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内蒙古呼和浩特开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期中考试(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6772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内蒙古呼和浩特开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期中考试(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6772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内蒙古呼和浩特开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期中考试(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6772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内蒙古呼和浩特开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期中考试(解析版)
展开
内蒙古呼和浩特开来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5月期中考试
一、单选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物质属于有机物的是( )
A. Na2CO3 B. CaC2 C. CO(NH2)2 D. CO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A.Na2CO3是盐,不是有机物,故A错误;B.CaC2是含碳的化合物,但其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常归为无机物,故B错误;C.CO(NH2)2 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是一种含碳的化合物,为有机物,故C正确;D.一氧化碳虽然是含碳的化合物,但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常归为无机物,故D错误;答案为C。
【考点定位】考查有机物的概念
【名师点晴】基础考查,明确概念的内涵是解题关键;根据有机物和无机物的定义判断,有机物一般是指含碳的化合物,无机物一般是指不含碳的倾倒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等性质与无机物相似,常归为无机物,据此分析判断。
2.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CH2=CH-CH2-CH2OH,下列关于该有机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
B. 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
C. 能发生银镜反应
D. 在浓H2SO4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
【答案】C
【解析】
【详解】A.含-OH,能与金属钠发生反应并放出氢气,故A正确;
B.含C=C键,能在催化剂作用下与H2发生加成反应,故B正确;
C.不含-CHO,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C错误;
D.含-OH,则在浓H2SO4催化下能与乙酸发生酯化反应,故D正确;
答案选C。
3.下列物质中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A. 乙烯 B. 乙烷 C. 苯 D. 乙酸
【答案】A
【解析】
【详解】A.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与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反应,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故A正确;
B.乙烷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故B错误;
C.苯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故C错误;
D.乙酸不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高锰酸钾溶液不褪色,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具有还原性的物质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从而使高锰酸钾褪色。在有机物中常见的有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乙醇、乙醛等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
4.除去乙烷中乙烯的办法是( )
A. 点燃 B. 通过溴水
C. 通过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D. 通过石灰水
【答案】B
【解析】
乙烯含有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生成CO2,所以要除去乙烷中的乙烯应该用溴水,答案选B。
5.区别下列有关物质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用氢氧化钠溶液区别乙醇溶液和葡萄糖溶液
B. 用碳酸钠溶液区别乙酸和乙酸乙酯
C. 用金属钠区别无水乙醇和乙酸乙酯
D. 用溴水区别甲烷和乙烯
【答案】A
【解析】
【详解】A.氢氧化钠溶液与乙醇溶液和葡萄糖溶液均不反应,均无明显现象,不能区分,故A错误;
B.乙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气体,而乙酸乙酯与碳酸钠不反应,现象不同,可区分,故B正确;
C.钠与乙醇能够反应生成氢气,而与乙酸乙酯不反应,现象不同,可区分,故C正确;
D.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而甲烷不能,现象不同,可区分,故D正确;
