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文)试卷 (解析版)
展开
云南省玉溪市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
3月月考(文)试卷
一、选择题
1. 生物学家认为病毒是生物,其主要理由是 ( )
A. 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 B. 能够侵染其他生物
C. 能够在寄生体内复制产生后代 D. 具有细胞结构
【答案】C
【解析】
病毒虽然没有细胞结构,但能借助宿主细胞中的物质合成繁衍后代,这说明病毒具有生命特征,属于生物。故选C
2.一棵杨树的结构层次为
A. 细胞→器官→组织→系统→个体 B. 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C. 细胞→组织→器官→个体 D. 细胞→器官→系统→个体
【答案】C
【解析】
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植物没有“系统”这一层次,因此一棵桃树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是细胞→组织→器官→个体,故选C。
3.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细胞装片时,如果将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看到的情况是
A. 细胞数目多,视野大而亮 B. 细胞数目少,视野小而暗
C. 细胞数目多,视野大而暗 D. 细胞数目少,视野小而亮
【答案】B
【解析】
高倍镜下视野变暗,细胞数目变少,看到的范围变小,B选项正确。
4.与真核细胞相比,原核细胞最主要的特点是
A. 没有DNA B. 没有核糖体
C. 没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 D. 没有由核膜包围的成形细胞核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就是原核细胞没有由核膜包被的典型的细胞核,故本题选D。细胞膜、细胞质、核糖体和遗传物质DNA是两者共同具有的结构或物质。
考点:本题考查了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最主要的区别,意在考查考生能识记并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5. 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只含有C、H、O三种元素的是( )
A. 氨基酸 B. 核苷酸 C. 脱氧核糖 D. 磷脂
【答案】C
【解析】
氨基酸由主要由C、H、O和N四种元素组成,核苷酸由C、H、O、N和P组成,脱氧核糖是一种戊碳糖只由C、H和O组成,磷脂由C、H、O、N和P组成。
6.一个由n条多肽链组成的蛋白质分子共有m个氨基酸,该蛋白质分子完全水解共需多少个水分子( )
A. n个 B. m个
C. (m+n)个 D. (m-n)个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理解蛋白质的水解过程就是肽键的断裂过程,同缩合过程相反,肽键的结构式为—NH—CO—,蛋白质水解使该键断裂后,重新形成—NH2和—COOH,并分别连接在原来的残基上,重新生成氨基酸。因此蛋白质水解需要的水分子数与氨基酸缩合时脱去的水分子数相等。故答案为D。
考点:本题考查蛋白质水解,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蛋白质的组成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脱水缩合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7.下列物质中都含有氮元素的是( )
①核糖核酸 ②糖原 ③胰岛素 ④淀粉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③④
【答案】B
【解析】
核糖核酸即RNA,含有N元素,①正确;糖原属于糖类、没有N元素,②错误;胰岛素属于蛋白质,由C、H、O、N组成,③正确;淀粉属于多糖,由C、H、O组成,④错误。
【考点定位】细胞中的化合物
【名师点睛】化合物的元素组成:
(1)蛋白质(如胰岛素)是由C、H、O、N元素构成,有些含有P、S;
(2)核酸(如脱氧核糖核酸、核糖核酸)是由C、H、O、N、P元素构成;
(3)脂质(如油脂)是由C、H、O构成,有些含有N、P;
(4)糖类(如淀粉和糖原)是由C、H、O组成.
