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3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湖北省公安县车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解析版) 试卷
展开
湖北省公安县车胤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9月月考
1.下列能源组合中,均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 )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①⑤⑥⑦⑧ C. ③④⑤⑥⑦⑧ D. ③⑤⑥⑦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天然气、煤、石油、均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其余均是新能源,答案选D。
【考点定位】考查新能源判断
【名师点晴】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说的,一般具有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等。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许多种,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2.热化学方程式中要注明物质状态的原因是
A. 便于判断性质 B. 物质呈现的状态跟它所含能量有关
C. 便于计算 D. 为了区别一般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B
【解析】
物质呈现的状态跟它所含能量有关,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要注明物质状态,答案选B。
点睛:关于热化学方程式还需要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注意与一般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跟B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v(A)、v(B)、v(C)之间存在以下关系:v(B)=3v(A),v(c)=2v(A),3v(C)=2v(B)则该反应可以表示为( )
A. A+B⇌C B. 2A+2B⇌3C C. A+3B⇌2C D. 3A+B⇌2C
【答案】C
【解析】
【详解】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由于v(B)=3v(A)、v(C)=2v(A)、3v(C)=2v(B),所以v(A):v(B):v(C)=1:3:2,所以反应为A+3B⇌2C,故选C。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的前者△H大于后者的是( )
①S(s)+O2(g)═SO2(g)△H1 S(g)+O2(g)═SO2(g)△H2
②2H2(g)+O2(g)═2H2O(g)△H3 2H2(g)+O2(g)═2H2O(l)△H4
③CaCO3(s)═CaO(s)+CO2(g)△H5 CaO(s)+H2O(l)═Ca(OH)2(s)△H6.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①②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都为放热反应,△H<0,由于S(s)→S(g)吸热,则前者放出的热量少,则△H1>△H2,故①正确;②都为放热反应,△H<0,由于2H2O(l)→2H2O(g)吸热,则前者放出的热量少,则△H3>△H4,故②正确;③前者为吸热反应,△H5>0,后者为放热反应,△H6<0,则△H5>△H6,故③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名师点晴】本题注意从物质反应的程度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的角度比较反应热的大小,①②为放热反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反应越完全,放出的热量越多,③中前者为吸热反应,后者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H<0,以此解答该题。
5.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为放热反应,则A+B的总能量大于生成C的总能量,排除选项A、D,A+B→X(吸热),则X的能量大于A+B的总能量,X→C(放热),则X的能量大于C的总能量,排除选项B,故选C。
6.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下列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中,测量依据不可行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
测量依据(单位时间内)
A
CO(g)+H2O(g)=CO2(g)+H2(g)
压强变化
B
Zn+H2SO4=ZnSO4+H2
H2体积
C
2NO2(红棕色)⇌N2O4(无色)
颜色深浅
D
Ca(OH)2+Na2CO3=CaCO3↓+2NaOH
沉淀质量
【答案】A
【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A、不可行,该反应是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前后压强不变;B、可行,单位时间内H2体积变化多,速率快;C、可行,2NO2N2O4,NO2是红棕色气体,N2O4是无色气体,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气体颜色的变化来衡量反应的快慢。D、可行,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沉淀的质量越高,速率越快。选A。
7.航天飞船用高氯酸铵固体作燃料,点燃时的反应:2NH4ClO4N2↑+4H2O+Cl2↑+2O2↑。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出能量的反应
C. 高氯酸铵是一种盐,属于离子化合物
D. 在能量变化上,该反应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所有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错误;B、符合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C、高氯酸铵是强酸弱碱盐,一般含金属或氨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除AlCl3外),故高氯酸铵是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D、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推进航天器升空说明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动能,故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认真读题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要注意该反应属于物质的燃烧反应。
8.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H2O2分解的速率为(1)>(2)
B. 图乙实验可通过测定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
C. 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2(l)═2H2O(l)+O2(g)△H>0
D. 图甲中(1)、(2)两个实验中H2O2分解的△H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三氯化铁比硫酸铜的催化效果好,所以实验中H2O2分解的速率为(1)>(2),故A正确;B.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通过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或相同时间收集气体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故B正确;C.双氧水的分解是一个放热反应,△H<0,故C错误;D.催化剂只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路径,不改变反应的反应热,所以(1)、(2)两个实验中H2O2分解的△H相同,故D正确;故选C。
9.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断裂1molA-A键和1mol B-B 键放出xkJ能量
C. 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x)kJ的能量
D. 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高于2molAB的总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因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不是释放能量,故B错误;C、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由图可知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kJ能量,故C错误;D、由图可知,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高于2molAB的总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10.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 现有下列反应
(1)H2SO4(aq)+2NaOH (aq)=Na2SO4(aq)+2H2O(l);
(2)H2SO4(aq)+Ba(OH)2 (aq)=BaSO4(s)+2H2O(l);
(3)HCl (aq)+NH3•H2O (aq)=NH4Cl (aq)+H2O(l);
(4)CH3COOH (aq)+NaOH (aq)=CH3COONa (aq)+H2O(l);
其中反应热符合△H=-57.3kJ/mol的是( )
A. (1)(2) B. (2)(3) C. (3)(4) D. 都不符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1)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该反应中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其焓变△H=-114.6kJ/mol,故(1)错误;(2)H2SO4(aq)+Ba(OH)2 (aq)=BaSO4(s)+2H2O(l),该反应中生成2mol水,且还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则其焓变△H<-114.6kJ/mol,故(2)错误;(3)HCl(aq)+NH3•H2O(aq)=NH4Cl(aq)+H2O(l),氨水为弱碱,一水合氨电离时吸热,则该反应放出热量减少,即△H>-57.3kJ/mol,故(3)错误;(4)CH3COOH(aq)+NaOH(aq) =CH3COONa(aq)+H2O(l),醋酸为弱酸,醋酸电离吸热,则该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热量小于57.3kJ,故(4)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应热与焓变,明确中和热的概念为解答关键。反应热符合△H=-57.3kJ/mol,生成水的计量数必须为1,酸和碱溶液必须为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生成物中没有沉淀或弱电解质。
