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河南省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解析版)
展开
河南省辉县市第一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二次阶段性考试试题
一、选择题
1.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①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这与CO32-、PO43-等离子有关
②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液等
③维持细胞内液,外液渗透压的分别是K+、Na+
④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⑤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A. ①② B. ①⑤ C. ①②③⑤ D. ①②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的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温度、pH和渗透压:①人体细胞外液的温度一般维持在37℃左右;②正常人的血浆接近中性,pH为7.35~7.45,血浆pH之所以能够保持稳定,与它含有的缓冲物质有关;③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在组成细胞外液的各种无机盐离子中,含量上占有明显优势的是Na+和Cl-,细胞外液渗透压的90%来源于Na+和Cl-。
【详解】正常人的血浆pH为7.35~7.45,这与血浆中存在的缓冲物质HCO3-、H2PO4-等离子有关,①错误;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②错误;钾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内液渗透压,钠离子主要维持细胞外液渗透压,③正确;内环境稳态是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有维持的,因此有3种以上的生理系统参与维持体内环境稳态,而且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④正确;内环境(细胞外液)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不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⑤错误。因此,以上说法中错误的有①②⑤,故选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识记内环境的组成和作用,掌握内环境的理化性质,理解识记内环境稳态的含义,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叙述。
2. 下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示意图。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①结构和②结构的细胞所处的具体内环境相同
B. 长期营养不良会使C液渗透压减少
C. 正常情况下C液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高于A液
D. 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的过程发生在C液中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图可知,A是血浆,B是淋巴,C是组织液,①是毛细血管,②是毛细淋巴管,③组织细胞,①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②的内环境是淋巴和组织液,A错误。长期营养不良,运用血浆中的蛋白质作为能量物质用于氧化分解,导致血浆的渗透压下降,B错误。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释放到组织液再扩散到血浆中,所以组织液的浓度高于血浆,C正确。丙酮酸氧化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和不的过程发生于细胞器线粒体中,是细胞内,D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内环境相关知识,意在考察考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对图形识别能力。
3.如图是反射弧的模式图(1、2、3、4、5表示反射弧的组成部分,d是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称为“神经—肌肉接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电刺激a处,肌肉收缩,反射能够完成
B. 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
C. 电刺激b处,神经纤维上的电流计会偏转两次且方向相反
D. “神经—肌肉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
【答案】B
【解析】
电刺激a(位于传出神经)处,肌肉能发生收缩,但不属于反射,反射需要完整反射弧的参与,A错误;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B正确;电刺激b处,兴奋不会传到电流表的位置,故不会发生偏转,这是由突触结构决定的,C错误;d是神经末梢与肌细胞的接触部位类似于突触,因此“神经-肌肉接头”处可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D错误。
4.为了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在设计实验时,如果以正常小鼠注射某种药物前后小鼠症状作为观察指标,则下列对实验组小鼠注射药物的顺序,正确的是( )
A.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葡萄糖溶液
B.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再注射胰岛素溶液
C. 先注射胰岛素溶液,后注射生理盐水
D. 先注射生理盐水,后注射胰岛素溶液
【答案】A
【解析】
首先注射胰岛素溶液,若胰岛素的浓度对小鼠体内的血糖有降低的作用,那么小鼠被注入胰岛素溶液后变会进入昏迷状态,因为小鼠体内的血糖供应不足.后注射葡萄糖溶液的原因是当小鼠被注入胰岛素溶液后出现昏迷,及时补充葡萄糖,升高血糖浓度,若小鼠注射葡萄糖溶液后恢复正常,则证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故A对.如果先注射胰岛素,让它产生低糖的生理反应,这之后注射胰高血糖素,虽然血糖浓度会有所升高,但小鼠的生理反应不明显,实验效果没有注射葡萄糖好.故B错.注射过胰岛素后,小鼠会出现的低血糖症状,但由于缺乏对照实验,不能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含量的作用.故C、D都错.
【考点定位】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
【名师点睛】该实验是验证性试验,目的是“验证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试验对象是“小鼠”,观察指标是“小鼠活动状况”,注射胰岛素溶液后,血糖含量下降,小鼠组织细胞特别是脑组织细胞因血糖供应减少,导致能量供应不足而发生功能障碍,从而出现低血糖症状.注射葡萄糖后,低血糖症状消失,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说明胰岛素具有降低血糖的作用.
5. 下图为人体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的激素③分泌过多
B. 缺碘时激素①和②浓度都高于正常水平
C. 图中共有3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
D. 垂体还能分泌与激素③有相似生理效应的激素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甲状腺机能亢进患者体中甲状腺激素含量高,①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②是促甲状腺激素,③是甲状腺激素,A正确;缺碘时,甲状腺激素含量少,对下丘脑和垂体的反馈作用弱,激素①②量升高,B正确;图中共有2处箭头表示负反馈调节,C错误;垂体能分泌生长激素,与甲状腺激素都具有促进生长的功能。D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激素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所列知识点,并能运用所学知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
6.当人吃了过咸的食物时,机体对细胞外液渗透压的调节过程由如下几步,其中正确的是
①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 ②大脑皮层兴奋产生渴觉 ③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④摄水量增加 ⑤减少尿的排出
A. ①→②→③→④→⑤ B. ②→①→④→③→⑤
C. ②→①→④和②→①→③→⑤ D. ①→②→④和①→③→⑤
【答案】D
【解析】
【分析】
水平衡调节的过程既有神经调节也有体液调节,调节中枢在下丘脑,渴觉中枢在大脑皮层,发挥作用的激素是抗利尿激素。
【详解】当人饮水不足或体内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就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一方面产生兴奋并传至大脑皮层,通过产生渴觉,调节水的摄入;另一方面刺激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分泌并由垂体后叶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减少尿量,综上分析,正确的顺序是①→②→④和①→③→⑤,D正确,A、B、C错误。
【点睛】注意事项:1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产生,由垂体后叶释放。
2.在水平衡调节过程中,下丘脑既是渗透压感受器,也是水平衡调节中枢,还可分泌抗利尿激素。
7.设人在20 ℃的环境中产热速率为a1,散热速率为b1,进入0 ℃环境20 min后的产热速率为a2,散热速率为b2。以下有关产热速率与散热速率大小的比较正确的是