答案选A。
6.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既能起加成反应,又能起取代反应,但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的是( )
A. 苯 B. 乙烷 C. 乙烯 D. 乙醇
【答案】A
【解析】
【详解】A.苯在催化剂存在时能够与液溴发生取代反应、在催化剂存在时能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但性质较稳定,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A正确;
B.乙烷在光照时能够与氯气发生取代反应,但不能发生加成反应、也不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B错误;
C.乙烯中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加成反应,也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C错误;
D.乙醇属于饱和醇,不能发生加成反应,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故D错误;
答案选A。
【点睛】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A,要注意苯不能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但苯的同系物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7.下列物质中不能与乙酸反应的是( )
A. Na B. Cu(OH)2 C. CH3CHO D. Na2CO3
【答案】C
【解析】
【分析】
乙酸中含有羧基,羧基能电离出H+,显示酸性,具有酸的通性,-COOH能与羟基发生酯化反应;
【详解】A、乙酸的结构简式为CH3COOH,CH3COOHCH3COO-+H+,加入金属钠,发生2Na+2CH3COOH→2CH3COONa+H2↑,故A不符合题意;
B、乙酸能与Cu(OH)2发生中和反应,故B不符合题意;
C、乙酸不与乙醛发生反应,故C符合题意;
D、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乙酸能与碳酸钠反应,故D不符合题意。
8.某有机物的结构为,这种有机物不可能具有的性质是( )
A. 能跟NaOH溶液反应 B. 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C. 能发生酯化反应 D. 能发生水解反应
【答案】D
【解析】
碳碳双键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COOH能与NaOH溶液反应,能发生酯化反应。
9.下列化学用语表达不正确的是( )
①丙烷的球棍模型②丙烯的结构简式为CH3CHCH2③某有机物的名称是2,3-二甲基戊烷 ④与C8H6互为同分异构体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
丙烯的结构简式应为CH3CH=CH2,②不正确;的分子式为C8H6,但分子式为C8H6的其结构并不知道,因此二者不一定是同分异构体,所以答案是D。
10.某烃的结构简式为,若分子中共线碳原子数为a,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数最多为b,含四面体结构的碳原子数为c,则a、b、c分别是( )
A. 3、4、5 B. 4、10、4 C. 3、10、4 D. 3、14、4
【答案】D
【解析】
分析:根据甲烷、乙烯、乙炔和苯的结构判断,注意苯环中不含碳碳双键。
详解:已知乙炔为直线形结构,则与C≡C键相连的C原子可能共线,则共有3个;分子中与苯环以及C=C直接相连的原子共平面,则可能共面的碳原子最多为14,即所有的碳原子可能共平面;含四面体结构碳原子为饱和碳原子,共4个,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甲烷、乙烯、苯和乙炔的结构特点判断有机分子的空间结构。在常见的有机化合物中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乙烯和苯是平面型结构,乙炔是直线型结构。
11.某期刊封面上有如上一个常见分子的球棍模型图图中“棍”代表单键或双键或三键,不同颜色的球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该模型图代表的有机物中含有的官能团是( )
A. 氨基和羧基 B. 碳碳双键和羧基
C. 碳碳双键和羟基 D. 氨基和醛基
【答案】A
【解析】
【详解】由球棍模型可知,白球为H原子,绿球为碳原子,红球为氧原子,蓝球为氮原子,分子的结构简式为H2NCH2COOH,为氨基酸,含有的官能团为氨基和羧基,故选A。
12.分子式为C4H9Cl的同分异构体有( )
A. 2种 B. 3种 C. 4种 D. 5种
【答案】C
【解析】
【详解】C4H9Cl的同分异构体的碳原子骨架有、、、共4种,故选C。
13.下列有机化合物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
A. 苯的同系物 B. 芳香化合物
C. 烯烃 D. 醇
【答案】C
【解析】
【详解】A.苯的同系物必须要求只含一个苯环,侧链为烷烃基,而此有机物中不含苯环,不是苯的同系物,故A错误;
B.含苯环的化合物即为芳香化合物,此有机物中含苯环,故为芳香化合物,故B正确;
C.含有碳碳双键的烃类即为烯烃,此有机物含有碳碳双键,属于烯烃,故C正确;
D.-OH连在链烃基或苯环侧链上的有机物为醇,此有机物中-OH连在苯环侧链上,属于醇,故D正确;
答案选A。
14.下列各组中的两种有机化合物,属于同系物的是( )
A. 2-甲基丁烷和丁烷 B. 新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
C. 间二甲苯和乙苯 D. 1-己烯和环己烷
【答案】A
【解析】
分析: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互称为同系物;互为同系物的物质满足以下特点:结构相似、化学性质相似、分子式通式相同、分子式不同、物理性质不同,研究对象是有机物。
详解: A. 2-甲基丁烷和丁烷都是烷烃,二者结构相似、分子间相差1个CH2原子团,所以二者互为同系物,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B.新戊烷和2,2-二甲基丙烷,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B错误;
