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上海市虹口区鲁迅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等级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上海市虹口区鲁迅中学2019-2020学年
高二上学期第一次等级考试题
一.选择题
1.若要在高倍镜下测得蚕豆叶下表皮保卫细胞的长度,下列操作不必要的是
A. 标定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 B. 调节物像至清晰
C. 转动目镜调整测微尺的方向 D. 调节光源使亮度达到最高
【答案】D
【解析】
【详解】不同放大倍数下,目镜测微尺每小格所代表的长度不同,所以应标定目镜测微尺每格长度,A正确;换用高倍镜后需要调节物像至清晰,B正确;测量过程中常需转动目镜,以使测微尺与保卫细胞的长径平行,C正确;在使用高倍镜时,调节反光镜或光圈使视野明亮,获得清晰的物像即可,无需使亮度达到最高,D错误。
2.无机盐在生物体内起重要作用。下列关于无机盐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缺钙易导致人体肌肉抽搐
B. 缺锌易造成人体生长发育不良
C. 缺铁易引起人体贫血
D. 人体内的无机盐都以离子状态存在
【答案】D
【解析】
【详解】缺钙易导致人体肌肉抽搐,A正确;缺锌易造成人体生长发育不良,B正确;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铁易引起人体贫血,C正确;人体内的无机盐大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D错误。
3.以下代谢过程,在高等动物、植物体内都可以发生的是
A. 葡萄糖→糖原 B. 葡萄糖→淀粉
C. 葡萄糖→脂肪 D. 葡萄糖→纤维素
【答案】C
【解析】
【详解】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多糖,葡萄糖→糖原只能发生在动物细胞中,A错误;淀粉、纤维素是植物细胞特有的多糖,葡萄糖→淀粉以及葡萄糖→纤维素只能发生在植物细胞中,BD错误;葡萄糖是动植物细胞中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动植物细胞中良好的储能物质,葡萄糖→脂肪可发生在动植物细胞中,C正确。
故选C。
4.图为氨基酸的结构示意图。氨基酸作为能源物质时,在酶的作用下脱去一个化学基团,该基团可转化为尿素排出体外,该化学基团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答案】A
【解析】
【详解】蛋白质的代谢产物是:水、二氧化碳、尿素,其中尿素含氮,是较好的土壤氮肥,因此该化学基团应是①(氨基)。故选A。
5.以下关于人体的物质基础的叙述正确的是
A. 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葡萄糖 B. 脂肪、糖原均是人体的储能物质
C. DNA和RNA都是人体的遗传物质 D. 蛋白质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
【答案】B
【解析】
【详解】人体中含量最多的有机物是蛋白质,A错误;脂肪是动植物细胞良好的储能物质,糖原是动物细胞特有的储能物质,B正确;细胞生物既含有DNA又含有RNA,故人体的遗传物质是DNA,C错误;糖类是人体主要的能源物质,D错误。
故选B。
6.一般认为,类固醇激素的跨膜运输方式如图模式 1。 研究发现,在昆虫体内的一种类固醇激素跨膜进入细胞需要转运蛋白,如模式 2。则该类固醇激素的跨膜运输方式是
A. 自由扩散
B. 协助运输
C. 主动运输
D. 胞吞胞吐
【答案】B
【解析】
【详解】分析题图可知:模式①为自由扩散,物质由高浓度→低浓度运输,不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模式②为协助扩散,物质由高浓度→低浓度运输,需要载体,不消耗能量,B正确。
7.将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浸润在一定浓度的蔗糖溶液中,1分钟后进行显微观察,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L是细胞壁
B. M中的溶液渗透压大于N中的溶液渗透压
C. M的颜色变深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
D. 一定范围内蔗糖浓度越高N的空间越大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以上分析已知,图中L是细胞壁,A正确;此时细胞因失水正处于质壁分离状态,M中的溶液渗透压应该小于或等于N中的溶液渗透压,B错误;原生质层具有选择透过性,水分子可以通过原生质层,但是M中色素分子不能透过原生质层,而原生质层由细胞膜、细胞质和液泡膜组成,因此M的颜色变深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关,C正确;一定范围内,蔗糖浓度越高,细胞失去的水分越多,质壁分离现象越明显,则N的空间越大,D正确。
8.水绵和颤藻的相同之处是()
A. 都有拟核能进行细胞分裂
B. 都有核糖体能合成蛋白质
C. 都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
D. 细胞大小相近都是丝状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水绵是一种低等植物,属于真核生物,有成形的细胞核,但是没有拟核,A错误;水绵和颤藻都是细胞生物,都含有核糖体,都可以合成蛋白质,B正确;颤藻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体,C错误;水绵和颤藻细胞的形态大小不同,其中水绵细胞较大呈圆筒状,颤藻细胞较小呈圆扁状,D错误。