A. a1=b1,a2=b2
B. a1b2
D. A、B两项均对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人在0℃和20℃时,体温恒定时产热量都与散热量相等,A正确。温度低的环境散热多,产热也多,B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体温调节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列知识的识记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
8.运动对某基因突变鼠和正常鼠的血糖浓度的影响如图,基因突变鼠出现图中状况的原因最可能的是
A. 胰岛B细胞受损,胰岛素分泌不足
B. 细胞无法将葡萄糖转化为脂肪等非糖物质
C. 进食但不运动后,血糖浓度较低,说明细胞缺乏胰岛素受体
D. 进食且运动后,血糖浓度更低,说明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受体
【答案】D
【解析】
【分析】
正常血糖范围是80~120mg/dl,胰岛素降低血糖,胰高血糖素升高血糖。正常鼠当进食或运动时通过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可以调节血糖浓度。图中基因突变数与正常鼠曲线相比较,进食但不运动,正常鼠的血糖浓度高于基因突变鼠的,但两者基本上都可保持在正常水平,说明不是胰岛素引起;进食且运动,正常小鼠血糖能保持相对稳定,但基因突变小鼠血糖下降迅速且明显低于正常水平,血糖无法得到补充。
【详解】从图中看出,当两种鼠进食不运动状态时,血糖浓度都上升但基因突变鼠上升少,且上升后都可降到正常水平,说明胰岛素分泌正常,胰岛素降血糖功能正常,A错误。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胰岛素分泌正常,且能发挥降血糖的作用,因此细胞不缺乏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可以促进血糖转化为糖原及非糖物质,促进血糖进入细胞氧化分解,B、C错误。进食运动后,与正常鼠相比,基因突变鼠血糖浓度迅速下降到较低水平,不在正常范围内,说明血糖消耗后得不到及时补充,最可能是细胞缺乏胰高血糖素的受体,导致无法升高血糖浓度,D正确。
【点睛】正确分析两种情况下的曲线变化原因是做本题的关键,进食不运动时都可以下降到正常水平,说明胰岛素正常,进食但运动消耗了血糖但基因突变鼠的血糖无法恢复正常,则是胰高血糖素无法升高血糖的原因。
9.有关人体内激素、神经递质、抗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三者都能在组织液中找到
B. 三者都能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
C. 三者都是机体受外界刺激后才产生的
D. 三者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分泌到细胞外
【答案】A
【解析】
激素分泌后进入血浆,运输作用于相关的细胞,神经递质分泌后进入组织液,人体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在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也有,故均能在组织液中找到,A正确;神经递质是传递兴奋,抗体起免疫作用,B错误;激素不是机体受外界刺激后才产生的,C错误;有些激素和神经递质不是蛋白质,不在核糖体中合成,D错误。
10.8岁的小明因一次意外不幸使得他的下丘脑受到损伤,这可能会导致他( )
①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②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
③体温调节受到影响
④血糖调节受到影响
⑤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
⑥言语活动功能出现障碍
A. ①②③④⑤⑥ B. ②③⑤⑥ C. ②③④⑤ D. ①②③④⑤
【答案】D
【解析】
①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睾丸的生长发育,下丘脑受到损伤,睾丸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②下丘脑通过垂体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下丘脑受到损伤,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受到影响;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故下丘脑受到损伤,体温调节受到影响;④下丘脑是血糖调节的中枢,故下丘脑受到损伤,血糖调节会受到影响;⑤下丘脑是水盐调节的中枢,下丘脑受到损伤,水盐平衡的调节受到影响;⑥言语区位于大脑皮层,下丘脑受到损伤,言语活动功能不受影响。
11.下图表示人体通过体液免疫消灭破伤风杆菌毒素的过程,对于细胞1、2、3、4、5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分化成熟的场所相同 B. 都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 接受抗原刺激后都能增殖分化 D. 都含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
【答案】D
【解析】
【分析】
体液免疫的过程:
根据体液免疫的过程图可知:题图中的细胞1是吞噬细胞,细胞2是T细胞,细胞3是B细胞,细胞4是浆细胞,细胞5是记忆细胞,物质a是抗体。
【详解】细胞2是T细胞,在胸腺中分化成熟,细胞3是B细胞,在骨髓中分化成熟,A错误。细胞1吞噬细胞可以识别抗原,但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细胞4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B错误。细胞1吞噬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但不增殖分化,细胞4浆细胞不能接受抗原刺激,不能增殖分化,C错误。细胞1、2、3、4、5都含有有合成物质a的基因,但只在细胞4浆细胞中a基因才能表达出a物质。
12.下图表示病菌感染人体后,免疫细胞进行应答的部分过程,甲、乙、丙、丁表示不同细胞,1、2、3、4、5、6表示免疫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图中甲细胞为T细胞,丁细胞为记忆细胞
B. 丙细胞内发生了转录和翻译过程
C. 经6过程后,丙细胞产生的抗体多、速度快
D. 当人体感染HIV后,图中所表示的免疫过程会全部消失
【答案】D
【解析】
据图分析,甲细胞为T细胞,丁细胞为记忆细胞,A正确;丙为浆细胞,其能够分泌抗体,细胞内发生了转录和翻译过程,B正确;7→6过程表示二次免疫过程,浆细胞产生的抗体多、速度快,C正确;人体感染HIV后,T细胞被破坏,但图中少数病毒可以直接刺激B细胞,所表示的免疫过程不会全部消失,D错误。
13.淋巴细胞是机体免疫应答功能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淋巴细胞的数量及功能发生异常改变时,机体会产生一系列的病理变化及免疫功能失调,导致疾病的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HIV通过B淋巴细胞膜表面蛋白识别,进而主要攻击B淋巴细胞
B. 胸腺发育不良会影响T淋巴细胞的数量,导致体液免疫能力下降
C. 系统性红斑狼疮是过敏原引起的淋巴细胞数量异常增加而造成的自身免疫病
D. 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体内浆细胞数量主要因B细胞的增殖而增多
【答案】B
【解析】
HIV主要攻击T淋巴细胞,A项错误;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可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胸腺发育不良会影响T淋巴细胞的数量,导致体液免疫能力下降,B项正确;系统性红斑狼疮不是过敏原引起的,C项错误;机体再次接触同种抗原时,体内浆细胞数量主要因记忆B细胞的增殖而增多,D项错误。
14.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
B. 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形成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C. 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浸泡插条的下端,必然导致插条的生根效果不同
D. 开花期遭遇大雨会影响授粉的黄瓜,及时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预防减产
【答案】C
【解析】
赤霉素能解除种子休眠,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A正确;植物顶端优势现象的形成是长期自然选择的结果,B正确;由于生长素具有双重性,因此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来浸泡插条的下端,则插条的生根效果可能相同,C错误;开花期遭遇大雨会影响授粉的黄瓜,及时喷洒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可促进果实发育,进而预防减产,D正确。
15.分析如图,对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不科学的解释是
A. 左侧生长素含量高,生长快
B. 生长素的运输方式为主动运输
C. 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D>C>B>A
D. 根部生长也表现出顶端优势现象
【答案】C
【解析】
解:A、给以右侧光照,造成生长素分布不均匀,左侧分布多,长得快,因此植物会向右弯曲生长,A正确;
B、生长素的运输方向是极性运输,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B正确;
C、顶芽产生的生长素逐渐向下运输,枝条上部的侧芽附近生长素浓度较高,离顶芽越近,生长素浓度相对越高,所以生长素浓度高低依次是B>C>D>A,C错误;
D、根部主根产生的生长素能运输到侧根部位,其生长也能表现顶端优势,D正确.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生长素分布、运输、生理作用等有关知识,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理解生长素的分布与生长的关系、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特点及顶端优势产生的原因.
