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试卷
展开云南省玉溪市新平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8小题,每小题2.0分,共56分)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第ⅠA族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减小,而第ⅦA族元素的电负性从上到下逐渐增大
B. 电负性的大小可以作为衡量元素的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尺度
C. 元素的电负性越大,表示其原子在化合物中吸引电子能力越强
D. NaH的存在能支持可将氢元素放在第ⅦA族的观点
2.下列四种元素中,其单质氧化性最强的是( )
A. 原子含有未成对电子最多的第二周期元素
B. 位于周期表第三周期ⅢA族的元素
C. 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式为2s22p6的元素
D. 原子最外电子层排布式为3s23p5的元素
3.某原子核外共有6个电子,分布在K与L电子层上,其基态原子在L层分布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4.钛号称“崛起的第三金属”,因具有密度小、强度大、无磁性等优良的机械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军事、医学等领域。已知钛有48Ti、49Ti、50Ti等同位素,下列关于金属钛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上述钛原子中,中子数不可能为22
B. 钛元素在周期表中处于第四周期ⅡB族
C. 钛原子的外围电子排布为3d24s2
D. 钛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d区,是过渡元素
5.A元素的阴离子、B元素的阴离子和C元素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已知A的原子序数大于B的原子序数。则根据元素周期律可知:A、B、C三种原子半径大小的顺序是( )
A. A > B > C B. B > A > C
C. C > A > B D. C > B > A
6.下列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1s22s22p3 B. 1s22s22p33s23p3
C. 1s22s22p5 D. 1s22s22p33s23p2
7.将14Si的电子排布式写成1s22s22p63s23p,它违背了( )
A. 构造原理 B. 泡利原
C. 洪特规则 D. 能量守恒原理
8.下列能级表示正确(实际存在的)且最多容纳的电子数按照从少到多的顺序排列的是( )
A. 1s、2p、3d B. 1s、2s、3s
C. 2s、2p、2d D. 3p、3d、3f
9.科学研究证明:核外电子的能量不仅与电子所处的能层、能级有关,还与核外电子的数目及核电荷数的多少有关。氩原子与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相同,都是1s22s22p63s23p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两粒子的1s能级上电子的能量相同
B. 两粒子的3p能级上的电子离核的距离相同
C. 两粒子的电子发生跃迁时,产生的光谱不同
D. 两粒子都达8电子稳定结构,化学性质相同
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3d3表示3d能级上有3个轨道
B.ns能级的原子轨道图都可以用右图表示
C. 1s电子云呈球形,表示电子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
D. 电子云图的黑点密度越大,说明核外空间电子数越多
11.下列物质的酸性强弱比较正确的是( )
A. HBrO4<HIO4 B. H2SO4<H3PO4
C. HClO3<HClO D. H2SO4>H2SO3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键能越大,表示该分子越容易受热分解
B. 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
C. 在分子中,两个成键的原子间的距离叫键长
D. H—Cl的键能为431.8 kJ·mol-1,H—Br的键能为366 kJ·mol-1,这可以说明HCl比HBr分子稳定
13.①PH3的分子构型为三角锥形,②BeCl2的分子构型为直线形,③CH4分子的构型为正四面体形,④CO2为直线形分子,⑤BF3分子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⑥NF3分子结构为三角锥形。下面对分子极性的判断正确的是( )
A. ①⑥为极性分子,②③④⑤为非极性分子
B. 只有④为非极性分子,其余为极性分子
C. 只有②⑤是极性分子,其余为非极性分子
D. 只有①③是非极性分子,其余是极性分子
14.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S和BCl3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A. 直线形;三角锥形 B. V形;三角锥形
C. 直线形;平面三角形 D. V形;平面三角形
15.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判断SO3的分子构型( )
A. 正四面体形 B. V形 C. 三角锥形 D. 平面三角形
16.通常把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或离子称为等电子体.人们发现等电子体的空间结构相同,则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CH4和NH4+是等电子体,键角均为60°
B. NO3﹣和CO32﹣是等电子体,均为平面正三角形结构
C. H3O+和PCl3是等电子体,均为三角锥形结构
D. B3N3H6和苯是等电子体,B3N3H6分子中不存在“肩并肩”式重叠的轨道
17.已知N2O与CO2互为等电子体.下列关于N2O的说法正确的是( )
A.N2O的空间构型与CO2构型不同
B.N2O的空间构型与H2O构型相似
C.N2O的空间构型与NH3构型相似
D. N2O的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18.下列不属于共价键成键因素的是( )