11.已知25℃时: ①HF(aq)+OH-(aq)=F-(aq)+H2O(l)△H1=-67.7kJ•mol-1
②H+(aq)+OH-(aq)=H2O(l)△H2=-57.3kJ•mol-1
③Ba2+(aq)+SO42-(aq)=BaSO4(s)△H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F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HF(aq)⇌H+(aq)+F-(aq)△H>0
B. 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中,氢氧化钠溶液量越多,中和热越大
C. △H2=-57.3kJ•mol-1是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可溶盐的中和热
D. 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114.6kJ•mol-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①-②得出HF(aq)=F-(aq)+H+(aq) △H=-67.7+57.3kJ·mol-1=-10.4kJ·mol-1,故错误;B、中和热是稀酸和稀碱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因此中和热和反应物的量的无关,故错误;C、中和热中酸和碱是强电解质,且H+(aq)+OH-(aq)=H2O(l),故正确;D、因为此反应伴随硫酸钡的生成,生成硫酸钡伴随热效应,因此ΔH≠-114.6 kJ·mol-1,故错误。
考点:考查中和热等知识。
12.25℃、101kPa下:①2Na(s)+1/2O2(g)=Na2O(s)△H=-414kJ/mol ②2Na(s)+O2(g)=Na2O2 (s)△H=-511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
B. 反应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反应②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
D. 25℃、101kPa下:Na2O(s)+1/2O2(g)=Na2O2(s)△H=-97kJ/mol
【答案】C
【解析】
A. 反应①、②中均为△H<0,均为放热反应,选项A正确;B.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选项B正确;C. 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吸热,形成新的化学键放热,则反应②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选项C不正确;D. 25℃、101 kPa下: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①得反应Na2O(s)+1/2 O2(g)=Na2O2(s) △H=-97 kJ/mol,选项D正确。答案选C。
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
B. 500℃、30 MPa 下,将0.1mol N2 和 0.3mol H2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3.86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H=-38.6kJ•mol-1
C. 已知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kJ的热量,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H4(l)+2H2O2(l)═N2(g)+4H2O(g)△H=-641.6 kJ•mol-1
D.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 反应的△H=+283.0 kJ•mol-1
【答案】C
【解析】
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中生成水是液体,故A错误;B.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0.5mol N2和1.5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所以生成1mol氨气放出的热量大于放热19.3kJ,故B错误;C.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kJ的热量,则1mol肼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2×20.05=641.60(kJ)所以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H=-641.6 kJ•mol-1,故C正确;D.因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g)+O2(g)=2CO2(g)反应的△H=-2×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1,故D错误;答案为C。
14.已知使36g焦炭发生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已知:C(s)+1/2O2(g)=CO(g)△H=-Q1kJ/mol,CO(g)+1/2O2(g)=CO2(g)△H=-Q2kJ/mol,与这些焦炭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中正确的是( )
A. 2Q2kJ B. Q2kJ C. 3(Q1+Q2)kJ D. 3Q1KJ
【答案】B
【解析】
分析:盖斯定律指若是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步反应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总和与这个反应一次发生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36g碳不完全燃烧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为生成的一氧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碳原子守恒计算出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再根据一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
点睛:36g碳的物质的量为n===3mol,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三分之一体积,根据碳原子守恒,求得CO的物质的量为3mol×=1mol,根据CO(g)+O2(g)=CO2(g)△H=-Q2kJ/mol,1mol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2kJ,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热的计算,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原理理解运用,本题关键点是碳不完全燃烧损失的热量为生成的一氧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题目难度不大。
15.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
CO(g)+1/2O2(g)=CO2(g)△H=-282.9kJ/mol
某H2与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放出113.74kJ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 B. 1:3 C. 1:4 D. 2:3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反应2H2(g)+O2(g)=2H2O(l) △H=-571.6kJ/mol、CO(g)+O2(g)=CO2(g) △H=-282.9kJ/mol可知氢气的燃烧为285.8kJ/mol,CO的燃烧热为282.9kJ/mol,3.6g液态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H元素守恒可知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H2)=n(H2O)=0.2mol,0.2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5.8kJ/mol×0.2mol=57.16kJ,则混合气体中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13.74kJ-57.16kJ=56.58kJ,则CO的物质的量为:n(CO)==0.2mol,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0.2mol:0.2mol=1: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明确燃烧热的概念及应用为解答关键。解答本题的思路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氢气的物质的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氢气燃烧放出热量,结合放出的总热量可计算出CO燃烧放出的热量,从而计算出CO的物质的量;最后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判断。
16.已知:(1)H2(g)+1/2O2(g)═H2O(g)△H=-241.8kJ/mol
(2)1/2N2 (g)+O2(g)═NO2(g)△H=+33.9kJ/mol
(3)1/2N2 (g)+3/2H2(g)═NH3(g)△H=-46.0kJ/mol
计算NH3(g)燃烧生成NO2(g)和H2O(g)的燃烧热( )
A. 282.8kJ/mol B. -282.8kJ/mol C. 848.4kJ/mol D. -848.4kJ/mo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H2(g)+O2(g)=H2O(g)△H1=-241.8kJ•mol-1,②N2(g)+O2(g)=NO2(g)△H2=+33.9kJ•mol-1,③N2(g)+H2(g)=NH3(g)△H3=-46.0kJ•mol-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①×+②-③得到NH3(g)燃烧生成NO2(g)和H2O(g) 热化学方程式:NH3(g)+O2(g)=NO2(g)+H2O(g)△H=-282.8kJ•mol-1 ,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名师点晴】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反应热的计算、燃烧热等知识,注意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热注意把握可燃物为1mol,生成稳定的氧化物。盖斯定律的基本使用方法:①写出目标方程式;②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物质);③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平时要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17.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
(1)下列△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 ______ ;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 ______ (填“△H1”、“△H2”、“△H3”等).
