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苏省如皋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解析版) 试卷
展开
江苏省如皋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教学质量调研
1.突破纯碱制造技术,发明连续生产纯碱与氯化铵的联合制碱新工艺的中国化学家是
A. 钱学森 B. 侯德榜 C. 屠呦呦 D. 袁隆平
【答案】B
【解析】
【详解】A、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选项A不符合;
B、侯德榜研制了联合制碱法,是我国制碱工业的先驱,选项B符合;
C、2015年10月,屠呦呦由于在青蒿素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做出的杰出贡献,获得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科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选项C不符合;
D、袁隆平是我国著名的水稻专家,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B。
2.下列过程只涉及物理变化的是
A. 冰雪消融 B. 百炼成钢 C. 火烧连营 D. 蜡炬成灰
【答案】A
【解析】
【分析】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详解】A.冰雪消融的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选项A正确;
B.百炼成钢的原理是生铁中的碳在高温下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使生铁中的含碳量降低,属于化学变化,选项B错误;
C、火烧连营,燃烧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选项C错误;
D.蜡炬成灰的过程中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考查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解题时要抓住关键点: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3.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可用于考古,其核素组成的符号可表示为
A. 86C B. 68C C. 146C D. 148C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由中子数和质子数确定质量数,进而求解。
【详解】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故中子数为8的碳原子的质量数为14,该核素组成的符号可表示为146C。
答案选C。
4.实验室制备硅酸的反应为Na2SiO3+2HCl=2NaCl+H2SiO3↓,该反应属于
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实验室制备硅酸的反应为Na2SiO3+2HCl═2NaCl+H2SiO3↓,是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故为复分解反应,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基本反应类型
【名师点晴】本题考查了四大基本反应类型的概念和辨析,根据定义来分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为化合反应;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反应为分解反应;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为置换反应;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为复分解反应。
5.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 甲烷的结构式:CH4
B.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C. N2分子的电子式:
D. Ba(OH)2的电离方程式:Ba(OH)2=Ba2++(OH)2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甲烷的结构式为:,CH4是甲烷的结构简式,选项A错误;
B. 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选项B正确;
C. N2分子的电子式为:,选项C错误;
D. Ba(OH)2是强碱,完全电离出钡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电离方程式为:Ba(OH)2=Ba2++2OH-,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6.下列气体既能用下图所示方法收集,也能用排水法收集的是
A. H2 B. O2 C. NH3 D. SO2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图中气体进气方向可知,为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
A、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选项A错误;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可以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不易溶于水,可以用排水法收集,选项B正确;
C、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不能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且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C错误;
D、二氧化硫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7.下列物质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A. CaO B. NaOH C. K2O D. CO2
【答案】D
【解析】
【分析】
离子化合物是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作用而形成的.共价化合物是不同非金属原子间利用共用电子对而形成的,共价化合物只含有共价键,据此解答。
【详解】A、CaO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选项A错误;
B、NaOH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选项B错误;
C、K2O是通过离子键形成的离子化合物,选项C错误;
D、CO2为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仅含共价键,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键和化合物类型的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注意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区别。
8.关于工业合成氨反应:N2+3H22NH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B. 升高温度会降低反应速率
C. 控制条件可以将N2和H2完全转化为NH3
D. H2浓度不变,只增大N2浓度不能增大反应速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
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判断反应速率的变化,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
【详解】A.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物的活化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提高反应速率,选项A正确;
B.升高温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提高反应速率,选项B错误;
C.该反应为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选项C错误;
D.增大N2浓度,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大,反应速率增大,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9.下列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对应正确的是
A. 苏打——NaHCO3 B. 明矾——Al2(SO4)3
C. 干冰——CO2 D. 生石灰——Ca(OH)2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苏打是碳酸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2CO3,选项A错误;
B、明矾是KAl(SO4)2•12H2O的俗称,选项 B错误;
C、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选项C正确;
D、生石灰是氧化钙,化学式为CaO,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常见物质的俗称和化学式,难度不大,C项为易错点,注意干冰和水的区别。
10.在含有大量Ba2+、OH-、Cl-的溶液中,还可能大量共存的离子是
A. CO32- B. NO3- C. H+ D. Fe3+
【答案】B
【解析】
【详解】A.CO32-与Ba2+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选项A错误;
B.NO3-不与Ba2+、OH-、Cl-反应,在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选项B正确;
C.H+与OH-反应,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选项C错误;
D.Fe3+与OH-反应生成氢氧化铁沉淀,在溶液中不能大量共存,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1.FeSO4是补血剂的成分之一。FeSO4属于
A. 酸 B. 碱 C. 盐 D. 氧化物
【答案】C
【解析】
【详解】盐是指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NH4+)与酸根离子或非金属离子结合形成的化合物,FeSO4由亚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
答案选C。
1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 B. 氯气能使干燥有色布条褪色
C. 铝制容器可长期存放酸性食物 D. 浓硫酸常温下不与铁片反应
【答案】A
【解析】
【详解】A. 二氧化硅可用于制造光导纤维,选项A正确;
B. 氯气没有漂白性,不能使干燥有色布条褪色,氯气溶于水生成的次氯酸能使有色布条褪色,选项B错误;
C. 无论是铝还是其氧化物都能与酸或碱反应,不能用铝制器皿长期存放酸性或碱性食品,选项C错误;
D.由于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在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膜而阻碍反应的继续进行,并不是铁片与浓硫酸不反应,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本题多角度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注意把握物质性质的异同,D为易错点,注意钝化为氧化还原反应,难度不大。
