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地理】安徽省界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展开安徽省界首市2019-2020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
地理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及部分省区典型动物、传统民居分布示意图,完成1~3题。
1.我国的三大经济地带
A.边界是明确的 B.是按自然要素划分的
C.发展方向相同 D.相互之间的差异较小
2.窑洞所在地区
A.山地、丘陵广布 B.气候温和湿润
C.矿产资源贫乏 D.植被破坏严重
3.导致牦牛生存地区与长江中下游平原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海陆位置
C.纬度位置 D.人类活动
地球上除了热带雨林之外,还有“温带雨林”,下图中W岛西部是世界温带雨林主要分布区之一,该温带雨林中植被茂密但树种单一,冷杉、云杉等高大的针叶树种占绝对优势。据此完成4~5题。
4.温带雨林形成的重要条件是
A.人口稀疏 B.土壤肥沃
C.热量充足 D.降水充沛
5.与热带雨林相比,W岛的温带雨林
A.光合作用强 B.生物多样性少
C.淋洗作用强 D.物种灭绝速度快
西北牧区是我国最重要的畜牧区。下图为西北牧区某区域1996~2005年和2006~2015年不同植被面积动态变化图。据此完成6~8题。
6.1996~2005年该区域
A.草丛退化面积最大 B.沼泽变化幅度最小
C.森林退化严重 D.阔叶林分布面积较广
7.与1996~2005年相比,2006~2015年该区域植被面积动态的变化说明
A.人类活动加剧 B.保护力度加大
C.全球气候变暖 D.区域人口锐减
8.进一步改善该牧区生态环境的合理措施是
A.提高土地产出效率 B.调整农业结构,进行生态退牧
C.大幅提高森林覆盖率 D.跨流域调水,发展节水农业
江西省崇义县2003~2007年间,在短短29千米的乐洞河上建起了10座小水电站。2016年11月30日,国家能源局印发的《水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对小水电的关键词已不再是“鼓励”而是“控制”,随后乐洞河上的部分小水电站也被拆除。据此完成9~11题。
9.崇义县当年大力发展小水电的主要原因是
①水电是清洁能源 ②发电量比较稳定
③梯级开发条件好 ④促进库区城市化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10.“从鼓励到严控,从大建到大拆”,小水电开发拐点到来的主要原因是
A.小水电不再是清洁能源 B.小水电的经济效益较差
C.我国电能出现严重过剩 D.重视保护流域生态环境
11.下列地区最可能被国家列入小水电拆除计划的是
A.山西北部 B.新疆南部
C.江苏北部 D.安徽南部
吉林省是我国最大的玉米生产基地。传统的翻耕种植方式易造成黑土流失、土壤板结等巨大危害。目前吉林省采取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为核心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据此完成12~14题。
12.与传统的翻耕种植方式比,玉米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播种的耕作技术可以
A.使土壤保湿增肥 B.提高植被覆盖率
C.提高劳动生产率 D.减少机械化投入
13.吉林省大规模发展玉米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是
A.水热条件好 B.平原广大、耕地连片
C.劳动力丰富 D.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14.我国玉米种植面积世界第一,但产量却落后美国,影响我国玉米产量的限制条件是
A.夏季气温偏低 B.劳动生产率较低
C.旱涝灾害严重 D.玉米种植技术落后
对跖点是地球同一直径的两个端点,已知甲地(23.5°N,45°W)和乙地互为对跖点。据此结合极点俯视图,完成15~16题。
15.与乙地关于地轴对称的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
16.图中各点
A.①点位于高纬度 B.②点位于西半球
C.③点位于东半球 D.④点位于中纬度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成17~18题。
17.若甲、乙两村图上距离为3厘米,实际距离约为6千米,则该图的比例尺是
A.1:200 000 B.1:20 000
C.1:100 000 D.1:10 000
18.下图为图中某地沿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所作的两幅剖面图,该地可能在
A.① B.②
C.③ D.④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完成19~21题。
19.图示地区的相对高度不低于
A.500米 B.600米
C.700米 D.800米
20.如果从甲地沿图示虚线行进,则
A.乙地可能看到梯田 B.丙地适合夜间宿营
C.在丁地可远眺甲地 D.方向为由西北向东南
21.该地选择戊地作为拟建水库坝址,理由是戍地
A.下游居民用水量大 B.位于迎风坡,降水多
C.位于上游,水质好 D.上游形成集水区域
海峡是海洋运输的重要通道,下图中①②③④为世界著名海峡。一艘由俄罗斯海参崴开往德国的货轮经过北印度洋时顺风顺水。据此完成22~23题。
22.该货轮此次航行依次经过的海峽是
A.①.③.② B.④.②.③
C.①.④.② D.①.③.④
23.该货轮经过北印度洋时,南半球的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读沿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示意图,完成24~25题。
24.甲、乙、丙三个大洋
A.甲大洋呈“S”形 B.乙大洋的面积最大
C.均可以互相连通 D.丙大洋的水深最深
25.下列与图中①地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A.几内亚湾北部 B.欧洲西部
C.亚洲南部 D.非洲中部.