C.间二甲苯和乙苯,二者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所以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故C错误;
D. 1-己烯和环己烷,二者具有相同的分子式,结构不同,所以1-己烯和环己烷互为同分异构体,故D错误。
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
15.在核磁共振氢谱中出现两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2的化合物是( )
【答案】D
【解析】
A中有2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1。B中有3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1∶1。C中有3组峰,其氢原子数之比为3∶1∶4。所以答案是D。
16.某化合物6.4 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只生成8.8 g CO2和7.2 g 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该化合物仅含碳、氢两种元素 ②该化合物中碳、氢原子个数比为1∶4
③无法确定该化合物是否含有氧元素 ④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
A. ①② B. ②④ C. ③④ D. ②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化合物燃烧生成8.8gCO2和7.2gH2O,根据元素守恒则一定含有C、H元素,8.8g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0.2mol,n(C)=n(CO2)=0.2mol,m(C)=0.2mol×12g/mol=2.4g,7.2g水的物质的量为=0.4mol,n(H)=2n(H2O)=0.8mol,m(H)=0.8g,故化合物中N(C)∶N(H)=0.2mol∶0.8mol=1∶4,由于m(C)+m(H)=2.4g+0.8g=3.2g<6.4g,所以该化合物中一定含有氧元素,该化合物为烃的含氧衍生物,综上分析可知,①③错误,②④正确,故选B。
【点睛】掌握有机化合物的化学式确定的基本的方法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难点是氧元素的判断,要注意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计算判断化合物中是否含有O元素。
17.下列名称的有机物实际上不可能存在的是
A. 2,2—二甲基丁烷 B. 2—甲基—4—乙基—1—己烯
C. 3—甲基—2—戊烯 D. 3,3—二甲基—2—戊烯
【答案】D
【解析】
根据有机化合物的系统命名法可知,A的结构简式为(CH3)3CCH2CH3,则A正确;B的结构简式为CH2=C(CH3)CH2CH(CH2CH3)2,符合官能团位置最小原则,故B正确;C的结构简式为CH3CH=C(CH3)CH2CH3,符合官能团位置最小原则,则C正确;按照D的名称,其结构简式为CH3CH=C(CH3)2CH2CH3,其中3号碳原子超过了8电子结构,故D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D。
点睛:有机物命名的基本原则要注意:主链最长,支链或官能团位置最小,先简后繁,同基合并,除H外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18.制取一氯乙烷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
A. 乙烷和氯气反应 B. 乙烯和氯气反应
C. 乙烯和氯化氢反应 D. 乙烷和氯化氢反应
【答案】C
【解析】
乙烷和氯气光照取代,副产物多,不易分离。乙烯和氯气加成,产物是1,2-二氯乙烷,但和氯化氢加成则得到氯乙烷。乙烷和氯化氢不反应。答案是C。
19.以下命题,违背化学变化规律的是( )
A. 石墨制成金刚石 B. 煤加氢变成人造石油
C. 水变成汽油 D. 海水淡化可以缓解淡水危机
【答案】C
【解析】
汽油属于混合物,主要由小分子的各类烃构成,因而水是不可能变成汽油的,ABD均正确,答案选C.
20.下列物质中,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
A. B. CH2CH2Br
C. D. ClCH2CH2CH3
【答案】C
【解析】
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有机物的特点是与卤素原子或羟基相连的C原子的邻位C上有H原子存在。A、B、D都符合此特点,C中Cl的邻位C上无H原子存在,不能发生消去反应,答案选C。
21.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用分液漏斗不能分开的是( )
A. 水与煤油 B. 氯乙烷和水
C. 甲苯和水 D. 苯和溴苯
【答案】D
【解析】
适用于用分液漏斗分离的应是互不相溶液体的分离。苯和溴苯相互溶解,不能分液分离。而煤油、氯乙烷、甲苯均不溶于水,可以分液分离,答案是D。
22.有一种有机物结构简式CH=CH2推测它不可能具有下列哪种性质( )
A. 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 B. 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褪色
C. 能发生加聚反应 D. 易溶于水,也易溶于有机溶剂
【答案】D
【解析】
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中有苯环、碳碳双键;所以
A正确,碳碳双键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氧化;B正确,碳碳双键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褪色;C正确,碳碳双键能发生加聚反应;D错,该有机物不溶于水,但易溶于有机溶剂;
23.下列物质中,不属于羧酸类的是( )
A. 乙二酸 B. 苯甲酸
C. 硬脂酸 D. 石炭酸
【答案】D
【解析】
要确定有机物是否为羧酸,关键看有机物中是否含有羧基。石炭酸即苯酚,属于酚类。