9.临床上可利用噬菌体来抑制绿脓杆菌感染, 帮助严重烧伤病人度过感染关。 这是因为噬菌体是
A. 动物病毒 B. 植物病毒
C. 细菌病毒 D. RNA 病毒
【答案】C
【解析】
【详解】噬菌体是一种专门感染细菌的细菌病毒,它不能感染动物和植物,A、B错误,C正确。噬菌体是一种DNA病毒,体内只有一种核酸即只有DNA,D错误。
10.下列各项疾病中,病原体与图同类的是
A. 红绿色盲 B. 乙型肝炎 C. 肺结核病 D. 脚气病
【答案】C
【解析】
【详解】红绿色盲属于遗传病,不是病原体引起的,A错误;乙型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的,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与图示病原体结构不同,B错误;肺结核病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结核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细胞壁、鞭毛和拟核等结构,与图示病原体结构类似,C正确;脚气病是因真菌病原体引起的疾病,而图示为原核细胞结构,D错误。
故选C。
11.下图是ATP结构示意图,下列关于该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 ①表示腺苷 B. ②表示ADP
C. ③表示高能磷酸键 D. ③比④更容易断裂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分析可知,①表示腺嘌呤碱基,A错误;②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和一分子核糖组成的,表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B错误;③④均表示高能磷酸键,远离腺苷的高能磷酸键④更容易断裂,C正确,D错误。
故选C。
12.逃生演练中,某同学作出逃生反应的部分机制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警报声感受器X位于人体肌肉内 B. 若传出神经受损,听不到警报声
C. 逃生反应有多个神经中枢参与 D. 若传出神经受损,不影响肌肉收缩
【答案】C
【解析】
【详解】警报声感受器X位于人的耳蜗中,A错误;由题图可知,若传出神经受损,不影响听觉,B错误;由题图可知,逃生反应有大脑皮层和脊髓等神经中枢参与,C正确; 由于题图可知,传出神经受损,影响肌肉收缩,D错误。 故选C。
13.赫尔希和蔡斯用同位素标记实验证明噬菌体(图)的遗传物质是DNA。该实验成功的关键之一是用32P标记了( )
A. ① B. ②
C. ③ D. ①和③
【答案】B
【解析】
【详解】噬菌体的组成是蛋白质外壳和遗传物质DNA,蛋白质含有的元素是C、H、O、N、S;DNA含有的元素是C、H、O、N、P,在应用同位素标记标记时应该标记蛋白质和DNA的特有元素即S、P,它们的同位素分别是35S、32P,故应该用32P标记DNA即图中②结构,B正确。故选B。
14.人体口腔中生活着一定数量的链球菌,其分泌的过氧化氢对一些病原菌有抑制作用,这种免疫方式属于( )
A. 非特异性免疫 B. 人工免疫
C. 二次免疫 D. 特异性免疫
【答案】A
【解析】
【详解】人体口腔中生活着一定数量的链球菌,能分泌过氧化氢,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即由皮肤、黏膜及其分泌物组成,A正确。
故选A。
15.器官移植不仅会发生细胞(免疫)性排斥反应,也会产生体液(免疫)性排斥反应。所以在器官移植后,若要排除“排斥反应”,则需要检测
①致敏 T 细胞 ②抗体 ③淋巴因子
A. 仅① B. 仅② C. ①②③ D. ①③
【答案】C
【解析】
【详解】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主要依靠浆细胞产生抗体“作战”。细胞免疫主要依靠效应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作战”;淋巴因子是活化的T细胞产生的。在体液免疫过程中,B细胞在接受的抗原刺激后,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会进行一系列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产生抗体)和记忆细胞。根据题干中信息,器官移植不仅会发生细胞(免疫)性排斥反应,也会产生体液(免疫)性排斥反应,所以在器官移植后,若要排除“排斥反应”,致敏T细胞、抗体、淋巴因子都需要检测。
16.如图表示小萌同学在实验室培养大肠杆菌过程中的部分操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①②③步骤需要在酒精火焰旁操作
B. 培养基中必须含碳源、无机盐和水
C. ③步骤接种环多方向划线便于估计细菌数量
D. 接种结束后,将④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
【答案】C
【解析】
【详解】A、①②③步骤操作时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防止被杂菌污染,A正确;
B、培养基的营养成分必须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和水,B正确;
C、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使下一次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上次划线的未端,从而通过多方向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种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菌落,C错误;
