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6258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62586/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1/5762586/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生物】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展开
黑龙江省青冈县一中2018-2019高二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试卷 一、单选题(共25题,每题2分)1.下图展示了普通小麦(六倍体)的培育过程。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普通小麦的一个染色体组中含有14条染色体
B.杂种F1和杂种F2同属一个新的物种
C.二粒小麦和普通小麦通过自交都能产生种子,因此都是可育的
D.染色体加倍只能通过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来实现2.如图表示生物新物种形成的基本环节,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选择过程中,直接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进而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
B.同一物种不同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能导致种群基因库的差别越来越大,但生物没有进化
C.地理隔离能使种群基因库产生差别,必然导致生殖隔离
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产生生殖隔离的前提条件3.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2.5μm的颗粒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目前PM2.5已成为空气污染指数的重要指标。下列有关PM2.5的推测错误的是( )A.PM2.5进入人体肺泡中时还没有进入人体的内环境
B.颗粒物中的一些酸性物质进入人体血液会导致血浆呈酸性
C.PM2.5可能成为过敏原,其诱发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异常
D.颗粒物进入呼吸道引起咳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中枢不在大脑皮层4.下面关于人体稳态的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下丘脑对水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血糖稳态都有调节作用
B.正常人发高烧时,失水多于失盐,这时其渴觉中枢受抑制,抗利尿激素分泌会减少
C.正常人在寒冷环境中,机体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激素的分泌量会增加
D.水分的平衡、无机盐的平衡、体温的相对恒定都与人体皮肤有关 5.下图1是人的排尿反射的反射弧结构简图(―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到轴突),方框甲代表大脑皮层的部分区域,乙代表脊髓中控制排尿的神经中枢。图2是神经细胞的部分结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1中婴儿的兴奋,就会引起兴奋;正常成年人的兴奋, 不一定兴奋
B.图1中如果正常成年人的兴奋,就只引起神经元的兴奋
C.若图2为突触后膜局部结构,则兴奋经过此处时的值号转换是:化学信号→电信号
D. 侧的比值,动作电位时比静息电位时低6.内环境的稳态是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稳态的维持依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据图可知( ) A.某同学大量饮水后,体内抗利尿激素含量明显升高,该过程属于神经—体液调节
B.寒冷状态下,机体体温调节通过图中①②③④⑤和①②⑤来实现
C.饭后3~4小时,机体通过分解肝糖原和肌糖原维持血糖平衡
D.机体稳态的维持是神经—体液调节的结果7.下图表示大鼠皮肤冷觉感受器和温觉感受器在不同温度时的传入神经放电频率(敏感程度),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测试期间大鼠传入神经放电频率的变化说明动物能通过调节维持体温的相对恒定
B.两个曲线交点对应的温度表示大鼠的正常体温。该实验在皮肤冷却处理的过程中,随着处理温度的降低,传入神经放电频率减小
C.大鼠受到寒冷刺激,皮肤冷觉感受器兴奋,经传入神经引起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兴奋,导致甲状腺激素等分泌增加,机体产热增多以维持体温稳定,此调节机制为神经—体液调节
D.测试实验中,若在突触间隙处给予某种药物后,再刺激轴突,发现神经冲动的传递被阻断,但检测到突触间隙处神经递质的量与给予药物之前相同,则该药物最可能是抑制了突触后膜的功能8.下列相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
①血液、组织液和淋巴等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
②神经调节的基本活动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结构基础是神经元
③水盐平衡的调节只是通过体液调节完成的
④人体从炎热环境到达寒冷环境后,身体散热量比产热量小
⑤抗体、抗生素和溶菌酶等人体免疫系统分泌的物质在免疫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
⑥体液免疫过程中,吞噬细胞起到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和消化抗原抗体复合物的作用A.一项 B.二项 C.三项 D.四项9.下列各组物质可能产生于同一个动物细胞的是( )A.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B.抗体和淋巴因子
C.促性腺激素和性激素 D.神经递质和呼吸酶10.下图为生长素(IAA)对豌豆幼苗茎内赤霉素生物合成影响的示意图。图中GA1、GA8、GA20、GA29是四种不同的赤霉素,只有GA1能促进豌豆茎的伸长。若图中酶1或酶2的基因发生突变,会导致相应的生化反应受阻。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GA20的增长量与IAA的增长量呈正相关
B.去掉豌豆幼苗的顶芽后,较正常植株长得高
C.酶2基因突变的豌豆,其植株较正常植株高
D.对酶1基因突变的豌豆幼苗施用适量的GA20,该植株可恢复正常植株高度11.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光照、温度等环境因子通过影响细胞代谢而影响植物生命活动
B.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几乎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受到植物激素的调节
C.在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对于植物生长发育过程起主导作用
