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1](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72977/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2](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72977/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化学】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03](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7/5772977/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还剩8页未读,
继续阅读
【化学】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展开
黑龙江省大庆铁人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54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有关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水提取溴的过程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全球“低碳”行动能减少CO2的排放量,从而降低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C.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一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海水晒盐、从花生中提取花生油等过程都是物理变化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B.羟基的电子式:
C.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 D.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3.下列关于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属于营养物质,可被人体水解
B.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淀粉水解液加碘水,可检测是否发生水解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此有机化合物属于 ( )
①烯烃 ②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 ③芳香化合物 ④烃的衍生物
A. ①②③④ B. ②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③
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8.4g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8NA
B.常温下,0.1mol乙烷与乙烯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氯仿中所含分子数为0.1NA
D.1mol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3NA
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醇(水)
生石灰
分液
B
乙烷(乙烯)
氢气
加热
C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Na2CO3溶液
蒸馏
D
淀粉(氯化钠)
蒸馏水
渗析
7.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10-5的是 ( )
A.pH=5的HClO 溶液 B. pH=9的氨水
C. pH=5的AlCl3溶液 D. pH=5的NaHSO4溶液
8.有关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 ( )
A.
B.
C.
D.如图所示烷烃的名称为:异戊烷
9.已知:H2A=H++HA-,HA- ⇌ H++A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H2A是弱酸
B. 向H2A溶液中通入HCl气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则H2A浓度增大
C. 向H2A溶液中加入金属Na,电离平衡常数增大
D. 0.1mol/L H2A中pH<1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
①用 Na2S溶液和 Al2(SO4)3溶液反应制取 Al2S3固体
②用加热蒸发 K2CO3溶液的方法获 得 K2CO3晶体
③用 Na2S 溶液和 CuSO4溶液反应制取 CuS 固体
④加热 MgCl2溶液制取 MgCl2固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25℃,下列有关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0.lmol/L 的 NH4Cl 溶液:c(Cl-)>c(NH4+)>c (OH-)>c(H+)
B.0.lmol/L 的 CH3COOH 溶液:c(CH3COOH)>c(H+)>c(CH3COO-)>c(OH-)
C.某 FeCl3溶液 pH=4: c(H+)>c(Cl-)>c(Fe3+)>c(OH-)
D.某弱酸的酸式盐 NaHA 溶液中一定有:c(OH-)+ 2c(A2-)= c(H+)+c(Na+)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都是α-氨基酸且互为同系物
B.CH3CH=== 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
D.的一溴代物和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3.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 ( )
①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②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分甲烷和乙烯
③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④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⑤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说明生成的甲烷的氯代物具有酸性
⑥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⑦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A.1 B.2 C.3 D.4
14.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15.两种烃组成的2L混合气体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5L CO2、7L H2O(所有体积都在120℃下测定),则这两种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C2H4、C3H8 B.CH4、C3H6
C.CH4、C4H8 D.C2H6、C3H8
16.25 ℃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终出现黑色沉淀。已知有关物质的溶度积Ksp(25 ℃)如下:
AgCl
AgI
Ag2S
Ksp(单位省略)
1.8×10-10
1.5×10-16
6.3×10-5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B.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C.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程度相同
