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解析版)
展开
江苏省沭阳县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I 127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能源与人类的生活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下列关于能源开发和利用的说法中,你认为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充分利用太阳能
B. 因地制宜开发利用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
C. 合理、安全开发利用氢能、核能
D. 能源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
【答案】D
【详解】A.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且绿色无污染,是理想的能源,故应充分利用太阳能,故A正确;
B.风能、水能、地热能、潮汐能绿色无污染,故应因地制宜合理开发,故B正确;
C.氢能来源广、热值高、无污染,核能安全的开发后也是理想能源,故C正确;
D.人类利用的能源不一定都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例如水力发电等不是通过化学反应获得的,故D错误;
故答案为D。
【点睛】明确能量的转化是解题关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一般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常见的能量转化有:①化学能和电能的相互转化,如铜、锌与稀硫酸形成原电池,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②化学能和热能的相互转化,如燃料燃烧产生热能;③化学能和光能、风能的相互转化等。
2.已知H2(g)+Cl2(g)=2HCl(g) △H=-184.6kJ·mol-1, 则反应HCl(g)=1/2H2(g)+1/2Cl2(g)△H为( )
A. +184.6kJ·mol-1 B. -92.3kJ·mol-1
C. -369.2kJ·mol-1 D. +92.3kJ·mol-1
【答案】D
3.下列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的是( )
A. 碳酸钙受热分解 B. 乙醇燃烧
C. 铝粉与氧化铁粉末反应 D. 氧化钙溶于水
【答案】A
【分析】根据反应中生成物总能量高于反应物总能量,说明该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根据常见的吸热反应来回答。
【详解】A.碳酸钙受热分解是一个吸热反应,故A正确;
B.乙醇的燃烧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B错误;
C.铝与氧化铁粉未反应是一个放热反应,故C错误;
D.氧化钙溶于水是一个放热反应,故D错误。
故选A。
【点睛】把握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一般金属和水或酸反应,酸碱中和反应,一切燃烧,大多数化合反应和置换反应,缓慢氧化反应如生锈等是放热反应。大多数分解反应,铵盐和碱反应,碳、氢气或CO作还原剂的反应等是吸热反应。
4.已知热化学方程式:SO2(g)+1/2O2(g)SO3(g) DH=-98.32kJ·mol-1,在容器中充入2molSO2和1molO2充分反应,最终放出的热量为( )
A. =196.64kJ B. =196.64kJ·mol-1
C. <196.64kJ D. >196.64kJ
【答案】C
【解析】由热化学方程式可知SO2和O2反应生成1 molSO3时放出的热量为98.32 kJ,所以生成2 molSO3时放出的热量为196.64 kJ。但反应是可逆反应,2 molSO2和1 molO2不能完全反应,生成SO3的物质的量小于2 mol,所以放出的热量小于196.64kJ。答案选C。
5.我国燃煤锅炉采用沸腾炉(注:通过空气流吹沸使煤粉在炉膛内呈“沸腾状”燃烧)的逐渐增多,采用沸腾炉的好处是( )
A. 增大煤燃烧时的燃烧热并形成清洁能源
B. 减少煤中杂质气体(如SO2)的形成
C. 提高煤炭的热值,从而放出更多的热量
D. 使燃料燃烧充分,提高燃料的利用率
【答案】D
【详解】A.能增大煤炭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不会改变生成产物,燃烧热不变,不能使煤变成清洁能源,故A错误;
B.反应物不变,燃烧过程不变,不能减少杂质气体(如SO2等)的形成,故B错误;
C.燃烧产物不变,不能提高煤炭的热值,故C错误;
D.通过空气流吹沸使煤粉在炉膛内呈“沸腾状”燃烧,这样能使煤燃烧充分,从而提高燃料的利用率,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6.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H能正确表示物质的燃烧热的是( )
A. CO(g)+1/2O2(g)═CO2(g);△H=﹣283.0 kJ/mol
B. C(s)+1/2O2(g)═CO(g);△H=﹣110.5 kJ/mol
C. H2(g)+1/2O2(g)═H2O(g);△H=﹣241.8 kJ/mol
D. 2C8H18(l)+25O2(g)═16CO2(g)+18H2O(l);△H=﹣11036 kJ/mol
【答案】A
【详解】A、CO的化学计量数为1,产物为稳定氧化物,△H代表燃烧热,故A正确;B、C的化学计量数为1,但产物不是稳定氧化物,△H不代表燃烧热,故B错误;C、H2的化学计量数为1,但产物不是稳定氧化物,△H不代表燃烧热,故C错误;D、C8H18的化学计量数不是1,产物是稳定氧化物,△H不代表燃烧热,故D错误;故选A。