D.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实质是基因组在一定时间和空间上程序性表达的结果12.下列有关动、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植物激素不直接参与细胞内的代谢活动
B.用生长素处理未受粉的番茄雌蕊柱头得无籽番茄,果实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受精卵的染色体数目多一倍
C.免疫系统既是机体的防御系统,也是维持稳态的调节系统
D.当内环境稳态遭到破坏时,必将引起细胞代谢紊乱13.为验证营养物质能向细胞分裂素所在部位运输,研究者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蒸馏水中(图1)。对插条的处理方法及结果见图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中除去根系和幼芽的主要目的是排除生长素的干扰
B.实验结果是细胞分裂素可增大叶面积相对值
C.由实验结果可推测细胞分裂素能够引起营养物质向叶片运输
D.将菜豆幼苗制成的插条插入营养液中有相同的结果1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可利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解除种子、块茎休眠,提前发芽,利用细胞分裂素延缓叶片衰老
②青少年儿童早熟,是因为吃了含有大量激素的反季节蔬菜水果
③在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不同配比会影响组织分化
④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
⑤新疆利用生长素类似物可使棉花叶片脱落利于收获棉花,植物激素类似物除草剂能选择性杀灭单子叶杂草,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④ D.②④15.如下图为某珊瑚礁群落演替过程中鱼的种数、鱼的个体数及珊瑚礁体积的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珊瑚虫和该区域的鱼组成珊瑚礁群落
B.珊瑚礁体积变化影响鱼类的多样性
C.该珊瑚礁群落的演替过程属于原生演替
D.演替至第4年时各种鱼类个体数才达到K值16.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描述,正确的是( )A.田鼠在被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统计得到的种群密度比实际数值偏低
B.随着演替的进行,群落内食物链缩短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C.繁殖季节,成年鲈鱼吞食小鲈鱼的行为属于捕食
D.在群落水平上研究草原,要研究草原的范围和边界17.为了研究某降水丰沛、气温较高的山区群落演替的规律,生态学家利用把同一时间内的不同群落当作处在不同演替阶段的同一群落的原理,研究了灌草丛、针阔叶混交林、常绿阔叶林和针叶林4个群落的相关特征,结果如表(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土地面积上的叶片总面积)。 灌草丛 针阔叶混交林 常绿阔叶林 针叶林 生产者固定有机物的
量/ 17.43 116.61 150.81 55.50 总呼吸量/ 15.93 92.73 124.81 40.98 叶面积指数 2.48 11.28 17.76 6.63 植被干物质的量/ 6.65 377.52 398.57 184.74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其叶面积指数逐渐减小
B.该地区群落演替过程中,前期植被干物质的量增长迅速,后期增长缓慢
C.4个群落中灌草丛和常绿阔叶林有垂直结构,其余两个群落则没有
D.植被干物质的量只与群落中植被的光合作用、呼吸作用有关18.下列有关种群特征和种群数量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组成种群个体的空间分布不属于种群特征
B.样方法可用于估算某些动物的种群密度
C.当种群数量达到K/2时种群的出生率最大
D.迁入大量同种个体会使该种群的K值增大19.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错误的是( )A.竹林中不同种类的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
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食性有关,而与植物的分层现象无关
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
D.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有分层现象20.下表是某生态系统部分营养级能量流动分析图解(单位:千卡/公顷·年),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能量从第三营养级流入第四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为11.37%
B.总同化量的利用包括净同化量、呼吸量、未食未利用的量三部分
C.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制造成的有机物或固定的能量为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从表中可知为20810千卡/公顷·年
D.通过措施减少经济生物的Pn和呼吸量,可以增加能量的多级循环利用21.如下图所示,a、b、c、d、e、f各代表一种生物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A.该图表示一个生物群落
B.图中c种群获得的能量占a种群能量的10%~20%
C.若d种群为增长型年龄组成,则e种群密度将逐渐增大
D.e和f存在着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22.下列组合中,依次属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一组是
①一块稻田中所有三化螟幼虫、蛹和成虫 ②某一池塘的全部生物 ③亚马孙丛林的全部生物及无机环境 ④长白山上的全部动物及绿色植物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①
D.①②④ 23.如图表示生态系统四种成分之间的关系,以下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所包含的所有种群构成群落
B.乙1的同化量越大,流向乙2的能量就越少
C.丙不一定是原核生物
D.丁的含量增加将导致臭氧层被破坏24.在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海洋对调节大气CO2含量起重要作用
B.消费者通过同化作用获得有机物
C.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一般不超过4~5个
D.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员之间都存在着捕食关系25.流经某一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 A.进入这个生态系统的全部太阳能
B.照射到这个生态系统内所有植物体上的太阳能
C.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所固定的全部太阳能
