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试题
展开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读四个地区气压带和风带位置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气压带和风带由南向北排序正确的是( )A.②①③④ B.②③①④ C.④③①② D.④①③②2.有关图示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A.风带a和c之间的区域终年温和湿润B.气压带M和风带b交替控制形成热带草原气候C.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天气与气压带M无关D.南亚夏季风的形成与风带c的北移有关下图为某季节亚洲季风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3.图示季节为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4.关于图中①、②两地风向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是由低纬信风带形成的 B.②是海陆热力差异造成的C.①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 D.②是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形成的下图是常见的天气系统,不同的天气过程与天气系统有关。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A. B. C. D. 5.关于上图天气系统的判读对应正确的是( )A.A是反气旋B是气旋 B.A是低压系统B是高压系统C.C是暖锋D是冷锋 D.C是准静止锋D是冷锋6.关于上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A天气系统中心控制下的地区多晴朗天气B.图B天气系统中心控制下的地区多阴雨天气C.图C中乙地此时是阴雨天气D.图D天气系统过境时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或雾7.读“水循环示意图”(图中数字表示水循环环节), 关于人类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目前人类对环节①的影响最大 B.跨流域调水可以调节环节③水量的季节变化C.修建水库可以增加环节④的水量 D.植树造林可以减少环节⑤和⑥的水量8.下图中①-④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回答下题。关于图中①-④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洋流能使得流经地区增温增湿 B.②洋流属于暖流C.③洋流对非洲东岸的气候没有影响D.④洋流流经的海峡为我国通往欧洲的最近通道9.读“某大陆自然带分布图”,完成下题。自然带①—②—③—④的变化体现了( )A.由赤道到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 B.由沿海向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C.由山麓向山顶的垂直分异规律 D.受洋流影响的地方性分异规律读珠穆朗玛峰南北两侧自然带与水热条件垂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10.该山峰南坡自然带远比北坡丰富,其原因有( )①南坡相对高度大 ②北坡热量条件优于南坡③南坡水热条件垂直变化大 ④北坡水热条件相对单一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11.关于珠穆朗玛峰雪线的说法正确的是( )A.北坡雪线低于南坡雪线 B.南北两侧雪线相同C.南坡地处西南季风迎风坡,雪线低 D.北坡地处东北季风迎风坡,雪线低读武广高铁及湖南省某山区聚落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12.图中高铁韶关和郴州之间路段的单位距离造价较高,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河流 B.地形 C.气候 D.技术13.山区聚落的选址应趋利避害,图示山区的聚落主要分布在冲积平原向山坡过渡的地带,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A.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灾害多发区 B.靠山建住房,能避免大风、暴雨的侵袭C.便于在地震、山洪等自然灾害发生时逃生 D.分布在高于洪水位的地方,以防御洪水14.某研究表明:南极冰川含有大量益于藻类生长的营养元素,南极冰川融化对减缓全球气候变暖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产生该效果的原因是南极冰川大量融化后导致该地区( )A.吸收二氧化碳量增加 B.地面反射增强C.近地面大气水汽减少 D.地面温度下降15.2019年4月25日至27日,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北京举行,主题是“共建‘一带一路’、开创美好未来”。读“一带一路”和“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图,完成下列各题。从能源利用的角度看,“一带”和“一路”所经之处,共同且最具优势的能源资源是 ( )A.风能 B.太阳能 C.煤炭 D.石油、天然气读“甲、乙两国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16.甲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社会福利好 ②医疗卫生水平提高 ③人口受教育水平高 ④受传统观念影响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7.下列国家中,与乙国人口增长情况相似的是( )A.美国 B.巴西 C.埃及 D.印度2007年1月11 日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了《国家人口发展战略研究报告》,该报告指出:到2010年,中国人口总量控制在13.6亿;到2033年,中国人口总量将达到峰值15亿左右。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8.上图的四个点中,表示2033年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19.当前我国人口素质难以适应日趋激烈的综合国力竞争,已成为我国竞争力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主要影响因素。提高人口素质可以( )A.缓解当前就业压力 B.将人口数量转化为人力资源C.扩大耕地面积 D.延缓人口老龄化的速度读图“漫画——失衡的天平”,完成下列各题。20.制约环境承载力的首要因素是( )A.人口 B.环境 C.技术 D.资源21.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使用清洁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 ④实行计划生育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下表为我国某地1998年和2019年部分统计数据变化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2.