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终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地理】西藏林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地理】西藏林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1页
    【地理】西藏林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2页
    【地理】西藏林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第3页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西藏林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解析版)

    展开

    西藏林芝市第二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 1.世界上石油储量最大、出产和输出石油最多的地区是(  A. 墨西哥湾 B. 波斯湾 C. 孟加拉湾 D. 北部湾【答案】B【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波斯湾石油产量、储量最多,约占世界的一半。2.欧洲西部最为典型的气候类型是  A. 温带海洋性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 C. 极地气候 D. 地中海气候【答案】A【解析】欧洲西部因受西风影响,从大西洋带来暖湿气流,形成温带海洋性气候,A正确。3.目前俄罗斯的主要农业带位于  A. 西西伯利亚平原 B. 东欧平原 C. 鄂毕河流域 D. 乌拉尔河流域【答案】B【解析】俄罗斯纬度较高,气温低,热量缺乏,西西伯利亚平原、鄂毕河流域、乌拉尔河流域分布纬度较高,气温低,人口稀少,且冻土、湿地广布,所以不利于发展农业;东欧平原南部的伏尔加河和顿河流域纬度较低,气候较为温和湿润;土壤肥沃,有便利的水源,且经济较为发达,劳动力丰富,故该题选B。近日,袁隆平院士带领的青岛海水稻研发中心团队对在迪拜热带沙漠实验种植的水稻进行测产,测得最高亩产超过500公斤。这是全球首次在热带沙漠实验种植水稻取得成功。2019年迪拜将继续扩展“海水稻标准农场”,从2020年开始快速复制扩大种植面积。据此完成下面小题。4. 迪拜种植水稻所利用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  A. 大气降水 B. 海水淡化C. 地下水 D. 冰雪融水5. 迪拜推广种植水稻,可以  A. 缓解淡水不足 B. 增加空气湿度 C. 增大气温日较差 D. 改变自然带类型【答案】4. B    5. B【解析】【4题详解】迪拜位于波斯湾沿岸,属于热带沙漠气候区,大气降水少,地下水盐度高,无冰雪融水,因此迪拜种植水稻所利用的灌溉水源主要来自海水淡化,故B项正确,A、C、D项错误。【5题详解】水稻需水量大,推广种植水稻会加剧水资源不足,故A项错误;推广种植水稻,提高了植被覆盖率,增加空气湿度,降低气温日较差,故B项正确,C项错误;人类活动不能改变自然带类型,故D项错误。下图为世界某区域海洋与陆地自然带分布图。6. X地降水主要集中在  A. 12月至次年2月 B. 3~5月 C. 6~8月 D. 9~11月7. 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  A. 阔叶林→森林草原→荒漠 B. 硬叶林→草原→荒漠C. 落叶林→草原→荒漠 D. 雨林→草原→荒漠【答案】6. C    7. B【解析】6题详解】读图可知,X地位于30°S40°S大陆西岸,副热带高气压带与西风带交替控制该地形成地中海气候。冬季,直射点南移,气压带和风带南移,X地受西风带影响,盛行西风从低纬度的海洋吹来,带来丰富的水汽,容易成云致雨,因此当地降水主要集中在冬季,南半球的冬季主要在68月,因此C符合题意,排除A、B、D。故选C。【7题详解】根据自然带分布规律判断,图中X为地中海气候形成的亚热带常绿硬叶林景观,Y为荒漠与森林景观的过渡景观,为亚热带草原景观,Z为热带沙漠气候形成的热带荒漠景观,因此沿X→Y→Z自然景观的变化是硬叶林→草原→荒漠,B符合题意,排除A、C、D。故选B。西伯利亚地区是俄罗斯的一个重要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据此并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8. 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包括  ①地广人稀     ②气候宜人③交通便捷     ④矿产丰富A. ①② B. ①④C. ③④ D. ②③9. 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南部  ①气温较适宜 ②位于平原地带③开发历史较长 ④经济相对发达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答案】8. B    9. D【解析】【8题详解】提取信息并结合俄罗斯西伯利亚区域地理回答区域地理特征:重要的“开发区”,这里“针叶林广布”,这里土地辽阔,森林、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人口密度大部分不足5人/平方千米,说明“地广人稀”、“矿产丰富”。由于纬度高、地冻天寒,因此气候较差,交通落后(和俄罗斯欧洲部分不能比)。①④正确,故本题选择B。【9题详解】调动俄罗斯地理或提取资料相关信息:针叶林、城市分布较多(开发历史较早,工矿企业多,经济发达),③④对;西伯利亚南部(纬度较低,气温较为适宜),①对;叶尼塞等河上游(说明不是平原地带,海拔相对较高),②错。说明该地区南部人口密度相对较高原因是①③④。故本题选择D。下图为某区域1月份0气温等温线分布,读图回答下列各题。10. 导致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  A. 太阳辐射 B. 大气降水C. 沿岸洋流 D. 曲折海岸11. 图示地区  A. 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 B. 南北温差大,降水量东多西少C. 峭耸悬崖多分布在陆地东南岸 D. 荒漠草原广布,森林面积较小【答案】10. C    11. A【解析】试题考查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0题详解】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和陆地轮廓可判断出,该区域为欧洲西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西侧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等温线向北弯曲,导致图中0等温线弯曲的主要因素是沿岸洋流,A正确。受太阳辐射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平行。大气降水和曲折海岸对等温线弯曲影响较小。【11题详解】根据图中经纬度位置和陆地轮廓可判断出,该区域为欧洲西部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地形以山地为主,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丰富,从图中看河流从西北向东南流,因岛屿面积小,河流短小湍急,水力资源丰富,A正确。该地受盛行西风影响,降水量西多东少。