D.这个生态系统的生产者传递给初级消费者的全部太阳能二.填空题(每空一分,共20分)26.如图是某农田生态系统模式图,数字代表能量数值,单位是J/(cm2·y),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图所示为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用字母回答)(2)如果对该区域田鼠种群数量进行调查,通常采用的方法 ,其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 。(3)若生产者固定的能量是1 000 J/(cm2·y),则B捕食A的过程中能量传递效率为 ;B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是 J/(cm2·y)。27.生态浮床是指将植物种植于浮于水面的床体上,充分利用各种生物有效进行水体修复的技术。请回答问题:
1.生态浮床中的植物属于生态系统的_______(成分),在垂直方向上,具有明显的_______现象。
2.如图表示某底栖动物种群密度Nt与Nt+1/Nt的关系图,当Nt为__________时,种群数量相对稳定;当Nt为d时,该底栖动物的出生率__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死亡率,当Nt为a时,该种群的年龄组成为__________。28.如表所示为五大类植物激素的部分生理效应,请分析回答:
注:“+ ”表示促进;“-”表示抑制。
1.五大类激素中,在果实生长的调节中起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____。表中结果说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过程是__________的结果。
2.若解除植物的顶端优势可采用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任写一种)。
3.膨大剂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其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分裂,增加细胞的数量,膨大剂最可能是__________类的植物调节剂。在西瓜坐果初期适量使用膨大剂可提高产量,但有些瓜农使用膨大剂后出现西瓜爆裂现象,可能的原因是施用膨大剂的_________________不合适。29.下图为人体激素作用于靶细胞的两种机理示意图,根据所学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若激素B是胰岛素,能与受体b特异性结合,产生生理效应,体现了细胞膜的__________功能。
2.若该图表示下丘脑细胞,则细胞膜上除了有与激素结合的受体外,还应具有与__________相结合的受体。
3.蛋白激酶能够使某些种类的蛋白质发生磷酸化(会改变所带电荷),使其__________改变,从而使蛋白质的活性发生变化。
4.若甲状腺激素与激素A的作用机理相似,甲状腺激素进入细胞后与受体结合,促使细胞合成特异的mRNA,经过__________(过程)合成新的蛋白酶,进而促进细胞代谢。在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过程中,甲状腺激素与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表现出__________作用。三、实验题(每空2分,共20分)30.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与小白鼠生命活动调节相关的问题:1.内环境稳态是小白鼠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维持该必要条件的主要调节机制是___调节网络。2.下丘脑与垂体之间有神经和血液联系,切断神经后,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含量没有减少,说明下丘脑调节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的方式存在__________调节。3.已知卵巢分泌的雌性激素能促进子宫发育,研究人员为验证垂体能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的发育,用一批幼鼠做了如下实验:组别手术/处理方法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卵巢平均质量(mg)相同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子宫平均质量(mg)1不作处理682162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用适量生理盐水溶解的雌性激素372193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用适量生理盐水溶解的促性腺激素662184A3693请回答:①分组时应将健康、生长发育状况和个体大小相近的__________幼鼠随机分成4组,每组10只。②第4组实验表格A处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__。③能够证明垂体通过分泌促性腺激素影响卵巢和子宫发育的是第__________组。31.某生物兴趣小组为研究某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植物激素间的共同作用,进行了相关实验。下图为去掉该植物的顶芽前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及侧芽长度变化坐标曲线图,据图分析回答问题。(1)激素乙的生理作用是 。(2)据图分析高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侧芽萌动分别起的作用是 。(3)为研究根向地生长与生长素和乙烯的关系,该兴趣小组又做了这样的实验:将该植物的根尖放在含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的培养液中,并加入少量蔗糖作能源。发现在这些培养液中出现了乙烯,且生长素浓度越高,乙烯的浓度也越高,根尖生长所受的抑制也越强。①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②为使实验严谨,还需要另设对照组,对照组的处理是 。③据此实验结果可推知水平放置的植物根向地生长的原因可能是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诱导产生的 多。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选项CDBBBBBADCCBBCB题号16171819202122232425 选项DBBBACACDC 二、填空题26.(1)E (2)标志重捕法 种群密度 (3) 20﹪ 8827.1.生产者; 分层; 2. b、e; 大于; 衰退型28. 1.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赤霉素; 多种(不同)激素共同调节2.去除顶芽; 施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 3.细胞分裂素; 时间或 剂量29. 1.信息传递(信息交流)2.神经递质; 3.空间结构; 4.翻译; 拮抗三、实验题30. 1.神经—体液—免疫; 2.体液; 3.雌性; 切除垂体,同时定期注射等量(适量)的生理盐水; 1、3、431. (1)促进细胞分裂 (2)抑制作用和促进作用 (答反不给分)(3)①乙烯浓度和根尖的生长情况 ②除了无生长素,其余和实验组相同(取等量的根尖放在含等量蔗糖但不含生长素的培养液中) ③乙烯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