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试题
展开湖南省邵阳市邵东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理)试题
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第Ⅰ卷 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下列物质的分离提纯方法正确的是
A. 用重结晶法提纯苯甲酸 B. 用萃取法分离乙醇和乙酸的混合物
C. 用分液法分离甘油和酒精的混合物 D. 用蒸馏法分离苯和水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谱法可以测定分子的化学键
B.红外光谱可以测定分子的Mr
C.核磁共振氢谱法可以测定有机分子有几种不同的氢原子
D.李比希元素分析法可以测定有机物分子的相对分子质量
3. 萤火虫会在夏日的夜空发出点点光亮,这是一种最高效的发光机制。萤火虫发光的原理是荧光素在荧光酶和ATP催化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伴随着化学能转变为光能:荧光素属于
A.无机物 B.烃 C.芳香族化合物 D.高分子化合物
4. 分子式为C5H10O2并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的有机物有(不含立体异构)
A.3种 B.4种 C.5种 D.6种
5. 下列液体中,滴入水中会出现分层现象,但在滴入热的氢氧化钠溶液中时分层现象会逐渐消失的是
A. 溴乙烷 B. 己烷 C. 苯 D. 苯乙烯
6. 已知丙烷的二氯代物C3H6Cl2有4种同分异构体,则分子式为C3H2Cl6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7. 可以用来鉴别己烯、甲苯、乙酸乙酯、苯酚溶液的一组试剂是
A.氯化铁溶液 溴水 B.碳酸钠溶液 溴水
C.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溴水 D.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氯化铁溶液
8. 冬青油结构为 它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加成反应 ②水解反应 ③消去反应 ④取代反应
⑤与Na2CO3反应生成CO2 ⑥加聚反应
A.①②⑥ B.①②③④ C.③④⑤⑥ D.①②④
9. 芳香族化合物A的分子式为C7H6O2,将它与NaHCO3溶液混合加热,有酸性气体产生。那么包括A在内,属于芳香族化合物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是
A.5 B.4 C.3 D.2
10. 食品香精菠萝酯的生产路线(反应条件略去)如下: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步骤(1)产物中残留的苯酚可用FeCl3溶液检验
B.苯酚和菠萝酯均可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反应
C.苯氧乙酸和菠萝酯均可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
D.步骤(2)产物中残留的烯丙醇可用溴水检验
11. 甲酸香叶酯是一种食品香料,可由香叶醇与甲酸发生酯化反应制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1H18O
B.香叶醇在浓硫酸、加热条件下可发生消去反应
C.1 mol甲酸香叶酯可以与2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甲酸香叶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可能共平面
12. 下列化合物中同分异构体数目最少的是
A.戊烷 B.戊醇 C.戊烯 D.乙酸乙酯
13. 某有机物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4种官能团
B.能发生取代、加成、消去、酯化、氧化、还原等反应
C.1 mol该物质最多可与1 mol H2发生反应
D.该有机物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14.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凡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有机物一定是醛
B.在氧气中燃烧时只生成CO2和H2O的物质一定是烃
C.苯酚有弱酸性,俗称石炭酸,因此它是一种羧酸
D.在酯化反应中,羧酸脱去羧基中的羟基,醇脱去羟基中的氢而生成水和酯
15. 下列有机物的除杂方法正确的是(括号中的是杂质)
A.乙酸(乙醛):加入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加热
B.苯(苯酚):加入溴水,过滤
C.溴乙烷(溴单质):加入热氢氧化钠溶液洗涤,分液
D.乙酸乙酯(乙酸):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分液
16. 0.1 mol某有机物的蒸气跟足量的O2混合后点燃,反应后生成13.2 g CO2和5.4 g H2O,该有机物能跟Na反应放出H2,又能跟新制Cu(OH)2反应生成红色沉淀,此有机物还可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类化合物,该酯类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可能是
A.OHC—CH2—CH2COOCH3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H4O和C2H6O的物质一定互为同系物
B.甲烷、乙烯和苯在工业上都可通过石油分馏得到
C.苯酚钠溶液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碳生成苯酚和碳酸钠
D.1 mol 与过量的NaOH溶液加热充分反应,能消耗5 mol NaOH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B.分子式为C4H7ClO2,可与NaHCO3反应产生CO2的有机物可能有3种
