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春季学期4月线上检测试卷
展开
湖北省宜昌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春季学期4月线上检测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 .制作葡萄醋时,必须控制的发酵条件是( )A .温度 18 ~ 25 ℃,适时通气B .温度 18 ~ 25 ℃,隔绝空气C .温度 30 ~ 35 ℃,隔绝空气D .温度 30 ~ 35 ℃,适时通气2、利用酵母菌酿酒时,从开始便持续向发酵罐内通入无菌空气,结果是( )A .酵母菌大量死亡,酒精减产B .酵母菌数量不多,酒精产量不变C .酵母菌数量增多,酒精减产D .酵母菌数量增多,不产生酒精3、下列关于果酒制作过程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应先去除葡萄的枝梗,再冲洗,这样洗得彻底 B .使发酵装置的温度维持在 20 ℃左右最好C .在发酵过程中,需从充气口不断通入空气D .由于酵母菌的繁殖能力很强,因此不需对所用装置进行消毒处理 4、在制作果酒的过程中,在不同时间内取发酵液样品,发现发酵液的 pH 一直下降,原因是( )A .酵母菌进行有氧和无氧呼吸时,均产生 CO2 ,溶于发酵液中,使 pH 下降B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酒精呈酸性C .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D .乳酸菌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呈酸性5、在果酒制作实验结束时要检验是否有酒精产生,正确的操作步骤是( )A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和重铬酸钾的混合液B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重铬酸钾,混匀后滴加硫酸C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D .先在试管中加入适量的发酵液,然后再加入硫酸,混匀后滴加重铬酸钾,并加热6、下列有关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葡萄汁要装满发酵瓶,造成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B .在葡萄酒发酵过程中,每隔 12 h 左右打开瓶盖一次,放出 CO2C .果酒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30 ℃,果醋发酵过程中温度控制在 20 ℃D .在果醋发酵过程中,适时通过充气口充入氧气,有利于醋酸菌的代谢7、下列关于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原理、发酵过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果酒和果醋的发酵菌种不同,但代谢类型相同B .制作果酒和果醋时都应用 70% 的酒精对发酵瓶消毒C .变酸果酒的表面观察到的菌膜可能是醋酸菌的菌落D .果酒和果醋的制作可用同一装置,但需控制不同发酵条件8、在制作泡菜时,大蒜、生姜及其他香辛料要放在( )A.坛底 B.坛中间 C.坛表面 D.与泡菜混合均匀,分布在整个坛内9、将接种有乳酸菌的牛奶100 mL各4份分别装在100 mL、200 mL、300 mL,和400 mL的烧瓶内,将口密封,置于适宜温度下培养。24 h后产生乳酸最多的是 ( )A.100 mL B.200 mL C.300 mL D.400 mL10、下列关于亚硝酸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亚硝酸盐为白色粉末,易溶于水 B.亚硝酸盐的分布广泛,其中蔬菜中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约为4 mg/kgC.咸菜中的亚硝酸盐的平均含量在7 mg/kg以上,所以尽量少吃咸菜D.亚硝酸盐具有防腐作用,所以在食品中应多加些以延长食品的保质期11、在泡菜的制作过程中,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按照清水与盐的质量比为4:1的比例配制盐水B.乳酸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C.盐水入坛前要煮沸冷却,以防污染D.在坛盖边沿的水槽中要注满水,以保证坛内的无氧环境12、在盐酸酸化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一1一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A.血红色染料 B.棕色染料 C.玫瑰红色染料 D.桃红色染料13、乳酸菌培养液中常含有一定浓度的葡萄糖,但当葡萄糖浓度过高时,反而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原因是 ( )A.碳源供应太充足 B.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C.改变了乳酸菌的pH D.葡萄糖不是乳酸菌的原料14、下列有关细菌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细菌没有细胞器,只能进行无氧呼吸 B.细菌的蛋白质合成在自身的核糖体上进行C.细菌的代谢终产物都是CO2和H2O D.细菌的储藏性颗粒是蛋白质、淀粉、脂肪15、在制备泡菜样品处理液时,对滤液起到净化作用的是( )A.氢氧化铝乳液 B.氢氧化钠溶液C.氯化镉溶液 D.氯化钡溶液16、制作泡菜的过程实际上是应用了乳酸菌的呼吸作用。将原料放入泡菜坛后应当怎样处理才能得到可口的泡菜?( )A.马上密闭,保持30~40℃B.一直通风,不封闭,保持30~40℃C.先通风后密闭,保持30~40℃D.马上密闭,保持60℃以上17、下列关于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原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亚硝酸盐经一定方式显色反应后呈玫瑰红色B.显色反应后亚硝酸盐的理化性质没有发生改变C.不同浓度的亚硝酸盐显色深浅不同D.样品液显色后,通过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比色,可大致估算出样品液中亚硝酸盐的含量18、下列关于微生物的营养,说法正确的是( )A.