A.2H2(g)+O2(g)═2H2O(l)△H1
B.C(s)+1/2O2(g)═CO(g)△H2
C.CH4(g)+2O2(g)═CO2(g)+2H2O(g)△H3
D.C(s)+O2(g)═CO2(g)△H4
E.C6H12O6(s)+6O2(g)═6CO2(g)+6H2O(l)△H5
F.NaOH(aq)+HCl(aq)═NaCl(aq)+H2O(l)△H6
G.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7
H.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8
(2)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Ⅰ、在25℃、101kPa下,1g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0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4△H5 (2). △H6 (3). CH3OH(l)+3/2O2(g)==CO2(g)+2H2O(l) △H= -725.76 kJ/mol (4). 1/2H2SO4(aq)+NaOH(aq)==H2O(l)+1/2Na2SO4(aq) △H=-57.3kJ/mol (5). N2(g)+3H2(g)==2NH3(g ) △H=-92kJ/mol
【解析】
【详解】(1)A.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反应热△H1不能表示燃烧热;B.碳燃烧的生成物为CO,不是稳定的氧化物CO2,反应热△H2不能表示燃烧热;C.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的水是气态,不是稳定的状态,应为液态水,故反应热△H3不能表示燃烧热;D.C(s)+O2(g)═CO2(g)△H4中1molC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符合燃烧热概念,反应热△H4能表示燃烧热;E.C6H12O6(s)+6O2(g)═6CO2(g)+6H2O(l)△H5中1molC6H12O6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液态水,符合燃烧热概念,反应热△H5能表示燃烧热;F.NaOH(aq)+HCl(aq)═NaCl(aq)+H2O(l)△H6中实质是1mol氢离子与1mol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1molH2O,符合中和热概念,反应热△H6能表示中和热;G.反应生成的水为2mol,反应热△H7不能表示中和热;H.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8是酸与碱反应生成1molH2O,符合中和热概念,反应热△H8能表示中和热;故答案为:△H4、△H5;△H6;
(2)Ⅰ、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32g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725.76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76kJ•mol-1,故答案为:CH3OH(l)+ O2(g)=CO2(g)+2H2O(l) △H=-725.76kJ•mol-1;
Ⅱ、1.0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即生成2mol水放出114.6kJ的热量,反应的反应热为-11.46kJ/mol,中和热为-57.3kJ/mol,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故答案为: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
Ⅲ、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H-H键,1mol N≡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 NH3,共形成6mol 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的热量少,放出的热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即N2(g)+3H2(g)=2NH3(g)△H=-92kJ•mol-1,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92kJ•mol-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需要注意的有:物质的状态、反应热的数值与单位,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正比。本题的易错点为(1),要注意正确理解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
18.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 ______ 影响?(填“有”或“无”).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 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2)图中△H= ______ kJ/mol;
(3)如果反应速率υ(SO2)为0.05mol/(L•min),则υ(O2)= ______ mol/(L•min);
(4)1mol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反应热△H1 ______ 1mol SO3(g)还原为1mol SO2(g)的反应热△H2(填“>、<或=”) 。
(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计算由S(s)生成3mol SO3(l)的△H=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无 (2). 降低 (3). -198 (4). 0.025 (5). < (6). -1185 kJ/mol
【解析】
【详解】(1)因图中A、C分别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E为活化能,反应热可表示为A、C活化能的大小之差,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加入催化剂,活化能减小,反应反应热不变,故答案为:无;降低;
(2)因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mol-1,所以2molSO2(g)氧化为2molSO3的△H=-198kJ•mol-1,则2SO2(g)+O2(g)=2SO3(g)△H=-198kJ•mol-1,故答案为:-198;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v(SO2):v(O2):v(SO3)=2:1:2,反应速率υ(SO2)为0.05 mol/(L•min),依据比例计算得到v(O2)=0.025mol/(L•min), 故答案为:0.025;
(4)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放热反应,△H<0,其逆过程为吸热反应,△H>0,因此1mol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反应热△H1 小于1mol SO3(g)还原为1mol SO2(g)的反应热△H2,故答案为:<;
(5)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热化学方程式为:①S(s)+O2(g)=SO2(g) △H1=-296 KJ•mol-1,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mol-1,热化学方程式为②SO2(g)+1/2O2(g)⇌SO3(g) △H2=-99 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②+①得到:③S(s)+O2(g)=SO3(g) △H=(△H1+△H2)kJ/mol;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③×3得到:3 S(s)+9/2O2(g)=3SO3(g) △H=3(△H1+△H2)=-1185 kJ•mol-1,故答案为:-1185 kJ•mol-1。
19.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标况下)
50
120
232
290
310
(1)哪一时间段(指①0~1、②1~2、③2~3、④3~4、⑤4~5min,下同)反应速率最大 ______ (填序号,下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 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试剂: A..蒸馏水 B.KNO3溶液 C.NaCl溶液 D.CuSO4溶液
你认为可行的是(填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③ (2). 反应放热,温度高 (3). ⑤ (4). 盐酸浓度变小 (5). 0.1mol/(Lmin) (6). AC
【解析】
试题分析:⑴计算每个时间段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判断速率,根据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判断速率变化的原因;(2)计算每个时间段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判断速率,根据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判断速率变化的原因;(3)先求出气体的物质的量,再计算盐酸变化的物质的量,利用速率计算公式计算速率;⑷根据浓度、电解质的强弱判断。
解析:0~1、②1~2、③2~3、④3~4、⑤4~5 min生成氢气的体积分别是50 mL、70 mL、112 mL、58 mL、20mL;
⑴ 相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大,相同时间收集到气体体积越大,所以2~3 min反应速率最快,原因是该反应放热,2-3min时温度高与开始时的温度;⑵4~5 min的反应速率最小,原因是液中H+的浓度变小了;⑶ 2~3分钟时间段以生成氢气的体积是112mL,
设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是x mol,
x=0.01mol
mol·L-1·min-1;
⑷ 改变反应速率的方法有:改变浓度、改变温度、改变固体表面积等;
A..蒸馏水,盐酸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减慢,产生氢气的量不变,故A正确; B.加入KNO3溶液生成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生成氢气,故B错误; C. 加入NaCl溶液,盐酸体积增大,浓度减小 ,反应速率减慢,产生氢气的量不变,故C正确; D.CuSO4溶液,形成铜锌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D错误。
点睛:盐酸与金属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所以反应速率逐渐增大;随反应进行,盐酸浓度明显减小,所以反应最后有逐渐减慢。
20.某探究小组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所用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mol•L-1、0.001mol•L-1,每次实验KMnO4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mL、H2C2O4溶液(0.1mol•L-1)的用量均为2mL.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某同学改变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mol•L-1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min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0.01
14
13
11
0.001
6
7
7
(2)计算用0.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进行实验时KMnO4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3)若不经过计算,直接看表中的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否可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行”或“不行”)
【答案】 (1).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2). 0.0001mol/(L·min) (3). 不行
【解析】
【详解】(1)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将草酸氧化为二氧化碳,本身被还原为锰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故答案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2)反应开始时:c(KMnO4)==0.00067 mol•L-1,反应时间:△t==6.7min ,KMnO4的平均反应速率v(KMnO4)===1×10-4 mol/(L•min),故答案为:1×10-4 mol/(L•min);
(3)由题中数据知浓度大的褪色时间反而长,因颜色是由KMnO4产生,虽然KMnO4浓度大反应快,但KMnO4的量也多,故无法比较,故不经过计算直接利用表中的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不可行的,故答案为:不行。
21.实验室用50mL 0.50 mol•L-1盐酸、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NaOH溶液
1
20.2
20.3
23.7
2
20.3
20.5
23.8
3
20.5
20.6
23.9
完成下列问题:
(1)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 .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 ______ .大烧杯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该实验在 ______ 中(家用产品)效果更好.
