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卷第1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7353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卷第2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7353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卷第3页](http://www.enxinlong.com/img-preview/3/10/577353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地理】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试卷
展开
黑龙江省大庆市第十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地理试卷 第1卷 单项选择题本卷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一、单选题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下图为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据此完成下列1-2题。1.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或面临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可在区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
B.该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增加牲畜数量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途径之一
C.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霜冻、风沙
D.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下图为我国某农作物主产区某年6月16日发育及收获进程分布图。读图,完成3-4题。3.据图判断该农作物为( )
A.玉米 B.棉花 C.小麦 D.水稻
4.该农作物在甲、乙两地的发育晚于同纬度地区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A.降水较小 B.地势较高 C.技术落后 D.旱灾频发下图所示沙漠地区年平均降水量不超过150mm,冬季稳定积雪日数在100-160天,积雪深度在20cm以上,其植被覆盖率较我国其他沙漠高。据此回答下面5-6题。5.与其他沙漠相比,图示沙漠区域植被覆盖率更高的主要原因是( )A.年均温低,蒸发弱 B.山地降水丰富 C.积雪融水丰富 D.高山冰雪融水丰6.形成该沙漠冬季稳定积雪的水汽主要来自( )A.大西洋 B.北冰洋 C.太平洋 D.印度洋读下图我国地理自然分布示意图,完成7-8题。7.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8.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洪涝、风沙、低温 B.乙——风沙、盐碱、旱涝
C.丙——水源不足,风沙危害大 D.丁——积温低,气候生长期短读我国某地区示意图,回答9-10题。9.图示地区发展农业生产的主要限制性因素有( )①旱涝 ②台风③凌汛 ④风沙⑤寒潮 ⑥盐碱化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③④⑤ D.②③④10.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水稻、油菜、茶叶 B.春小麦 、亚麻、甜菜 C.棉花、玉米、甘蔗 D.冬小麦、棉花、花生读我国某乡村土地利用图,完成下列11-12题。11.该乡村土地利用形式主要为( )A.耕地 B.林地 C.草地 D.水域12.该乡村最可能位于( )A.青海 B.河北 C.浙江 D.内蒙古读中国四个分区图,回答13-15题。13.有关A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地处亚热带,主要粮食作物为冬小麦 B.黄土高原区,耕作制度为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C.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上,降水集中在夏季 D.河流含沙量大,流量季节变化小14.有关B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降水变率大,水资源缺乏 B.低山丘陵,土壤为红壤,肥力低
C.平原地区水网密布,河流补给以冰雪补给为主 D.陇海线、京沪线、浙赣线经过本区15.有关C、D两地区比较,正确的是( )
A.C地区地形以盆地和山地为主,昼夜温差小 B.D地区地形以高原为主,昼夜温差大
C.两地区畜牧业以家畜饲养畜牧业为主 D. 两地区都主要是外流区域我国南方丘陵区平均森林覆盖率为52.87%,林下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呈现出“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的现象。据此完成下面16-17题。
16.南方丘陵区出现“远看青山在,近看水土流”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地形破碎、起伏大,土质疏松 B.林下植被匮乏,植物群落结构单一
C.森林覆盖率较低,保持水土能力弱 D.气候湿热,全年多雨
17.南方丘陵区治理水土流失的适宜措施是( )
A.把经济林全改为生态林,提升森林层次 B.将森林改为草地,增加地表植被
C.渠化山间沟谷溪流,减少坡面径流 D.林草结合,分层立体种植读下图并完成18-21题。18.自R河河口至Q湖北岸的距离约为( )A.180千米 B.280千米 C.380千米 D.480千米
19.开垦P平原首先应该( )
A.引入灌溉水源 B.增加土壤肥力 C.平整土地 D.排水
20.国家在P平原兴建了许多大规模机械化农场,从事商品粮生产。但在这里生产粮食,不利的自然条件主要是( )
A.热量条件 B.土壤条件 C.降水条件 D.光照条件
21.目前国家决定停止在P平源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天然林 B.水源林 C.湿地 D.草场读下图我国地理自然分布示意图,完成22-23题。22.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23.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甲——洪涝、风沙、低温 B.乙——风沙、盐碱、旱涝
C.丙——水源不足,风沙危害大 D.丁——积温低,气候生长期短东部沿海工业地带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地带,由若干工业基地组成。读图回答下列24-25题。