13.实验室用于分离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水的实验装置是
A. B.
C. D.
【答案】B
【解析】
【分析】
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水不互溶,利用分液法将其分离,据此分析。
【详解】碘的四氯化碳溶液和水不互溶,利用分液法将其分离。
A、装置为蒸发结晶,是将溶液中的溶剂通过升温的方式让溶剂脱离溶质的过程,选项A不符合;
B、装置为分液操作,适合于互不相溶的液体的分离,选项B符合;
C、装置为过滤操作,适合于固液分离,选项C不符合;
D、装置为蒸馏操作,利用混合液体或液-固体系中各组分沸点不同,使低沸点组分蒸发,再冷凝以分离整个组分的操作过程,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B。
14.下列有关苯、乙酸、乙醇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都易溶于水
B. 苯易与液溴发生加成反应
C. 乙醇不能与金属钠反应
D. 乙酸与乙醇一定条件下可反应生成乙酸乙酯
【答案】D
【解析】
【详解】A.苯不溶于水,而乙酸、乙醇易溶于水,选项A错误;
B.苯和液溴反应时,苯分子中的氢原子被溴原子取代,所以属于取代反应,不是加成反应,选项B错误;
C.乙醇含有羟基,羟基可与钠发生置换反应生成醇钠和氢气,选项C错误;
D.乙酸与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可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和水,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15.在汽车尾气处理装置中发生如下反应:4CO+2NO24CO2+N2。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NO2是还原剂 B. CO被氧化
C. NO2发生氧化反应 D. CO得到电子
【答案】B
【解析】
【分析】
4CO+2NO24CO2+N2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结合氧化还原反应基本概念及转移电子解答。
【详解】A.4CO+2NO24CO2+N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NO2为氧化剂,选项A错误;
B.4CO+2NO24CO2+N2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O为还原剂,被氧化,选项B正确;
C.4CO+2NO24CO2+N2中,N元素的化合价降低,NO2为氧化剂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选项C错误;
D.4CO+2NO24CO2+N2中,C元素的化合价升高,CO失电子,被氧化,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把握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从化合价角度分析,题目难度中等。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0.1 mol H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6.02×1022
B. 24 g Mg变成Mg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6.02×1023
C. 1 L 1 mol·L-1 CaCl2溶液中含有的Cl-数为6.02×1023
D. 常温常压下,11.2 L 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6.02×1023
【答案】A
【解析】
【详解】A. 0.1 mol H2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 mol6.02×1023mol-1=6.02×1022,选项A正确;
B.24 g Mg ,即1mol金属镁转移2mol电子,1molMg变成Mg2+时失去的电子数N=n×NA=2×6.02×1023,选项B错误;
C. 1 L 1 mol·L-1 CaCl2溶液中含有的Cl-数为2×6.02×1023,选项C错误;
D. O2不是在标准状况下, 11.2L不是0.5mol,含有的原子数不为6.02×1023,选项D错误;
答案选A。
1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铁与稀盐酸反应:2Fe+6H+=2Fe3++3H2↑
B. 溴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2Br-+Cl2=2Cl-+Br2
C.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OH-+H+=H2O
D. 钠与水反应:Na+2H2O=Na++2OH-+H2↑
【答案】B
【解析】
【详解】A. 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Fe+2H+=Fe2++H2↑,选项A错误;
B. 溴化钠溶液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Br-+Cl2=2Cl-+Br2,选项B正确;
C. 氢氧化铜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氢氧化铜为难溶物,必须写化学式,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u(OH)2+2H+=Cu2++2H2O,选项C错误;
D. 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选项D错误。
答案选B。
18.下列过程放出热量的是
A. 断裂化学键 B. 水的分解
C. 总能量生成物高于反应物的反应 D. 浓硫酸稀释
【答案】D
【解析】
【详解】A、断裂化学键需要吸收能量,A不选;
B.水的分解为吸热反应,B不选;
C. 总能量生成物高于反应物的反应为吸热反应,C不选;
D.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D选。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反应热与焓变,把握溶解及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为解答的关键,注意归纳常见的吸热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19.下列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 用碱石灰干燥Cl2
