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甘肃省白银市靖远县第四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12月月考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答案,共1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1. 下列物质加入水中,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 固体NaOH B. 无水乙醇 C. 固体NH4NO3 D. 生石灰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固体NaOH、无水乙醇、固体NH4NO3溶于水中是物理变化,生石灰与水反应是放热反应.故选D.
2.下列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中,是通过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来实现的是( )
①改变气体物质的量浓度 ② 改变气体的压强 ③ 改变气体的温度 ④加入催化剂
A. 只有①② B. 只有②③
C. 只有③④ D. 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①改变气体物质的浓度,增大了反应体系中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故①错误;
②改变气体的压强,可增大反应体系中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故②错误;
③改变气体的温度,提供能能量,有效碰撞的机会增大,增大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③正确;
④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所需的活化能,增大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故④正确;
只有③④正确,故答案为C。
3.如图是反应CO(g) +2H2 (g) CH3OH (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曲线a和b分别表示不使用催化剂和使用催化剂的两种情况。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加入催化剂,该反应的△H变小
B. 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则△H变大
C. 该反应的△H =+91 kJ/moL
D. 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答案】D
【解析】
【详解】A.加入催化剂,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但反应物和生成物能量没变,其能量差即△H不变,故A错误;
B.如果该反应生成液态CH3OH,放出更多的热量,因反应热为负值,则△H减小,故B错误;
C.该反应的△H =反应物的活化能-生成物的活化能=419 kJ/moL -510 kJ/moL =-91 kJ/moL,故C错误;
D.该反应的△H =-91 kJ/moL,为放热反应,则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4.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
A. NaHCO3 =Na+ + H ++CO32- B. KHSO4 =K+ + H + + SO42-
C. H2SO32H++ SO32- D. CHCOONH4 CHCOO - +NH4+
【答案】B
【解析】
【详解】A.NaHCO3为强电解质,但HCO3-不能完全电离,则NaHCO3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3-,故A错误;
B.硫酸氢钾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出三种离子,电离方程式为:KHSO4=K++H++SO42-,故B正确;
C.H2SO3是弱电解质,且分步电离,其第一步电离方程式为H2SO3H++ HSO3-,故C错误;
D.CHCOONH4是强电解质,能完全电离,电离方程式为:CHCOONH4 = CHCOO - +NH4+,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5.可逆反应:2NO2(g)2NO(g)+O2(g)在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 ①④⑥ B. ②③⑤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⑤⑥
【答案】A
【解析】
详解】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同时生成2n molNO2,说明反应v正=v逆,达到平衡状态,故①正确;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两者均表示正反应速率,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②错误;
③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反应速率之比都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不能说明达到平衡状态,故③错误;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说明NO2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④正确;
⑤混合气体的体积不变,质量不变,气体的密度始终不变,不能作平衡状态的标志,故⑤错误;
⑥反应前后气体的化学计量数之和不相等,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说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变,能够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⑥正确;
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有①④⑥,故选A。