16.下列现象中哪些是由于对植物激素的敏感程度不同造成的( )
①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
②水平放置的幼苗根向地生长,茎背地生长
③顶芽比侧芽生长快
④2,4-D消除田间杂草
A. ①④ B. ①③ C. ②④ D. ②③
【答案】C
【解析】
①中胚芽鞘背光侧比向光侧生长快,作用对象都是茎,是由于生长素分布不均匀造成的;②是由于地心引力的作用,导致根背地侧生长素浓度低,促进生长,向地侧生长素浓度高,抑制生长,而生长素对茎的影响正好与之相反,符合选项要求;③的研究对象都是芽,生长素浓度的不同造成它们的生长状况不同;④是利用双子叶植物对激素敏感,单子叶植物对激素不敏感来清除田间的双子叶杂草,符合选项要求。故选C。
17.假设图中两个含生长素(IAA)的琼脂块和两个胚芽鞘尖端所产生的生长素量相同,则一段时间后对a、b、c、d、e、f、g七个空白琼脂块中所含生长素量的分析正确的是
A. f>a=b=d=e>g>c B. a=f>d=e>b=g>c
C. c>a=f>d=e>b=g D. c>f=d>a=b>e=g
【答案】A
【解析】
【分析】
植物的感光部位在尖端,在单侧光的照射下,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背光一侧分布的多,向光一侧分布的少。
【详解】琼脂块中的生长素不会受单侧光的影响,不会出现分布不均匀的现象,生长素的含量为a=b=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一半,生长素在茎端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只能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运输,c中不含生长素。第三个图因为尖端被云母片隔开,虽然有单侧光,但不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因此d=e=a=b=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一半,第四图胚芽鞘尖端横向运输没有被阻断,因此单侧光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匀,f>g>胚芽鞘尖端生长素的一半。综合分析后可以得知生长素的含量多少为f>a=b=d=e>g>c,A正确。B、C、D错误。
18.下列各项是有关植物生长调节剂及其应用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 α-萘乙酸、2,4-D等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也是植物生长调节剂
B. 与天然激素相比,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比较稳定
C. 植物生长调节剂可放心使用,不会损害人体健康
D. 利用大麦芽生产啤酒时,可以用赤霉素处理大麦,使其无需发芽就可产生α-淀粉酶
【答案】C
【解析】
【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具有容易合成、原料广泛、效果稳定等优点。
【详解】α-萘乙酸、2,4-D是生长素类似物,是人工合成的具有调节植物生长的生长调节剂,A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不易分解,与天然激素相比效果比较稳定,B正确。植物生长调节剂虽然应用广泛,但使用不当也可能会损害人体健康,例如青鲜素可能有致癌作用,C错误。利用大麦芽生产啤酒,实质是利用其中的α-淀粉酶,用赤霉素处理大麦,使其无需发芽就可产生α-淀粉酶,D正确。
19.下列关于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通过研究种群数量的增长规律,分析得出呈“S”曲线增长的种群其增长率先增大后减小
B.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三北防护林
C. 通过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可帮助人们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 一棵树上不同高度的喜鹊巢,体现出群落存在垂直结构
【答案】B
【解析】
种群在空间、资源有限的条件下,表现为“S”型增长,种群增长率逐渐减小,A项错误;西双版纳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多,营养结构复杂,三北防护林中生物种类较为单一,营养结构简单,前者的自我调节能力强于后者,B项正确;通过研究生态系统能量流动,可帮助人们合理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流向对人类有益的部分,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项错误;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的不同生物在垂直方向上分层分布,而不是指同一种生物在不同高度的分布,D项错误。
【点睛】两种曲线的增长率和增长速率:
增长类型
“J”型
“S”型
增长率
增长速率
20.下列操作中得到的数据一定比实际数值小的是
A. 样方法:在个体密集区取样
B. 标志重捕法:重捕数量过少
C. 抽样检测法: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的中上层进行取样
D. 丰富度调查:对所有种群进行统计
【答案】C
【解析】
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时,应该随机取样,若在个体密集区取样,会导致结果偏大,A错误;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中个体数(N)÷标记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重捕数量过少,则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偏小,则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大,B错误;采用抽样检测法时,取样前应将试管摇匀,若在未经摇匀的酵母菌培养液的中上层进行取样,得到的数据比实际数值偏小,C正确;丰富度调查时,对所有种群进行统计,比较接近真实值,D错误。
21. 如图是某养殖鱼类种群的有关曲线。以下分析错误的是
A. 图l、2、3都可以表示该种群在自然环境条件下的增长规律
B. b、c、f点种群都达到了环境容纳量
C. a点和e点的增长速率与c点对应
D. b、d点捕捞可获得最大日捕获量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图l、2、3表示的含义相同,该种群经历了适应环境、增长逐渐加快和减慢,A项正确;b、d、f点种群都达到了环境容纳量,c表示K/2,B项错误;a、c、e点时种群数量都达到了K/2,种群增长速率都最快,C项正确;b、d点种群都达到了环境容纳量,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
22.环保工作者对某地区最主要的草食动物——野兔种群数量进行连年监测,以此作为对该地区环境稳定与否的评价指标之一。在某时间段内,得到下图所示的增长变化(λ)曲线 [注:λ=t年种群数量/(t-1)年种群数量]。下列据图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在第1年至第3年期间种群呈“J”型增长
B. 在第4年初至第5年末,种群数量先增后减
C. 第3年末种群数量与第5年中期种群数量相等
D. 野兔的种群数量在第4年末达到最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
λ是增长倍数,在曲线中,第1年至第3年期间,λ不变=1,说明种群数量不变,第4年到第5年的中期,λ>1,说明种群数量在增加,从第5年中期到第6年λm1+m2
【答案】D
【解析】
【分析】
一种生物在食物网的不同食物链中可以占据不同的营养级,图中有两条食物链,鸟占据第二、第三两个营养级。能量传递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详解】营养级从草开始算,昆虫是第二营养级,鸟占据第二、第三两个营养级,A错误。在植物→鸟这条食物链中鸟是初级消费者,在植物→昆虫→鸟这条食物链中鸟是次级消费者,B错误。在鸟类的食物构成中,动物性食物和植物性食物各占一半,则鸟类增加能量A时,生产者提供的能量=1/2A÷10%+1/2A÷10%÷10%=55A,C错误。绿色植物固定的太阳能M是流经这个生态系统的总能量,而此食物链中能量传递效率只有10%,因此当昆虫获得的总能量为m1,鸟类获得的总能量为m2,则必有M>m1+m2,D正确。
【点睛】有关能量流动的计算:已知高营养级计算低营养级,要从后往前算,用除法,按着不同食物链分别除以能量传递效率;从低营养级到高营养级,用乘法,按着食物链分别乘以能量传递效率。
29.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
B. 该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A、B、C、D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C. 该生态系统中食物网可表示为
D. 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
【答案】D
【解析】
图中A、C之间为双箭头,分别为生产者和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其中之一,由于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均能进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流向大气二氧化碳库,因此C是大气,A是生产者,则D、E为消费者,B为分解者,A错误;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食物链和食物网),B错误;食物链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而图中B是分解者,C错误;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可表示为:A→D→E,题中要求“至少需要”,因此用20%的能量传递率计算,则至少需要A=1÷20%÷20%=25kg,D正确。