B. 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
C. 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
D. 用焰色反应鉴别KCl和KOH
【答案】C
【解析】
【详解】A. 碱石灰能与Cl2反应,不能用碱石灰干燥Cl2,选项A错误;
B. 二氧化碳能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故不能用饱和Na2CO3溶液除去CO2中的HCl,选项B错误;
C.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可使品红褪色,而二氧化碳不能,则用品红溶液鉴别SO2和CO2两种气体,选项C正确;
D.KCl和KOH都含有钾离子,焰色反应的火焰相同,不能用焰色反应鉴别KCl和KOH,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20.某兴趣小组设计的简易原电池装置如下图所示。该电池工作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锌片做正极
B. 碳棒上有气泡产生
C. 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 电子由碳棒经导线流向锌片
【答案】B
【解析】
Zn—C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A.锌片发生氧化反应,是负极,故A错误;B.碳棒是正极,H+在正极表面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有气泡产生,故B正确;C.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C错误;D.电子由负极(锌片)经导线流向正极(碳棒),故D错误;答案为B。
点睛:掌握原电池中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①先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列出正负极上的反应物质,并标出相同数目电子的得失;②注意负极反应生成的阳离子与电解质溶液中的阴离子是否共存;③若正极上的反应物质是O2,且电解质溶液为中性或碱性,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H+,且水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中,与O2结合生成OH-,若电解质溶液为酸性,电极反应式中不能出现OH-,且H+必须写入正极反应式中,与O2结合生成水;④正负极反应式相加(电子守恒)得到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若已知电池反应的总反应式,可先写出较易书写的电极反应式,然后在电子守恒的基础上,总反应式减去较易写出的电极反应式,即得到较难写出的电极反应式。
21.下列物质转化常通过加成反应实现的是
A. CH2=CH2 CH3CH2Br B. CH3CH2OH CH3CHO
C. CH4CH3Cl D.
【答案】A
【解析】
【详解】A. CH2=CH2 CH3CH2Br由乙烯与溴化氢发生加成反应实现转化,选项A符合;
B. CH3CH2OH CH3CHO由乙醇催化氧化生成乙醛实现转化,选项B不符合;
C. CH4CH3Cl控制一定条件下甲烷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实现转化,选项C不符合;
D. 由苯与浓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取代反应实现转化,选项D不符合。
答案选A。
22.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Z同周期且相邻,X、W同主族且X与Y处于不同周期,Y、Z原子的电子数总和与X、W原子的电子数总和之比为5∶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原子半径:r(W)>r(Z)>r(Y)>r(X)
B. 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C. 由Z、W组成的化合物只有一种
D. 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可以是酸、碱或盐
【答案】D
【解析】
【详解】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W同主族且与Y处于不同周期,则X为H元素、W为Na元素;Y、Z同周期且相邻,且不与X、W不同周期,则二者位于第二周期,Y、Z原子的电子数总和与X、W原子的电子数总和之比为5:4,设Y的原子序数为x,则Z的原子序数为x+1,则:=,解得:x=7,则Y为N元素、Z为O元素,
A.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电子层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则原子半径大小为:r(W)>r(Y)>r(Z)>r(X),选项A错误;
B.Y为N、Z为O元素,N的非金属性小于O,则N的简单氢化物为氨气,氨气的热稳定性小于水,选项B错误;
C.由Z、W组成的化合物有Na2O、Na2O2两种,选项C错误;
D.X、Y、Z三种元素分别为H、N、O,三种元素可以形成硝酸,也可以形成硝酸铵,也可为一水合氨,为碱,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23.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Cl、NaHCO3和NH4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 取一定量固体,在空气中充分加热,有白色物质残留,则原白色固体中含NaCl
B. 取一定量固体,加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白色沉淀是AgCl
C. 取一定量固体,加水溶解,向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将得到气体直接通入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3.40 g,则原白色固体中含NH4Cl 10.7 g
D. 取一定量固体,加水溶解,向溶液中滴加足量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沉淀质量为3.94 g,则原白色固体中含NaHCO3 1.68 g
【答案】D
【解析】
【详解】A. 取一定量固体,在空气中充分加热,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NH4Cl受热分解生成氯化氢和氨气,故若有白色物质残留,则原白色固体中可能含NaCl、NaHCO3或两者均有,选项A错误;
