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6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解析版)
展开
黑龙江省大庆实验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文)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
1.创立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A.牛顿 B.道尔顿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
2.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
A.SO2 B.NO2 C.Cl2 D.N2
3.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A.N2 B.CO2 C.NaOH D.HCl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的摩尔质量是32g B.1mol12C的质量是6g
C.1molO2 的质量是32g/mol D.Fe2+摩尔质量是56 g/mol
5.现榨出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这可能是由于
A.苹果汁含有变成Cl- B.苹果汁中含有Cu2+
C.苹果汁中含有Fe2+ D.苹果汁中含有OH-
6.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混合物,第二种是盐,第三种是酸的是
A.空气、硫酸铜、硫酸 B.水、空气、纯碱
C.食盐水、硝酸、烧碱 D.氧化铁、胆矾、熟石灰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A.2NaOH+H2SO4 =Na2SO4+2H2O B.Ba(OH)2+2HCl=BaCl2+2H2O
C.Cu(OH)2+2HNO3=Cu(NO3)2+2H2O D.KOH+HCl=KCl+H2O
8.欲使NaCl、铁粉、SiO2的混合物分开,其必要的操作为
A.升华、溶解、过滤、蒸发 B.磁铁吸引、溶解、过滤、结晶
C.溶解、过滤、萃取、分液 D.加热、蒸馏、萃取、过滤
9.已知某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第三电子层排布有5个电子,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A.第二周期ⅣA族 B.第二周期ⅤA族
C.第三周期ⅣA族 D.第三周期ⅤA族
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3,该有机物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水解 B.酯化 C.加成 D.氧化
1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食物的腐败 B.铝与稀盐酸反应
C.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比NaHCO3稳定 B.Na2CO3,NaOH 均能与盐酸反应
C.Na、Na2O2在空气中不稳定 D.Na2CO3与H2O反应能产生O2
13.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木炭投入到热的浓硫酸中 B.木炭投入到热的浓硝酸中
C.铜片投入到冷的浓硫酸中 D.铜片投入到冷的浓硝酸中
1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下列措施一定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改变反应物用量 B.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15.铜、锌、稀硫酸、导线可组成原电池,则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A.Cu-2e-=Cu2+ B.Zn-2e-=Zn2+ C.2H2O+O2+4e-=4OH- D.2H++2e-=H2
16.实验室配制100ml 1.0mol/LNaOH溶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4.0gNaOH固体
B.将NaOH 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C.容量瓶中有少量水未干燥处理,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加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液体
17.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2SO4>H3PO4 B.碱性:KOH>NaOH
C.原子半径:SCH4
18.在人体所需的16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对延长人类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O3,则R元素的名称
A.硫 B.碘 C.硒 D.硅
19.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烷 B.乙烯 C.甲烷 D.苯
20.下列物质与水混合物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A.乙烷 B.乙酸 C.苯 D.四氯化碳
21.下列关于氯气或氯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烟
C.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漂白液
D.氯元素有毒,应禁入口中
22.下列物质间发生反应可以制得纯净的氯乙烷的是
A.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反应 B.乙烯与氯化氢加成
C.乙烯通过浓盐酸 D.乙烷通过氯水
23.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12和17 B.11和17 C.11和16 D.6和8
24.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H2XO3 B.HXO3 C.H3XO4 D.H2XO4
25.相同物质的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是
A.1:1 B.2:1 C.1:2 D.2:3
26.下列关物质的性质递变性比较,不正确的是
A.最高化合价Cl>Al>H B.氧化性C>N>O
C.酸性:H2SO4>H3PO4>H2SiO3 D.碱性:NaOH>Mg(OH)2>Al(OH)3
27.某温度下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开始进行时, c(NH3)=0.04mol/L,经5min后,c(NH3)=0.03mol/L,则v(NH3)为
A.0.002mol/(L·min) B.0.001mol/(L·min)
C.0.003mol/(L·min) D.0.002mol/(L·s)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失去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升降
C.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D.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29.以下对金属制品采取的防护方法不正确的是
A.在轮船的铁质外壳焊接铜快
B.电线的外面包上一层塑料皮
C.铁制健身器上刷油漆
D.自行车的钢圈上镀上一层既耐腐蚀又耐磨的Cr
30.对于工业制H2SO4过程中的反应:2SO2(g)+O22SO3(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增大O2浓度可以使SO2转化率达到100%
C.降温时,反应速率减小
D.缩小密闭容器的体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二、填空题
3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上图中元素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根据元素周期律,请预测H3AsO4、H3PO4的酸性强弱:H3AsO4________H3PO4(填“强于”或“弱于”)。
(2)上图中元素O、S、Se的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填写)_____________
(3)写出S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判断表中Bi和Te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Bi________Te(填“<”或“>”或“=”)。
(4)Br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请写出将SO2气体通入溴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蛋白质、淀粉、油脂是三种重要的营养物质,这三种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别是蛋白质→_________;淀粉→_________;脂肪→________。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具有多种性质。如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_____________;蛋白质受热到一定程度发生不可逆的凝固,这种变化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大气的环境污染: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序号,下同):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是_____;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物质是_____;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是_____。
A.颗粒物 B.硫的氧化物 C.氮的氧化物 D.氟氯代烷
(2)全世界都在研究和生产合金,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反应堆中常用钠钾合金,该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说明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____(“高”“低”)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错误;B.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B错误;C.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故C错误;D.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化学史
2.D
【解析】
【分析】
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解析。
【详解】
A. 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不符;
B.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不符;
C. Cl2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不符;
D. N2无色有无气味的气体,故A符合;
故选D。
3.C
【解析】
【分析】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
【详解】
A.氮气分子中N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分子中C、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B错误;
C.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C正确;
D.HCl分子中H、Cl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键和共价键,解题关键:明确物质构成微粒,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4.D
【解析】
【分析】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质量的单位是g
【详解】
A. S的摩尔质量是32g/mol,故A错误;
B. 1mol12C的质量是12g,故B错误;
C. 1molO2 的质量是32g,故C错误;
D. Fe2+摩尔质量是56 g/mol,故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分析】
从离子的颜色入手解决此题,常见的离子颜色是:铜离子蓝色;亚铁离子淡绿色;铁离子黄色,其余离子一般为无色.
