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卷
展开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
第一次月考地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区域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 关于区域特点说法正确的是( )
A. 区域有一定的范围 B. 区域都有明确的边界
C. 区域内部特征完全一致 D. 区域相互之间没有联系
2. 下列区域的划分指标是自然要素的是( )
A. 河北省 B. 内蒙古自治区
C. 辽中南工业区 D. 黄土高原地区
3. 我国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肉类,北方的腌制品多偏向蔬菜,造成腌制品“南肉北素”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 南北气候差异 B. 南北物产差异
C. 饮食习惯不同 D. 食用盐种类不同
4.每年的情人节(2月14日),在美国销售的鲜玫瑰花多来自哥伦比亚。哥伦比亚已经成为世界重要的鲜花生产国。与美国相比,在此期间,哥伦比亚生产鲜玫瑰花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 地形较平 B. 降水较丰沛
C. 气温较高 D. 土壤较肥沃
5.目前,墨西哥已成为哥伦比亚在美国鲜花市场的竞争对手,与哥伦比亚相比,墨西哥开拓美国鲜花市场的优势在于( )
A. 运费低 B. 热量足
C. 技术高 D. 品种全
6.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 在采集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
A. 山麓和丘陵地带 B. 平坦肥沃的平原
C. 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D. 沿海海运发达地带
下图表示某区域四个不同时期三次产业的就业结构。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 该区域工业化水平最低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阶段分别是( )
A. ①② B. ④②
C. ③① D. ③④
8. 按照区域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该区域空间结构的变化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④ B. ②④③①
C. ④③①② D. ③④②①
东南亚的热带雨林被人类大规模开发利用。下图为东南亚地区油棕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9. 依据资料推断( )
A. 油棕种植注重社会效益,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
B. 热带雨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益
C. 为保护雨林生态,农业生产宜采用“刀耕火种”的方式
D. 经济可持续与生态可持续相互矛盾,不可协调
风经过森林后,速度会有所降低。下图表示四类不同结构的森林对风速的影响。完成下面小题。
10. 距地面6米以内,防风效果最好的森林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温州、广州、泉州是中国最具规模、最集中的传统制鞋基地。而今,“东鞋西移”的趋势十分明显。成都已与广州、温州、泉州并称为中国鞋业“三州一都”,形成中国鞋业生产的新格局。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1. “东鞋西移”的主导因素是( )
A. 市场 B. 劳动力
C. 原料 D. 技术
12. “东鞋西移”带来的有利影响是( )
A. 导致移出地产业空心化 B. 导致移出地大量工人失业
C. 增加移入地就业机会 D. 致使移入地生态环境恶化
“引汉济渭”工程地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穿越秦岭,使汉江和渭河联系起来。工程建成后,将大大缓解关中地区用水紧张问题。如图为“‘引汉济渭’工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3. “引汉济渭”工程的意义不包括( )
A. 缓解西安的用水紧张状况 B. 改善渭河流域生态环境
C. 解决汉江流域的旱涝灾害 D. 增加关中平原灌溉面积
“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头顶过”,下图是“我国某地的居住景观示意图”。读图,回答14~15题。
14.建造图中建筑样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风俗习惯和传统观念 B.地表形态和土壤性质
C.气温和降水量状况 D.植被类型和地质构造
15.图中居住景观分布区最严重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壤盐碱化 B.洪水泛滥
C.地层下陷 D.水土流失
16. 下列属于水土流失治理的工程措施的是( )
A. 打坝建库,平整土地 B. 轮作套种
C. 退耕还林还草 D. 深耕改土
17. 造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主要人为原因有 ( )
①植被破坏 ②不合理耕种制度
③土质疏松 ④河流冲刷
⑤露天采矿
A. ①②③ B. ③④⑤
C. ①②⑤ D. ②③④
下图为电视剧《平凡的世界》中双水村景观和陕西省略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 双水村最有可能位于 ( )
A. 汉中 B. 商洛
C. 西安 D. 绥德
19.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由东向西,植被由草原—荒漠草原—荒漠变化的原因是( )
A. 水分差异 B. 热量差异
C. 地形差异 D. 人类耕作方式的不同
20. 鱼鳞坑是为减少水土流失,在山坡上挖掘的交错排列、类似鱼鳞状的半圆形或月牙形土坑,它能够拦截地面径流,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甲图中最宜植树的地点为( )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可谓是流域综合开发的成功典范,其开发的思路和方法具有很大的借鉴意义。据此回答下题。
21.关于田纳西河流域治理与开发经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设置专门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是治理与开发的基础
B.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是治理与开发的关键
C.提高开放程度,大量招商引资是持续治理与开发的动力
D.大力发展经济、提高经济实力是治理与开发的前提
湄公河是一条国际性河流,它在我国被称为澜沧江。据此并结合下图回答下题。
22.如果我国在湄公河的上游——澜沧江段进行梯级开发,那么对中下游地区地理环境产生的有利影响有( )
①减轻旱涝灾害的威胁 ②增大年径流量
③增大河流枯水期流量 ④提高地下水水位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23.湄公河的水质受沿河各国的广泛关注,为减轻该河的水污染,沿河国家和地区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①实行清洁生产,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 ②修建水库,使流量趋于稳定