同一种物质不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B.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C.除水以外的无机物仅提供无机盐D.无机氮源也可能提供能量19、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或消毒方法依次是( )①化学消毒 ②灼烧灭菌 ③干热灭菌 ④紫外线消毒 ⑤高压蒸汽灭菌 ⑥巴氏消毒A.⑤③②①④⑥ B.①②③④⑤⑥C.⑥②③④①⑤ D.③④②①⑥⑤ 20、做“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实验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高压灭菌加热结束时,打开放气阀使压力表指针回到零后,开启锅盖B.倒平板时,应将打开的皿盖放到一边,以免培养基溅到皿盖上C.为了防止污染,接种环经火焰灭菌后应趁热快速挑取菌落D.用记号笔标记培养皿中菌落时,应标记在皿底上21、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法操作的叙述,错误的是( )A.第一步灼烧接种环是为了避免接种环上可能存在的微生物污染培养物B.每次划线前,灼烧接种环是为了杀死上次划线结束后,接种环上残留的菌种C.在每一区域内划线时,接种环上的菌种直接来源于菌液D.划线结束后,灼烧接种环能及时杀死接种环上的菌种,避免细菌污染环境和感染操作者22、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纯化大肠杆菌时( )①可以用相同的培养基 ②都需要使用接种针进行接种 ③都需要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接种 ④都可以用来计数活菌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23、11.下列有关培养基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培养基是为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提供营养的基质B.培养基都只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C.固体培养基中加入少量水即可制成液体培养基D.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时,可以形成肉眼可见的单个细菌24、防止杂菌入侵,获得纯净的培养物,是研究和应用微生物的前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室里可以用紫外线或化学药物进行消毒B.在实验室中,切不可吃东西、喝水,离开实验室时一定要洗手,以防被微生物感染C.接种环、接种针等金属用具,直接在酒精灯火焰的内焰部位灼烧灭菌D.使用后的培养基丢弃前一定要进行灭菌处理,以免污染环境25、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步骤是( )A.计算、称量、倒平板、溶化、灭菌B.计算、称量、溶化、倒平板、灭菌C.计算、称量、溶化、灭菌、倒平板D.计算、称量、灭菌、溶化、倒平板26、下列关于制备牛肉膏蛋白胨固体培养基的理解,错误的是( )A.将牛肉膏连同称量纸一起放在烧杯中加热溶化是因为牛肉膏比较黏稠B.在称量牛肉膏和蛋白胨时动作要迅速,称后要及时盖上瓶盖C.因为灭菌的目的相同,故对培养基和培养皿的灭菌方法也相同D.在加热熔化琼脂过程中要不断搅拌以防止琼脂糊底而导致烧杯破裂27、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接种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A.在操作的每一步以及每次划线前都要灼烧接种环B.待接种环冷却后再伸入菌液中沾取一环菌液C.沾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的划线与第一区的划线相连28、下列有关稀释涂布平板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A.涂布前,应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B.取少量稀释后的菌液滴加到培养基表面C.每次涂布后要将涂布器末端浸在盛有70%酒精的烧杯中D.任一稀释度的菌液都可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29、下列有关细菌培养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琼脂固体培养基上长出的单个菌落含有多种细菌B.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抑制真菌而促进细菌生长C.向液体培养基中通入氧气能促进破伤风杆菌的生长D.同一种物质可能既作碳源又作氮源30、下列有关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获得纯净培养物的关键是防止杂菌污染B.倒置平板可防止培养皿盖上的冷凝水滴落造成污染C.倒平板时将培养皿的盖拿开,以便于将锥形瓶中的培养基倒入培养皿D.检验培养基是否被杂菌污染的最有效方法是将未接种的培养基放在恒温箱中培养31、下列关于分解尿素的细菌,说法正确的是( )A.以尿素作为唯一碳源B.能分解尿素的原因是能合成并分泌蛋白酶C.环境中含有大量的尿素诱导该细菌产生了分解尿素的特性D.以尿素为唯一氮源且添加了酸碱缓冲剂的培养基来培养该细菌后不会使酚红指示剂变红32、在以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大部分微生物无法生长;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可以抑制细菌和放线菌;在培养基中加入10%酚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利用上述选择培养基依次能从混杂的微生物群体中分离出( )A.乳酸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B.分解尿素的细菌、大肠杆菌、放线菌C.分解尿素的细菌、霉菌、放线菌D.固氮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放线菌33、在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中,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的是A.