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地理】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调研(一)试题

    【地理】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调研(一)试题第1页
    【地理】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调研(一)试题第2页
    【地理】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调研(一)试题第3页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2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地理】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调研(一)试题

    展开

    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大桥高级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学情调研(一)地理试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38小题,每题1.5分,共5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五大连池风景区总面积1 060 km2,14座新老时期火山的喷发年代跨越200多万年,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打开的火山教科书。一条蜿蜒曲折的河流将五个火山堰塞湖连在一起,形成了五大连池。读五大连池(局部)景观图和地球的内部圈层结构图,回答1~2题。1.从火山口喷出的炽热岩浆一般来源于A. 圈层      B. 圈层    C. 圈层      D. 圈层2.五大连池景观的形成过程充分说明了图中各圈层A. 是连续而不规则的          B. 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C. 是独立发展变化的          D. 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丹霞山位于湘、赣、粤三省交界处的仁化县境内,由红色砂砾岩构成,以赤壁丹崖为特色,地质学上以丹霞山为名,将同类地貌命名为丹霞地貌。左图为丹霞地貌景观图、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据此,回答3~5题。 3.塑造左图中所示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A.风力侵蚀        B.海浪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侵蚀4.右图中序号与其代表的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是A.①—外力作用    B.②—重熔再生  C.③—变质作用   D.④—冷却凝固5.构成丹霞地貌的岩石类型对应为右图中的A.甲              B.乙            C.丙             D.丁下图为我国境内某低山丘陵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不同时期形成的同类型岩层采用同一图例表达)。据图回答6~7题。6.上图中甲、乙、丙、丁四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 A.背斜、向斜、地堑、断层   B.向斜、向斜、地垒、断层C.背斜、向斜、背斜、断层   D.向斜、向斜、背斜、断层7.M附近的岩层接近垂直状态,并与两侧的岩石存在明显的不连续性,原因可能是 A.外力侵蚀       B.外力沉积    C.岩浆活动       D.地壳运动下图为某地沉积岩层剖面图,读图回答8~10题。8.若在图中地下煤层采煤,最容易发生的瓦斯(煤层气、甲烷为主)爆炸事故和顶板垮塌事故的分别是A.①地和④地 B.②地和③地 C.①地和②地 D.③地和④地9.下列景观在⑤处可能看到的是A.峰丛、石笋 B.峰林、石柱 C.石柱、石笋 D.峰林、钟乳石10.下列关于该地岩层结构形成过程的描述中最合理的是A.沉积→褶皱→断裂→抬升→侵蚀→下沉→沉积→侵蚀B.沉积→褶皱→断裂→下沉→侵蚀→抬升→沉积→侵蚀C.沉积→断裂→褶皱→抬升→侵蚀→下沉→沉积→侵蚀D.沉积→断裂→褶皱→下沉→侵蚀→抬升→沉积→侵蚀岩层的埋藏深度(岩层距离地面的垂直距离)可以用来帮助恢复岩层的形态。下图是某地地形剖面及其地下同一沉积岩层埋藏深度示意。据此完成11~12题。11.仅考虑太阳辐射影响,图示甲处地貌未来最先可能演变成A.背斜山 B.背斜谷C.向斜山 D.向斜谷12.丙处岩层与周围明显不同,其最可能是A.花岗岩 B.石灰岩C.砂岩 D.黏土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太阳以平行光线的形式直接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太阳直接辐射;另一部分是经大气中的小水滴、尘埃等质点散射后,自天空投射到地面上的,称为散射辐射。两者之和称为总辐射。读图,完成13~14题。13.以下对北京市直接辐射不产生作用的因素是 A.降水变化          B.水汽含量       C.大气洁净度   D.气温变化14.由图可知 A.阴天时太阳高度的日变化大,所以散射辐射的日变化也大B.晴天时参与散射作用的质点少,散射辐射较弱C.阴天时云层对太阳散射辐射的削弱作用强,散射辐射日变化大于晴天D.散射辐射的变化,只取决于天气的变化洱海位于云南省大理市,是中国七大淡水湖之一。洱海四面环山,位于山谷盆地中,独特的地理条件使洱海地区形成湖陆风和山谷风叠加的局地环流。读洱海地区某时刻沿25°36上空的等温面示意图和洱海地区地形图。完成15~16题。15.图中洱海上空等温面的凹凸现象应该出现在A.夏季白天        B.夏季晚上        C.冬季白天        D.冬季晚上16.洱海的存在使周边地区A.气温日较差变大                    B.气温年较差变大         C.风频变大,山风增强 D.点苍山东坡夜雨减少读鄱阳湖周边德安气象观测站和鄱阳气象观测站年平均风速逐时距平日变化图(正距平为西风,负距平为东风),回答17~19题。17.