【详解】
A、Cl-在溶液中呈无色,故A错误;
B、铜离子在溶液中蓝色,故B错误;
C、Fe2+在溶液中浅绿色,氧化成Fe3+后显黄色,故C正确;
D、OH-在溶液中呈无色,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此题是对离子颜色的考查,解题的关键:对离子的颜色认识与识记.
6.A
【解析】
【分析】
A. 空气、硫酸铜、硫酸第一种是混合物,第二种是盐,第三种是酸;
B. 水、空气是纯净物和混合物;
C. 烧碱是碱;
D. 氧化铁、胆矾、熟石灰分别是纯净物、盐、碱;
【详解】
A. 空气、硫酸铜、硫酸第一种是混合物,第二种是盐,第三种是酸,故A相符;
B. 水、空气是纯净物和混合物,故B不符;
C. 烧碱是碱,故C错误;
D. 氧化铁、胆矾、熟石灰分别是纯净物、盐、碱,故D错误;故选A。
7.C
【解析】
A、氢氧化钠是强碱,硫酸是强酸,硫酸钠是可溶性的盐,故A正确;B、氢氧化钡是强碱,盐酸是强酸,氯化钡是可溶性的盐,故B正确;C、氢氧化铜是一种弱碱,其离子反应为Cu(OH)2+2H+=2H2O+Cu2+,故C错误;D、氢氧化钾是强碱,盐酸是强酸,氯化钾是可溶性的盐,故D正确;故选C。
8.B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以下性质选择分离方法:铁能被磁铁吸引,NaCl溶于水,SiO2难溶于水。
【详解】
NaCl、铁粉、SiO2的混合物方法:先用磁铁吸引,将铁分离出来;再加水溶解、过滤分离出SiO2;最后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NaCl。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解题关键:把握混合物中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侧重混合物分离方法的考查,注意铁的性质,用物理方法分离.
9.D
【解析】
第三电子层上排布有5个电子,则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ⅤA族,答案选D。
10.A
【解析】
【分析】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3,-OH能发生取代、氧化、酯化反应,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详解】
A、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3,-OH能发生取代、氧化、酯化反应,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聚合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符合;
B、-OH能发生取代、氧化、酯化反应,故B不符;
C、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聚合反应,故C不符;
D、-OH能发生取代、氧化、酯化反应,故D不符;故选A。
11.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食物的腐败、B.铝与稀盐酸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均属于放热反应,故A、B、D均错误;C项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故C项正确。
考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
12.D
【解析】
【分析】
A、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B、碳酸钠、氢氧化钠都能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物都有氯化钠和水;
C、Na能与氧气等反应、Na2O2在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D. Na2CO3与H2O反应生成Na2CO3·10H2O,但不能产生O2。
【详解】
A、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性质稳定,受热不分解,故A正确;
B、碳酸钠能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物有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B正确;
C、Na能与氧气等反应、Na2O2在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均不稳定,故C正确;
D、Na2CO3与H2O反应生成Na2CO3·10H2O,但不能产生O2,故D错误;
故选D。
13.C
【解析】
14.D
【解析】
【分析】
一般增大浓度、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
【详解】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若反应物为纯固体或纯液体,改变其用量,反应速率不变,故A不选;
B.对气体参加的反应,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而对无气体参加的反应,减小压强反应速率不变,故B不选;
C.降低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减小,故C不选;
D.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故D选;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易错点A、B,注意压强、反应物的用量与反应中物质的状态之间的关系.
15.B
【解析】
【分析】
铜、锌、稀硫酸、导线可组成原电池,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Zn-2e-=Zn2+,正极反应:2H++2e-=H2;
【详解】
A. Cu的活泼性不如锌,故A错误;
B. 锌活泼性强,在负极上失电子,负极反应为Zn-2e-=Zn2+,故B正确;
C. 正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故C错误;
D. 正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电极反应为2H++2e-=H2,故D错误;故选B。
16.A
【解析】
【分析】
A、根据公式m=M/n=cvM来计算物质的质量;
B、容量瓶不能作为溶解仪器;
C、容量瓶中有少量水未干燥处理,对溶液浓度没有影响;
D、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刻度线,会将溶液稀释.
【详解】
A、配制100mL1.0mol·L-1 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m=M/n=cVM=1.0mol·L-1×0.1L×40g·mol-1=4.0g,故A正确;
B、容量瓶中不能进行物质的溶解,应该在烧杯中将固体物质溶解,故B错误;
C、容量瓶中有少量水未干燥处理,对溶液浓度没有影响,故C错误;
D、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刻度线,会将溶液稀释,此时应该重新配置,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一实验,易错点B,注意容量瓶的使用原则和方法.