A. 共用电子对在两原子核之间高概率出现
B. 共用的电子必有配对
C. 成键后体系能量降低,趋于稳定
D. 两原子核体积大小要适中
19.在硼酸[B(OH)3]分子中,B原子与3个羟基相连,其晶体具有与石墨相似的层状结构。则分子中B原子杂化轨道的类型及同层分子间的主要作用力分别是( )
A. sp,范德华力 B. sp2,范德华力 C. sp2,氢键 D. sp3,氢键
20.关于CS2、SO2、NH3三种物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CS2在水中的溶解度很小,是由于其属于极性分子
B. SO2和NH3均易溶于水,原因之一是它们都是极性分子
C. CS2为非极性分子,所以在四种物质中熔沸点最低
D. NH3在水中溶解度很大只是由于NH3分子有极性
21.下列几种金属晶体中,原子堆积方式与另外三种不同的是( )
A. 钠 B. 钾 C. 铜 D. 铁
22.下图是金属晶体内部的电气理论示意图
仔细观察并用电气理论解释金属导电的原因是
A. 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含有金属阳离子
B. 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含有的自由电子在外电场作用下做定向运动
C. 金属能导电是因为含有电子且无规则运动
D. 金属能导电是因为金属阳离子和自由电子的相互作用
23.短周期元素W、X、Y、Z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与Y、X与Z 位于同一主族。W 与X 可形成共价化合物WX2,Y原子的内层电子总数是其最外层电子数的2.5 倍。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WZ2分子中所有原子最外层都为8 电子结构
B. WX2、ZX2的化学键类型和晶体类型都相同
C. WX2是以极性键结合成的非极性分子
D. 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X <W<Y<Z
24.只有阳离子而没有阴离子的晶体是( )
A. 金属晶体B. 原子晶体C. 离子晶体D. 分子晶体
25.关于SiO2晶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通常状况下,60克SiO2晶体中含有的分子数为NA(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B.60克SiO2晶体中,含有2NA个Si-O键
C.晶体中与同一硅原子相连的4个氧原子处于同一四面体的4个顶点
D.SiO2晶体中含有1个硅原子,2个氧原子
26.CH4、NH3、H2O、HF的熔、沸点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
A. CH4、NH3、H2O、HF B. H2O、HF、NH3、CH4
C. HF、CH4、NH3、H2O D. HF、H2O、CH4、NH3
27.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铁是非晶体
B.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C.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 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28.如图是氯化铯晶体的晶胞(晶体中的最小重复单元),已知晶体中两个最近的Cs+离子核间距离为a cm,氯化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则氯化铯晶体密度是( )
A.g/cm3 B.g/cm3 C.g/cm3 D.g/cm3
分卷II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44分)
29.不同元素的原子在分子内吸引电子的能力大小可用一数值x来表示,若x越大,则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越强,在所形成的分子中成为负电荷一方。下面是某些短周期元素的x值:
(1)通过分析x值的变化规律,确定N、Mg的x值范围:
______<x(N)<________;________<x(Mg)<________。
(2)推测x值与原子半径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有机物结构式为C6H5SONH2,在S—N中,你认为共用电子对偏向谁?__________(写原子名称)。
(4)经验规律告诉我们当成键的两原子相应元素电负性的差值Δx>1.7时,一般为离子键,当Δx<1.7时,一般为共价键,试推断AlBr3中化学键的类型是____________。
(5)预测元素周期表中,x值最小的元素位置____________________(放射性元素除外)。
30.(1)利用VSEPR模型推断分子或离子的立体构型。
PO________;CS2________;AlBr3(共价分子)________。
(2)有两种活性反应中间体粒子,它们的粒子中均含有1个碳原子和3个氢原子。请依据下面给出的这两种粒子的球棍模型,写出相应的化学式: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写出第二周期非金属元素构成的中性分子的化学式。
平面三角形分子________,三角锥形分子________,四面体形分子________。
(4)为了解释和预测分子的立体构型,科学家在归纳了许多已知的分子立体构型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十分简单的理论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这种模型把分子分成两类: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另一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BF3和NF3都是四个原子的分子,BF3的中心原子是________,NF3的中心原子是________;B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平面三角形而NF3分子的立体构型是三角锥形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1.如图所示为高温超导领域里的一种化合物——钙钛矿晶体结构,该结构是具有代表性的最小重复单位.
