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化学】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
辽宁省沈阳市城郊市重点联合体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1、命题范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四第二、三章2、考试时间:90分钟 分数:100分3、第I卷为客观题48分,第II卷为主观题52分第I卷(选择题,共16小题,每题3分,共48分)1.常温下,在0.1 mol·L-1的氨水溶液中,水的离子积是( )A. 1×10-14 B. 1×10-13 C. 1.32×10-14 D. 1.32×10-15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活化分子的每一次碰撞都能够发生化学反应B. 反应物用量增加后,有效碰撞次数增多,反应速率增大C. 能够发生有效碰撞的分子叫做活化分子 D. 加入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无影响3.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可逆反应 4NH3 (g) + 5O2(g) 4 NO(g) + 6 H2O(g)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加入合适的催化剂,可提高N2的转化率 B.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molNO的同时,生成xmol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加容器体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D. 当密度不再发生变化时说明该反应已经达到平衡了 4.已知0.1 mol·L-1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3COOHCH3COO-+H+,要使溶液 的值增大,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
①加少量烧碱溶液 ②升高温度 ③加少量冰醋酸 ④加水.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5.下列操作会使 H2O的电离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且所得溶液呈酸性的是( )A.向水中加入少量的CH3COONa B.向水中加入少量的NaHSO4C.加热水至100℃,pH=6 D.向水中加少量的明矾6.把4mol A和2.5mol B混合于2L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3A(g)+2B(s) xC(g)+D(g),5min后反应达到平衡,容器内压强变小,测得D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05 mol·L-1·min -1,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
A. 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5 mol·L-1·min -1 B.平衡时,C的浓度为0.25 mol·L-1
C. B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1 mol·L-1·min -1 D. 平衡时,容器内压强为原来的0.875倍7.下列溶液中微粒浓度关系一定正确的是( )A.pH<7的溶液一定是酸溶液 B.pH=1的一元酸和PH=13的一元碱等体积混合:c(OH-)=c(H +)C.0.1 mol·L-1的 (NH4)2SO4溶液中:c(NH4+) > c(SO42-) > c(H +) >c(OH-) D.0.1 mol·L-1的Na2S溶液中:c(OH-)=c(H +)+c(HS-)+(H2S)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已知t1℃时,反应C+CO2⇌2CO △H>0的速率为v,若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减小B.在恒容容器中发生反应N2+O2⇌2NO,若在容器中充入He,正逆反应的速率均变大C.当一定量的锌粉和过量的6mol·L-1盐酸反应时,为了减慢反应速率,又不影响产生H2的总量,可向反应器中加入一些NaNO3溶液D.浓度均为0.1 mol·L-1的①(NH4)2CO3、②(NH4)2SO4、③ NH4Cl 溶液中NH4+ 浓度的大小顺序为: ②>①>③
