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解析版)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6899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解析版)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6899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解析版)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6899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解析版)
展开
湖南省醴陵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上学期入学考试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不一定发生能量变化
B. 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吸热反应
C. 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ΔH > 0
D. 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无关
【答案】C
【解析】A、在化学反应过程中,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一定发生能量变化,A错误;B、破坏生成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大于破坏反应物全部化学键所需要的能量时,反应为放热反应,B错误;C、生成物的总能量大于反应物的总能量时,反应吸热,ΔH>0,C正确;D、ΔH的大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数有关系,D错误,答案选C。
2.在2A+B 3C+4D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
A. υ(A) = 0.5mol·L-1·s-1 B. υ(B) = 0.3 mol·L-1·min-1
C. υ(C) = 0.8mol·L-1·s-1 D. υ(D)= 1 mol·L-1·s-1
【答案】C
【解析】反应速率的单位相同,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除以对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
【详解】反应速率的单位相同,用各物质表示的反应速率除以对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A、v(A)=0.5mol•L-1•s-1,A的化学计量数为2,故==0.25 mol/(L•s);B、v(B)=0.2mol•L-1•min-1,B的化学计量数为1,故=0.15mol•L-1•min-1=0.025mol•L-1•s-1;C、v(C)=0.8mol·L-1·s-1,C的化学计量数为3,=0.267mol•L-1•s-1;D、v(D)=1 mol•L-1•min-1,D的化学计量数为4,故=0.25mol•L-1•min-1;所以反应速率v(C)>v(A)=v(D)>v(B),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难度不大,比较反应速率常用的两种方法:(1)归一法:将同一反应中的不同物质的反应速率转化成同一物质的反应速率,再较小比较;(2)比值法:用各物质的量表示的反应速率除以对应各物质的化学计量数,数值大的反应速率快。
比较反应速率时注意(1)反应速率的单位要相同(2)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的物质的量变化大,反应速率不一定快,反应速率是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的。
3.一定温度下,浓度均为1 mol/L的A2和B2两种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气体C,反应达平衡后,测得:c(A2)=0.58 mol/L,c(B2)=0.16 mol/L,c(C)=0.84 mol/L,则该反应的正确表达式为( )
A. 2A2+B22A2B B. A2+B22AB
C. A2+B2A2B2 D. A2+2B22AB2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开始A2和B2两种气体的浓度均为1mol/L,在密闭容器内反应生成气体C,达平衡后,测得:c(A2)=0.58mol/L,c(B2)=0.16mol/L,c(C)=0.84mol/L,故△c(A2)=1mol/L-0.58mol/L=0.42mol/L,
△c(B2)=1mol/L-0.16mol/L=0.84mol/L,△c(C)=0.84mol/L,故A2、B2、C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0.42mol/L:0.84mol/L:0.84mol/L=1:2:2,故该反应可表示为A2+2B2⇌2C,根据原子守恒可知,C为AB2,即表达式为A2+2B2⇌2AB2,故选D。
考点:考查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之间的关系
4.下列各组变化中,前者小于后者的是( )
①CH4(g)+2O2(g)===CO2(g)+2H2O(l) ΔH1
CH4(g)+2O2(g)===CO2(g)+2H2O(g) ΔH2
②2H2(g)+O2(g)═2H2O(l) ΔH1
H2(g)+O2(g)===H2O(l) ΔH2
③t ℃时,在一定条件下,将1 mol SO2和1 mol O2分别置于恒容和恒压的两个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状态时分别反应放出的热量
④CaCO3(s)===CaO(s)+CO2(g) ΔH1
CaO(s)+H2O(l)===Ca(OH)2(s) ΔH2
A. ①②③ B. ②④ C. ②③④ D. ③④
【答案】A
【解析】试题分析:①甲烷燃烧生成液体水放热大于甲烷反应生成气体水;焓变包含负号比较;△H1<△H2;②氢气和氧气反应相同条件下量不同反应热不同;焓变包含负号比较△H1<△H2;③恒容容器中反应进行过程中压强减小,恒压容器中反应过程中压强比恒容容器中大反应物转化率大;△H1<△H2;④碳酸钙吸热,氧化钙和水反应放热;焓变包含负号比较;△H1>△H2;综上所述:①②③符合;故选A。
考点:考查了反应热和焓变的相关知识。
5.通过以下反应均可获取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2H2O(l)═2H2(g)+O2(g)△H1=+571.6kJ•mol-1
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C(s)+H2O(g)═CO(g)+H2(g)△H2=+131.3kJ•mol-1
③甲烷与水反应制氢:CH4(g)+H2O(g)═CO(g)+3H2(g)△H3=+206.1kJ•mol-1.