【点睛】本题考察了燃烧热的概念和判断,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中可燃物为1mol,产物为稳定氧化物,如:碳形成气态二氧化碳、氢形成液态水。本题的易错点为B。
7.对于:2C4H10(g) + 13O2(g) = 8CO2(g) + 10H2O(l) △H= -5800 kJ·molˉ1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反应的反应热为△H= -5800 kJ·molˉ1,是放热反应
B. 该反应的△H与各物质的状态有关,与化学计量数也有关
C. 该反应为丁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丁烷的燃烧热为5800 kJ·molˉ1
D. 该式的含义为:25℃、101kPa下,2mol 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气体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
【答案】C
【详解】A.反应△H=-5800kJ/mol,即焓变小于零,则反应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焓变的影响因素:物质的状态、物质的量的多少即化学计量数的大小,故B正确;
C.燃烧热的含义:101kPa,完全燃烧1mol纯物质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能量,即丁烷的燃烧热为2900kJ/mol,故C错误;
D.热化学方程式的含义:25℃、101kPa下,2molC4H10气体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水时放出热量5800kJ,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8.下列装置能形成原电池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A、酒精是非电解质,该装置中不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A错误;B、该装置中两个电极活动性相同,所以不能形成原电池,故A错误;C、该装置中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所以能形成原电池,且铁作负极,铜作正极,故C正确;D、该装置中不能形成闭合回路,所以不能构成原电池,故D错误;故选B。
点睛:本题以原电池原理为载体考查了原电池的构成条件,难度不大,根据原电池构成条件来分析解答即可,注意形成原电池的氧化还原反应必须是放热反应,为易错点。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①有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将电极插入电解质溶液中,③两电极间构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的进行氧化还原反应,只要符合原电池构成条件即可形成原电池.
9.如图电化学原理可用于治理水中硝酸盐的污染,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A为电源正极
B. 在Pt电极上发生氧化反应
C. 阴极电极反应式为2NO3-+6H2O+10e-=N2+12OH
D. 质子从Pt电极移向Ag-Pt电极
【答案】C
【详解】A.根据图知,电解槽右边部分N元素化合价由+5价变为0价,所以硝酸根离子发生还原反应,则Ag-Pt电极为阴极、Pt电极为阳极,所以A是正极,故A正确;
B.Pt电极为阳极,发生氧化反应,故B正确;
C.阴极上硝酸根离子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氢离子通过质子交换膜进入右侧,电极反应式为2NO3-+12H++10e-=N2↑+6H2O,故C错误;
D.质子向阴极移动,所以质子从Pt电极移向Ag-Pt电极,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10.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盐桥式原电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X若为Fe、Y可以为Na2SO4溶液
B. X若为Cu、Y可以为AgNO3溶液
C. 电子由X电极经盐桥流向Ag电极
D. 盐桥中的K+向左侧烧杯移动、Cl-向右侧烧杯移动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若X若为Fe、Y为Na2SO4溶液不能构成带盐桥的原电池,A答案错,C选项中盐巧内部是靠离子移动导电,非自由电子。 D 选项中根据左边为负极,Cu失电子,正电荷增多,应该是盐桥中的Cl-移动过来,才能保持电荷守恒。K+应向右侧烧杯移动。
考点:原电池原理应用
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每个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全部选对的得4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在电解水制取H2和O2时,为了增强导电性,常常要加入一些电解质,最好选用( )
A. H2SO4 B. HC1
C. NaCl D. NaOH
【答案】AD
【分析】电解水制取H2和O2,阳极上OH-放电,阴极上H+放电,为了增强导电性,加入的电解质电离产生的离子不能放电,以此来解答。
【详解】A.加入H2SO4时,OH-在阳极失电子生成氧气,氢离子在阴极得到电子生成氢气,故A正确;
B.加入HCl,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不能制得H2,故B错误;