(3)根据上表中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________
[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J•(g•℃)-1计算].
(4)如用0.5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______ (填“偏大”、“偏小”、“不变”).如改用6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 0.55mol•L-1 的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5)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 .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D.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
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
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
【答案】 (1). 铜丝是热的良导体,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2). 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 (3). 偏小 (4). 保温瓶(保温杯) (5). -56.8 kJ/mol (6). 偏大 (7). 不相等 (8). 相等 (9). ABDF
【解析】
【详解】(1)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铜丝搅拌棒,因为铜丝搅拌棒是热的良导体,故答案为:Cu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2)在中和反应中,必须确保热量不散失,应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使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在日常生活实际该实验在保温杯中效果更好;故答案为: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偏小;保温杯;
(3)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25℃,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45℃;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40℃,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40℃;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55℃,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35℃;三次温度差的平均值为3.40℃,50mL 0.50 mol•L-1盐酸、50mL 0.55mol•L-1 NaOH溶液的质量m=100mL×1g/mL=10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100g×3.40℃=1421.2J=1.4212kJ,即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1.4212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56.8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6.8kJ/mol,故答案为:-56.8kJ/mol;
(4)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所以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偏大;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改用6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 0.55mol•L-1 的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中和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偏大,不相等,相等;
(5)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在测碱的温度时,会发生酸和碱的中和,温度计示数变化值减小,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A正确;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会导致一部分能量的散失,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B正确;C、做本实验的室温和反应热的数据之间无关,故C错误;D、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由于氨水是弱碱,弱碱电离要吸热,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D正确;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会使得实际量取体积高于所要量的体积,算过量,可以保证碱完全反应,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高,故E错误;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会导致一部分能量散失,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F正确;故选:ABDF。
1.下列能源组合中,均属于新能源的一组是( )
①天然气;②煤;③核能;④石油;⑤太阳能;⑥生物质能;⑦风能;⑧氢能.
A. ①②③④ B. ①⑤⑥⑦⑧ C. ③④⑤⑥⑦⑧ D. ③⑤⑥⑦⑧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天然气、煤、石油、均是化石燃料,不属于新能源,其余均是新能源,答案选D。
【考点定位】考查新能源判断
【名师点晴】新能源是相对于常规能源说的,一般具有资源丰富、可以再生,没有污染或很少污染等。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氢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许多种,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2.热化学方程式中要注明物质状态的原因是
A. 便于判断性质 B. 物质呈现的状态跟它所含能量有关
C. 便于计算 D. 为了区别一般的化学方程式
【答案】B
【解析】
物质呈现的状态跟它所含能量有关,因此热化学方程式中要注明物质状态,答案选B。
点睛:关于热化学方程式还需要注意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热化学方程式中各物质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仅表示该物质的物质的量,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注意与一般化学方程式的区别。
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A跟B反应生成C,反应速率v(A)、v(B)、v(C)之间存在以下关系:v(B)=3v(A),v(c)=2v(A),3v(C)=2v(B)则该反应可以表示为( )
A. A+B⇌C B. 2A+2B⇌3C C. A+3B⇌2C D. 3A+B⇌2C
【答案】C
【解析】
【详解】可逆反应,A与B反应生成C,由于v(B)=3v(A)、v(C)=2v(A)、3v(C)=2v(B),所以v(A):v(B):v(C)=1:3:2,所以反应为A+3B⇌2C,故选C。
4.下列各组热化学方程式的前者△H大于后者的是( )
①S(s)+O2(g)═SO2(g)△H1 S(g)+O2(g)═SO2(g)△H2
②2H2(g)+O2(g)═2H2O(g)△H3 2H2(g)+O2(g)═2H2O(l)△H4
③CaCO3(s)═CaO(s)+CO2(g)△H5 CaO(s)+H2O(l)═Ca(OH)2(s)△H6.
A. 只有①③ B. 只有①② C. 只有②③ D. ①②③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①都为放热反应,△H<0,由于S(s)→S(g)吸热,则前者放出的热量少,则△H1>△H2,故①正确;②都为放热反应,△H<0,由于2H2O(l)→2H2O(g)吸热,则前者放出的热量少,则△H3>△H4,故②正确;③前者为吸热反应,△H5>0,后者为放热反应,△H6<0,则△H5>△H6,故③正确,故选D。
【考点定位】考查反应热的大小比较