30.某同学绘制了如下图所示的能量流动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产者固定的总能里可表示为(A1+B1+C1+A2+B2+C2+D2)
B. 由生产者到初级消费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为D1/W1
C. 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为(A2+B2+C2+D2)
D. W1>D1+D2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分析,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1)即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被分为四部分: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A1),还包括现存的植物体B1、流向分解者的C1、流向下一营养级的D1,输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D1),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A2),还包括现存的植物体B2、流向分解者的C2、流向下一营养级的D2。输入第二营养级的能量(D1)即第二营养级同化能量=A2+B2+C2+D2,进而推出W1=A1+B1+C1+A2+B2+C2+D2,故A项正确;相邻两个营养级的传递效率=(下一营养级同化量/上一营养级同化量)×100%=(D1/W1)×100%,故B项正确;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所以初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大于D1或(A2+B2+C2+D2),故C项错误。从能量流动图解中可以看出,输入第一营养级的能量(W1)即生产者固定的能量被分为四部分:一部分在生产者的呼吸作用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了(A1),还包括现存的植物体B1、流向分解者的C1、流向下一营养级的D1,所以W1=A1+B1+C1+D1,故D项正确。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对能量流动的途径与去路的理解,特别是A、D项,考生需重点理解每个字母所代表的含义,才能准确答题。
31.下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其Ⅰ、Ⅱ、Ⅲ、Ⅳ分别代表不同的营养级,E1、E2代表能量的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图中每一个阶梯代表的含义是相应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
B. 该图所示的食物网中只有1条食物链:Ⅰ→Ⅱ→Ⅲ→Ⅳ
C. 图中一般不会涉及的生态系统成分包括分解者
D. 图中能体现能量在生态系统中流动的特点
【答案】B
【解析】
能量金字塔中每一个阶梯由下到上逐级减小,体现了能量流动的逐级递减特点,每一个阶梯代表的含义是相应的营养级同化的能量,A项、D项正确;每一个营养级可能含有不止一种生物,图示食物网中不一定只有1条食物链,B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捕食)食物链传递,(捕食)食物链不涉及分解者,C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判断B项正确,错因在于把每一营养级的生物认为是同一种生物,同一营养级可能有多种生物,因而可通过多条食物链形成食物网。
32.下图为某生态系统中能量传递示意图,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能量流动是从甲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1250kJ
B. 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5%
C. 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D. 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
【答案】C
【解析】
甲为生产者,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875+175+200=1250kJ,A正确;从乙到丙的能量传递效率=(30÷200)×100%=15%,B正确;将乙和丙的粪便作为有机肥还田,可以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无机物,但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C错误;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太阳能)补充,以便维持生态系统的正常功能,D正确。
【点睛】梳理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过程,据此从图中提取有效信息,明辨甲为生产者,乙为初级消费者,丙为次级消费者,丁为分解者。图中生态系统的总能量=甲固定的总能量=甲热能散失量+传递到乙的能量+分解者分解释放能量,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特点。
33.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中,同等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支大试管中进行培养(见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表中实验设置,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
A. 试管Ⅳ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Ⅰ相同
B. 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
C. 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 “J”型增长
D. 试管Ⅱ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试管Ⅳ内与试管Ⅰ的培养液体积不同,因而两种群的K值不同,A项错误;4支试管内的种群达到K值所需时间不同,时间最长的是Ⅲ,时间最短的是IV,B项正确;4支试管内的种群在变化初始阶段都经历了类似“J”型增长,C项正确;试管Ⅱ内的种群因先达到K值,故其数量先于试管Ⅲ开始下降,D项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种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能理解种群数量的变化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34. 下列信息传递的实例中,属于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的是( )
A. 莴苣在适宜波长下才能萌发生长
B. 昆虫散发性外激素传递信息
C. 草原返青时,“绿色”为食草动物提供信息
D. 雄鸟求偶时进行复杂的“求偶”炫耀
【答案】C
【解析】
调节种间关系需有不同种生物,C选项符合要求。
35.雾霾天气给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危害,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B. 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说明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丧失
C. 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影响种群繁殖
D. 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所造成的环境污染
【答案】B
【解析】
从生态系统的成分分析,雾霾属于空气中的成分,在生态系统中属于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A正确;从生态系统稳定性分析,雾霾污染环境,导致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减弱,并不是完全丧失,B错误;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分析,雾霾可作为物理信息或者化学信息影响种群繁殖,C正确;从生态系统的保护分析,雾霾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产生的废气、颗粒性粉尘等对环境造成的污染,D正确。
36.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使用粪便做肥料,粪便中的能量可以流向植物,从而实现了对能量的多级利用
B. —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则这只兔子中约有10%〜20%的能量流入狼的体内
C. 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D. 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数量一定越少