9.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AlCl3溶液和Al2(SO4)3溶液加热,蒸发,浓缩结晶,灼烧,所得固体的成分不同B.配制FeCl3溶液时,将FeCl3固体溶解在硫酸中,后再加水稀释到所需的浓度C.向CuCl2溶液中加入CuO,调节pH可除去溶液中混有的Fe3+D.已知:Ksp[Cd(OH)2]=7.2×10-15,Ksp[Co(OH)2]=1.8×10-15,则在常温下的Cd(OH)2和Co(OH)2的混合悬浊液中,c(Cd2+)是c(Co2+)的4倍 10.已知0.1 mol·L-1的NaHSO3溶液的pH=4,则溶液中各粒子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 )A.c(SO32-)>c(H2SO3) B.c(Na+)>c(HSO3-)>c(H+)>c(SO32-)>c(OH-)C.c(H+)+c(Na+)=c(OH-)+2c(SO32- )+c(HSO3-) D.c(Na+)=c(HSO3- )+c(H2SO3)+2c(SO32-)11.中学常用图象直观地描述化学反应的进程或结果.下列对图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根据图①可判断可逆反应A2(g) + 3 B2(s) 2 AB2(g),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B. 图②可表示压强对反应2A(g) + 2B(g) 3C(g)+2D(s)的影响,乙的压强大
C. 图③可表示乙酸溶液中通人氨气至过量的过程中溶液导电性的变化
D. 根据图④可知,a点对应的KSP等于c点对应的KSP12.pH=1的HA、HB两溶液各10 mL,分别加水稀释至1000 mL,其pH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HA一定是强酸,HB一定是弱酸
B.稀释后,HA溶液的酸性比HB溶液的酸性弱
C.向上述10 mL HA溶液中加入10 mL pH=13的NaOH溶液,溶液中有 c(Na +)>c(A -)>c(OH -)>c(H +)
D.当a=3时,HA、HB两溶液起始浓度相等13.在2L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X和1mol Y发生反应:2X(g)+Y(g) 3Z(g) ,反应过程持续升高温度,测得混合体系中X的体积分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Q点时,Y的转化率最大B.W点X的正反应速率等于M点X的正反应速率C.升高温度,平衡常数增大D.温度一定,平衡时充入Z,达到新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比原平衡时大14.常温下,向20 mL 0.1mol/L醋酸溶液中滴加0.1 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测定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解释不正确的是( ) A.0.1mol/L醋酸溶液pH约为3,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B.a点表示的溶液中,c(CH3COO- )>c(Na+)C.m大于20D.b点表示的溶液中,溶质可能为醋酸钠和氢氧化钠15.近年来,我国北京等地出现严重雾霾天气,据研究,雾霾的形成与汽车排放的CO、NO2等有毒气体有关.对汽车加装尾气净化装置,可使有毒气体相互反应转化为无毒气体,反应方程式为4CO(g) + 2NO2(g) 4CO2(g)+N2(g) △H=—1200KJ·mol-1.对于该反应,温度不同(T2 >T1)其他条件相同时,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 A B C DSO2的催化氧化原理为2SO2(g) + O2(g) 2SO3(g) 反应混合体系在平衡状态时SO3的百分含量与温度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D点时V正 <V逆B.反应2SO2(g) + O2(s) 2SO3(g)的 △H< 0
C. 若B、C点的平衡常数分别为 KB、KC ,则KB >KC
D. 恒温恒压下向平衡体系中通入氦气,平衡向左移动II卷(主观题,52分)17.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实验方法进行探究。(1)取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H2O2溶液分别进行H2O2的分解实验,实验报告如下表所示(现象和结论略)。序号温度/℃催化剂现象结论140FeCl3溶液 220FeCl3溶液 320MnO2 420无 实验2、3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对H2O2分解速率的影响。(2)查文献可知,Cu2+对H2O2分解也有催化作用,为比较Fe3+、Cu2+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该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回答相关问题: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_______,定性比较得出结论。有同学提出将CuSO4溶液改为CuCl2溶液更合理,其理由是_________。②定量分析:如图乙所示,实验时以收集到40 mL气体为准,忽略其他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__________。(3)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草酸溶液可发生反应: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8H2O+10CO2↑,实验时发现开始反应速率较慢,溶液褪色不明显,但一段时间后突然褪色,反应速率明显加快。