D.25 ℃时,在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不同
17.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
CH3COOH
NH3·H2O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
1.8×l0–5
1.8×l0–5
K1=4.3×l0–7 K2=5.6×l0–11
在25℃时,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pH相等的四种溶液:a.CH3COONa b.Na2CO3 c.NaHCO3 d.NaOH,则四种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d < b < c < a
B.0.1 mol·L-1的NaHCO3溶液:c(Na+) > c(HCO3-) > c(CO32-)> c(H2CO3)
C.1 L 0.50 mol·L-1NH4Cl 溶液与2 L 0.25 mol·L-1NH4Cl 溶液,前者含NH4+ 物质的量多
D.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中:
c(CH3COO-)+c(OH-) > c(CH3COOH)+c(H+)
18.25℃时,有c(HA)+c(A-)=0.1mol/L 的一组HA、KA 混合溶液,溶液中c(HA)、c(A-)与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pH= 5.75 的溶液中: c(K+)>c(A- )>c(HA)> c (H+)>c(OH- )
B.欲得W 点所示溶液,起始所加溶液应符合c(HA)+c(A-)=0.1mol/L 且c(KA)
C.pH=3.75的溶液中:c(K+)+c(H+)-c(OH-)+c(HA)=0.1mol/L
D.若A-的水解常数为Kh ,则lgKh=-9.25
第Ⅱ卷(共4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题,共46分)
19.(8分)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利用海水可以获得很多化工产品。
(1)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1种方法)。
(2)海水中制得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利用电解法直接制取次氯酸钠,制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制盐后的盐卤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
将Br2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Br2+___Na2CO3===___NaBrO3+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4)盐卤蒸发冷却后析出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Fe2+、Fe3+、Mn2+等离子。以卤块为原料制得镁的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
已知:常温下0.010 mol·L-1金属离子在不同pH下的沉淀情况如下: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3
2.7
3.7
Fe(OH)2
7.6
9.6
Mn(OH)2
8.3
9.8
Mg(OH)2
9.6
11.1
①步骤②中需控制pH=9.8,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ClO还能除去盐卤中的CO(NH2)2,生成盐和一种能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除去0.2 mol CO(NH2)2时消耗NaClO ________g。
20.(7分)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已知:溴乙烷及1-溴丁烷均难溶于水且二者在氢氧化钠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反应。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 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2SO 4 =HBr+NaHSO4 ①
R—OH+HBr→ R—Br+H2O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 被浓硫酸氧化为 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蒸馏过程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2)醇的水溶性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溴代烃。
(3)将 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水在________(填“上层”“下层”
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b.减少 Br2 的生成
c.减少 HBr 的挥发 d.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5)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 Br 2 ,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aI b.KCl c.NaOH d.NaHSO 3
(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_______;但在制备 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1.(4分)Ⅰ.有机物A的质谱图和红外光谱图分别如下:
图1 质谱图 图2 红外光谱图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Ⅱ.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00的有机物B,既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又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无色气体,还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褪色。B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经分析其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21%。经核磁共振检测发现B的氢谱如图: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2.(12分)A、B、C、D是四种常见的有机物,其中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与C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有特殊香味;A、B、C、D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2)丙烯酸(CH2=CH-COOH)的性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多选)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中和反应 D.氧化反应