【答案】C
【解析】
使用粪便做肥料,是因为粪便中无机盐和被分解者分解其中有机物产生的无机物可以被植物吸收利用,从而实现了对物质的循环利用,该过程中植物并没有获得粪便中的能量,A错误;一只狼捕食了一只兔子,这只兔子不能代表一个营养级的所有生物,这只狼也不能代表下一营养级中的所有生物,所以二者的能量传递效率不满足10%—20%,B错误;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C正确;食物链中,生物所处的营养级越高,其数量一般越少,但也有特殊情况,如虫吃树叶,但虫的数量多于树,D错误。
【考点定位】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基本规律及其应用(Ⅱ)
【名师点睛】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指能量的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的过程;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能量就从无机环境流入生物群落;物质是能量的载体,生态系统的能量是伴随着物质循环而流动,但能量是单向流动;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是以CO2的形式进行的。
37.下图表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和解除干扰后稳定性的变化情况,下列关于该变化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
B. 乙的恢复力稳定性强
C. a、b点生态系统丧失了抵抗力稳定性
D. 甲曲线的最低点时只有恢复力稳定性
【答案】A
【解析】
【分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种,图中显示甲、乙两个生态系统受到相同强度的干扰和解除干扰后稳定性的变化情况。
【详解】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即都具有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A正确。图中解除干扰后,甲可以恢复到原来水平,而乙不能,因此甲的恢复力稳定性强,B错误。受到干扰后甲、乙生态系统在a、b点仍然具有抵抗力稳定性,不会失去,C错误。生态系统在任何时期都是既有抵抗力稳定性,也有恢复力稳定性,D错误。
38.湿地生态系统被誉为“地球之肾”,湿地的破坏加剧了洪涝与干旱灾害,使渔业资源严重受损。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建立湿地公园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B. 湿地群落的重要特征包括物种丰富度、种群个体的随机分布等
C. 湿地生态系统作为“气候调节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D. 湿地群落中,害虫与其天敌之间为捕食或寄生关系
【答案】B
【解析】
建立湿地公园属于就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措施,A正确;湿地群落的重要特征包括物种丰富度、群落个体的分布等,B错误;湿地生态系统作为“气候调节器”,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C正确;湿地群落中,害虫与其天敌之间为捕食或寄生关系,D正确。
39. 在生态环境的研究、保护过程中,下列方法与目的不相符的是
A. 建立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防止滩涂被破坏
B. 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
C. 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
D. 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然恢复
【答案】A
【解析】
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主要是保护丹顶鹤等珍稀野生动物及其赖以生存的栖息地即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利用昆虫信息素诱捕有害昆虫,可降低有害昆虫的种群密度,属于生物防治;建立濒危动物精子库,有利于保护濒危动物的基因多样性;建立缓冲带,减少人类干扰,使被破坏的湿地依靠自我调节能力逐渐恢复。
40.2017年的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就生态问题发表了如下讲话:“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下列关于生态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A. 近阶段人口增长较慢,所以提倡“二胎”政策
B. 生活中减少含磷洗涤剂的使用可以降低赤潮发生的概率
C. 化石燃料的大量燃烧会导致温室效应、酸雨等环境问题
D. 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
【答案】A
【解析】
近阶段我国提倡“二胎”政策,目的是调整我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应对老龄化问题,A项错误;大量含氮、磷的物质和其他生活污水排入海水,是引发赤潮的主要因素,B项正确;化石燃料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气体,二氧化碳是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的主要气体,C项正确;保护森林就是将合理利用森林资源和保护森林资源有机结合起来,D项正确。
41.下列关于动植物体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中,正确的有几项
①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细胞外液
②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
③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
④人体的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
⑤HIV最初侵入人体时,免疫系统可以摧毁大多数病毒
A. 2项 B. 3项 C. 4项 D. 5项
【答案】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了课本中稳态及生命活动调节的多个知识点,涉及内容多,包括内环境、激素调节、神经调节和免疫知识。
【详解】手和脚有时会磨出“水泡”,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①正确,短期记忆主要与神经元的活动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②正确,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激素是小肠粘膜分泌的促胰液素,③错误,激素作用在靶器官、靶细胞,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被灭活了,因此体内要源源不断产生激素,④正确,HIV最初侵入人体时,人体的免疫系统此时还很强大,大多数HIV病毒都要被人体的免疫系统摧毁,⑤正确,综合分析,正确的有①②④⑤,C正确,A、B、D错误。
【点睛】本类组合题是极易出错题,学生正答率会很低,因此平时要注意课本中的一些细节知识点的准确掌握,如题中的③,会误认为是胰腺分泌的促胰液素,对课本实验不熟悉。
42.下图为人体内体温与水平衡调节的示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
②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③下丘脑是体温调节中枢
④下丘脑具有渗透压感受器功能,同时能合成、释放e激素
⑤寒冷刺激使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通过促进甲状腺的活动来调节体温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④⑤ D. ③④⑤
【答案】A
【解析】
分析图形可知图中的a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c是甲状腺激素,d是肾上腺素,e是抗利尿激素。当受到寒冷刺激时,a、b、c激素的分泌均会增加,①正确。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进骨骼肌与内脏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以维持体温,②正确。体温调节中枢是下丘脑,③正确。e激素是下丘脑合成,垂体释放的,④错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作用于垂体的,不能作用于甲状腺,⑤错误,故A正确,B、C、D错误。
43.糖尿病的形成原因有多种,如图中的①②③表示由三种机体免疫异常引起的糖尿病,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受体结合,导致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的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B. 抗体Y2使胰岛素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
C. 从免疫学角度分析,三种糖尿病都是自身免疫病,可以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的病症为①③
D. 在血糖调节的神经调节过程中,胰岛B细胞属于效应器
【答案】C