C.加入氯化钠,阳极氯离子放电生成氯气,故C错误;
D.加入NaOH时,阳极OH-放电生成氧气,阴极H+放电生成氢气,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12.工业上电解法制铝原理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解过程中每转移12 mol电子,会产生2 molO2
B. 加入助熔剂冰晶石(Na3AIF6)可降低电解的温度
C. 电解过程中阳极反应式4A13++12e-→4Al
D. 若用该装置电解氯化铝溶液也能得到金属铝
【答案】B
【解析】试题分析:A、每摩尔氧气生成,转移4摩尔电子,所以当有12摩尔电子转移时,会产生3摩尔氧气,错误,不选A;B、加入助熔剂是为了电解的温度,正确,选B;C、电解时阳极时氧离子反应,所以错误,不选C;D、不能电解氯化铝溶液得铝,因为铝离子的氧化性比氢离子弱,不选D。
考点:电解原理的应用。
13.实验室用图所示装置电解氯化铜溶液,实验中观察到碳(I)电极质量增加,碳(II)电极有气体放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为电源负极
B. 电极Ⅱ上发生还原反应
C. 电子流向:a→Ⅰ→Ⅱ→b
D. 该装置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答案】AD
【分析】电解氯化铜溶液时,连接电源负极的电极是阴极,阴极上铜离子得电子析出铜单质,所以碳(Ⅰ)为阴极,a为负极;连接电源正极的电极是阳极,阳极上氯离子失电子生成氯气,所以碳(Ⅱ)为阳极,b为负极,据此分析。
【详解】A.a为电源的负极,故A正确;
B.碳(Ⅱ)为阳极,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故B错误;
C.电子不能通过电解质溶液,电子流向为碳(Ⅱ)→b、a→碳(Ⅰ),故C错误;
D.电解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故D正确;
故答案为AD。
14.对钢铁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比较,合理的是( )
A. 负极反应不同 B. 正极反应相同
C. 析氢腐蚀更普遍 D. 都是电化学腐蚀
【答案】D
【分析】钢铁的化学腐蚀和电化学腐蚀往往同时发生,但电化学腐蚀比化学腐蚀要普遍的多,且腐蚀速度也快得多,在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中,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析氢腐蚀,在弱酸性、中性或碱性条件下发生吸氧腐蚀,钢铁的吸氧腐蚀比析氢腐蚀普遍。
【详解】A项、钢铁的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的负极都是铁放电生成亚铁离子,负极反应相同,故A错误;
B项、钢铁的析氢腐蚀的正极是水膜中氢离子放电,吸氧腐蚀的正极是水膜中氧气放电,正极反应不同,故B错误;
C项、在钢铁的电化学腐蚀中,钢铁的吸氧腐蚀比析氢腐蚀普遍,故C错误;
D项、钢铁析氢腐蚀和吸氧腐蚀都是电化学腐蚀,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题考查了钢铁的吸氧腐蚀和析氢腐蚀,明确原电池原理是解本题关键。
15.下列有关金属腐蚀与防护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生产生活中比较普遍而且危害较大的是金属的化学腐蚀
B. 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镀层仍能对铁制品起保护作用
C. 在海轮外壳连接锌块保护外壳不受腐蚀是采用了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D. 可将地下输油钢管与外加直流电源的正极相连以保护它不受腐蚀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A、在生产生活中比较普遍而且危害较大的是金属的电化学腐蚀,故A错误;B、铁比锡活泼,当镀锡铁制品的镀层破损时,铁易被腐蚀,故B错误;C、海轮外壳连接锌块,锌为负极,保护外壳不受腐蚀,为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故C正确;D、防止金属被氧化,金属应连接电源的负极,如连接正极,加剧腐蚀,故D错误。
考点: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0分)
16.用5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
(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___________。
(2)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求得的中和热数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4)如果用60mL0.50mol/L盐酸与50mL0.55mol/LNaOH溶液进行反应,与上述实验相比,所放出的热量______(填“相等、不相等”),所求中和热______(填“相等、不相等”),简述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3·H2O)代替NaOH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无影响”)。
【答案】(1)环形玻璃搅拌棒(2)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热量损失(3)偏小
(4)不相等,相等,因为中和热是指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H2O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 (5)偏小;