有关两气象观测站风向的判读正确的是①德安气象观测站8-19时吹西风        ②德安气象观测站19时-次日8时吹西风③鄱阳气象观测站11-21 时吹东风 ④鄱阳气象观测站21时-次日11时吹东风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8.造成两气象观测站昼夜风向变化的原因是A.湖陆的面积差异                      B.湖陆的湿度差异   C.湖陆的热力差异                      D.湖陆的海拔差异19.白天,自德安气象观测站至鄱阳气象观测站作等温面图,下列正确的是A.                  B.    C.                      D.对我国甘肃某绿洲观测发现,在天气稳定的状态下,会季节性出现绿洲地表温度全天低于周边沙漠的现象。下图呈现该绿洲和附近沙漠某时段内地表温度的变化。据此完成20~22题。 20.图示观测时段内A.正午绿洲和沙漠长波辐射差值最大 B.傍晚绿洲降温速率大于沙漠C.凌晨绿洲和沙漠降温速率接近 D.上午绿洲长波辐射强于沙漠21.导致绿洲夜间地表温度仍低于沙漠的主要原因是绿洲①白天温度低   ②蒸发(腾)多  ③空气湿度大   ④大气逆辐射强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22.这种现象最可能发生在A.12月 B.45月 C.78月 D.1011月读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图,完成23~25题。23. A、B两地的气压性质是A.A是高压,B是低压 B.A是低压,B是高压C.A、B都是高压 D.A、B都是低压24.该图亚洲东部C点的风向是A.东南风 B.西北风C.东北风 D.西南风25.图示A气压中心切断的气压带是A.赤道低气压带 B.副热带高气压带C.副极地低气压带 D.极地高气压带下图为气压带、风带移动规律示意图。读图完成26~27题。26.下列关于图中各纬度带气流运动方向与干湿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A.0°~1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          B.10°~20°盛行东北风,干燥C.20°~30°盛行西南风,湿润 D.30°~40°盛行下沉气流,干燥27.若M点位于大陆西岸,则下列四幅图中表示M地气候特征的是世界某区域1月和7月海平面气压(单位:hPa)和风向图处的箭头表示风向,据此回答28~29题。28.从季风的形成原因看,与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有关的是 A.①②   B.②⑤          C.③⑤   D.③⑥29.图中形成的气压中心,与其控制地区原气压带特点相似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读下列“四种气候类型降水量柱状图和气温曲线图”,完成30~31题。30.下列对四种气候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A.①为热带草原气候 B.②为亚热带季风气候C.③为热带雨林气候 D.④为地中海气候31.气候类型①分布的规律是A.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 B.纬度40°~60°之间的大陆东岸C.赤道及其南北两侧 D.纬度30°~40°之间的大陆东岸下图为澳大利亚多年平均A月、B月近地面气压分布图。读图完成32~34题。32.根据等压线分布,判断A月为A.1月 B.2月 C.7月 D.8月33.A月甲地的盛行风向是A.东南风 B.东北风 C.西南风 D.西北风34.下图中能反映A月份时,乙地垂直方向气温和气压分布的是图为某日南半球部分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其中①②③代表气压带或风带。读图完成35~38题。35.该日,北半球正处于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36.①带大气的运动特点和性质为 A.下沉,干热                  B.上升,湿热C.由高纬流向低纬,冷干        D.由低纬流向高纬,暖湿37.与地中海气候形成有关的有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38.下面四幅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中,由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是 A.     B.   C.  D. 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少选或错选不得分。)读下列四幅气候资料图,完成39~40题。39.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和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A.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                 B.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只有乙C.气候成因相同的是甲和丙       D.受副热带高压和西风交替控制形成的是丁 40.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A.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B.乙气候类型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C.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40°的大陆西岸D.丁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最广下图为长江河谷某地地形剖面及某时刻等温面分布图,等温面是指空间中气温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的面。读图完成41~42题。41.河谷中部等温面向上弯曲的主要原因有A.白天因地形阻挡,谷地内部获得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B.夜晚因散热不畅,谷地内部气温偏高C.白天因江水比热容大,升温慢,谷地气温较低D.