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
展开
www.ks5u.com
云南省玉溪市元江县第一中学
2018-2019学年高二10月月考试题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甲亢”病人常不能控制自己,易急躁、易生气,这是因为体内甲状腺激素( )
A. 分泌过多,体内物质氧化分解的速度过快
B. 分泌过多,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高
C. 分泌过少,神经系统的兴奋性过低
D. 分泌过少,影响了生长发育
2.19世纪英国著名外科医生贝尔和法国生理学家马让迪发现,动物的脊神经是由背根和腹根组成的(如图所示),两人进行如下实验,研究背根和腹根的功能。
①分别电刺激每对脊神经根的腹根和背根均可引起动物同侧后肢发生运动反应 ②在一对脊神经根的背根中央处剪断(图中甲箭头所示)电刺激背根向中段B,动物后肢发生运动反应;电刺激背根外周段A,动物后肢不发生反应 ③在另一对脊神经根的腹根中央处剪断(图中乙箭头所示),电刺激腹根向中段D,动物后肢不发生反应,电刺激腹根外周段C,动物后肢发生运动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通常要将实验动物的脑破坏,保留脊髓,以排除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 实验①的作用证明脊神经的背根、腹根结构完好,功能正常
C. 由②、③结果可知背根的功能是运动,腹根的功能是感受
D. 上述实验可以看出组成一根神经的许多神经纤维之间的功能互不干扰
3.在沿海滩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高层芦苇茂密,中、低层绿草如茵,大量的禽鸟齐聚其中,水下还分布着大量的文蛤、蟹、虾和鱼等。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芦苇、绿草属于生产者
B. 文蛤、蟹、虾和鱼都是第二营养级
C. 其生物群落只有垂直结构
D. 生态系统稳定性与信息传递无关
4.血糖的平衡对于人体健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胰岛素和肾上腺素对血糖含量的调节表现为协同作用
B. 血糖平衡的调节属于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
C.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D. 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产生红色沉淀
5.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不同种群的年龄组成大致相同
B. 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即可确定种群的密度和大小
C. 一个种群是由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组成
D. 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种群密度会受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影响而波动
6.下列关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体液调节作用时间比较长
B. 神经调节作用的范围较广泛
C. 它们作用的途径大致相同
D. 神经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一个环节
7.下列有关体温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人体的体温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但是形成冷觉、热觉的部位在大脑皮层
B. 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是垂体相应分泌部位,能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 在炎热的环境中,体温调节中枢可以通过调控皮肤血管的舒张度和汗腺的分泌来增加散热
D. 在寒冷环境中,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导致其散热比炎热环境中少,同时产热增加
8.下列哪种内分泌腺的活动能调节其他内分泌腺分泌物的合成( )
A. 肾上腺 B. 性腺 C. 垂体 D. 甲状腺
9.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稳定性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并不是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具有恢复力稳定性
B.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表现在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这两个方面
C. 外界干扰刚产生时,主要是抵抗力稳定性起作用
D. 某生态系统中,种群内个体数目的多少并不能说明其稳定性的大小
10.在种群“S”型增长曲线的数学模型中,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下列种群K值会增加的是( )
A. 地面进行硬化后的家鼠 B. 干旱环境中的东亚飞蝗
C. 引入北极狐后的旅鼠 D. 干旱环境中的大熊猫
