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展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六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
一、客观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每小题2分,共50分)
1.下列规律与化学反应的能量变化关系最大的是
A.阿伏加德罗定律 B.盖斯定律 C.勒夏特列原理 D.欧姆定律
2.下列各组物质全部是弱电解质的是
A.H2SiO3 H2S CO2 B.MgSO4 CH3COOH CH3CH2OH
C.H2SO3 BaSO4 CH4 D.H2O NH3•H2O H3PO4
3. H+(aq)+OH-(aq)=H2O(l) △H =a,则a可能等于
A. -57.3mol/L B. -57.3kJ/mol C. +57.3J/mol D. -57.3J/mol
4. 下列溶液在空气中加热、蒸干、灼烧后,所得固体为原溶液中的溶质的是
A.Na2SO3 B.KMnO4 C.AlCl3 D.Na2CO3
5.对已达化学平衡的下列反应:2X(g)+Y(g) 2Z(g),减小压强时,对反应产生的影响是
A.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减小,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逆反应速率减小,正反应速率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6.能说明醋酸是弱电解质的事实是
A.醋酸水溶液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B.醋酸和碳酸钠溶液反应放出二氧化碳
C.c(H+)相同的醋酸和盐酸相比较,醋酸溶液的浓度大
D.物质的量浓度和体积均相同的醋酸和盐酸可中和等物质的量的NaOH
7.在醋酸的电离过程中,加入水会使下列比值增大的是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反应C(s)+CO2(g) 2CO(g)不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ΔH>0
B.向醋酸中加水稀释,溶液中所有离子浓度均减小
C.溶度积常数Ksp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度积越大
D.吸热反应在常温下不能发生
9. 25℃时, NH4Cl和NH3·H2O混合溶液的pH为7,则该溶液呈
A .酸性 B. 碱性 C.中性 D. 无法确定
10.25℃时,10mL 0.15mol/L的硫酸与10mL 0.1mol/L的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则混合后的pH为
A.0 B.1 C.2 D.3
11.下列有关热化学方程式的叙述正确的是
A.已知2H2(g)+O2(g)═2H2O(g)△H=﹣483.6kJ/mol,则氢气的燃烧热为241.8kJ/mol
B.含20.0gNaOH的稀溶液与稀盐酸完全中和,放出28.7kJ的热量,则表示该反应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NaOH(aq)+HCl(aq)═NaCl(aq)+H2O(l)△H=﹣57.4kJ/mol
C.已知C(石墨,s)═C(金刚石,s)△H>0,则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D.已知C(s)+O2(g)═CO2(g)△H1;C(s)+1/2 O2(g)═CO(g)△H2,则△H1>△H2
12.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10﹣14mol•L﹣1,满足此条件的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离子组是
A.Al3+ Na+ CO32﹣ Cl﹣ B.K+ Ba2+ Cl﹣ NO3﹣
C.K+ Na+ Cl﹣ CO32﹣ D. K+ NH4+ SO42﹣ NO3﹣
13.下列溶液中各微粒的浓度关系不正确的是
A.0.1mol·L-1 HCOOH溶液中:c(HCOO-)+c(OH-)=c(H+)
B.0.1mol·L-1 NH4Cl溶液中:c(NH4+)+c(NH3•H2O)=c(Cl-)
C.0.1mol·L-1NaHSO3溶液中:c(Na+)+c(H+)+c(H2SO3)=c(HSO3-)+c(SO32-)+c(OH-)
D.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的CH3COONa和CH3COOH混合后的溶液中: c(CH3COO-) –c(CH3COOH)= 2c(H+)- 2c(OH-)
14. 下列有关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稀硫酸和锌粒制取H2时,加几滴CuSO4溶液以加快反应速率
B.用标准醋酸溶液滴定NaOH溶液来测定其浓度,选择甲基橙为指示剂
C.用标准盐酸溶液滴定NaOH溶液来测定其浓度,读标准液时开始平视结束俯视,致使测定结果偏小
D.做中和热实验时要氢氧化钠稍过量
15. 电镀废液中Cr2O72﹣可通过下列反应转化成铬黄(PbCrO4):Cr2O72﹣(aq)+2Pb2+(aq)+H2O(l)2PbCrO4(s)+2H+(aq)△H<0该反应达平衡后,改变横坐标表示的反应条件,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A. B.
