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66679/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66679/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66679/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河南省永城市实验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
试卷说明:本试卷分为试题卷和答题卡两部分。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交卷时只交答题卡。
第Ⅰ卷 选择题(每空3分,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共48分)
1.当前在人类已知的化合物中,品种最多的是( )
A. V A族元素的化合物 B. ⅢB族元素的化合物
C. 过渡元素的化合物 D. ⅣA族元素的化合物
【答案】D
【解析】
【详解】A、ⅤA族元素的化合物主要为氧化物、酸、盐及某些氢化物,化合物种类有限,故A不选;
B、ⅢB族元素的化合物,主要为氧化物、酸、盐及某些氢化物,化合物种类有限,故B不选;
C、过渡元素的化合物,为金属化合物,化合物品种有限,故C不选;
D、ⅣA族元素的化合物除氧化物、酸、盐之外,形成的有机化合物已超过3000万种,化合物品种最多,故D选;
答案选D。
2.下列各组物质中,属于同分异构体的是( )
【答案】B
【解析】
分子式相同,而结构不同的化合物互称为同分异构体。A、C中分子式不同,结构相似,属于同系物;B中前者是氨基酸,后者是硝基化合物,结构不同,但分子式相同均是C2H5NO2,互为同分异构体;D中结构不同,分子式不同,不是同分异构体,其中前者是醚类,后者是烷烃类,答案是B。
3.下列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的是( )
A. 2一甲基丙烷 B. 丙烷 C. 丁烷 D. 乙烷
【答案】D
【解析】
【详解】A.2-甲基丙烷中有2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A不符合;
B.丙烷分子中有2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B不符合;
C.丁烷有正丁烷、异丁烷,正丁烷分子中有2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异丁烷中有2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有2种,故丁烷的一氯代物有4种,故C不符合;
D.乙烷分子中只有1种H原子,其一氯代物只有一种,故D符合;
答案选D。
【点睛】烷烃的一氯取代物中没有同分异构体,说明烷烃的一氯取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该烷烃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根据等效氢原子的判断方法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物质中,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
A. C2H4 B. C3H6 C. C5H12 D. C4H8
【答案】C
【解析】
【分析】
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褪色,说明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物分子中必须含有不饱和键,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选项中的物质具有还原性,据此进行分析即可。
【详解】A、乙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能够被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A错误;
B、可能是丙烯,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能够被高锰酸钾溶液褪色,选项B错误;
C、戊烷,分子中不含不饱和键,化学性质稳定,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选项C正确;
D、若是1-丁烯、2-丁烯或甲基丙烯,则其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和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选项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烯烃的性质,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溶液褪色,说明能够与溴发生加成反应,反应物分子中必须含有不饱和键,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本题难度不大。
5.相同质量的下列各烃,完全燃烧后生成CO2最多的是( )
A. 甲烷 B. 乙烷 C. 乙烯 D. 乙炔
【答案】D
【解析】
【分析】
相同质量的烃,含碳量越大,生成的二氧化碳越多,烃中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越大,碳的质量分数越大,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甲烷为CH4,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1∶4;
B、乙烷为C2H6,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2∶6=1∶3;
