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云南省马关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试卷
展开云南省马关县民族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
分卷I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0分,共50分)
1.某化学学习小组在学习元素周期表和周期的划分时提出了以下观点:①周期表的形成是由原子的结构决定的;②元素周期表中ⅠA族元素统称为碱金属元素;③每一周期的元素原子外围电子排布均是从ns1开始至ns2np6结束;④元素周期表的每一周期元素的种类均相等;⑤基态原子核外电子排布为1s22s22p3和1s22s22p63s23p3的两元素的原子位于同一周期;⑥周期序号越大,该周期所含金属元素一般越多。你认为正确的是( )
A. ①⑥ B. ①②③⑤⑥ C. ①④⑥ D. ②③⑤
2.基态硅原子的最外能层的各能级中,电子排布的方式正确的是( )
A. B.
C. D.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3p2表示3p能级有2个轨道
B. 1s22s12p1表示的是激发态原子的电子排布
C. M能层中的原子轨道数目为3
D. 处于同一轨道上的电子可以有多个,它们的自旋状态相同
4.元素的原子结构决定其性质和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按电子排布,可把周期表里的元素划分成5个区,Zn元素属于d区
B. 多电子原子中,在离核较近的区域内运动的电子能量较高
C. P、S、Cl的第一电离能、电负性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均依次增大或增强
D. 某同学给出的Fe原子的3d能级电子排布图为,此排布图违反了洪特规则
5.下列四种粒子中,半径按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①基态X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②基态Y的价电子排布式:3s23p5
③基态Z2-的电子排布图
④W基态原子有2个能层,电子式为
A. ①>②>③>④B. ③>④>①>②
C. ③>①>②>④D. ①>②>④>③
6.某微粒的核外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下列关于该微粒的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 质子数为10 B. 单质具有还原性
C. 是单原子分子 D. 电子数为10
7.下列原子半径最小的是( )
A. 1s22s22p3 B. 1s22s22p33s23p3
C. 1s22s22p5 D. 1s22s22p33s23p2
8.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预测H2O和CH4的立体结构两个结论都正确的是( )
A. 直线形,三角锥形 B. V形,三角锥形
C. 直线形,正四面体形 D. V形,正四面体形
9.NH3、H2S等是极性分子,CO2,BF3,CCl4等是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根据上述实例可推出ABn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是( )
A. 分子中不能含有氢原子
B. 在ABn分子中A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小于B的相对原子质量
C. 在ABn分子中A原子没有孤电子对
D. 分子中每个共价键的键长应相等
10.下列分子的稳定性的比较正确的是( )
A. HF>HI B. CH4<SiH4
C. PH3>NH3 D. H2O<H2S
11.下列反应中有机物化学键断裂只涉及π键断裂的是( )。
A. CH4的燃烧 B. C2H4与Cl2的加成
C. CH4与Cl2的取代 D. C2H4的燃烧
12.下列有关化学键类型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
A. ss σ键与sp σ键的对称性不同
B. 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
C. 已知乙炔的结构式为H—C≡C—H,则乙炔分子中存在2个σ键(C—H)和3个π键(C≡C)
D. 乙烷分子中只存在σ键,即6个C—H键和1个C—C键都为σ键,不存在π键
13.下列有关范德华力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范德华力的实质也是一种电性作用,所以范德华力是一种特殊的化学键
B. 范德华力与化学键的区别是作用力的强弱不同
C. 任何分子间在任意情况下都会产生范德华力
D. 范德华力非常微弱,故破坏范德华力不需要消耗能量
14.有下列两组命题
B组命题正确且能用A组命题给以正确解释的是 ( )
①Ⅰ a ②Ⅱ b ③Ⅲ c ④Ⅳ d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15.含手性碳原子的分子称手性分子,手性分子具有光学活性。如下图有机物具有光学活性(式中标有*号的为手性碳原子),也能发生下列反应,请问发生哪种反应后,该有机物仍然一定具有光学活性( )
A. 消去反应 B. 水解反应
C. 银镜反应 D. 酯化反应
1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