11.根据下面的人体神经元结构模式图,分析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引起的
B. 若刺激A点,图中电流计B将出现2次偏转,且方向相反
C. 若抑制该细胞的呼吸作用,不会影响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细胞内的传导
D. ④的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
12.下图是甲状腺活动的调节示意图。下列对该图的理解,错误的是( )
A. 图中表示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
B. 图中X表示下丘脑,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C. 图中Y表示垂体,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
D. 垂体的活动只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调节
13.下列针对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种群密度最大
B. 草原生态系统在不同的季节和年份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
C. 湿地生态系统有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
D. 农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需要人工的不断维持和干预
14.“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此成语所隐含的食物链具有的营养级数至少有( )
A. 2个B. 3个C. 4个D. 5个
15.激素调节的特点不包括( )
A. 特异性作用B. 微量和高效
C. 参与生物催化和调节代谢D. 信息传递作用
16.将家兔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在麻醉状态下完成以下实验:将兔肠腔排空并作结扎处理,维持血液循环正常。再向其中注入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各10毫升,保持一段时间后,肠腔中NaCl溶液体积如表所示。已知0.9%NaCl溶液为家兔适用的生理盐水,能维持细胞正常形态。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 甲、乙、丙三组家兔的生理状态和保持时间长短等属于无关变量
B. 实验初始时,甲组水的移动方向是从肠腔流向血液,丙组家兔相反
C. 实验初始时,甲组家兔的小肠细胞大量吸水,引起小肠细胞涨破
D. 若阻断乙组小肠细胞主动运输,肠腔中NaCl溶液体积将基本不变
17.下列关于生物种群出生率和人口出生率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生物种群的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个体在单位时间内新产生的个体数目
B. 人口出生率是指单位数量的人口在单位时间内新出生的人口数目
C. 影响人口出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完全相同
D. 影响人口生率和生物种群出生率的因素有很大区别
18.如图是一条食物链的示意图,据图判断正确的是( )
A. 食物链有四个营养级 B. 蝗虫是第二营养级
C. 青蛙是食草动物 D. 蛇是次级消费者
19.在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方面,我国政府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
①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还湖,防治沙漠化 ②在牧区开垦耕地,围湖造田 ③监控、治理江河湖泊及海域的污染 ④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 ⑤推进生态农业
A. 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20.如图甲、乙分别表示同一细胞的部分结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静息电位是指①②之间的膜内电位差
B. 兴奋由图甲部位传导至图乙部位时,不需要消耗能量
C. 在兴奋传递过程中图示细胞高尔基体活动较明显
D. 图甲传导的兴奋在图乙部位将化学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21.在机体内,当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受到刺激并产生兴奋后,其兴奋的传导方向 ( )
A. 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
B. 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C. 既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又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D. 既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又与膜内电流方向相反
22.血浆、组织液、淋巴三者关系中,叙述错误的是( )
A. 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