24.煤、铁、石油资源丰富,高新技术发达的工业基地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5.③工业基地发展工业的不利条件是( )
A.工业基础薄弱 B.交通条件落后C.能源和矿产资源缺乏 D.劳动力不足读我国东北地区略图,完成26-27题。26.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商品粮基地相比,东北平原最显著的优势条件是( )
A.水资源丰富 B.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
C.市场广阔 D.热量充足,粮食单产27.目前国家停止在三江平原开垦荒地,同时建立自然保护区,其主要保护对象是( )
A.草场 B.天然林 C.湿地 D.水源为了控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传播,我国各地迅速采取交通限制、物资救援等措施,支援武汉的防疫工作。期间,“蔬菜之乡”湖北省咸宁市嘉鱼县每天运出多达3000吨蔬菜支援武汉市场。如左图示意湖北省地形图,右图示意截至2020年2月12日我国各省级行政区累计确诊病例人数。据此完成28-29题。28.为遏制疫情快速扩散,湖北最宜采取的措施是( )
A.停运所有经过湖北的客运列车 B.设置路障切断路面交通
C.关闭湖北省境内所有客运车站 D.切断离鄂与抵鄂物流29. 嘉鱼县可以为武汉供给大量蔬菜的直接条件是( )①产业基础好 ②政策优惠 ③空间距离短 ④水源充足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草地总生物量包括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其中地下生物量可分为活根生物量和死根生物量。活根生物量比例可作为草地退化与否的敏感性指标。如图为三江源地区某草地生物量构成统计图,M、N代表该草地退化程度不同的两个阶段。据此完成30-31题。30.该地地上生物量少于地下生物量的主要原因是( )
A.低温 B.干旱 C.强风 D.盐碱31.从M阶段草地发展成为N阶段草地,表明该草地( )
A.趋于退化 B.趋于良好 C.趋于稳定 D.无法判断读塔里木盆地区域图,完成32-33题。32.楼兰古城在两千多年前曾是塞外水乡、林草繁茂的绿色王国,但现在已经消失。楼兰古城消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是( )
A.位于丝绸之路,战争频繁 B.位于大陆内部,降水稀少
C.灌溉用水过多,植被被破坏 D.风力大,风力侵蚀作用强
33.图中N为塔里木盆地的一个内陆湖,M为湖边的一个小绿洲,N湖的主要补给水源与M绿洲盐碱化最严重的季节分别是( )
A.地下水夏季 B.冰雪融水春季 C.冰雪融水夏季 D.地下水秋季下图是沿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年降水量和年太阳辐射量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34-35题。34. “第二亚欧大陆桥”中国段的铁路干线包括( )①陇海线 ②京包线 ③兰新线 ④青藏线 ⑤北疆线A.①③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①③④
35.甲地年太阳辐射总量比乙地多的最主要原因是( )
A.甲地的纬度低 B.甲地的海拔低 C.甲地气候干燥,降水稀少 D.甲地的植被覆盖率低读中国各大农业区的示意图,完成下面36-38题。36.图中①②属同一农业区,但最大的不同点是( )
A.温度高低 B.降水多少 C.人口密度 D.地势高低
37.图中是中国重要茶叶产区的区域是( )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⑥⑦⑧ D.⑦⑧⑨
38.图中⑥地区最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河谷农业 B.坝子农业 C.绿洲农业 D.基塘农业下图是沿我国境内某一经线的地形剖面、气候统计图表。读图,完成下列39-40题。39.下列有关秦岭说法正确的是( )
A.是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
B.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与一月均温0℃等温线和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大致吻合
D.是亚热带和暖温带、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的分界线40.图中降水最多的地点,其海拔约为( )
A.900m B.1500m C.2000m D.3000m第2卷 综合题本卷共2小题,共20分。(将综合题答案拍照清晰并提交至“钉钉家校本”)二、综合题41.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问题。(1)图中山脉A是________,是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线,试列举两个。
(2)图中① 是三江平原,曾经是沼泽遍地的、人迹罕至的“北大荒”,现在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该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原因。
4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述汉江与渭河径流量大小差异及原因。
(2)与汉江谷地相比,渭河平原种植的向日葵单产高、质量优、出油率高。试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 1------5 CDCBC 6-----10 ACABD 11-----15 ACBBB16-----20 BDBDA 21----25 CCABC 26-----30 BCCBA31-----35 BCCAC 36----40 BDADB41.(1)大兴安岭。 ①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②季风区与非季风区分界线;③内流区与外流区的分界线;④牧区与农耕区通过的地方的界线;⑤内蒙古高原和东北平原的界线;⑥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的界线通过的地方;⑦森林景观与草原景观界线通过的地方。(4分)
(2)地广人稀,人均耕地面积大;黑土地,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工业发达,耕地集中连片,有利于机械化作业;交通便利,便于粮食作物的外运;国家政策的扶持。(8分)
42.(1)汉江径流量大于渭河径流量。汉江流域年降水量大于渭河;汉江支流多于渭河;汉江流域面积大于渭河;不同点:黄河下游初冬和初春易发生凌汛;长江下游支流众多,且同时来水;(4分)
(2)渭河平原纬度较高,气温较低,作物生长期较长;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