8.生物体内含Zn2+ 的酶最多,有七十多种酶的活性与Zn2+ 有关,缺乏Zn2+ 的生物就无法正常生活,这说明无机盐( )
A. 对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重要作用 B. 对维持细胞形态有重要作用
C. 对维持酸碱平衡有重要作用 D. 对调节细胞内的溶液浓度有重要作用
【答案】A
【解析】
【分析】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少部分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
【详解】缺锌会影响正常的生命活动,说明无机盐可以维持细胞核生物体正常的生命活动。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9.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膜的重要功能( )
A. 具有保护细胞的作用
B. 与细胞的物质交换关系密切
C. 与细胞的遗传有重要关系
D. 与细胞识别、分泌、排泄、免疫等有密切关系
【答案】C
【解析】
细胞膜的功能有: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物质交流。故本题答案选C,细胞的遗传物质是DNA。
10.蓝藻和小麦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其细胞中都有的结构是( )
A. 核糖体 B. 核膜 C. 线粒体 D. 叶绿体
【答案】A
【解析】
【分析】
蓝藻是原核生物,小麦是真核生物,二者的主要区别是有无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详解】蓝藻和小麦都含有核糖体,A正确;蓝藻无核膜,B错误;蓝藻无线粒体,C错误;蓝藻无叶绿体,D错误。故选A。
【点睛】真核生物与原核生物的主要区别是有无细胞核;二者唯一共有的细胞器是核糖体。
11. 植物细胞能保持较固定的形态,这主要是由于存在着( )
A. 细胞膜 B. 细胞壁 C. 细胞核 D. 液泡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壁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功能,植物细胞能保持较固定的形态主要是由于细胞壁的支持功能.
解:A、细胞膜与植物细胞的较固定的形态无关,A错误;
B、植物细胞能保持较固定的形态主要是由于细胞壁的支持功能,B正确;
C、植物细胞能保持较固定的形态与细胞核无关,C错误;
D、植物细胞能保持较固定的形态与液泡关系不大,D错误.
故选:B.
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
12. 下列关于高尔基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高尔基体膜具有流动性
B. 抗体从合成到分泌不经过高尔基体
C. 高尔基体膜主要由磷脂和蛋白质构成
D. 高尔基体具有对蛋白质进行加工的功能
【答案】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考查对分泌蛋白合成、分泌途径的理解。高尔基体是细胞生物膜系统的一部分,各种生物膜的化学成分基本相似,它们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功能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合作。
【详解】高尔基体和内质网、细胞膜可以通过囊泡发生结构上的联系,说明其膜结构具有流动性,A项正确;抗体在核糖体上合成,首先在内质网中进行肽链的折叠,然后在高尔基体中进行进一步的加工、分类、包装,B项错误,D项正确;膜结构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和蛋白质,C项正确。
13.将下列细胞或细胞器置于蒸馏水中,不会破裂的是( )
A. 红细胞 B. 叶绿体
C. 线粒体 D. 洋葱表皮细胞
【答案】D
【解析】
红细胞没有细胞壁的保护,放在蒸馏水中会吸水涨破,A错误;叶绿体没有细胞壁的保护,会吸水涨破,B错误;线粒体没有细胞壁的保护,会吸水涨破,C错误;洋葱表皮细胞有细胞壁的保护,吸水不会涨破,D正确。
【考点定位】物质进出细胞的方式的综合
【名师点睛】(1)渗透作用: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发生渗透作用的条件:具半透膜,两侧溶液具有浓度差.细胞吸水和失水的条件:①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②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③当外界溶液浓度=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与失水处于动态平衡,细胞形状未改变。(2)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起到保护作用。
14. 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的排布有下述特点,其中描述细胞膜基本骨架特征的是
A. 膜两侧的分子结构和性质不尽相同
B. 磷脂排布成双分子层
C. 蛋白质分子附着和镶嵌于磷脂双分子层中
D. 蛋白质和磷脂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答案】B
【解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磷脂,其中磷脂分子以疏水端相对,构成脂质双分子层,即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支架,故选B。
【考点定位】细胞膜的结构