B. 取一定量固体,加水溶解,向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溶液,若为NaHCO3,则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再滴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则该白色沉淀可能是碳酸银,选项B错误;
C. 取一定量固体,加水溶解,向溶液中滴加足量NaOH溶液,加热,将得到气体直接通入足量浓硫酸,浓硫酸增重3.40 g,氨气及水均能被浓硫酸吸收,故无法计算氨气的物质的量,则原白色固体中含NH4Cl可能小于或等于10.7 g,选项C错误;
D. 取一定量固体,加水溶解,向溶液中滴加足量B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将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沉淀质量为3.94 g,即n(BaCO3)=,根据碳原子守恒,则原白色固体中含NaHCO3 0.02mol×84g/mol=1.68 g,选项D正确。
答案选D。
【点睛】本题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和物质的推断,主要是利用差量法、物质性质的应用解决问题,难度较大。
24.(1)三月万物复苏,很多人会外出踏青旅游。
①自驾游出行方便。制造汽车轮胎的主要材料是____(填字母)。
a.铝合金 b.橡胶 c.玻璃
②高速列车出行快捷。建设铁路需要大量水泥。工业上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是石灰石和____(填字母)。
a.黏土 b.纯碱 c.石英
③轮船出行舒适。为防止轮船钢板被腐蚀,可在钢板上镶嵌____(填字母)。
a.铜块 b.锡块 c.锌块
(2)旅游期间,在娱乐、购物、旅游时要讲究文明、保护环境。
①用过的聚乙烯塑料食品袋要投入贴有可回收物标志的垃圾箱中。聚乙烯的结构简式是____。
②不法商贩会用由铜锌合金打造的假金首饰欺骗消费者。请写出检验金首饰真假的化学方法和结论____。
③不能携带烟花爆竹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制作烟花爆竹的黑火药是用木炭、硝酸钾、硫磺配制,黑火药爆炸时会生成氮气、硫化钾和二氧化碳。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3)在外出行要注意饮食健康。
①面包、牛奶是常见的食物之一,面包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____。牛奶中的蛋白质在人体内水解可生成____。
②为保证营养均衡,应摄入适量蔬菜。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对人体的作用是____。
③橙汁是常用饮品。某品牌橙汁中含有维生素C、白砂糖、精制盐、柠檬黄和苯甲酸钠等成分,这几种物质中属于着色剂的是____。缺少维生素C可能会引发的疾病是____。
④饮食不当会引起胃痛。胃舒平[主要成分是Al(OH)3]可治疗胃酸过多,写出Al(OH)3与胃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
【答案】 (1). b (2). a (3). c (4). (5). 将首饰投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若有气泡生成(或灼烧表面变黑或与硝酸反应有气体等),证明是假金首饰 (6). 3C+S+2KNO3===3CO2↑+K2S+N2↑ (7). 提供能量 (8). 氨基酸 (9). 促进消化 (10). 柠檬黄 (11). 坏血病 (12). Al(OH)3+3H+===Al3++3H2O
【解析】
【分析】
(1)①飞机轮胎应有弹性;
②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灰石;
③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
(2)①聚乙烯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它属于高分子材料;
②锌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金不能与酸反应;
③根据木炭、硫磺、硝石反应后生成硫化钾、氮气和二氧化碳进行分析;
(3)①人体的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水解生成氨基酸;
②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对人体的作用是促进消化;
③柠檬黄是着色剂;缺少维生素C可能会引发的疾病是坏血病;
④Al(OH)3与胃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
【详解】(1)①飞机轮胎应有弹性,合金和玻璃无弹性,故答案为:b;
②生产水泥的主要原料是黏土、石灰石,故答案为:a;
③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腐蚀锌,保护了铁,故答案为:c;
(2)①聚乙烯是乙烯通过加聚反应生成的,则聚乙烯的结构简式为:;
②锌能与酸反应生成氢气,金不能与酸反应,所以将首饰投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若有气泡生成,证明是假金首饰;
故答案为:将首饰投入盛有盐酸的烧杯中,若有气泡生成(或灼烧表面变黑或与硝酸反应有气体等),证明是假金首饰;
③木炭、硫磺、硝石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硫化钾、氮气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3C+S+2KNO3=3CO2↑+K2S+N2↑;
(3)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其主要作用是为人体提供能量;
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人体的生长发育、组织的更新等都离不开蛋白质,蛋白质水解最终产物为氨基酸;
②蔬菜中的膳食纤维对人体的作用是促进消化;
③橙汁中含有维生素C、白砂糖、精制盐、柠檬黄和苯甲酸钠等成分,这几种物质中属于着色剂的是柠檬黄;缺少维生素C可能会引发的疾病是坏血病;
④Al(OH)3与胃酸反应生成氯化铝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Al(OH)3+3H+=Al3++3H2O。
25.(1)根据有机化合物分子中所含官能团,可对其进行分类和性质预测。
①下列有机化合物属于醇类物质的是____(填字母)。
a.CH3CH2OH b.CH3CHO c.