【解析】考查中和热的测定、误差分析及反应热的有关计算等。
(1)由于在实验过程中,需要搅拌,所以还缺少环形玻璃棒。
(2)由于该实验要尽可能的减少热量的损失,所以烧杯间填满碎纸条的作用是保温、隔热,减少实验过程中热量的损失的。
(3)大烧杯上如不盖硬纸板,则会导致热量的损失,所以所得中和热数值偏低。
(4)如果改变酸或碱的用量,则反应中生成的水的物质的量是不变的,因此反应中放出的热量是变化的。但由于中和热是在一定条件下,稀溶液中,强酸和强碱反应生成1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与酸碱的用量无关,因此所求中和热数值是不变的。
(5)由于氨水是弱碱,在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而电离是吸热的,所以测得的中和热数值会偏小。
17.火箭推进器中盛有强还原剂液态肼(N2H4)和强氧化剂液态双氧水。当把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反应,生成氮气和水蒸气,放出260 kJ的热量(相当于25℃、101kPa下测得的热量)。
(1)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又已知H2O(l) = H2O(g) ΔH= +44kJ/mol。则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_________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其优点是(至少答两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N2H4(l)+2H2O2(l) = N2(g) +4H2O(g) △H=-650 kJ/mol (2). 413 (3). 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外,产物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分析】(1)依据反应物和生成物配平书写化学方程式,根据定量关系判断,0.4mol液态肼和0.8mol H2O2混合恰好反应,所以1mol液态肼完全反应放出650kJ的热量;
(2)H2O(l)=H2O(g)△H=+44kJ/mol;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分析得到;
(3)依据产物判断生成物质无污染。
【详解】(1)反应方程式为:N2H4+2H2O2=N2+4H2O,0.4mol液态肼与0.8molH2O2恰好完全反应放出260 kJ的热量,则1mol液态肼放出的热量为=650kJ,所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2H4(l)+2H2O2(l)=N2(g)+4H2O(g)△H=-650 kJ/mol;
(2)①N2H4(l)+2H2O2(l)═N2(g)+4H2O(g)△H=-650kJ/mol;②H2O(l)=H2O(g)△H=+44kJ/mol;依据盖斯定律①-②×4得到N2H4(l)+2H2O2(l)═N2(g)+4H2O(l)△H=-826kJ/mol,16g液态肼物质量==0.5mol,所以16g液态肼与液态双氧水反应生成液态水时放出的热量是413kJ;
(3)此反应用于火箭推进,释放大量热和快速产生大量气体,产物为氮气和水,是空气成分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点睛】应用盖斯定律进行简单计算的基本方法是参照新的热化学方程式(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结合原热化学方程式(一般2~3个)进行合理“变形”,如热化学方程式颠倒、乘除以某一个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减,得到目标热化学方程式,求出目标热化学方程式的ΔH与原热化学方程式之间ΔH的换算关系。
18.电解原理在化学工业中有广泛应用。如图表示一个电解池,装有电解液a,X、Y是两块电极板,通过导线与直流电源相连。请回答以下问题:
(1)若X、Y都是惰性电极,a是AgNO3溶液,实验开始时,同时在两边各滴入几滴石蕊试液,则:
①电解池中Y电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Y电极附近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检验该电极反应产物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X电极上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要用电解方法精炼粗镍,电解液a选用Ni(NO3)2溶液,则:
①X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Y电极的材料是__________,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2H2O-4e-=4H++O2↑(3分);有无色气体放出,溶液变红(3分);
用带火星木条检验,木条复燃。(3分)②4Ag++4e-=4Ag(3分)
(2)纯镍(1.5分);Ni2++2e-=Ni(3分)粗镍(1.5分);Ni-2e-=Ni2+(3分)
【解析】(1)①和电源的负极相连的电极X是阴极,Y是阳极,该电极上氢氧根放电生成氧气,电极反应式为2H2O-4e-=4H++O2↑;生成氧气,所以该电极附近氢离子浓度增大,酸性增强,溶液变红色;检验氧气的方法是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木条复燃。②X是阴极,溶液中的银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4Ag++4e-=4Ag;(2)①精炼粗镍时,X为阴极,是纯镍,电极反应为溶液中的镍离子得到电子生成镍,电极反应为Ni2++2e-=Ni。②Y是阳极,电极材料是粗镍,电极反应式为Ni-2e-=Ni2+。