【名师点睛】细胞膜主要由蛋白质和磷脂分子构成,磷脂双分子层构成了细胞膜的基本骨架;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
15.下图表示某植物相邻的3个细胞,其细胞液浓度依次为甲>乙>丙,正确表示它们之间水分子渗透方向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A
【解析】
【分析】
水分子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表现为从含量高的地方运输到含量低的地方。
【详解】甲>乙,故水分子渗透的方向是从乙→甲,甲>丙,故水分子渗透的方向是丙→甲;乙>丙,故水分子的渗透方向是丙→乙。综上所述,BCD不符合题意,A符合题意。故选A。
16.红细胞吸收甘油与吸收葡萄糖相同的是( )
A. 低浓度→高浓度
B. 载体蛋白协助
C. 高浓度→低浓度
D. 消耗能量
【答案】C
【解析】
【分析】
主动运输是逆浓度梯度,需要载体和能量;协助扩散是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自由扩散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要载体和能量。
【详解】红细胞通过自由扩散吸收甘油,红细胞通过协助扩散吸收葡萄糖,二者都是顺浓度梯度的被动运输,前者不需要载体和能量,后者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相关实例:水分子、气体分子、甘油等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红细胞吸收葡萄糖是协助扩散;葡萄糖、氨基酸和离子主要通过主动运输跨膜运输。
17.若用呼吸酶抑制剂处理小肠绒毛上皮,则会明显影响其细胞吸收的物质是( )
A. 氧气、甘油 B. 脂肪酸、水
C. 葡萄糖、水 D. 钾离子、氨基酸
【答案】D
【解析】
【分析】
自由扩散和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呼吸酶抑制剂会影响主动运输。
【详解】氧气、甘油是自由扩散,不受呼吸抑制剂的影响,A不符合题意;脂肪酸、水是自由扩散,不受呼吸抑制剂的影响,B不符合题意;葡萄糖是主动运输,水是自由扩散,C不符合题意;钾离子、氨基酸均通过主动运输进入小肠上皮细胞,受呼吸抑制剂的影响,D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呼吸抑制剂会抑制呼吸作用,减少能量供应,故会影响需要消耗能量的主动运输。
18. 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其原因是( )
A. 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B. 能供给反应物能量
C. 改变了反应的途径 D. 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降低反应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所以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A、B、C三项均错误,D项正确。
考点:酶作用的机理
19.通常胃液的pH约为1.4,在测定胃蛋白酶活性时,将溶液pH由10降到1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将( )
A. 不断上升 B. 没有变化
C. 先升后降 D. 先降后升
【答案】B
【解析】
【分析】
酶的特性:高效性、专一性和温和性。pH和温度均会影响酶活性。
【详解】胃蛋白酶的最适pH是1.4,处于10的环境中,酶会变性失活,不可恢复。故将pH由10降到1的过程中,胃蛋白酶的活性不变。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高温、强酸、强碱、重金属盐均会引起酶不可逆的变性失活。
20. 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呼吸必须在酶的催化下进行
B. 人体硬骨组织细胞也进行呼吸
C. 酵母菌可以进行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D. 叶肉细胞在光照下进行光合作用,不进行呼吸作用
【答案】D
【解析】
呼吸作用是生物活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释放能量并且生成ATP的过程。当然也包括叶肉细胞,虽然叶肉细胞在进行光合作用时可以释放出氧气,只是光合作用的速率大于呼吸作用的速率,故表现出来的是放出氧气。
21. 下列有关ATP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生物体内ATP与ADP之间时刻发生相互转化
B. 骨骼肌剧烈运动时收缩所需要的能量直接来自ATP
C. 动植物形成ATP的途径分别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
D. ATP中含有的元素是C、H、O、N、P
【答案】C
【解析】
植物形成ATP的途径是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动物形成ATP的途径只有细胞呼吸。故选C
22.下列反应既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也能在线粒体内进行的是( )
A. 葡萄糖丙酮酸 B. 丙酮酸酒精+CO2