【解析】
【分析】
图解分析:①类型糖尿病的原因是抗体破坏了葡萄糖的受体,使胰岛B细胞无法感知血糖浓度,②类型糖尿病的原因是抗体直接作用在胰岛B细胞,使胰岛B细胞受损,③类型糖尿病的原因是抗体破坏了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受体,使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①②类型是胰岛素减少,第③种类型胰岛素不减少。
【详解】从图中看出抗体Y1与胰岛B细胞上的葡萄糖的受体结合,使葡萄糖无法作用在胰岛B细胞上,使胰岛B细胞对葡萄糖的敏感度降低,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A正确。图中显示抗体Y2直接作用在胰岛素B细胞上,使胰岛B细胞受损,导致胰岛素分泌减少,血糖浓度升高,B正确。三种糖尿病都是因为机体免疫系统攻击自身结构造成的,属于自身免疫病,但第三种类型不是因为胰岛素减少引起的,而是胰岛素受体被破坏,胰岛素无法发挥作用,因此不能通过注射胰岛素进行治疗,C错误。血糖调节的神经调节时,下丘脑通过有关神经作用在胰岛A细胞或胰岛B细胞上,使之分泌相关激素,胰岛A或胰岛B细胞都属于效应器,D正确。
44.下列五种反应依次属于( )
(1)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 (2)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 (3)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 (4)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 (5)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体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
①正常免疫 ②自身免疫病 ③免疫缺陷病 ④过敏反应
A. ②③①④③
B. ④③②②①
C. ②①④①③
D. ④③②①①
【答案】B
【解析】
【分析】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1)过敏反应:指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受相同物质的刺激时所发生的反应。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叫做过敏原。如花粉、油漆、鱼虾、海鲜、青霉素、磺胺类药物等(因人而异);(2)自身免疫病:是指机体对自身抗原发生免疫反应而导致自身组织损害所引起的疾病。举例:风湿性心脏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3)免疫缺陷病是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疾病。一类是由于遗传而使机体生来就有的先天性免疫缺陷病;一类是由于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的获得性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详解】某人一吃海鲜就出现严重的腹泻是防御感染的功能过强形成的属于④过敏反应;美国有一免疫功能异常的儿童,不能接触任何病原体,少量病菌感染亦可导致严重发病属于③免疫缺陷病;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时,有时可作用于红细胞,使红细胞成为靶细胞,导致体内产生抗红细胞抗体,这种抗体也可对正常红细胞发生作用,引起红细胞裂解是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属于②自身免疫病;人体感染酿脓链球菌后,机体产生的抗体不仅向它发起进攻,也向心脏瓣膜发起进攻是自身稳定的功能异常,属于②自身免疫病;当细菌的外毒素进入人体后,体内产生特异性的抗毒素(抗体)与之结合,使它丧失毒性属于①正常免疫。
故选:B。
【点睛】免疫是指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从而破坏和排斥进入体内的抗原物质,消除人体本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以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解答本题需要正确区分免疫失调引起的几种常见的疾病的概念及实例。
45.如图表示植物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与生长素浓度的关系,那么
A. 在单侧光的作用下,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为b
B. 将植物体水平放置,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为d
C. 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植物茎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根的作用
D. 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表示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
【答案】D
【解析】
【分析】
单侧光和重力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且不同的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图中a与b相比,a处的浓度低,生长单位长度所需时间短,即a处浓度低长的快。c、d同理。
【详解】单侧光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背光一侧分布的多,长得快,若胚芽鞘生长素浓度向光侧为a,则背光侧浓度比a大,且生长速度要比a处快,图中b不相符,A错误。重力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近地侧分布的多,远地侧分布的少,根对生长素不敏感,若根部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为c,则远地侧生长素浓度应小于c,不可能是d,B错误。茎和根相比较,茎对生长素不敏感,C错误。不同植物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双子叶植物比单子叶植物对生长素更敏感,因此若曲线Ⅰ表示生长素对双子叶杂草的作用,则曲线Ⅱ可以表示生长素对单子叶植物的作用,D正确。
【点睛】本题特别要注意纵坐标是生长单位长度所需要的时间,则数值越大,长的越慢。单侧光引起的向光性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背光侧浓度大于向光侧,二是背光侧长的比向光侧快。
46.为探究乙烯(ACC为乙烯的供体)是否也与生长素一样会影响微型月季茎的生长,两组同学分别做了如下图所示甲、乙两组实验。月季茎段在分组处理前均先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实验结束后人们对两组月季茎段生长进行测量后发现,实验乙对照组茎段生长量与实验甲空白对照基本相似,l0μmol/L组与Y浓度组生长量相似,100μmol/L组与X浓度组生长量相似。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茎段在分组处理前先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是为了做前后对照
B. 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X>Y,X>Z,Z>Y
C. 实验甲的结果说明生长素对茎和侧芽的生长均具有两重性
D. 乙烯影响茎生长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合成实现的
【答案】D
【解析】
茎段在分组处理前先在清水中浸泡一段时间,是为了消耗掉茎段内原有的相关激素,以免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A项错误;曲线图显示:X浓度实验组的茎段生长量低于空白对照组,说明X浓度对茎段的生长起抑制作用, Y浓度和Z浓度实验组的茎段生长量均高于空白对照组,说明Y浓度和Z浓度对茎段的生长起促进作用,据此可判断:X浓度、Y浓度和Z浓度之间大小的关系是X>Y,X>Z,但Z不一定大于Y ,B项错误;实验甲的结果说明生长素对茎的生长具有两重性,但不能说明对侧芽的生长也具有两重性,因为该实验的材料是茎段而不是侧芽,C项错误;实验乙对照组茎段生长量与实验甲空白对照基本相似,l0μmol/L组与Y浓度组生长量相似,100μmol/L组与X浓度组生长量相似,且反映乙实验结果的柱形图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ACC的浓度越高,茎段中生长素的含量越多,据此可说明:乙烯影响茎生长的作用可能是通过影响生长素的合成实现的,D项正确。
【点睛】本题以反映实验结果的曲线图和柱形图为依托,采用图文结合的形式考查学生对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处理能力。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图中所蕴含的生物学信息,即离体的植物茎段生长量及生长素的含量,将甲的实验组(一定生长素浓度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该数值进行对比分析,若实验组该数值大于对照组则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反之则体现了抑制作用;同时结合题意将乙的实验组(一定ACC浓度的处理组)与对照组的生长素含量的数值与实验甲的相应生长素浓度处理组的茎段生长量进行对比分析,由此对照各选项作出合理判断。
47.下列对健康实验小白鼠进行的处理,对其机体功能产生的相应影响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损伤脑干,会影响小鼠生物节律的控制、呼吸及运动的平衡