6.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 等物质的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
B. 由C(石墨,s)=C(金刚石,s) △H=+1.9kJ/mol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
C. 在101kPa时,2g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kJ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H=﹣285.8kJ/mol
D. 在稀溶液中,H+(aq)+OH﹣(aq)=H2O(l) △H=﹣57.3kJ/mol,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K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
【答案】D
【解析】
【详解】A. 硫蒸气变化为硫固体为放热过程,则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在氧气中分别完全燃烧,放出热量硫蒸气多,即前者放出热量多,A项错误;
B. 由C(石墨)=C(金刚石);△H=+1.90kJ/mol可知金刚石的能量比石墨的能量高,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B项错误;
C. 2gH2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燃烧2mol H2放出的热量为2285.8 kJ/mol=571.6 kJ/mol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H2(g)+O2(g)=2H2O(l) △H=﹣571.6 kJ/mol,C项错误;
D. 浓硫酸稀释会放出一部分热量,所以根据中和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可知,若将含0.5molH2SO4的浓硫酸与含1molKOH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大于57.3kJ,D项正确;
答案选D。
7.在3A(g)+B(g) = 2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是( )
A. v(C)=0.8 mol /(L·s) B. v(B)=0.3 mol/(L·s)
C. v(A)=0.5 mol /(L·s) D. v(D)=1 mol /(L·s)
【答案】A
【解析】
【详解】在不同条件下,同一时间内用不同物质表示其反应速率,利用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可知,比值越大,反应越快;
A.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0.4mol /(L·s);
B.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0.3 mol /(L·s);
C.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0.167 mol /(L·s);
D.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0.25 mol /(L·s);
则此反应在不同条件下进行最快的是v(C)= 0.8 mol /(L·s),故答案为A。
8.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N2(g)+3H2(g)2NH3(g) △H<0达到平衡,当单独改变下列条件后,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催化剂, v(正)v(逆)都发生变化,而且变化的倍数相等
B. 加压, 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C. 升温, v(正)v(逆)都增大,且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
D. 加入氩气,v(正)v(逆)都不变,且v(正)等于v(逆)
【答案】C
【解析】
【详解】A.加入催化剂,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且增大的倍数相同,平衡不移动,故A正确;
B.反应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大于生成物气体的化学计量数,增大压强,v(正)、v(逆)都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说明v(正)增大的倍数大于v(逆)增大的倍数,故B正确;
C.正反应放热,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v(正)增大的倍数小于v(逆)增大的倍数,故C错误;
D.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通入氩气,虽然压强增大,但参加反应的气体的浓度不变,反应速率不变,平衡不移动,即v(正)v(逆)都不变,且v(正)仍等于v(逆),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9.0.1mol/L的醋酸溶液中,存在电离平衡CHCOOH CHCOO - + H+,欲使平衡向电离的方向移动,同时使溶液的pH降低,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加热 B. 加少量醋酸钠固体
C. 加少量盐酸 D. 加少量NaOH固体
【答案】A
【解析】
【详解】A.醋酸的电离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促进醋酸电离,且溶液中氢离子浓度增大,溶液的pH减小,故A正确;
B.向溶液中加入少量醋酸钠固体,溶液中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电离,导致溶液中氢离子浓度降低,pH增大,故B错误;
C.加入盐酸,氢离子浓度增大,抑制醋酸电离,醋酸电离程度减小,故C错误;
D.向溶液中加NaOH,消耗氢离子,氢离子浓度减小,则pH增大,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下列事实不能证明甲酸(HCOOH,一元酸)为弱酸的是( )
A. 室温下,0.1mol/L甲酸的pH为2.3 B. 甲酸是共价化合物
C. 温度升高,溶液的导电能力明显增强 D. 甲酸溶液中存在着甲酸分子