下图为世界局部地区年平均气温等值线示意图(单位:℃)。据此完成26~27题。
26.影响P、Q两地年平均气温形成的自然要素分别是
A.地形地势、地形地势 B.大气环流、大气环流
C.地形地势、大气环流 D.大气环流、地形地势
27.甲、乙两地
A.沿岸冬季都会结冰 B.气温季节变化均较小
C.降水都集中于夏季 D.地带性植被类型相同
在地图上取消陆地和海洋,仅画出人类密集地区,面积较大的人类密集区被称为人类大陆。下图为亚洲、欧洲出现的人类大陆示意图,据此完成28~30题。
28.A、B两个人类大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整个大陆开发最早,商业贸易频繁 B.自然条件优越,工业发展较早
C.文化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条件优越 D.终年温和湿润,灌溉水源充足
29.C处形成一个孤岛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A.水源 B.地形
C.人类活动 D.土壤
30.D人类大陆分布最广的宗教是
A.基督教 B.伊斯兰教
C.佛教 D.印度教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2019年高考结束后,我国东南地区某校高三毕业班几位同学结伴去某景区进行骑行旅游。下图为该景区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
(1)简述图示地区的地形特征。(4分)
(2)说明图示旅游公路的分布特征及原因。(3分)
(3)将骑行线路分为a、b、c、d四段,指出从a至d段骑行过程中最吃力的路段,并说明理由。(3分)
32.读世界某种气候类型主要分布区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0分)
(1)图中阴影部分为同一气候类型,简述其气候特征。(2分)
(2)与B地相比,图示气候类型在A地分布范围较大,说明原因。(4分)
(3)分析图示C地气候类型的成因。(4分)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分)
腰坝绿洲位于贺兰山西侧洪积平原的边缘,西面与腾格里沙漠相接,东、北和南部地势高,西部地势低,是当地最大的农业井灌(利用提水设备提取井水灌溉农田的措施)区。该地全年多风少雨,炎热干燥,多年平均降水量约198mm,多年平均蒸发量约2394mm。右图为腰坝绿洲表层土壤含盐量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描述腰坝绿洲表层土壤含盐量的分布特征。(2分)
(2)推测腰坝绿洲表层土壤含盐量与地势高低之间的关系,并分析整体含盐量较高的原因。(4分)
(3)结合腰坝绿洲的自然地理情况,判断其可能发生的一种环境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4分)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在中国版图上,有这样一片区域,它形似巨龙腾飞,支撑起全国超45%的经济总量和超过四成的人口,它就是长江经济带,在这里,全球金融中心与脱贫攻坚主战场并存。以合肥为中心的皖江城市带,参与长三角产业转移,辐射带动周边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的发展。下图为长江经济带及江西省九江市湖口、彭泽两县规划建设的沿江工业园区示意图。
(1)简述长江经济带建设发展的优势条件。(4分)
(2)九江沿江工业区建成后,大批相关企业纷纷入驻,试分析原因。(3分)
(3)皖江城市带曾大量吸纳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但现在却提高企业的转入门槛。请分析现在能够转入该城市带的企业应具备的特点。(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