19.氯铝电池是一种新型的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通入氯气的电极是______极(填“正”或“负”);
(2)铝电极是_____极(填“正”或“负”);
(3)电子从_____(填“Al”或“Cl2”,下同)电极流向____________的电极。
(4)该电池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正 (2). 负 (3). Al (4). 通入Cl2 (5). Al-3e-+4OH-=2H2O+ AlO2-
【分析】原电池原理即有氧化还原反应发生,且失去电子的一极为负极,化合价升高,电子流出;得到电子的一极为正极,化合价降低,电子流入,结合电解质溶液为碱性,可知Al失去电子后形成偏铝酸根,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通入氯气的电极是正极;
(2)铝发生氧化反应,所以铝电极是负极;
(3)电子从负极铝流向正极通入氯气的一极;
(4)该电池中负极铝发生氧化反应生成偏铝酸根,所以电极反应式为:Al-3e-+4OH-=2H2O+AlO2-。
20.某实验小组依据甲烷燃烧的反应原理,设计如图a所示的电池装置:
(1)该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该电池正极的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
(3)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__________,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生产生活中,金属腐蚀所带来的损失非常严重,所以防止金属腐蚀已经成为科学研究和技术领域的重大问题。兴趣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对金属腐蚀进行了探究。如图b所示,铁处于A、B、C三种不同的环境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填序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化学能转化为电能(2)O2+2H2O+4e-=4OH-(3)减小 CH4+2O2+2OH-=CO32-+3H2O(4)A>C>B
【解析】试题分析:(1)该电池的能量转化形式为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2)原电池中正极得到电子,则氧气在正极通入,其电极反应为O2+2H2O+4e-=4OH-。
(3)由于生成的二氧化碳结合氢氧根转化为碳酸根,则氢氧根浓度减小,因此工作一段时间后,测得溶液的pH减小,该电池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2OH-=CO32-+3H2O。
(4)A处铁与碳形成原电池,铁是负极,加快腐蚀;B处铁与锌构成原电池,锌是负极,铁是正极,被保护,C处是纯铁,发生化学腐蚀,则A、B、C三种不同的环境中,铁被腐蚀的速率由大到小的顺序是A>C>B。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名师点晴】明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解答的关键,注意原电池中正负极的判断和电极反应式的书写。关于金属的腐蚀需要注意:电解原理引起的腐蚀>原电池原理引起的腐蚀>化学腐蚀>有防护措施的腐蚀。对于不同氧化剂来说,氧化性越强,金属腐蚀越快。反之,防腐措施由好到差的顺序为:外接电源的阴极保护法防腐>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防腐>有一般防护条件的防腐>无防护条件的防腐。
21. [物质结构与性质]
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可用于检验醛基,也可用于和葡萄糖反应制备纳米Cu2O。
(1)Cu+基态核外电子排布式为
(2)与OH-互为等电子体的一种分子为 (填化学式)。
(3)醛基中碳原子的轨道杂化类型是 ;1mol乙醛分子中含有ó的键的数目为 。
(4)含有NaOH的Cu(OH)2悬浊液与乙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 。
(5)Cu2O在稀硫酸中生成Cu和CuSO4。铜晶胞结构如图所示,铜晶体中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目为 。
【答案】(1)[Ar]3d10 (2) HF (3) sp2 6mol
(4) CH3CHO+NaOH+2Cu(OH)2△H3COONa+Cu2O↓+3H2O
(5) 12
【解析】试题分析:(1)Cu位于第四周期第IB族,29号元素,Cu+失去最外层1个电子,核外电子排布式为[Ar]3d10或1s22s22p63s23p63d10;(2)等电子体:原子总数相等,价电子总数也相同的微粒,OH-有2个原子、8个电子,氧得到一个电子变成9个电子,看成F元素,即HF;(3)甲醛中碳原子有3个σ键,无孤电子对,价层电子对数为3,杂化轨道数等于价层电子对数,即杂化类型为sp2,乙醛的结构简式CH3CHO两个成键元素只能形成1个σ键,所以乙醛中含有6molσ键或6×6.02×1023个;(4)醛基可以弱的氧化剂所氧化,其反应方程式为:CH3CHO+2Cu(OH)2+NaOHCH3COONa+Cu2O↓+3H2O;(5)铜的晶胞属于面心立方最密堆积,其配位数为12,即每个铜原子周围距离最近的铜原子数为12。
考点:考查核外电子排布式、等电子体、杂化类型、σ键、金属晶体的晶胞等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