2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乙醇、乙二醇、丙三醇互为同系物,同系物之间不可能为同分异构体
B. 二氧化碳和干冰互为同素异形体
C. C2H5OH和CH3OCH3互为同分异构体
D. 金刚石和石墨互为同位素
【答案】C
【解析】
乙醇、乙二醇和丙三醇分别属于一元醇、二元醇、三元醇,不属于同系物关系,A项错误;同素异形体是指同种元素形成不同单质间的关系,而同位素是同种元素不同原子间的关系,B、D项错误;C2H5OH和CH3OCH3分子式相同、结构不同,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C项正确。
25.以乙醇为原料,用下述6种类型的反应:①氧化,②消去,③加成,④酯化,⑤水解,⑥加聚,来合成乙二酸乙二酯()的正确顺序是( )
A. ①⑤②③④ B. ①②③④⑤
C. ②③⑤①④ D. ②③⑤①⑥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CH3CH2OHCH2=CH2↑+H2O 消去反应
CH2=CH2+Br2→CH2Br-CH2Br 加成反应
CH2Br-CH2Br+2NaOHHO-CH2-CH2-OH+2NaBr 水解反应(取代反应)
HO-CH2-CH2-OH+O2OHC-CHO+2H2O 氧化反应(催化氧化)
OHC-CHO+O2HOOC-COOH 氧化反应
HO-CH2-CH2-OH+HOOC-COOH乙二酸乙二酯+2H2O 酯化反应(取代反应),所以由乙醇制取乙二酸乙二酯时需要经过的反应的顺序为②③⑤①④ ,故本题的答案选择C。
考点:有机合成
点评:本题考查了有机合成,有机合成是高考考查的重点,本题综合性强,难度较大。
二、填空题(共2小题,共14分)
26.现有5种有机物:①乙烯,②乙醇,③乙醛,④乙酸,⑤乙酸乙酯。
(1)能发生银镜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写①②③等)。
(2)能发生消去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具有酸性且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聚合反应的是 _____________。
(6)能发生氧化反应(除燃烧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③ (2). ② (3). ⑤ (4). ④ (5). ① (6). ①②③
【解析】
【分析】
(1)含有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2)卤代烃和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3)卤代烃和酯类等能发生水解反应;(4)含有羧基的化合物具有酸性,和羟基或羧基的能发生酯化反应;(5)含有碳碳双键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6)烯烃,炔烃、苯的同系物、乙醇、乙醛等能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加成分析判断。
【详解】(1)含有醛基的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只有乙醛能发生银镜反应,故答案为:③;
(2)卤代烃和醇可以发生消去反应,能发生消去反应的为乙醇,故答案为:②;
(3)卤代烃和酯类等能发生水解反应,能发生水解反应的是乙酸乙酯,故答案为:⑤;
(4)含有羧基的化合物具有酸性,和羟基或羧基的能发生酯化反应,具有酸性且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是乙酸,故答案为:④;
(5)含有碳碳双键等不饱和键的化合物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和加聚反应,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聚合反应的是乙烯,故答案为:①;
(6)乙烯含有C=C,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乙醇也能被高锰酸钾氧化,乙醛含有-CHO,能被高锰酸钾氧化,能发生氧化反应有①②③,故答案为:①②③。
【点睛】把握有机物的官能团的结构和性质是解题的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6),要注意乙醇能够被有些强氧化剂(如酸性高锰酸钾、酸性重铬酸钾)直接氧化生成乙酸。
27.牛奶放置时间长了会变酸,这是因为牛奶中含有不少乳糖,在微生物的作用下乳糖分解而变成乳酸.乳酸最初就是从酸牛奶中得到并由此而得名的.乳酸的结构简式为。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乳酸分子中官能团名称: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乳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乳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两分子相互反应生成链状结构的物质,写出此生成物的结构简式: ____________。
【答案】(7分)(1)羟基 羧基
【解析】
分析:(1)乳酸的结构简式为,含有的官能团有羟基、羧基。
(2)羟基和羧基都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
(3)乳酸中含有羧基,可以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生成CO2,反应方程式为:。
(4)两分子乳酸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链状结构的物质:,故生成物的结构简式为。
详解:(1)根据乳酸的结构简式可知,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羟基和羧基。
(2)羟基和羧基都能和钠反应生成氢气,所以乳酸与足量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3)羟基和碳酸钠不反应,所以乳酸与碳酸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乳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两分子相互反应生成链状结构物质,说明是分子间的脱水,所以生成物的结构简式是。