②下列有机化合物中加入浓溴水能生成白色沉淀的是____(填字母)。
a.CH2=CH2 b.苯 c.
③下列有机化合物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____(填字母)。
a.乙酸 b.油脂 c.葡萄糖
(2)有机物W()广泛存在于肉桂类植物的果肉中。
①W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和____。
②W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最多有____个。
③1mol W分子最多能与____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3)对羟基苯甲酸乙酯()是常用的食品防腐剂,可通过以下方法合成:
A C D E
①C→D的反应类型为____。
②B的结构简式为____。
③D与碳酸氢钠反应后所得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
④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⑤写出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C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
Ⅰ.能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Ⅱ.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
Ⅲ.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答案】 (1). a (2). c (3). b (4). 碳碳双键 (5). 醛基 (6). 9 (7). 5 (8). 取代反应 (9). (10). (11). (12). 或
【解析】
【分析】
(1)①含-CHO的有机物为醛;
②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③油脂可发生水解反应;
(2)①根据结构简式进行判断;
②根据甲醛分子中四个原子共平面、乙烯六个原子共平面、苯分子中十二个原子共平面判断;
③W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醛基;
(3)①C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
②根据对甲基苯酚与(CH3)2SO4发生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结合B的分子式、C的结构简式推出B的结构简式;
③D中只有羧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
④D和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
⑤C的同分异构体符合:
Ⅰ.能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含有酚羟基;
Ⅱ.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含有醛基;
Ⅲ.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详解】(1)①含-CHO的有机物为醛,a、b、c分别为醛、醇、羧酸,故答案为:a;
②苯酚与溴水反应生成白色沉淀,而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苯与溴水不反应,故答案为:c;
③油脂可发生水解反应,葡萄糖为单糖不能水解,乙酸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答案为:b;
(2)①W()分子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为碳碳双键和醛基;
②根据甲醛分子中四个原子共平面、乙烯六个原子共平面、苯分子中十二个原子共平面可知,W分子中处于同一平面的碳原子最多有9个;
③W分子中含有一个苯环、一个碳碳双键和一个醛基,故1mol W分子最多能与5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3)①C发生取代反应生成D,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②根据对甲基苯酚与(CH3)2SO4发生发生取代反应生成B,结合B的分子式C8H10O、C的结构简式推出B的结构简式为;
③D中只有羧基能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羧酸钠,生成的物质的结构简式为;
④D和乙醇在浓硫酸作催化剂、加热条件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⑤C的同分异构体符合:Ⅰ.能和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说明含有酚羟基;Ⅱ.能发生银镜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说明含有醛基不含酯基;Ⅲ.分子中含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说明结构高度对称,符合条件的有机物有或。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注意把握官能团与性质的关系为解答该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26.有关物质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A是常见的无色液体,B是海水中最多的盐,D、F、J均为气体,C是石灰乳,L是石灰石,M具有漂白性,G、K均具有磁性,其中K为常见的金属单质。
