,图中Y:A= ______;
(4)A的立体结构是 _____ ,若B水解成b有m个,则控制B形成的A中a至少有_____个。
【答案】 (1). 转录 (2). 核糖核苷酸 (3). 核糖体 (4). 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 (5). (6). 染色体 (7). 1:2 (8). 双螺旋 (9). 6m
【解析】
【详解】(1)分析题图可以知道,①过程是由DNA形成mRNA的过程即转录过程,所需的原料是核糖核苷酸,该过程需要RNA聚合酶;②过程是以mRNA为模板形成蛋白质的过程,该过程是翻译,场所是核糖体。
(2)分析题图可以知道,蛋白质B有为、、等多种,即蛋白质具有多样性,蛋白质多样性的原因是b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不同。B氨基酸结构通式。
(3)分析题图可以知道,Y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Y是染色体;在显微镜下对染色体进行观察和计数时往往选择细胞分裂中期的细胞,此时染色体复制后,着丝点没有分裂,一条染色体上含有2条染色单体、2个DNA分子,因此此时染色体与DNA数目之比是1:2。
(4)A是DNA,其的立体结构是双螺旋,在转录和翻译观察中,DNA上脱氧核苷酸数目:mRNA上核糖核苷酸数目: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6:3:1,因此若B水解成b有m个,则控制B形成的A中a至少有6m个。
27.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其中大写字母表示物质,小写字母表示物质运输方式,请据图回答:
(1)图中大写字母分别表示: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
(2)Ⅰ、Ⅱ表示细胞外侧的是_____________。
(3)在a~e这五个过程中,可代表细胞吸收氧气的是_____________,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_____________,葡萄糖进入人体成熟红细胞的是_____________。
(4)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具有_____________。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_____________。
【答案】 (1). 蛋白质 (2). 磷脂双分子层 (3). I (4). b (5). a (6). c、d (7). 选择透过性 (8). 流动性
【解析】
【详解】(1)A为蛋白质,B为磷脂双分子层。
(2)I是细胞外,因为含有D糖蛋白。
(3)氧气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可用b表示,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主动运输,可用a表示。葡萄糖进入人体成熟红细胞的是协助扩散,可用c、d表示。
(4)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选择透过性膜;B为磷脂双分子层,由于磷脂分子具有流动性,所以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会变小。故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会变小可说明B具有流动性。
28.图一表示发生在高等植物叶肉细胞内的A、B两项生理作用及相互关系的图解,其中①~⑦代表物质,abcdefgh表示生理过程,I~Ⅲ代表B生理作用的反应阶段。图二表示该叶片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的变化曲线,请据图分析回答:
(1)若①是[H],③是______________。
(2)在图二甲状态时,可以发生图一abcdefgh中的a、f、g和______________。图二中乙~丙时,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
(3)如果在图二的乙突然升高CO2浓度,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______________。
(4)写出该植物体细胞中可能存在的形成CO2的生理作用名称______________。
(5)⑤、⑥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6)在B生理作用过程的I~Ⅲ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____________ 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___阶段。
【答案】 (1). ATP (2). h (3). 光照强度 (4). 增加 (5).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6). 水 (7). 丙酮酸 (8). II和III (9). Ⅲ
【解析】
【详解】(1)分析图一可以知道,若①是[H],③是ATP。
(2)图二甲状态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不进行光合作用,可以发生图一abcdefgh中的a、f、g和h。图二中乙~丙时,光照强度增加,光合速率加快,故限制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
(3)如果在图二的乙突然升高CO2浓度,二氧化碳的固定增强, C3的生成增多,C3的还原速度暂时不变,故升高CO2浓度,叶绿体内C3化合物的含量增加。
(4)植物细胞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均有CO2产生。