17.C
【解析】
【分析】
A.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B.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C.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D.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详解】
A.因非金属性S>P,所以酸性:H2SO4>H3PO4,故A正确;
B.因金属性K>Na,所以碱性:KOH>NaOH,故B正确;
C.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原子半径:S>Cl,故C错误;
D.因非金属性N>C,所以稳定性:NH3>CH4,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解题关键: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明确常见的比较的方法.
18.C
【解析】
【分析】
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O3,R在第4周期,ⅥA族,为硒元素。
【详解】
A、硫在第3周期,故A错误;
B、 碘在ⅦA族,故B错误;
C、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O3,R在第4周期,ⅥA族,为硒元素。故C正确;
D、硅在第3周期,ⅣA族,故D错误;故选C。
19.D
【解析】
【分析】
A. 乙烷主要能发生取代反应;
B. 乙烯主要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甲烷主要能发生取代反应;
D. 苯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详解】
A. 乙烷主要能发生取代反应,没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
B. 乙烯主要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一般不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
C. 甲烷主要能发生取代反应,没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共价键,所以苯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故D正确;故选D。
20.B
【解析】
【分析】
能与水互溶,不出现分层。
【详解】
A. 乙烷难溶于水,故A不符;
B. 乙酸与水互溶,不出现分层,故B符合;
C. 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上下两层,故C不符;
D. 四氯化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分上下两层,故D不符;故选B。
21.C
【解析】
【分析】
A、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液氯是液态的氯;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看到有白雾;
C、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漂白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
D、氯气有毒,氯元素无毒;
【详解】
A、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液氯是液态的氯,氯气液化后得到液氯,故A错误;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看到有白雾,没有烟,故B错误;
C、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漂白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故C正确;
D、氯元素无毒,如食盐中含氯元素,故D错误;故选C。
22.B
【解析】
【分析】
A、光照条件下,氯气和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烃和HCl;
B、一定条件下,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氯乙烷;
C、乙烯和盐酸不反应;
D、乙烷和氯水不反应。
【详解】
A、光照条件下,氯气和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烷的多种氯代烃,同时生成HCl,所以不能制备较纯净的一氯乙烷,故A错误;
B、一定条件下,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氯乙烷,没有副产物生成,所以可以制备较纯净的一氯乙烷,故B正确;
C、乙烯和盐酸不反应,所以不能制取一氯乙烷,故A错误;
D、乙烷和氯水不反应,所以不能制取一氯乙烷,故D错误;故选B。
23.A
【解析】
【分析】
根据原子序数分析元素,利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来分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原子序数为12和17的元素分别为Mg、Cl,能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故A选;
B、原子序数为11和17的元素分别为Na、Cl,能形成离子化合物NaCl,故B不选;
C、原子序数为11和16的元素分别为Na、S,能形成离子化合物Na2S,故C不选;
D、原子序数为6和8的元素分别为C、O,能形成CO、CO2共价化合物,故D不选;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AB2型离子化合物,解题关键:熟悉元素的原子序数来判断元素,注意AB2型离子化合物中,A通常显+2价,B通常显-1价。
24.D
【解析】
试题分析:氢化物中X的化合价为-2价,则其最高价为+6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故选D。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律
25.D
【解析】
【分析】
设物质的量都为1mol,因酸足量,则金属都完全反应,然后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
设金属都为1mol,Mg与足量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Al与足量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
则Mg+2HCl═MgCl2+H2↑
1 1
1mol x
1/1=1mol/x,解得x=1mol,
2Al+6HCl═2AlCl3+3H2↑
2 3
1mol y
2/3=1mol/y,解得y=1.5mol,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为1mol:1.5mol=2:3,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题关键:明确酸足量,则金属完全反应,解答本题还可以应用关系式法、电子守恒等方法来快速解答.