C、乙烯为C2H4,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2∶4=1∶2;
D、乙炔为C2H2,C碳原子与H原子数目之比为2∶2=1∶1;
乙炔的含碳量最大,所以生成二氧化碳的最多,
答案选D。
6.苯和甲苯相比较,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都属于芳香烃 B. 都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
C. 都能在空气中燃烧 D. 都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B
【解析】
由于受苯环的影响,甲苯中的甲基比较活泼,可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据此可以用来区别苯和苯的同系物。答案是B。
7.1mol某烃完全燃烧可得2molCO2,在一定条件下,1mol该烃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这种烃是( )
A. CH4 B. C2H4 C. C2H2 D. C3H4
【答案】C
【解析】
【详解】1mol某烃完全燃烧可得到2molCO2,根据碳原子守恒,烃中C原子数目==2,在一定条件下,1mol该烃能与2molH2发生加成反应,由于该烃分子中有2个C原子,故该烃含有1个C≡C键,则该烃为HC≡CH,故选C。
8.下列各组物质中,能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鉴别的是( )
A. 乙烯、乙炔 B. 乙烯、苯 C. 苯、甲烷 D. 甲烷、乙烷
【答案】B
【解析】
【详解】A.乙烯和乙炔都含有碳碳不饱和键,都能与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A错误;
B.乙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而苯不能,现象不同,可鉴别,故B正确;
C.苯、甲烷均不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C错误;
D.甲烷、乙烷均不与酸性高锰酸钾反应,现象相同,不能鉴别,故D错误;
答案选B。
【点睛】能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鉴别的有机物可能含有碳碳不饱和键的烃或烃的衍生物、苯的同系物或醛。本题的易错点为C,要注意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双键。
9.组成为C3H6Cl2的卤代烃,可能存在的同分异构体有(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子式为C3H6Cl2的有机物可以看作C3H8中的两个氢原子被两个氯原子取代,①两个氯原子取代一个碳上的氢原子,有两种:CH3-CH2-CHCl2 、CH3-CCl2 -CH3,两个氯原子分别取代两个碳上的氢,有两种:CH2Cl-CH2-CH2Cl,CH2Cl-CHCl-CH3,共有4种同分异构体,故选B。
10.下列化合物中,既能发生消去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
A. 氯仿 B. 一氯甲烷 C. 乙醇 D. 氯乙烷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消去反应要求至少含有两个碳原子,A.氯仿(CHCl3)和B.氯甲烷都只含有一个碳原子,故A和B不符合要求;要发生水解反应需要含有卤原子,C.乙醇(CH3CH2OH)不含有卤原子,C不能发生水解反应,C不符合;D.氯乙烷(CH3CH2Cl)氯原子所在碳原子相邻碳原子上有氢原子,故而能发生消去反应,又因为含有氯原子,也能发生水解反应,D正确,此题选D。
考点:考查消去反应和水解反应发生的条件相关知识。
11.为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进行了一系列实验,试指出下列实验操作步骤的排列顺序中合理的是( )
①加入AgNO3溶液 ②加入NaOH溶液 ③加热 ④加蒸馏水 ⑤加入硝酸至溶液呈酸性 ⑥加入NaOH乙醇溶液
A. ②③⑤① B. ①②③④ C. ④②⑤③ D. ⑥③①⑤
【答案】A
【解析】
【详解】证明溴乙烷中溴元素的存在,先加入②氢氧化钠溶液或⑥NaOH乙醇溶液并③加热,发生水解反应或消去反应生成NaBr,再加入⑤稀硝酸至溶液呈酸性,最后加入①硝酸银溶液,生成淡黄色沉淀,则证明含溴元素,即操作顺序为②③⑤①或⑥③⑤①,故选A。
【点睛】解答本题需要注意溴乙烷中不含溴离子,将卤代烃中的卤素原子变成卤素离子是解答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反应后的溶液需要加酸至酸性。
12.1molC2H4与Cl2完全加成,再被Cl2彻底取代,两个过程共用Cl2的物质的量( )
A. 2mol B. 4mol C. 5mol D. 6mol
【答案】C
【解析】
【详解】乙烯与Cl2完全加成时,碳碳双键与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molC2H4中双键的物质的量为1mol,所以1molC2H4与Cl2完全加成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1mol;生成的1,2-二氯乙烷的物质的量为1mol,1,2-二氯乙烷发生取代反应时,氢原子与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1mol1,2-二氯乙烷中氢原子的物质的量为4mol,所以发生取代反应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为4mol,通过以上分析知,需要氯气的物质的量=1mol+4mol=5mol,故选C。