C. D.
16.PCl3和PCl5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将PCl3(g)和Cl2(g)充入体积不变的2L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下述反应,并于10min时达到平衡:PCl3(g)+Cl2(g)PCl5(g) △H<0,有关数据如下:
| PCl3(g) | Cl2(g) | PCl5(g) |
初始浓度(mol/L) | 2.0 | 1.0 | 0 |
平衡浓度(mol/L) | c1 | c2 | 0.4 |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10 min内,v(Cl2)=0.04 mol/(L•min)
B.当容器中Cl2为1.2 mol时,反应达到平衡
C.升高温度(T1<T2),反应的平衡常数减小,平衡时PCl3的<1
D.平衡后移走2.0 mol PCl3和1.0 molCl2,在相同条件下再达平衡时,c(PCl5)<0.2 mol/L
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某温度下,一元弱酸HA的Ka越小,则NaA的Kh(水解常数)越小
B.NaHCO3受热易分解,可用于制胃酸中和剂
C.反应活化能越高,该反应越易进行
D.锅炉水垢可先用Na2CO3处理,再用盐酸去除
18.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向硅酸钠溶液中通入 CO2,出现浑浊 | 硅酸的酸性强于H2CO3的酸性 |
B | 向碘水中加入等体积CCl4,振荡后静置,上层接近无色,下层显紫红色 | I2在CCl4中的溶解度大于在水中的溶解度 |
C | 向CuSO4溶液中加入铁粉,有红色固体析出 | Fe2+的氧化性强于Cu2+的氧化性 |
D | 向NaCl、NaI的混合稀溶液中滴入少量稀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 Ksp(AgCl) >Ksp (AgI) |
19.某酸的酸式盐NaHY的水溶液中,HY-的电离程度小于HY-的水解程度,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A.H2Y在电离时为:H2Y+H2O HY-+H3O+
B.在该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c(Y2-)>c(HY-)>c(OH-)>c(H+)
C.在该盐的溶液中,离子浓度为:c(Na+)>c(HY-)>c(Y2-)>c(OH-)>c(H+)
D.HY-的水解方程式为:HY-+H2O H3O++Y2-
20.如图所示是碳酸钙(CaCO3)在25 ℃和100 ℃两种情况下,在水中的溶解平衡曲线。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CaCO3(s) Ca2+(aq)+ CO32-(aq) ΔH<0
B.a、b、c、d四点对应的溶度积Ksp相等
C.温度不变,蒸发水,可使溶液由a点变到c点
D.25 ℃时,CaCO3的Ksp=2.8×10-9
21.常温下,在10 mL 0.1 mol·L-1 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0.1 mol·L-1 HCl溶液,溶液的pH逐渐降低,此时溶液中含碳微粒的物质的量分数变化如图所示(CO2因逸出未画出,忽略因气体逸出引起的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0.1 mol/L Na2CO3溶液中:c(Na+)+c(H+)=c(CO32-)+c(HCO3-)+c(OH-)
B.当溶液的pH为7时,溶液的总体积为20 mL
C.在B点所示的溶液中,浓度最大的阳离子是Na+
D.在 A点所示的溶液中:c(CO32-)=c(HCO3-)> c(H+)>c(OH-)
22.已知Ksp(CaCO3)=2.8×10-9及表中有关信息:
弱酸 | CH3COOH | H2CO3 |
电离平衡常数(常温) | Ka=1.8×10-5 | Ka1=4.3×10-7; Ka2=5.6×10-11 |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向Na2CO3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变红,主要原因是CO32-+2H2OH2CO3+2OH-