B. 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
C. 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
D. 淋巴与组织液可以相互扩散与渗透
23.人的血浆渗透压维持在770 kPa左右,主要源于血浆中含有下列哪些离子( )
A.Na+和K+ B. Na+和Cl- C. K+和Cl- D. HCO和HPO
24.对下列两条食物链的分析正确的是( )
①玉米→人 ②玉米→牛→人
A. 一个吃玉米的人获得的能量一定比一个吃牛肉的人获得的能量多
B. 能量沿食物链单向流动,传递效率随营养级升高而逐级递减
C. 长期坚持素食可缓解世界粮食短缺问题
D. 若土壤中含相同浓度的某重金属盐,则②中的人比①中的人重金属积累少
25.生长素是人们较早发现和研究的植物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生长。下图所示为某植物地上部分,下列有关生长素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植物体地上部分能合成生长素的部位只有 ①、②、③、④所示结构
B. ①生长迅速而②生长受抑制是由于②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于①
C. 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是由于①合成的生长素无法运输到④部位
D. 生长素是植物体内的信号分子,必须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
分卷II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共50分)
26.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如2,4-D、萘乙酸等,具有与生长素相似的生理效应。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很广泛。
(1)2,4-D 是一种最早应用的选择性除草剂,在农业生产上常用它除去单子叶农作物田间的双子叶杂草。单子叶农作物与双子叶杂草对2,4-D浓度的反应如下图曲线所示。
①从图中可以看出2,4-D作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图中x点(甲、乙的交点)对应的浓度对于双子叶杂草的作用效果是________,2,4-D作为除草剂的最佳使用浓度是________点所对应的浓度。
③近几年,媒体经常报道有些农民使用除草剂导致作物绝产的消息。如是某农民使用的2,4-D不是假冒产品,请你分析导致作物绝产的最可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2,4-D还能促进插条生根。为了探索2,4-D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某生物兴趣小组先做了一组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实验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①图中纵坐标的标识是____________;推测最适浓度的大致范围在__________之间。
②做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正式实验中要实现实验目的,最少需要设置______________组实验(相对浓度梯度为1)。
27.阿尔茨海默病(AD,俗称“老年性痴呆”)是一种严重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研究表明: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这种物质的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的损伤。下图表示两类神经元和突触的差异,请回答:
(1)图1中共有__________个突触,神经冲动由图中C点传递到D点远比从A点传导到C点慢,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研究发现病变个体中Aβ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速率 ____________。由此也说明,突触小泡内乙酰胆碱的合成和释放需要__________________,乙酰胆碱与后膜受体结合后会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分解,其生理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
28.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神经细胞,也称神经元,写出图中编号所代表的结构名称:
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
29.油菜素内酯(BR)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器官中,是第六大类植物激素。实验表明,BR基因的表达与转录因子BZR1是否能作用于启动子有关。当BR浓度低时,BIN2会处于活性状态使BZR1降解失活。当BR浓度高时,会诱导BRI1被激活,从而抑制BIN2的活性。
(1)根据图中油菜素内酯(BR)的部分作用机理,可推断其生理作用类似于五种植物激素中的________。
(2)判断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多选)
A.BR作为一种植物激素,在调节生长发育过程中只是起到传递信息的作用