【点睛】本题以取代反应、加成反应为载体考查了物质的量的计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碳碳双键和氯气、氢原子和氯气的关系,可以借助于反应方程式理解。
13.同温同压下,相同质量的下列各烃完全燃烧所需O2的量最多的是( )
A. 甲烷 B. 乙烯 C. 乙炔 D. 丁二烯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相同质量的下列各烃完全燃烧所需O2的多少看H、C比越大,耗氧量越多,A、H、C比是4,,;B、H、C,2,;C、H、C,1,;D、H、C,1.5,;答案选A。
考点:考查耗氧量比较
14.已知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戊醇的同分异构体(属醇类)的数目有( )
A. 5种 B. 6种 C. 7种 D. 8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戊烷的3种同分异构体同分异构体分别为正戊烷、异戊烷、新戊烷,其相应的戊醇的同分异构体数目分别为3、4、1种,所以答案为3+4+1=8种,所以答案为D。
考点:同分异构体
点评:该题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是高考的常考考点,该题有一定的难度。
15.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高效,低毒,对昆虫具有强烈触杀作用的杀虫剂,其中对光稳定的溴氰菊酯的结构简式如下图。下列对该化合物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属于芳香族化合物
B. 属于卤代烃
C. 具有酯类化合物的性质
D. 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加成反应
【答案】B
【解析】
判断有机物的性质,关键是找出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根据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有醚键、酯基和溴原子,所以该有机物不是卤代烃,选项B不正确,其余都是正确的,答案选B。
16.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A. 图为丙烷的球棍模型:
B. 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
C. 某有机物的名称是:2,3—二甲基戊烷
D. 的最简式为:C4H3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是丙烷的球棍模型,A正确;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其结构简式为CH3CH=CH2,B错误;2,3二甲基戊烷的结构简式为(CH3)2CHCH(CH3)CH2CH3,C正确;的分子式为C8H6,最简式为C4H3,D正确;选项B符合题意。
考点: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命名。
17.分子式为C8H10的芳香烃,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该芳香烃的名称是( )
A. 乙苯 B. 对二甲苯 C. 间二甲苯 D. 邻二甲苯
【答案】B
【解析】
首先写出C8H10的芳香烃的同分异构体,然后再根据苯环上的等效氢原子数目判断一氯代物的种类。
18. 下列化合物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三组峰的是:
A. 2,2,3,3一四甲基丁烷
B. 2,3,4一三甲基戊烷
C. 3,4一二甲基己烷
D. 2,5一二甲基己烷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中各项分子中有几种不同的氢,则就有几组峰。A中只有1种氢,B中有4种,C中有4 种,D中有3种。
19.CaC2 和 ZnC2、Al4C3、Mg2C3、Li2C2 等都同属离子型碳化物。请通过对 CaC2 制 C2H2 的反应进行思考,从中得到必要的启示,判断下列反应产物正确的是( )
A. ZnC2 水解生成乙烷(C2H6)
B. Al4C3 水解生成丙炔(C3H4)
C. Mg2C3 水解生成丙炔(C3H4)
D. Li2C2 水解生成乙烯(C2H4)
【答案】C
【解析】
碳化钙和水反应生成乙炔C2H2,这说明碳化物和水反应结合的氢原子数就是金属阳离子的电荷数,所以A中的生成物是C2H2,B中的生成物是H12C3,即为CH4,C中的生成物是C3H4,D中的生成物是C2H2,所以答案选C。
20.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依次发生反应的类型是( )
A. 取代、加成、水解
B. 消去、加成、取代
C. 水解、消去、加成
D. 消去、水解、取代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溴乙烷制取乙二醇,需要先由溴乙烷得到1,2-二溴乙烷,在水解才能得到乙二醇,因此反应如下:
消去反应:CH2Br-CH3+NaOHCH2=CH2+H2O+NaBr;
加成反应:CH2=CH2+Br2→CH2BrCH2Br;
水解反应(或取代反应):CH2BrCH2Br+2NaOHCH2OHCH2OH+2NaBr,
答案选B。
第Ⅱ卷 填空题(每空2份,共40分)
21.对下列结构简式命名或根据名称写出结构简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甲基—1—戊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3,3,4-三甲基己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2,2,3-三甲基丁烷 (2). 2-甲基-1-丁烯 (3). CH2=CH-CH(CH3)-CH2CH3 (4).