对此展开讨论:①某同学认为KMnO4与H2C2O4的反应是______热反应 ②从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看,你认为还可能是________的影响。 18.实验室在不同温度下测量NaA溶液及其它两种溶液的pH。实验过程中对烧杯进行水浴加热,记录温度的同时记录pH,最终的如下数据图。图1 图2 图3(1)图1表示纯水的pH随温度的变化,则a点时水显________(填“酸性”“碱性”或“中性”)。(2)图2表示NaA溶液的pH随温度的变化,则HA属于________(填“强”或“弱”)电解质,NaA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取PH相等的HA 和 HCl各100ml,分别与过量的Zn反应,相同条件下生成H2的体积V(HA ) V(HCl)(填>;=;<)(3)下列溶液的pH随温度的变化如图3所示的是______(不考虑溶质、溶剂的挥发)a.稀硫酸 b.NaOH溶液 c.NaCl 溶液 d.氨水 e.醋酸(4)常温下,若将 pH=13的NaOH溶液与pH=2的HCl溶液混合,所得混合液的pH=11,则NaOH溶液与HCl溶液的体积比是 19.某学生欲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来测定未知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选择酚酞作指示剂。请填写下列空白:(1)用标准的盐酸滴定待测的NaOH溶液时,左手握酸式滴定管的活塞,右手摇动锥形瓶,眼睛注视________,滴定终点的现象 (2)下列操作中可能使所测NaOH溶液的浓度数值偏低的是 ( )A.酸式滴定管未用标准盐酸润洗就直接注入标准盐酸B.滴定前盛放NaOH溶液的锥形瓶用蒸馏水洗净后没有干燥C.酸式滴定管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D.读取盐酸体积时,开始仰视读数,滴定结束时俯视读数(3)若滴定开始和结束时,酸式滴定管中的液面如图所示,所用盐酸溶液的体积为_______mL。(4) 某学生根据3次实验分别记录有关数据如表:滴定次数待测NaOH溶液的体积/mL0.100 0 mol·L-1盐酸的体积/mL滴定前刻度滴定后刻度溶液体积/mL125.000.0026.1126.11225.001.5630.3028.74325.000.2226.3126.09 依据上表数据列式计算该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20.合成氨技术的创立开辟了人工固氮的重要途径, 合成氨反应N 2+3H 2 2NH 3的平衡常数 K值和温度的关系如下: 温度/℃360440520K值0.0360.0100.0038 (1)①由表中数据可知该反应为______反应(填“放热”或“吸热”)
②理论上,为了增大平衡时H 2的转化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增大压强 b.使用合适的催化剂
c.升高温度 d.及时分离出产物中的NH 3
(2)原料气H 2可通过反应CH4(g)+H2O(g) CO(g)+3H2(g)获取,已知该反应中,当初始混合气中的 恒定时,温度、压强对平衡混合气中CH4含量的影响如图所示: ①图中,两条曲线表示压强的关系是 p 1 ________ p 2(填“>”、“=”或“<”)。
②该反应为________反应(填“吸热”或“放热”)。
(3)原料气H 2还可通过反应CO(g)+ H2O(g) CO 2(g)+H 2(g)获取。 T℃时,向容积固定为2 L的容器中充入1 mol水蒸气和1 mol CO,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O 2的浓度为0.3 mol·L - 1,则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若T℃时,向容器中充入1 mol水蒸气、1 mol CO、1 molCO 2 、1 mol H 2,则此时反应所处的状态为 (向正反应反向进行中、向逆反应反向进行中、平衡状态)
【参考答案】选择 1A 2C 3B 4C 5D 6C 7C 8D 9B 10D 11D 12B 13A 14C 15B 16A填空17.(除标注外 每空2分 共14分)(1)不同催化剂(或比较FeCl3溶液和MnO2两种催化剂) (2) ①产生气泡的快慢 对照实验只有一条件不同(或避免由于阴离子不同造 成的干扰)(或其他合理答案) ( 3分) ②收集40 mL O2所需的时间 (3)①放热 ②催化剂(或生成的Mn2+催化作用)( 3分) 18.(除标注外 每空2分 共13分)(1) 中性 (2) 弱 c(Na+)>c(A-) >c(OH-)>c(H+) > (3) a (4) 1:9(3分)19.(除标注外 每空2分 共11分)(1) 锥形瓶内溶液颜色变化 溶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仍为无色(2) D (3) 26.10 (4)c(NaOH)= 0.104 4 mol·L-1。(3分 )20 (除标注外 每空2分 共14分)(1)① 放热 ②ad(2)① < ②吸热(3)60% ( 3分) 向正反应反向进行中( 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