D、划线接种结束后,将平板倒置后放入培养箱中培养,有利于表面的水分更好的挥发和防止皿盖上的水珠落入培养基造成污染,D正确。
故选C。
17.研究者用四种常用抗生素(青霉素PEN,氨苄西林AMP,红霉素ERY,万古霉素VAN)对11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最小抑制浓度(MIC)的研究,结果如下图。据图判断治疗金黄色葡萄球菌最有效的抗生素是( )
A. 青霉素PEN
B. 氨苄西林AMP
C. 红霉素ERY
D. 万古霉素VAN
【答案】D
【解析】
【详解】图中自变量是不同的抗生素,因变量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最小抑制浓度,可以看出万古霉素VAN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抑制作用最强,其在该菌浓度最低时就会抑制,D正确。
故选D。
18.下表为某培养基配方,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牛肉膏 | 蛋白胨 | 乳糖 | 蔗糖 | 琼脂 | K2HPO4 | 伊红 | 美蓝 | 蒸馏水 | pH |
5g | 10g | 5g | 5g | 2g | 2g | 0.4g | 0.065g | 1000 | 7.2 |
A. 提供碳源的只有蔗糖
B. 该培养基中需加入生长因子
C. 牛肉膏、蛋白胨均可提供氮源
D. 该培养基可特定培养自生固氮菌
【答案】C
【解析】
【详解】AC、牛肉膏、蛋白胨均可用于提供碳源和氮源,A错误、C正确;
B、该培养基中含有各种营养成分,不需加入生长因子,B错误;
D、该培养基含有含氮有机物,不能用于培养自生固氮菌,D错误。
故选C。
19.某异养自生固氮菌能将大气中的氮还原成氨,若在实验室中分离土壤中的该菌,则配制培养基时,一般不需要加入的物质是
A. 蒸馏水 B. 葡萄糖 C. 氯化钠 D. 蛋白胨
【答案】D
【解析】
【详解】A、培养该菌时,需要加入蒸馏水,A不符合题意;
B、该微生物为异养生物,需要葡萄糖作为碳源,B不符合题意;
C、培养该微生物需要无机盐,故需要加入氯化钠,C不符合题意;
D、该微生物可以自己固氮,不需要加入氮源,故不需要加入蛋白胨,D符合题意。
故选D。
20.通过微生物的实验室培养,筛选获得具有高效降解土霉素能力的菌株。表为各菌株在以土霉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的生长情况,应选择进一步培养的菌株是
A. T1 B. T2 C. T4 D. ZC-3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表中可以看出,在以土霉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土霉素的浓度为50mg/L和100mg/L时,生长情况最好的都是T4,应选择进一步培养的菌株是T4,C正确。
二.综合题
(一)分析有关细胞的资料,回答问题。
21.图1、图2、图3分别是三类生物的结构模式图。
(1)图1、图2、图3依次代表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_。
A.原核生物、真核生物、病毒 B.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
C.原核生物、病毒、真核生物 D.病毒、原核生物、真核生物
(2)图1与图2两种类型的生物最主要的区别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1、图2、图3中的结构⑧、⑨、⑩中都含有物质成分是_____________。
A.蛋白质 B.脂肪 C.多糖 D.核酸
(4)如图1代表的某类吞噬细胞,则其吞噬作用主要依赖于结构①的____________特性,而为其提供能量的结构有___________(填编号)。
(5)若要培养图2代表的生物,通常情况下,培养基中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机盐、生长因子、水。为了能进一步确定其是否是大肠杆菌,则可在培养基中额外加入___________来确定,如有菌落呈有___________,则证明有大肠杆菌的存在。
【答案】 (1). B (2). 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 D (4). 流动性 (5). ② (6). 碳源 (7). 氮源 (8). 伊红、美蓝 (9). 黑色
【解析】
【详解】(1)由以上分析知,图1、图2、图3代表的生物分别是真核生物、原核生物、病毒。
(2) 图1是真核细胞,图2是原核细胞,两种类型的生物最主要的区别在于有无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3)图1中的⑧是染色质、主要由DNA(核酸中的一种)和蛋白质构成,图2中的⑨是不成形的细胞核、是原核细胞中DNA(核酸中的一种)集中的区域,图3中的⑩是核酸,所以图1、图2、图3的结构⑧、⑨、⑩中都含有的物质成分是核酸。
(4)如图1代表的某类吞噬细胞,则其吞噬作用主要依赖于结构①细胞膜的流动性,而为其提供能量的结构有②线粒体(在有氧呼吸的第二、第三阶段的场所)和4细胞质基质(有氧呼吸第一阶段和无氧呼吸的场所)。
(5)图2代表的生物是细菌,培养细菌的培养基中含有碳源、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水;利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可用来培养和鉴定大肠杆菌,菌落呈黑色并带有金属光泽,这种培养基称为鉴别培养基。
(二)回答下列关于微生物和酶的问题。
22.高温淀粉酶在大规模工业生产中有很大的实用性。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下图所示。
(1)嗜热菌属于古细菌,下列对嗜热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嗜热菌因生活在极端环境下,故为古细菌