夜晚因江水比热容大,降温慢,谷地气温较高42.此时,大气运动方向A.从甲流向乙 B.从乙流向丙 C.从丁流向丙 D.从甲流向丁左图为某地地质构造剖面示意图,右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A,B,C,D 表示岩浆及三大类岩石,①、②、③、④箭头表示地质作用。读图完成43~4443.左图中 M(变质岩)、N(岩浆岩)岩石形成过程与右图中地质作用对应正确的有A.M—③ B.M—④   C.N—① D.N—②44.关于左图中地质构造剖面的叙述,正确的有A.褶皱比断层形成早,其能量主要来自太阳辐射B.P 岩石形成早于 N 岩石,N 岩石形成早于 M 岩石C.甲地可能蕴藏金属矿产,丁地适宜建坝蓄水开发水能D.与丙地相比,乙地形成谷地的主要原因是容易被侵蚀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满分31分)45.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1分)下图为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图,图左侧是某季节影响气候形成的气压带风带位置示意图。(1)图中甲气压带的名称是            ;此时,正值北半球         季,地气候特点是            (2)据图分析,地气候类型为             ,其分布的一般规律是                  ,该气候因常年受            的影响,气候具有                  的特点。 (3)图中所示地区气候特点是                   ,形成原因是                     (4)图中所示地区气候特点是                     ,形成原因为                     46.下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和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9分)(1)甲箭头代表             作用,其能量来源于             。岩石裸露地表后受外力作用,形成             (填字母)类岩石。(2)         (填数字)是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大量火山喷发物可能会导致当地昼夜温差             (选填增大减小),原因是                                  (3)乙地构造地貌是          ,成因是                                           47.构建模式图,探究地理基本原理、过程、成因及规律,是学习地理的方法之一。读图回答问题。(11分)(1)若该模式图表示“热力环流示意图”,S代表地表,则图中甲、乙、丙、丁四点的气压值相比较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处天气晴朗(填甲/乙);________处等压面向上弯曲(填丙/丁)。(2)若甲乙两地因温度差异形成热力环流,则有关两地地面性质的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绿洲,乙是沙漠          B.甲是山谷,乙是山坡C.甲是海洋,乙是陆地          D.甲是城市,乙是郊区(3)如果该图为岩石圈的物质循环过程图,甲代表岩浆,③代表变质作用,那么丁岩石是________,①代表__________。(4)如果该图表示北半球低纬度大气环流圈,S代表地表,乙代表的气压带是_______。①代表的风带是________。③因________(热力/动力)原因而形成(5)若箭头表示东亚夏季风,乙表示的是________(填大陆/大洋),①气流表示___________季风(填风向)。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38小题,每题1.5分,共57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B      2.B     3.D     4. A     5.A     6.C    7.D    8.C    9.C. 10.A11.C     12.A    13.D    14.B     15.D    16.C   17.D   18.C   19.D  20.C 21.A     22.C    23.A    24.B     25.C    26.D   27.D   28.C   29.D  30.D31.C     32.A    33.A   34.B     35.D    36.B   37.B   38.A二、双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题2分,共1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有两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少选或错选不得分。)39.BC      40.AB     41.BD    42.AC    43.AC   44.BD三、综合题(本大题共3题,满分31分)45.(1)副热带高气压带         炎热干燥 (2)温带海洋性气候    南北纬40~60大陆西岸    西风带    温和多雨   (3)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少雨      海陆热力差异(4) 全年高温多雨       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46.(1)重融再生    地球内部能   d  (2)     减小  火山喷发会产生大量的火山灰,能增强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降低了白天的气温,同时也能增强大气的逆辐射作用,夜间气温不会太低,会使昼夜温差变小。(3) 向斜山    向斜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地。47.(1)乙甲丙丁,乙    (2)D (3)沉积岩     重融再生(4)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北信风带     动力  (5)大洋     东南    

    英语朗读宝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