C. ADP+Pi+能量ATP D. [H]+O2→H2O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葡萄糖分解为丙酮酸、丙酮酸分解为酒精和CO2,均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A、B项错误;有氧呼吸的三个阶段都会发生ADP与Pi结合生成ATP的反应,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是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的,第二、第三阶段均在线粒体中进行,C项正确;[H]与O2结合生成H2O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D项错误。
考点:细胞呼吸
【名师点睛】正确解答此类问题需要熟记并理解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23. 能使植物细胞壁和细胞膜结构均破坏的一组酶是( )
A. 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 B. 纤维素酶、果胶酶、蛋白酶
C. 果胶酶、溶菌酶、纤维素酶 D. 磷脂酶、淀粉酶、蛋白酶
【答案】B
【解析】
A、淀粉酶催化淀粉水解,不能催化果胶水解,淀粉酶、纤维素酶、溶菌酶均不能催化细胞膜的蛋白质水解,A错误;
B、纤维素酶能水解纤维素、果胶酶能水解果胶从而破坏细胞壁,蛋白酶能催化细胞膜中蛋白质水解从而破坏细胞膜,B正确;
C、果胶酶能水解果胶,纤维素酶能水解纤维素从而破坏细胞壁,但是溶菌酶、果胶酶、纤维素酶均不能水解蛋白质而破坏细胞膜,C错误;
D、磷脂酶能破坏磷脂双分子层,蛋白酶能催化蛋白质水解,从而破坏细胞膜,淀粉酶、磷脂酶、蛋白酶均不能催化纤维素和果胶水解而破坏细胞壁,D错误。
【考点定位】酶在代谢中的作用的综合;酶的特性
24.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看不到染色体的原因是
A. 未用龙胆紫染色 B.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不够
C. 口腔上皮细胞不分裂 D. 口腔上皮细胞是死细胞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染色体出现在细胞分裂期,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为高度分化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没有染色体形成,所以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到染色体,A、B、D三项均错误,C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染色体与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
25. 同一细胞中有丝分裂前期和后期的染色体数之比和DNA分子数之比分别是( )
A. 1∶2和1∶2 B. 1∶2和1∶1
C. 1∶1和1∶1 D. 1∶1和1∶2
【答案】B
【解析】
后期由于单体分离成为染色体,染色体数目增倍,故染色体数之比为1:2;前期每条染色体含2条单体和2个DNA,后期每条染色体只含1和DNA,故DNA分子数之比为1:1,B正确。
【考点定位】有丝分裂过程及其变化规律。
26. 下列关于动物细胞编程性死亡的叙述,正确的是
A. 细胞癌变属于细胞编程性死亡
B. 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正常生理过程
C. 细胞编程性死亡属于细胞分化过程
D. 细胞编程性死亡与基因表达无关
【答案】B
【解析】
细胞编程性死亡是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受到严格的由遗传机制决定的程序性调控,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而细胞癌变是由于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的生长和分裂失控所致.因此,B正确.
27.人体内衰老的红细胞具有下列哪些特征?( )
①水分减少,细胞萎缩 ②新陈代谢的速率减慢 ③某些酶的活性降低④呼吸速率上升 ⑤色素积累增多 ⑥细胞的呼吸速率减慢⑦细胞核体积增大 ⑧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
A. ①②③④⑥
B. ①②③⑤⑥⑦⑧
C. ①②③⑤⑥⑧
D. ①②③④⑤⑧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细胞衰老有以下特征:水分减少,①正确;代谢的速率减慢,②正确;某些酶的活性降低,③正确;活性数量下降,④错。色素积累增多,⑤⑥正确;人红细胞无细胞核,⑦;细胞膜的通透性改变,⑧正确;故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衰老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
28. 下列癌细胞具有的特征中,不正确的是
A. 能够无限增殖
B. 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
C. 癌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
D. 癌细胞与正常细胞都可以正常进行细胞的分化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A、癌细胞在适宜条件下,能够无限增殖,A正确;
B、癌细胞表面发生变化,如糖蛋白减少,细胞间黏着性降低,容易扩散和转移,B正确;
C、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形态结构发生了变化,C正确;
D、癌细胞是一种变异的细胞细胞,是产生癌症的病源,癌细胞与正常细胞癌细胞与正常细胞不同,有无限生长、转化和转移三大特点,能够无限增殖并破坏正常的细胞组织,D错误.
故选:D.