A. 反应①中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B. 反应②为放热反应
C. 反应③使用催化剂,△H3减小
D. 反应CH4(g)═C(s)+2 H2(g)的△H=+74.8kJ•mol-1
【答案】D
【解析】①太阳光催化分解水制氢,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故A错误;②焦炭与水反应制氢 ΔH2>0,反应吸热,故B错误;使用催化剂,ΔH3不变,故C错误;根据盖斯定律,③-②得CH4(g)=== C(s)+2H2(g)的ΔH3= +74.8 kJ·mol–1,故D正确。
6.镍镉(NiCd)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充放电反应按下式进行:Cd(OH)2+2Ni(OH)2 Cd+2NiO(OH)+2H2O,由此可知,该电池放电时的负极材料是( )
A. Cd(OH)2 B. Ni(OH)2 C. Cd D. NiO(OH)
【答案】C
【解析】试题分析:总反应式是Cd+2NiOOH+2H2OCd(OH)2+2Ni(OH)2,由方程式可知,放电时,Cd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在原电池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则Cd为原电池的负极,故选C。
考点:考查原电池反应
7.对可逆反应4NH3(g)+5O2(g) 4NO(g)+6H2O(g),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达到化学平衡时4v正(O2)=5v逆(NO)
B. 若单位时间内生成x mol NO的同时,消耗x mol NH3,则反应达到平衡状态
C. 达到化学平衡时,若增大容器容积,则正反应速率减小,逆反应速率增大
D. 化学反应速率关系:2v正(NH3)=3v正(H2O)
【答案】A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有4v正(O2)=5v正(NO),故4v正(O2)=5v逆(NO)表示v正(NO)=v逆(NO),所以A项正确。生成NO和消耗NH3均为正反应的变化,叙述中未提及逆反应的情况,所以B项错误。由于反应物、生成物均为气体,故增大容器容积,正、逆反应速率都减小,所以C项错误。v正(NH3)∶v正(H2O)=2∶3,即 3v正(NH3)=2v正(H2O),所以D项错误。
8.断开1 mol AB(g)分子中的化学键,使其分解生成气态A原子和气态B原子时所吸收的能量称为A—B键的键能。已在H—H键的键能为436 kJ·mol-1,H—N键的键能为391 kJ·mol-1,根据热化学方程式N2(g)+3H2(g)===2NH3(g) ΔH=-92 kJ·mol-1,推求N≡N键的键能是( )
A. 431 kJ·mol-1 B. 946 kJ·mol-1 C. 649 kJ·mol-1 D. 1130 kJ·mol-
【答案】B
【解析】已知:H﹣H键能为436kJ/mol,H﹣N键能为391kJ/mol,令N≡N的键能为x,
对于反应N2(g)+3H2(g)=2NH3(g)△H=﹣92kJ/mol,
反应热=反应物的总键能﹣生成物的总键能,故x+3×436kJ/mol﹣2×3×391kJ/mol=﹣92kJ/mol
解得:x="946" kJ/mol,故选B.