【解析】
【分析】
(1)选取含有支链最多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从距离支链最近的一端编号,编号之和需要最小,据此命名该有机物;
(2)选含碳碳双键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从离碳碳双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据此命名该有机物;
(3)3-甲基-1-戊烯,主链为戊烯,碳碳双键在1号C上,在3号碳原子上含有一个甲基,据此书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4)3,3,4-三甲基己烷的主链含有6个碳原子,在3号碳原子上含有两个甲基,4号碳原子上含有一个甲基,据此书写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
【详解】(1)选取含有支链最多的最长碳链为主链,该有机物分子中最长碳链含有4个C,主链为丁烷,编号从右侧开始,在2号C含有2个甲基,在3号C含有1个甲基,该有机物命名为:2,2,3-三甲基丁烷,故答案为:2,2,3-三甲基丁烷;
(2)烯烃命名时,选含碳碳双键的最长的碳链为主链,故此烯烃的主链上有4个碳原子,故为丁烯,从离碳碳双键最近的一端给主链上的碳原子进行编号,在1号和2号碳原子之间有碳碳双键,在2号碳原子上有一个甲基,故名称为2-甲基-1-丁烯,故答案为:2-甲基-1-丁烯;
(3)3-甲基-1-戊烯,主链为戊烯,碳碳双键在1号C和2号C上,在3号碳原子上含有一个甲基,该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CH3)-CH2CH3,故答案为:CH2=CH-CH(CH3)-CH2CH3;
(4)3,3,4-三甲基己烷的主链含有6个碳原子,在3号碳原子上含有两个甲基,4号碳原子上含有一个甲基,结构简式为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
22.按要求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由2-溴丙烷转化为丙烯________________;
(2)由1-溴丁烷和必要的无机试剂制取1,2-二溴丁烷_____________。
【答案】 (1). CH3-CHBr-CH3+NaOHCH3-CH=CH2↑+NaBr+H2O (2). BrCH2CH2 CH2CH3+NaOH CH2=CHCH2CH3+NaBr+H2O、CH2=CHCH2CH3+Br2→BrCH2CHBrCH2CH3
【解析】
【分析】
(1)根据卤代烃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烃书写;
(2)1-溴丁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丁烯,1-丁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丁烷,据此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详解】(1)2-溴丙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丙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3-CHBr-CH3+NaOHCH3-CH=CH2↑+NaBr+H2O,故答案为:CH3-CHBr-CH3+NaOHCH3-CH=CH2↑+NaBr+H2O;
(2)1-溴丁烷在氢氧化钠的醇溶液中加热发生消去反应生成1-丁烯,反应方程式为:BrCH2CH2CH2CH3+NaOHCH2=CHCH2CH3+NaBr+H2O;1-丁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1,2-二溴丁烷,反应方程式为:CH2=CHCH2CH3+Br2→BrCH2CHBrCH2CH3,故答案为:BrCH2CH2CH2CH3+NaOH CH2=CHCH2CH3+NaBr+H2O、CH2=CHCH2CH3+Br2→BrCH2CHBrCH2CH3。
【点睛】掌握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和取代反应的区别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卤代烃消去反应的条件,要注意卤代烃的消去反应的条件是氢氧化钠的醇溶液,加热。
23.分别完全燃烧:1 molC2H6、1molC2H4、1 molC2H2,需要氧气最多的是_____;生成水最少的是____;生成____质量相等。
【答案】 (1). C2H6 (2). C2H2 (3). CO2
【解析】
【分析】
1mol烃CxHy的耗氧量为(x+)mol,据此计算判断耗氧量;根据H原子守恒,烃的物质的量相等时,烃分子中H原子数目越少,生成的水越少;各烃分子中含有C原子数目相等,等物质的量的各烃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mol烃CxHy的耗氧量为(x+)mol,分子中C原子数目相等时,H原子数目越多,消耗氧气越多,故C2H6的耗氧量最大;根据H原子守恒,烃的物质的量相等时,烃分子中H原子数目越少,生成的水越少,故C2H2生成水最少;各烃分子中含有C原子数目相等,烃的物质的量相等时,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各烃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相等,故答案为:C2H6;C2H2;CO2。
24.“立方烷”是新合成的一种烃,其分子呈正方体结构。该分子的碳架结构如下图所示,其中每个顶点表示一个碳原子,棱表示碳碳单键,氢原子未画出。
(1)“立方烷”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其一氯代物共有_______种;
(3)其二氯代物共有_______种。
【答案】 (1). C8H8 (2). 1 (3). 3
【解析】
【分析】
根据碳原子的价键理论和键线式的特点来书写该烃的化学式;该烃的一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等于氢原子的种类;该烃的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可以采用定一移一的方法来书写解答。
【详解】(1)根据题意,该烃的每一个碳原子均和三个碳原子成键,剩余的一个键是和氢原子成键,所以“立方烷”的分子式为C8H8,故答案为:C8H8;
(2)“立方烷”是正方体结构,立方烷中只有一种氢原子,所以一氯代物只有1种,故答案为:1;
(3)“立方烷”是正方体结构,二氯代物可以是棱、面对角线、体对角线上的两个氢原子被氯原子代替,所以二氯代物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故答案为:3。
25. (14分)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 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的作用是 ;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析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mL水、8mL10%的NaOH溶液、10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是 ;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 ,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mL B. 50mL C.250mL D.500mL
【答案】
【解析】
苯和液溴在铁作用下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溴苯和溴化氢。Br2+2NaOH==NaBr+NaBrO+H2O,由此可知装置d的作用是吸收HBr和Br2。无水氯化钙是一种干燥剂,其作用是干燥。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苯,要进一步提纯,要经过蒸馏。
【考点定位】 化学实验、化学方程式、分离提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