考点: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29. 下列不是内环境概念要素的是( )
A. 指细胞内液 B. 主要组成为血浆、组织液、淋巴
C. 指细胞外液 D. 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是体内细胞赖以生存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细胞内液是细胞内的液体,存在于细胞内,不属于细胞外液,细胞外液与细胞内液共同构成体液。
考点:本题考查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知识。
点评:本题难度中等,属于考纲理解层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作用以及二者的区别。
30. 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的是( )
A. CO2、O2 B. H2O、Na+
C. C6H12O6、尿素 D. 血红蛋白、氧化酶
【答案】D
【解析】
血红蛋白存在于红细胞中,氧化酶存在于细胞内线粒体中,均不属于内环境成分。
31. 血细胞、肌细胞,和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依次是:( )
A. 血浆、体液和体液 B. 血液、体液和淋巴
C.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D. 血液、细胞外液和体液
【答案】C
【解析】
血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血浆,肌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组织液,淋巴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淋巴。
32.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机制的现代观点是 ( )
A. 神经调节 B. 体液调节
C. 神经—体液调节 D.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详解】法国生理学家贝尔纳推测内环境的恒定主要依赖神经系统的调节;后来坎农提出:内环境稳态是在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共同作用下,通过机体各种器官、系统分工合作、协调统一而实现的;目前普遍认为,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故选D。
【点睛】本题知识简单,考查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只要考生了解并识记相关知识点即可,属于考纲识记层次的考查。
33.当内环境的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
A. 酶促反应速率的加快 B. 渗透压下降
C. 糖尿病 D. 细胞代谢紊乱
【答案】D
【解析】
内环境稳态调节正常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当内环境稳态调节遭到破坏时,细胞代谢必将收到破坏,至于其中代谢反应是变快、变慢或者发生异常等,都是有可能的,所以本题最佳答案选D。
【考点定位】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34.在一条离体神经纤维的中段施加电刺激,使其兴奋。下图表示刺激时膜内外电位变化和所产生的神经冲动传导方向(横向箭头表示传导方向),其中正确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分析】
静息电位是内负外正,动作电位是内正外负。
【详解】静息电位是内负外正,离体神经纤维受到刺激时,会发生钠离子的内流,引发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双向传导。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
35. 当盲人用手指“阅读”盲文时,参与此过程的高级中枢是 ( )
A. 语言中枢 B. 躯体感觉中枢
C. 躯体运动中枢 D. A项、B项和C项
【答案】D
【解析】
在“阅读”盲文时,是通过手来感觉点的凸凹来识字的,在这个过程中,AC肯定是参与了,B躯体动力中枢也应该参与了吧,毕竟他们要活动手;只有D视听中枢了,他们眼睛看不见,自然应该是没视觉中枢参与的了,而是“看”,所以D选项正确。
36.遇海难而漂浮在海面的人,因缺乏淡水,此人( )
A.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增加 B. 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减少
C.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增加 D. 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减少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海水浓度高,机体丢失大量水分,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引起下丘脑水平衡调节中枢发出指令,下丘脑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考点:本题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
37.切除某动物的垂体后,血液中( )
A. 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也增加 B.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增加
C. 生长激素增加,甲状腺激素减少 D. 生长激素减少,甲状腺激素也减少
【答案】D
【解析】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由下丘脑分泌作用于垂体,使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TSH作用于甲状腺使其分泌甲状腺激素.当切除垂体后,TSH和甲状腺激素含量下降;由于垂体也分泌生长激素,故切除垂体后生长激素也减少.
【考点定位】动物激素的调节
【名师点睛】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
切除垂体,生长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无法合成;没有TSH的调节作用,甲状腺激素合成量也下降.
38. 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的电线(110 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这两种反射的正确叙述是( )
A. 两种反射中枢都在脊髓
B. 两种反射中枢都在大脑
C. 前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后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
D. 前一种反射中枢在大脑,后一种反射中枢在脊髓
【答案】C
【解析】
一个人的手掌触到裸露电线(110v)会立即反射性地握紧电线,这是非条件反射,神经中枢在脊髓;被解救后他再次看到裸露的电线,会立即反射性地把手缩回,是看到之后手缩回,属于条件反射,反射中枢在大脑,所以选C。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注意反射的概念和分类区别:
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比较如下:
类型
概念
特点
意义
实例
非条件
反射
通过遗传获得,与生俱有
不经过大脑皮层;先天性;终生性;数量有限
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
眨眼、啼哭、膝跳反射、吃东西分泌唾液等
条件反射
在后天生活过程中逐渐训练形成
经过大脑皮层;后天性;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不断增加
使机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学习、“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
39.下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
B. 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表现为外正内负
C. 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
D. 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仍能产生反应
【答案】B
【解析】
【分析】
图示中根据神经节的结构判断B为传入神经,A为感受器,C为神经中枢,D为传出神经,E为效应器;②处结构为突触。一个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
【详解】A. 由A感受器、B传入神经、C神经中枢、D传出神经和E效应器可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正确;
B. 当①处受刺激时,该处的膜电位由静息电位转为动作电位,表现为外负内正,B错误;
C.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故②处的结构决定了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只能是单向的,C正确;
D.若从①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③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但不能产生感觉,D正确。
【点睛】反射弧中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的判断
(1)根据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神经节如图中的c。
(2)根据突触结构判断:图示中与“”相连的为传入神经(b),与“”相连的为传出神经(e)。
(3)根据脊髓灰质结构判断:与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40.已知突触前神经元释放的某种神经递质可使突触后神经兴奋,当完成一次兴奋传递后,该种神经递质立即被分解。某种药物可以阻止该种递质的分解,这种药物的即时效应是( )
A.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B.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兴奋
C. 突触前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D. 突触后神经元持续性抑制
【答案】B
【解析】
【分析】
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或抑制。
【详解】由题目可知,该递质会引起突触后膜的兴奋,故为兴奋性递质,正常情况下,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掉,若神经递质不能被分解,则神经递质会一直作用于突触后膜,会造成突触后膜持续兴奋。综上所述,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故选B。
二、非选择题
41. 下图是某物质结构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物质名称为 。
(2)该化合物共有 种氨基酸缩合而成,氨基酸缩合后形成的化学键是指图中的 。
(3)该物质水解时需要 个水分子,此过程除了需要水分子外,还需要 的参与。
【答案】(1)三肽、
(2)3种、2
(3)2、蛋白质水解酶
【解析】
试题分析:(1)根据结构示意图,共含有2个肽键,因此是由3个氨基酸脱水缩合而成,故该物质是三肽化合物。
(2)由于3个氨基酸中的R基均不相同,所以该化合物共有3种氨基酸缩合而成,氨基酸缩合后形成的化学键是肽键,用化学式﹣NH﹣CO﹣表示,是指图中的编号2。
(3)由于失去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数,所以该物质水解时需要在酶的作用下,水泵2个水分子,形成3个氨基酸。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多肽结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42.在一定时间内让某种动物细胞吸收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氨基酸,经检查发现放射性同位素出现在右图中的①、②、③、④、⑤、⑥、⑦部位。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中⑦是___________;核糖体的功能是_____________;③来自_________________。
(2)⑦在[ ]_________中形成成熟蛋白。⑤来自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分泌蛋白 (2). 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肽链) (3). 内质网 (4). ④高尔基体 (5). 高尔基体
【解析】
【分析】
①核糖体、②内质网、③囊泡、④高尔基体、⑤囊泡、⑥细胞膜、⑦分泌蛋白、⑧线粒体。
【详解】(1)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合成原料,对氨基酸进行标记后,一段时间后①核糖体、②内质网、③囊泡、④高尔基体、⑤囊泡、⑥细胞膜、⑦分泌蛋白,故该图表示分泌蛋白的合成及分泌过程。核糖体是蛋白质合成的场所即把氨基酸组装成肽链的场所。③囊泡来自于内质网。
(2)⑦分泌蛋白在高尔基体中形成成熟蛋白质,然后由高尔基体以⑤囊泡包裹蛋白质,经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
【点睛】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分泌相关的细胞结构: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线粒体。
43.下图表示细胞某一部分的亚显微结构,请根据图回答下面的问题:
(1)图示示意的是________的亚显微结构;
(2)图中①、④表示的化学物质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这种结构的主要特点是_____,其生理特性是________;
【答案】 (1). 细胞膜 (2). 磷脂或磷脂双分子层 (3). 糖蛋白 (4). 具有流动性 (5). 选择透过性
【解析】
【分析】