(3)用一种方法鉴别B和C,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丙烯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和有机反应基本类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23.(15分)Ⅰ.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0.1 mol·L-1NH4Al(SO4)2溶液中c((NH4+) (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0.1 mol·L-1NH4HSO4溶液中c(NH4+)
(2)如图1是0.1 mol·L-1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图像。
①其中符合0.1 mol·L-1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 __(填字母)。
②室温时,0.1 mol·L-1NH4Al(SO4)2溶液中2c(SO42-)- c(NH4+)-3c(Al3+)= . mol·L-1
(3)室温时,向100 mL 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盐酸溶液,下列操作中使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装液滴定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C.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
D.滴定前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Ⅱ.pC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类似pH。
已知H2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O2+H2OH2CO3 H2CO3H+ + HCO3- HCO3-H+ + CO32-
下图为H2CO3、HCO3— 、CO32—在加入强酸或强碱溶液后达到平衡时溶液中三种成分的pC-pH图。
(5)在pH=11时,H2CO3溶液中浓度最大的含碳元素的离子为__________。
(6)由图可知,碳酸的一级电离常数Ka1大约为______
III.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7)“酸浸”后,钛主要以形式存在,若“滤液②”中c(Mg2+)=0.02 mol ·L-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mol·L-1,此时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 已知FePO4、Mg3(PO4)2的Ksp分别为1.3×10-22、1.0×10-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54分)
二、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选项
C
B
D
C
B
D
C
A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选项
B
B
D
B
B
D
C
B
A
第Ⅱ卷(共4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题,共46分)
19.(8分)(1)电渗析法(或离子交换法)(1分) (2)Cl-+H2OClO-+H2↑(2分)
(3)3 3 1 5NaBr 3CO2↑(2分)(不写气体符号不扣分)
(4)①除去溶液中含有的Fe2+、Fe3+、Mn2+杂质,使之完全生成沉淀而除去(1分)
②44.7(2分)
20.(7分,每空1分)(1)b (2)大于
(3)上层 (4)bcd (5)d
(6)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或反应②向右移动) ;
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馏,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
21.(4分)Ⅰ、CH3CH2OCH2CH3
Ⅱ、
22.(12分) (1)CH3CH2OH(1分) 羧基(1分)
(2)ABCD (2分)
(3)Na2CO3或NaHCO3溶液或紫色石蕊试液(答案合理均给分)(1分)
(4)CH2=CHCOOCH2CH3 (1分)
(5) 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2分) 酯化或取代 (1分)
⑤ (2分)
加聚(反应条件也可以写一定条件)(1分)
23.(15分)(1)小于(1分)
(2)①A(1分) ②10-3(或10-3-10-11)(2分)
(3)a; (2分) c(Na+)>c(SO42-)>c(NH4+)>c(OH-)=c(H+)(2分)
(4)AD(2分) (5)CO32—(1分) (6)10-6(2分)
(7)Fe3+恰好沉淀完全时,c()== mol·L-1=1.3×10-17 mol·L-1,Qc[Mg3(PO4)2]=c3(Mg2+)·c2()=()3×(1.3×10-17)2 = 1.69×10-40<Ksp[Mg3(PO4)2],因此不会生成Mg3(PO4)2沉淀(2分)
试题说明:1.本试题满分100分,答题时间90分钟。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卡。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P:31 S:32 Cl:35.5 K:39 Fe:56 Cu:64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54分)
一、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1.下列有关资源的开发利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海水提取溴的过程中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B.全球“低碳”行动能减少CO2的排放量,从而降低酸雨的形成及危害
C.从海带中提取碘单质的过程一定涉及氧化还原反应
D.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海水晒盐、从花生中提取花生油等过程都是物理变化
2.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乙酸的分子式:CH3COOH B.羟基的电子式:
C.四氯化碳分子比例模型: D.丙烷分子的比例模型:
3.下列关于物质水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纤维素属于营养物质,可被人体水解
B.油脂、糖类和蛋白质都能发生水解反应
C.淀粉水解液加碘水,可检测是否发生水解
D.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均为葡萄糖
4.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下,此有机化合物属于 ( )
①烯烃 ②多官能团有机化合物 ③芳香化合物 ④烃的衍生物
A. ①②③④ B. ② ④ C. ② ③ ④ D. ① ③
5.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标准状况下,8.4g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8NA
B.常温下,0.1mol乙烷与乙烯混合气体中所含碳原子数为0.2NA
C.在标准状况下,2.24 L氯仿中所含分子数为0.1NA
D.1mol苯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数为3NA
6.除去下列物质中所含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用的试剂和分离方法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
混合物
试剂
分离方法
A
乙醇(水)
生石灰
分液
B
乙烷(乙烯)
氢气
加热
C
乙酸乙酯(乙酸)
饱和Na2CO3溶液
蒸馏
D
淀粉(氯化钠)
蒸馏水
渗析
7.常温下,下列溶液中由水电离的氢离子浓度为1×10-5的是 ( )
A.pH=5的HClO 溶液 B. pH=9的氨水
C. pH=5的AlCl3溶液 D. pH=5的NaHSO4溶液
8.有关烷烃的命名正确的是 ( )
A.
B.
C.
