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
展开
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考试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1.下列关于细胞生命历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的DNA序列受损可导致细胞衰老 B.细胞分化导致细胞核的全能性丧失C.细胞凋亡的速率与细胞功能有关 D.细胞周期的有序进行受原癌基因的调控2.下列与细胞周期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A.纺锤丝出现在分裂中期 B.染色体存在的时间比染色质长C.等位基因的分离发生在分裂前期 D.核DNA的复制发生在分裂间期3.下列对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A.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等 B.细菌不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C.一种tRNA只能识别一种特定氨基酸 D.翻译过程需要tRNA和核糖体参与4.下列关于基因、性状和蛋白质关系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的结构直接控制生物体的性状B.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C.人的身高可能由多个基因决定D.基因的某个碱基改变,其控制的性状一定会发生改变5.一个基因型为AaXbY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由于染色体分配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AAaXb 的精子,则另外三个精子的基因型分别是( ) A. AXb,aY,Y B.Xb,aY,Y C.aXb,Y,Y D.AAaXb,Y,Y6.20世纪30年代,人们将环颈雉引入一个岛屿,在1937~1942年期间,这个种群数量增长的情况如下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该岛屿对环颈雉种群的环境容纳量为1380只B.该种群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食物和空间条件充裕C.在1937~1942年期间,该种群数量增长大致呈“S”型D.随着种群数量的增加,该种群种内斗争逐渐减弱7.如图为人体局部组织示意图,据图分析不合理的是( )A.①内产生的CO2,从生成场所到达②至少穿过5层磷脂双分子层 B.若为肝脏组织,则饥饿时A端比B端胰高血糖素浓度高,但葡萄糖浓度低C.⑤通透性大于⑥,④从③回收的大分子蛋白到达②至少穿过4层生物膜 D.特异性免疫发生在②③④中8.如图表示枪乌贼鱼体神经纤维在Na+浓度不同的两种海水中束刺激后的膜电位变化情况。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正常海水中神经纤维受刺激时,膜外Na+浓度高于膜内 B.两种海水中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相同 C.低Na+海水中神经纤维静息时,膜内Na+浓度高于膜外 D.曲线a代表正常海水中膜电位的变化 9.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10.某人头部受伤导致下丘脑受损,此人不会表现出来的症状是( )A.体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出现多尿现象 B.感觉功能出现障碍,不会产生疼痛的感觉 C.体温调节功能出现障碍,对寒冷缺乏正常的调节机制 D.体内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减少,甲状腺功能减退 11.下图甲是蟾蜍离体的神经-肌肉标本示意图,图中AB+BC=CD;乙是图甲中突触结构的放大模式图。请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为突触前膜,②为突触间隙 B.③的内容物释放到②中主要借助生物膜的流动性C.刺激C处,A、D处可同时检测到膜电位变化 D.刺激D处,③会释放神经递质,肌肉会收缩12.下列有关风湿性心脏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一类疾病的叙述正确的是( )A.病原体感染机体而引发的疾病,有传染性
B.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发的疾病,无传染性
C.人体免疫系统对自身的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而引发的疾病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而引发的过敏反应13.下列有关免疫系统组成及其功能的说法,正确的是( )A. 淋巴细胞也叫免疫细胞,分布在淋巴液和淋巴结中B. 免疫细胞来源于造血干细胞,可产生免疫活性物质C. 对癌变肝细胞的清除,体现了免疫系统的防卫功能D. 免疫系统有防卫功能,且防卫功能越强大越好14.春天大多数鸟类进入繁殖季节,繁殖活动受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如下图所示,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性激素属于固醇,因此靶细胞没有特定的受体
B. 下丘脑中有一些神经分泌细胞既能传导兴奋又能分泌激素
C. 下丘脑分泌的影响鸟类繁殖活动的激素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
D. 性激素的分泌体现了激素的分级调节1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应用,正确的是( )A.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C. 用细胞分裂素处理姜的块根,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D.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无籽番茄 16.如图示意几组研究生长素产生部位及运输方向的实验,对实验结果表述正确的是( )
A.①、②琼脂块中都有IAA,①≈②
B.③、④琼脂块中都有IAA,③<④
C.⑤、⑥琼脂块中都有IAA,⑤=⑥