③农业生产中合理使用化肥、农药 ④减小汽车流量,控制汽车尾气排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田纳西河流域的综合开发与治理完成下列问题。
24. 该河流开发的核心环节是( )
A. 发电 B. 防洪
C. 养殖 D. 梯级开发
25. 田纳西河流域最适合布局的工业类型是( )
A. 市场导向型 B. 劳动力导向型
C. 技术导向型 D. 动力导向型
近年来,青海省某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马铃薯产业。通过扩大种植面积,提高技术,使马铃薯种植成为农业增收的主要来源。完成下列问题。
26. 该地的马铃薯种植业属于 ( )
A. 河谷农业 B. 灌溉农业
C. 绿洲农业 D. 立体农业
27. 青海的马铃薯淀粉含量达30%以上,且碱含量低,不麻不辣,色味纯正,香甜爽口。其品质优良的自然原因是 ( )
①光照充足 ②昼夜温差大
③湖泊多、灌溉水源充足 ④病虫害较少
⑤热量条件好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⑤
28. 珠三角地区上世纪80年代前一直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目前稻田已所剩无几,其主要原因是( )
①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地价上升
②农业逐步转向以蔬菜、花卉和乳畜产品的生产为主,满足城市居民的需要,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
③水稻生产用水量大,灌溉水源明显不足
④由于全球气候变暖,使珠三角地区气候变干不适合水稻的生长
⑤珠三角地区由于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渍化现象严重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②③④
C. ①②③ D. ①②
读“东北地区轮廓图”,回答下题。
29.关于东北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包括黑、吉、辽三省全部,被称为“东北三省”
B.位于我国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冬季寒冷,夏温较高,水热条件配合较协调
C.春小麦、大豆、玉米为本区三大主粮
D.本区跨四个温度带,作物只可一年一熟
30.关于东北地区地形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北平原的西、北、东三面分别为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和长白山所环绕
B.东北平原由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组成
C.该区地表最突出的特征是山环水绕、沃野千里
D.东北平原的特征为面积广大,多丘陵地貌
二、综合分析题(40 分)
31.读“我国能源区域分布和能源调运路线图”,回答下列问题。(10 分)
(1)图中A、B(B1、B2、B3)代表我国正在建设的两大能源工程,它们分别是_____工程和______工程。
(2)图中B3调运的能源主要是水电,该能源在这一区域十分丰富的原因是:①_______;②_______。
(3)我国西部地区土地辽阔,资源丰富。但长期以来,制约西部经济发展最主要的社会经济原因是( )
A.风沙危害严重 B.农业基础薄弱
C.水资源短缺 D.资金、技术、人才匮乏
(4)简述我国政府实施A、B两大能源工程对东、西部地区的意义。
3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8 分)
近些年,在长江三角洲地区务工的外来人员约30%来自安徽省。
(1)请说明长江三角洲地区吸引大量安徽人前来务工的主要原因。
为了促进我国沿海地区外贸加工等产业向中部地区转移,国家在安徽省的长江沿岸城市设立了产业转入示范区。
(2)外贸加工等产业的转入,会给这些城市的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33.读黄土高原上韭园沟小流域治理纵剖面图,回答问题。(10分)
(1)从客观上讲,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黄河下游环境的有利影响是什么?
(2)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有哪些?
(3)从水土流失治理的三大类措施来看,图示治理措施有哪些类型?
34.随着农业生产区位条件的变化,农业生产的空间分布也发生了深刻改变。分析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 1980年和2000年黑龙江省积温(单位:℃)等值线分布示意图。
(1)黑龙江省三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的变化:种植面积扩展最大的作物是________,种植面积缩小最多的作物是________;小麦、水稻和玉米作物种植的空间分布变化分别是________
_________。
(2)A地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试分析其农业区位优势。
(3)黑龙江省种植水稻的最主要制约因素是________。
(4)请分析引起黑龙江省农业生产格局改变的区位条件。
参考答案
【答案】1. A 2. D
【答案】 3. A
【答案】4.C
【答案】5.A
【答案】6.A
【答案】7. C 8. D
【答案】9. B
【答案】10. A
【答案】11. B 12. C
【答案】13. C
【答案】14.B 15.D
【答案】16.A
【答案】17.C
【答案】18. D
【答案】19.A
【答案】20.C
【答案】21.D
【答案】22.D 23.B
【答案】24. D 25. D
【答案】26. A 27. B
【答案】 28. D
【答案】29.B 30.C
31.【答案】(1)西气东输 西电东送 (2分)
(2)本区域降水丰富,水量大(1分);第二、三级阶梯交界,落差大(1分)
(3)D (1分)
(4)(共5分)对东部:缓解能源紧张状况;(1分)改善能源消费结构;(1分)改善大气
环境质量;(1分)减轻铁路运输压力;(1分)(任意答对3个即可得分) 对西部:将资源
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促进当地经济发展;(1分)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1分)
32.【答案】(1)就业机会多(劳动力需求量大),收入水平高(经济发展水平高);距离安徽近(交通成本低;地理环境相近)。
(2)优化产业结构;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发展。
33.【答案】(1)在河流下游形成冲积平原,在河流入海口处形成三角洲。
(2)使黄土高原地区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流失,耕地质量下降;下游地区河道泥沙淤积,形成“地上悬河”,旱涝灾害加剧,河流两岸土壤发生盐碱化;中游水库淤积,调蓄径流的能力降低。
(3)工程措施和生物措施。
34.【答案】(1)水稻 小麦 小麦:从原有广泛分布到仅集中在北部地区;玉米:逐步向北部迁移;水稻:从原有与玉米混作到东部、南部大面积分布(由中部地区向东部、南部扩展)
(2)地广人稀,人均耕地多;地势平坦,连片分布,有利于大型机械化耕作;土地肥沃;水资源较丰富。
(3)热量
(4)全球气候变暖,使一直制约黑龙江省农业生产的热量条件有了明显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