C. 分子中至少有11个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上
D.1 mol有机物一定条件下能和 7mol NaOH反应
19. 有机结构理论中有一个重要的观点:有机化合物分子中,原子(团)之间相互影响,从而导致有机化合物化学性质不同。以下事实中,不能够说明此观点的是
A.乙烯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而甲烷不能
B.甲苯能使酸性KMnO4溶液退色,而甲烷不能
C.乙酸能与NaHCO3反应放出气体,而乙醇不能
D.苯硝化反应一般生成硝基苯,而甲苯硝化反应生成三硝基甲苯
20. 卤代烃与金属镁在无水乙醚中反应,可得格氏试剂R—MgX,它
可与醛、酮等羰基化合物加成:+R—MgX―→,所得产物经水解可以得到醇,这是某些复杂醇的合成方法之一。现欲合成(CH3)3C—OH,下列所选用的卤代烃和羰基化合物的组合正确的是
A.乙醛和氯乙烷 B.甲醛和1溴丙烷
C.甲醛和2溴丙烷 D.丙酮和一氯甲烷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40分)
- 人们将有机物中连有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称为手性碳原子,如图所示烷烃X中含有一个手性碳原子(用*标记)。含有手性碳原子的物质通常具有光学活性。
回答下列问题:
(1)烷烃X的名称是_____ ;其一氯代物共有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下同)。
(2)具有光学活性且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烷烃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其有__________种符合条件的结构。
(3)某芳香烃A可经过如下反应得到一种热塑性塑料SAN(两种单体1:1共聚产物)。
写出SAN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室可利用如图实验装置合成对氨基苯磺酸。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一个250 mL三颈烧瓶中加入10 mL苯胺及几粒沸石,将三颈烧瓶放入冷水中冷却,小心地加入18 mL浓硫酸。
②将三颈烧瓶置于油浴中缓慢加热至170~180℃,维持此温度2~2.5 h。
③将反应液冷却至约50℃后,倒入盛有100 mL冷水的烧杯中,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促使晶体析出,过滤,用少量冷水洗涤,得到的晶体是对氨基苯磺酸粗产品。
④将粗产品用沸水溶解,冷却结晶(若溶液颜色过深,可用活性炭脱色),过滤,收集产品,晾干。(说明:100 mL水在20℃时可溶解对氨基苯磺酸10.8 g,在100℃时可溶解66.7 g)
试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中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 _。
(2)步骤②中采用油浴加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
A.用油浴加热的好处是反应物受热均匀,便于控制温度
B.此处也可以改用水浴加热
C.实验装置中的温度计可以改变位置,也可使其水银球浸入在油中
(3)步骤③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的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步骤④中有时需要将“粗产品用沸水溶解,冷却结晶,过滤”的操作进行多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每次过滤后均应将母液收集起来,进行适当处理,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咖啡酸具有止血功效,存在于多种中药中,其结构简式如图。
(1)写出咖啡酸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_____ ___。
(2)根据咖啡酸的结构,列举咖啡酸非含氧官能团可以发生的二种反应类型:____________。
(3)蜂胶的分子式为C17H16O4,在一定条件下可水解生成咖啡酸和一种醇A,则醇A的分子式为________。
(4)已知醇A含有苯环,且分子结构中无甲基,写出醇A在一定条件下与乙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席夫碱类化合物G在催化、药物、新材料等方面有广泛应用。合成G的一种路线如下:
已知以下信息:
①
②1molB经上述反应可生成2molC,且C不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D属于单取代芳香烃,其相对分子质量为106。
④核磁共振氢谱显示F苯环上有两种化学环境的氢。
⑤
回答下列问题:
(1)由A生成B的化学方程式为 。
(2)D的化学名称是 。
(3)G的结构简式为 。
(4)F的同分异构体中含有苯环的还有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5)由苯和化合物C经如下步骤可合成N-异丙基苯胺。
反应条件2所选用的试剂是 , I的结构简式为____ ____。
参考答案
1-5 ACCBA 6-10 BCDAD
11-15 CADDD 16-20 DDCAD
21. (1) 2,2,3,4四甲基戊烷 5
(2) C7H16 2 (3)或
22. (1)冷凝回流 (2)A、C (3)减少对氨基苯磺酸的损失
(4)提高对氨基苯磺酸的纯度 提高对氨基苯磺酸的产率
23. (1)羧基、羟基
(2)加成反应,加聚反应,氧化反应
(3)C8H10O
(4)CH3COOH+
+H2O
- (1) ClC(CH3)2CH(CH3)2+NaOH (CH3)2C=C(CH3)2+NaCl+H2O
(2) 乙苯 (3)
(4) 19 (5)Fe/稀盐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