B. 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
C. 由极性键形成的双原子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D. 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有关
17.下列对[Zn(NH3)4]SO4配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SO42﹣是内界 B. 配位数是4
C. Zn2+是中心离子 D. NH3是配位体
18.为了确定SbCl3、SbCl5、SnCl4是否为离子化合物,可以进行下列实验,其中合理、可靠的是( )
A. 观察常温下的状态,SbCl5是苍黄色液体,SnCl4为无色液体。结论:SbCl5和SnCl4都是离子化合物
B. 测定SbCl3、SbCl5、SnCl4的熔点依次为73.5 ℃、2.8 ℃、-33 ℃。结论:SbCl3、SbCl5、SnCl4都不是离子化合物
C. 将SbCl3、SbCl5、SnCl4溶解于水中,滴入HNO3酸化的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SbCl3、SbCl5、SnCl4都是离子化合物
D. 测定SbCl3、SbCl5、SnCl4的水溶液的导电性,发现它们都可以导电。结论:SbCl3、SbCl5、SnCl4都是离子化合物
19.有关晶格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晶格能是原子形成1摩尔离子晶体释放的能量
B. 晶格能通常取正值,有时也取负值
C. 晶格能越大,形成的离子晶体越稳定
D. 晶格能越大,物质的硬度越小
20.最近,科学家成功地制成了一种新型的碳氧化合物,该化合物晶体中每个碳原子均以四个共价单键与氧原子结合为一种空间网状的无限伸展结构.下列对该晶体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物质的化学式为CO4
B. 该晶体的熔、沸点高,硬度大
C. 该晶体中C原子与C﹣O化学键数目之比为1:4
D. 该晶体的空间最小环由12个原子构成
21.已知某晶体由X、Y、Z三种元素组成的,其晶胞如图所示,则X、Y、Z三种元素的原子个数之比正确的是( )
A. 1:3:1 B. 2:6:1 C. 4:8:1 D. 8:1:1
22.某离子晶体的晶体结构中最小重复单元如图所示:A为阴离子,在正方体内,B为阳离子,分别在顶点和面心,则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A. B2A B. BA2 C. B7A4 D. B4A7
2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分子晶体中一定存在分子间作用力,不一定存在共价键
B. 分子中含两个氢原子的酸一定是二元酸
C. 含有金属阳离子的晶体一定是离子晶体
D. 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活泼性一定越强
24.关于晶体和非晶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
A. 铁是非晶体
B. 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都上升
C. 晶体熔化时吸热,非晶体熔化时不吸热
D. 晶体有固定熔点,非晶体没有固定熔点
25.对于离子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是离子键
B. 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吸引是离子键
C. 阴阳离子间的相互作用即为离子键
D. 阴阳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是离子键
分卷II
二、填空题(共6小题,共50分)
26.根据元素周期表中完整周期元素的性质,在下列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元素符号。
(1)在第三周期中,第一电离能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
(2)在元素周期表中,电负性最大的元素是________,电负性最小的元素是________。
(3)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
(4)最活泼的气态非金属原子是________。
(5)第二、三、四周期,原子最外电子层中p能级半充满的元素是________。
(6)已知某原子的各级电离能如下:I1=577 kJ·mol-1,I2=1 817 kJ·mol-1,I3=2 745 kJ·mol-1,I4=11 578 kJ·mol-1,则该原子在化合物中表现的化合价为________(填字母)。
A.+1 B.+2 C.+3 D.+4
27.(1)+3价Co的配合物CoClm•nNH3,中心原子的配位数为6,若1mol该配合物与足量AgNO3溶液反应生成1mol AgCl沉淀,用配合物形式写出该配合物的化学式 .
(2)研究物质磁性表明:金属阳离子含未成对电子越多,则磁性越大磁记录性能越好.离子型氧化物MnO2和Fe3O4及Cr2O3中,磁性最大的是 .
(3)碳纳米管有单层或多层石墨层卷曲而成,其结构类似于石墨(如图1),每个碳原子通过 杂化与周围碳原子成键.
(4)铁元素应用广泛,Fe2+与KCN溶液反应得Fe(CN)2沉淀,当加入过量KCN溶液时沉淀溶解,生成黄血盐,其配离子结构如图2.
①已知CN﹣与N2结构相似,1molCN﹣中π键数目为 .
②上述沉淀溶解过程的化学方程式为 .