26.B
【解析】
【分析】
A、最高价=主族序数;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强;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D、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详解】
A、最高价=主族序数;Cl、Al、H分别位于:ⅦA、ⅢA、IA,故最高化合价Cl>Al>H,故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强,非金属性:C<N<O,得电子能力:C<N<O,故B错误;
C、非金属性S>P>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2SO4>H3PO4>H2SiO3 ,故C正确;
D、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Al,则碱性NaOH>Mg(OH)2>Al(OH)3,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非金属性、金属性的比较,解题关键:把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掌握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
27.A
【解析】
【分析】
根据v=△c/△t计算v(NH3)
【详解】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故v(NH3)=△c/△t=(0.04mol/L-0.03mol/L)/5min= 0.002mol/(L·min) ,故选A。
28.D
【解析】
【分析】
A、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C、离子具有氧化性还是还原性,要看其得失电子能力;
D、在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须同时发生。
【详解】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故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元素化合价升降,故B错误;
C.阳离子通常有氧化性,也可能有还原性,如亚铁离子;阴离子通常有还原性,也可能有氧化性,如次氯酸根离子,故C错误;
D.在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故D正确。故选D。
29.A
【解析】
【分析】
A、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可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C、 铁制健身器上刷油漆可以隔绝空气;
D、形成合金,改变金属结构,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详解】
A、原电池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铁铜海水构成原电池,铁做负极加快铁的腐蚀,故A错误;
B、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可防止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故B正确;
C、 铁制健身器上刷油漆可以隔绝空气,使金属不受腐蚀,故C正确;
D、形成合金,改变金属结构,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故D正确;故选A。
30.B
【解析】
【分析】
A、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
B、增大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硫转化率,但反应是可逆反应,最后达到平衡状态;
C、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D、 缩小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详解】
A、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故A正确;
B、增大氧气浓度,可增大二氧化硫转化率,氧气转化率减小,反应是可逆反应,最后达到平衡状态时,二氧化硫转化率不能达到100%,故B错误;
C、降低反应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C正确;
D、 缩小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B。
31.第二周期第ⅤA族 弱于 H2O>H2Se>H2S > Br2+SO2+2H2O=2Br-+SO42-+4H+
【解析】
【分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布规律: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以及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回答;
(2)元素O、S、Se的氢化物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注意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故沸点变高。
(3)S2-的离子3个电子层,最外层8电子结构;同一周期中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弱,同一主族中,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据此进行判断;
(4)将SO2气体通入溴水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详解】
(1)阴影部分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5,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所以均是第ⅤA族的元素,氮元素的电子层数是2,所以氮是第二周期的元素,故氮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ⅤA族。同主族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所以酸性:H3PO4>H2AsO4;
(2)元素O、S、Se的氢化物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注意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故沸点变高。元素O、S、Se的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为:H2O>H2Se>H2S。
(3)S2-的离子3个电子层,最外层8电子结构,S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Bi与Po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Bi<Po,则金属性:Bi>Po;Te与Po处于同一主族,原子序数:Te<Po,则金属性:Te<Po,所以Bi和Te的金属性大小为:Bi>Te;
(4)Br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二氧化硫与溴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SO42-+2Br-。
32.氨基酸 葡萄糖 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盐析 变性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淀粉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油脂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蛋白质遇到浓的非重金属盐溶液能沉淀析出,是可逆的过程;蛋白质在受热、紫外线和酸、碱以及重金属盐溶液的作用下能失去生理活性,是不可逆的过程,据此分析.
【详解】
油脂、淀粉、蛋白质是三种重要的营养成分,它们都能水解。蛋白质的最终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淀粉的最终水解产物是葡萄糖,油脂的水解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蛋白质遇到浓的非重金属盐溶液能沉淀析出,称为蛋白质的盐析,是可逆的过程,加入水后蛋白质能重新溶解;
而蛋白质在受热、紫外线和酸、碱以及重金属盐溶液的作用下能失去生理活性,是不可逆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不能在水中溶解.
【点睛】
本题考查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易错点: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的区别。
33.BC ABC D C 低
【解析】
【分析】
(1)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是PM2、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物质是氟氯代烷;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是氮的氧化物;
(2)合金一大特点就是:合金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
【详解】
(1)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故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选BC;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是PM2、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故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选ABC;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物质是氟氯代烷,故选D;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是氮的氧化物,故选C;
(2)合金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原子反应堆中常用钠钾合金,该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说明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一、单选题
1.创立元素周期表的化学家是
A.牛顿 B.道尔顿 C.阿伏加德罗 D.门捷列夫
2.下列气体中,无色无味的是
A.SO2 B.NO2 C.Cl2 D.N2
3.下列物质含有离子键的是
A.N2 B.CO2 C.NaOH D.HCl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的摩尔质量是32g B.1mol12C的质量是6g