B. 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无相应感觉、效应产生
C. 切除其胸腺,体液免疫会减弱,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
D. 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引起细胞分化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
【答案】A
【解析】
脑干与生物的节律性的控制有关,而呼吸中枢在脑干、小脑与运动的平衡有关,A错误;仅破坏反射弧的传入神经,刺激感受器,兴奋不能传到神经中枢,因此不能传到大脑皮层产生感觉,也不能传到效应器产生效应,B正确;切除其胸腺,导致不能产生T细胞,则细胞免疫将全部丧失,体液免疫也大部分丧失,C正确;注射灭活的乙肝病毒,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正确。
4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图解部分示意图(字母表示能量多少),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A. 图中b=h+c+d+f+i
B. 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b/a×100%
C. 在“草→兔→狼”这一关系中,狼粪便中的能量属于d
D. 缩短食物链可以提高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的规律,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理解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初级消费者的摄入量b=粪便量h+同化量c,A项错误;B项中,生产者与初级消费者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应是初级消费者的同化量c除以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a,再乘以百分之百,即(c/a)×100%;C项中兔是第二营养级,狼是第三营养级,狼粪便中所含的能量应是上一营养级的能量;D项中,缩短食物链可以使能量更多地被利用,但不能提高传递效率。
49.某生态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食物网,若将C的食物比例由A:B=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能承载C的数量是原来的
A. 1.375倍 B. 1.875倍
C. 1.273倍 D. 0.575倍
【答案】A
【解析】
【分析】
解本题需要倒推,从C切入,计算两种比例下的A,然后进行比较。因为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这样就可以得出食物比例改变前后的数量关系。
【详解】设当食物由A:B为1:1时,C的能量为m,需要的A=1/2m÷10%+1/2m÷10%2=55m,设当食物由A:B为2:1时,C的能量为n,需要的A=2/3n÷10%+1/3÷10%2=40n,因为两种情况下,生产者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55m=40n,则n/m=1.375。因此正确答案是A,B、C、D错误。
【点睛】本题考查了能量流动知识以及学生的计算能力。本题稍有难度,如果从前往后推是很难做出来的,因此要转换思维,采用倒推法。根据不同食物链按着能量传递效率计算要准确。
50.分析下面有关生态系统碳循环、人体体液中物质交换的示意图,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乙图中的D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成分
B. 人体02浓度最高的是甲图中的B
C. 人体发生过敏反应时,甲图中的A增多
D. 因捕食关系而建立的食物链中,能量最少的是乙图中B所处的营养级
【答案】C
【解析】
乙图中D表示二氧化碳库,而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产者,即图中的A,A错误;图甲中D表示细胞内液,是二氧化碳含量最高的地方,B错误;图甲中A表示组织液,过敏反应时组织液会增多,C正确;图乙中B表示分解者,不属于食物链,D错误。
二、非选择题
51.图1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图2、图3分别表示图1虚线框内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表示效应器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其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组成。图2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____________(填字母)。
(2)图3中,表示兴奋部位的是____________(填字母),该兴奋状态的形成是Na+内流的结果,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____________(填“协助扩散”或“主动运输”)。
(3)某同学取指血进行化验,当针刺破手指皮肤时,虽感受到疼痛但并未缩手。这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脊髓,但还会受____________控制。
(4)如图4表示测量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差的装置,图5表示测得的电位差变化。
①图4所示状态下测得的电位差相当于图5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区段的电位差。当图4中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对应图5中的____________(填字母)区段的变化。
②若图4中的神经纤维所在神经元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图4的指针偏转情况是____________。
【答案】 (1). B (2). 传出神经末梢及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3). a、b、c (4). h (5). 协助扩散 (6). 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 (7). AB (8). BC (9). 先向左偏转,然后向右偏转逐渐恢复到图示位置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结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在神经元间的传递、膜电位变化的相关知识。考生要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1中A是感受器、B是效应器;图2中a是突触前膜、b是突触间隙、c是突触后膜、d是突触小泡、e是神经递质、f是受体,其中a、b、c共同构成突触结构;图3中g、i表示未兴奋部位,h表示兴奋部位。图5中,AB段表示进行电位、BC段表示动作电位形成过程、CD段表示静息电位的恢复,DE段表示静息电位。
(1)根据图1中神经节的位置和突触结构可以判断A是感受器、B是效应器;效应器由运动神经末稍及它所支配的肌肉组成;图2中组成突触的结构包括a突触前膜、b突触间隙和c突触后膜。
(2)神经纤维产生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形成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所以图3中的h表示兴奋部位;神经纤维膜外Na+浓度大于膜内,所以Na+通过离子通道内流是顺浓度梯度,不需要消耗能量,其进入膜内的方式是协助扩散。
(3)取指血进行化验时,针刺破手指时并未缩手,这说明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虽在脊髓,但还会受大脑皮层(高级神经中枢)控制。
(4)①静息状态时,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图4所示的两电极一个在膜外,一个在膜内,电流由正电位流到负电位,所以图4所示状态下测得的电位是静息电位。由图5可知膜电位在短暂时间内由原来的-60mV左右变为+30mV左右的水平,但这种刺激所引起的膜内外电位的倒转只是暂时的,很快就出现膜内正电位值的减少,恢复到受刺激前原有的负电位状态,即静息电位。因此,图4所示状态下测得的电位差相当于图5中的AB区段的电位差;当图4中神经纤维某一部位受到刺激时,Na+内流产生动作电位,对应图5中的BC区段的变化。
②根据第①题分析可知,图4状态下电流计的指针处于向右偏转状态。若图4中的神经纤维所在神经元接受突触前膜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图4中的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会发生如图5所示的电位差变化,使电流计指针先向左偏转,然后向右偏转逐渐恢复到图示位置。
52.图甲所示为影响血糖调节的因素及激素发挥作用的过程,图乙为人体内某些信息分子作用的示意图,a、b、c、d表示信息分子。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刺激X→下丘脑→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属于____ (填“神经调节”“体液调节”或“神经—体液调节”)。图甲中的靶细胞主要是____,如果靶细胞膜上的相关受体被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则血糖浓度会____(填“高于”或“低于”)正常数值,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该疾病属于____。