B.BR浓度高时,BRI1抑制BIN2的生成,BZR1促进BR调控基因的表达
C.BR浓度低时,BIN2浓度高,BZR1的量减少,抑制BR调控基因的表达
D.当BR基因表达时,BR的合成受抑制;BR基因的表达与BZR1有关
为了研究油菜素内酯(BR)在植物向性生长中的作用。科研人员在黑暗条件下用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拟南芥幼苗进行实验,三组幼苗均水平放置,其中一组野生型幼苗施加外源BR,另外两组不施加,测定0~14 h内三组幼苗胚轴和主根的弯曲度,结果如图所示。
(3)上述实验均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________(一致/相反)。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________ h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________(提前/延迟/相当),说明________________。
(4)生长素(IAA)可引起G酶基因表达,G酶可催化无色底物生成蓝色产物。科研人员将转入G酶基因的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用含有无色底物的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野生型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分布于分生区和伸长区,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仅分布于分生区,说明BR影响IAA的分布,推测BR能够促进IAA运输的方向是________________。
30.下图甲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图乙虚线方框内表示一个生态系统,箭头表示该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方向。请据图回答:
(1)图甲中雪兔和狼之间的关系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乙中A、B、C、D合称为________,碳在其内以________的形式进行流动。图乙中的分解者最可能是________。
(3)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
(4)假如北极狐的食物1/2来自雷鸟,1/8来自植物,且该系统能量从生产者到消费者的传递效率为10%,从消费者到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20%,如果一定时期内,北极狐种群增加的重量为80 g,那么直接消耗雷鸟和植物分别为________ g和________ g。
【答案与解析】
1.【答案】B
【解析】甲状腺激素能够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易急躁、易生气是神经系统兴奋性过高的具体表现。
2.【答案】C
【解析】低级中枢脊髓的活动受高级中枢大脑的控制,故要将实验动物的脑破坏,保留脊髓,以排除脑对实验结果的影响,A正确;实验①的作用是证明脊神经的背根、腹根结构完好,功能正常,B正确;由②、③结果可知腹根的功能是运动,背根的功能是感受,C错误;根据实验可以看出组成一根神经的许多神经纤维之间的功能互不干扰,D正确。
3.【答案】A
【解析】文蛤、蟹属于分解者。生物群落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生态系统稳定性离不开信息传递。
4.【答案】C
【解析】胰岛素和肾上腺素作用相反,表现为拮抗作用;血糖平衡的调节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和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糖尿病病人的尿液与斐林试剂水浴加热会产生蓝色沉淀。
5.【答案】D
【解析】种群是一定自然区域内全部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因而一定自然区域内的全部成年个体不能构成一个种群;不同种群的年龄组成一般不相同;出生率、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的直接因素,性别比例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种群密度,迁入和迁出也直接影响着种群密度和种群大小,因而仅估算一个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并不能确定种群的密度和大小。在自然开放的生态系统中,由于受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种群密度常发生变动。
6.【答案】A
【解析】体液调节反应速度较缓慢,作用时间长、范围广,A正确;神经调节反应速度迅速,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B错误;体液调节作用途径是体液运输,神经调节作用途径是反射弧,C错误;神经调节能控制体液调节,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D错误。
7.【答案】D
【解析】此题考查的是体温调节的相关信息,属于考纲识记、理解层次。同一机体在寒冷环境中的散热量大于炎热环境中的散热量。
8.【答案】C
【解析】在多种内分泌腺中垂体具有调节和管理其他内分泌腺的作用,垂体可分泌促肾上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来调节肾上腺、甲状腺、性腺的分泌活动。
9.【答案】A