B.常温时,CH3COOH与CH3COONa混合溶液的pH=6,则=18
C.NaHCO3溶液中:c(OH-)-c(H+)=c(H2CO3)-c(CO32-)
D.2×10-4 mol/L的Na2CO3溶液与CaCl2溶液等体积混合出现沉淀,则CaCl2溶液的浓度一定是5.6×10-5 mol/L
23.下列图示与对应的叙述相符的是
A.图1表示同温度下,pH = 1的盐酸和醋酸溶液分别加水稀释时pH的变化曲线,其中曲线II为盐酸,且b点溶液的导电性比a点强
B.图2表示0.1000 mol/L CH3COOH溶液滴定20.00mL0.1000mol/LNaOH溶液所得到的滴定曲线
C.图3表示压强对可逆反应2A(g)+2B(g)3C(g)+D(s)的影响,乙的压强比甲的压强大
D.图4,若除去CuSO4溶液中的Fe3+可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uO至pH在4左右
24. 常温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pH加和为12的强酸与弱酸混合,pH可能为6
B. pH加和为12的强酸与弱碱等体积混合,溶液一定呈碱性
C. pH加和为12的弱酸与强碱混合,若成中性,则v(酸)>v(碱)
D. pH加和为12的强酸与强碱混合,若成中性,则两溶液体积比为100:1
25. 根据下列图示所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A.图甲是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与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说明该反应的ΔH<0
B.图乙是室温下H2O2催化分解放出氧气的反应中c(H2O2 )随反应时间变化的曲线,说明随着反应的进行H2O2分解速率逐渐减小
C.图丙是室温下用0.1000 mol·L−1NaOH溶液滴定20.00 mL 0.1000 mol·L−1某一元酸HX的滴定曲线,说明HX是一元强酸
D.图丁是室温下用Na2SO4除去溶液中Ba2+达到沉淀溶解平衡时,溶液中c(Ba2+ )与c(SO42−)的关系曲线,说明溶液中c(SO42− )越大c(Ba2+ )越小
二、主观题(共四道大题,共计50分)
26.(8分)(1)重铬酸钾溶液中溶质存在的平衡有
(2)向浓度为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加入等浓度的醋酸钠溶液至中性,则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按照由大到小排序为
(3)等浓度的NaHCO3 、Na2CO3混合溶液中的物料守恒表达式为
离子浓度排序为
(4)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5)向硫酸钡沉淀中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发生沉淀转化的离子方程式为
27.(12分)已知某气体反应的平衡常数可表示为K=c(CH3OCH3)•c(H2O)/c2(CH3OH),该反应在不同温度下的平衡常数:400℃,K=32;500℃,K=44。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CH3OH(g) CH3OCH3(g)+H2O(g)(2)该反应的△H 0。
(3)已知在密闭容器中,测得某时刻各组分的浓度如下:
物质 | CH3OH(g) | CH3OCH3(g) | H2O(g) |
浓度/(mol•L-1) | 0.54 | 0.68 | 0.68 |
①此时温度400℃,则某时刻υ正 (填<、>或=,下同)υ逆。
②若以温度为横坐标,以该温度下平衡态甲醇物质的量n为纵坐标,此时反应点在图象的位置是图中 点,比较图中B、D两点所对应的正反应速率υB υD,理由是 。
D点温度高于B点,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大,所以反应速率也大于B(4)一定条件下要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可以采用的措施是 。
a.升高温度 b.加入催化剂
c.压缩容器的体积 d.增加水蒸气的浓度
e.及时分离出产物