(5)由以上分析可以知道图一中⑤代表水,⑥代表丙酮酸。
(6)在B生理作用过程的I~Ⅲ反应阶段中,发生在线粒体中的是Ⅱ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和Ⅲ有氧呼吸第三阶段,释放能量最多的是Ⅲ有氧呼吸第三阶段。
29.下图表示基因指导蛋白质合成的过程。请分析并回答:
(1)甲过程发生在________(场所),在①________的催化下完成,产物是________。
(2)图中③表示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
(3)核糖体在⑤上的移动方向是____(向左、向右)。若在⑤中插入一个碱基,则可能导致肽链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发生改变。
【答案】 (1). 细胞核 (2). RNA聚合酶 (3). RNA (4). tRNA (5). 识别并转运特定的氨基酸 (6). 向右 (7). 长度 (8). 氨基酸的序列
【解析】
【详解】(1)图中甲过程表示转录,主要发生在细胞核,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需以需以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在RNA聚合酶的催化下完成,产物是RNA。
(2)图中③表示tRNA,其作用是识别并转运特定的氨基酸。
(3)图中可以看出,左侧肽链已经形成,右侧翻译仍在进行,因此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向右。若在mRNA中插入一个碱基,在密码子将改变,则可能导致肽链的长度和氨基酸的序列发生改变。
30.野生型果蝇的眼色一般为白色,偶尔发现一些突变型的眼色为红色。果蝇的翅一般为长翅,有突变型为残翅。为研究其遗传机制做了一系列杂交试验,结果如下表,请分析回答:
序号
亲 本
子 代
雌
雄
雌
雄
1
红眼长翅
白眼残翅
25%红眼长翅、25%白眼残翅
25%红眼残翅、25%白眼长翅
25%红眼长翅、25%白眼残翅
25%红眼残翅、25%白眼长翅
2
红眼残翅
白眼残翅
全是红眼残翅
全是红眼残翅
3
白眼残翅
白眼残翅
全是白眼残翅
全是白眼残翅
4
红眼长翅
红眼长翅
75%红眼长翅、25%红眼残翅
75%红眼长翅、25%红眼残翅
5
红眼长翅
红眼长翅
红眼长翅
50%红眼长翅、50%白眼长翅
(1)从以上杂交组合______可知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突变型为____性;
(2)从以上杂交组合_____可知控制果蝇翅型的基因位于____染色体上,突变型为_____性。
(3)写出第一组杂交组合亲本的基因型雌_____,雄____(眼色A—a,翅型B—b)。
【答案】 (1). 5 (2). 性(X) (3). 显 (4). 4 (5). 常 (6). 隐 (7). BbXAXa (8). bbXaY
【解析】
【详解】(1)通过分析可知,杂交组合5,眼色与性别有关,且亲本全为红眼,后代有白眼,说明控制果蝇眼色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突变型为显性。
(2)通过分析可知,杂交组合4,可知控制果蝇长翅与残翅的比例为3:1,且与性别无关,说明控制翅型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突变型为隐性。
(3)根据(1)和(2)可知,白眼是性染色体上的隐性性状,残翅是常染色体上的隐性性状,因此雄性亲本白眼残翅的基因型是bbXaY,又后代红眼与白眼的比例为1:1,则推断亲本为XAXa,后代长翅与残翅的比例为1:1,推断亲本为Bb,则雌性亲本红眼长翅的基因型是BbXAXa。
31.请分析下列两个实验:
①用适当浓度的的生长素溶液(不会引起遗传物质改变)处理未受粉的番茄花蕾,子房发育成无子番茄。
②用四倍体西瓜与二倍体西瓜杂交,获得三倍体西瓜植株,其雌蕊授以二倍体西瓜的花粉,子房发育成无子西瓜。试问:
(1)番茄的无子性状能否遗传?__________。
(2)三倍体西瓜无性繁殖后,无子性状是否遗传?______。
(3)普通小麦为六倍体,染色体是42条、现有一高杆抗锈病(DdTt)的小麦品系,若以此培养矮杆抗锈病小麦品种(ddTT),可以有以下几种方法:
①方法c 属于_______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方法c获取的)F1小麦植株基因型有 9种,符合育种要求的占1/16。
②方法b 属于_______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 。F2中矮杆抗锈病小麦所占比例是______。方法b和c比较,b的突出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否 (2). 是 (3). 杂交育种 (4). 基因重组 (5). 单倍体 (6). 染色体数目变异 (7). 1/4 (8).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解析】
【详解】(1)无子番茄是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的例子,生长素并没有改变番茄的遗传物质,只是在番茄没有受精的情况下,使子房发育为果实。所以番茄的无子性状是不能遗传的。
(2)三倍体无子西瓜是染色体变异的结果,是属于可遗传的变异,若取这植株的枝条繁殖,长成的植株的子房壁细胞含有3个染色体组。
(3)①方法c 属于杂交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基因重组。方法c获取的F1小麦植株基因型有9 种,符合育种要求的ddTT占1/16。
②方法b 属于单倍体育种,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F2中矮杆抗锈病小麦所占比例是1/4。方法b和c比较,b的突出特点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