C.1molO2 的质量是32g/mol D.Fe2+摩尔质量是56 g/mol
5.现榨出的苹果汁在空气中会由淡绿色变为棕黄色,这可能是由于
A.苹果汁含有变成Cl- B.苹果汁中含有Cu2+
C.苹果汁中含有Fe2+ D.苹果汁中含有OH-
6.下列各组物质中,第一种是混合物,第二种是盐,第三种是酸的是
A.空气、硫酸铜、硫酸 B.水、空气、纯碱
C.食盐水、硝酸、烧碱 D.氧化铁、胆矾、熟石灰
7.下列化学方程式中,不能用H++OH-=H2O表示的是
A.2NaOH+H2SO4 =Na2SO4+2H2O B.Ba(OH)2+2HCl=BaCl2+2H2O
C.Cu(OH)2+2HNO3=Cu(NO3)2+2H2O D.KOH+HCl=KCl+H2O
8.欲使NaCl、铁粉、SiO2的混合物分开,其必要的操作为
A.升华、溶解、过滤、蒸发 B.磁铁吸引、溶解、过滤、结晶
C.溶解、过滤、萃取、分液 D.加热、蒸馏、萃取、过滤
9.已知某短周期元素原子的第三电子层排布有5个电子,该元素在周期表中位于
A.第二周期ⅣA族 B.第二周期ⅤA族
C.第三周期ⅣA族 D.第三周期ⅤA族
10.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3,该有机物不能发生的化学反应是
A.水解 B.酯化 C.加成 D.氧化
11.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
A.食物的腐败 B.铝与稀盐酸反应
C.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 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2CO3比NaHCO3稳定 B.Na2CO3,NaOH 均能与盐酸反应
C.Na、Na2O2在空气中不稳定 D.Na2CO3与H2O反应能产生O2
13.下列反应不能发生的是
A.木炭投入到热的浓硫酸中 B.木炭投入到热的浓硝酸中
C.铜片投入到冷的浓硫酸中 D.铜片投入到冷的浓硝酸中
14.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很多,下列措施一定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是
A.改变反应物用量 B.减小压强 C.降低温度 D.升高温度
15.铜、锌、稀硫酸、导线可组成原电池,则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A.Cu-2e-=Cu2+ B.Zn-2e-=Zn2+ C.2H2O+O2+4e-=4OH- D.2H++2e-=H2
16.实验室配制100ml 1.0mol/LNaOH溶液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4.0gNaOH固体
B.将NaOH 固体放入容量瓶中,加水至刻度线
C.容量瓶中有少量水未干燥处理,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加水时不慎超过刻度线,用胶头滴管直接吸出多余液体
17.下列比较不正确的是
A.酸性:H2SO4>H3PO4 B.碱性:KOH>NaOH
C.原子半径:S
18.在人体所需的16种微量元素中有一种被称为生命元素的R元素,对延长人类寿命起着重要的作用。已知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O3,则R元素的名称
A.硫 B.碘 C.硒 D.硅
19.下列物质中,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的是
A.乙烷 B.乙烯 C.甲烷 D.苯
20.下列物质与水混合物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A.乙烷 B.乙酸 C.苯 D.四氯化碳
21.下列关于氯气或氯元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Cl2以液态形式存在时可称作氯水或液氯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烟
C.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漂白液
D.氯元素有毒,应禁入口中
22.下列物质间发生反应可以制得纯净的氯乙烷的是
A.乙烷在光照条件下与Cl2反应 B.乙烯与氯化氢加成
C.乙烯通过浓盐酸 D.乙烷通过氯水
23.下列各组原子序数所表示的两种元素,能形成AB2型离子化合物的是
A.12和17 B.11和17 C.11和16 D.6和8
24.某元素X的气态氢化物的化学式为H2X,则X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
A.H2XO3 B.HXO3 C.H3XO4 D.H2XO4
25.相同物质的量的镁和铝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所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是
A.1:1 B.2:1 C.1:2 D.2:3
26.下列关物质的性质递变性比较,不正确的是
A.最高化合价Cl>Al>H B.氧化性C>N>O
C.酸性:H2SO4>H3PO4>H2SiO3 D.碱性:NaOH>Mg(OH)2>Al(OH)3
27.某温度下反应4NH3(g)+5O2(g)=4NO(g)+6H2O(g)开始进行时, c(NH3)=0.04mol/L,经5min后,c(NH3)=0.03mol/L,则v(NH3)为
A.0.002mol/(L·min) B.0.001mol/(L·min)
C.0.003mol/(L·min) D.0.002mol/(L·s)
2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失去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元素化合价升降
C.阳离子只有氧化性,阴离子只有还原性
D.在同一个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
29.以下对金属制品采取的防护方法不正确的是
A.在轮船的铁质外壳焊接铜快
B.电线的外面包上一层塑料皮
C.铁制健身器上刷油漆
D.自行车的钢圈上镀上一层既耐腐蚀又耐磨的Cr
30.对于工业制H2SO4过程中的反应:2SO2(g)+O22SO3(g)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增大O2浓度可以使SO2转化率达到100%
C.降温时,反应速率减小
D.缩小密闭容器的体积,可以加快反应速率
二、填空题
31.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反映了元素的原子结构和元素的性质,下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
(1)上图中元素N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为_________________,根据元素周期律,请预测H3AsO4、H3PO4的酸性强弱:H3AsO4________H3PO4(填“强于”或“弱于”)。
(2)上图中元素O、S、Se的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式填写)_____________
(3)写出S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________;判断表中Bi和Te两种元素的金属性强弱:Bi________Te(填“<”或“>”或“=”)。
(4)Br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请写出将SO2气体通入溴水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蛋白质、淀粉、油脂是三种重要的营养物质,这三种物质水解的最终产物分别是蛋白质→_________;淀粉→_________;脂肪→________。蛋白质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具有多种性质。如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某些浓的无机盐后,可以使蛋白质凝聚而从溶液中析出,这种作用叫做_____________;蛋白质受热到一定程度发生不可逆的凝固,这种变化叫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3.(1)大气的环境污染: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是_____(填序号,下同):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是_____;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物质是_____;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是_____。
A.颗粒物 B.硫的氧化物 C.氮的氧化物 D.氟氯代烷
(2)全世界都在研究和生产合金,回答下列问题:
原子反应堆中常用钠钾合金,该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说明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____(“高”“低”)
参考答案
1.D
【解析】
试题分析:A.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故A错误;B.道尔顿提出了近代原子学说,故B错误;C.阿佛加德罗提出了分子学说,故C错误;D.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使得化学学习和研究变得有规律可循,故D正确。故选D。
考点:考查化学史
2.D
【解析】
【分析】
根据气体的物理性质解析。
【详解】
A. SO2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A不符;
B. 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B不符;
C. Cl2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故C不符;
D. N2无色有无气味的气体,故A符合;
故选D。
3.C
【解析】
【分析】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离子键,非金属元素之间易形成共价键,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
【详解】
A.氮气分子中N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A错误;
B.二氧化碳分子中C、O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B错误;
C.NaOH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O、H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故C正确;
D.HCl分子中H、Cl原子之间只存在共价键,故D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键和共价键,解题关键:明确物质构成微粒,知道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别.