【名师点晴】本题注意从物质反应的程度以及物质的聚集状态的角度比较反应热的大小,①②为放热反应,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生成液态水比生成气态水放出的热量多,反应越完全,放出的热量越多,③中前者为吸热反应,后者为放热反应,吸热反应△H>0,放热反应△H<0,以此解答该题。
5.反应A+B→C(△H<0)分两步进行:①A+B→X(△H>0),②X→C(△H<0).下列示意图中,能正确表示总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B→C为放热反应,则A+B的总能量大于生成C的总能量,排除选项A、D,A+B→X(吸热),则X的能量大于A+B的总能量,X→C(放热),则X的能量大于C的总能量,排除选项B,故选C。
6.化学反应速率是通过实验测定的,下列化学反应速率的测量中,测量依据不可行的是
选项
化学反应
测量依据(单位时间内)
A
CO(g)+H2O(g)=CO2(g)+H2(g)
压强变化
B
Zn+H2SO4=ZnSO4+H2
H2体积
C
2NO2(红棕色)⇌N2O4(无色)
颜色深浅
D
Ca(OH)2+Na2CO3=CaCO3↓+2NaOH
沉淀质量
【答案】A
【解析】
化学反应速率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的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量来表示。A、不可行,该反应是体积不变的反应,反应前后压强不变;B、可行,单位时间内H2体积变化多,速率快;C、可行,2NO2N2O4,NO2是红棕色气体,N2O4是无色气体,可以用单位时间内气体颜色的变化来衡量反应的快慢。D、可行,单位时间内产生的沉淀的质量越高,速率越快。选A。
7.航天飞船用高氯酸铵固体作燃料,点燃时的反应:2NH4ClO4N2↑+4H2O+Cl2↑+2O2↑。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B.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放出能量的反应
C. 高氯酸铵是一种盐,属于离子化合物
D. 在能量变化上,该反应主要是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和动能
【答案】A
【解析】
【详解】A、所有的燃烧反应是放热反应,故该反应是放热反应,故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A错误;B、符合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反应前后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是氧化还原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正确;C、高氯酸铵是强酸弱碱盐,一般含金属或氨根离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除AlCl3外),故高氯酸铵是离子化合物,故C正确;D、化学反应是放热反应,化学能转化为热能,推进航天器升空说明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动能,故D正确;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物质变化中的能量变化,认真读题理解题意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反应过程中的热量变化,要注意该反应属于物质的燃烧反应。
8.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H2O2分解的速率为(1)>(2)
B. 图乙实验可通过测定相同状况下,产生的气体体积与反应时间来比较反应速率
C. H2O2分解的热化学方程式2H2O2(l)═2H2O(l)+O2(g)△H>0
D. 图甲中(1)、(2)两个实验中H2O2分解的△H相同
【答案】C
【解析】
【详解】A.三氯化铁比硫酸铜的催化效果好,所以实验中H2O2分解的速率为(1)>(2),故A正确;B.为比较Fe3+和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可以在相同条件下,通过收集相同体积气体所需的时间或相同时间收集气体的体积来比较反应速率,故B正确;C.双氧水的分解是一个放热反应,△H<0,故C错误;D.催化剂只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路径,不改变反应的反应热,所以(1)、(2)两个实验中H2O2分解的△H相同,故D正确;故选C。
9.化学反应A2+B2=2AB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该反应是吸热反应
B. 断裂1molA-A键和1mol B-B 键放出xkJ能量
C. 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x)kJ的能量
D. 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高于2molAB的总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因反应物的能量高于生成物的能量时,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错误;B、化学键的断裂需要吸收能量,而不是释放能量,故B错误;C、化学键的断裂吸收能量,由图可知断裂2molA-B键需要吸收ykJ能量,故C错误;D、由图可知,1molA2和1molB2的总能量高于2molAB的总能量,故D正确; 故选D。
10.已知H+(aq)+OH-(aq)=H2O(l);△H=-57.3kJ/mol 现有下列反应
(1)H2SO4(aq)+2NaOH (aq)=Na2SO4(aq)+2H2O(l);
(2)H2SO4(aq)+Ba(OH)2 (aq)=BaSO4(s)+2H2O(l);
(3)HCl (aq)+NH3•H2O (aq)=NH4Cl (aq)+H2O(l);
(4)CH3COOH (aq)+NaOH (aq)=CH3COONa (aq)+H2O(l);
其中反应热符合△H=-57.3kJ/mol的是( )
A. (1)(2) B. (2)(3) C. (3)(4) D. 都不符合
【答案】D
【解析】
【详解】(1)H2SO4(aq)+2NaOH(aq)=Na2SO4(aq)+2H2O(l),该反应中生成水的物质的量为2mol,则其焓变△H=-114.6kJ/mol,故(1)错误;(2)H2SO4(aq)+Ba(OH)2 (aq)=BaSO4(s)+2H2O(l),该反应中生成2mol水,且还生成了硫酸钡沉淀,则其焓变△H<-114.6kJ/mol,故(2)错误;(3)HCl(aq)+NH3•H2O(aq)=NH4Cl(aq)+H2O(l),氨水为弱碱,一水合氨电离时吸热,则该反应放出热量减少,即△H>-57.3kJ/mol,故(3)错误;(4)CH3COOH(aq)+NaOH(aq) =CH3COONa(aq)+H2O(l),醋酸为弱酸,醋酸电离吸热,则该反应生成1mol水放出热量小于57.3kJ,故(4)错误;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反应热与焓变,明确中和热的概念为解答关键。反应热符合△H=-57.3kJ/mol,生成水的计量数必须为1,酸和碱溶液必须为稀的强酸和强碱溶液,生成物中没有沉淀或弱电解质。
11.已知25℃时: ①HF(aq)+OH-(aq)=F-(aq)+H2O(l)△H1=-67.7kJ•mol-1
②H+(aq)+OH-(aq)=H2O(l)△H2=-57.3kJ•mol-1
③Ba2+(aq)+SO42-(aq)=BaSO4(s)△H3<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HF的电离方程式及热效应:HF(aq)⇌H+(aq)+F-(aq)△H>0
B. 在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反应中,氢氧化钠溶液量越多,中和热越大
C. △H2=-57.3kJ•mol-1是强酸和强碱在稀溶液中反应生成可溶盐的中和热
D. 稀硫酸与稀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H2SO4(aq)+Ba(OH)2(aq)=BaSO4(s)+2H2O(l)△H=-114.6kJ•mol-1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①-②得出HF(aq)=F-(aq)+H+(aq) △H=-67.7+57.3kJ·mol-1=-10.4kJ·mol-1,故错误;B、中和热是稀酸和稀碱反应生成1molH2O时放出的热量,因此中和热和反应物的量的无关,故错误;C、中和热中酸和碱是强电解质,且H+(aq)+OH-(aq)=H2O(l),故正确;D、因为此反应伴随硫酸钡的生成,生成硫酸钡伴随热效应,因此ΔH≠-114.6 kJ·mol-1,故错误。
考点:考查中和热等知识。
12.25℃、101kPa下:①2Na(s)+1/2O2(g)=Na2O(s)△H=-414kJ/mol ②2Na(s)+O2(g)=Na2O2 (s)△H=-511kJ/mol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反应①②均为放热反应