D.③、④琼脂块中含有的IAA与⑤、⑥相等17.如图表示培育高品质小麦的几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过程可用秋水仙素处理幼苗快速获得纯合子B.b过程需要进行不断自交来提高纯合子的比例C.YYyyRRrr通过花药离体培养获得的植株为二倍体D.图中的育种方法有单倍体育种、杂交育种和多倍体育种18.下列有关生物变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染色体结构变异是可以用显微镜直接观察到的 B.病毒基因整合到宿主细胞DNA上属于基因突变C.由环境诱发的变异是不能够遗传的 D.三倍体植物产生的配子有50%可育19.根据图中显示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该图中所有的植物构成生物群落B.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地形、湿度、盐碱度等C.森林生态系统中的植物有分层现象,但动物没有分层现象D.从山麓到山顶的群落分布属于水平结构,是由地形起伏造成的20.下列有关种群特征概念图的分析,错误的是( )A.预测种群数量变化的主要依据是④B.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C.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会影响③D.春运期间某地人口数量变化主要取决于图中①②21.同一株水毛茛,裸露在空气中的叶呈扁平状浸在水中的叶呈丝状。该现象表明A.基因型不同,表现型也不同B.表表现型是基因型和外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C.现型相同,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表现型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22.假定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种群数量的λ倍,如图表示λ值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O-A年,种群数量不变,其年龄组成为稳定型B.A-C年,种群数量下降,其年龄组成是衰退型C.B-D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S”型曲线增长D.D-E年,种群数量增加,种群呈“J”型曲线增长23.以下三图分别表示两个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甲、乙、丙三图表示的关系依次是 ( )A.竞争、捕食、互利共生 B.捕食、竞争、互利共生C.竞争、互利共生、捕食 D.互利共生、捕食、竞争24.如图表示某种鱼迁入一个生态系统后,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t0和t2时种群数量相等 B.若t0时种群的数量为N,则t2时其为2NC.在t0→t2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 D.在t1→t2时间内,该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25.如图是某种单基因遗传病的系谱图,图中8号个体是杂合子的概率是( )A.3/5 B.4/9 C.5/6 D.2/5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10分,每空1分)流感是由病毒感染细胞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其促使机体产生的物质作用于下丘脑的________,该结构通过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分泌的________作用于骨骼肌等,同时________分泌相应激素,该激素促进机体增加产热。同时机体减少散热,体温升高。(2)人体对流感病毒具有免疫作用。T细胞在接受流感病毒抗原刺激后,通过分化形成________细胞,该细胞与宿主细胞密切接触,使宿主细胞________。病毒失去了寄生的基础,而被吞噬、消灭。(3)人体对流感病毒的免疫,除引起(2)中提到的过程外,也能通过吞噬细胞摄取和________流感病毒,暴露出这些病毒的特有分子,并将这些分子传递给________细胞,该细胞产生的________能引起受到某种刺激的B细胞分化为________细胞,B细胞分化的这种细胞分泌的________能与病毒上相应的化合物结合,并使病毒凝集或沉淀。27.(10分)下图是血糖调节、水盐调节及体温调节的部分过程,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当人体处于寒冷环境中时,图中腺体A分泌的激素在血液中的含量明显升高,该激素的作用是________,这一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是______;同时出现骨骼肌产生不自主战栗,引起骨骼肌战栗的神经传导途径为:_____________→传入神经→体温调节中枢→传出神经→骨骼肌。(2)饥饿时,胰岛细胞可以直接感知血糖浓度的变化,也可以接受下丘脑的控制,通过有关神经的作用,胰岛_______细胞的分泌活动增强,该激素作用的靶细胞主要是____________。(3)机体在运动过程中大量出汗,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____________,刺激__________________,进而使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的量_________,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从而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正常。(4)据图可知,下丘脑的神经细胞除了具有神经细胞的功能外,还具有________的功能。28.(9分)下表是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结果(物种数:种;密度:个/m2)。请分析回答:(1)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____________进行采集、调查,而不适宜用样方法进行调查,原因是许多土壤小动物________,而且身体微小;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一是记名计算法;二是________;鉴定动物时最好使用________观察。