(2)如果小鼠的下丘脑被破坏,据图甲可知,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会不会完全丧失?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3)图乙中信息分子a是____,b是____,c是____,d是____。
【答案】 (1). 神经调节 (2). 肝细胞 (3). 低于 (4). 自身免疫病 (5). 不会 (6). 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A细胞分泌相关激素 (7). 促甲状腺激素 (8). 神经递质 (9). 抗利尿激素 (10). 胰岛素
【解析】
试题分析:据图甲分析,刺激X最可能是血糖含量降低,①传入神经,②表示表示传出神经;靶细胞接受激素刺激后,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以及非糖类物质转化成血糖。据图乙分析,a是垂体合成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b是神经递质,c是下丘脑分泌的抗利尿激素,d是胰岛分泌的胰岛素,可降低血糖浓度,e表示水的重吸收过程。
(1)甲图中“刺激X→下丘脑→胰岛A细胞→分泌激素”属于神经调节;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使肝糖原分解和非糖类物质转化,进而升高血糖,故图中的靶细胞主要是肝细胞;如果靶细胞膜上的相关受体被自身免疫系统破坏,则血糖浓度会低于正常数值,从免疫学的角度看该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
(2)据甲图可知,血糖浓度变化可直接刺激胰岛细胞分泌相关激素,因此如果小鼠的下丘脑被破坏,小鼠的血糖调节能力不会完全丧失。
(3)根据以上分析已知,乙图中a是促甲状腺激素,b是神经递质,c是抗利尿激素,d是胰岛素。
53.赤霉素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体内,它可以通过提高生长素(吲哚乙酸)含量间接促进植物生长,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过程如图1所示,吲哚乙酸氧化酶是一种含铁蛋白。为研究赤霉素如何提高生长素的含量,某小组设计了相关实验,实验方案如图2。
实验材料:燕麦幼苗,适宜浓度的完全培养液、缺铁培养液、赤霉素溶液、蒸馏水、琼子块,刀片等。
实验步骤:
①准备四个烧杯,分别标记为1〜4号;
②向1号和2号烧杯中加入适量的完全培养液;向3号和4号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缺铁培养液;
③选取燕麦幼苗若干株,平均分为4组,分别在烧杯中培养一段时间;
④向1号、3号幼苗喷洒适量蒸馏水,向2号、4号幼苗喷洒等量某溶液,继续培养一段时间;
⑤切下端,分别用琼脂块收集生长素,再将琼脂小块分别放到去尖端胚芽鞘A、B 的两侧(如图2),一段时间后,观察胚芽鞘的弯曲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步骤③对选择燕麦幼苗的要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步骤④中向2号、4号幼苗喷洒的某溶液与生长素在促进植物生长方面表现为___________作用。
(2)2号与3号幼苗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为一组对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3)赤霉素能够提高生长素的含量的原因可能是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或抑制生长素的分解,已知图2中,胚芽鞘A向左弯曲生长,如果胚芽鞘B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刺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如果胚芽鞘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明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
【答案】 (1). 生长状况相同 (2). 协同 (3). 不能 (4). 2号与3号幼苗存在两个变量 (5). 向左弯曲生长 (6). 直立生长
【解析】
【分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研究赤霉素如何提高生长素的含量,因此单一变量为是否用赤霉素处理幼苗,因此向2号、4号幼苗喷洒等量某溶液为赤霉素,根据胚芽鞘的弯曲情况得出结论。根据图1的生长素的合成和分解过程,可知铁不影响生长素的合成,但影响生长素的分解。根据实验过程可知本实验有两个自变量,一个是培养液中是否含铁,二是幼苗喷洒的是蒸馏水还是某溶液即赤霉素。
【详解】(1)燕麦幼苗在本实验中是无关变量,在实验中为了避免无关变量对实验干扰,无关变量要遵循等量且适宜原则,因此对选择燕麦幼苗的要求是生长状况相同。根据实验目的即研究赤霉素如何提高生长素的含量,可知向2号、4号幼苗喷洒的某溶液为赤霉素,赤霉素和生长素都可以促进植物生长,二者为协同作用。
(2)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而2号与3号幼苗有两个变量,即培养液成分和所喷洒的试剂,因此2号与3号幼苗不能作为一组对照。
(3)已知图2中,胚芽鞘A向左弯曲生长,则可知2号生长素多于1号,若赤霉素促进生长素的合成,则4号生长素含量高于3号,则胚芽鞘B向左弯曲生长;3号和4号都是缺铁培养液,幼苗都不能合成吲哚乙酸氧化酶,若赤霉素抑制生长素的分解,不影响合成,则3号和4号生长素浓度相同,胚芽鞘B直立生长。
【点睛】本实验是研究也就是验证性实验,实验过程要遵循对照原则,并且选择对照组与实验组的自变量要遵循单一变量,无关变量要遵循等量原则。本题还考查了学生对图形的分析和判断能力。注意题干给出的相应信息,例如吲哚乙酸氧化酶是一种含铁蛋白,对分析实验过程极其重要。
54.根据图,回答下列与生态有关的问题。
(1)若图1是碳循环示意图,则丁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________。甲代表的生态系统的成分是________。若图1中的“→”仅表示二氧化碳的流动方向,则不会存在的过程有________。
(2)若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食物关系如图2所示,设E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1×106 kJ;B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为2×104 kJ,D种群干物质中蕴藏的能量是2.5×104 kJ,能量传递效率按20%计算,当A只捕食C时,则A的能量值是________。
(3)图3是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蛙类后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示意图。图中的D表示通过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图中ABC表示的含义分别为:A________,B_____________,C________。
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________(填“K”或“K/2”)值,此时蛙出生率和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是________。
【答案】 (1).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2). 生产者 (3). ③④⑦ (4). 3.1×104 kJ (5). 蛙同化的能量 (6). 用于蛙生长、发育、繁殖的能量 (7). 分解者利用的能量 (8). K (9). 出生率=死亡率
【解析】
【试题分析】
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和能量流动的相关知识,意在强化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与运用。图1中甲是生产者,乙消费者,丙是分解者,丁是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图3中,A表示蛙同化的能量,B表示用于蛙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据此分析作答。
(1)据图一分析,甲乙丙都有箭头指向丁,且丁与甲的关系是双向的,所以丁指的是生态系统中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甲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乙是消费者,丙是分解者;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碳元素是以CO2形式流动的,CO2的流动方向中不存在的过程有③④⑦。
(2)根据题意和题图可知,E传递给B、C、D的能量是l×l06×20%=2×l05kJ,C中的能量是2×l05kJ-2×l04kJ-2.5×l04kJ=1.55×105kJ,则A的能量为1.55×105kJ×20%=3.1×104KJ。
(3)根据能量流动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知,图3中A表示蛙的同化能,B表示用于蛙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当生态系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时,蛙的种群数量一般处于K值,此时蛙出生率=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