D.如图所示烷烃的名称为:异戊烷
9.已知:H2A=H++HA-,HA- ⇌ H++A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H2A是弱酸
B. 向H2A溶液中通入HCl气体,电离平衡逆向移动,则H2A浓度增大
C. 向H2A溶液中加入金属Na,电离平衡常数增大
D. 0.1mol/L H2A中pH<1
10.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目的的是 ( )
①用 Na2S溶液和 Al2(SO4)3溶液反应制取 Al2S3固体
②用加热蒸发 K2CO3溶液的方法获 得 K2CO3晶体
③用 Na2S 溶液和 CuSO4溶液反应制取 CuS 固体
④加热 MgCl2溶液制取 MgCl2固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11.25℃,下列有关溶液中各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 )
A.0.lmol/L 的 NH4Cl 溶液:c(Cl-)>c(NH4+)>c (OH-)>c(H+)
B.0.lmol/L 的 CH3COOH 溶液:c(CH3COOH)>c(H+)>c(CH3COO-)>c(OH-)
C.某 FeCl3溶液 pH=4: c(H+)>c(Cl-)>c(Fe3+)>c(OH-)
D.某弱酸的酸式盐 NaHA 溶液中一定有:c(OH-)+ 2c(A2-)= c(H+)+c(Na+)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与都是α-氨基酸且互为同系物
B.CH3CH=== CHCH3分子中的四个碳原子在同一直线上
C.按系统命名法,化合物的名称是2,3,4-三甲基-2-乙基戊烷
D.的一溴代物和的一溴代物都有4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13.下列叙述正确的个数 ( )
①己烷有4种同分异构体,它们的熔点、沸点各不相同
②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可区分甲烷和乙烯
③乙烷室温下能与浓盐酸发生取代反应
④乙烯和聚氯乙烯都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⑤甲烷与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后的混合气体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说明生成的甲烷的氯代物具有酸性
⑥甲烷和Cl2的反应与乙烯和Br2的反应属于同一类型的反应
⑦甲烷与足量氯气在光照下反应可生成难溶于水的油状液体
A.1 B.2 C.3 D.4
14.分枝酸可用于生化研究,其结构简式如图。下列关于分枝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子中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
B.可与乙醇、乙酸反应,且反应类型相同
C.1 mol分枝酸最多可与3 mol NaOH发生中和反应
D.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且原理相同
15.两种烃组成的2L混合气体与足量的氧气充分反应后生成5L CO2、7L H2O(所有体积都在120℃下测定),则这两种混合气体的可能组成是( )
A.C2H4、C3H8 B.CH4、C3H6
C.CH4、C4H8 D.C2H6、C3H8
16.25 ℃时,AgCl的白色悬浊液中,依次加入等浓度的KI溶液和Na2S溶液。观察到的现象是先出现黄色沉淀,最终出现黑色沉淀。已知有关物质的溶度积Ksp(25 ℃)如下:
AgCl
AgI
Ag2S
Ksp(单位省略)
1.8×10-10
1.5×10-16
6.3×10-50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沉淀转化的实质就是沉淀溶解平衡的移动
B.溶解度小的沉淀可以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沉淀
C.AgCl固体在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Cl、CaCl2溶液中的溶解程度相同
D.25 ℃时,在饱和AgCl、AgI、Ag2S溶液中,所含Ag+的浓度不同
17.已知25℃时有关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弱酸化学式
CH3COOH
NH3·H2O
H2CO3
电离平衡常数(25℃)
1.8×l0–5
1.8×l0–5
K1=4.3×l0–7 K2=5.6×l0–11
在25℃时,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pH相等的四种溶液:a.CH3COONa b.Na2CO3 c.NaHCO3 d.NaOH,则四种溶液的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小到大顺序为:d < b < c < a
B.0.1 mol·L-1的NaHCO3溶液:c(Na+) > c(HCO3-) > c(CO32-)> c(H2CO3)
C.1 L 0.50 mol·L-1NH4Cl 溶液与2 L 0.25 mol·L-1NH4Cl 溶液,前者含NH4+ 物质的量多
D.浓度均为0.1 mol·L-1的CH3COOH、CH3COONa混合溶液中:
c(CH3COO-)+c(OH-) > c(CH3COOH)+c(H+)