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磷脂分子和蛋白质。①磷脂分子、②蛋白质、④糖蛋白。
【详解】(1)该图是细胞膜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的亚显微结构图。
(2)图中①是磷脂分子、④糖蛋白(位于细胞膜外侧)。
(3)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和大多数蛋白质都是可以运动的,故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其功能特点是选择透过性。
【点睛】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点是具有选择透过性。
44.下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面的问题:
(1)该真核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做出此判断的依据是:此细胞具有[ ]_________、[ ]__________和[ ]__________等结构。
(2)该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是[ ]___________。
(3)“合成蛋白质的机器”是[ ]__________。
【答案】 (1). ⑥细胞壁 (2). ⑨液泡 (3). ①叶绿体 (4). ①叶绿体 (5). ⑧核糖体
【解析】
【分析】
①叶绿体、②线粒体、③细胞核、④高尔基体、⑥细胞壁、⑧核糖体、⑨液泡、⑩内质网。
【详解】(1)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叶绿体、⑥细胞壁、⑨液泡。据此判断该图是植物细胞。
(2)①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养料制造车间。
(3)⑧核糖体蛋白质的合成场所,即称为合成蛋白质的机器。
【点睛】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是呼吸作用的场所,称为动力工厂;核糖体是蛋白质的装配机器;溶酶体是消化车间。
45.根据下面光合作用图解回答问题:
(1)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物质是:④____________。
(2)暗反应需要光反应提供的物质是_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_。
(3)图中⑤是光反应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____________,图中⑥是____________阶段,反应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
【答案】 (1). 糖类 (2). [H] (3). ATP (4). 类囊体薄膜上 (5). 暗反应
【解析】
【分析】
①[H]、②ATP、③二氧化碳、④碳水化合物、⑤光反应、⑥暗反应。
【详解】(1)由图可知,④是暗反应的产物,故为碳水化合物如糖类。
(2)暗反应需要光反应为其提供①[H]和②ATP。
(3)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⑥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
【点睛】光反应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是氧气的产生场所;暗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可以合成有机物。
46.下列图A至图E为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动物与植物细胞有丝分裂最显著的差别是在哪个时期[ ]___________。
(2)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便于观察的是在[ ]_________,而染色体的数目最多的是在[ ]________。
(3)核膜消失、解体是在[ ]_________,重建是在[ ]_________。
【答案】 (1). B末期 (2). A 中期 (3). D后期 (4). E 前期 (5). B末期
【解析】
【分析】
由图可知,A有丝分裂的中期、B有丝分裂的末期、C间期、D有丝分裂的后期、E有丝分裂的前期。
【详解】(1)动植物细胞分裂过程中B末期细胞质分裂的方式不同,植物以细胞板向四周延伸形成细胞壁,把细胞一分为二,动物细胞细胞膜向内凹陷把细胞一分为二。
(2)A有丝分裂的中期,染色体的形态数目较清晰,便于观察。D有丝分裂的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染色体数目最多。
(3)E有丝分裂的前期,核膜消失解体;B有丝分裂的末期进行核膜的重建。
【点睛】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形态变化:前期—染色质缩短变粗称为染色体;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细胞一分为二,染色体变为染色质的形式。
47.图为人体某组织的一部分,据图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体液的名称:A_____________, 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_, D____________。
(2)以上B、C、D构成____________。
【答案】 (1). 细胞内液 (2). 组织液 (3). 血浆 (4). 淋巴 (5). 内环境
【解析】
【分析】
A是细胞内液、B组织液、C血浆、D淋巴。
【详解】(1)由图可知,A是细胞内液、B组织液、C血浆、D淋巴。
(2)细胞外液即内环境包括B组织液、C血浆、D淋巴等。
【点睛】人体的体液包括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细胞外液主要有组织液、血浆和淋巴。
48.图是人体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腺体名称,A、B 代表激素名称,请回答:
(1)甲和乙所代表的腺体名称分别是_______、________,激素 B 的名称是__________。
(2)图中①②③④四个过程,具有抑制作用的是______。
(3)甲状腺激素几乎作用于体内所有细胞,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激素调节的作用途径是通过__________运输。
【答案】 (1). 下丘脑 (2). 垂体 (3). 促甲状腺激素 (4). ③④ (5). 体液
【解析】
【分析】
甲下丘脑、乙垂体、丙甲状腺。A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促甲状腺激素、③④抑制作用。
【详解】(1)由图可知,甲下丘脑、乙垂体、丙甲状腺。乙垂体可以分泌B促甲状腺激素。
(2)图中①②表示促进作用,③④表示抑制作用。
(3)甲状腺激素需要通过体液的运输,通过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传递信息,促进细胞代谢。
【点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过程中既存在分级调节,又存在负反馈调节。甲状腺激素的量增加到一定程度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的激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