(1)E的化学式为____。
(2)A的电子式为____。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____。
(4)写出反应④的离子方程式:____。
【答案】 (1). NaOH (2). (3). 4H2O+3FeFe3O4+4H2 (4). Ca2++2ClO-+CO2+H2O=CaCO3↓+2HClO
【解析】
【分析】
A是常见的无色液体,B是海水中最多的盐,则A为水,B为氯化钠,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D、F、J均为气体,故E为氢氧化钠;根据K为常见的金属单质,与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推出F为氢气,G、K均具有磁性,G为四氧化三铁,K为铁单质;D为氯气;C是石灰乳,石灰乳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I、J分别为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L是石灰石,M具有漂白性,M为次氯酸,据此分析。
【详解】A是常见的无色液体,B是海水中最多的盐,则A为水,B为氯化钠,电解氯化钠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氢气和氯气;D、F、J均为气体,故E为氢氧化钠;根据K为常见的金属单质,与水在高温条件下反应,可推出F为氢气,G、K均具有磁性,G为四氧化三铁,K为铁单质;D为氯气;C是石灰乳,石灰乳与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I、J分别为次氯酸钙和二氧化碳,L是石灰石,M具有漂白性,M为次氯酸。
综上可知,(1)E为氢氧化钠,其化学式为NaOH;
(2)A为水,其电子式为;
(3)反应③是铁在水蒸气中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H2O+3FeFe3O4+4H2;
(4)反应④是二氧化碳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反应生成次氯酸、碳酸钙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a2++2ClO-+CO2+H2O=CaCO3↓+2HClO。
27.碱式硫酸铝[(1−x)Al2(SO4)3·xAl(OH)3]溶液可用于烟气脱硫。实验室用粉煤灰(主要含Al2O3、SiO2等)制备碱式硫酸铝溶液,实验流程如下:
已知“调pH”的反应为:(2−x)Al2(SO4)3+3xCaCO3+3xH2O=2[(1−x)Al2(SO4)3·xAl(OH)3]+3xCaSO4↓+3xCO2↑
(1)“酸浸”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
(2)“酸浸”时适当增大H2SO4溶液浓度的目的是____,能达到相同目的的方法还有____(任写一种)。
(3)“酸浸”时应控制H2SO4溶液的用量,H2SO4溶液用量不能过量太多的原因是____。
(4)通过测定碱式硫酸铝溶液中相关离子的浓度确定x的值,测定方法如下:
①取碱式硫酸铝溶液25.00 mL,加入盐酸酸化的过量BaCl2溶液充分反应,静置后过滤、洗涤,干燥至恒重,得固体2.3300 g。
②取碱式硫酸铝溶液2.50 mL,加入0.1000 mol·L−1 EDTA标准溶液25.00 mL,调节溶液pH约为4.2,煮沸,冷却后用0.08000 mol·L−1 CuSO4标准溶液滴定过量的EDTA至终点,消耗CuSO4标准溶液20.00 mL(已知Al3+、Cu2+与EDTA反应的化学计量比均为1∶1)。
计算(1−x)Al2(SO4)3·xAl(OH)3中的x值(写出计算过程)____。
【答案】 (1). Al2O3+3H2SO4=Al2(SO4)3+3H2O (2). 加快酸浸时的反应速率(或提高铝元素的浸出率) (3). 加热(或搅拌) (4). 会增加后续CaCO3的消耗量 (5). 0.41
【解析】
【详解】(1)“酸浸”时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2O3+3H2SO4=Al2(SO4)3+3H2O;
(2)“酸浸”时适当增大H2SO4溶液浓度的目的是加快酸浸时的反应速率(或提高铝元素的浸出率),能达到相同目的的方法还有加热(或搅拌);
(3)“酸浸”时应控制H2SO4溶液的用量,H2SO4溶液用量不能过量太多,若过量太多,会增加后续CaCO3的消耗量;
(4)2.50 mL溶液中:n(SO42-)=n(BaSO4)=,
2.50 mL溶液中:n(Al3+)=n(EDTA)-n(Cu2+)=0.1000mol/L×25.00mL×10-3L/mL-0.08000mol/L×20.00mL×10-3L/mL=9.000×10-3mol,
2.50 mL溶液中:n(Al3+)= 9.000×10-3mol,
1mol(1−x)Al2(SO4)3·xAl(OH)3中n(Al3+)=(2-x)mol;n(SO42-)=3(1-x)mol;
n(Al3+):n(SO42-)=(2-x)mol:3(1-x)mol=9.000×10-3mol:00100mol,解得x=0.41。
【点睛】本题以碱式硫酸铝溶液的制备原理为背景,考查反应原理的理解、反应条件的控制和有关化学式的计算。理解溶液中的离子反应与实验滴定方法的定量计算,理清物质间的计量关系是解题的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