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安徽省无为县大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展开安徽省无为县大江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
1.民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蒋百里先生曾说,欧洲近世史之曙光,发自两大潮流,其一,希腊思想之复活,……其二,原始基督教复活。这“两大潮流”指的是
A.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B.文艺复兴、宗教改革
C.宗教改革、启蒙运动 D.启蒙运动、资产阶级革命
2.哈佛大学教授杜维明在《儒学创新的契机》一书中指出:东亚文化的发展“虽然深受西欧和美国的影响,但却不只是西方发展模式的翻版,(东亚各国)都和传统有血肉喜爱那根链的关系……(在东亚发展过程中)儒家可发挥积极的作用”。材料表明
A.儒家学说始终对东亚文明起决定作用
B.儒家学说难以与经济全球化的趋势融合
C.西方发展模式必须以儒家思想为基础
D.东亚的发展既吸取了西方文明,又继承了儒家文明
3.梅兰芳是江苏近代文化名人(下图),著名的戏曲艺术表演大师,他所代表的剧种( )
A.北京的地方剧种 B.由杂剧和汉剧融合而来
C.兴盛于康乾时期 D.被誉为中国戏曲艺术的国粹
4.旧时干支计时法,一夜为五更,一整天则为十二个时辰,每一更和每一时辰都合约现在的两小时。一更(鼓)是戌时19时至21时左右,那五更(五鼓)是
A.子时半夜23时至凌晨1时 B.丑时凌晨1时至3时
C.寅时3时至5时 D.寅时5时至7时
5.韩非子把为学者(儒家)、言议者(纵横家)、带剑者(墨家侠者与侠客)、患御者(怕被征调作战的人)、工商买卖者等称为“五蠹”,这是韩非子认为他们
A.不利于加强思想上的大一统
B.无益于百姓生计、人心安定
C.不利于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D.无益于国家富强、君权巩固
6.中国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和意大利达·芬奇的《蒙娜丽莎》在艺术内容上有世俗化的倾向,其共同的原因是
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社会思潮的重大变化
C.社会上层的倡导 D.传统文化的影响
7.自战国至西汉时期,两种思潮历经盛衰方向相反的变化。这两种思潮是指
A.法家与道家 B.法家与儒家 C.墨家与兵家 D.黄老与儒家
8.近代“科学”一词最初汉译作“格致”,即取义于程朱理学。然“格物致知”的字典解释为“考察事物的原理法则而总结为理性知识”。这说明
A.程朱理学阻碍中国近代的科学技术发展
B.格物致知与西方科学精神具有共通之处
C.重人伦轻自然的儒家伦理阻碍科学进步
D.西方科学精神起源于中国宋代程朱理学
9.针对“道”,韩愈指出:“(在这个社会里)其文诗、书、易、春秋,其法礼、乐、刑、政,其民士、农、工、贾,其位君臣、父子、师友、宾主、昆弟、夫妇,其服麻丝,其居宫室,其食粟、米、果、蔬、鱼、肉,其为道易明,而其为教易行也。”韩愈所说的“道”
A.加强自身修养,实现格物致知
B.排斥佛道,以纲常伦理为核心
C.追求社会有序,百姓安居乐业
D.把儒学理念上升至天理的高度
10.1913年,江苏第一师范学校出了一份考卷,应考者300多人。有一道题要求考生列举崇拜的人物,统计结果是“崇拜孔子157人,孟子61人,……”。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孔子兴办太学,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B.孔子对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影响较大
C.孔子倡导“兼爱”“非攻”
D.辛亥革命后封建思想依然占统治地位
11.著名国学大师胡适先生,原名胡嗣糜,后来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中的“适”字,将名字改为胡适。这表明胡适接受了
A.人文主义思想 B.进化论思想 C.理性主义思想 D.社会主义思想
12.有学者说,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又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是指
A. 百家争鸣 B. 学在民间 C. 私商出现 D. 士的兴起
13.西夏文《维摩诘所说经》(下卷残本),现存于甘肃武威市博物馆。推测该经是宋仁宗年间(1141~1195年)印本。“有的字体歪斜,还有的字,因字模放置不平,印出的字一半轻,一半重”,有的行格歪斜,行距宽窄不一等。据此可知
A. 雕版印刷已走向衰落 B. 西夏印刷技术落后
C. 宋代有了活字印刷品 D. 印刷术已普遍应用
14.元朝时,科举制经历了先废除后重建的过程,实行时间并不长的科举考试却选用了最能体现儒家思想精髓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而且要求学生按程朱理学的观点答题。这反映元朝
A. 游牧文化与汉文化的完全融合
B. 重视文化遗产的政治利用价值
C. 削弱科举制度的人才选拔功能
D. 致力于提高读书人的社会地位