(2)收集土壤小动物时采用白炽灯照射土壤,这是利用土壤动物的__________的特性。(3)在有机肥田中,这几类动物与其他生物组成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其中跳虫类种群数为________个。(4)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越大,土壤通气状况越好,越有利于作物根细胞的呼吸作用,促进作物生长。化肥作用快而持续时间短,有机肥作用慢而持续时间长。联系生产实践,你会如何根据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情况指导农民施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10分)请回答有关种群和群落演替的问题:(1)估算种群密度常用的方法有 。蒲公英种群密度调查过程中,影响调查结果的因素有 (至少答两点)。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中,采用 方法进行酵母菌计数。在“ 调查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实验中,常用 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对于个体较大,种群数量有限的群落应采用 方法来统计丰富度。(2)一般来说,若要演替到相对稳定的森林阶段,上述两个演替中次生演替所需的时间短。其主要原因是:次生演替是在 基本保存,甚至保留了 的地方发生的。(3)据调查,近5万年以来,某地区由于气候越来越干燥,森林逐渐被灌丛取代,这也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演替类型,近50年来,由于人类过度开垦,导致局部灌丛出现了荒漠化,该现象表明:与该地区具有的自然演替相比,人类的开垦活动使得该地区群落的演替速度 ,演替的方向 。30.(11分)某学校生物小组在一块较为封闭的地里发现了一些野生植株,花色有红色和白色两种,茎秆有绿茎和紫茎两种,同学们分组对该植物的花色、茎色进行遗传方式的研究。请根据实验结果进行分析。(1)从第一组花色遗传的结果来看,花色隐性性状为______,最可靠的判断依据是______组。(2)若任取B组的一株亲本红花植株使其自交,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3)由B组可以判定,该种群中显性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约为________。(4)从第二组茎色遗传的结果来看,隐性性状为________,判断依据的是________组。(5)如果F组正常生长繁殖,其子一代表现型的情况是________。(6)A、B两组杂交后代没有出现3∶1或1∶1的分离比,试解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26、(1)体温调节中枢 神经递质 甲状腺(肾上腺)(2)效应T 裂解死亡(3)处理 T 淋巴因子 浆 抗体27. (除标注外每空1分)(1)提高细胞代谢的速率,使机体产生更多的热量(促进细胞新陈代谢,加速物质氧化分解) 神经—体液调节 皮肤冷觉感受器(2)A(2分) 肝细胞 (3)升高 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增加 (4)分泌激素(内分泌)28.(1)取样器取样法 活动能力较强 目测估计法 放大镜(或实体镜) (2)趋暗、怕热 (3)生物群落 10 (4)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大的土壤,可适当使用化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小的土壤,要多使用有机肥【解析】(1)许多土壤小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调查土壤中小动物常用取样器取样法。统计土壤动物丰富度的方法有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鉴定动物时最好使用放大镜观察。(2)土壤动物具有趋暗、怕热的特性,所以收集土壤小动物时可以采用白炽灯照射土壤。(3)自然区域中的所有生物称为生物群落。(4)有表可知,跳虫类的种群数为10个。小动物类群丰富度越大,越有利于植物生长,化肥作用快而持续时间短,有机肥作用慢而持续时间长,故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大的土壤,可适当使用化肥;小动物类群丰富度小的土壤,要多使用有机肥。29.(10分)(1)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不全不给分) 样方的多少、大小和取样方法(或样方的分布)抽样检测法 取样器取样法 记名计算法(2)原有土壤条件 植物的种子或其他繁殖体(3)变快 未发生改变30.【解析】(1)由A组中“红花×红花”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可以判定白花为隐性性状。依据C组不能作出判断,因为若亲代全为显性纯合子或至少有一方为显性纯合子,后代也会出现这种情况。(2)B组亲本中的任意一株红花植株,可能是纯合子也可能是杂合子,因此自交后代出现的情况是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3)B组中的白花个体为隐性纯合子,因此F1中5红花∶1白花就代表了亲代中的所有红花亲本所含显隐性基因的比,即显性基因∶隐性基因=5∶1。如果设显性基因为R,RR占红花的比例为x,Rr占红花的比例为y,则=,即=2,则RR∶Rr=2∶1。(4)第二组的情况与第一组不同,第一组类似于群体调查结果,第二组为两亲本杂交情况,由D组可判定为测交类型,亲本一个为杂合子,一个为隐性纯合子;再根据E组可判定紫茎亲本为隐性纯合子。(5)杂合子自交,后代将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6)亲本中的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杂交组合有多种情况(如A组可能有RR×RR、RR×Rr、Rr×Rr三种情况;B组有RR×rr、Rr×rr两种情况),所以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答案:(1)白色 A (2)全为红花或红花∶白花=3∶1(3)2∶1 (4)紫茎 D组和E(5)绿茎∶紫茎=3∶1(6)红花个体既有纯合子,又有杂合子,因此,后代不会出现一定的分离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