28.(14分)草酸晶体的组成可用H2C2O4·2H2O(M=126g/mol)表示,其中混有不参与反应的杂质,为了测定草酸晶体的纯度,进行如下实验:称取m g样品,配成250mL水溶液。量取25.00mL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置于锥形瓶内,加入适量稀H2SO4后,用浓度为c mol·L-1的KMnO4溶液滴定,所发生的反应:
KMnO4+ H2C2O4+ H2SO4 = K2SO4+ CO2↑+ MnSO4+ H2O
试回答:
(1)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配平:
该反应发生时产生气体先慢后快的原因是
(2)实验中,KMnO4溶液应装在 式滴定管中,因为 。
(3)滴定过程中需要加入的指示剂为___________(填指示剂的名称或“不需要”),
确定反应达到滴定终点时的现象是 。
(4)在滴定过程中若用c mol·L-1的KMnO4溶液VmL,则所配制的草酸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__mol·L-1,由此可计算样品中草酸晶体的纯度是 。
29. (16分)铵盐是比较重要的盐类物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氯化铵溶液可以清洗铁器表面锈迹,写出相关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实验表明氢氧化镁可溶于氯化铵溶液中,两个观点:氯化铵水解显酸性中和OH-,使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平衡正移;铵根结合OH-,使氢氧化镁沉淀溶解平衡正移。为了探究反应机理,可向溶液中加入 盐溶液验证。
(3)NH4SCN溶液与 AgNO3溶液反应会生成 AgSCN沉淀。已知:室温下,Ksp(AgCl)=1.8×10-10, Ksp(AgSCN)= 2.0×10-12,则AgCl 转化为AgSCN的平衡常数K=
(4)常温下向100mL0.2mo/L的氨水中逐滴加入0.2mol/L的盐酸,所得溶液的pH、溶液中NH4+和NH3·H2O物质的量分数与加入盐酸的体积的关系如下图所示,根据图像回答下列问题。
①表示NH3·H2O浓度变化的曲线是 (填“A”或“B")。
②NH3·H2O的电离常数为 (已知lg1.8 = 0.26)。
③当加入盐酸体积为50mL时,溶液中c(NH4+)-c(NH3·H2O) = mol/L (用数字表示)。
(5)为了探究外界条件对氯化铵水解平衡的影响,设计如下实验方案:
实验序号 | c(NH4Cl)/mol.L-1 | 温度/℃ | 待测物理量 | 实验目的 |
Ⅰ | 0.5 | 30 | x | - |
Ⅱ | 1.5 | i | y | 探究浓度对氯化铵水解平衡的影响 |
Ⅲ | 0.5 | 35 | z | ii |
Ⅳ | 2.0 | 40 | m | 探究温度、浓度同时对氯化铵水解平衡的影响 |
限选药品和仪器:恒温水浴、pH计、烧杯、0.1mol.L-1硝酸银溶液、蒸馏水和各种浓度的NH4Cl溶液.
①实验中,“待测物理量”是
②i= ;ii:
③上述表格中,y (填“>”“<”或“=”)m.
参考答案
1-25 BDBDC CDACB BBCBA CDBAD CCDAC
26.(8分)略
27.(12分) (除标注外均2分)⑴2CH3OHCH3OCH3+H2O ⑵>
⑶①> ②A(1分);< (1分);温度升高,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⑷ae
28. (14分) (除标注外均2分)(1)2 MnO4-+5H2C2O4+6H+=10CO2↑+2Mn2++8H2O ;
生成Mn2+起催化剂 作用,加快反应速率
(2)酸(1分);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可腐蚀橡胶管
(3)不需要(1分);溶液由无色变浅红色(粉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4)cV/10; 315cV/m%
29. (16分)(除标注外均2分)
(1)6NH4++Fe2O3==2Fe3++6NH3↑+3H2O或分步写(NH4++H2ONH3·H2O+H+, Fe2O3+6 H+==2Fe3++3H2O)(合理均给分)(2)CH3COONH4(3)90
(4).①A ②1.8×10-5或10-4.74 ③2×(10-5-10-9)
(5)①溶液的pH(1分) ② 30(1分) 探究温度对氯化铵水解平衡的影响(1分) ③>(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