该地人口合理容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最可能是( )A.对外开放程度提高 B.生态环境质量恶化C.科学技术水平上升 D.生活消费水平下降23.能提高该区域人口合理容量的措施有( )①扩大耕地面积 ②提高林牧业比重③拓展对外交通 ④鼓励人口迁入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日本大城市一房难求,农村却到处是空置的“鬼屋”,近几年,日本一些村镇开始免费向民众发放房子,还赠送修缮补贴,但要求住房人必须长期居住,同时对住房人的基本条件也提出了一系列要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日本“鬼屋”日益增多的根本原因是( )A.严重的人口老龄化 B.农村房价过高C.社会负担逐渐减轻 D.房屋修缮成本高25.日本部分村镇对免费住房人的要求,最可能是( )A.技术 B.性别 C.学历 D.年龄数以亿计的农民工在春节返乡后,一部分人不再回到务工的远方大城市,转而选择离家不远的务工地,这一现象被称为务工潮倒吸现象。图为2008~2015年我国农民工数量及月均收入变化统计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图中显示2015年我国农民工( )A.总人数已超过了3亿 B.本地务工人数超过外出务工人数C.月人均收入超过4000元 D.外出务工人数过半27.出现务工潮倒吸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我国内地( )A.城镇迅速发展,就业、创业机会增多 B.产业升级迅速,人力资源需求量大C.人口政策调整,生育政策放宽 D.交通条件改善,空气质量提高28.自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国家每日发布疫情实时地图数据,图为我国局部地区2020年2月14日24时疫情分布图。读图,导致神农架林区和温州市疫情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有( )①空间距离 ②区域人口规模 ③人口流动数量 ④交通便捷程度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下图是某城市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29.该城市人口数量开始增加的时间是( )A.① B.②C.③ D.④30.图中反映的是该城市最近四十年的人口增长情况,此类城市较普遍存在的地区是( )A.东亚 B.南美C.西欧 D.北非31.地域文化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长期作用的结果,它又会影响人口的发展。 下列地域文化与其指示的地理环境的关联正确的是( )A.傣家竹楼——干热的环境 B.龙王庙——水旱灾害频繁C.楼兰遗址——屈辱的近代史 D.清真寺——满族人的宗教活动场所读下面的某城市地区工业、商业、住宅用地的付租能力随距城市中心距离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32.图中Ⅰ、Ⅱ、Ⅲ三条曲线分别代表何种功能区的付租能力( )A.商业、住宅、工业 B.工业、商业、住宅C.住宅、工业、商业 D.工业、住宅、商业33.在③处Ⅰ种功能付租能力有所提高的原因最有可能是( )A.该处商品丰富 B.该处交通发达C.该处居民购买力大 D.该处环境优美读“长三角城市群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34.长三角城市群( )A.城市等级体系共分5级 B.苏州的服务功能较单一C.扬州的服务种类少于南京 D.南京的服务范围覆盖整个城市群35.图中上海城市级别最高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A.国家政策 B.铁路枢纽 C.淡水资源 D.地理位置下图为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36.图中阶段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 )A.逆城市化 B.郊区城市化 C.城市化加速发展 D.城乡差别加大37.下列关于城市化发展过快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物种增加 B.地表水下渗增多C.出现城市“热岛”现象 D.城市环境质量提高 下图为1850-2050年中国、英国和美国城镇化进程示意图(含预测)。读图完成下面小题。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英国城镇化速度始终高于美国 B.美国先于英国达到80%的城镇化水平C.1970年以后中国城镇化速度慢于美国 D.目前英美两国的城市化处于后期阶段39.2030年与2000年相比,三国城镇化的变化主要有( )A.英国城镇人口比重继续增加 B.中国城市人口超过农村人口C.美国城镇环境质量持续恶化 D.中国普遍出现逆城市化现象40.热岛强度是指中心城区气温比郊区气温高出的数值(单位:℃)。与夜间相比,白天热岛强度较小的主要原因是( )A.白天城市气温高,对流运动强 B.白天城市太阳辐射更强C.夜晚郊区热量排放量大 D.夜晚城市地面辐射强,降温快二、综合题41.下图为“地理环境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此图反映出地理环境具有 的特点。(2)图中A、B、C、D四箭头中,反映“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的是 ,表示河口三角洲地貌形成的是 。(3)由于C的影响导致亚欧大陆中自然景观呈“森林—草原—荒漠”的变化,这种变化体现了 的地域分异规律,产生这种分异是由于 条件变化所致。42.读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1月,C洋流流向是 ,该季节图示海域大洋环流呈 时针旋转。简析乙所在国家洪涝灾害严重的自然原因。 43.城市是社会经济发展最活跃的地区。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与F城相比,E城的城市规模从小到大,说明________运输对城市发展具有明显的推动作用。(2)图2的①②两条曲线中,反映G城人口变化特点的是____线。这说明20世纪80年代以来,G城的人口变化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等社会经济问题的出现。44.读某城市功能分区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是工业区的是_________,商业区是______,住宅区是____。(2)推断该城市的盛行风向是___________。(3)甲乙丙丁四地中地价最高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1.C 2.D 3.B 4.D 5.B 6.D 7.C 8.B 9.A 10.C 11.C 12.B 13.D 14.A 15.D 16.D 17.A 18.C 19.B 20.D 21.A 22.B 23.B 24.A 25.D 26.D 27.A 28.D 29.B 30.C 31.B 32.A 33.B 34.C 35.D 36.A 37.C 38.D 39.B 40.A41.(1)整体性 (2)C D (3)从沿海到内陆 水分42.(1)东北向西南 逆(2)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集中,多暴雨;临近孟加拉湾,飓风带来暴雨和风暴潮;地势低平,排水不畅;位于孟加拉湾,海潮顶托作用强,洪水难以入海。43.(1)公路(2)① 人口数量不断下降 环境污染、交通拥挤、地价上涨44.(1)② ③ ① (2)偏南风(南风,东南风,西南风) (3)乙