28.(1)水分子的立体结构是________,水分子能与很多金属离子形成配合物,其原因是在氧原子上有________。
(2)冰晶胞中水分子的空间排列方式与金刚石晶胞(其晶胞结构如图,其中空心球所示原子位于立方体的顶点或面心,实心球所示原子位于立方体内)类似。每个冰晶胞平均占有________个水分子。冰晶胞与金刚石晶胞中微粒排列方式相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测得冰中氢键的作用能为18.5 kJ·mol-1,而冰的熔化热为5.0 kJ·mol-1,这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下表为部分短周期非金属元素的性质或原子结构,已知A﹣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请结合表中信息完成下列各小题(答题时用所对应的元素符号)
(1)写出C原子的电子排布图
(2)A,B,C,D的第一电离能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用电离方程式表示C的最简单氢化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B:按照共价键理论,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电子层电子数均已饱和.已知ABCD分子可能有三种不同结构,它们的结构可以从其他物质的结构中获得启发.
(4)ABC的结构式是 .向其中插入一个D原子,若形成配位键(用→表示)则ABCD的结构式为 分子中C的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若无配位键则ABCD的结构式为 分子中D原子的杂化类型为 .
(5)BD2的电子式是 将D原子换成等电子的所得ABCD的结构式为 ,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类型是 .
(6)在ABCD的三种可能结构中B原子的杂化类型 (填“相同”或“不相同”)
30.X、Y、Z、W、Q 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核外的L层电子数是K层的两倍,Z原子价电子排布式为nsnnp2n,W原子核外的M层中只有两对成对电子,Q的核电荷数是Z与W的核电荷数之和.请回答下列问题:
(1)Y、Q的元素符号依次为 、 ;
(2)Y与Z的第一电离能大小关系是(用元素符号回答) ;
(3)X、Y、Z两两组合可形成很多等电子体,请任意写出两组等电子体 、 ;
(4)Q在元素周期表 区,其价电子排布图为 .
(5)X与W的电负性大小关系是(用元素符号回答) ,这两种元素组成的一种化合物是一种常见的溶剂,其电子式为 .
31.几组物质的熔点(℃)数据: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A组属于________晶体,其熔化时克服的微粒间的作用力是________。
(2)B组晶体共同的物理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有金属光泽 ②导电性 ③导热性 ④延展性
(3)C组中HF熔点反常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D组晶体可能具有的性质是________(填序号)。
①硬度小 ②水溶液能导电
③固体能导电 ④熔融状态能导电
(5)D组晶体的熔点由高到低的顺序为:NaCl>KCl>RbCl>CsCl,其原因解释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A 2.C 3.B 4.D 5.C 6.D 7.C 8.D 9.C 10.A 11.B 12.C 13.B 14.B 15.C
16.C 17.A 18.B 19.C 20.A 21.A 22.B 23.A 24.D 25.D
26.(1)Na Ar (2)F Cs (3)Cs (4)F (5)N、P、As (6)C
27.(1) [CoCl2(NH3)4]Cl (2) Fe3O4 (3) sp2
(4)①2NA ② Fe(CN)2+4KCN=K4[Fe(CN)6]
28.(1)V形(或角形) 孤电子对 (2)8 碳原子与氧原子都为sp3杂化,且氢键和共价键都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每个水分子与相邻的4个水分子形成氢键) (3)冰熔化为液态水时只是破坏了一部分氢键,也说明液态水中仍存在氢键
29.(1);
(2)N>O>C>H;
(3)NH3•H2O⇌NH4++OH﹣;
(4)H﹣C≡N;H﹣C≡N→O;sp;H﹣O﹣C≡N;sp3;
(5)
;H﹣N=C=O;sp2;
(6)相同
30.(1)N;Cr;
(2)N>O;
(3)CO2与N2O;CO 与CN﹣等;
(4)d;;
(5)S>C;
31.(1)原子 共价键 (2)①②③④
(3)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其熔化时需要消耗的能量更多(只要答出HF分子间能形成氢键即可)
(4)②④
(5)D组晶体都为离子晶体,r(Na+)<r(K+)<r(Rb+)<r(Cs+),在离子所带电荷相同的情况下,半径越小,晶格能越大,熔点就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