【答案】B
【解析】
【详解】A.0.1mol/L的甲酸pH=2.3,说明该甲酸溶液中c(H+)=10-2.3 mol/L<0.1mol/L,则甲酸部分电离,为弱电解质,故A错误;
B.共价化合物也可能是强电解质,则甲酸是共价化合物,无法判断甲酸是弱电解质,故B正确;
C.升高温度,溶液的导电能力增大,说明溶液中离子浓度增大,则溶液中存在甲酸的电离平衡,甲酸为弱电解质,故C错误;
D.甲酸溶液中存在着甲酸分子,说明甲酸不能完全电离,存在电离平衡,甲酸为弱电解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1.一定量的盐酸与过量的铁粉反应时,为了减缓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可向盐酸中加入适量的 ( )
A. NaOH固体 B. CuSO4固体
C. NaNO3溶液 D. CH3COONa固体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OH与酸中和,引起H+离子的物质的量的减小,浓度减小,反应速率减慢,但氢气的总量也在减少,故A错误;
B.硫酸铜与铁反应生成Cu,从而形成原电池加快反应速率,且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B错误;
C.加入NaNO3溶液降低H+浓度,且NO3-在酸性条件下有强氧化性,与Fe反应无氢气生成,故C错误;
D.加入CH3COONa生成弱酸,H+离子浓度降低,反应速率减慢,但H+离子的总的物质的量的不变,则不影响生成氢气的总量,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一定能迅速进行
B. ΔH0的反应在温度低时不能自发进行
C. 焓变和熵变都与反应自发性有关,因此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
D. NH4HCO3(s) = NH3(g)+H2O(g)+CO2(g) ΔH=+185.57 kJ·moL-1能自发进行,原因是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方向转变的倾向
【答案】D
【解析】
【详解】A.反应的自发性和反应进行的速率快慢之间没有必然联系,能自发进行的反应不一定能迅速发生反应,故A错误;
B..△H<0、△S>0,在低温下可满足△G=△H-T•△S<0,能自发进行,故B错误;
C.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和熵变的综合判据,不能用焓变或熵变均可以单独作为反应自发性的判据,故C错误;
D.反应△H>0、△S>0,△H-T△S<0,能自发进行说明,其中△S>0说明体系有自发地向混乱度增加的方向转变的倾向,故D正确;
故答案为D。
13.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反应:X2(g)+Y2(g)2Z(g),已知X2、Y2、Z的起始浓度分别为0.1 mol/L、0.3 mol/L、0.2 mol/L,在一定条件下,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各物质的浓度有可能是( )
A. Z为0.3 mol/L B. Y2为0.4 mol/L
C. X2为0.2 mol/L D. Z为0.4 mol/L
【答案】A
【解析】因为是可逆反应,所以转化率不可能是100%的,即不可能只有反应物没有生成物,或只有生成物而没有反应物,所以选项A有可能,其余都是错误的,答案选A。
14.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分别与足量的锌粉发生反应,下列关于氢气体积(V)随时间(t)变化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
【详解】相同体积,相同pH的某一元强酸溶液①和某一元中强酸溶液②中,中强酸溶液②部分电离。所以中强酸溶液②的n(H+)大于一元强酸溶液①,则中强酸溶液②反应得到氢气比一元强酸溶液①多,随着反应的进行,c(H+)减小,但中强酸溶液②会继续电离,所以反应一段时间后中强酸溶液②的c(H+)会大于一元强酸溶液①的c(H+)。则中强酸溶液②先到达反应终点。
故选C。
15.已知:可逆反应mA(g)+nB(g)pC(g)在密闭容器中进行,下图表示在不同反应时间t时,温度T和压强P与生成物C在混合物中的体积百分含量的关系曲线, 由曲线分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T1<T2,P1>P2,m+n>p,正反应吸热
B. T1>T2,P1<P2,m+n>p,正反应放热
C. T1<T2,P1>P2,m+n<p,正反应放热
D. T1>T2,P1<P2,m+n<p,正反应吸热
【答案】B
【解析】
【详解】由图象可知,温度为T1时,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P2>P1,且压强越大,C的含量高,说明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即m+n>p;压强为P2时,根据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T1>T2,且温度越高,C的含量低,说明温度升高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答案为B。
16.根据下列操作及现象,所得结论正确是( )
序号
操作及现象
结论
A
将0.1mol/L氨水稀释成0.01mol/L,测得pH由11.1变成10. 6
稀释后NH3•H2O的电离程度减小
B
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无现象,滴加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该溶液中一定存在SO42-
C
将某气体通入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
该气体一定是SO2
D
向ZnS沉淀上滴加硫酸铜溶液,沉淀变为黑色
同温下,Ksp(ZnS)”、“c(SO42-)>c(H+)>c(OH-)
【解析】试题分析:(1)氨水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铵和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NH3·H2O+H+===NH4++H2O;氨水和稀硫酸恰好反应生成硫酸铵,硫酸铵是强酸弱碱盐,NH4+水解导致溶液显酸性,即所得溶液的pH c(SO42-) > c(H+) > c(O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