点睛:考查乳酸的结构、性质以及方程式的书写。该题是基础性试题的考查,试题难易适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范答题能力,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解题时要抓好官能团的性质。
三、实验题(共2小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28.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学生在实验室里制取的乙烯中常混有少量的二氧化硫,老师启发他们并由他们自己设计了下列实验图以确认上述混合气体中有C2H4和SO2,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应盛放的试剂是I ____,IV _______
(将下列有关试剂的序号填入空格内);
A.品红溶液 B.NaOH溶液 C.浓硫酸 D.酸性KMnO4溶液
(2)能说明SO2气体存在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使用装置II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使用装置III的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确定含有乙烯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A (2). D (3). 装置Ⅰ中品红溶液褪色 (4). 除去二氧化硫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实验 (5). 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6). 装置Ⅲ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Ⅳ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解析】
分析:
(1)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红溶液检验;检验乙烯可以用溴水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使溴水褪色:CH2=CH2+Br2→BrCH2-CH2Br,乙烯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使其褪色,二氧化硫与溴水、酸性高锰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SO2+2KMnO4+2H2O=K2SO4+2MnSO4+2H2SO4,SO2+Br2+2H2O=H2SO4+2HBr乙烯不与NaOH溶液反应,但二氧化硫能与碱反应SO2+2NaOH=Na2SO3+H2O,故乙烯的检验应放在排除SO2的干扰后进行,先通过品红溶液褪色检验SO2的存在,再通过NaOH溶液除去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检验乙烯。
(2)通过品红溶液褪色检验SO2的存在。
(3)SO2+Br2+2H2O=H2SO4+2HBr,除去二氧化硫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实验。
(4)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
(5)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检验乙烯。
详解:(1)乙烯不与NaOH溶液反应,但二氧化硫能与碱反应:SO2+2NaOH=Na2SO3+H2O,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红溶液检验;乙烯的检验应放在排除SO2的干扰后进行,先通过品红溶液褪色检验SO2的存在;再通过NaOH溶液除去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检验乙烯;正确答案: A;D。
(2)二氧化硫是否存在可用品红溶液检验,品红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二氧化硫;正确答案:装置Ⅰ中品红溶液褪色。
(3)乙烯和二氧化硫都能使溴水或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二氧化硫的存在影响乙烯的检验,故检验乙烯时应先除去二氧化硫;正确答案:除去二氧化硫气体,以免干扰乙烯的实验。
(4)通过NaOH溶液除去SO2,再通过品红溶液不褪色确认SO2已除干净;正确答案:检验二氧化硫是否除尽。
(5)最后用高锰酸钾酸性溶液褪色实验检验乙烯,装置Ⅳ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说明含有乙烯;正确答案:装置Ⅲ中的品红溶液不褪色,装置Ⅳ中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点睛:如果要验证乙烯和二氧化硫混合气体,先把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褪色,证明有二氧化硫,然后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再用品红检验是否除干净,最后气体进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褪色,乙烯气体得证。
29.溴苯是一种化工原料,实验室合成溴苯的装置示意图及有关数据如下:
苯
溴
溴苯
密度(g/cm3)
0.88
3.10
1.50
沸点(℃)
80
59
156
水中溶解度
微溶
微溶
微溶
按下列合成步骤回答问题:
(1)在a中加入15 mL无水苯和少量铁屑。在b中小心加入4.0 mL液态溴。向a中滴入几滴溴,有白色烟雾产生,是因为生成了________气体。继续滴加至液溴滴完。装置d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2)液溴滴完后,经过下列步骤分离提纯:
①向a中加入10 mL水,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
②滤液依次用10 mL水、8 mL 10%的NaOH溶液、10 mL水洗涤。NaOH溶液洗涤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加入氯化钙的目的是___________。