水螅 B.神经细胞 C.草履虫 D.卵细胞34、在观察水绵细胞时,将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物像大小、细胞数目和视野亮度的变化是A.变大、变多、变亮 B.变大、变少、变暗C.变小、变多、变亮 D.变小、变多、变暗35、所有原核细胞都具有A.线粒体和核糖体 B.细胞膜和叶绿体 C.内质网和中心体 D.细胞膜和核糖体36、下列哪种生物体不是由细胞构成的A.变形虫 B.大肠杆菌 C.衣藻 D.烟草花叶病毒37、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的形态结构千差万别,但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和与遗传有关的核物质。这反映了细胞的A.差异性 B.统一性 C.多样性 D.单一性38、禽流感病毒与大肠杆菌最明显的区别是A.有无成形的细胞核 B.有无细胞结构 C.有无细胞壁 D.有无遗传物质39、下列各组生物中,具有细胞结构而没有核膜的是 A.SARS病毒、颤藻、念珠藻 B.乳酸菌、蓝细菌、大肠杆菌C.鱼的红细胞、植物叶肉细胞 D.人的皮肤上皮细胞、噬菌体40、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装片的顺序是①转动转换器把低倍镜移走,换上高倍镜 ②在低倍镜找到目标 ③将目标移到视野的中央 ④调节细准焦螺旋和反光镜,直到视野适宜,物象清晰为止A.②③④① B.②③①④ C. ②④①③ D. ③④②①41、下列四组生物中,都属于原核生物的一组是A.病毒和青霉菌 B.破伤风杆菌和蓝藻 C.衣藻和变形虫 D.草履虫和酵母菌 4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的各种反射活动都需要多个细胞的参与,不可能由一个细胞独立完成,因此,细胞不可能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B.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包括从原子、分子到生物圈的各个层次C.原核生物中既有自养生物,又有异养生物D.SARS、蓝藻和酵母菌都具有细胞质43、在“细胞学说”最初创立时,其主要内容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一切动物和植物都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及其产物构成B.细胞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有机体,具有自己的生命C.细胞对与其他细胞共同构成的整体的生命起作用D.1665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虎克发现了细胞,并创立了细胞学说44、细胞的统一性体现在( )①细胞都有相似的基本结构,如细胞膜、细胞质、DNA分子等 ②真核细胞细胞核内染色体中含有DNA,原核细胞拟核中含有DNA ③真核细胞多种多样,原核细胞多种多样,而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又不一样A.① B.② C.①② D.①②③45、某单细胞生物,体内不具有叶绿体但有叶绿素,它最可能是( )A.真核生物 B.异养生物C.无核膜的生物 D.有线粒体的生物46、对于下列各结构在生物中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叶绿体 ②染色体 ③核膜 ④核糖体 ⑤细胞壁 ⑥拟核A.菠菜和发菜体内都含有①③④⑤B.①~⑤在绿藻体内都存在C.除①②③外其他都在颤藻的体内存在D.大肠杆菌和蓝藻共有的是④⑤⑥47、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H1N1病毒虽不具有细胞结构,但其体内也存在遗传物质B.大肠杆菌和酵母菌的体内都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C.植物细胞存在核酸、蛋白质、细胞核和细胞壁等物质或结构D.蓝藻体内没有叶绿体,但含有藻蓝素和叶绿素48、在使用高倍镜观察酵母菌和大肠杆菌时( )A.都可以观察到细胞壁、细胞核B.都可以观察到核糖体C.若发现视野上方较暗下方较亮,应调节反光镜D.在换用高倍镜之后,只能用粗准焦螺旋调焦49、下列为与显微镜操作相关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A.标本染色较深,观察时应选用凹面反光镜和大光圈
B.将位于视野右上方的物像移向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玻片标本
C.若转换高倍物镜观察,需要先升镜筒,以免镜头破坏玻片标本
D.转换高倍物镜之前,应先将所要观察的物像移到视野正中央、50、细胞学说揭示了( )
A.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区别
B.细胞的多样性和细胞的作用
C.细胞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统一性
D.人们对细胞的认识是艰难曲折的过程51、下列都属于微量元素的一组是( )A.Fe、Mn、K、B B.Fe、Mn、Cu、MoC.Mn、Ca、Mg、Cu D.Cu、Ca、K、Zn52、组成玉米和人体的基本元素是( )A、氢 B、氧 C、氮 D、碳53、关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可以分成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B、组成不同生物体的化学元素不仅种类大体相同含量也基本相同C、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没有一种是生物界所特有的D、组成玉米和兔的最基本元素是碳54、鉴定还原糖、脂肪、蛋白质所用的试剂和所出现的颜色分别是( )A、斐林试剂(砖红色)、双缩脲试剂(紫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B、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C、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斐林试剂(砖红色)D、斐林试剂(砖红色)、苏丹III染液(橘黄色)、双缩脲试剂(紫色)55、用斐林试剂鉴定可溶性还原糖时,溶液的颜色变化过程是( )A、浅绿色→棕色→砖红色(沉淀) B、浅蓝色→棕色→砖红色(沉淀)C、棕色→浅蓝色→砖红色(沉淀) D、棕色→浅绿色→砖红色(沉淀)56、在做脂肪鉴定的实验中用到50%的酒精溶液,其作用是( )A、消毒 B、作为染色的辅助剂 C、便于观察 D、洗去切片的浮色57、有着“植物大熊猫”和世界上最长寿树种美称、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历史的红豆杉,入选2010年世博会中国馆珍稀植物展出品种。