B.嗜热菌的蛋白质、核酸等物质能耐高温,但不耐高压
C.嗜热菌对青霉素不敏感,原因是细胞壁的组成不同
D.嗜热菌含有核糖体、线粒体等细胞器
(2)①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②过程是为了_________。
(3)Ⅰ号培养基称为__________(按功能分);该培养基中除了加入淀粉外,还需加入另一种重要的营养成分的是( )。
A.琼脂 B.葡萄糖 C.硝酸铵 D.碳酸氢钠
(4)I号培养基和II号培养基图采用了不同的接种方式,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一般对配制的培养基采用高压灭菌,其中“高压”是为了____________。
在高温淀粉酶运用到工业生产前,需对该酶的最佳温度范围进行测定。下图中的曲线①表示酶在各种温度下酶活性相对最高酶活性的百分比。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由此得到的数据为酶的热稳定性数据,即图中的曲线②。
(5)根据图中的数据,判断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___________。
A.40℃一50℃ B.50℃一60℃
C.60℃一70℃ D.70℃-80℃
(6)据图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________。
A.该酶只能在最佳温度范围内测出活性
B.曲线②35℃数据点是在80℃时测得的
C.曲线①表明80℃是该酶活性最高的温度
D.曲线②表明该酶的热稳定性在70℃之后急剧下降
【答案】 (1). AC (2). 梯度稀释 (3). 筛选单菌落 (4). 选择 (5). C (6). 稀释涂布平板法 (7). 平板划线法 (8). 杀死培养基中的细菌芽孢 (9). C (10). C
【解析】
【详解】(1)A、古细菌是一类很特殊的细菌,多生活在极端的生态环境中,具有原核生物的某些特征,科学家在深海的火山口等极端特殊的环境中发现了古细菌,说明古细菌的适应能力很强,A正确;
B、嗜热菌的蛋白质、核酸等物质能耐高温,常常生存在海底的火山口,所以耐高压,B错误;
C、青霉素主要是破坏细菌的细胞壁,而细菌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古细菌细胞壁不含肽聚糖,C正确;
D、嗜热菌是原核生物,不含线粒体,D错误。
故选:AC。
(2)据图分析:①是过程是梯度稀释,②过程是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目的是筛选单菌落。
(3)图中Ⅰ为选择培养基,因其营养物质主要有碳源、氮源水和无机盐等,所以需要添加氮源硝酸铵,故选:C。
(4) Ⅰ号培养基上的接种方式为稀释涂布平板法, II号培养基的接种方式为平板划线法,细菌芽孢是在极端环境中产生的,具有耐高温等特点,只有用高温高压,才能杀死细菌芽孢,防止培养基污染。
(5)根据题意可知,使用该酶的最佳情况是相对酶活性(酶活性与酶最大活性的百分比)和残余酶活性都较高的时候,从曲线图中可以看出温度为60℃~70℃时,相对酶活性和残余酶活性都较高,因此该酶使用的最佳温度范围是60℃~70℃,故选:C。
(6)酶活性受温度影响,在不同的温度下,都可以测定酶的活性,A错误;由曲线①可知,该酶的最适温度是80℃,曲线②中的数据是将酶在不同温度下保温足够长的时间,再在酶活性最高的温度下测其残余酶活性,对于B选项而言是将该酶在35℃下上时间保存,然后在80℃下测定该酶活性,B正确,C错误;曲线②显示,酶的热稳定性从30℃开始不断下降,在70℃后,急剧下降,D正确,故选C。
(三)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问题。
(二)回答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问题。
某化工厂的污水池中,含有一种有害的、难于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研究人员用化合物A、磷酸盐、镁盐以及微量元素配制的培养基,成功地筛选到能高效降解化合物A的细菌(目的菌)。实验的主要步骤如图所示。
23. 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________,这种培养基属于________培养基。
24. “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是来自培养基中的________,同时,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________。
25. 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_______的培养液,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________。
26. 转为固体培养基培养时,常采用_________的方法接种,获得单菌落后继续筛选。
27. 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操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其正确顺序为 。
①溶解 ②调pH值 ③定容 ④包扎 ⑤培养基的分装 ⑥称量 ⑦灭菌
A. ①②⑥⑤⑦③④ B. ⑥①③②⑤④⑦
C. ⑥①②⑤④⑦③ D. ①②⑤④⑥⑦③
28. 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_______处理后,才能倒掉,这样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
【答案】23. (1). 筛选目的菌 (2). 选择
24. (1). 化合物A (2). 异养需氧型
25. (1). 减少 (2). 增加