(1)在该物质的晶体结构中,每个钛离子周围与它最接近且距离相等的钛离子、钙离子各有 、 个.
(2)该晶体结构中,元素氧、钛、钙的离子个数比是 .该物质的化学式可表示为 .
(3)若钙、钛、氧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分别为a,b,c,晶体结构图中正方体边长(钛离子之间的距离)为dnm(1nm=10﹣9m),则该晶体的密度为 g/cm3.
32.C60、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模型如图所示(石墨仅表示其中的一层结构):
(1)C60、金刚石和石墨三者的关系互为。
A.同分异构体 B.同素异形体
C.同系物 D.同位素
(2)硅晶体的结构跟金刚石相似,1 mol硅晶体中含有硅硅单键的数目约是
NA个。二氧化硅的结构相当于在硅晶体结构中每个硅硅单键之间插入一个氧原子。二氧化硅的空间网状结构中,硅、氧原子形成的最小环上氧原子数目是。
(3)石墨层状结构中,平均每个正六边形拥有的碳原子个数是个。
33.某钙钛型复合氧化物如图所示,以A原子为晶胞的顶点,A位可以是Ca、Sr、Ba或Pb,当B位是V、Cr、Mn、Fe时,这种化合物具有CMR效应。
(1)用A,B,O表示这类特殊晶体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La为+3价,当被钙等二价元素A替代时,可形成复合钙钛矿化合物La1-xAxMnO3(x<0.1),此时一部分锰转变为+4价。导致材料在某一温度附近有反铁磁—铁磁、铁磁—顺磁及金属—半导体的转变,则La1-xAxMnO3中三价锰与四价锰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
(3)Mn的外围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___。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镧、锰、氧分别位于周期表f、d、p区
B.氧的第一电离能比氮的第一电离能大
C.锰的电负性为1.59,Cr的电负性为1.66,说明锰的金属性比铬强
D.铬的堆积方式与钾相同,则其堆积方式如图所示
34.有A,B,C,D,E五种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原子序数均小于30)。A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3个单电子;C的基态原子2p能级有1个单电子;E原子最外层有1个单电子,其次外层有3个能级且均排满电子;D与E同周期,价电子数为2。则:
(1)D的元素符号为______。A的单质分子中π键的个数为______。
(2)B元素的氢化物的沸点是同族元素氢化物中最高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B,C 3种元素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用元素符号表示)。
(4)写出基态E原子的价电子排布式:__________________。
(5)A的最简单氢化物分子的空间构型为________,其中A原子的杂化类型是________。
(6)C和D形成的化合物的晶胞结构如图所示,已知晶体的密度为ρg·cm-3,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求晶胞边长a=________cm。(用ρ、NA的计算式表示)
参考答案
1.A 2.D 3.D 4.B 5.D 6.C 7.C 8.A 9.C 10.B 11.D 12.D
13.A 14.D 15.D 16.B 17.D 18.D 19.C 20.B 21.C 22.B 23.D 24.A
25.C 26.B 27.D 28.C
29.(1)2.5 3.5 0.9 1.5 (2)x值越小,半径越大
(3)氮 (4)共价键 (5)第六周期第ⅠA族
30. (1)正四面体形 直线形 平面三角形
(2)CH CH或—CH3 (3)BF3 NF3 CF4
(4)中心原子上的价电子都用于形成共价键 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 B N BF3分子中B原子的3个价电子都与F原子形成共价键,而NF3分子中N原子的3个价电子与F原子形成共价键,还有一对未成键的孤电子对,占据了N原子周围的空间,参与相互排斥,形成三角锥形
31.(1)6;8;(2)3:1:1;CaTiO3;
(3)
32.(1)B (2)2 6 (3)2
33.(1)ABO3 (2)(1-x)∶x (3)3d54s2 (4)AC
34.(1)Ca 2
(2)H2O分子间存在氢键
(3)F>N>O
(4)3d104s1
(5)三角锥形 sp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