B. 反应①中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 反应②中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大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
D. 25℃、101kPa下:Na2O(s)+1/2O2(g)=Na2O2(s)△H=-97kJ/mol
【答案】C
【解析】
A. 反应①、②中均为△H<0,均为放热反应,选项A正确;B. 反应①为放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选项B正确;C. 化学反应中旧键断裂吸热,形成新的化学键放热,则反应②为放热反应,反应物断键吸收的能量小于生成物成键放出的能量,选项C不正确;D. 25℃、101 kPa下:根据盖斯定律,由②-①得反应Na2O(s)+1/2 O2(g)=Na2O2(s) △H=-97 kJ/mol,选项D正确。答案选C。
1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则甲烷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kJ•mol-1
B. 500℃、30 MPa 下,将0.1mol N2 和 0.3mol H2 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3.86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 2NH3(g)△H=-38.6kJ•mol-1
C. 已知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kJ的热量,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N2H4(l)+2H2O2(l)═N2(g)+4H2O(g)△H=-641.6 kJ•mol-1
D. CO(g)的燃烧热是283.0 KJ•mol-1,则2CO2(g)═2CO(g)+O2(g) 反应的△H=+283.0 kJ•mol-1
【答案】C
【解析】
A.燃烧热是1mol可燃物完全燃烧生成稳定氧化物放出的热量,CH4(g)+2O2(g)═CO2(g)+2H2O(l)△H=-890.3kJ/mol中生成水是液体,故A错误;B.合成氨的反应为可逆反应,0.5mol N2和1.5mol H2置于密闭的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的物质的量小于1mol,所以生成1mol氨气放出的热量大于放热19.3kJ,故B错误;C.1g液态肼和足量液态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时放出20.05kJ的热量,则1mol肼反应放出的热量为32×20.05=641.60(kJ)所以肼和过氧化氢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H=-641.6 kJ•mol-1,故C正确;D.因CO(g)的燃烧热是283.0KJ.mol-1,则2CO(g)+O2(g)=2CO2(g)反应的△H=-2×283.0KJ.mol-1,则2CO2(g)=2CO(g)+O2(g)反应的△H=2×283.0KJ.mol-1,故D错误;答案为C。
14.已知使36g焦炭发生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1/3体积,CO2占2/3体积,已知:C(s)+1/2O2(g)=CO(g)△H=-Q1kJ/mol,CO(g)+1/2O2(g)=CO2(g)△H=-Q2kJ/mol,与这些焦炭完全燃烧相比较,损失的热量是中正确的是( )
A. 2Q2kJ B. Q2kJ C. 3(Q1+Q2)kJ D. 3Q1KJ
【答案】B
【解析】
分析:盖斯定律指若是一个反应可以分步进行,则各步反应的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总和与这个反应一次发生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相同。36g碳不完全燃烧与这些碳完全燃烧相比损失的热量为生成的一氧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根据碳原子守恒计算出一氧化碳的物质的量,再根据一氧化碳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即可解答。
详解:
点睛:36g碳的物质的量为n===3mol,不完全燃烧所得气体中,CO占三分之一体积,根据碳原子守恒,求得CO的物质的量为3mol×=1mol,根据CO(g)+O2(g)=CO2(g)△H=-Q2kJ/mol,1molCO燃烧放出的热量为Q2kJ,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反应热的计算,考查了盖斯定律的原理理解运用,本题关键点是碳不完全燃烧损失的热量为生成的一氧化碳燃烧放出的热量,题目难度不大。
15.已知:2H2(g)+O2(g)=2H2O(l)△H=-571.6kJ/mol
CO(g)+1/2O2(g)=CO2(g)△H=-282.9kJ/mol
某H2与CO的混合气体完全燃烧放出113.74kJ热量,同时生成3.6g液态水,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
A. 1:1 B. 1:3 C. 1:4 D. 2:3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反应2H2(g)+O2(g)=2H2O(l) △H=-571.6kJ/mol、CO(g)+O2(g)=CO2(g) △H=-282.9kJ/mol可知氢气的燃烧为285.8kJ/mol,CO的燃烧热为282.9kJ/mol,3.6g液态水的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H元素守恒可知原混合气体中含有氢气的物质的量为:n(H2)=n(H2O)=0.2mol,0.2mol氢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285.8kJ/mol×0.2mol=57.16kJ,则混合气体中CO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113.74kJ-57.16kJ=56.58kJ,则CO的物质的量为:n(CO)==0.2mol,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则原混合气体中H2与CO的物质的量之比=0.2mol:0.2mol=1:1,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了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明确燃烧热的概念及应用为解答关键。解答本题的思路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判断氢气的物质的量,结合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出氢气燃烧放出热量,结合放出的总热量可计算出CO燃烧放出的热量,从而计算出CO的物质的量;最后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的体积之比等于物质的量之比判断。
16.已知:(1)H2(g)+1/2O2(g)═H2O(g)△H=-241.8kJ/mol
(2)1/2N2 (g)+O2(g)═NO2(g)△H=+33.9kJ/mol
(3)1/2N2 (g)+3/2H2(g)═NH3(g)△H=-46.0kJ/mol
计算NH3(g)燃烧生成NO2(g)和H2O(g)的燃烧热( )
A. 282.8kJ/mol B. -282.8kJ/mol C. 848.4kJ/mol D. -848.4kJ/mol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①H2(g)+O2(g)=H2O(g)△H1=-241.8kJ•mol-1,②N2(g)+O2(g)=NO2(g)△H2=+33.9kJ•mol-1,③N2(g)+H2(g)=NH3(g)△H3=-46.0kJ•mol-1,依据热化学方程式和盖斯定律计算①×+②-③得到NH3(g)燃烧生成NO2(g)和H2O(g) 热化学方程式:NH3(g)+O2(g)=NO2(g)+H2O(g)△H=-282.8kJ•mol-1 ,故选A。
【考点定位】考查用盖斯定律进行有关反应热的计算
【名师点晴】考查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与反应热的计算、燃烧热等知识,注意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燃烧热注意把握可燃物为1mol,生成稳定的氧化物。盖斯定律的基本使用方法:①写出目标方程式;②确定“过渡物质”(要消去的物质);③用消元法逐一消去“过渡物质”,平时要多练习,才能熟能生巧。
17.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常常伴有能量的变化.这种能量的变化常以热量的形式表现出来,叫做反应热.由于反应的情况不同,反应热可以分为许多种,如燃烧热和中和热等。
(1)下列△H表示物质燃烧热的是 ______ ;表示物质中和热的是 ______ (填“△H1”、“△H2”、“△H3”等).