26. 平板划线(稀释平板涂布法) 27. B
28. (1). 灭菌 (2). 杀死培养基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解析】
实验室中目的菌株的筛选的原理:人为提供有利于目的菌株生长的条件(包括营养、温度、pH等),同时抑制或阻止其他微生物生长。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操作顺序如下:称量、溶化、调节pH、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等。
【23题详解】
由题意可知,本实验是分离出能够高效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的菌种,所以培养基中加入化合物A的目的是筛选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的菌种,这种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
【24题详解】
分析培养基配方可知,目的菌”生长所需的氮源和碳源都来自培养基中的化合物A,实验需要振荡培养,由此推测“目的菌”的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
【25题详解】
由于“目的菌”有降解的有机化合物A的作用,所以培养若干天后,应选择培养瓶中化合物A含量减少的培养基,接入新的培养液中连续培养,使“目的菌”的数量进一步增加。
【26题详解】
在转为固体培养基培养时,常采用平板划线法接种,以培养获得由单个细胞繁殖来的菌落。
【27题详解】
在培养基的配制过程中,根据微生物的生长需要,称量不同的营养物质,然后溶化、调整PH、培养基的分装、加棉塞、包扎、灭菌、定容等,所以正确的顺序是⑥①②⑤④⑦③,故选B。
【28题详解】
实验结束后,使用过的培养基应该进行灭菌处理后,才能倒掉,以便杀死培养基上残留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
(四)回答下列有关人类遗传病及其信息传递的问题
29.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是新生儿中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受基因A/a控制。图15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家系图。
(1)根据图可以判断,该疾病的遗传类型是__________。
A.X连锁显性遗传病 B.X连锁隐性遗传病
C.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D.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该家族中母亲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若再怀一胎,胎儿患病的概率是__________。
(3)下列措施中能够对该疾病起到预防作用的有__________。
A.禁止近亲结婚 B.胎儿性别筛查
C.婴儿甲状腺激素检测 D.胎儿基因诊断
(4)经检测发现该患者促甲状腺激素高于正常水平,若给患儿补充甲状腺素,其病症会缓解。下列对造成该症状原因的猜想合理的是__________。
A.甲状腺受体功能缺陷 B.甲状腺素分泌过多
C.甲状腺素分泌不足 D.甲状腺素合成不足
【答案】 (1). D (2). Aa (3). 0.25 (4). ACD (5). ACD
【解析】
【详解】(1)分析甲状腺功能减退症患儿家系图,父母均不患病,子女都患病可知,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2)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父母基因型均为Aa,子一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AA:Aa
aa=1:2:1,aa表现为患者,所以再怀一胎,胎儿患病的概率是1/4。
(3)近亲(或称亲缘关系)是指三代或三代以内有共同的血缘关系。如果他们之间通婚称为近亲婚配。他们双方有太多相似的遗传因子,如果这一基因按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方式,其子女就可能因为是突变纯合子而发病。因此,近亲婚配增加了某些隐性遗传疾病的发生风险,A正确;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与性别无关,在男女中患病概率相同,B错误;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先天性甲状腺功能減退症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因此可对婴儿甲状腺激素检测来预防监测该病,C正确;该病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可通过胎儿基因诊断来预防监测该病,D正确。
(4)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另外根据题干信息给患儿补充甲状腺激素,其病症会缓解,可推测甲状腺功能減退症患者的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应不足,而不是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其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患者甲状腺激素合成或分泌不足,促甲状腺激素高于正常水平,推测患者的甲状腺受体功能可能存在缺陷,ACD正确,B错误。
故选AC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