4.D
【解析】
【分析】
摩尔质量的单位是g/mol,质量的单位是g
【详解】
A. S的摩尔质量是32g/mol,故A错误;
B. 1mol12C的质量是12g,故B错误;
C. 1molO2 的质量是32g,故C错误;
D. Fe2+摩尔质量是56 g/mol,故D正确;
故选D。
5.C
【解析】
【分析】
从离子的颜色入手解决此题,常见的离子颜色是:铜离子蓝色;亚铁离子淡绿色;铁离子黄色,其余离子一般为无色.
【详解】
A、Cl-在溶液中呈无色,故A错误;
B、铜离子在溶液中蓝色,故B错误;
C、Fe2+在溶液中浅绿色,氧化成Fe3+后显黄色,故C正确;
D、OH-在溶液中呈无色,故D错误;故选C。
【点睛】
此题是对离子颜色的考查,解题的关键:对离子的颜色认识与识记.
6.A
【解析】
【分析】
A. 空气、硫酸铜、硫酸第一种是混合物,第二种是盐,第三种是酸;
B. 水、空气是纯净物和混合物;
C. 烧碱是碱;
D. 氧化铁、胆矾、熟石灰分别是纯净物、盐、碱;
【详解】
A. 空气、硫酸铜、硫酸第一种是混合物,第二种是盐,第三种是酸,故A相符;
B. 水、空气是纯净物和混合物,故B不符;
C. 烧碱是碱,故C错误;
D. 氧化铁、胆矾、熟石灰分别是纯净物、盐、碱,故D错误;故选A。
7.C
【解析】
A、氢氧化钠是强碱,硫酸是强酸,硫酸钠是可溶性的盐,故A正确;B、氢氧化钡是强碱,盐酸是强酸,氯化钡是可溶性的盐,故B正确;C、氢氧化铜是一种弱碱,其离子反应为Cu(OH)2+2H+=2H2O+Cu2+,故C错误;D、氢氧化钾是强碱,盐酸是强酸,氯化钾是可溶性的盐,故D正确;故选C。
8.B
【解析】
【分析】
根据物质的以下性质选择分离方法:铁能被磁铁吸引,NaCl溶于水,SiO2难溶于水。
【详解】
NaCl、铁粉、SiO2的混合物方法:先用磁铁吸引,将铁分离出来;再加水溶解、过滤分离出SiO2;最后将滤液蒸发结晶,得到NaCl。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混合物分离提纯方法的选择,解题关键:把握混合物中物质的性质、性质差异,侧重混合物分离方法的考查,注意铁的性质,用物理方法分离.
9.D
【解析】
第三电子层上排布有5个电子,则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可知,该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第三周期ⅤA族,答案选D。
10.A
【解析】
【分析】
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3,-OH能发生取代、氧化、酯化反应,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详解】
A、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为HO-CH2-CH=CHCH3,-OH能发生取代、氧化、酯化反应,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聚合反应,不能发生水解反应,故A符合;
B、-OH能发生取代、氧化、酯化反应,故B不符;
C、碳碳双键可发生加成、聚合反应,故C不符;
D、-OH能发生取代、氧化、酯化反应,故D不符;故选A。
11.C
【解析】
试题分析:A项食物的腐败、B.铝与稀盐酸反应、D.甲烷在氧气中的燃烧均属于放热反应,故A、B、D均错误;C项二氧化碳与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属于吸热反应,故C项正确。
考点:化学反应能量变化。
12.D
【解析】
【分析】
A、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
B、碳酸钠、氢氧化钠都能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物都有氯化钠和水;
C、Na能与氧气等反应、Na2O2在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D. Na2CO3与H2O反应生成Na2CO3·10H2O,但不能产生O2。
【详解】
A、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碳酸钠性质稳定,受热不分解,故A正确;
B、碳酸钠能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物有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氢氧化钠能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B正确;
C、Na能与氧气等反应、Na2O2在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反应,均不稳定,故C正确;
D、Na2CO3与H2O反应生成Na2CO3·10H2O,但不能产生O2,故D错误;
故选D。
13.C
【解析】
14.D
【解析】
【分析】
一般增大浓度、增大压强、升高温度,反应的反应速率增大
【详解】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加快,若反应物为纯固体或纯液体,改变其用量,反应速率不变,故A不选;
B.对气体参加的反应,减小压强,反应速率减小,而对无气体参加的反应,减小压强反应速率不变,故B不选;
C.降低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减小,故C不选;
D.升高温度,反应速率一定加快,故D选;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易错点A、B,注意压强、反应物的用量与反应中物质的状态之间的关系.
15.B
【解析】
【分析】
铜、锌、稀硫酸、导线可组成原电池,负极上发生的反应是: Zn-2e-=Zn2+,正极反应:2H++2e-=H2;
【详解】
A. Cu的活泼性不如锌,故A错误;
B. 锌活泼性强,在负极上失电子,负极反应为Zn-2e-=Zn2+,故B正确;
C. 正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故C错误;
D. 正极上是氢离子得电子,电极反应为2H++2e-=H2,故D错误;故选B。
16.A
【解析】
【分析】
A、根据公式m=M/n=cvM来计算物质的质量;
B、容量瓶不能作为溶解仪器;
C、容量瓶中有少量水未干燥处理,对溶液浓度没有影响;
D、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刻度线,会将溶液稀释.