【解析】A.由于生态系统均具有自我调节能力,故所有的生态系统都具有恢复力稳定性,A错误;B.生态系统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B正确。C.外界干扰刚产生时,主要是抵抗力稳定性起作用,C正确;D.某生态系统中,种群内个体数目的多少并不能说明其稳定性的大小,D正确。
10.【答案】B
【解析】K值即环境的最大容纳量,当环境条件更适宜生物的生长时K值会增加,地面硬化后不利于家鼠打洞及生存;引入北极狐后,旅鼠的天敌增加;干旱环境对大熊猫及其食物(竹子)的生存均不利,而干旱环境有利于蝗虫产卵,并减少其天敌数量,故K值变大。
11.【答案】C
【解析】静息电位是钾离子外流引起的,动作电位是钠离子内流引起的,A正确;刺激A点,兴奋到达B的两侧接线柱时间不同,所以电流表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正确;神经冲动在一个神经元细胞内的传导过程需要消耗能量,该过程需要线粒体供能,C错误;④是突触小泡,其形成与高尔基体有关,D正确。
12.【答案】D
【解析】图中表示了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A正确;图中X表示下丘脑,a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正确;图中Y表示垂体,b表示促甲状腺激素,C正确;垂体的活动既受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级调节,也受甲状腺激素的反馈调节,D错误。
13.【答案】A
【解析】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特点是动植物种类繁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高,而不同生物的种群密度不一定最大,A错误;草原生态系统受水分的影响,在不同的季节和年份的种群密度和群落结构常发生剧烈变化,B正确;湿地生态系统中有着十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具有强大的生态净化作用,C正确;农田生态系统中人起决定性的作用,故结构和功能的稳定需要人工的不断维持和干预,D正确。
14.【答案】C
【解析】解答时应先完整地写出成语所隐含的最短食物链:生产者→蝉→螳螂→黄雀,然后确定营养级数至少有4个。
15.【答案】C
【解析】激素调节的特点:具有特异性、微量高效,作为信息分子具有信息传递的作用。激素在生命活动中只起调节作用,没有催化作用,酶具有催化作用。答案选C。
16.【答案】C
【解析】本实验中,自变量是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因变量是NaCl溶液的吸收量,甲、乙、丙三组家兔的生理状态和保持时间长短等属于无关变量,A正确;根据题意可知,0.9%的NaCl溶液是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实验开始时,甲组中注入0.6%NaCl溶液,其渗透压低于血浆渗透压,因此甲组肠腔中的水进入血液,与之相反的丙组血液中的水进入肠腔,B正确;实验初始时,甲组家兔的小肠细胞大量吸水,但也通过主动运输吸收钠离子,且通过渗透压调节维持平衡,故不会引起小肠细胞涨破,C错误;若阻断乙组小肠细胞主动运输,不能吸收钠离子,又由于乙组为0.9%的NaCl溶液,和血浆为等渗液,水分的进出平衡,故肠腔中NaCl溶液体积将基本不变,D正确。
17.【答案】C
【解析】影响人口出生率的因素有许多,除了自然因素外,更重要的是社会因素,如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人类这个种群除了具有生物种群的基本属性外,还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
18.【答案】B
【解析】该食物链共有5个营养级,A错误;蝗虫是初级消费者,属于第二营养级,B正确;青蛙是食虫动物,C错误;蛇是三级消费者,D错误。
19.【答案】C
【解析】在牧区开垦耕地,围湖造田,会破坏环境。
20.【答案】C
【解析】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此时的电位为静息电位,而不是指①②之间的膜内电位差,A错误;兴奋由图甲部位传导至图乙部位时,Na+进入不需要消耗能量,但Na+出细胞需要消耗能量,B错误;在兴奋传递过程中神经递质的释放需依赖高尔基体,故图示细胞高尔基体活动较明显,C正确;图甲传导的兴奋在图乙部位将电信号转化为化学信号,D错误。
21.【答案】B
【解析】刺激神经纤维的某一部位产生兴奋,膜外局部电流方向是从未兴奋部位流向兴奋部位,膜内局部电流方向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兴奋的传导方向是从兴奋部位到未兴奋部位,故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
22.【答案】D
【解析】血浆和组织液可相互渗透,血浆中某些物质能透过毛细血管壁形成组织液,A正确;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以扩散与渗透,B正确;一些组织液可渗入毛细淋巴管形成淋巴,C正确;淋巴只能来自于组织液,通过淋巴循环回到血浆,不能再渗回组织液,D错误。
23.【答案】B
【解析】人的血浆渗透压维持在770 kPa左右,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血浆的离子中,以Na+和Cl-为主。故本题选B。
24.【答案】C
【解析】根据能量流动特点,如果①和②中玉米的能量相同,则理论上吃玉米的人(第二营养级)所获得的能量定比吃牛肉的人(第三营养级)获得的能量多,关键看他们各自摄取的食物中所含有的能量的多少,也有可能后者比前者获得能量多或一样多,A错误;能量的传递效率不会随营养级升高而改变,B错误;以素食为食物,即以第一营养级作为食物,可以获取最多的能量,充分利用了粮食中的能量,C正确;有毒物质会沿着营养级逐渐富集,营养级越高,浓度越大,D错误。