(3)经以上分离操作后,粗溴苯中还含有的主要杂质为____,要进一步提纯,下列操作中必须的是___ (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重结晶 B.过滤 C.蒸馏 D.萃取
(4)在该实验中,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入正确选项前的字母)。
A.25 mL B.50 mL C.250 mL D.500 mL
【答案】(1)HBr;吸收HBr和Br2;(2)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干燥;(3)苯;C;(4)b。
【解析】
【分析】
(1)苯与液溴反应生成HBr,HBr与水蒸气形成白雾;HBr与液溴易挥发,而苯的卤代反应是放热的,尾气中有HBr及挥发出的Br2,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大气;
(2)溴苯中含有溴,加NaOH溶液,氢氧化钠能够与HBr和未反应的Br2反应,无水氯化钙是一种常见的干燥剂,据此分析解答;
(3)反应后得到的溴苯中溶有少量苯杂质,依据它和溴苯的性质不同分析解答;
(4)根据制取溴苯所加的液体的体积进行分析判断。
【详解】(1)苯与液溴反应生成HBr,HBr与水蒸气形成白雾;HBr与液溴都易挥发,而苯的卤代反应是放热反应,尾气中有HBr及挥发出的Br2,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防止污染大气,故答案为:HBr;吸收HBr和Br2;
(2)②溴苯提纯的方法是:先水洗,把可溶物溶解在水中,然后过滤除去未反应的铁屑,再加NaOH溶液,把HBr和未反应的Br2变成NaBr和NaBrO洗到水中,故答案为:除去HBr和未反应的Br2;
③向分出的粗溴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氯化钙,静置、过滤,无水氯化钙可以干燥溴苯,故答案为:干燥;
(3)反应后得到的溴苯中溶有少量未反应的苯,苯和溴苯互溶,但苯的沸点低,所以采用蒸馏的方法进行分离,溴苯留在母液中,故答案为:苯;C;
(4)操作过程中,在a中加入15mL无水苯,向a中加入10mL水,在b中小心加入4.0mL液态溴,所以a的容积最适合的是50mL,故答案为:B。
【点睛】本题考查溴苯的制备,明确实验原理是解本题关键。本题的易错点为(4),根据进入三颈烧瓶的液体的体积分析,注意不能将(2)②中的体积计算在内。
四、推断题(共2小题,每小题8分,共16分)
30.有机物的表示方法多种多样,下面是常用的有机物的表示方法:
① ②③CH4 ④HOH ⑤
⑥⑦
⑧⑨⑩
(1)上述表示方法中属于结构简式的为 _________;属于结构式的为 _______________;
属于键线式的为 ________________;属于比例模型的为 _______________;
属于球棍模型的为 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⑨的分子式: ________________;
(3)②的分子式为 ________________,最简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①③④⑦ (2). ⑩ (3). ②⑥⑨ (4). ⑤ (5). ⑧ (6). C11H18O2 (7). C6H12 (8). CH2
【解析】
分析:(1)结构简式是指把分子中各原子连接方式表示出来的式子;结构式是表示用元素符号和短线表示分子中原子的排列和结合方式的式子;只用键线来表示碳架,两根单键之间或一根双键和一根单键之间的夹角为120˚,一根单键和一根三键之间的夹角为180˚,而分子中的碳氢键、碳原子及与碳原子相连的氢原子均省略,而其它杂原子及与杂原子相连的氢原子须保留,每个端点和拐角处都代表一个碳;用这种方式表示的结构式为键线式;比例模型就是原子紧密连起的,只能反映原子大小,大致的排列方式;球棍模型是一种表示分子空间结构的模型,球表示原子,棍表示之间的化学键。
(2)根据键线式书写分子式。
(3)根据键线式书写分子式和最简式。
详解:(1)属于结构简式的有: ①③④⑦;属于结构式的有: ⑩;属于键线式的有:②⑥⑨;属于比例模型的有: ⑤;属于球棍模型的有: ⑧;正确答案:①③④⑦; ⑩;②⑥⑨;⑤;⑧。
(2)的分子式为C11H18O2 ;正确答案: C11H18O2。
(3)的分子式为: C6H12 ,最简式为: CH2;正确答案: C6H12;CH2。
31.根据下述转化关系,回答问题:
已知:①+CH3Br—CH3 +HBr;②A是一种水果催熟剂,C物质苯环上一卤代物只有两种。
(1)写出B物质的名称__________;D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
(2)写出反应②的类型________;反应⑤的条件________。
(3)写出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D+E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1,2-二溴乙烷 (2). (3). 取代反应 (4). NaOH醇溶液、加热 (5). (6).
【解析】
【分析】
根据图示转化关系可知,A是一种水果催熟剂,A为乙烯,则B为1,2二溴乙烷;C比甲苯多两个碳原子,结合信息①可知,C的苯环上一卤代物只有两种,故两个取代基处于对位,C的结构简式为:;由C与D的分子式可知,应发生卤代烃的水解反应引入羟基,故D为,D发生氧化反应生成E,由D与E的分子式可知,羟基被氧化为羧基,故E为;C一定条件下生成F,F反应生成高聚物G,由F的分子式可知,C发生消去反应生成F,F为,G为,据此分析解答。
【详解】(1)根据分析可知,B为BrCH2CH2Br,名称为1,2-二溴乙烷;D结构简式为:,故答案为:1,2-二溴乙烷;;
(2)反应②为BrCH2CH2Br与甲苯反应生成和HBr,该反应为取代反应;反应⑤为卤代烃的消去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反应条件为:NaOH醇溶液、加热,故答案为:取代反应;NaOH醇溶液、加热;
(3)反应⑥为发生加聚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 ,故答案为:n ;
(4)D为、E为,二者在浓硫酸作用下加热可以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H2O,故答案为:+ + H2O。
![英语朗读宝](http://www.enxinlong.com/img/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