【详解】
A、配制100mL1.0mol·L-1 NaOH溶液需要NaOH的质量m=M/n=cVM=1.0mol·L-1×0.1L×40g·mol-1=4.0g,故A正确;
B、容量瓶中不能进行物质的溶解,应该在烧杯中将固体物质溶解,故B错误;
C、容量瓶中有少量水未干燥处理,对溶液浓度没有影响,故C错误;
D、定容时,加水不慎超过刻度线,会将溶液稀释,此时应该重新配置,故D错误。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配制一定体积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这一实验,易错点B,注意容量瓶的使用原则和方法.
17.C
【解析】
【分析】
A.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B.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C.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D.非金属性越强,其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详解】
A.因非金属性S>P,所以酸性:H2SO4>H3PO4,故A正确;
B.因金属性K>Na,所以碱性:KOH>NaOH,故B正确;
C.同周期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因此原子半径:S>Cl,故C错误;
D.因非金属性N>C,所以稳定性:NH3>CH4,故D正确;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应用,解题关键: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强弱的判断,明确常见的比较的方法.
18.C
【解析】
【分析】
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O3,R在第4周期,ⅥA族,为硒元素。
【详解】
A、硫在第3周期,故A错误;
B、 碘在ⅦA族,故B错误;
C、R元素的原子有四个电子层,其最高价氧化物分子式为RO3,R在第4周期,ⅥA族,为硒元素。故C正确;
D、硅在第3周期,ⅣA族,故D错误;故选C。
19.D
【解析】
【分析】
A. 乙烷主要能发生取代反应;
B. 乙烯主要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甲烷主要能发生取代反应;
D. 苯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
【详解】
A. 乙烷主要能发生取代反应,没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A错误;
B. 乙烯主要能发生加成、聚合反应,一般不发生取代反应,故B错误;
C. 甲烷主要能发生取代反应,没有碳碳双键,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错误;;
D. 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的共价键,所以苯能发生加成和取代反应,故D正确;故选D。
20.B
【解析】
【分析】
能与水互溶,不出现分层。
【详解】
A. 乙烷难溶于水,故A不符;
B. 乙酸与水互溶,不出现分层,故B符合;
C. 苯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小,分上下两层,故C不符;
D. 四氯化碳难溶于水,密度比水大,分上下两层,故D不符;故选B。
21.C
【解析】
【分析】
A、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液氯是液态的氯;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看到有白雾;
C、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漂白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
D、氯气有毒,氯元素无毒;
【详解】
A、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液氯是液态的氯,氯气液化后得到液氯,故A错误;
B、氢气在氯气中燃烧产生苍白色的火焰,看到有白雾,没有烟,故B错误;
C、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可以得到漂白液,有效成分为次氯酸钠,故C正确;
D、氯元素无毒,如食盐中含氯元素,故D错误;故选C。
22.B
【解析】
【分析】
A、光照条件下,氯气和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氯代烃和HCl;
B、一定条件下,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氯乙烷;
C、乙烯和盐酸不反应;
D、乙烷和氯水不反应。
【详解】
A、光照条件下,氯气和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乙烷的多种氯代烃,同时生成HCl,所以不能制备较纯净的一氯乙烷,故A错误;
B、一定条件下,乙烯和HCl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一氯乙烷,没有副产物生成,所以可以制备较纯净的一氯乙烷,故B正确;
C、乙烯和盐酸不反应,所以不能制取一氯乙烷,故A错误;
D、乙烷和氯水不反应,所以不能制取一氯乙烷,故D错误;故选B。
23.A
【解析】
【分析】
根据原子序数分析元素,利用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来分析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以此来解答.
【详解】
A、原子序数为12和17的元素分别为Mg、Cl,能形成离子化合物MgCl2,故A选;
B、原子序数为11和17的元素分别为Na、Cl,能形成离子化合物NaCl,故B不选;
C、原子序数为11和16的元素分别为Na、S,能形成离子化合物Na2S,故C不选;
D、原子序数为6和8的元素分别为C、O,能形成CO、CO2共价化合物,故D不选;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AB2型离子化合物,解题关键:熟悉元素的原子序数来判断元素,注意AB2型离子化合物中,A通常显+2价,B通常显-1价。
24.D
【解析】
试题分析:氢化物中X的化合价为-2价,则其最高价为+6价,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化学式为H2XO4,故选D。
考点:元素化合价的规律
25.D
【解析】
【分析】
设物质的量都为1mol,因酸足量,则金属都完全反应,然后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来计算氢气的物质的量,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
【详解】
设金属都为1mol,Mg与足量酸反应生成氢气的物质的量为x,Al与足量酸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为y,
则Mg+2HCl═MgCl2+H2↑
1 1
1mol x
1/1=1mol/x,解得x=1mol,
2Al+6HCl═2AlCl3+3H2↑
2 3
1mol y
2/3=1mol/y,解得y=1.5mol,
标准状况下气体的体积比等于其物质的量之比,则生成的氢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比为1mol:1.5mol=2:3,故选D 。
【点睛】
本题考查学生利用化学反应方程式的简单计算,解题关键:明确酸足量,则金属完全反应,解答本题还可以应用关系式法、电子守恒等方法来快速解答.
26.B
【解析】
【分析】
A、最高价=主族序数;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强;
C、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D、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详解】
A、最高价=主族序数;Cl、Al、H分别位于:ⅦA、ⅢA、IA,故最高化合价Cl>Al>H,故A正确;
B、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得电子能力越强,非金属性:C<N<O,得电子能力:C<N<O,故B错误;
C、非金属性S>P>S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酸性:H2SO4>H3PO4>H2SiO3 ,故C正确;
D、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金属性:Na>Mg>Al,则碱性NaOH>Mg(OH)2>Al(OH)3,故D正确;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非金属性、金属性的比较,解题关键:把握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掌握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在周期表中的变化规律.