其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学元素和最基本的化学元素分别是( )。A.C和O B.C和H C.O和C D.H和O58、在生物组织中还原糖、脂肪、蛋白质的鉴定实验中,对实验材料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甘蔗茎的薄壁组织、甜菜的块根等,都含有较多的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以用于进行还原糖的鉴定B.花生种子含脂肪多且子叶肥厚,是用于脂肪鉴定的理想材料C.大豆种子蛋白质含量高,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植物组织材料D.鸡蛋清含蛋白质多,是进行蛋白质鉴定的理想动物材料59、下列关于斐林试剂和双缩脲试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都含有NaOH溶液和CuSO4溶液B.斐林试剂的配制是质量浓度为0.05 g/mL的CuSO4溶液中滴入等量的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C.双缩脲试剂是将4滴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滴入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中混合而成的D.双缩脲试剂含有两种试剂:质量浓度为0.1 g/mL的NaOH溶液和质量浓度为0.01 g/mL的CuSO4溶液60、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的作用是( )A.仅使DNA呈现绿色 B.仅使RNA呈现红色C.只能使一种物质呈现特定的颜色D.既使DNA呈现绿色,也可以使RNA呈现红色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61、某学习小组为调查湖水中细菌的污染情况进行了如下相关实验,实验包括制备培养基、灭菌、接种及培养、观察统计菌落数。(1)制备培养基时,在进行称量、溶化、定容后,灭菌之前还需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对培养基进行灭菌,一般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2)整个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过程,一定要注意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条件下进行。(3)图甲和图乙是采用两种接种方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菌落分布图,图甲对应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对应的接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为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实施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62、现有无标签的稀蛋清、葡萄糖、淀粉和淀粉酶溶液各一瓶,可用双缩脲试剂、斐林试剂和淀粉溶液将它们鉴定出来。请回答下面的问题。(1)用一种试剂将上述4种溶液区分为两组,这种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_溶液。(2)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试剂区分不发生显色反应的一组溶液。(3)区分发生显色反应一组溶液的方法及鉴定结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3.下图是几种生物的基本结构单位,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最有可能属于病毒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其他三种图示的显著特点是 。(2)图中属于原核细胞的是 ,它在结构上不同于真核细胞的最显著特点是 。(3)图中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是 ,能完成此生理过程的物质基础是因为其含有 。(4) 图展示了哺乳动物的平滑肌细胞。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60分)1、D 2、D 3、B 4、A 5、C 6、D 7、A 8、B 9、A 10、D11、B 12、C 13、B 14 B 15、A 16、A 17、B 18、D 19、A 20、D21、C 22、C 23、A 24、C 25、C 26、C 27、D 28、D 29、D 30、C 31、D 32、C 33、C 34、B 35、D 36、D 37、B 38、B 39、B 40、B. 41、B 42、C 43、D 44、C 45、C 46、A 47、B 48、C 49、C 50、C 51、B 52、D 53、B 54、D 55、B56、D 57、C 58、A 59、C 60、D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40分)61、(1)调整pH 高压蒸汽灭菌 (2)无菌 (3)稀释涂布平板法 平板划线法 (4)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无菌水作为对照 62、(1)双缩脲试剂 稀蛋清 淀粉酶 葡萄糖 淀粉 (2)斐林(3)将淀粉溶液分别与发生显色反应的两种溶液混合,一段时间后,用斐林试剂分别处理上述两种混合液并水浴加热,观察到无颜色变化的溶液是稀蛋清溶液,出现砖红色的溶液是淀粉酶溶液63.(1)C 无细胞结构 (2)A、B 没有以核膜为界限的细胞核 (3)B 藻蓝素和叶绿素 (4)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