A.2H2(g)+O2(g)═2H2O(l)△H1
B.C(s)+1/2O2(g)═CO(g)△H2
C.CH4(g)+2O2(g)═CO2(g)+2H2O(g)△H3
D.C(s)+O2(g)═CO2(g)△H4
E.C6H12O6(s)+6O2(g)═6CO2(g)+6H2O(l)△H5
F.NaOH(aq)+HCl(aq)═NaCl(aq)+H2O(l)△H6
G.2NaOH(aq)+H2SO4(aq)═Na2SO4(aq)+2H2O(l)△H7
H.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8
(2)依据事实,写出下列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Ⅰ、在25℃、101kPa下,1g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1.0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表示其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Ⅲ、已知拆开1molH-H键,1molN-H键,1molN≡N键分别需要的能量是436kJ、391kJ、 946kJ,则N2与H2反应生成NH3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H4△H5 (2). △H6 (3). CH3OH(l)+3/2O2(g)==CO2(g)+2H2O(l) △H= -725.76 kJ/mol (4). 1/2H2SO4(aq)+NaOH(aq)==H2O(l)+1/2Na2SO4(aq) △H=-57.3kJ/mol (5). N2(g)+3H2(g)==2NH3(g ) △H=-92kJ/mol
【解析】
【详解】(1)A.氢气的物质的量为2mol,反应热△H1不能表示燃烧热;B.碳燃烧的生成物为CO,不是稳定的氧化物CO2,反应热△H2不能表示燃烧热;C.1mol甲烷完全燃烧,生成的水是气态,不是稳定的状态,应为液态水,故反应热△H3不能表示燃烧热;D.C(s)+O2(g)═CO2(g)△H4中1molC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符合燃烧热概念,反应热△H4能表示燃烧热;E.C6H12O6(s)+6O2(g)═6CO2(g)+6H2O(l)△H5中1molC6H12O6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与液态水,符合燃烧热概念,反应热△H5能表示燃烧热;F.NaOH(aq)+HCl(aq)═NaCl(aq)+H2O(l)△H6中实质是1mol氢离子与1mol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1molH2O,符合中和热概念,反应热△H6能表示中和热;G.反应生成的水为2mol,反应热△H7不能表示中和热;H.CH3COOH(aq)+NaOH(aq)═CH3COONa(aq)+H2O(l)△H8是酸与碱反应生成1molH2O,符合中和热概念,反应热△H8能表示中和热;故答案为:△H4、△H5;△H6;
(2)Ⅰ、在25℃、101kPa下,1g甲醇(CH3OH)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热22.68kJ.32g甲醇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放出热量为725.76kJ;则表示甲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H(l)+O2(g)=CO2(g)+2H2O(l)△H=-725.76kJ•mol-1,故答案为:CH3OH(l)+ O2(g)=CO2(g)+2H2O(l) △H=-725.76kJ•mol-1;
Ⅱ、1.00L 1.00mol/L H2SO4溶液与2.00L 1.00mol/L NaOH溶液完全反应,放出114.6kJ的热量,即生成2mol水放出114.6kJ的热量,反应的反应热为-11.46kJ/mol,中和热为-57.3kJ/mol,则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故答案为:NaOH(aq)+H2SO4(aq)=Na2SO4(aq)+H2O(l)△H=-57.3kJ/mol;
Ⅲ、在反应N2+3H2⇌2NH3中,断裂3molH-H键,1mol N≡N键共吸收的能量为:3×436kJ+946kJ=2254kJ,生成2mol NH3,共形成6mol N-H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2346kJ,吸收的热量少,放出的热量多,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即N2(g)+3H2(g)=2NH3(g)△H=-92kJ•mol-1,故答案为:N2(g)+3H2(g)=2NH3(g)△H=-92kJ•mol-1。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需要注意的有:物质的状态、反应热的数值与单位,反应热的数值与化学方程式前面的系数成正比。本题的易错点为(1),要注意正确理解燃烧热和中和热的概念。
18.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H=-99kJ/mo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E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 ______ 影响?(填“有”或“无”).该反应通常用V2O5作催化剂,加V2O5会使图中B点 ______ (填“升高”或“降低”);
(2)图中△H= ______ kJ/mol;
(3)如果反应速率υ(SO2)为0.05mol/(L•min),则υ(O2)= ______ mol/(L•min);
(4)1mol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反应热△H1 ______ 1mol SO3(g)还原为1mol SO2(g)的反应热△H2(填“>、<或=”) 。
(5)已知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计算由S(s)生成3mol SO3(l)的△H=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无 (2). 降低 (3). -198 (4). 0.025 (5). < (6). -1185 kJ/mol
【解析】
【详解】(1)因图中A、C分别表示反应物总能量、生成物总能量,E为活化能,反应热可表示为A、C活化能的大小之差,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加入催化剂,活化能减小,反应反应热不变,故答案为:无;降低;
(2)因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mol-1,所以2molSO2(g)氧化为2molSO3的△H=-198kJ•mol-1,则2SO2(g)+O2(g)=2SO3(g)△H=-198kJ•mol-1,故答案为:-198;
(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2SO3(g),反应速率之比等于系数之比,v(SO2):v(O2):v(SO3)=2:1:2,反应速率υ(SO2)为0.05 mol/(L•min),依据比例计算得到v(O2)=0.025mol/(L•min), 故答案为:0.025;
(4)二氧化硫氧化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放热反应,△H<0,其逆过程为吸热反应,△H>0,因此1molSO2(g)氧化为1mol SO3(g)的反应热△H1 小于1mol SO3(g)还原为1mol SO2(g)的反应热△H2,故答案为:<;
(5)单质硫的燃烧热为296kJ•mol-1,热化学方程式为:①S(s)+O2(g)=SO2(g) △H1=-296 KJ•mol-1,已知1mol SO2(g)氧化为1mol SO3的△H=-99kJ•mol-1,热化学方程式为②SO2(g)+1/2O2(g)⇌SO3(g) △H2=-99 kJ•mol-1 ;依据盖斯定律,②+①得到:③S(s)+O2(g)=SO3(g) △H=(△H1+△H2)kJ/mol;计算由S(s)生成3molSO3(g)③×3得到:3 S(s)+9/2O2(g)=3SO3(g) △H=3(△H1+△H2)=-1185 kJ•mol-1,故答案为:-1185 kJ•mol-1。
19.某学生为了探究锌与盐酸反应过程中的速率变化,他在100mL稀盐酸中加入足量的锌粉,用排水集气法收集反应放出的氢气,实验记录如下(累计值):
时间(min)
1
2
3
4
5
氢气体积(mL)(标况下)
50
120
232
290
310
(1)哪一时间段(指①0~1、②1~2、③2~3、④3~4、⑤4~5min,下同)反应速率最大 ______ (填序号,下同),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哪一段时段的反应速率最小 ______ ,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求2~3分钟时间段以盐酸的浓度变化来表示的该反应速率(设溶液体积不变,不要求写出计算过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如果反应太激烈,为了减缓反应速率而又不减少产生氢气的量,他在盐酸中分别加入等体积的下列试剂: A..蒸馏水 B.KNO3溶液 C.NaCl溶液 D.CuSO4溶液
你认为可行的是(填编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③ (2). 反应放热,温度高 (3). ⑤ (4). 盐酸浓度变小 (5). 0.1mol/(Lmin) (6). AC
【解析】
试题分析:⑴计算每个时间段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判断速率,根据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判断速率变化的原因;(2)计算每个时间段生成气体的体积,根据相同条件下气体体积与反应速率的关系判断速率,根据反应与能量变化的关系判断速率变化的原因;(3)先求出气体的物质的量,再计算盐酸变化的物质的量,利用速率计算公式计算速率;⑷根据浓度、电解质的强弱判断。
解析:0~1、②1~2、③2~3、④3~4、⑤4~5 min生成氢气的体积分别是50 mL、70 mL、112 mL、58 mL、20mL;
⑴ 相同条件下,反应速率最大,相同时间收集到气体体积越大,所以2~3 min反应速率最快,原因是该反应放热,2-3min时温度高与开始时的温度;⑵4~5 min的反应速率最小,原因是液中H+的浓度变小了;⑶ 2~3分钟时间段以生成氢气的体积是112mL,
设需要盐酸的物质的量是x mol,
x=0.01mol
mol·L-1·min-1;
⑷ 改变反应速率的方法有:改变浓度、改变温度、改变固体表面积等;
A..蒸馏水,盐酸浓度变小,反应速率减慢,产生氢气的量不变,故A正确; B.加入KNO3溶液生成硝酸,硝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生成氢气,故B错误; C. 加入NaCl溶液,盐酸体积增大,浓度减小 ,反应速率减慢,产生氢气的量不变,故C正确; D.CuSO4溶液,形成铜锌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故D错误。
点睛:盐酸与金属反应放热,溶液温度升高,所以反应速率逐渐增大;随反应进行,盐酸浓度明显减小,所以反应最后有逐渐减慢。
20.某探究小组用KMnO4酸性溶液与H2C2O4溶液反应过程中溶液紫色消失的方法,研究影响反应速率的因素.