27.A
【解析】
【分析】
根据v=△c/△t计算v(NH3)
【详解】
化学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浓度的减少或生成物浓度的增加来表示,故v(NH3)=△c/△t=(0.04mol/L-0.03mol/L)/5min= 0.002mol/(L·min) ,故选A。
28.D
【解析】
【分析】
A、 失去电子的物质是还原剂,具有还原性;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
C、离子具有氧化性还是还原性,要看其得失电子能力;
D、在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必须同时发生。
【详解】
A.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得到电子的物质是氧化剂,具有氧化性,故A错误;
B.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是电子的转移,特征是元素化合价升降,故B错误;
C.阳离子通常有氧化性,也可能有还原性,如亚铁离子;阴离子通常有还原性,也可能有氧化性,如次氯酸根离子,故C错误;
D.在同一化学反应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是同时发生的,故D正确。故选D。
29.A
【解析】
【分析】
A、原电池的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B、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可减少与空气的接触;
C、 铁制健身器上刷油漆可以隔绝空气;
D、形成合金,改变金属结构,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
【详解】
A、原电池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铁铜海水构成原电池,铁做负极加快铁的腐蚀,故A错误;
B、外面包上一层塑料层可防止与空气中氧气的接触,故B正确;
C、 铁制健身器上刷油漆可以隔绝空气,使金属不受腐蚀,故C正确;
D、形成合金,改变金属结构,从而达到防腐的目的,故D正确;故选A。
30.B
【解析】
【分析】
A、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增大反应速率;
B、增大氧气浓度增大二氧化硫转化率,但反应是可逆反应,最后达到平衡状态;
C、降低温度反应速率减小;
D、 缩小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
【详解】
A、催化剂降低反应活化能,使用催化剂能显著增大反应速率,故A正确;
B、增大氧气浓度,可增大二氧化硫转化率,氧气转化率减小,反应是可逆反应,最后达到平衡状态时,二氧化硫转化率不能达到100%,故B错误;
C、降低反应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化学反应速率减慢,故C正确;
D、 缩小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反应物浓度,反应速率增大,故D正确。故选B。
31.第二周期第ⅤA族 弱于 H2O>H2Se>H2S > Br2+SO2+2H2O=2Br-+SO42-+4H+
【解析】
【分析】
(1)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布规律: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电子层数等于周期数以及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来回答;
(2)元素O、S、Se的氢化物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注意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故沸点变高。
(3)S2-的离子3个电子层,最外层8电子结构;同一周期中原子序数越大,金属性越弱,同一主族中,原子序数越大,非金属性越强,据此进行判断;
(4)将SO2气体通入溴水后,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据此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详解】
(1)阴影部分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5,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所以均是第ⅤA族的元素,氮元素的电子层数是2,所以氮是第二周期的元素,故氮元素位于第二周期第ⅤA族。同主族从上到下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减弱,所以酸性:H3PO4>H2AsO4;
(2)元素O、S、Se的氢化物都是分子晶体,相对分子质量越大,沸点越高,注意水分子间形成氢键,故沸点变高。元素O、S、Se的氢化物的沸点由高到低为:H2O>H2Se>H2S。
(3)S2-的离子3个电子层,最外层8电子结构,S2-的离子结构示意图为;Bi与Po处于同一周期,原子序数:Bi<Po,则金属性:Bi>Po;Te与Po处于同一主族,原子序数:Te<Po,则金属性:Te<Po,所以Bi和Te的金属性大小为:Bi>Te;
(4)Br2具有较强的氧化性,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二氧化硫与溴水反应生成硫酸和氢溴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O2+Br2+2H2O=4H++SO42-+2Br-。
32.氨基酸 葡萄糖 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盐析 变性
【解析】
【分析】
蛋白质的最终产物是氨基酸,淀粉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油脂的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蛋白质遇到浓的非重金属盐溶液能沉淀析出,是可逆的过程;蛋白质在受热、紫外线和酸、碱以及重金属盐溶液的作用下能失去生理活性,是不可逆的过程,据此分析.
【详解】
油脂、淀粉、蛋白质是三种重要的营养成分,它们都能水解。蛋白质的最终水解产物是氨基酸,淀粉的最终水解产物是葡萄糖,油脂的水解产物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蛋白质遇到浓的非重金属盐溶液能沉淀析出,称为蛋白质的盐析,是可逆的过程,加入水后蛋白质能重新溶解;
而蛋白质在受热、紫外线和酸、碱以及重金属盐溶液的作用下能失去生理活性,是不可逆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变性,不能在水中溶解.
【点睛】
本题考查糖类、油脂、蛋白质的组成和性质,易错点: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的区别。
33.BC ABC D C 低
【解析】
【分析】
(1)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是PM2、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物质是氟氯代烷;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是氮的氧化物;
(2)合金一大特点就是:合金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
【详解】
(1)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是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故造成酸雨的主要成分选BC;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是PM2、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故造成雾霾天气的主要因素选ABC;造成臭氧空洞的主要物质是氟氯代烷,故选D;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物质是氮的氧化物,故选C;
(2)合金熔点比其成分金属低。原子反应堆中常用钠钾合金,该合金在常温下为液态,说明合金的熔点比其成分金属的熔点低。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