从图中看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峭耸悬崖多分布在陆地西北岸。该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森林面积较大。12.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左图为法国地形分布图和右图为甲、乙两地气候资料统计图。材料二:葡萄的糖分含量越高,酿制出的葡萄酒酒精度越高。葡萄生长过程中,特别是成熟期的光照及昼夜温差与其糖分积累呈正相关。世界上酒精度最高(16.2度)的优质葡萄酒就是使用法国产的葡萄酿制而成的。(1)法国的地形地势特点为______。(2)甲、乙两地降水季节变化特征的差异是________。从大气环流的角度看其原因是________。(3)根据材料,推测法国甲、乙两地中____地区更适合种植葡萄。理由______。【答案】 (1)法国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或东高西低)    (2)差异:甲地降水季节变化小(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乙地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冬季(冬季降水较多,夏季降水较少)。   成因:甲地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乙地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降水较多。    (3)乙地   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高温少雨;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解析】本题以法国为区域背景,考查法国的地形、气候等自然特征和农业发展条件等知识。(1)据左图图例可知,法国的东南部多为海拔200米以上的丘陵和小部分500米以上山地,西北部有大面积的200米以下的平原,所以,法国的地形以平原和丘陵为主,地势东南高,西北低。(2)结合材料分析可知,甲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常年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全年温和多雨,降水季节分配均匀;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降水较少,冬季受盛行西风控制,降水较多,降水季节变化大,集中在冬季。(3)根据材料可知,葡萄的生长习性为:喜热、喜光、喜昼夜温差大。乙为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高温少雨;光照充足(有利于光合作用);多晴朗天气,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积累)。所以乙地区更适合种植葡萄;甲地为温带海洋性气候,降水多,光照不足,热量不足,不适宜种植葡萄。13.伏尔加河补给类型中积雪融水占60%,地下水占30%,雨水占10%,读下列图表,回答问题。 (1)说明伏尔加河径流季节分配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2)指出甲区域1月气温分布特点。 (3)分析俄罗斯南部成为小麦主产区的优势自然条件。【答案】(1)特点:春季径流量最多,夏秋其次,冬季最少。原因:伏尔加河补给水源以积雪融水为主,春季气温升高,积雪消融,流量大;夏秋雨水补给量较少;冬季寒冷,冰雪封冻,地下水补给量较小。(2)气温自西向东逐渐降低。(3)纬度位置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为优越;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较多;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解析】本题以俄罗斯为背景,主要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解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考查的核心素养是区域认知和综合思维。(1)伏尔加河补给水源以积雪融水为主,春季气温升高,冬季的积雪消融,径流量大。夏秋雨水补给量较少,冬季寒冷,冰雪封冻,地下水补给量较小。所以伏尔加河春季径流量最多,夏秋其次,冬季最少。(2)读图甲,根据等温线数值判断,1月份气温自西向东逐渐降低。(3)俄罗斯南部纬度位置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为优越;受海洋气流影响,降水较多。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靠近河流,有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生产。14.下左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示意图,下右图为世界部分海陆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左图中字母A表示的气压带名称是______,左图所示时间我国正处于___季节。(2)北京位于亚欧大陆东岸,其气候形成与______差异密不可分,右图甲、乙、丙三地中受D与C交替控制的是_______地气候,该气候的分布规律是______。【答案】(1)赤道低气压带    夏季    (2)海陆热力性质       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解析】(1)据图可知:左图中字母A位于赤道附近,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形成了赤道低气压带,从左图中不难看出,此时赤道低气压带完全移到了赤道的北侧,因此根据气压带和风带的相关知识可以判断,此时所示时间我国正处于夏季。(2)北京位于中纬度亚欧大陆东岸,其面向世界上最大的大洋—太平洋,背靠世界上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显著,因此形成了温带季风气候。据图可知:图中C为副热带高气压带,D为盛行西风带,其交替控制形成了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冬季受盛行西风带控制。这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因此甲、乙、丙三地中乙地位于该位置。15.读下图回答问题。(1)大洲:A、__________B、__________。(2)大洋:D、__________E、__________。(3)海峡:F、__________【答案】 (1)亚洲   非洲    (2)印度洋    太平洋    (3)马六甲海峡【解析】本大题以区域海陆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小题,涉及大洲大洋判断、海峡判断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1)A大洲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应为亚洲;B大洲位于印度洋西侧,应为非洲。(2)E大洋位于亚洲东侧,应为太平洋;D大洋位于亚洲南部,应为印度洋。(3)F连接了印度洋和太平洋,结合位置可以判断为马六甲海峡。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