(1)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实验条件作如下限定:所用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可选择0.01mol•L-1、0.001mol•L-1,每次实验KMnO4酸性溶液的用量均为4mL、H2C2O4溶液(0.1mol•L-1)的用量均为2mL.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某同学改变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测得以下实验数据(从混合振荡均匀开始计时):
KMnO4酸性溶液的浓度/mol•L-1
溶液褪色所需时间t/min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0.01
14
13
11
0.001
6
7
7
(2)计算用0.001mol•L-1KMnO4酸性溶液进行实验时KMnO4的平均反应速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忽略混合前后溶液的体积变化).
(3)若不经过计算,直接看表中的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否可行? 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行”或“不行”)
【答案】 (1). 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2). 0.0001mol/(L·min) (3). 不行
【解析】
【详解】(1)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能将草酸氧化为二氧化碳,本身被还原为锰离子,离子方程式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故答案为:2MnO4-+5H2C2O4+6H+=2Mn2++10CO2↑+8H2O;
(2)反应开始时:c(KMnO4)==0.00067 mol•L-1,反应时间:△t==6.7min ,KMnO4的平均反应速率v(KMnO4)===1×10-4 mol/(L•min),故答案为:1×10-4 mol/(L•min);
(3)由题中数据知浓度大的褪色时间反而长,因颜色是由KMnO4产生,虽然KMnO4浓度大反应快,但KMnO4的量也多,故无法比较,故不经过计算直接利用表中的褪色时间长短来判断浓度大小与反应速率的关系是不可行的,故答案为:不行。
21.实验室用50mL 0.50 mol•L-1盐酸、50mL 0.55mol•L-1 NaOH溶液和如图所示装置,进行测定中和热的实验,得到表中的数据:
实验次数
起始温度t1/℃
终止温度t2/℃
盐酸
NaOH溶液
1
20.2
20.3
23.7
2
20.3
20.5
23.8
3
20.5
20.6
23.9
完成下列问题:
(1)不能用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的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 .
(2)在操作正确的前提下,提高中和热测定准确性的关键是 ______ .大烧杯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______ (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结合日常生活实际该实验在 ______ 中(家用产品)效果更好.
(3)根据上表中所测数据进行计算,则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 ________
[盐酸和NaOH溶液的密度按1g•cm-3计算,反应后混合溶液的比热容(c)按4.18J•(g•℃)-1计算].
(4)如用0.5mol/L的盐酸与NaOH固体进行实验,则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 ______ (填“偏大”、“偏小”、“不变”).如改用6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 0.55mol•L-1 的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 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所求中和热 ______ (填“相等”或“不相等”).
(5)若某同学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有些操作不规范,造成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 __________ .
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 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
C.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D.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
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
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
【答案】 (1). 铜丝是热的良导体,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2). 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 (3). 偏小 (4). 保温瓶(保温杯) (5). -56.8 kJ/mol (6). 偏大 (7). 不相等 (8). 相等 (9). ABDF
【解析】
【详解】(1)不能将环形玻璃搅拌棒改为铜丝搅拌棒,因为铜丝搅拌棒是热的良导体,故答案为:Cu传热快,热量损失大;
(2)在中和反应中,必须确保热量不散失,应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会使一部分热量散失,求得的中和热数值将会减小;在日常生活实际该实验在保温杯中效果更好;故答案为:提高装置的保温效果;偏小;保温杯;
(3)第1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25℃,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45℃;第2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40℃,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40℃;第3次实验盐酸和NaOH溶液起始平均温度为20.55℃,反应前后温度差为:3.35℃;三次温度差的平均值为3.40℃,50mL 0.50 mol•L-1盐酸、50mL 0.55mol•L-1 NaOH溶液的质量m=100mL×1g/mL=100g,c=4.18J/(g•℃),代入公式Q=cm△T得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Q=4.18J/(g•℃)×100g×3.40℃=1421.2J=1.4212kJ,即生成0.025mol的水放出热量1.4212kJ,所以生成1mol的水放出热量为=56.8kJ,即该实验测得的中和热△H=-56.8kJ/mol,故答案为:-56.8kJ/mol;
(4)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所以实验中测得的“中和热”数值将偏大;反应放出的热量和所用酸以及碱的量的多少有关,改用60mL0.5mol/L的盐酸与50mL 0.55mol•L-1 的NaOH 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生成水的量增多,所放出的热量偏高,但中和热是指稀强酸与稀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测得中和热数值相等,故答案为:偏大,不相等,相等;
(5)A.测量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在测碱的温度时,会发生酸和碱的中和,温度计示数变化值减小,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A正确;B、把量筒中的氢氧化钠溶液倒入小烧杯时动作迟缓,会导致一部分能量的散失,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B正确;C、做本实验的室温和反应热的数据之间无关,故C错误;D、将50mL0.55mol/L氢氧化钠溶液取成了50mL0.55mol/L的氨水,由于氨水是弱碱,弱碱电离要吸热,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D正确;E、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计数,会使得实际量取体积高于所要量的体积,算过量,可以保证碱完全反应,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高,故E错误;F、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会导致一部分能量散失,导致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小,故F正确;故选:ABDF。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