15.古代有一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众徒。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 万物皆只有一个一理 B. 确理而后有气
C. 宇宙便是吾心 D.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16.19世纪90年代末,某著述刊出后,在当时中国的思想界产生了很大影响,但是被守旧顽固派攻击为“明似推崇孔教,实则自申其改制之义”的叛逆之作。该著述是
A.《海国图志》 B.《孔子改制考》
C.《变法通议》 D.《天演论》
17.张同学在阅读《黄宗羲全集》后,对黄宗羲的思想有了深刻的了解。以下观点不属于黄宗羲的是
A.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B. “工商皆民生之本”
C. “循天下之公”
D. “天下为主,君为客”
18.“苏格拉底给人类的是哲学,亚里斯多德给人类的是科学,苏格拉底以前也有哲学,亚里斯多德以前也有科学,不过从他们之后,哲学与科学才大大进步了。”苏格拉底在哲学上的最大成就是
A. 探究宇宙的本质
B. 探讨人生意义
C. 探索人与神的关系
D. 重视科学方法之研究
19.薄伽丘在《十日谈》中讲述了一个“杨诺劝教”的故事:虔诚的巴黎丝绸商杨诺劝说其犹太朋友信奉天主教。其朋友便去罗马教皇的宫廷考察,朋友考察后得出结论——罗马乃藏污纳垢之所,天主教定会因其腐败而垮台。杨诺朋友的话
A. 揭露了教会的贪污腐化和封建统治的黑暗残暴
B. 歌颂了正在成长中的资产阶级力量的伟大
C. 揭示出教会统治下人民生活的困苦
D. 提倡人的个性解放,表现了对人性和人价值的深入探索
20.一篇文章中评论某本著作的问世,“犹如一颗炸弹落在神学阵地的心脏”。其所评论的著作是
A.《社会契约论》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C.《物种起源》
D.《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
21.东汉章帝初年,“有人侮辱人父者而子杀之,肃宗贳(赦免)其死”,这种做法此后便作为司法断案可以比附的典型案例——决事比,直到汉和帝时被整理成“轻侮法”,对类似复仇规定了从轻处罚的条款。在以后的复仇判决时,地方官吏往往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减免其死刑。汉代的做法从本质上反映出
A.儒家伦理已渗透到法律
B.中央集权在不断加强
C.君主专制影响政治生活
D.司法程序已日渐完备
22.《春秋繁露》载:“天为君而覆露之,地为臣而持载之;阳为夫而生之,阴为 妇而助之;春为父而生之,夏为子而养之。”该材料
A.体现了道家“无为”的治国理念
B.体现了儒学的民本思想
C.反映了中国古代人伦观念
D.强调了孔孟儒学的“仁爱”思想
23.“在古代……西方人敢于展示自己,既敢于展示自己的思想,又敢于展示自己的裸体。中国就知道穿衣服,给思想穿衣服。穿衣服总比脱衣服容易。西方鞭挞自己的黑暗,所以得到了光明。它的思想在驰骋。我们歌颂自己的光明,结果带来千年的黑暗。”假如你同意上述观点,在思想方面的依据是
A. 人文主义民贵君轻 B. 因信称义天人感应
C. 人文主义存天理,灭人欲 D. 因信称义致良知
24.安提丰(公元前426年--公元前373年)认为:“自然给予一切人以应有的补偿,这是人人都看得到的:所有的人也有能力获得这种补偿。在这些方面不可能像区分希腊人还是野蛮人一样作出区分,我们大家都用嘴和鼻子呼吸,用手拿吃的东西。”这主要体现了
A. “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的主张
B. 对人人平等的肯定
C. 坚决捍卫自然规律与法则
D. 对人的地位与作用的重视
25.许慎《说文解字》中说:“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由此得出
A.汉字最早起源于鸟兽蹄印
B.文明的形成受益于生活的启迪
C.神话故事揭示了历史真相
D.仓颉造字宣告文明时代的到来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0分。)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国家最高权力属于全体人民,人民是国家主权的主体、拥有者和行使者。主权“是完全绝对的、神圣的、完全不可侵犯的”。主权“永远不可转让;并且主权者既然只是一个集体的生命,所以就只能由他自己来代表本人”;“正如主权是不能转让的一样,同理,主权也是不能代表的。”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如果任何人拒不服从公共意志,全体就要强迫他服从,“这即是说,人们要迫使他自由”。
——摘编自卢梭《社会契约论》
材料二伏尔泰提倡卢梭所倡导的天赋人权,认为人生来就是自由与平等的,一切人都具有追求生存、幸福的权力,这种权利是天赋予的,不能被剥夺,这就是天赋人权思想。
——摘自《法兰西思想之王》
(1)根据材料一,概括卢梭人民主权思想的主要内容。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卢梭和伏尔泰的思想主张有哪些异同之处。
27.材料一“……若使天下兼相爱,非相攻……视人之宝若其宝,谁窃?视人之身若其身,谁贼?视人之家若其家,谁乱?视之若其国,谁攻?”