18.25℃时,有c(HA)+c(A-)=0.1mol/L 的一组HA、KA 混合溶液,溶液中c(HA)、c(A-)与pH 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pH= 5.75 的溶液中: c(K+)>c(A- )>c(HA)> c (H+)>c(OH- )
B.欲得W 点所示溶液,起始所加溶液应符合c(HA)+c(A-)=0.1mol/L 且c(KA)
D.若A-的水解常数为Kh ,则lgKh=-9.25
第Ⅱ卷(共4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题,共46分)
19.(8分)海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利用海水可以获得很多化工产品。
(1)海水淡化的方法有蒸馏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1种方法)。
(2)海水中制得的饱和氯化钠溶液可以利用电解法直接制取次氯酸钠,制取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利用制盐后的盐卤提取溴的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
将Br2与Na2C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
___Br2+___Na2CO3===___NaBrO3+___ ________+___ ________
(4)盐卤蒸发冷却后析出卤块的主要成分是MgCl2,此外还含Fe2+、Fe3+、Mn2+等离子。以卤块为原料制得镁的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已略去):
已知:常温下0.010 mol·L-1金属离子在不同pH下的沉淀情况如下:
物质
开始沉淀
沉淀完全
Fe(OH)3
2.7
3.7
Fe(OH)2
7.6
9.6
Mn(OH)2
8.3
9.8
Mg(OH)2
9.6
11.1
①步骤②中需控制pH=9.8,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ClO还能除去盐卤中的CO(NH2)2,生成盐和一种能参与大气循环的物质。除去0.2 mol CO(NH2)2时消耗NaClO ________g。
20.(7分)醇与氢卤酸反应是制备卤代烃的重要方法。已知:溴乙烷及1-溴丁烷均难溶于水且二者在氢氧化钠作用下会发生水解反应。实验室制备溴乙烷和 1溴丁烷的反应如下:
NaBr+H2SO 4 =HBr+NaHSO4 ①
R—OH+HBr→ R—Br+H2O②
可能存在的副反应有:醇在浓硫酸的存在下脱水生成烯和醚,Br- 被浓硫酸氧化为 Br2等。有关数据列表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在蒸馏过程中,仪器选择及安装都正确的是____________(填标号)。
(2)醇的水溶性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相应的溴代烃。
(3)将 1溴丁烷粗产品置于分液漏斗中加水,振荡后静置,水在________(填“上层”“下层”
或“不分层”)。
(4)制备操作中,加入的浓硫酸必须进行稀释,其目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水是反应的催化剂 b.减少 Br2 的生成
c.减少 HBr 的挥发 d.减少副产物烯和醚的生成
(5)欲除去溴乙烷中的少量杂质 Br 2 ,下列物质中最适合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NaI b.KCl c.NaOH d.NaHSO 3
(6)在制备溴乙烷时,采用边反应边蒸出产物的方法,其有利于_______;但在制备 1溴丁烷时却不能边反应边蒸出产物,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21.(4分)Ⅰ.有机物A的质谱图和红外光谱图分别如下:
图1 质谱图 图2 红外光谱图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Ⅱ.相对分子质量不超过100的有机物B,既能与金属钠反应产生无色气体,又能与碳酸钠反应产生无色气体,还可以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
褪色。B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经分析其含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7.21%。经核磁共振检测发现B的氢谱如图: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2.(12分)A、B、C、D是四种常见的有机物,其中A的产量通常用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石油化工发展水平,B与C在浓硫酸和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的有机物有特殊香味;A、B、C、D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反应条件已省略):
(1)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C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
(2)丙烯酸(CH2=CH-COOH)的性质可能有_______________。(多选)
A.加成反应 B.取代反应 C.中和反应 D.氧化反应
(3)用一种方法鉴别B和C,所用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