25.【答案】D
【解析】植物生长旺盛部位如根尖、芽尖、幼叶都能合成生长素,故植物地上部位的幼叶也能合成生长素,A错误。①顶芽生长迅速而②侧芽生长受抑制,为顶端优势,是顶芽合成的生长素向侧芽运输,侧芽积累大量生长素,导致侧芽生长受抑制,顶芽优先生长,B错误。④离顶芽距离较②远,故生长素在④不会大量积累,导致②生长受抑制而④生长较快,C错误。生长素是植物体内调节生长的信号分子,必须与靶细胞上的受体结合才能传递信息,D正确。
26.【答案】(1)①具有两重性(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 ②促进 f或d ③使用的浓度过高,抑制了作物的生长甚至杀死了作物 (2)①平均生根条数(或平均生根长度) 2~6 ②探索实验条件,也可以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5
【解析】(1)①生长素的作用特点是两重性。②根据甲、乙两曲线对除草剂的敏感程度可知,甲曲线是杂草,乙曲线是农作物,因此在两曲线的交点时,对杂草起促进作用。除草剂的最佳浓度为促进农作物的效果最高,且抑制杂草,故f或d点对应的除草剂浓度最佳。③由于生长素的两重性,因此当喷洒的除草剂浓度过高,会抑制农作物的生长,导致作物绝产。(2)①根据实验目的:探究2,4-D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可知:横坐标为2,4-D的浓度,纵坐标为生根的数量(或平均生根长度)。从图中的结果可知,2,4-D浓度在2~6之间,促进效果较好。②本实验开始时需要做预实验,其目的是确定促进生长的大致范围,避免人力、财力的浪费;在2~6范围中,浓度梯度为1,因此需要设计5组实验。
27.【答案】(1)5 C点传到D点需经过突触(或CD间突触的化学传递过程比AC间神经纤维上电传导过程慢)
(2)减慢 消耗能量 提高神经调节的准确性
【解析】一个神经元的突触小体与其他神经元细胞体、树突等相接触共同形成的结构,叫突触。图1中共有5个突触,神经冲动由C点传递到D点远比从A点传导到C点慢,是因为C点传到D点需经过突触,CD间突触的化学传递过程比AC间神经纤维上电传导过程慢。突触小泡内乙酰胆碱的合成和释放需要消耗能量。
28.【答案】①细胞质 ②细胞核 ③树突 ④轴突
⑤髓鞘 ⑥突触小体或神经末梢
【解析】神经元: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是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它具有感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神经细胞呈三角形或多角形,可以分为树突、轴突和细胞体三个区域。
神经元的基本结构
神经细胞又叫神经元。分析图解可知,图中①是细胞质、②是细胞核、③是树突、④是轴突、⑤是髓鞘、⑥是突触小体或神经末梢。
29.【答案】(1)生长素 (2)ABD (3)避免光照引起的向光弯曲影响实验结果 相反 4 延迟 BR能促进胚轴和主根的弯曲生长 (4)分生区向伸长区
【解析】(1)根据图可知,油菜素内酯(BR)有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跟生长素的功能相似。(2)植物激素属于信息分子,A正确;BR浓度高时,BRI1抑制BIN2的生成,BZR1促进BR调控基因的表达,B正确,C错误;当BR基因表达时,BR的合成受抑制;BR基因的表达与BZR1有关,D正确。(3)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油菜素内酯(BR)的含量,因变量是主根和胚轴的弯曲角度,上述实验均在黑暗条件下进行,目的是避免光照对向性生长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可知,主根和胚轴弯曲的方向相反,施加外源BR的野生型幼苗的胚轴、主根在4小时就可达到最大弯曲度,BR合成缺陷突变体的最大弯曲度形成的时间较其他两组延迟,说明BR促进胚轴和主根的向性(弯曲)生长。(4)根据蓝色产物的分布可以看出G酶的分布,从而推测出IAA的分布,科研人员将转入G酶基因的野生型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用含有无色底物的溶液浸泡一段时间后,观察到,野生型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分布于分生区和伸长区,而BR合成缺陷突变体植株主根的蓝色产物仅分布于分生区,说明BR影响IAA的分布,BR能够促进IAA的极性运输,从分生区运输到伸长区。
30.【答案】(1)捕食 (2)生物群落 有机物(或含碳的有机物) C (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缺一不可) (4)200 100
【解析】(1)从图甲分析可知,狼以雪兔为食,故两者之间的关系应为捕食。(2)根据图乙分析可知,A为生产者、B为初级消费者、C为分解者、D为次级消费者,四者合在一起构成生物群落。碳在生物群落内是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进行流动的。(3)根据诗意分析可知,诗句“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螳螂捕蝉,黄雀在后”,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等功能。(4)若北极狐种群增加的重量为80 g,则直接消耗雷鸟的重量=80×1/2÷20%=200(g),直接消耗植物的重量=80×1/8÷10%=100(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