材料二“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材料三“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美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音相和,前后相随。”
材料四“文王行仁义而王天下,偃王行仁义而丧其国,是仁义用于古而不用于今。故曰世异则事异。”
请回答:
(1)概括四则材料的观点或主张。
(2)根据相关观点,分别指出四则材料所代表的学派。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思想哪个对当时影响最大?哪个对后世影响最大?
(4)儒家思想在宋朝、明朝分别形成了怎样的体系?做出贡献的历史人物分别是谁?
(5)儒家思想为什么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中国传统文化?
2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东晋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山阴兰亭相会,会上各人做诗,王羲之为他们的诗写了序文手稿,即下图。后人评道“右军字体,古法一变。其雄秀之气,出于天然,故古今以为师法”。
材料二 观察几幅宋代绘画。
材料三 马致远的元散曲《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1)某旅游主管部门要在材料一的图前挂一个导游牌,对《兰亭序》出现的时代背景、书法特点进行介绍。请你帮忙完成。
(2)透过材料二的图片,你获得了哪些关于宋代绘画特点的信息?体现了宋代怎样的时代特点?
(3)材料三的元曲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和时代风貌?
29.古代的选官制度影响着中国社会的政治文化面貌,也影响着士人阶层的演化。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汉高祖初得天下,即下令招贤。直到汉武帝:这一趋势达到正式的法制化,全国优秀青年,受国家大学教育,凭其成绩,补郎补吏,加入政府。不到一百年,西汉政府早已完全是一个士人政府了。所谓士人政府者,即整个政府由全国各地之知识分子即读书人所组成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二如果前期地方推举制还一定程度上基于财产状况的差别(门第),容易造成门闽世家,不利于国家集权向心力的凝聚,那么科举制的妙处,它基于考试录用原则,……士大夫实际已失去了与君主分庭抗礼现实与心理的任何依据。
——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
请回答: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朝实行了怎样的选官制度?
(2)材料二中的“前期地方推举制”是指什么制度?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发挥的作用。
(3)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从中国古代人才选拨的认识。
参考答案
1.B 2.D 3.D 4.C 5.D 6.A 7.B 8.B 9.B 10.B 11.B
12.A 13.C 14.B 15.C 16.B 17.C 18.B 19.A 20.C 21.A 22.C
23.C 24.B 25.B
26.(1)国家主权属于全体人民;人民主权至高无上,不可分割、转让与代表;人民主权只能通过直接民主实现;个人服从公共意志。
(2)相同之处:二者都主张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3分)不同之处:卢梭主张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伏尔泰希望通过“开明”君主的改革过渡到君主立宪制。(3分)
27.(1)材料一主张兼爱,兼爱则天下无争;
材料二主张关注人民,认为民心的向背关系到国家的兴亡(或民贵君轻);
材料三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对立的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材料四认为应当根据现实的需要进行改革,不应教条地遵循前代的传统。
(2)一是墨家;二是儒家;三是道家;四是法家。
(3)材料四的法家思想对当时影响最大;材料二的儒家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最大。
(4)理学、心学;程颢、程颐;朱熹、王阳明
(5)儒家思想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维护封建统治
批判地继承,对儒家思想的正确态度应该要批判的继承,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28.(1)魏晋时期,社会动荡引发人们对汉代儒学的反思,崇尚气节的文人在政治舞台上碰壁,逐渐形成了一个以道德情操和理想人格为号召的士人群体,书法成为士人表达自我对意境、神韵、风骨追求的理想形式。王羲之在书法上继承汉代传统的同时,尽显虚玄灵动的时风,成为继往开来的“书圣”,其《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2)信息:宋代文人画不讲究对称,墨色恬淡;山水画已经成为独立的画种;宋代描写市井生活的风俗画大量出现。
时代特点:宋代重文轻武,文人阶层兴起,理学兴起,文人注重内心修养;南宋偏安江南,文人画描绘的对象变为江南风光,而且构图不追求对称。商业兴盛、城市发展、文化普及,民间文化日益繁荣,不仅出现文人描绘市井风情的作品,百姓绘画也发展起来。
(3)元代实行民族分化政策,汉族文人进取无望,心情压抑,他们常用散曲来抒发郁闷的心情。马致远的这首元曲刻画的是天涯孤旅的哀愁。
29.(1)察举制
(2)制度:九品中正制。
作用:通过考试录用打破特权垄断;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4)启示:官员的选拔注重选贤任能;调动知识分子积极参与国家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