9.电化学气敏传感器可用于监测环境中NH3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图所示,其中NH3被氧化为常见无毒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
B. 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
C. 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
D. 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
【答案】D
【解析】NH3被氧化为常见无毒物质即N2,则氨气在负极失去电子,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在正极氧气得电子,电极反应式为:O2+4e-+2H2O=4OH_,氢氧根离子在正极产生,在负极消耗,则溶液中OH-向电极a移动,A正确;电极b上发生还原反应,B正确;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NH3-6e-+6OH-=N2+6H2O,C正确;由得失电子守恒计算,理论上反应消耗的NH3与O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D错误。答案选D。
10.已知:2CO(g)+O2(g)===2CO2(g) ΔH=-566 kJ·mol-1
Na2O2(s)+CO2(g)===Na2CO3(s)+O2(g) ΔH=-226 kJ·mol-1
根据以上热化学方程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的燃烧热为283 kJ
B. 下图可表示由CO生成CO2的反应过程和能量关系
C. 2Na2O2(s)+2CO2(s)===2Na2CO3(s)+O2(g) ΔH>-452 kJ·mol-1
D. CO(g)与Na2O2(s)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数为6.02×1023
【答案】C
【解析】【详解】A、CO的燃烧热为283 kJ/mol,选项A不正确;B、题中图只能表示能量关系,不表示反应过程,选项B不正确;C、CO2由固态到气态需吸收能量,所以反应2Na2O2(s)+2CO2(s)====2Na2CO3(s)+O2(g)可知放出的能量小于226×2 kJ,即ΔH>-452 kJ/mol,选项C正确;D、由已知热化学方程式可得CO(g)+Na2O2(s)====Na2CO3(s),ΔH=-509 kJ/mol,当该反应放出509 kJ热量时,电子转移2 mol,即2×6.02×1023,选项D不正确。答案选C。
11.乙醇的燃烧热为ΔH1,甲醇的燃烧热为ΔH2,且ΔH10.3) (5). 1.5 (6). 小于 (7). 等于
【解析】(1)平衡时生成物的浓度幂之积之反应物浓度的幂之积;(2)由图可知反应体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增加;(3)依据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的过程分析和反应速率变化判断,达到平衡状态反应是可逆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同,速率之比等于化学方程式计量数之比;(4)由提供的数据可知,与表格中20分钟时各物质的浓度完全相同时,所以生成D、E的量为0.5-0.2=0.3mol,A的量要够转化所以A的量不小于0.3mol;(5)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来求a的值;(6)最高点达平衡状态,温度升高B的转化率减小,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
【详解】(1)由表可知40分钟达平衡状态,结合平衡浓度和平衡常数概念计算,所以K==0.25;(2)30nim后,BDE都增加,由图可知反应体系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的量都增加,可能增大反应物B的量,平衡正向移动,导致反应物和生成的物质的量都增加,或按变化量同时改变反应物和生成物,a.通入一定量的B平衡正向进行,BDE增大,故a符合;b.加入一定量的固体A不影响平衡移动,BDE不变,故b不符合;c.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适当缩小容器的体积,平衡不动,故c不符合;d.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反应体系温度,平衡正向进行,B减小,故d不符合;e.同时加入0.2molB、0.1molD、0.1molE,BDE浓度增大,故e符合;故选:ae;(3)A(s)+2B(g)D(g)+E(g)△H=QkJ/mol;反应前后气体体积不变;①B的反应速率不能为0;②B的反应速率和DE反应速率达到平衡状态不能相同;③DE变化速率 相同,图象不符;④DE速率相同,图象表示的是逆向进行,B反应速率增大,DE反应速率减小,故④正确;故答案为:④;(4)由提供的数据可知,与表格中20分钟时各物质的浓度完全相同时,所以生成D、E的量为0.5-0.2=0.3mol,A的量要够转化所以A的量不小于0.3mol,大于等于0.3mol;
(5) A(s)+2B(g)D(g)+E(g)
起始量 3.0mol amol 0mol
平衡量 3-0.5×2 a+0.50 0.50mol
=0.25,解得a=1.5;(6)最高点达平衡状态,温度升高B的转化率减小,所以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即Q小于0,故答案为:小于;等于。
【点睛】本题是一题综合考查题,涉及化学平衡常数的计算、化学反应的转化、根据平衡常数求解以及图象问题,难度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