(4)丙烯酸乙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
(5)写出下列反应方程式和有机反应基本类型: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反应。
23.(15分)Ⅰ.NH4Al(SO4)2是食品加工中最为快捷的食品添加剂,用于焙烤食品;NH4HSO4在分析试剂、医药、电子工业中用途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相同条件下,0.1 mol·L-1NH4Al(SO4)2溶液中c((NH4+) (填“等于”、“大于”或“小于”) 0.1 mol·L-1NH4HSO4溶液中c(NH4+)
(2)如图1是0.1 mol·L-1电解质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图像。
①其中符合0.1 mol·L-1NH4Al(SO4)2溶液的pH随温度变化的曲线是_ __(填字母)。
②室温时,0.1 mol·L-1NH4Al(SO4)2溶液中2c(SO42-)- c(NH4+)-3c(Al3+)= . mol·L-1
(3)室温时,向100 mL 0.1 mol·L-1NH4HSO4溶液中滴加0.1 mol·L-1NaOH溶液,得到的溶液pH与NaOH溶液体积的关系曲线如图2所示。
试分析图中a、b、c、d四个点,水的电离程度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在b点,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
(4) 用0.1mol/LNaOH溶液滴定盐酸溶液,下列操作中使结果偏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
A.盛标准溶液的滴定管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标准液润洗就装液滴定
B.锥形瓶用蒸馏水洗涤后未用待测液润洗
C.读取标准液读数时,滴定前平视,滴定到终点后俯视
D.滴定前盛标准液的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未排除,滴定后气泡消失
Ⅱ.pC是指极稀溶液中溶质物质的量浓度的常用对数负值,类似pH。
已知H2CO3溶液中存在下列平衡:
CO2+H2OH2CO3 H2CO3H+ + HCO3- HCO3-H+ + CO32-
下图为H2CO3、HCO3— 、CO32—在加入强酸或强碱溶液后达到平衡时溶液中三种成分的pC-pH图。
(5)在pH=11时,H2CO3溶液中浓度最大的含碳元素的离子为__________。
(6)由图可知,碳酸的一级电离常数Ka1大约为______
III.Li4Ti5O12和LiFePO4都是锂离子电池的电极材料,可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3,还含有少量MgO、SiO2等杂质)来制备。工艺流程如下:
(7)“酸浸”后,钛主要以形式存在,若“滤液②”中c(Mg2+)=0.02 mol ·L-1,加入双氧水和磷酸(设溶液体积增加1倍),使Fe3+恰好沉淀完全即溶液中c(Fe3+)=1.0×10-5mol·L-1,此时是否有Mg3(PO4)2沉淀生成? 已知FePO4、Mg3(PO4)2的Ksp分别为1.3×10-22、1.0×10-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列式计算)。
【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部分(共54分)
二、 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选项
C
B
D
C
B
D
C
A
D
题号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选项
B
B
D
B
B
D
C
B
A
第Ⅱ卷(共4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题,共46分)
19.(8分)(1)电渗析法(或离子交换法)(1分) (2)Cl-+H2OClO-+H2↑(2分)
(3)3 3 1 5NaBr 3CO2↑(2分)(不写气体符号不扣分)
(4)①除去溶液中含有的Fe2+、Fe3+、Mn2+杂质,使之完全生成沉淀而除去(1分)
②44.7(2分)
20.(7分,每空1分)(1)b (2)大于
(3)上层 (4)bcd (5)d
(6)平衡向生成溴乙烷的方向移动(或反应②向右移动) ;
1-溴丁烷与正丁醇的沸点差较小,若边反应边蒸馏,会有较多的正丁醇被蒸出
21.(4分)Ⅰ、CH3CH2OCH2CH3
Ⅱ、
22.(12分) (1)CH3CH2OH(1分) 羧基(1分)
(2)ABCD (2分)
(3)Na2CO3或NaHCO3溶液或紫色石蕊试液(答案合理均给分)(1分)
(4)CH2=CHCOOCH2CH3 (1分)
(5) ③CH3COOH+CH3CH2OH CH3COOC2H5+H2O (2分) 酯化或取代 (1分)
⑤ (2分)
加聚(反应条件也可以写一定条件)(1分)
23.(15分)(1)小于(1分)
(2)①A(1分) ②10-3(或10-3-10-11)(2分)
(3)a; (2分) c(Na+)>c(SO42-)>c(NH4+)>c(OH-)=c(H+)(2分)
(4)AD(2分) (5)CO32—(1分) (6)10-6(2分)
(7)Fe3+恰好沉淀完全时,c()== mol·L-1=1.3×10-17 mol·L-1,Qc[Mg3(PO4)2]=c3(Mg2+)·c2()=()3×(1.3×10-17)2 = 1.69×10-40<Ksp[Mg3(PO4)2],因此不会生成Mg3(PO4)2沉淀(2分)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